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社节。土家族认为春社是社神诞生日期,举行供奉,求社神保佑,才能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社神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即“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仪式大同小异。 嫁毛虫节。时间是农历四月八,也称“敬婆婆神”。届时家家户户在堂屋左边中柱上,交叉贴上“嫁贴”,上面写着“四月八毛虫嫁,嫁出去莫回家”、“今日嫁你嫁你,明日绝种绝种”之类的诅咒语,其目的是驱赶对庄稼生长不利的毛虫,希望获得丰收。有的认为四月八是牛的生日,这天不能用牛耕地。 土家族农事方面的禁忌有:戊日不动土,凡逢戊日忌挖土耕田,否则对庄稼生长不利。播种忌“鼠”日,否则必遭鼠雀害。下种时不能到别人家点火,特别是种包谷,否则包谷不结棒。逢“七”忌砍竹子,土家族有“七是不生长日”之说,逢七砍竹后将不发笋。吃年饭时忌泡汤,否则必遭洪水冲垮田坎,破坏庄稼。
日期 : 2020 › 07 › 23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锦屏县九寨的彦洞、瑶白、救民一带的侗族,都有过侗年的习俗。 侗年的来历是,传说远古时有个德高望重的族首,不慑于官府的压迫和歧视,拒绝向官府进贡。官府为了制服这位侗族首领,带人包围了这个村寨,勒令交出其人,不然格杀三村的侗族。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及父老乡亲的安全,这位首领挺身走出,落入官府手中。 官府将他关押数日后又迫其充军戍边。后来这位首领从边疆获准还乡,此时正值农历十一月三十,三村的人们无不兴高采烈。他们吹着芦笙、笛子,弹着琵琶,敲锣打鼓前来看望这位老人。年轻人还放起了水牛斗架。于是,这一天便被后人命名为侗年。 侗年除打糍粑以外,家家都要杀猪宰羊表示庆贺。宴前,老人们到神龛或祖宗角摆上糍粑、糖果、肉、蛋、米酒,烧香、焚纸以示祭祖。然后合掌作揖,召请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来过年,并请他们在阴间保佑阳间的生灵发达幸福等。 这一天,嫁出去的姑娘和亲友们也要前来祝贺。节日当天的主要观赏活动是斗牛,另外还有跳芦笙、玩山、对歌、唱侗戏等活动。青年男女通过玩山、对歌,寻找伴侣。
石牌是瑶族地区的一种具有行政、军事职能的地域性社会组织。 根据柏果成等著《贵州瑶族》载,贵州荔波瑶麓青裤瑶中的石牌组织是一个军事、行政联合体,总管当地军政。 整个瑶麓,凡成年男子,人皆为兵,在头人的率领下,形成一支武装力量。瑶麓村寨筑有石墙,在五个出入孔道及要害地点构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村寨一旦有警,头领一声令下,全体出击,抵御外来侵犯。 而另一方面,石牌组织又是瑶麓地方的行政机构,对内负责维持社会治安,订立和执行习惯法;对外则代表整个瑶麓与政府和其他民族进行交涉,具有地方自治的性质。 荔波瑶山的白裤瑶在家族单位“油锅”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联合的社会组织——“排”。全排又推选出公认的首领,这个首领常常由大家族的首领担任。三排以上又产生一个总头人,称为“大王”。这种自然形成的头人皆称“瑶老”,这种制度称为“瑶老制”。 此外,一些组织最初为政治组织(如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哥老会),后来演变成为合伙经商的民间组织。 石牌头人在调解争端中,有时也借助于神判来解决。