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有戴帽习俗。维吾尔族的帽子有皮帽、单帽和花帽,总称为“巴西克依木”。各种帽子的地区特点都很强。 维吾尔族男子冬季多戴无舌卷边的皮帽。维吾尔族皮帽业有悠久的历史与特色。维吾尔皮帽有男女、年龄、教阶和区域之分。地方皮帽有阿图什帽、伽师帽、喀什帽、和田帽、于田帽、叶城帽、麦盖提帽、英吉沙帽、库车帽、哈密帽等。皮帽用料为经过加工的动物皮、丝布、毛布、棉布等,依据皮种及形状还可分为白皮帽、长毛皮帽、宽边皮帽、沙干皮帽、帕帕可皮帽、索古皮帽、圆顶边皮帽、长耳皮帽等。 夏季维吾尔族男女都戴绣花小帽。其种类有: 巴旦木花帽。以巴旦木杏核添加花纹为图案,纹样丰富,多是白花黑底,古朴大方,是一种男用花帽,最早流行于喀什地区,后遍及全疆,但仍以喀什人戴的最多。 翟尔花帽。即金银丝线盘绣花帽,是姑娘、妇女最喜爱的一种花帽,所绣的花少数是立体的,是喀什又一种有特色的花帽。 塔什干花帽。原为塔什干地区流行的一种花帽,现在是对格架绣几何形纹花帽的通称,以叶城最多,和田绣工最为精细,色彩对比强烈。 格来木花帽。即扎绒花帽,帽似地毯绒面,也称地毯花帽,绣法费丁,比较少,但为青年男女喜爱,以和田最多。 金片花花帽。是用压、镂花纹金片缀饰,堂皇富丽,是旧时富家妇女戴的一种很贵重的花帽,多流行于于田一带,现时已很罕见。 库车花帽。流行于库车县,多有深色的绒底,花和底空间相宜,花纹颜色较鲜艳,古色古香。这个最能代表中国新疆的传统文化。 玛力江花帽。即串珠亮片花帽,库车为最早流行地,现已成为一种姑娘和小女孩最常戴的比较多见的花帽。 吐鲁番花帽。是吐鲁番、鄯善、托克逊县流行的一种男女老幼都戴的花帽。特点是花大底小,给人以充实饱满之感。颜色红艳,其他地区老年人不戴这种艳丽的花帽。 伊犁花帽。流行于伊犁地区,花纹纤细、色调柔和、雅致大方,男女皆可戴,也常衬在皮帽内;伊犁地区还流行一种扎纹紫红绒、黑边的曼切斯特小圆帽。 金银织锦花帽。边缘缀有对鱼、对蝶及其他各种形状的金银片,流行于新疆东部哈密地区,亦称哈密花帽。 曼波尔花帽。顶绣四组圆形纹样,边有四组长方或圆形纹样,是最普通常见的一种男女老幼都可戴的花帽。 五瓣花帽。维吾尔人称“白西塔拉朵帕”。一般的花帽由四瓣拼缝成,而这种帽子多一瓣,纹样较简单,颜色清爽,有串珠、平绣、挑花等不同品样,是一种儿童戴的花帽。 奇曼花帽。也是普通常见的花帽,以米字为骨架,奇曼古丽花枝叶交错,花纹以枝杆联结或用线条分隔,成多个正反三角、菱形格局,用冰裂纹或点线绣成底纹与主花相映衬,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又称奇曼-塔什干花帽,以知识分子戴的最多。
日期 : 2020 › 06 › 27 › 1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维吾尔族妇女的发饰,南、北疆有差异。北疆的已婚女性一般梳成两条发辫。在南疆,女性婚后梳成四条发辫,额前的较小,脑后的较大,梳成后将前面两条和后面两条合并起来,形成两条大发辫。当妇女成为两三个孩子的母亲时,举行“居宛托伊”仪式,整个头发从中间分成两股,梳成两条大辫,刘海和鬓发也要梳人这两股头发中,并薅去脸上的汗毛,即“开面”,其父母和丈夫还要赠送她新衣、首饰等较贵重的礼物。维吾尔民间认为妇女进入“居宛”是她最富有魅力、风韵十足的黄金时期,这时如果她的长辫超过臀部,甚至在她走路时辫梢能摩擦其脚后跟是最理想的。 