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30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过去在满族人的住宅里,一般会竖一根长至九尺、碗口粗细的木杆子。杆上端贯一锡斗,或木斗、或草把,此杆称为索伦杆。 清末曾在东北任职的刘兆提所作《吉林纪事诗》中,有这样一首: “植立庭前木一根,祭天祀祖百神存。禳祈祸福凭义勇,切肉同餐俎上豚。”诗中所咏即旧时东北满族宅院中所立的“索伦杆”。 索伦杆民间称“神杆”,其形式有几种。比较“标准”的如现存沈阳故宫清宁宫门前所立者,选用碗口粗细、一丈多长的笔直树干,去掉枝权和树皮,并把顶端砍削成渐尖的形状,套上一只空底的锡碗,使之卡在距杆顶一尺多的地方,下面立在高约二尺的石座上。这根做杆子的“神木”,必须由本家主人亲自从山林中砍来,否则就是心不诚,杆子也不会有“灵气”。比较简单的“神杆”,则可用树枝、秸秆临时捆扎制成。树杆子的地点,一般在宅院东南方正对屋门的位置,比较宽敞的庭院,索伦杆位于院心的砖砌或木制影壁之前,因杆子较高,人们从院内就可以看到,也成为满族人家的标志。 索伦杆的来历,满族民间传说,它是老罕王努尔哈赤年轻时上山采参用的“索拨棍”;而民间在杆座下放的三块“神石”,则是老罕王采参打猎时烧饭用的“支锅石”。总之,人们把“神杆”和他们的英雄努尔哈赤联系在一起。其实这只是传说而已。立杆祭天是源于满族原始社会的古老风俗,早在努尔哈赤诞生前几百年就已经存在了。 索伦杆在满族家祭中祭天还愿时使用。这种祭奠,民间多在秋季举行,也有春秋各一次的。主要用意是祈祷和酬谢天神(满语称“阿布凯恩都哩”)的赐福和保佑。祭祀时以家族为单位,在立有神杆的院子里举行(妇女在室内),照例要杀猪献牲,并由主祭的“萨满”在杆前念诵祭词,众人向杆磕头。通常每次大祭都要更换新的索伦杆或重新立杆,并用杆尖蘸猪血,把猪的喉骨套在杆尖上,还要在杆顶的锡碗里放猪内脏等碎肉,如用树枝和秸秆做杆,则把肉捆缚在杆上。这些肉都是用来饲喂乌鸦的,因为在民间传说中乌鸦是曾经救过老罕王的神鸟。 每逢这种祭天大典,操办得都非常隆重,许多家族还有萨满跳神仪式,参加的族人要分食祭肉和用小米加肉末做成的“小肉饭”(俗称“达子粥”)。村里的异姓人甚至路过的陌生人,只要在索伦杆前磕个头,就可以进院吃肉,吃得越多主人家越高兴,而且临走时不许向主人道谢,只向杆子叩头即可。因为从观念上讲,这些肉和饭是“天神”所赐,应该谢神才对,表达了满族传统的信仰和淳朴的风俗。 由于索伦杆是满族宅院中的“圣物”,平时人们对它也很崇敬,不得往杆座前扔倒污水污物,不得踩、坐或用脚踢踹杆座,也不能在神杆下口出污言秽语,否则便认为会被“天神”知道,遭受责罚。这一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标志物,也成为东北满族传统民居的一大特色。

锡伯族家庙--太平寺,俗称锡伯族家庙,是一座喇嘛寺庙。锡伯族信奉喇嘛教。清初,锡伯人迁到沈阳后,为建立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他们便集资筹银,选地买房修建了太平寺。太平寺位于今沈阳市和平区北市场。清康熙四十六年( 1707年)始建,乾隆十七年(1752年)扩建,后经乾隆四十一年、嘉庆八年、光绪二十八年重新扩建,寺庙日臻完善。 太平寺坐北朝南,布局严谨,雄伟壮观。原占地面积为一点八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九百五十八平方米。