神判有砍鸡头、进社、装袋或烧香等。装袋就是由双方议定装一笔钱在口袋里,争执双方每天晚上到社庙里去睡觉,石牌头人也陪同去睡觉,以做见证人。在这期间如果有一方病了就算输了,由胜利的一方将装袋的钱拿走。如果双方都不生病,则由石牌头人将争执的东西(比如土地)和装袋的钱平分给双方。由这里可以看到,金秀瑶山虽然有了石牌法,但神判还占有一定的地位。 石牌头人是自然形成的。平日热心为群众办事,懂道理,有见识的人,在办案过程中得到群众的信任以后,找他办事的人越来越多,逐渐成为石牌头人。 瑶族居住在深山地区,其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瑶族的“石牌制”是一种带有酋邦性质的社会整合机制。
有一个财主经常依仗钱财和势力调戏民女。一天,财主听说庄稼汉榜开不在家,就骑着马到榜开家去调戏榜开美丽的妻子榜故。到达榜故家时,榜故正在门外扫地,财主便一只脚搭在马背上,一只脚踩在地上,叫榜故猜他是要骑马还是要下马。榜故不答,跨在门槛上,一只脚站在屋里,一只脚站在屋外,反叫财主猜她是要进屋还是要出门。 财主见这一招不灵,就跳下马抓住马尾,要榜故猜马尾有多少根,榜故则指着手中的扫帚,要财主猜扫帚有多少根高粱秆。财主见斗不过榜故,灰溜溜回家了。但他不死心,就设计欲强占榜故。他把榜故的丈夫榜开叫去,交一只公羊给榜开,说十三天后要来分羊崽,若无羊崽,就要把榜故给他。 榜开一筹莫展,榜故则成竹在胸。第十三天,她让榜开躲到屋后:晚上,财主果然来了,问榜开在哪里,榜故说他到山洞生孩子去了。财主大怒,说男人怎么能生崽。榜故反问:既然你都知道男人不会生孩子,那公羊怎么又会生崽呢?财主理屈词穷,只好溜走了。
祭龙,苗语称“支央”,是各地苗族为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而定期举行的祭祀活动,时间多在农历二月初二。是时,由一家主祭(按苗族习惯,全寨轮流由一两家负责酒菜,费用大家平摊),负责祭龙所需的有一头小猪和三五只鸡。每户派一代表参加,通常是男性家长。祭龙期间停止劳动三天,以免挖坏龙门或龙头,给全寨农业生产带来灾难。祭完龙后,大家分吃祭品,仪式即告结束。 苗族除了祭龙以外,还有招龙仪式,主要盛行于黔东南一带。其过程是: 准备水牛一头、羊一只、鹅一只、白公鸡一只和芦笙、锣鼓、鞭炮、香纸等。待巫师向全村人宣布要爬行的山峰和行走路线,便把爬山人分成若干组(凡十四岁以上的男性都参加),各自带着芦笙、锣鼓、鞭炮和各种祭礼,向其所分山峰进发。攀爬主峰的由鼓主(吃牯脏时选的)和巫师率领,牵引水牛、羊、鹅和白公鸡(用以祭山神戛袷),此外还有酒、糯米饭和芦笙、锣鼓等物,要求辰日晚上到达主峰。 在峰顶上,大家席地而坐。至凌晨时,便开始摆供物,牵牛面朝东方,牛背上挂六色绸缎,小三角旗六至八面,牛颈上挂一串响铃。一切安排就绪,巫师念《招龙词》,随去的人击鼓吹笙、燃放鞭炮,其他山峰的人闻声,也一齐响应。巫师念罢,手抓一把白米,向东南西北各方抛撒。 之后,巫师从山峰上牵一棉线,同时念《招龙词》三遍,击鼓敲锣三响,便牵引象征龙神的水牛、羊和鹅下山。此时,各个山峰的人也都从山上抓一把土带回村边的祭龙坪。在祭龙坪上,各家各户以酒淋牛头和牛鼻,以之绕祭龙坪一周,然后把牛牵到鼓主家门前,由鼓主家人来接受巫师祝词,并喝所敬之牛角酒。 待把牛牵回祭龙坪时,各家主妇以自织的新布一匹铺于祭龙坪上,并隔一尺撒一把米。巫师边念《祭龙词》,边牵牛踏各家所铺新布,念完后,向众高呼:“龙到家家来,脚踩家家布,家家都发财,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是不是这样?”众人齐声答:“是这样!”又问:“龙走到各家,龙进到各户,到了没有?”又齐答:“到啦!”牛牵走后,各家主妇小心翼翼地收拾所铺新布和布上的米,拿回家去放在箱子里,等三至十三天后,才拿来煮吃。这样合家便得到龙的护佑,健康长寿。