在南北疆维吾尔农村,姑娘一般梳数条、十数条或几十条辫子,逢年节和出嫁前,最好梳理成40根长辫,而最多不得超过41根。 以女性发辫的浓黑、粗长为美的风俗,使得父母在女儿婴幼儿时,就为之多次剃头,认为头发越剃越多,越剃越黑。每次剃头后,还用桃仁和核桃仁烧焦后制成的黑油抹头,认为这是头发的“营养剂”,称此为“雅各丽克喀拉”,意为“黑油”。妇女们为了使自己的头发又黑又密,辫子又粗又长,还施行些巫术,如当辫梢发黄时,请一位少年用斧头象征性地砍去发黄的部分。维吾尔妇女将沙枣树分泌出来的粘性液体“依里穆”收集起来作发油,使辫子光亮又不易变型。
维吾尔族的服装一般都比较宽松。男装比较简单,主要有亚克太克(长外衣)、托尼(长袍)、排西麦特(短袄)、尼木恰(上衣)、库依乃克(衬衣)、腰巾等。维吾尔族将外衣统称为裕袢。这些衣服多用黑、白布料,蓝、灰、白、黑等各种本色团花绸缎料等制作。 连衣裙。维吾尔族女子普遍穿皱褶连衣裙,有腰皱、摆皱和胸皱,一般为上开襟;质料有布、绸、平绒、金丝绒,色彩鲜艳的爱得丽斯花绸;外套吉丽提卡,即连衣裙外长及腰间的无袖上衣,多用红、绿、黑等颜色的平绒、金丝绒制成,领口、胸前、肩部用金银线和彩线或绣花或滚边,胸前缀有珍珠和金属箔片;下穿宽臼半腿裤,出门时则加衬裙、长筒袜。维吾尔女式衬裙较长、肥大,有和尚领裙、合领直筒裙和百褶裙以及对襟系扣裙等,均长及踝骨,前襟较宽,后来裙子变短。老年妇女多穿合领筒裙,姑娘和中青年妇女多穿胸褶裙和腰褶裙。过去衬裙多用灰白色布、花大布、绸缎等缝制,后来除棉布、绸缎外,还用金丝绒、绉纱、乔其纱、提花乔其纱、凡尔丁等丝布及毛布缝制。现代维吾尔族青年多穿西装,少女的连衣裙式样变化较多,喜束腰,面料仍多为丝绸。 绣花衬衫。维吾尔族传统夏装都绣有花纹图案,男子衬衣在领口和胸前都绣有十字花的图案,显得富有活力而潇洒;妇女服装的领口、胸前、袖几、肩等部位,用金银线和彩线绣成几何形小花、小叶。于田、民丰、且末一带的妇女服饰则独树一帜。她们披白纱头巾,头右侧顶戴装饰用的“塔里亚拜克”小花帽,穿长袷袢,其胸部都依次排列有七条尖形对称的蓝色绸条图案,领、袖、底部有同样颜色绸条滚边。内着一件合领半开口套头衬衣,衬衣右侧依次排列九条滚边,成扇面形,圆领口处有一条宽边,底口绣有羊角纹和碎花纹,领口中间还有两条颜色相同的绳带。穿上这种服饰,显得别致而又华丽。据说这是古代打仗和狩猎时穿的服装,两侧的七条图案,原是箭袋,后来演变成装饰图案。 皮靴。维吾尔族男女大都穿皮靴。维吾尔族传统长靴,鞋头呈尖形,选用上等黑色或棕红色牛皮制作,有跟,鞋帮高约33厘米,帮口绣有各种花纹图案,有的靴面还套嵌有花纹的皮套。维吾尔人冬天也穿毡靴,其实际上是擀制的毡袜,不过较厚实,靴底也较厚。据史料载,古代还有称为“布库希”的女式长筒靴和“沙木达”的凉鞋;另外有用动物皮缝制的、长至膝部的“提孜力克”,现代维吾尔语音译“乔鲁克”,汉语称“皮窝子”,至今仍是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人民劳动时穿的一种简易鞋。制作时,将一块没有熟的生羊皮(山羊皮最佳)放在水中泡软,脚踩皮子,包住脚面,使鞋底和鞋帮为一整体,再沿皮子的边每隔l寸左右割一孔眼,用一根牛皮绳串连,干后即成。穿时拉紧皮绳,就会裹在脚背上。此鞋轻便、耐磨、易于携带,制作简单。