建筑风格为喇嘛庙形式。主要建筑有山门,前、中、后三大殿,东西配殿等,殿内塑有三世佛、宗喀巴佛、五护法神、四大天王等神像。 主要宗教活动有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四月初八至十五的庙会和六月十五至八月初一的念经活动。寺院实行会首、住持管理制度,有喇嘛若干人。建国前后,太平寺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984年重新修复,中殿辟为锡伯族文物陈列馆,陈列“锡伯族家庙”匾额、弓箭、“喜利妈妈”、复制满文石碑等文物。 太平寺内原藏有一石碑,碑身阴刻满文,记载了锡伯族的原住地和顺治、康熙年间锡伯族的迁徙和建立太平寺的情况,是研究锡伯族历史的珍贵文物。1959年,有关学者到太平寺考察发现了这块碑刻。石碑现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1985年,太平寺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锡伯族礼节多而严格,尊敬长者是锡伯族的良好风气,特别是儿媳,除问安外,还要给老人装烟,晚辈不能与长辈并排同坐,与上辈说话要低声欠身。吃饭父子不同席,尤其儿媳,绝不许与公公同席。不许用筷子敲打桌子、碗筷,每上一道菜,长者先食。吃完饭,长者离席后他人才能离席。在外面,走路时遇长者必让长者先行,对面相逢,晚辈要向长者问候、请安。老人出门远行,子、媳要送到大门外。回来时,要迎出大门外,并要请安。年轻人外出回家,必在村头下马或下车,到家中要向老人和兄嫂请安。 叔嫂、姐夫郎舅、姐夫小姨子之间允许开玩笑,但与亲嫂子、亲姐夫之间则不许过分。叔侄之间也可不失分寸地开玩笑,亲叔侄则一般不许随便戏言。亲家之间开玩笑必须有度。 锡伯族重视祖先。除夕之夜要为已故的先人烧“冥衣”,追思祖先。此外,还要请出“喜利妈妈”和家谱,悬于屋角,在祖先位前摆放干鲜果品和肉方作为供品,全家先后跪拜,以致追念祖先之情。 锡伯族传统的体育游艺运动有骑马、射箭、摔跤、游泳、滑冰、举重、踢毽、跳绳、踢熊头、打瓦、穿牌、武术、象棋、打螃蟹、抓嘎拉哈、掰腕子、赛跑、撇镖、荡秋千、跑马城、爬旗杆等。 古代锡伯族人经常从事狩猎,男人都会骑马,女人也大多会骑马。移驻沈阳地区后,仍保持善骑之风。农闲时青年们出去放马时,还时常在草甸子上赛马。小孩子则时常把树条跨在裆下当马骑着跑,可谓好骑的遗风。 射箭和骑马一样有悠久的历史。锡伯族的孩子从小就练“吊膀子”,膀子吊好了,就练射箭,为增加臂力,还配合举重、托砖、吊沙袋等。

清光绪以前,锡伯族一律实行火葬,以后受其他民族影响改为土葬,土葬保留部分鲜卑人的特点,土坑中放木棺,尸体仰身直肢,平放入棺。每一家族都有固定的坟茔地。老人临终前,子女一律尽可能招回给老人送终。老人不能死在炕上,咽气前要抬到屋地中间搭好的床上,由儿子给老人穿好寿衣,擦洗脸身,剪指、趾甲。老人咽气后,立即把门打开,放死者“灵魂”出去。长子要到房西烟囱前高喊三声: “我爸爸(或讷讷)西方大路!”谓之指路。指路后方允许全家大小放声痛哭。将死者停好后,便给亲友报丧。亲友陆续前来吊唁,给死者叩头烧纸,死者长子则跪在尸体旁给吊唁者叩头还礼,谓“孝子头”。全家穿孝服。停放二三日,叫“小殓”,一般要请喇嘛诵经超度亡灵,有钱的人家还要请鼓乐。 停放期满便择吉日“大殓”,尸体入棺,停放堂屋或院中。大殓后少则停放三日至七日,多则“七七”四十九天。