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向社会公布《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议名单的公告》通过,全省新入选154项(177处)、扩展项70项(135处)共224项(312处)。江口县有3个项目入列第五批省级“非遗”建议名单。
江口县3个入列项目是:传统技艺“土家族桶子屋建造技艺”、“皮纸制作技艺”和“傩面具雕刻技艺”。
土家桶子屋
土家桶子屋是江口最具民族特色的古建筑,它以干栏式四合院为主,翘角白沿,廊椽相接,青瓦若鳞,气势恢宏,古朴壮观。桶子屋由正屋、偏房、转角楼、阁楼和朝门组成,整体呈方形,其建造要经过备料、下料、平屋基、夹地川、排扇、起扇、上梁、架岭、钉川格、盖瓦、雕花、装板壁、安门栏、刮灰、上油、铺青石板、封防火墙等几十道工序,每道工序又含有许多不同的细节,建造一幢完整的土家桶子屋,最少都要花费3600个工时。桶子屋作为江口土家建筑一绝,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清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
皮纸制作
江口皮纸制作技艺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繁荣时期,境内手工造纸作坊分布广泛,核心产区几乎家家有作坊,人人在生产。江口皮纸生产一直保留着原始的手工工艺,以家庭作坊为主,传承方式多为世代沿袭制。其生产的皮纸俗称土纸、火纸、烧纸、草纸,主要用于祭祀、卫生、书画等方面,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当地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学习必需品。江口皮纸以梵净山盛产的嫩山竹为原料,一般要经过选材、扎捆、沤制、发酵、碾压、搅拌、泡制、抄纸、榨压、烘晒、切割等二十多道工序。其产品呈淡黄色,质地良好,纹路清晰,张片均匀透明,具有光滑、柔韧、易干、拉力强、耐摩擦、卫生无毒、墨迹不褪、经久不被蛀蚀等特点。
傩面具制作
傩面具是傩戏表演中,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和面部神态的主要道具,它植根于民间,凝聚了民众的审美情趣,是地方民俗的直观反映和各民族原始图腾的再现。江口傩面具种类众多,造型独特,色彩斑斓,千姿百态。一般分正神、凶神和世俗人物三大类,有各式人物60多个。民间工匠们采用或写实、或抽象、或夸张的表现手法,形象地刻划出传说中的神灵、鬼怪及各类人物的喜怒哀乐。傩面具制作工艺十分繁杂,要经过选材、取样、净化、画形、挖瓢、雕刻、油炸、刮灰、打磨、上漆、装饰、开光等十二道工序,每道程序中又含有多种不同的操作细节和方法。江口傩面具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目前境内设有傩堂3处,建有傩面具雕刻工艺厂一个,从业人员12人,年产值26万余元。
据悉,2019年1月,江口县启动了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经过2个多月田野调查、资料整理、现场走访、音视频拍摄和文本制作,于3月中旬全面完成了申报任务。
此次申报,江口县从8个市级项目中精选出了“土家族桶子屋建造技艺”“皮纸制作技艺”“傩面具制作技艺”“米豆腐制作技艺”和“土家何氏抗痨补金制剂”等5个具有典型民族特色和地方区域特征的项目进行申报。经省专家组反复审核评议,最终“土家族桶子屋建造技艺”“皮纸制作技艺”“傩面具制作技艺”三个项目,成功入围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建议名单。
据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精神,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部署开展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申报工作。这次公布的建议名单有十大类,即: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千百年来,生活在江口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明,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的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又有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内容十分丰富、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据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表明,江口具有保护价值和传承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有108项。2006年,江口设立了专门机构,正式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传承、保护和项目申报工作。
近年来,江口县坚持实施“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开发、传承发展”的原则,用心用情用力、多渠道多途径对文化进行传承与挖掘、保护和开发,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18年7月,境内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目前,江口县已拥有江口傩戏、江口金钱杆、江口豆腐干、羌历年、瓦寨锣鼓等8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土家婚俗等11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土法造纸等18个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吴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