维吾尔人的先民回鹘人的服饰即显现出夏着丝绸、冬穿皮毛、佩带各种名贵装饰品的特点。回鹘时期的佛教寺庙遗址中曾发现了许多回鹘人像,身着圆领开胸上衣,显得宽松舒适。壁画中的畏兀儿亦都护戴桃形高冠,冠后有两条红色飘带披在右肩后,与《宋会要辑稿·番夷》所载龟兹回鹘国王“戴宝装冠”的记述相合。 据研究,桃形高冠属古代波斯王冠,在当时受波斯文化影响的中亚地域颇为流行。有一出土的壁画中,都护的头发被梳理成辫子形状垂在身后,从前额中间将头发分开梳向两边,辫发即成为当时回鹘人的习尚。德国著名学者冯家班认为,这是高昌畏兀儿显贵们的装扮,而平民男性则采汉人式样在后脑勺打结,用黑布包缠或戴一顶后面翘起的便帽,并用一根绳子系在头顶上或脖子上。 壁画中的“王妃”身着肥大的镶着红色螺旋纹绣花衣领的沙色服装。这与宋人王延德记回鹘王妃“著红罗缕金之衣,多用珠宝饰其身”相吻合。这种服装式样在敦煌壁画中可见,是一种北方游牧部落中的贵妇人时兴的服装,历史较为久远。王妃头戴花凤冠,发型由左右各两个发髻和后面一个发髻组成,使头发隆起,额上有一高耸的装饰品,一条红褐色丝带从头部几乎一直垂落地面,前额和两鬓的头面被剪成角形,雍容华贵。这显然是一种当时被认为典雅大方的贵妇人发型。 僧尼们的装饰因其身份的不同差别也很大。贫穷和尚身穿的外套(即长袍)上面缝着许多黑布条,像件百枘衣,而上层僧人的衣服布料昂贵,工艺精致。高昌畏兀儿僧侣的衣服都有袖子,决不裸露肩膀和胸脯,僧尼的服装都有圆领扣,这或许是辨别回鹘佛教徒的一个特征。 回鹘王国时期的壁画还清楚地表现了腰带在回鹘人服饰中的重要性,它是从外观区分回鹘人男、女,僧、俗以及社会地位的显著特征。回鹘男子,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俱系腰带,而女子一般不系腰带;壁画中系腰带的女子是传说中的英雄,非平民俗人。宗教职业者不系腰带,与一般教徒有明显区别。僧尼亦没有腰带。 回鹘人腰带上配有饰物或挂一些日用品,人们可以此判断其身份和社会地位。显贵人物的腰带上常悬挂一些宽宽的皮舌,以及匕首和“日用品”。
维吾尔人最讲究饮茯砖茶,这种茶不仅具有除腻清神的特殊功效,而且还能热补解乏,非常适宜于生活在新疆地区的自然生态条件下的人们饮用。在维吾尔族民间,不管熟识与否,走进任何一个家庭,主人都会真心实意地欢迎你并以其民族特有的方式加以热情地款待。 对于第一次登门拜访的贵客要敬“三道荼”。当客人一落座,家庭主妇便会把包着馕饼等食品的餐单放在客人面前并展开,随即把盛满热茶的壶和扣着小瓷碗的托盘送到丈夫手边,由丈夫来敬茶。 第一道是男主人敬自己的。男主人把茶碗一一翻开,提壶往每个碗里倒一小口热茶涮一涮,把涮碗的茶水集中在一个碗里,然后端起来一饮而尽。这个举动具有两层特定含义:第一是表明茶碗干净,茶水无毒,尽可放心饮用。第二是表明主人待客的郑重态度和坦诚,希望与客人建立真挚友谊。 第二道茶是男主人敬客人的。男主人提壶往客人的碗里倒茶,再把摆着茶碗的托盘用双手缓缓地推到客人面前,请客人饮用。此时客人应起身,两臂下垂,右手掌放到左手背上欠身施礼,这是客人表示乐意接受的回敬方式。男主人见客人起身施礼,连忙说:“不必起身,不必起身!”然后直起身,从跪坐式变成下跪式,欠身施礼答谢并请客人就座。客人坐定后,主人也坐下。这时客人伸出双手端起茶碗,把茶水喝干,把茶碗放回托盘里。 敬第三道茶时,男主人用双手把托盘拉到自己面前,往客人的茶碗里放儿块冰糖或几块方块糖,提壶斟茶,端起托盘以谦和、亲切的态度递到客人面前。客人也以喜悦、恭敬的表情双手从托盘里接过茶碗放到自己面前。自此,宾主一边饮茶吃馕,一边交谈。在交谈中,主人时时留心给客人的茶碗添茶,直到客人把茶碗扣在餐单上,或以手掌捂住碗口表示“喝好了,谢谢”为止。 另外,倒茶时也不能倒得过满,否则也会被客人理解为“借碗茶给他”而不愉快,再者,茶水倒得太满也容易溢出来烫着客人的手。所以,为客人倒荣最得体的做法是:顺着碗边慢慢地倒,倒七八成,喝了再添。
