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31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鑫测速登录地址_独龙族的婚恋嫁娶风俗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独龙族存在多种婚姻形态:一夫一妻制、对偶婚、妻姊妹婚、家族内婚、非等辈婚和转房制。独龙语称对偶婚为“伯惹”,独龙族认为,实行对偶婚制,能使家庭和睦,而且财产不会外溢。独龙族对偶婚的另一种形态是妻姊妹婚,其特点是:在通婚集团之内,甲氏族的某男子娶了乙氏族的某长女为妻之后,这个女子的妹妹也要同时或先后嫁给该男子为妻,除非该男子不愿再娶她的妹妹,否则旁人不能娶她妹妹。现在一夫一妻制得到全面推广,成为独龙族最基本的婚姻形式。 独龙族青年男女有较大的恋爱自由,当男女双方相爱之后,就互相赠礼物,姑娘通常把自己精心织成的独龙毯或绑腿送给小伙子,小伙子则送给姑娘一把锄头或自编的背篓。之后,小伙子将实情告诉父母,由父母请人去说亲。 独龙族说亲很特别。说亲者只从小伙子家带去一把茶壶、一个口缸、一袋茶叶和几包香烟。到男方家后,不管女方家表现出任何态度,说亲者都会非常迅速地用随身带来的茶具在女方家的火塘上烧茶水,然后为女方家的所有人斟茶。送完茶水后,说亲者开始赞扬小伙子的相貌、人品、才能及男方家的财富等,一会说,一会唱,反复不停。若女方父母把摆在面前的茶水喝了,则表示同意,若连续几个晚上姑娘家的人都不喝茶,则这门婚事就成不了了。 独龙族的结婚仪式很简单,婚礼一般只在男方家里举行。届时,所有女方家族的人到男方家喝酒、吃饭,男方备好饭菜后,请女方的父母和客人先吃,吃饭前,女方父母在席间即兴发言,祝愿夫妻婚后团结和睦,好好生产劳动,随后男方父母也表以礼貌性的祝辞。婚礼结束当晚唱歌、跳舞,喜贺新郎新娘。婚后数日要回娘家,由双方姊妹迎送。独龙族家庭比较稳固,很少有离婚的。如有离婚,男方先提出离婚则女方家不退彩礼,女方先提出则女方家要退还全部彩礼。

