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2019年“多彩贵州·明珠思南”第八届龙舟节暨“滨江花城杯”龙舟赛在县城乌江河段举行。 端午节期间举办龙舟赛,是乌江沿岸人民群众长期自发形成的传统活动。“多彩贵州·明珠思南”第八届龙舟节暨“滨江花城杯”龙舟赛,共有来自县内的28支龙舟队28只龙舟、600余名龙舟健儿逐浪争先。 比赛以每4支代表队为一轮,共分7轮从乌江三桥顺江而下至杭瑞高速公路大桥进行。热情高涨的观众纷纷汇聚江畔,争相目睹龙舟赛决赛精彩瞬间;水面上,发令枪一响,参赛选手们在乌江河上挥桨前行,一排排整齐的龙舟犹如利箭脱弦,可谓是浪花飞驰,百舸争流,将现场气氛推向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经过紧张激烈角逐,孙家坝龙舟队获一等奖,最美吴家坝龙舟队、德圣关龙舟队获二等奖,皂角溪龙舟队、水井湾龙舟队、三塘村龙舟队获三等奖。 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运动,自2012年以来,应广大人民群众之愿,我县已连续举办八届龙舟赛,每一次的活动都吸引来大量游客。 来自福建游客的赖惠霞告诉记者:”今天思南举行第八届龙舟节,早上7点我就来到了现场。活动充分体现了当地的文化。明年我一定带着家人再来。″ 同样,生活在思南的市民张梦竹也颇有感触,从小在乌江边长大,感觉除了过年,就这个活动是最热闹的了。今年就更热闹,赛前有抢红包,还有水上飞人和魔术表演;赛中运动员在河中使劲地划,非常的精彩。希望这个活动继续传承下去,越来越好,越办越精彩。 龙舟赛前,还举行了百人畅游乌江、文艺表演等活动;龙舟赛后,还开展了抢鸭子活动。 县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省市驻思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或政府(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各族各界群众参加开幕式并观看比赛。(肖坤 孙磊 任志平 徐剑 周伟)
日期 : 2020 › 07 › 23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5月27日,2019中国旅游TV杯·华服大赛—铜仁站在玉屏县举行。来自湖北、湖南、贵州中国旗袍协会全球联盟及相关分会共12支华服才艺表演队在此同台竞技,各展风采。 《松桃美》展演现场 来自松桃老年老年大学旗袍班表演的《松桃美》、《中国茶》,以独具地方苗族特色的服饰和优美的舞姿得到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在炫美的灯光下,在悠扬的音乐中,参赛人员充分展现了中老年人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引得现场观众掌声连连,为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其中《松桃美》夺得本次大赛冠军奖;《中国茶》荣获最佳表演奖。 《中国茶》展演现场 此次活动以“继承传统文化 聚光锦绣华服”为大赛主题,结合文化传播和旅行,通过旗袍展示、社群交流、新媒体融合等方式全方面为中老年和专业走秀者提供活动平台,并挖掘具有深厚文化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资源,将本土文化进行传承、发扬、壮大,让本土风情走出铜仁,走出贵州,走向中国,走向国际。(华明香)
5月27日,沿河县城乌江河畔传来“咚咚……咚咚”的阵阵鼓声。江面上30余支龙舟队正在如火如荼的训练,场面十分壮观,吸引了许多过往群众驻足观看。 在沿河乌江旅游码头,波涛汹涌的乌江激流奔腾,中界镇的队员们身着黄色的“救生衣,手握木桨,全神贯注,应着鼓点的节奏挥动着船桨,高声喊着响亮的号子,全力向前划,“一二一二”、“嘿吼啊吼”,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云宵,前行的龙舟与岸边的美景交相辉映,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各龙舟队除了自身训练外,还与其他队比拼。经常是两支龙舟队约好,在比赛水域按照比赛规则进行。队员们鼓足劲,拭耳以待。鼓声一响,两船齐发,你争我赶,溅起似雪浪花,恰如两条巨龙在水中飞腾。 沿河两岸围满了观众,他们一边聚精会神的观看,一边为“水手”呐喊助威,拍照摄影。 据悉,今年6月17日(农历五月十五),沿河县将举办以“多彩贵州·山歌沿河”为主题第六届传统龙舟文化节,在注重回归传统文化的同时推陈出新,使整个活动精彩纷呈。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民俗之一,从古至今,它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更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百舸争流、勇争上游的竞进精神。(朱子立 黄庆松)
