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世界屋脊上的藏族人民,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藏族的风俗习惯有什么特色之处。 藏族的饮食习俗 除夕晚餐,藏族家家吃面团(类似于饺子),在面团里分别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每一种东西都有一种不同的说法,比如吃到包石子的面团者,说明在新的一年里心肠硬;而吃到包羊毛的面团者,表示心肠软。“雪顿节”期间,家家都要制作大量的酸奶食用,藏民还要提着酥油筒、茶壶、保温瓶,带上食品到风景优美的地方饮茶喝酒。在每年秋收以前要过一望果节”,过“望果节”时要互相宴请并进行各种野餐活动,以迎接秋收。 藏族命名习俗 藏族无姓,名字一般请活佛或民间老人以宗教或吉祥之词为其命名。因此,藏族人的名字宗教色彩很浓,与自然的关系极为密切。以宗教吉祥为名的:“达吉”(繁荣、发达)、“都吉”(金刚)、“拉姆”(仙女);以自然界物体为名的:“尼玛”(太阳)、“达尼”(月亮)、“格玛”(星辰)、“柏玛”(莲花);以祝贺和生日为名的:“此里”(长寿)、“此吉”(初一)、“此松”(初三)。三字或四字的名字较普遍,如“阿玛布”、“阿青初”等。为称呼方便,四字名可取前两字或后两字加以简称。由于相同名字较多,为便于区别,常在名字前加“大”、“小”或地名予以区别,如“大区品”、“小中旬农布”等。平时人与人之间不能直呼其名。 藏族的礼仪 在祝酒时,长辈先用中指蘸酒朝上、中、下轻弹三下,以表示祭天、地、神灵。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婚礼上,新郎要向新娘敬酒。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 藏族的丧葬习俗 藏族丧葬形式有天葬、火葬、塔葬、水葬、土葬几种形式。葬形式有天葬、火葬、塔葬、水葬、土葬几种形式。 天葬。天葬是普通僧侣和成年俗人的葬俗。 火葬。被视为圣葬,是活佛高僧圆寂后的葬法之一。 塔葬。是大活佛圆寂后所用的葬仪之一。 水葬。水葬是江河沿岸普通藏民过去最普遍的葬法。 土葬。在汉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交叉渗透时间较长的香格里拉藏区,也实行土葬方式,并有家族坟山。 藏族的婚恋嫁娶 藏族青年婚前有社交自由,男女往往通过歌会、茶会相识。香格里拉藏族结婚的前一天,男方要给女方家送聘礼。举行婚礼这天,新郎不去迎亲,而是派四男四女或六男六女由媒人带着到女方家迎亲。迎亲者到女方家的大门口时,向女方献哈达,女方则热情地将迎亲者接进屋内,并用酥油茶款待他们。这时,迎亲者不断用歌声称赞女方家富有、热情,女方家也以歌声表示谢意。新娘启程时,男方媒人代表迎亲者用歌声感谢新娘的父母。这时,新娘则一边哭泣,一边在伴娘的搀扶下围着房中央的中柱走三圈,表示向父母告别。
日期 : 2020 › 05 › 31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献哈达 是藏民日常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礼仪,常在觐见佛像、建房竖柱、认错请罪、拜会尊长、送别迎亲、馈赠亲友时使用,表示敬意、祝贺,表达纯洁、诚挚之心。哈达有蓝、白、黄、绿、红五种,一般用丝绸做成,最常见的为白色哈达,象征纯洁、吉利。五彩哈达是最为隆重的礼物,是献给菩萨和迎亲做彩礼用的特定礼物。