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初伏第1天:2021年7月11日 初伏第2天:2021年7月12日 初伏第3天:2021年7月13日 初伏第4天:2021年7月14日 初伏第5天:2021年7月15日 初伏第6天:2021年7月16日 初伏第7天:2021年7月17日 初伏第8天:2021年7月18日 初伏第9天:2021年7月19日 初伏第10天:2021年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中伏第1天:2021年7月21日 中伏第2天:2021年7月22日 中伏第3天:2021年7月23日 中伏第4天:2021年7月24日 中伏第5天:2021年7月25日 中伏第6天:2021年7月26日 中伏第7天:2021年7月27日 中伏第8天:2021年7月28日 中伏第9天:2021年7月29日 中伏第10天:2021年7月30日 中伏第11天:2021年7月31日 中伏第12天:2021年8月1日 中伏第13天:2021年8月2日 中伏第14天:2021年8月3日 中伏第15天:2021年8月4日 中伏第16天:2021年8月5日 中伏第17天:2021年8月6日 中伏第18天:2021年8月7日 中伏第19天:2021年8月8日 中伏第20天:2021年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末伏第1天:2021年8月10日 末伏第2天:2021年8月11日 末伏第3天:2021年8月12日 末伏第4天:2021年8月13日 末伏第5天:2021年8月14日 末伏第6天:2021年8月15日 末伏第7天:2021年8月16日 末伏第8天:2021年8月17日 末伏第9天:2021年8月18日 末伏第10天:2021年8月19日
日期 : 2022 › 04 › 12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一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共10天; 二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 三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一个伏是几天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的一段时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的日子,主要分为初伏、中伏以及末伏,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法来推算的,以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其中初伏和末伏一般都是10天,而中伏每年的时间长短是不相同的,需要查历书计算,根据庚日出现的早晚而影响中伏的长短,有些年份为10天,有些年份为20天,比如2021年中伏具有20天。 一伏二伏三伏哪伏最热:二伏 一伏、二伏、三伏是民间三伏天的叫法,实际代表的就是初伏、中伏以及末伏,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天气都会比较热,但这其中又以二伏最热,因为这段时间是太阳光照以及紫外线最强的时候。 因此进入二伏之后,生活中要更加注重防暑,没有事情的时候不要随便进行会外活动,尤其是老年人以及小孩,这类人群的体质比较差,很容易出现中暑的现象。 三伏天怎么算 三伏天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一般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分有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法来推算的,以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一天天积累,三伏时热量达到最高峰,因此气温也是最高的。
2021年三伏天从7月11日开始,8月19日结束,历时40天。 一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共10天; 二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 三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计算方法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地支的数字是12个,“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初伏中伏末伏哪个最热:中伏 俗话说热在中伏,2021年中伏从7月21日开始,总共20天。在这个三伏的30天里,一般来说,中伏的10天是最热的时候。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而且是“湿热”,“桑拿”天气让人难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蒸笼。 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三伏天养生原则 1、起居调整 夏季的光照时间长,所以入睡时间会较晚些,但切记要早些起床。在早晨可以进行晨运,在安排锻炼的时候,要避开烈日之时,注重加强防护。午饭后,需要安排小憩,30分钟为宜。炎炎盛夏,每天洗一次温水澡有利于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 夏日容易受到风寒湿气入侵,睡觉时不宜扇类对着头部、脚部送风,不宜夜晚长时间露宿。在空调房里,不宜室内外温差过大。夏天出汗比较多,衣服要勤洗,常穿湿衣容易使人得病。 2、饮食调整 三伏天饮食要以清暑、益气、滋阴生津为主。应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夏天暑湿重,湿气容易困于脾。同时,在夏季人们容易吃冷饮雪糕之类的冷食,特别容易刺激肠胃,容易出现胃部疾病。所以,建议三伏天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例如薏米红豆粥、绿豆、百合等,都是容易消化吸收,是夏季很好的食品。 3、运动调整 夏天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比较凉快的时候。可以选择在公园、湖边、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可以选择慢跑、瑜伽、散步等一些有氧运动。当出汗过多的时候,可以选择饮用盐开水,切记不能运动后立即喝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直接洗澡,否则容易诱发寒湿麻痹症等一些疾病产生。 养生原则 4、三伏天“冬病夏治” 在冬天落下的疾病,可以利用三伏天炎热的天气,加上食疗、针灸等方式进行治疗一些慢行疾病。冬季的疾病很多是因为阳虚盛引起的,而三伏天气,是人体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是调理身体的最佳时期。这时候,冬病夏治就不能吃任何寒凉食物,要以温补方式驱寒气。
1、三伏灸有人群之分 像中老年人、青年男性病患和青年女性病患比较适合三伏灸。中老年人可重点调理消化系统慢性疾病、骨骼关节类疾病;青年男性可重点调理前列腺疾病、肾虚肾亏;青年女性可重点调理经期不调、痛经、月子病等。 2、三伏灸有时间要求 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而白天阳气盛,适合白天上午贴灸,晚上不适合贴。施灸时间建议每伏前三天上午贴敷,成人4-8小时(穴位灸4小时,灸卫士8小时),儿童1-2小时。 3、贴灸期间饮食要清淡 忌烟酒、辛辣、生冷、过咸、油腻、鸡鸭鱼虾、海味、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现发疱现象。 4、贴敷当天应减少运动 贴敷当天应避免出汗,不要呆在过冷的房间,避免用风扇、空调直吹,需保持开窗通风,以利于药物吸收。 5、贴灸后不建议马上洗澡 因为灸完以后毛孔闭合,洗澡会导致毛孔张开,容易受凉,一定要等2-4小时后才洗温水澡,不要擦洗,也不要冷水洗。