舞狮队也是贵州民间的一种临时性的民间组织。舞狮多在春节期间(正月初二开始至十五日夜)进行,也有在重大喜庆活动中舞狮以示祝贺。道真县很多乡镇至今仍有舞狮活动传承。舞狮队一般由“孙猴”、“和尚”、舞狮人和乐师组成,成员十人左右。 舞狮队出行前,要将狮子头及孙猴、和尚面具供在神龛前的大桌上,燃烛焚香,烧钱化纸,祈求平安。然后在锣鼓声中,孙猴拿着绣球,舞狮者面对家中神龛叩拜、参香,舞着出行。白天,舞狮队挨家挨户参香。举牌灯(上写舞狮队成员名单)的人走在最前面,指引队伍参香。孙猴或和尚手挽绣球,甩来甩去地逗着狮子前进,狮子时而打滚,时而站立起来作抢绣球状。至主人家大门口时,孙猴一个筋斗翻进大门,将狮子逗进屋。孙猴牵着狮子的胡须,向主人家神龛三叩首,并向主人家表示祝福。主人家给些喜钱后,燃放鞭炮欢送狮子。一些人家会给舞狮队设置难题,如在院子里用木柴摆成“金玉满堂”四个大字,让舞狮队用四句诗来拆字(如拆为:“人王面前一对瓜,一颗明珠照王家,二十三天下大雨,和尚口内吐泥巴”)。 舞狮队经常受请为一些人家开财门。舞狮队到了主人家紧闭的大门前,先“对财门”,即主人与舞狮队分别在里外对答。舞狮队的绝活是“玩高台”,即表演高台舞狮。主人家准备五张或七张、九张(最多不超过十二张)桌子。将桌子重叠成高台,扮演孙猴者先在地上完成一些滑稽动作后,爬上高台(分“逆上”、“顺上”两种,即身体倒立着上和背靠桌脚而上)。至顶端后,以一条高凳为道具,完成若干惊险动作,如雏鹰展翅、鲤鱼晒肚、蜘蛛吊线、倒上梭罗、仙猴摘桃、滚龙抱柱、冲天倒立、老蛇钻孔、踩斗等。
苗族的“鼓社”(苗语称“江略”)是由若干个具有共同父系血缘关系的家族组成的居住于一个大寨或相邻村落的人们的集团。一个鼓社其实就是一个父系大氏族。这种组织盛行于黔东南苗族地区,在近、现代苗族社会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鼓社的构成,小的十几户或百来户,大的几百户乃至上千户,一个社立一个鼓敬祖。一个大宗族有许多支,因而出现许多兄弟鼓社(苗语称为“打江略”)。这种分支鼓社,多以村寨为单位,村内只设鼓头一人。祭祖时间(同时也是换届时间)为三年或五年、七年。 而大鼓社往往根据鼓社规模设鼓头五人或七人、九人,每十三年举行一次大型祭鼓(祖)节,亦即鼓头的换届选举大会。 大鼓社内设有作为一社之长的鼓头、主持祭鼓仪式的歌头(礼歌师)、召集鼓社会议并安排座次的桌头、负责对外联络并接待客人的礼头、主管祭祀中杀牛仪式的武头、主管农事安排的活路头、主管安全保卫或战时担负军事指挥的护头、专管行政命令下达的护尉、主管鼓社花费的粮头,这些头领合称“鼓社九鼓头”。 鼓社由十三年一届的“鼓社节”大会选举产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选举出来的大鼓头(一社之长),都要经过全宗族的成员大会讨论通过。其余鼓头,可由群众推选,也可由大鼓头提名、群众讨论通过。在紧急情况下,可由少数几位鼓头决定和处理社内事务。鼓社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体社员大会,即十三年一届的鼓社节,届时男女老幼都要参加。 鼓社具有组织家族复仇和军事行动的职能。当因人命案、强奸案及争土地、山林、基地等与外族发生冲突时,鼓社成员要进行复仇。而历代发生在苗族地区的农民起义,都是在鼓社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如清代成同年间著名的张秀眉起义,就是在掌梅里以鼓社杀牛祭祖的形式号召起来的。 近代以来,黔东南地区仍盛行鼓社组织,并如期举行祭鼓大典。贵州其他地区的苗族也有鼓社遗迹。