2019年“大明边城杯”中国龙舟公开赛(贵州·铜仁·碧江站)暨中国传统龙舟大赛游江系列活动,将于6月7日在大明边城龙舟基地举行。 龙舟竞赛分为22人制标准龙舟200米、500米直道竞速;12人制标准龙舟200米、500米直道竞速;传统龙舟500米直道赛。 届时还将有传统龙舟祭祀仪式、龙舟文化展示、龙舟游锦江、水上飞行器表演、扭龙等系列活动。(杨娟)
现场感受碧江群众备战端午龙舟赛 立夏刚过,位于铜仁市主城区的锦江河又沸腾起来了,深爱龙舟运动的碧江人早早地投入到2019端午节的龙舟训练中,大江坪、开发区、大明边城等锦江水域到处可看到划龙舟训练的场景。端午未到,城区已弥漫着浓浓的划龙船的气息。 5月14日下午4点过,在铜大城市快速干道黔东中学附近的锦江河段,正是龙舟队当天训练结束的时间,在微凉的河水里,队员们密密麻麻地紧贴在龙舟的首尾两端,正在把巨大的龙船从水中搬抬上岸,伴随着“吼嗨、吼嗨”声,数十名队员按照口令同时使劲,硬生生把龙舟翻身,紧接着,用肩扛、用手抬,一步一步地把龙舟从水里搬到江岸的水泥平台上,并用支架把龙舟倒置且空悬起来。队员介绍说,每次训练结束,都要把龙船抬到岸上沥水吹干,这样船体在水里才更加轻快。当天,虽然未看到船队训练的场景,但从队员收工抬船上岸的情景看,依然感受到他们深爱龙舟运动的热烈气氛。 当天,是灯塔街道地理组新打制龙船第一次下水,队员唐小高说:“今天算是试水,明天正式开练。”原来,该组龙船已经老化,为了顺利参加今年的端午龙舟赛,4月下旬以来,该组群众自发集资10万元,请师傅打造了一条新龙船。该组前来观看划船训练的60多岁的村民唐老毛说:“组里要打造新船,组里开会一通过,大家纷纷出钱,短短几天时间就凑到近10万块,打了新龙船后还剩些钱,留着龙舟队训练生活开支,如果不够,大家再凑钱。” 川硐街道板栗村当天上百人来到河岸边。龙舟队员杨勇说:“龙舟赛的胜负代表着全村的荣誉,我们村在立夏后的第二天就开始组队训练,大家积极性可高呢。” 5月21日上午,笔者来到大江坪锦江河段观看龙舟训练,坝黄镇、河西街道、和平乡的龙舟队正在操练。 熊大、熊二两兄弟是和平乡和平村龙舟队的队员,熊二今年刚刚满18岁,是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平时在外面跑货车;哥哥熊大在当地开挖机,因为村里组队参加龙舟赛,兄弟俩各自停下手中的活儿同时参加了龙舟队。队伍中,像熊大、熊二这样的“兄弟兵”共有4对,另外还有不少队员是父子、叔侄关系。 “一是大家都爱龙舟,二是有集体荣誉感,所以大家每年一到端午就自觉参加龙舟赛。”和平乡和平村龙舟队队员杨青今年27岁,已经连续参加8年龙舟赛了。 5月初以来,碧江区各乡镇(街道)龙舟队纷纷下水操练,希望通过提前训练、提前磨合,好在端午龙舟大赛中展现出本村良好的精神风貌。 与此同时,热爱龙舟运动的碧江广大市民群众,也激动不已,每天在沿江两岸到处可看到前来观赏或助威呐喊的观众。74岁的河西街道群众杨光耀每天都蹲在大江坪观看龙舟训练,他说:“我们祖祖辈辈都喜欢划龙船、看龙舟,年轻时候每年都参加比赛,现在只能在河边观看了,从训练到比赛,每天都到场。” 据了解,碧江区龙舟文化源远流长,大约有七八百年历史,2009年,碧江区荣获“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称号,连续举办了近10次国际、全国龙舟大赛。时至今日,龙舟运动已成为碧江区上下“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象征,每每端午临近,各村各寨的年轻人不约而同停止手中的活儿参加训练,村寨里的各家各户自发凑钱给队员当生活费,一些商家也纷纷给当地龙舟队提供赞助,不仅密切了群众间的交流,也促进了村民和商家的关系。(韦继升)
火连寨的火照亮了中央电视台!近日从北京传来喜信,松桃县世昌街道火连社区50多名人员赴北京参加2019五一国际劳动节CCTV群星文艺汇演录播,演出节目《我从苗乡走来》荣获金奖。 “北京此刻,开满了苗寨的映山红。”“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祝贺你们!赞美你们!”消息传来,松桃县人民非常激动,这是松桃人民的骄傲,松桃人民也为他们而骄傲。
“好看!”“表演得好”“再来一个!”……4月9日,玉屏自治县平溪街道安坪村的乡村大舞台人声鼎沸。来自玉屏自治县文艺宣传小分队的文化志愿者与安坪村村民同台献艺,用歌舞、快板、三句半、小品等多种形式,表演了《幸福中国一起走》《在灿烂的阳光下》《扫黑除恶战鼓敲》等文艺节目,为村民献上一场文化大餐。 “这个搞得好,大家既娱乐了又明白了最近党和国家关于‘扫黑除恶’的相关政策。”表演完节目的安坪村文艺队员姚大姐边喘着粗气边说,像这样的演出,她所在的文艺队每个月都会参加好几场,“现在大家都乐意参加表演,文艺队人数也越来越多了。” 得益于农村文化“种子工程”的建设,在玉屏自治县各乡镇都活跃着姚大姐一样的文艺队员。而随着“阵地种子”、“人才种子”、“宣传种子”、“品牌种子”的不断培育,文化的种子被“种”入乡村大地,村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全面发展。 