杏鑫平台登录_我国独龙族的风俗简介

独龙族的民居 怒江流域及其他较湿热地区常见的独龙族民居多是干栏式木竹楼和木楞房,干栏式木竹楼俗称“千脚落地”,这种房屋的四壁仅以竹篾笆围拢,顶部覆盖茅草,结构简单。 独龙族的房屋多数都没安装锁,到外面参加劳动或过夜时,最多也只是用两根棍子卡住或随便关一下门,不必担心有人会偷东西。独龙族认为偷别人的东西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有偷盗行为的人将受到族人的轻视和惩罚。因此,独龙族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朴民风。 独龙族的饮食 独龙族有日食两餐的习惯。早餐一般都是青稞炒面或烧烤洋芋,晚餐则以玉米、稻米或小米做成的饭为主,也用各种野生植物的块根磨成淀粉做成糕饼或粥食用。独龙族民间,仍然保留许多古朴的烹调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用一种特制石板锅烙熟的“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是贡山县独龙族、怒族的古老食品。烙制“石板粑粑”时,多选用阿吞或董棕树淀粉,用鸟蛋和成糊状,然后倒在烧热的石板锅上,随烙随食,别具风味。酒焖鸡也是独龙族风味菜肴之一。 独龙族的丧葬习俗 独龙族的丧葬习俗主要有土葬、火葬、水葬和野葬四种。正常死亡用土葬;若死于各种传染病则用火葬或水葬;野葬即露天葬,主要限于上山打猎或外出时因事故而身亡者。 按独龙族的禁忌,死者不能直接从大门抬出,必须在住房的后壁或地板上另撬开一条缝将尸体抬出,据说这样做才不会继续死人。凡属正常死亡者,均埋在自家宅地不远的地方。独龙族认为,远葬已故的亲人是一件于心不忍的事。下葬那天,全村人停止劳动一天,远近亲属和本村的人都带来粮食、鸡、酒等,向死者表示哀悼。 独龙族的宗教信仰 原始宗教 独龙族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中都有鬼灵存在。人们笃信,人之所以死去,是因为一种精灵作祟吃了他的灵魂;人之所以生病,是由于有鬼缠身。总之,在人们生活的周围,鬼灵无所不在。由此,独龙族有丰富的原始宗教信仰内容,如灵魂观念、鬼的观念、天的观念等。 独龙族社会中,有“南木萨”、“雄麻”和“乌”三种巫师,巫师男女兼有。“南木萨”和“雄麻”主要是通过他们所管的鬼“南木”和“拉”,利用想像中的“天药”替人作象征性的治疗,以救护人的灵魂或驱斩恶鬼。“乌”是独龙族中较为古老的巫师,专司祭祀崖鬼“几卜郎”以祛病消灾。 独龙族的礼仪禁忌 独龙族非常好客,如遇猎获野兽或某家杀猪宰牛,便要举行一种远亲近邻共聚盛餐的宴会。此外,独龙族还有招待素不相识过路人的习俗,对过路和投宿的客人,只要来到家中都热情款待。他们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传统习俗,视偷盗为最可耻的行径。独龙族人在外遇到陌生人时,总是双手搁在胸前,脸转向右边,以示问好。 独龙族人携带礼品是不外露的,他们习惯藏在胸前的披毡里,当来到客人面前时,会默不作声地站立,待看清客人后,才取出礼品,双手捧给客人,并含笑低下头,以示“请收下”,然后便匆匆离去。客人要微笑着双手接礼品,并说“谢谢”。

杏鑫注册网站_独龙族的资料 独龙族的族源与分布

独龙族是云南人口最少的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角的怒江傈傈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独龙江河谷地带,少数散居在怒江两岸的福贡、维西县。 独龙族无统一的族称,自称多随所居地方的地名而定,有“独龙”、“迪麻”、“迪就”等称谓,史称独龙族为“俅人”或“俅子”。独龙族先民是古氐羌族群的一个组成部分。自汉代始,包括独龙族先民在内的独龙江、怒江流域的各少数民族,就与中原王朝有隶属关系。唐宋时期,独龙族地区属南诏、大理国管辖,元代属丽江路,当时称独龙族为“撬”。 明清时仍然由丽江管辖,民国时期,独龙江划归菖蒲桶殖边公署统辖,后来又归属于菖蒲桶行政委员会公署管辖。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独龙族尚处于原始公社解体阶段,生产中尚未形成社会劳动大分工,社会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但耕作方式仍旧是刀耕火种的游耕方式,农业生产除以各家单位进行外,合伙共耕仍占有相当比重。1952年,根据本民族意愿,正式定名为独龙族,1956年10月1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成立。 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独龙族居住地区处于横断山脉中心,高山峻岭,江河湍急,每年12月至次年5月期间,大雪封山达半年之久,故与外界联系较少。长期与世隔绝,使独龙族受外界影响小,其语言发展也十分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藏缅语活化石的特征。所以说独龙语是该语族中保留早期面貌较多的一种语言,使用人口虽少但很有学术价值。 独龙族服饰特点介绍 独龙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的独龙河两岸的河谷地带。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独龙族服饰特点。 独龙族的独龙毯 独龙毯是独龙族最早的服装样式之一。过去独龙毯用麻织成,现在有棉麻和毛麻两种质料。独龙毯是独龙族妇女手工织的毯子,它的原材料是担当力卡山上一种野生的麻。独龙毯质地结实耐用,可防雨,也可用来作垫盖被褥一类。独龙毯是独龙人民特有的传统服饰。 独龙族的男子服饰 独龙族男子过去用一方独龙毯披于背后,由左至右腋,拉向胸前系结,下身穿短裤,惟遮掩臀股前后。男女皆散发,前齐眉、后齐肩,左右皆盖耳尖。两耳或戴环或插精制的竹筒。现在独龙族普遍穿上了布料衣装,但仍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 独龙族的佩饰特色 独龙族的佩饰颇具特色,男女均喜欢把藤条染成红色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男子出门必佩砍刀、弩弓和箭包;妇女头披大花毛巾,项戴料珠。独龙族纺织手艺比较发达,所织麻布线毯质地优良,色彩谐调,特色鲜明。