议榔是苗、布依等民族中的一种地域性自治组织。苗族称“勾榔”(“勾”、“榔”分别为议定、公约之意),它是以若干村寨为基础构成的行政和军事单位。这种地方自治的组织大小不一,有几个村寨联合的,也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村寨联合的。如雷山县西江议榔就是一个大寨组成的,而榕江县计划乡的议榔则由数十寨组成。 这种组织由寨老、牯脏头、活路头、榔头和巫师组成理事会,制定“榔规榔约”,规范大家的行为,共同管理地方事务。榔头和各寨的小榔头,负责刑罚纪律,维持地方治安,调解和处理村寨及地方的民事纠纷。另外还有专门的裁决人,称为“理老”。 立榔规榔约时,由榔头或精通条规的理老、巫(鬼)师身着新装主持仪式,宰牛杀鸡,每人喝一口鸡血酒,并分给每家一块牛肉,表明共同遵守榔规榔约。 议榔大会通常每年举行一次,如果社会安定,也可两三年举行一次。遇外敌来犯,可随时召集。小事报小榔头处理,大案如抢劫、强奸等,则由榔头召集小榔头商议,凶犯抓获后,召集全榔群众大会,当众处罚(或处死),财产没收。有专供议事的“议榔坪”,或者临时指定在某一较为宽阔的地方进行议事。 在1948年,西江苗寨议榔的最高权力机构是“鸡讲(西江旧名)司馆议规大会”,它以寨为单位推选代表参加,议规大会闭幕期间,由司馆会召集有关当事人或小榔头评理处治。与这种组织类似的,还有“埋岩议事”、“栽岩议事”。 布依族聚居的望谟、册亨一带称议榔制为“议各习”,由几个甚至十几个毗邻村寨联合而成,由各寨老议会产生几名头人。由他们负责管理当地的军事、行政事务及司法执法、祭祀等活动。 一般利用每年二月二或六月六过节祭神之机选举头领,执行和制定习惯法规,维护成员寨的公众利益,维护当地的生产生活秩序。在战乱年代,凡遇紧急事件,即以吹牛角为号,远近村寨闻声则前来救援。
(l)汉族。汉族注重青年男女的生辰八字。在汉族人看来,青年男女的生辰不同,将来其命运也出现相生相克的现象。命运相生者,将来生活就会幸福;命运相克者,将来生活就会出现不幸。在注重青年男女生辰八字的同时,还注重婚礼活动时间的选择,即根据汉族的婚礼程序,争取每一关键性的活动都在好的时间里开展,例如选择双月双日托媒人到女方家说亲,选择吉利的日子定亲、迎亲、回门等。 (2)苗族。苗族无论提亲还是定亲,都以鸡卜确定婚事。鸡卜为吉,婚事即成;鸡卜为凶,自动告退。三穗县寨头苗族,男方家给女方家的彩礼,尾数要有六:糯米饭要一斗六升或二斗六升;肉十斤六两或十六斤;银七两六钱或九两六钱等。 榕江县滚纵大寨苗族,新娘来到男方家门口,要由一有儿有女、父母双全的妇女拿一杯酒给新娘喝,同时还把三根麻线(或丝线)搭于新娘右肩,以示新娘以后做事麻利。 新娘到新郎家门前,要先用左脚跨进屋,以示将来先生男孩。 三穗县寨头苗族,新娘到男方家门口要由一对和睦相处,又未重婚,有子有孙的夫妻拉新娘手进屋,并负责料理婚席事务,以示新郎新娘将来也像这对夫妻一样白头到老,有子有孙。新娘在新郎家举行婚礼期间,要由新郎的妹妹领新娘到井边挑“喜水”,“喜水”由新郎妹妹代舀。一般舀三瓢,一瓢表示舀吉祥,二瓢表示舀富贵,三瓢表示舀子孙。 (3)侗族。侗族人认为时间有吉凶之分,所以婚礼中(其他礼仪也如此),每开展一项活动,都要择日择时进行。 镇远县报京一带侗族,男方家派人到女方家通知婚期和组织人去女方家迎亲都要选一两个福人(儿女双全、生活富裕的人)参与。 (4)水族。在水族地区,既有以鸡卜确定婚事的,也有根据男女生辰八字确定婚事的。鸡h为凶,婚事难成;八字不合,不得相配。要相配,也得采取某些补救手续,然后择时结婚。 水族订婚时,女方家要把男方送来的肥猪宰杀,取猪头供于桌上以祭祖先,同时还将男方家送来的礼金、首饰、红糖、糯米粑摆在供桌上。祭供毕,方设宴招待客人。 新娘出嫁要戴全套银饰,走过堂屋时,由一有儿有女的妇女打一把红纸伞,罩住其头。三都一带的水族,新娘出嫁时,主人送给送亲者每人几把摘糯,以示吉祥。 (5)仡佬族。关岭、晴隆两县仡佬族新娘出嫁时,要先拜别祖宗。出门时,一迎亲姑娘用篾帽一顶戴在新娘头上,另两名迎亲童子手提灯笼走在新娘的前后,当送亲者簇拥着新娘走出寨后,迎亲童子方将灯笼里的烛光吹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