2021年入伏第一天是7月11日。“初伏”也称“头伏”或“入伏”,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总共十天。这才是真正暑天的开始。一般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 2021年入伏具体时间表 入伏第1天:2021年7月11日 入伏第2天:2021年7月12日 入伏第3天:2021年7月13日 入伏第4天:2021年7月14日 入伏第5天:2021年7月15日 入伏第6天:2021年7月16日 入伏第7天:2021年7月17日 入伏第8天:2021年7月18日 入伏第9天:2021年7月19日 入伏第10天:2021年7月20日 2021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入伏是什么意思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入伏的依据。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三伏天的气候气温分析 因为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三伏天闷热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了。 而进入了末伏天后天气渐渐凉爽,早晚比较凉快,中午还是比较热,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因为末伏已是立秋后,即使是俗称的“秋老虎”,白天热,早晚还是凉爽的。
一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共10天; 二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 三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计算方法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地支的数字是12个,“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初伏中伏末伏哪个最热:中伏 俗话说热在中伏,2021年中伏从7月21日开始,总共20天。在这个三伏的40天里,一般来说,中伏的10天是最热的时候。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而且是“湿热”,“桑拿”天气让人难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蒸笼。 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2021年入伏时间表【7.11-7.20】 初伏第1天:2021年7月11日 初伏第2天:2021年7月12日 初伏第3天:2021年7月13日 初伏第4天:2021年7月14日 初伏第5天:2021年7月15日 初伏第6天:2021年7月16日 初伏第7天:2021年7月17日 初伏第8天:2021年7月18日 初伏第9天:2021年7月19日 初伏第10天:2021年7月20日 2021年中伏时间表【7.21-8.9】 中伏第1天:2021年7月21日 中伏第2天:2021年7月22日 中伏第3天:2021年7月23日 中伏第4天:2021年7月24日 中伏第5天:2021年7月25日 中伏第6天:2021年7月26日 中伏第7天:2021年7月27日 中伏第8天:2021年7月28日 中伏第9天:2021年7月29日 中伏第10天:2021年7月30日 中伏第11天:2021年7月31日 中伏第12天:2021年8月1日 中伏第13天:2021年8月2日 中伏第14天:2021年8月3日 中伏第15天:2021年8月4日 中伏第16天:2021年8月5日 中伏第17天:2021年8月6日 中伏第18天:2021年8月7日 中伏第19天:2021年8月8日 中伏第20天:2021年8月9日 2021年末伏时间表【8.10-8.19】 末伏第1天:2021年8月10日 末伏第2天:2021年8月11日 末伏第3天:2021年8月12日 末伏第4天:2021年8月13日 末伏第5天:2021年8月14日 末伏第6天:2021年8月15日 末伏第7天:2021年8月16日 末伏第8天:2021年8月17日 末伏第9天:2021年8月18日 末伏第10天:2021年8月19日
2021年入伏是7月11日 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入伏是什么意思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入伏的依据。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伏天的气候气温分析 因为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三伏天闷热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了。 而进入了末伏天后天气渐渐凉爽,早晚比较凉快,中午还是比较热,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因为末伏已是立秋后,即使是俗称的“秋老虎”,白天热,早晚还是凉爽的。 三伏天养生食物推荐 苦瓜 苦瓜是清热下火的首选之菜。苦瓜有排毒,降温,防署的功效,另外,苦瓜还富含维生素C,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还有美容养颜护肤的效果。 番茄 番茄是夏季餐桌上经常出现的蔬菜,番茄中富含维生素C,是女孩子美白护肤首选的蔬菜。另外,番茄还有杀菌,防癌,凉血,清胃健脾之功效。夏天食用番茄,还可以防暑。 黄瓜 黄瓜中含有粗纤维、维生素B1、核黄素、烟酸、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有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消肿利尿,治咽喉肿痛,四肢浮肿、热痢便血的作用。除此之外,黄瓜还有减肥疗效,夏季蔬菜,黄瓜是不可或缺的。 芹菜 芹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B、P的含量较多。矿物质元素钙、磷、铁的含量更是高于一般绿色蔬菜,芹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有药用价值。芹菜还是凉性蔬菜,夏天可以根据饮食爱好适当食用。 三伏天如何防暑降温 1.口渴后不宜狂饮 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如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2.不宜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3.常备防暑药物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应准备一些防暑药物,常见的药物和食物有: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金银花、菊花、荷叶、西瓜。 4.学会睡好午觉 夏日,日长夜短且天气闷热,睡眠时间少,睡眠质量差。如能午后稍睡片刻,犹如给大脑充电,有利体力恢复。 5.湿度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但年老体弱和平时缺少运动者,万万不可剧烈运动,否则有害无益。 6.热茶比冷饮效果好 防暑降温,热茶比冷饮效果好,而且维持的时间更长。茶中含有丰富的钾。夏天出汗增多,常使钾离子丢失过多,钾与钠共同维护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对神经、肌肉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有重要影响,体内钾不足时,常觉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耐热能力下降,甚至导致中暑。夏日常饮茶,可补充人体钾元素,提高耐热能力,有效地预防中暑的发生。
初伏离小暑节气最近,小暑在三伏天之前到来,暑有炎热的意思,小暑表示小热,还不是非常热,意思是说天气开始逐渐变得炎热,还没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小暑后再过一段时间才会进入三伏天,可以说小暑节气是三伏天气的开端。 三伏天数伏是从夏至日开始,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一般是夏至节气后的第二十天,夏至节气是小暑节气是上一个节气,二者之间,仅仅距离15天,所以,小暑节气时还并未进入伏天,不过,到了小暑节气后就要开始做好进入伏天的准备了,以免气温突升,身体受不了。
二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 三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