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闰中伏是7月31日,星期六,农历六月廿二。中伏是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三伏天注意事项 1、不吃冰饮、雪糕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白开水。 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人,要特别注意这点。 虽然夏天不适合吃生冷的,但是冷粥还是可以吃的。冷粥就是经过冷餐之后,恢复到室温,稍微带点凉意的粥。 2、吹干头发再睡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可以不吹头发,擦干就可以睡了,但是其实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哦。 在夏天,我们洗澡都特别勤。有的人头发还是湿的,就坐在空调房间,甚至不吹干头发就睡觉了,导致湿邪入体,所以夏天一定要把头发吹干再睡觉。 3、西瓜解暑不要多吃 夏季瓜果众多,特别是西瓜,的确是能解暑,但是不可以多吃。因为西瓜性寒,平常可以配些红糖姜茶来平衡西瓜的寒性。 西洋参是夏天最好的补气药之一,是参中唯一一个不上火、不伤阴。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 天热的时候,凉拌丝瓜非常适合。选颜色深、有光泽的嫩丝瓜,去皮,切条。做凉拌丝瓜不用酱油、醋和味精,只用少许盐和香油,这样才能突出丝瓜的原味。入口凉丝丝的,嫩脆多汁、满口清香。 4、不要对着空调吹 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伏天开空调,26℃最合适。空调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内外温差过大。专家建议,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 5、纳凉熬夜是大忌 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 三伏这几天应该要补一个午觉,30-60分钟都可以。过了1个小时的午觉,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了。 6、久坐不动 夏天动一动就出汗,现代人不像以前,爱动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 夏练三伏,就是告诉我们,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动,应该要稍微活动一下。
日期 : 2022 › 01 › 12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不能开空调,贴三伏贴本身就是利用三伏天的气候再加上一些干温袪湿的中药通过穴位传输作用,把体内的寒湿之气逼出来!而空调本身制冷作用就是一种寒湿之气 贴三伏贴的当天一般最好不开空调和游泳,开空调后室温下降,毛孔自然会收缩,这就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洗澡也一样,可能会冲淡药物或导致膏药脱落。 贴三伏贴要注意什么 1、三伏贴期间不能吹空调。 2、因为贴三伏贴本身就是利用三伏天的气候再加上一些干温袪湿的中药通过穴位传输作用,把体内的寒湿之气逼出来。 3、而空调本身制冷作用就是一种寒湿之气,不仅会影响三伏贴药效,还会引发疾病。 4、贴敷当天要避免过度吹电风扇、空调,更要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贴敷部位。 5、但室温也不能太高,否则汗液会影响药物固定和疗效。 6、此外,贴敷期也要避免淋雨、露宿在外。最好是能等药膏撕下一天后再吹。
一、头伏吃饺子 饺子在中国出现的历史时间已有一千多年,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头伏吃饺子也有“元宝藏福”的寓意,因为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谐音。所以,人们在“头伏”吃饺子,希望能平安度夏。 其实这也和过去人们的生活有关系,入伏前一个月的时间,刚收割小麦,家里的面粉比较充足,此时吃饺子也能改善一下生活。 二、二伏吃面 二伏也叫中伏,这时候气温比较高,出汗较多,往往人们的食欲不振,没胃口。用营养丰富的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可以去除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 面的各类较多,有汤面、捞面、焖面等等。 温热的汤面条最有利于营养吸收,也更养胃。 需要注意的是,吃完捞面,一定要喝上一口热乎乎的面汤,一来呢,很多人吃捞面是过凉水的,对胃不是太好,这时候喝上一口面汤,胃暖暖的很舒服。二来也叫原汤化原食,从养生的角度讲,这样面类所含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糖类、脂肪、铁、钙、钾、磷、镁等元素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等,都能补充进人的身体,对人身体的健康十分有利。 三、三伏烙饼摊鸡蛋 三伏即末伏,进入末伏,三伏天也进入尾声,天气开始转凉。由于头伏和二伏天气较热,人们出汗比较多,身体损失的营养也比较多。人体消耗已经到了一定程度,所以,这个时候要适当多补充营养,恢复体力。由于古代人们普遍生活水平较低,补充营养的主要方法还是吃鸡蛋。三伏吃烙饼摊鸡蛋,一方面是补充营养,一方面是送走伏天的意思。
初伏贴: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 中伏贴:2021年7月21日—2021年7月30日 中伏加强:2021年7月31日—2021年8月9日 末伏贴: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三伏贴是以中药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此时人体阳气最旺,气血充盈,经络通畅,穴位最为敏感,此时敷贴,是扶助人体阳气的最佳时间,它可以驱散体内寒气,对于冬季易发疾病或受凉引起的疾病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故称其为”冬病夏治” “三伏贴”不是万能贴 “三伏贴”并非万能贴,它也有适应症,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调理效果最好。 实践证明,三伏贴应用于虚寒型的哮喘、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和冬季鼻炎等疾病治疗效果很好。从五行和干支纪日的基本规律来看,三伏天属于庚日,对应的人体器官是肺脏,所以三伏天是调理肺部疾病的最佳时机。 三伏贴贴敷时间有讲究 贴敷时间一般是4到6个小时,具体时间长短因人而异,皮肤敏感的人贴敷时间较短,皮肤耐受力较好的人贴敷时间可适当延长。贴敷处药膏用清水清洗即可。 贴敷需长期坚持,一般建议坚持贴敷三年。每家医院三伏贴的成分与配比不同,建议选择固定的医院进行贴敷。 三伏贴的不适合人群有哪些呢? 