过去,独龙族一年中只有一个节日——“卡尔江哇”,又称“罗社哇”,即过新年。节日的时间一般是在农历的冬腊月,通常为两三天,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节日内容有挂彩色麻布、围坐火塘饮酒、互赠祝辞、举行射猎大赛、祭山神。过节第一天,家家挂起彩色披毯,入夜举家喝酒卜卦,祈祝来年丰收。第二天祭山神,用荞面捏山神及各种野兽,祭完山神,由青少年猎手箭射面兽,观音敲硭击鼓,围圈跳舞。第三天剽牛祭天,这是年节里最隆重的仪式。 剽牛是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剽的牛一般由富裕人家捐献,或由全村贡献,剽牛仪式由巫师“乌”主持。仪式开始时,祭祀的牛披上漂亮的独龙毯,“乌”牵着牛先在主人房舍绕三圈,口中不断念着祈保主人家的祝词,然后把牛牵到众人聚集的场地,将牛拴在木桩上,众人围成圆圈,由“乌”领头,敲起硭锣,挥刀弄矛,并跳起《锅庄舞》。此时,妇女们给牛角挂珠链,以求吉利。 等祭品摆好,主祭人点燃松明和松树叶(松针),面向东方祷念祝词,念完,随即用锋利的竹矛对准牛的腋下猛剽去,牛被剽倒至死,然后就地将牛肉切割成若干块,当即用大锅煮熟,凡参加庆典者均可分得一份,未参加者,也要送上一份。“乌”还背着牛头跳粗朴的《牛头舞》,众人跟着起跳,跳完,大家燃起篝火,一边烧吃牛肉,一边喝酒唱歌,共祝人畜兴旺,通宵方散。

普米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普米族的民间乐器中,吹奏和弹奏乐器有笛子、葫芦笙、胡琴、四弦琴、口琴、唢呐等。其中笛子和葫芦笙是常用的乐器。笛子为横笛,用竹做成,上有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和六个音孔,音色高亢圆润、热烈奔放。打击乐器有牛皮鼓、铜锣、铜钹、铜铙、响铃等。普米族的这些乐器,除了用于节日、欢宴等喜庆场合外,也用于宗教、丧葬、祭祀等场合,有的还是巫师做法不可缺少的法器。 普米族的歌有很多调子,据说普米有九十九个调。普米族的所有调子可简单分为两大类:一种叫《哩哩》,这种调子的特点是吟和唱相结合,调音凝重深沉、庄严神秘,在宗教祈祷、丧葬祭祀中常用;另一种叫《格里》,这种调子适合高声喊唱,声调高亢激越,风俗歌、礼仪歌、劳动歌就适宜用这种调子来唱。 普米族的舞蹈以《锅庄舞》最常见。《锅庄舞》是普米族传统的舞蹈形式,俗称“打跳”。普米话叫“搓搓”舞,其动作多为反映耕作、狩猎、纺织、洗麻等生产劳动场景。跳舞时,场地中间要燃起一堆熊熊篝火,与普米族家庭中的锅庄相似,所以也叫“跳锅庄”。跳《锅庄舞》时,由吹葫芦笙或吹笛的人领舞,众人手拉手绕篝火围成一个大圈,伴随着领舞人的节奏和步伐变换跳起来。 《锅庄舞》原有七十二个调,现存有十几个调,常见的有《蹉只》、《纺麻线》和《洗麻线》等。