送葬前夕要“辞灵”,向死者告别。 停放期满便择吉日“大殓”,尸体入棺,停放堂屋或院中。大殓后少则停放三日至七日,多则“七七”四十九天。送葬前夕要“辞灵”,向死者告别。 出殡必须起大早,长子摔丧盆,打“灵头幡”引路。下葬时,一律头朝西北。必由长子埋第一锹土,再由众人动手埋成坟,众亲人叩头烧纸。然后子女脱去孝服,男的腰系一白孝带,女的头包白孝条。送葬人必须在日出之前完成一切,并返回家里。回家后要将死者枕头到大门外烧掉,请帮助送葬的亲友吃“回灵饭”。 葬后七天为“一七”,传说死者回来站在烟囱上看望家人,所以要在烟囱下为死者烧化纸钱,并供红糖馅饺子,谓之“上望”。事后儿子、儿媳抢饺子吃,吃者吉利。但女儿无论出嫁与否,均不准吃。以后逢七都要烧纸,烧到“五七”或“七七”。死者子女要守孝百日,妻子守孝三年,丈夫守孝一年。 建国后,丧葬中的繁琐程序大部分废除,均实行火葬。

锡伯族古代有抢婚之俗,抢婚有象征性抢婚、半硬性抢婚和硬性抢婚等。锡伯族同一家族内禁止通婚,姑舅表亲可通婚,但只准舅家女嫁给姑家男,而不准姑家女再嫁回舅家,以免所谓“骨血倒流”。五服之外则不限通婚。姨表亲通婚无禁忌。 锡伯族的婚姻一般分为订亲和迎亲阶段。早期的男女婚事皆由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定。辛亥革命后,因受新思想影响,才在提媒后允许男女本人见面相亲,叫“对面相看”。在本人及家长同意和男家给女家送彩礼后,男方要择日宴请女方家长和媒人,便算订亲。在迎亲之前,男家须送给女家一口黑猪,称之为“开锁猪”,两坛白酒,一百个馒头。猪用来供奉保佑锡伯族子孙平安兴旺的神灵——“喜利妈妈”。“领牲”后,将“喜利妈妈”上的红布条摘下一条,以示又一名姑娘出嫁。 锡伯族的婚礼仪式非常隆重和热闹,也很繁琐。迎亲要由新郎起早带着车马和亲友去女家迎娶。男方要有娶亲婆,女家要有送亲婆,均要由儿女双全、与新娘命不相克的人负责照看新娘和婚礼仪式。新娘要由叔父或哥哥抱上车,鸣放鞭炮。迎亲车回到新郎家时,也要鸣放鞭炮。送亲人要喝下男方摆下的“迎风酒”。之后,新娘由送亲婆扶持,下车踩红毡,跨马鞍,进屋拜天地。拜天地后,娶亲婆接替送亲婆搀扶新娘入新房“坐帐”,上炕时要登装满红高粱的口袋,取“步步走红运,步步登高、步步粮满仓”之意。坐帐的褥子下放一把斧子,叫“坐福”。到中午婚宴结束,新娘坐帐结束,下地拜男家亲属,吃团圆饭。 入夜掌灯,新婚夫妇入洞房后要“换盅”,亲友要“抢肘子”闹洞房。闹洞房的人散后,新婚夫妇才得共度花烛之夜。 第二天,新娘要与族中亲友见面。第三天,新婚夫妇在父亲率领下,上坟地祭祖。第九天,新婚夫妇去女方娘家省亲,叫“回九”。满月后,新娘回娘家住“对月”。现在锡伯族的婚礼省去了很多程序,与兄弟民族大体相同了。

沈阳市苏家屯区大淑乡北营子村原叫北鞑子营,是个锡伯族人聚居的村落。清朝乾隆年间,这地方曾出个三品文官,名叫吴庆熹。排家谱,是锡伯族奇特纳这支儿上的九代世孙。本来,锡伯族很少有当大官的,清朝皇帝最满意锡伯族人的地方是他们有勇气,打仗不怕死。在锡伯族当中,像吴庆熹这样官居三品,身在朝廷,真得说是出类拔萃的。可人们每当提起他时,都用“庆老太太”来称呼,传到后世,不查祖宗龛,连他本名都没人知道了。 人们这样称呼,自有它的来历: 当初,他官运正旺时,也正是黄河闹灾闹得正欢的年头。乾隆皇帝连连三次点他做钦差,巡视黄河。当了钦差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本是升官发财的好机会。