1、对药物过敏者不宜贴敷;严重皮肤病,如皮肤长疱、疖以及皮肤破损;疾病发作期的患者,如急性咽喉炎、发烧、黄疸、咯血、慢性咳喘病的急性发作期等;热性疾病、阴虚火旺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疾病。 2、孕妇或经期女性:多数外贴药物对孕期妇女可能不安全。而女性在经期出血量较多,建议推迟贴敷。 3、2岁以下的孩子不宜进行贴敷治疗。2岁以下的孩子皮肤过于娇嫩,可能无法耐受药物的刺激;此外,由于孩子太小,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不舒服,这也会影响到治疗的安全性。 4、糖尿病患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严重者:由于容易引起皮肤溃疡、感染,一般不主张贴敷或穴位注射治疗。 5、疾病发作期。另外,伏贴时间一般成人6小时,儿童1-2小时,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反应,要及时到皮肤科就医。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贴“三伏贴”期间要注意什么 1、贴三伏贴期间,应尽量避免吃冷饮生食和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 2、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3、贴药当日戒酒、辛辣、海鲜、蘑菇、牛肉、芋头等易致化脓食物; 4、忌贪凉,避免空调风直吹,当日别洗冷水浴。
2021年入伏时间:7月11日,入伏是在夏至节气之后,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一般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这段时间,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每年三伏天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 2021年入伏的时间目前有两种说法,一个是2021年7月21日入伏,一个是2021年7月11日入伏。这个和入伏时间的算法“夏至三庚”有关,“夏至三庚”即从夏至开始起的第3个“庚日”。 入伏吃什么好 饺子 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习俗。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入伏这天吃饺子,是希望能平安度过夏季,祝愿祈福之意。 鸡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相对来说,江西、湖南人三伏天养生吃鸡倒是很有几分科学根据。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 萝卜 “头伏萝卜二伏菜”,从传统意义上讲,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储存的大白菜和大萝卜,所以种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萝卜就显得很重要。所谓的头伏萝卜二伏菜是指入伏以后,第一个10天称为头伏,这个季节就要种萝卜了,第二个10天称为二伏,这时就要种白菜了。 火腿 杭州人“头伏火腿二伏鸡”。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为最佳。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营养不足。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羊肉 “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众所周知,羊肉是发汗的食物,是冬日里再好不过的美食,徐州人却迎难而上,在一年中最热的伏天吃加了红油辣椒的羊肉。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当地人认为此法能“以热治热、发汗排毒”。“伏羊节”是徐州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开始,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徐州百姓集聚在各个酒店、饭庄、羊肉馆、烧烤摊,吃羊肉,喝羊肉汤,故曰吃伏羊。 馄饨 在南方部分地区,如上海等头伏要吃馄饨,其实对于南方人来说,馄饨和饺子几乎是一种食物。上海人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说法。比起水饺,馄饨个小皮薄,煮熟后有透明感,另煮馄饨费时短,煮水饺过程则需多次加凉水,方保证熟透。另外还有一点,水饺重蘸料,馄饨重汤料,在广东地区尤其突出,鸡汤、肉骨头汤是汤底的首选。
2021进伏是从7月11日,“初伏”也称“头伏”或“入伏”,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总共十天。这才是真正暑天的开始。一般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 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10天) 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20天) 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10天) 初伏中伏末伏哪个最热:中伏最热 俗话说热在中伏,2021年中伏从7月21日开始,总共20天。在这个三伏的40天里,一般来说,中伏的20天是最热的时候。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而且是“湿热”,“桑拿”天气让人难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蒸笼。 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初伏中伏末伏防暑降温方法 1、口渴后不宜狂饮 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如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2、不宜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3、常备防暑药物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应准备一些防暑药物,常见的药物和食物有: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金银花、菊花、荷叶、西瓜。 4、学会睡好午觉 夏日,日长夜短且天气闷热,睡眠时间少,睡眠质量差。如能午后稍睡片刻,犹如给大脑充电,有利体力恢复。 5、湿度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但年老体弱和平时缺少运动者,万万不可剧烈运动,否则有害无益。 6、热茶比冷饮效果好 防暑降温,热茶比冷饮效果好,而且维持的时间更长。茶中含有丰富的钾。夏天出汗增多,常使钾离子丢失过多,钾与钠共同维护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对神经、肌肉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有重要影响,体内钾不足时,常觉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耐热能力下降,甚至导致中暑。夏日常饮茶,可补充人体钾元素,提高耐热能力,有效地预防中暑的发生。