杏鑫登录_普米族的风俗习惯主要有哪些

普米族史称“西番”,自称“拍米”,“拍”是“白”的意思,“米”意为人,“拍米”就是白人的意思。普米族源于氐羌族群。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普米族的风俗习惯。 普米族的饮食习惯 传统食品有糌粑面、面面饭、面条和面饼。 普米族有饮茶的嗜好。普通的喝茶方法是用开水泡开,或者把茶叶放进陶罐,加水在火上熬成浓茶饮料,有的还加入少量盐巴一起熬,这种茶水有苦味,但能解渴。酥油茶也是普米族的主要饮品之一,其制作方法与藏族相同。酒是许多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普米族对酒也情有独钟,普米族谚云:“无酒不成话”。普米族常喝的酒按味道浓淡分为烧酒和水酒,水酒昧淡,俗称“苏里玛”。 兰坪的普米族在烹饪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四碟八碗”,即在重大宴席上用以招待客人、原料相对固定的四碟八碗菜。 普米族的成年礼 普米族孩子长到十三岁时要举行成年礼仪式,男孩举行“穿裤子”仪式,女孩举行“穿裙子”仪式。成年礼仪式是普米人一生中的大事,是其人生的一大转折,也是一次重要的社会教育,因为换上成年人的衣装举行成年礼后,他们便是成人了,要对家庭承担责任,也有了参加社交活动的权利。举行仪式的时间是孩子年满十三岁的该年除夕。女孩的“穿裙子”礼由母亲主持,男孩的“穿裤子”礼由父亲或舅父主持。 普米族的岁时节令习惯 大过年:普米语叫“吾昔”节,在农历腊月初六至初八日举行。按传统,该节日要过九天。节前,要洒扫修房,准备食品,到“吾昔”前夜,要守岁,待天快亮时,家长要在神台和房顶上插青松,挂经幡,念颂词,表示迎新年、接祖先、驱鬼神、求平安,又祷念祈词祭锅庄。祭毕,家人团聚,吃酥油糯米饭。 大十五节:宁蒗普米族在腊月十四日这一天要穿上艳丽的节日新装,扶老带幼,上山露营,举行篝火晚会,次日绕“嘛坭堆”,搭“天香塔”,熏烟祭祀山神,祈求福运。青年男女唱歌、跳舞,通过活动加强联系,或借此机会谈情说爱。 普米族的丧葬习俗 普米族的丧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宁蒗、永胜等地的火葬,另一种是兰坪、丽江、维西一带的土葬。无论是火葬还是土葬,其仪式都很复杂,各步程序也都显出生者对死者的极度关怀。 火葬分“报丧”、“服丧”、“焚尸并念经”、“送葬”、“二次葬仪”诸过程。土葬葬仪分“给绵羊”、“指路”、“下葬”三个过程。两种葬仪大致相同,只是所用葬器品不同,另外土葬没有二次葬仪。