维吾尔妇女善于用自然物滋容养颜。以黑眉为美的维吾尔妇女认为“乌斯曼”(一种名叫板蓝、菘蓝的植物)叶茎是眉毛的养料,相信经常用此描眉,不仅可保护眉毛,而且可以使眉毛长得又浓又黑。 妇女们每当春暖花开,乌斯曼长出可揪下的绿叶时,便将它采来放在掌心揉搓,挤压出黛绿色的汁液,滴蓄在窝口碗底或小碟中,然后用缠棉花的小细棍蘸取,仔细涂抹在眉毛上。反复涂抹数遍,稍干后,用清水洗去浮汁,留下一层青黛,眉毛显得黑密,维持周余不退。妇女们还给小孩子涂抹,她们的理由是只有“浓眉”才能配“大眼”!最后,将剩余的乌斯曼汁液涂在小女孩的头上,以使其发黑辫长。如果剩的汁液尚多,日后续用,便加入适量羊油,保鲜储存。 在没有乌斯曼的冬季,维吾尔妇女就用“苏尔麦”或菖蒲来描眉。“苏尔麦”即石墨,是一种用途颇多的矿物。维吾尔妇女将它碾成粉末制成“苏尔麦”,专门用来描画眉毛和眼睑,使眼睛显得更大更黑,富于神韵。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下有淡红色根茎,有香气,可做香料,也可治牙疼、齿龈出血等。维吾尔族妇女将其茎烧焦后做临时眉笔用。 以女性皮肤奶油色为美的维吾尔人认为,奶油和羊尾油因其特有的色泽对人的肌肤有增白养颜的功效。维吾尔妇女依据季节和个人情况,常用奶油(也称奶皮,即“喀伊玛克”)和甜瓜(通称哈密瓜)汁抹面擦手,以保持皮肤的润泽光亮。这种习惯,不管在农村牧区还是在城镇都很流行。 在塔里木河流域的渔区,人们有用鱼油擦脸抹手,防止皮肤皴裂。也就是说,奶油、鱼油、甜瓜汁等都是维吾尔族民间,特别是妇女们天然的“护肤膏”和“养颜露”。
满族刺绣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枕头顶、幔帐和对子荷包。枕头顶是满族方形枕头两端镶的装饰品:它多用红、蓝、黄、白等满族八旗的颜色为基调,构图别致,色彩艳丽和谐。 过去满族少女,不论家贫家富,从十三四岁起就要在家里描花样,绣枕头顶、袖头、鞋帮、兜兜等出嫁用品。闺中姐妹还不时切磋技艺,每有新花样问世总要拿出共赏共愉。一旦作为妆奁,便用红色线绳连起,一排排展示在洞房之中,倘能招致人们交口称赞,则是新娘的莫大欢欣。新婚的第二天,新娘要按照满族习俗,把这些绣好的枕头顶,根据枕头图案、诗句的内容,缝在长方形蓝色枕头套上,双手捧着一一送给家中的长辈。 幔帐是满族著名的民间刺绣工艺品。满族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步定居以后,伴随家庭“万字炕”的习俗而逐渐产生了幔帐刺绣艺术。幔帐就是炕上挂的帐子。制作幔帐的材料多为红、白、蓝各色土布。上端的幔轴穗用白缎子或白漂布做成。幔帐上绣有“凤穿牡丹”、“喜鹊登梅”等民间喜闻乐见的图案,以及“福禄寿喜”等吉祥文字,内容华贵,色彩鲜艳。 对子荷包是满族青年男女相爱后,女方赠给男方的定情信物,形似心字,下缀葫芦蔓,两半合在一起即为一个荷包。在两面凸起处绣有表示爱情的花鸟、龙凤吉祥图案。当男女确定爱情关系后,姑娘把对子荷包留下一半,赠送给男方一半,作为爱情忠贞、成双成对的凭证。