可他呢,回回都是把救灾粮发到村户里,把朝廷拨下的白花花银子都用在了治理水害上,因此得罪了不少的大小官吏。你不想发财,人家想啊。那些人没别的办法,就奏本参他,什么贪污受贿啦,敲诈民财了,全都有了。可皇帝一查,没这一回事儿,吴庆熹当官后,没置产业。皇上从此就更信得过他了。若不,怎能连点三次钦差呢。在最后这次委他的时候,皇帝看他老迈年高了,有意做个人情,让他发发财,就递过话去:“爱卿治国有功,家园也不宜过久荒芜。此去,便宜行事吧!”那“便宜行事”用现在的话说,就有“为所欲为”的意思在里边。所以在他这次归来面君时,乾隆问过公事,就点拨他一句: “你还是那样啊?”他答得更干脆:“还是那个样!”皇帝随口就说:“你真是个老大太!”因他名字“庆”字领头,因此,人们就开始称他为“庆老太太”。 这吴庆熹告老还乡之后,还像从前一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次,他的家孙吴春溥犯了抢劫案,该杀,被抓到现在沈阳市东陵区白塔铺去行刑。白塔铺行刑的刽子手听说吴春溥是北鞑营子人,还是庆老爷家孙,就没敢立时正法,多等上一个时辰。这边吴春溥家人果然是正跪在庆老爷面前求情,哀求他出面保出来。 庆老太太早就知道这个家孙不成器,作恶乡里,无所不为。若是保他出来,日后还得惹祸。所以嘴上应了去求情,就是不动地方,更不答应写手谕,只是叫吴春溥家人赶到白塔铺。刽子手一看庆老爷没出头,就问了斩。吴春溥家人赶紧往回跑,向庆老爷哭诉经过,要求庆老爷给做主。庆老爷真就发话了,让他们把尸身拉回村来了事。庆老太太自己出钱给买了一口棺材。因为无头尸入不得祖坟,他又吩咐把尸身埋在村子的东南角上。从那以后,人们就称那块地方为“无头坟”。当然,一提“无头坟”,人们自然也就想起“庆老太太”——一个让人敬重的历史人物。

锡伯族从历史资料上看,应该是拓拔鲜卑族的后裔,早期居住在扎兰陀罗河流域,也就是今天的海拉尔附近,呼伦贝尔草原及嫩江西岸一带。16世纪末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锡伯族逐渐归附后金,并被编入八旗,跟随清统治者南征北战,开始迁徙生活。 锡伯族居住的村屯年代并不久远,多是清康熙年间跑马占荒落户的,开始时户数很少,家族聚居,往往家长、族长就是村长。 锡伯族的住宅,早期房屋有帐篷、马架子、草房,也有少数砖瓦房。建筑方位有厢房和正房之分。正房除遇特殊地形外,都坐北朝南,以三间为主,或加耳房。盖正房不许盖四间,忌讳“四六不成材”,因而以耳房搭配。门窗做工讲究,多嵌有各种图案的盘肠等。窗户纸糊在外面,干后涂上油,不怕雨淋,并增强透明度。即“东北三大怪”之一——“窗户纸糊在外”。 三间房的内部格局,一般是“一明两暗”,即中间一间为堂屋,做厨房,东西两间是卧室。也有筒子房,即东头一间开门,并做厨房,西头两间做居室,打连二炕,俗称口袋房。西屋为上,老祖宗、喜利妈妈、佛像均供在西屋。老祖宗和佛像供在西墙前箱盖上。长辈住西屋,晚辈住东屋。 三间带耳房的屋,东边一间耳房住晚辈,中间一间是厨房,西屋两间通连,凡连二炕,中间或有间壁或有“吊搭”,晚上放下,白天掀起。室内南北火炕,长辈住南炕,晚辈住北炕,长者住炕头,幼者住炕梢。有小孩的家庭,室内挂悠车悠孩子,为“东北三大怪”中又一怪——“养活孩子吊起来”。 屋内陈设因贫富不等。比较富裕的人家,有炕柜、衣箱、鞋箱、炕琴柜、八仙桌、椅子、坐钟、掸瓶、帽简、大镜子等。西柜盖上中南侧供奉佛龛,北侧供奉家谱。比较贫穷的人家,箱盖摆设少些,但佛像是家家都供的。

杏鑫测速登陆_蒙古族的饮食特点与习俗