普米族的汗归教 “汗归”是宁蒗的普米语,指普米族的巫师,“汗”意为鹦鹉,“归”意思是善于辞令、能说会道(兰坪、维西一带则称之为“师毕”)。普米族的“汗归教”属于原始宗教,它是在原始巫教“毕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形成时间大约可以上溯到元代。元朝时,藏族喇嘛教已渗入普米族地区并有很大的发展,“毕扎”原始巫教受到喇嘛教的影响逐渐吸收喇嘛教的基本教义、经典、法事内容和法器,从而形成了本民族的“汗归教”。 “汗归教”有自己的经典,内容主要是歌颂自然诸神、动物诸神,祭念祖先,诅咒恶神、灾害、病痛、敌人和祈求人丁兴旺、谷物丰收、牲畜成群、和睦吉祥等。“汗归教”的核心是宣扬转世回生,因果报应,因此人要行善积德,以求好报,否则永远不能转世为人。 “汗归”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为人消灾祛难、驱鬼治病、祭祀占卜、调解纠纷、主持婚丧仪式等。同时,作为本民族的知识分子,他们客观上还负担着向本民族年轻人传授传统文化知识的责任。 普米族的自然崇拜与多神崇拜 普米族的“汗归教”属于原始宗教,其经典中有众多的鬼神,所以普米族有浓厚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的习俗。普米族人对于山、川、日、月自然现象和动物等等不理解,均视为有“灵”,所以每遇人畜生死、病痛,都认为是“精灵”主宰,凡遇节庆、婚嫁、生育、出行、上山下地、收割等,都要请巫师杀牲畜祭献神灵,祈福消灾,保佑平安。其主要活动有“祭天神”、“祭山神”、“祭祖神”、“祭社神”、“祭神龙潭”、“祭天香塔”、“祭房头”、“祭宗巴拉”、“开财门”,等等。 普米族的喇嘛教 喇嘛教即藏传佛教由于普米族聚集区与藏区相接,两族杂居,故大部分普米族也信仰喇嘛教。喇嘛教中的“红教”和“黄教”在普米族地区都有影响,“红教”多分布在宁蒗县城周围,“黄教”主要在永宁和泸沽湖一带。普米族“喇嘛”平时住在自己家里,其家中有专门供其念经的经堂。“大喇嘛”脱离生产,终身从事宗教职业。 “喇嘛”所从事的宗教活动,与“汗归”相似,凡有婚丧嫁娶、人生病时、办大事或遇到意外的灾难、伤害,都要请“喇嘛”念经解除。

普米族主要实行一夫一妻制,但生活在丽江宁蒗县泸沽湖地区的部分普米族则与摩梭人一样,实行母系婚姻家庭制。 过去,普米族的通婚范围有严格规定,普遍遵循氏族外婚和等级内婚的制度,严格排除父系同姓内婚和母系血亲间婚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婚俗有所变化。氏族外婚的主要形式是由父母包办的姑表舅婚。姑表舅之间有优先婚配的权利,只要男方求婚,女方一般不能拒绝。在兰坪的普米族有姨表间通婚的习惯,且通婚双方有三代续娶的风俗,称为“二代亲”。等级内婚是普米族婚姻制度的又一个特点,即普通百姓不与家奴结婚,贵族不与平民通婚,彼此通婚的家庭要门当户对。 普米族的婚礼包括定亲、敬锅庄、算八字、过大礼、迎娶等步骤。普米族的婚礼可以说是在歌声中举行的。婚礼前3天,男方派出媒人和另外两个人到女方家送彩礼。这3个人都必须能说会唱,尤其是媒人,必须是唱歌能手,因为这3个人要在女方家做3天客,还要唱3天歌,如果唱不好,就要被罚酒。娶亲这天,当队伍离开新娘家时,陪同男方媒人送彩礼的两个人可以和送亲队伍一起离开女方家,而男方媒人和女方的一个歌手则被女方家锁在一间屋子里,屋外有两个姑娘拿着钥匙守着。这时,媒人和歌手在屋子里对歌,媒人唱赢了,就可以被放出来赶上送亲队伍,若唱输了,就只得好言请求女方家放其出门。这就是普米族的“锁媒人”习俗,其含义是告诫男方家要关心、爱护新娘。 待新娘快要到达男方家门口时,男方家唱《关门调》,并把大门关上,据说这样做是为了守住福气。送亲队伍来到紧闭的大门前,要一起唱《开门调》,几次唱答后,方得进门。进门后,婚礼主持人和所有的宾客开始对歌。长时间的对歌结束后,婚礼主持人用一小木棍蘸酥油,分别抹在锅庄、神台、大门及新郎新娘头上,祝他们吉祥。接着敬锅庄,新郎新娘拜天地神灵,最后大宴宾客。酒筵开始前,全体宾客要齐唱《做客歌》,然后才正式就餐。晚餐结束,主宾载歌载舞庆贺婚礼。总之整个过程歌声不断,气氛十分热烈。