风雨桥又称“花桥”,是建于侗寨溪流河水之上的一种亭阁式长廊形状的桥梁。除桥墩为砖石结构外,桥身桥亭均为木结构。也有以杉木搭架作桥墩的。 顾名思义,风雨桥也就是可以避风雨的桥。侗族多聚族而居,依山傍水是侗寨最显著的特征。进入侗寨,首先看到的是用山间青石板铺就的古道。这些石板路在村与村之间起着联络沟通的作用,宛转勾连而成贯穿乡间的交通网,同时也是侗族人民日常生活劳作所需,对侗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道路由各村落中的村民共同修建,逐渐连接而成整体。基本的道路修成以后,它的维护保养及延伸亦由村民完成,体现着质朴淳厚的民风。 能避风雨的风雨桥,除在黔东地区发现一些而外(较著名的有印江境内的平所桥),主要流行于黔东南侗族地区,可以说是侗族村落建筑的一大特色。 侗族地区现存的风雨桥大都建于清末。风雨桥的桥身是以数根圆木架于桥墩之闯,形成桥身的基础部分。河面宽而桥墩少的大跨度,一般用伸臂梁的形式解决。在作基础部分的圆木上,横排若干与桥身等宽的方形木条,在此基础上再加一层顺着桥身的方形木条,然后铺上厚木板作桥面。桥上的亭阁,是视桥身的长度竖起若干排亭柱,亭柱高约三尺,每排分左右两根,分别用两根枋穿接其上端,两枋正中再竖一短柱以便架梁覆盖。再用木枋榫头将竖在桥面上的几排枋柱穿接,形成长廊亭架,其结构形同鼓楼顶端的鼓阁。花桥亭柱的基部嵌在桥面的地脚上,部分柱脚与桥基的横方木扣合。两根枋柱之外再竖起两根矮吊柱,上下以短枋穿接,下枋两柱间架上宽厚的木板作乘凉之用。枋柱、阁架竖起后,随即架梁覆盖,雕塑绘彩,风雨桥便建成了。 风雨桥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还具有建筑艺术的审美功能,还是村民娱乐聚会的场所,在文化传承上也有一定作用。桥面上,建长亭遮蔽风雨,并修有长椅,供人们过往休息、乘凉用。实际上,风雨桥还有延长木桥本身寿命的功能。仅黔东南州的从江县,以群落形式出现的风雨桥就有55座之多。其他如黎平县的地坪花桥也很著名。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以汉族使用的农历为主,但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由于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同,一些民族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天文历法,如傣历、藏历、彝历等。这些少数民族历法大多是建立在汉历基础上的,又由于少数民族分布于边境附近,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异域文化色彩。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和西部的德宏。早在两汉时期,傣族就与中原地区的汉族交往,并与中央政权建立了政治上的隶属关系。因此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很深。与此同时,傣族文化还受到印度传来的小乘佛教的影响。傣历和汉历一样,是一种阴阳合历,也使用干支纪日、纪年,有的地方也使用二十四节气,等等。但是傣历中的一些基本数据,又与印度历法有关。 傣历纪元定于公元638年3月22日(汉历唐贞观十二年戊戌闰二月辛已)。傣历是一种特殊的阴阳历,它的纪年是以太阳运动为依据来确定的。傣历中规定以太阳在黄道上进入白羊官官首(即春分点)到下一次进入白羊宫宫首为一年,年的长度为365. 258 75日,平年12个月,共354天,若八月为大月则355天;闰年13个月,共384天。 