2021年三伏天中伏时间:7月21日-8月9日(20天),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地支的数字是12个,“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2021年三伏天具体时间表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10天) 中伏:7月21日-8月9日(20天)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10天) 一般来说,初伏与末伏固定是10天;中伏的时间则不固定,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这主要由夏至到立秋之间一共有几个庚日来决定:有四个庚日则中伏到末伏间隔为10天,有五个庚日则间隔为20天。 三伏天三防:防寒 夏季虽然天气热,但受到冰箱、空调等现代化家电的影响,我们所食所处都与寒凉脱离不了关系。 长此以往,人体容易出现中气内虚,风寒易趁虚侵袭导致疾病,因此,大家应该尤为当心。 一是颈椎防凉: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 二是喝水不要太快: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防止血容量突然增加给心脏造成负担,每次只喝100~150毫升即可,不要贪凉。 三是肠胃防凉: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大家平时要注意护好腹部,不穿露脐装、不打赤膊,防止“风邪”进入体内,伤及脏腑。 三伏天三防:防暑 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独发于夏季。 中医认为,夏季暑气盛行,侵入人体常见腠理开而多汗,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如果不及时补充津液,会出现高热、烦躁、头晕、头痛、胃口不佳,甚至神志昏迷、血压下降。 中暑者多为高温环境中工作的户外工作者,身体素质较差或者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 因此,大家平时在户外活动时要避免太阳直接暴晒,赤膊烈日下工作,容易灼伤皮肤,也容易中暑。 中午12点到下午3点是最容易中暑的时间段,尽量减少外出。及时补水,少量多次,加强房间通风、降温。 三伏天三防:防湿 夏季雨水多,湿气较盛,身体容易被湿邪趁虚而入。 如果此时再过食生冷寒凉,容易造成脾失健运,最后导致湿气内生。 湿气在体内滞留时间太久,往往会出现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皮炎湿疹、精神萎靡、四肢乏力,甚至诱发关节炎等健康问题。 因此,三伏天里大家要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可以使用空调除湿模式或除湿机以祛除湿气,出行时也尽量避免淋浴。 另外,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要过食寒凉或肥甘厚味之品。
2021年三伏的中伏是7月21日,众所周知,“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说的就是三伏天起于夏至来临后的第三个“庚日”。“庚”指的是天干数字,一般每十天就会出现一个“庚日”。 2021年初伏中伏末伏时间表 2021年初伏: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2021年中伏: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2021年末伏: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初伏天吃什么好:饺子 因为头伏吃饺子有“元宝藏福”的寓意,因为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谐音。饺子最大的优点就是既是主食,又兼副食,既有荤菜,又有素菜。 中伏天吃什么好:二伏面 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吃碗热汤面,身上发汗,可以去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面条有多种做法,我们常吃的包括:汤面,如番茄鸡蛋面、红烧牛肉面等,可以带汤一起吃。 末伏天吃什么好:烙饼摊鸡蛋 进入末伏,难熬的伏天进入尾声,天气开始转凉,简单方便的烙饼成了受欢迎的食物。饼摊鸡蛋做法简单,把面糊在饼铛中摊成饼,受热均匀快成型时,将摊好的鸡蛋迅速倒在饼上。
祛湿避暑。三伏天的时候,气温非常高,所以非常容易中暑,但是这段时间湿度大,经常会觉得身体粘黏,十分的难受,所以,中伏养生一定要切记祛湿、和避暑,做好了这两点的人身体都不会太差。 中伏吃什么 1、喝热汤面 中伏天喝碗热汤面是最好不过的了。吃用新小麦磨成的面粉制作而成的热汤面,营养丰富,吃完之后能够帮组发汗祛病,有效去除体内的寒气。体内寒气得到去除后,冬天也不会容易怕冷、易受凉感冒。 2、吃冬瓜 中伏天可以多吃冬瓜。冬瓜具有很好的清热效果,中伏天吃冬瓜能够帮助清热解暑;另外中伏天吃冬瓜还能帮助利水,去除体内的湿气。要知道湿气重的人在冬天可是比较容易感冒的。 3、吃玉米 中伏天可以多吃玉米。玉米能够帮助调中开胃,中伏天气温较高,很多人容易食欲不佳,吃玉米能够补充营养的同时促进食欲;而且玉米同样具有很好的降浊利尿的效果,能够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避免冬天体内湿气过重而容易感冒。 4、吃茄子 中伏天可以多吃茄子。茄子首先是夏天的应季蔬菜,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功效,中伏天吃茄子能够有效帮助消除体内的热毒,清热解暑的同时,吃茄子同样能够帮助利湿,消除体内的湿气避免冬天过于容易感冒。 5、吃鸭肉 中伏天可以多吃鸭肉。中伏天气温较高,人体的能量消耗也较大,吃鸭肉能够帮助补偿体力,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不仅能够更好的度过炎热的三伏天,还能够强健身体,更好的度过冬天。 6、喝生姜红茶 中伏天可以多喝生姜红茶。中伏天喝生姜红茶能够帮助补充身体阳气,还能够帮助温胃,增强胃部功能。夏天吃生姜不仅能够补充身体阳气还能够有效帮助去除体内的寒气,冬天阳气足也能够减少感冒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