文艺小分队在乡村大舞台表演(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供图) 群众舞台欢歌阵阵 “让百姓动起来,舞起来,乐起来。”走近玉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枹木垅村村民龙必涛家,院坝旁边的墙上写着这样一幅标语。院坝里,10多位村民伴着动听的音乐翩翩起舞,不时传来阵阵欢乐的笑声。 “以前大家干完农活,闲下来不是在家看看电视,就是三五成群的打牌打麻将,现在有这样一个院坝可以把大家凑在一起。”枹木垅村村民蒋娇丽感慨说,“现在村里每个年龄段跳舞唱歌的人都多,广场舞还分老中青三个队伍呢!” “欢乐院坝”,是玉屏自治县打造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简单说来,“欢乐院坝”是针对农村分散的特点,选择相对集中、环境卫生好、有一定文艺特长的农家院坝为基础,打造的文化服务平台。 尽管“欢乐院坝”面积和规模小于村级文化活动广场,但是配有音响和乐器,供村文艺队伍及文艺爱好者开展形式多样且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同时还会定期举办放电影、开讲座等活动。 “抓住农村群众‘求乐’这一需求,整合各地资源,全县84个行政村已经建立了100多个‘欢乐院坝’。”玉屏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文化股负责人汪珺说,“欢乐院坝”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大学校”,信息交流的“交换台”,技术服务的“农技校”,民情收集的“前哨所”,农民自娱自乐的“俱乐部”。 不仅如此,随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玉屏自治县乡镇(办事处)均已建成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电子阅览室和农家书屋、乡镇及村级农体工程等。 目前,玉屏自治县已经建立“欢乐院坝”“乡村大舞台”150余个,一个个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的落成,为村民文化娱乐搭建了平台,成为了村民健康生活、展现风采的大舞台,促进了农村文化队伍的壮大、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村民在“欢乐院坝”排演节目(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供图) 文化“种子”生根发芽 “李老师,你们啥时候来,节目还要请你们指导指导。”4月11日,玉屏自治县文化志愿服务总队的李雪正在和同事谋划晚上的志愿演出,皂角坪街道翁阳村村民的电话就打过来了。“按计划今晚我们要在翁阳村举办文艺演出,不光有我们文艺志愿小分队,村里的文艺队伍也会有节目。” 为解决农村文艺团队发展需求,玉屏自治县组织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对农村文艺队伍进行免费培训指导。“如果村里有演出活动,志愿服务队‘随叫随到’,为村民免费编排节目,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满足农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李雪说。 玉屏自治县还积极鼓励和引导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艺术院校学生、离退休文化工作者以及其他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作为文化志愿者进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定期开展培训、辅导、讲座等,让农村文化这个种子得到充足的养分。 “相比以前,现在村民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可高了。”文化志愿服务总队队员陈艺园说,现在每个村都有文艺骨干,还培育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业余文艺团队,“仅枹木垅村就有舞蹈队4支,山歌队2支,花灯、洋鼓、腰鼓、舞龙队各1支,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遍地开花。” 亚鱼乡郭家湾村的吴水兰就是“文化骨干”之一。“以前闲时就是打麻将、串门,现在好了,大家都走出了家门,每天高高兴兴在文化广场跟着县里来的老师学跳舞。”吴水兰告诉记者,过去唱歌跳舞表演节目,大多是妇女参加。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男同志加入进来,村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不仅如此,玉屏自治县还充分发挥文化扶贫的作用,带动各村文艺爱好者参与到“晒文化”活动中。 “去年我们就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村级文艺队伍PK赛,我们还得了一等奖。”平溪街道文水社区快乐舞蹈队队员王世敏说,各个社区村寨的文艺队都在忙着“晒”自己的文艺创作,大家的活动积极性更高了。 玉屏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杨青表示,通过营造“日日有活动,周周有亮点、月月有‘晒’事、年年有汇演”的群众文化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基层文艺队伍的积极性,活跃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玉屏自治县还充分发挥文化扶贫的作用,带动各村文艺爱好者参与到“晒文化”活动中。(玉屏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供图) 成风化人助力振兴 在大力助推农村“文化种子”发展的同时,玉屏自治县也注重民族文化“品牌种子”的继承和发扬。不仅把玉屏箫笛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玉屏侗族文化、贡米文化、鼟锣文化等特色文化融入其中,还将各种文艺活动的开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开展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以及农村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等丰富多样的活动。 “农村文化要开‘长生花’,就必在继承发扬、‘接地气’上下功夫。”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刘五星介绍,作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全市各地立足实际,围绕农村文化“种子工程”建设,着力打造“一区(县)一品牌”,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传承地方文化精髓、呈现地方文化特色。 松桃的“四月八”节、玉屏“赶坳节”、沿河“赶年节”、江口“羌年节”、石阡“敬雀节”等民俗民间文化,正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融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之中,既让古老的文化得以传承,也让农村文化得到提升。 与此同时,铜仁市注重把民族民间文化挖掘传承工作融入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之中。根据各地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设施齐全的实际,全面抓好节日文化、民俗文化、健身文化、特色文化等“四大文化”板块建设。 据介绍,通过农村文化“种子工程”建设,铜仁市现有1246支业余文艺队伍、200支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每年至少开展各类文艺培训、辅导、讲座等3000次以上,文化骨干队伍保证了农村文化“营养充足”,让农民逐渐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 “农村文化‘种子工程’的开展,有效的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丰富了农村文化的普及面和多样性,巩固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度和治理力,坚定了农村文化自信,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道路和发展自信。”刘五星说。(张恒)
4月4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向社会公布《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议名单的公告》通过,全省新入选154项(177处)、扩展项70项(135处)共224项(312处)。江口县有3个项目入列第五批省级“非遗”建议名单。 江口县3个入列项目是:传统技艺“土家族桶子屋建造技艺”、“皮纸制作技艺”和“傩面具雕刻技艺”。 土家桶子屋 土家桶子屋是江口最具民族特色的古建筑,它以干栏式四合院为主,翘角白沿,廊椽相接,青瓦若鳞,气势恢宏,古朴壮观。桶子屋由正屋、偏房、转角楼、阁楼和朝门组成,整体呈方形,其建造要经过备料、下料、平屋基、夹地川、排扇、起扇、上梁、架岭、钉川格、盖瓦、雕花、装板壁、安门栏、刮灰、上油、铺青石板、封防火墙等几十道工序,每道工序又含有许多不同的细节,建造一幢完整的土家桶子屋,最少都要花费3600个工时。