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平台首页_源远流长的瓦屋傩文化

至今在铜仁市碧江区瓦屋侗族乡仍然活跃着一支民间傩戏团。赶上逢年过节傩戏人会聚在一起唱戏,讨个吉利,图过愉快。有的人家过红白喜事也会邀请傩戏班子到家中闹热一番,或驱鬼神或还愿心。据了解,傩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我国傩戏分布范围广,贵州安顺一带以及铜仁市的德江、思南等县傩戏也广为人知。但铜仁市碧江区瓦屋侗族乡的傩戏虽然流传了十几代人,且与其他地方的傩戏不尽相同,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却尚未被挖掘整理出来,成了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大家闺秀。

瓦屋傩堂戏演出

《铜仁府志》上说“楚以南尚巫鬼,自古而然”。通过走访,今年已92岁高龄的傩堂戏老演员刘天送能字正腔圆的唱戏,他说是在民国时学会的。年已80岁的谢红君老人说道,傩戏在他家已经传了14代,且存有多本民国年间的傩戏法事唱词抄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各村寨村民自筹资金购买傩戏服饰和道具,傩堂戏班子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大人小孩几乎都会唱几句。到了八十年代初,瓦屋的傩戏达到高潮。但是好景不长,从八十年代末,随着打工潮盛行,傩堂戏演员一个个外出,同时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傩堂戏班纷纷解体。但一些老傩堂戏演员,不忍心见这种传统的艺术失传,想把傩堂戏传承下来。2012年,几个有识之士把瓦屋周边村寨还健在的一些傩堂戏演员组织起来,成立了瓦屋民间傩戏团。虽然资金匮乏,服饰道具陈旧毁损,演员严重老龄化,但是瓦屋的傩戏文化毕竟保存下来了。

瓦屋的傩文化内容丰富。一是傩技。主要是绝技绝活表演,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同时有它的神秘性,相当一部分表演是当今科学上无法解释的。如上刀梯、下油锅、踩犁口、咬红犁等。第二个是还愿。人们为了消灾、生子、发财、当官等,往往要向神灵许愿,如果愿望得以实现后就要通过傩戏还以愿心。第三个是傩堂戏。这是瓦屋傩戏最有特点之处,也是瓦屋傩堂戏和其他地方的傩戏的不同之处。瓦屋的傩堂戏完全脱离了还愿祭祀活动的限制,不再依附于祭祀,表演时不戴面具,唱多白少,发言清唱,通俗易懂。因此瓦屋的傩堂戏在春节、祝寿、过喜事时都可以演出。另外,瓦屋还有一种戏剧艺术叫阳戏,它是从傩堂戏发展演变过来的,道白比傩堂戏多,唱腔也与傩堂戏不同,但同样具

责任编辑:符迪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