杏鑫咨询304724_普米族服饰民俗的主要特点

服饰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标志,是民族文化中最直观最艳丽的花朵之一,普米族的妇女用七彩的颜色装点了自己,也装点了她的民族。 青年妇女上身穿短农,颜色有白、黑、红等,右开襟,下摆小,窄袖高领,盛装用灯芯绒布料缝制,衣角、领口镶金银花边,称为“金边衣服”,披披肩。下身穿百褶裙,裙摆很大,长及地,劳动时将裙边一端褶在腰间,裙子中间横绣一圈红线,据说是祖先迁徙的路线。腰带两端绣有图案,一般是蝴蝶、铜壶、剪刀等。留长发,盘在头顶,用包头罩住,缀饰很多。戴手镯、耳环。鞋有草鞋、皮鞋。 男青年着短上衣,右衽,银质纽扣,下穿宽大裤子,黑色或蓝色,外套长衫,束腰带戴圆形毡毛帽。戴手镯和戒指、耳环,佩刀和麂皮口袋。 男子戴的帽子比较讲究,样式也较多,有戴帕子的,也有戴圆形毡帽子的。近几十年流行戴盆檐礼帽,有的还镶金边。男子的装饰品有手镯和戒指,有的也戴耳环,但仅扎左边一个耳朵眼;佩戴长刀和鹿皮口袋,内装火镰、火镜、火草、火石等取火之物。 不满十三周岁的儿童,过去一律穿开裆长衫,衣裤连为一体,腰间系一根带子,要到十三岁,举行成年礼后,才正式穿着衣裤。随着社会的发展,普米族服饰发生了一些变化,传统服饰一般不太流行,被各种新式时装取而代之。

杏鑫内部304724_普米族简介 普米族的族源与主要分布地区

普米族主要分布在丽江地区宁蒗彝族自治县和怒江傈僳族自冶州兰坪普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丽江、永胜、维西诸县。 普米族史称“西番”,自称“拍米”,“拍”是“白”的意思,“米”意为人,“拍米”就是白人的意思。普米族源于氐羌族群。早在秦汉时期,其先民西番由甘肃、青海一带进入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后来顺金沙江、雅砻江南迁至川西。东汉时,在川西南形成部落,唐宋时期,逐渐定居下来。 元代是云南普米族形成的重要时期。1253年,西番人随忽必烈南征大理国,于是大量西番人迁入云南滇西北一带,自此在云南生息繁衍,发展为今天云南的普米族。降至明清,西番的分布更加广泛,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流域都有西番人居住。1960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云南的西番人正式定名为普米族,四川境内的西番人则识别为藏族。 普米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部和北部两种方言。由于与白、汉、彝、纳西、藏等民族杂居,多数普米族具有兼通三四种民族语言的本领。普米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常使用汉文和藏文。 普米族住宅大部分是木楞房。普米族传统的木楞房建筑比较独特,整座房子全部用木头建成,木头之间的结合不需要铁钉,搭成木墙的每两根木头之间,经过砍削成凹槽和楔子以后,彼此扣紧在一起,然后建成墙群。顶盖木板,形成一个倾斜的坡面,以利于雨水下落。 从木楞房的平面布局上看,各地的普米族房子略有区别。兰坪普米族的木楞房多为两层,其平面布局有单间式、双间式、三间式三种,第一种又有带外廊和不带外廊的区别。永宁普米族的木楞房多为四合院布局,每院或三坊或四坊,院门一般向东,与大门相对的一间是正房,这里是全家人活动的中心。左右为厢房,各为三间三层,正房与厢房相连,走廊相通。 普米族建房前,分别向山神、土地神祭祀,选中梁柱时必须请巫师“汗归”举行祈祷仪式,然后才开始伐木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