桶子屋作为江口土家建筑一绝,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清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 皮纸制作 江口皮纸制作技艺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繁荣时期,境内手工造纸作坊分布广泛,核心产区几乎家家有作坊,人人在生产。江口皮纸生产一直保留着原始的手工工艺,以家庭作坊为主,传承方式多为世代沿袭制。其生产的皮纸俗称土纸、火纸、烧纸、草纸,主要用于祭祀、卫生、书画等方面,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当地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学习必需品。江口皮纸以梵净山盛产的嫩山竹为原料,一般要经过选材、扎捆、沤制、发酵、碾压、搅拌、泡制、抄纸、榨压、烘晒、切割等二十多道工序。其产品呈淡黄色,质地良好,纹路清晰,张片均匀透明,具有光滑、柔韧、易干、拉力强、耐摩擦、卫生无毒、墨迹不褪、经久不被蛀蚀等特点。 傩面具制作 傩面具是傩戏表演中,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和面部神态的主要道具,它植根于民间,凝聚了民众的审美情趣,是地方民俗的直观反映和各民族原始图腾的再现。江口傩面具种类众多,造型独特,色彩斑斓,千姿百态。一般分正神、凶神和世俗人物三大类,有各式人物60多个。民间工匠们采用或写实、或抽象、或夸张的表现手法,形象地刻划出传说中的神灵、鬼怪及各类人物的喜怒哀乐。傩面具制作工艺十分繁杂,要经过选材、取样、净化、画形、挖瓢、雕刻、油炸、刮灰、打磨、上漆、装饰、开光等十二道工序,每道程序中又含有多种不同的操作细节和方法。江口傩面具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目前境内设有傩堂3处,建有傩面具雕刻工艺厂一个,从业人员12人,年产值26万余元。 据悉,2019年1月,江口县启动了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经过2个多月田野调查、资料整理、现场走访、音视频拍摄和文本制作,于3月中旬全面完成了申报任务。 此次申报,江口县从8个市级项目中精选出了“土家族桶子屋建造技艺”“皮纸制作技艺”“傩面具制作技艺”“米豆腐制作技艺”和“土家何氏抗痨补金制剂”等5个具有典型民族特色和地方区域特征的项目进行申报。经省专家组反复审核评议,最终“土家族桶子屋建造技艺”“皮纸制作技艺”“傩面具制作技艺”三个项目,成功入围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建议名单。 据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精神,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部署开展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申报工作。这次公布的建议名单有十大类,即: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千百年来,生活在江口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明,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的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又有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内容十分丰富、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据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表明,江口具有保护价值和传承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有108项。2006年,江口设立了专门机构,正式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传承、保护和项目申报工作。 近年来,江口县坚持实施“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开发、传承发展”的原则,用心用情用力、多渠道多途径对文化进行传承与挖掘、保护和开发,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18年7月,境内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目前,江口县已拥有江口傩戏、江口金钱杆、江口豆腐干、羌历年、瓦寨锣鼓等8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土家婚俗等11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土法造纸等18个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吴乃云)