傣历以月亮圆缺变化来定月,规定朔望月为29. 530 583天。一、三、五、七、九、十一等奇数月为大月;二、四、六、八、十、十二等偶数月为小月。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但傣历又特殊规定,每隔4-5年,置闰一次,将八月变成大月。八月变大月的做法实质上是以闰日来调整月长,使其接近朔望月。傣历不但有闰日,还有闰月,置闰周期也采用十九年七闰法,闰月固定为30天,但规定设在九月,叫“闰九月”,这一点和农历不同。傣族把正月叫做“登景”,二月叫做“登甘”,其他月份用数字表示。 傣历习惯上把每个月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半月为15天,下半月为15天或14天,上半月从第一天开始,称为“月出一日”,“月出二日”,直到“月出十四日”。月中十五日傣语称“登柄”,即月圆之日(望日)的意思。下半月从第一天开始,称为“月下一日”,“月下二日”,直到“月下十四日”或“月下十五日”。下半月最后一天,傣语称“登达普”,即月黑之日(晦日)。由于傣历重望不重朔,又使用平朔,所以傣历初一与汉历初一往往并不重合,常有一天之差。例如,农历的初一在傣历中则有时是晦日,有时是初二。 傣历中也有七日一周的纪日制度,周一相当于公历的星期日,周七相当于公历的星期六。
白族“娃娃节”,又称“村巷街”。每年正月初五落日时在云南剑川县甸尾街村里巷进行。集市买卖均由儿童进行。 剑川坝子南端的甸尾街,坐在海尾河边的天马山头,街不长,全长不到半里。旧时,主要街市在“义学”门口一带,解放后,搬到了天马山东麓滇藏公路旁边。全村纵横巷道有七八条之多,50年代前的正月初五,“娃娃街”都在小巷进行,正街游人较少。后来随着社会演进,才慢慢改在正街进行。 为了让小孩们在“娃娃街”上得到心爱的玩具,大人们在十天半月以前就为孩子们制作了木质彩花古军器:大刀、宝剑、长矛、弓箭,木制滚轮仿水碓,上下翻跳的“孙猴子”,手摇拨浪鼓,口吹鸟鸣哨,纸糊的各种历史人物的假面具,以及上法制成的“落地响”炮仗等等。这天午后,就将这些玩具摆在村巷两边的地摊上,招徕着来自周围十里八乡穿戴一新、欢欣雀跃的白族小顾客们。解放后,又增添了用“现代化”方法制成的、从大中城市运来的各种精美玩具。 据说,有的时候,剑川甸尾街叫“马羁邑”,是个歌舞兼交易的夜市,男女老幼,聚集村巷,对唱踏歌,通宵达旦,也是教练小孩学会歌舞百-做生意的场所。 又传说,这个夜市是个“阴阳街”,每到正月初五这天晚上,去世了的祖先们从地狱里被放出来,到夜市上会亲人,认子孙。有些死于战乱、没有后裔的“无主孤魂”(被叫做“小人子”),没人供奉施舍,就到处寻事生非,欺骗、吓唬小孩子,所以娃娃们就戴上假面具,挥舞着各种兵器去战恶鬼。否则,小孩被捉、哄走就会没命。于是,到这天夜市,孩子们为了抵御恶鬼,打败“小人子”,必须要弄到面具和兵器,自己身上没带钱的,就设法偷盗窃取。 也仅只在这个夜市里,偷着玩具、窃到东西的娃娃,还被认为是聪明乖巧的精明人,连家人也夸说会偷的孩子有本事、能治鬼;而那些被偷了东西的人,也同样十分得意,认为自己制作的东西能被小顾客看中、羡慕,从此会生意兴隆、财源茂盛。(除了“娃娃节”,平时是不允许娃娃偷窃的。) 后来,这个夜市被明朝皇帝禁止了,说是“有伤风化”,必须以日中为市。但历史习惯难以改变,甸尾街仍在日落傍晚举行“娃娃节”,年年依旧,一直沿袭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