蒙古族的饮食特点主要体现在蒙古族人喜食白食和红食。白食蒙古语叫“查干依德根”,指奶制品;红食叫“乌兰依德根”,指肉食品。这种饮食习惯俗语称“饥则食膻肉,渴则饮酪浆”。 蒙古族的查干依德根品种很多,大体包括食品和饮料两种,其原料一般都用牛奶,有时也用羊奶、骆驼奶和马奶。 食品主要有白油、黄油、奶皮子和奶豆腐。其中奶豆腐是最多最普通的食品,可以泡在奶茶中食用,也可以出门当干粮。 蒙古族用奶制作的传统饮料主要有三种:奶茶、酸奶子和奶酒。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族最喜欢最不可缺少的饮料,他们“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家家户户,暖壶中、铜壶内随时都能倒出奶茶来。酸奶子分生酵酸奶和熟酵酸奶,可清饮,也可拌饭或拌炒米食用。奶酒在蒙古人心中是高贵的饮料,酒香浓烈,营养丰富,常被用来招待尊贵的客人。 蒙古族的乌兰依德根,主要包括牛肉、羊肉、猪肉、兔肉,其次是黄羊肉、麋鹿肉等,其中羊肉食谱繁多,烹调也最为讲究。主要食法有“手扒羊肉”、吃“羊背子”、吃全羊和全羊席等。烤全羊是蒙古族的餐中之尊,是具有独特草原风情的食品,多在隆重宴会或祭奠时用。清朝时期,各地蒙古族王府款待上宾时差不多都上烤全羊,这种风俗流传至今。 随着蒙古族饮食习惯的汉化,除了白食。红食外,蒙古族也开始耕种以食,农作物逐渐成为主食,包括白面、大米、黄米、炒米和炒面等,牛羊肉和其他肉类成为副食。东北地区法库县的蒙古族还用面食、蔬菜和肉类做肠,色味俱佳。饮品除了奶制品外,还有酽红茶、白干酒等。 蒙族人天性豪爽,许多人以豪饮“白干”著称,颇有草原民族粗犷雄浑的遗风。

杏鑫内部304724_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过年、清明、端午节、千灯节等,这些节日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特点。 过年 是蒙古族最重要的节日。“年”分“大年”、“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蒙古族称“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室内外,粉刷房屋。晚上,还要送火神,在灶坑旁点燃柴薪,用阿木斯(黏米粥)、红枣、炒米、黄油以及一把绑有布条的苇子作为供品,投入火里,全家人对着火焰向火神祷告,乞求火神赐予幸福和财富。 春节即是“大年”。农历三十,各家各户就把佛龛掸拭干净,焚香点盏,摆放供品。午时,全家人欢聚在一起吃手扒肉,给老人敬酒,酒肉越多越好,象征新的一年里吃穿不愁。黄昏时分,家长带领家人到室外,对着祖茔方向点火、祭祀,以慰祖先之灵。晚上,蒙古族人还在院外点燃篝火,全家人从左向右绕火三周,边走边摔衣襟,以示消除旧年身上的污秽和疾病,干净健康地跨入新年。这一天晚上,还讲究“守岁”、“熬夜”,家家灯火辉煌,年轻人结伴走门串户,常常彻夜不眠。 大年初一到了丑时,男女老少换上新衣,到外面点燃爆竹,向四方叩拜天地,然后回屋向佛像焚香磕头。拜祭诸神后,全家人开始吃迎春饺子,儿女们给老人、亲友、邻里拜年。 清明节 也是蒙古族非常重视的节日。清明节前后三天,每户人家都到坟地给祖坟培土、烧纸、焚香,备酒肉上供,反映了蒙古族自古以来的祖先崇拜意识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端午节 这一天,人们沿习风俗于黎明前起床,到井口打一桶水,不着地面就喝几口,然后洗脸,在日出前到野外采来艾蒿插在门窗上。