千百年来,中国的酿酒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许多具有地方特色,反应当地风土人情的各类名酒相继被人们所称赞。 土家族先民巴人早在远古时代就有酿酒的历史。春秋时期,沿河自治县地属巴国。《华阳国志》记载:巴人“质直好义,士风敦厚,有先民之流。故其诗曰:川崖唯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野唯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意思就是粮食既丰,酒自多有,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酒。 2005年5月至200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彭水电站水淹区沿河自治县境内抢救性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遗址群10余处,清理出大量遗迹和遗物。在遗物中,就发现了古代的烤酒作坊和酒器,从而证实了沿河五千多年来的酒文化历史。 据出土的大量汉代酒文物考证,秦汉时期,就有“以酒成礼”、“以酒祭祀”、“以酒宴乐”等风俗习惯。酒是祭祀的必备品,在土家族人众多的祭祀活动中,酒是必备之物。明嘉靖二年(1523),有一个叫张勖的土家人老人,为了让子孙团结,在钟岭山张氏宗祠举行了一次较大的祭祖议式,所用白酒为一百担,相当于今天的一万斤。 土家族还是一个尚武的民族,每次上阵杀敌之前都要喝酒。明代,土家族士兵赴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百姓送行,置酒于道旁,士兵经过酒坛,吸饮一口便可前行。 土家族人有一句谚语说:“汉族贵茶,土家贵酒”“有酒便是宴”“怪酒不怪菜”,饮酒不讲究菜,不分地点,不论人生人熟,席地而坐,围成一圈,端起酒杯就饮。因为土家族人自古喜酒,所以以酒命名的习俗也不少。男娶女嫁叫“喜酒”;新郎家操办“陪十弟兄”;邀约九个未婚小伙子在家相聚举杯赛歌叫“陪郎酒”;新娘家邀约姐妹十人举杯惜别、以哭当歌,叫“姊妹酒”;新娘出嫁第三天则要与新郎一道回娘家斟“回门酒”;结婚典礼时,新郎新娘在红烛高照下喝“交杯酒”;结婚典礼过后,男家要斟“陪高亲客酒”;生小孩要斟“嘎嘎酒”(嘎嘎:即土家人称外祖母为嘎嘎);满月办“满月酒”;满周岁办“抓周酒”;老人寿诞做“寿庆酒”;新屋落成 “进屋酒”;正月花灯元宵酒。二月“过社酒”;三月寒食“祭山酒”;四月牛王生日酒;五月初五端阳酒;七月月半酒;八月中秋“送瓜酒”;九月重阳酒;除夕酒祭祖;逝了老人“丧事酒”等,无不与酒有关。 酒作为一种文化,它伴随着土家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离不开酒。“沥酒”,是沿河传统的古老制酒方法。沿河土家族民间生产的“麻糖水酒”,其饮酒的方式“咂酒”特别,用竹管(即“鹅竿”)吸:“先由一人吸咂,叫开坛,然后彼此轮吸。”据考,咂酒乃土家人吸取了古蜀地的酿酒方法,在农耕中逐渐形成的吮吸习俗。 沿河土家山歌《望牛山歌》就是六十年代土家族老百姓望牛的真实写照,歌中有一衬词“啄杯”,沿河方言里就是“喝一杯酒”的意思,一个“啄”字,形象生动,让人联想到土家汉子喝酒的情形。土家族是一个勇敢、豪放、乐观的民族,酒文化的体现,更加展现了豪放的土家民族个性乐观豁达的民族精神,同时也加速了酿酒业的发展,现如今沿河的酒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文/何晓芳 图/沿河县委宣传部
3月7日上午,在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石丽平向代表们展示了一件70名绣娘精心绣制的绣品。 大红色的缎面上,牡丹花、牵牛花、樱花等花朵竞相绽放,栩栩如生的孔雀、喜鹊等在花间穿梭期间。 石丽平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想以这幅作品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祝福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 “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巾帼不让须眉,妇女能顶半边天。”石丽平表示,通过加强松桃苗绣技能培训,发展壮大苗绣产业,将“指尖力量”转化为“脱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