民国时期,城里的儒绅郑卓斋先生何以写出这流芳百世的诗句,今已无从考证。如果说“仙到玉屏留古调”,尚有可信史影的话,而“客从海外访知音”则仅仅是一种美好心愿罢了。郑卓斋拔贡出身,在四川与湖南当过县官,见多识广,但客从海外来,又何止是轻而易举的事。
海外来客,为平箫玉笛而来,在改革开放前,几为天方夜谭。民国时期,战争连连,炮火硝烟,生命尚难以保证安全,更何况荒僻闭塞黔地,交通不便,哪有洋人天外飞来。及至新中国成立,黔东并不对海外开放,高鼻子蓝眼睛的西洋人,也断断到不了屏山舞水之地。老外要玉屏箫笛,唯一渠道就是通过国家的外贸出口。
玉屏的土地上有外国人自由行走的足迹,是在改革开放的国门敞开之后。至于何年何月何国人氏最先箫乡访知音,已是烟云迷濛,但是,“刘昆山祖遗平箫”的百年老店里,却清晰记得这样一件事:
2008年初夏的一个艳阳天,一位人高马大的黄头发、蓝眼睛、高鼻梁、白皮肤老外大步走进店里,用半生不熟的汉语热情地打招呼。刘泽松见这外国人上穿白色T恤,下穿蓝色白格休闲短裤,一副随心自然的神态,颇觉亲切,也热情地招呼着他,问他有何贵干?老外指着店门口的对联笑吟吟地说: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
相互爽朗大笑,一见如故。交谈中,得知老外是德国人,对玉屏箫笛慕名已久。老外一边品赏精美箫笛,一边同刘泽松交谈箫笛演奏和箫笛品相的心得。情致所起,老外吹奏三两曲后,又与刘泽松大师共同校音、切磋。令刘大师意想不到的是,老外居然还赠送给他一支奇特的笛子。
郑卓斋当年的心愿,现今已成稀松平常的举手投足之事,让他这旧时的县官做梦也不敢想的是,当今的县人民政府还敞开大门,热忱邀请外国箫笛名家来箫笛之乡共聚一堂,交流演奏。
时值玉屏箫笛获巴拿马金奖九十周年之际,玉屏政府二○○五年成功举办了“中日韩箫笛学术研讨会暨箫笛之声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国家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莅临,到会的还有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伍国栋、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主编樊祖荫、中国竹笛学会会长张维良、台湾笛子演奏家台南艺术大学中国音乐系副教授陈中申、韩国洞箫研究会会长李辅亨、日本坂田古典音乐研究所长坂田进一等著名学者、大师和演奏家。
华灯炫彩,箫笛悠扬。中日韩三国箫笛演奏家分别进行了精采演艺,同台献艺的还有中国铁路文工团、玉屏艺术团的演员和学校学生。一场高规格高品位的箫笛盛会,一道丰盛可口的艺术大餐,中央电视台作了全程专题录制。
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学生雷默在表演后,被县委政府聘为玉屏的箫笛形象大使。
箫笛之乡正敞开热情的怀抱,奏响韶乐,捧出美酒,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嘉宾。
玉屏箫笛,始制于明万历年间,工艺精湛,音质清越,古为宫廷贡品,今为民乐奇葩,是“贵州三宝”之一。在近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从鹿皮道人授艺郑氏,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勇夺金奖,到2005年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产生了众多有关玉屏箫笛的民间传说、奇闻轶事,如粒粒散落的珍珠,璀璨夺目。“微玉屏”特刊载贵州省作协会员、县作家协会主席翟河贵搜集整理的《玉屏箫笛撷华系列》,以期更好地普及传承发展玉屏箫笛文化。
责任编辑:匡奇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