接着男女青年领着小孩登高。日出后,村民蹬鞍策马到野外打猎。 麦/德/尔/节 麦/德/尔/节是纪念弥勒佛的节日,节期在正月十五日,宗教色彩比较浓厚。节日当天,每个黄/庙都挂出弥勒佛的像,附近的牧民都来寺庙敬献供品,烧香叩拜。寺庙如果有活/佛,就由活/佛主持,没有活/佛则由大喇/嘛/主持。拜完佛之后,大家由固孜达(旗长)带领进行射箭、赛马、摔跋等蒙古族传统娱乐活动。 千灯节 在农历十月二十五,是蒙古族人纪念黄教始祖宗喀巴诞辰的节日。这一天,各寺庙喇嘛集会诵经,举行祝愿法会。夜间星星出全后点千盏佛灯到通宵。农村牧区蒙民都在自家佛像前点灯到翌晨。第二天早晨,男女老少走家串户索取奶豆腐、饭团等,称作“赶二十五”。 蒙古族除上述传统节日外,蒙古族还有一个传统的盛大节日,称“那达慕”,是集祭祀、竞技、娱乐、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娱乐活动。一般在夏末秋初举行,竞技比赛包括摔跤、赛马、射箭等项目。传统的那达慕通常还要举行大规模的祭祀,喇嘛们焚香点灯,诵经念佛,祈祷神灵保佑。夜晚,蒙民围着篝火,翩翩起舞,放声歌唱。这种热闹的情景,往往通宵达旦。

杏鑫咨询304724_蒙古族的服饰特点与传统习俗

蒙古族的服饰很有特点,也很讲究。为了便于马背上放牧狩猎,自古就形成了牧猎生活所需要的服饰习惯。清代以来,随着满蒙交融,蒙古族在服饰上较多受到满族影响。清入关后,蒙古官服承袭满制,按等级着顶带袍靴,民间服饰亦仿满制,即现今的蒙古袍。 蒙古袍的面料和颜色很讲究。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棉袍、皮袍。一般百姓的皮袍多为羊皮制,东北的冬天严寒,只有穿上用羊皮制成的袍子才不会被北风打透,这种袍子,男人喜欢用深蓝色和棕色,能体现男子的剽悍;女子则用橘红、粉红、浅绿色缝制,显出女性的柔情;年岁大一些的老人多用藏青、浅灰色,面料多用粗布、毛料。蒙古贵族的皮袍面料昂贵,多选珍贵的貂、海狸、猞猁,甚至特地精选黑狐、白狐裘皮。 由于受满族影响,蒙古袍较长且有衩,女袍下摆宽。天大寒时,女子在袍外罩坎肩,男着马褂。冬天出远门,为了抵御寒冷,蒙古农牧民常穿两件皮袍,一件前面系扣,一件后面系扣;一件毛向里,一件毛向外。 蒙族人有系腰带的习惯。腰带通常用九尺到一丈二尺左右整幅的布和绸缎制成。腰带对蒙古人非常重要,既可保暖又可起到保护作用。男子习惯于腰右侧挂蒙古刀,左侧挂烟具。腰刀的主要作用是防备草原上野兽的袭击,另外还可以用来割烧烤好的牛羊肉,是必备的随身物品。 蒙古族人喜欢穿靴子,靴子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传统蒙靴、马靴、圆头靴子。传统蒙靴多用牛皮、马皮、驴皮制成。其特点是靴尖上翘,靴身宽大,靴内或衬皮或衬毡。马靴有皮制与布制两种。靴尖稍向上翘,靴身宽大,靴筒较瘦,皮底一般饰有铁钉。马靴有中筒、高筒两种,外形都有装饰图案。 据《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蒙古族妇女的帽饰也很特别,未出阁的女孩头上梳成与年岁相同的发辫;结婚之后的女人将头发绾起,盘上;贵族已婚妇女多仿效满族妇女的如意头、一字头等发型,头上遍插银梳、银钗,更显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