送接哈达有讲究,晚辈向长辈或高僧活佛敬献哈达,要微微躬身,双手捧着献于对方手上或置于对方座前桌上,然后退数步方能转身离去,以示尊敬。长辈给晚辈赠送哈达可直接挂在对方颈上。平辈献哈达只需献于手上。接受哈达者,身体要微微前倾,恭敬地用双手接过,然后举过头顶挂在自己颈上,以示谢意。有事求人则要到他人家中献哈达,将哈达献于主人家神龛前,若对方应允则留下哈达,不应允要当面退还。向对立的一方献哈达,若对方接受了哈达,意味着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 磕头 信教群众到寺院朝神拜佛和拜见大活佛时都要磕头,以表示忠心和虔诚。磕头时,不论男女都要将绕在头上的发辫解开,脱下帽子,双手着地磕3次,以表示尊重和亲热。路遇长者要脱帽让路,若骑马相遇,定要下马致礼。 敬酒敬茶 主要是敬青稞酒、敬酥油茶。敬酒以满杯为敬,若客人不善饮酒,经主人同意,也可不喝。敬酥油茶也是藏家的日常礼节,敬茶时讲究长幼有序、主客有序和尊卑有序。先长辈、父母、客人和尊者,再晚辈和主人。若有客来,主人要用清水将碗洗净,并用火烘干,然后再斟茶,用双手捧献于客人前。客人饮用后,主人会很快添上,除非客人以手盖碗表示不能再饮为止。斟头道茶时不能将碗倒满,客人喝过一口后,主人才斟满,以表示主人大方、不吝啬。 铺彩绸路 是迎贵宾的最高礼节。藏族迎接高僧活佛到家中时,在门前用白粉画一花边和象征永恒的图案,代替彩路表示尊重。熏烟和手捧香炉在门口迎接贵宾也为上等礼节,在民间婚礼中常施此礼,并增加两个背水缸的少女。 藏族的禁忌 藏族禁忌较多,有生活、行为、宗教、语言、食物及生产劳动等诸方面。生活禁忌主要有:家中有危重病人或家庭不顺,户外插青枝柏叶或石头上放红线,或用石压刺,以示谢绝客人;屋内不准吹口哨、唱情歌;忌妇女在炉灶上站立、蹲坐;家中佛坛不允许别人乱摸,也不得随便指问;不准在神龛上放杂物;吃奶渣和酸奶时,忌用筷子;主人及客人在火塘上首位置就座,只能盘坐或跪坐;不准随便跨越火塘。语言禁忌主要是:在长辈、尊者及父母面前,忌讲脏话;在家中忌讲不吉利的话;忌以下流秽语咒人;忌用不吉利的语言骂牲畜。葬俗方面的禁忌主要是:迪庆藏区盛行天葬、水葬、火葬、土葬和塔葬五种葬式,丧葬时采用何种葬法,要问喇嘛后才能决定。
景颇族饮食习惯 德宏山区的景颇族以大米为主食,副食中有各种蔬菜、豆类和肉类。酸笋、酸菜和辣椒是景颇族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景颇族极喜欢饮用自制的“啤冈”(水酒)和“知如”(烧酒),男女老少皆可举杯痛饮。此外,景颇族世代喜欢嚼食烟叶。 景颇族名食大多带有亚热带山林地区的特色和耕牧渔猎的民族文化气息,其风味食品很多,这里主要介绍最具有特点的几种: 吾爬。用鸡汤煮稀饭,放入鹌鹑肉和佐料,为景颇族待客之佳品。 竹筒肉。将牛肉与佐料剁碎,放入竹筒在火上烧烤,有特殊的清香味。 石须。用酸酷、辣椒、香油拌新鲜石须,味鲜美。这是景颇族的一道名菜。 膳图。将干巴烤熟后加佐料在木制的臼里舂细。味香辣可口,是有名的景颇风味菜。 亭格图。鱼腥菜加豆豉舂细,味腥辣。这是景颇族普通食用的特色食品。 啤冈。用稻米、高粱、荞麦、玉米、红米等煮熟后,再放入罐里发酵制成。 景颇族饮食习俗 日常食俗。景颇人在家中吃饭,饭食由家长按人均分,中间放一碗汤,全家围坐聚食;邻里走动,到了吃饭时间,可以随意坐下用餐,不需任何回报。来了客人,不论相识否,均殷勤招待;打到猎物,见者有份;赶街相遇,立即递过烟筒和烟袋。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吃独食”可耻,让客人饿着肚子走,是最不体面的事。 婚恋食俗。以食传言是景颇族青年表达情爱的一种方式。小伙爱上姑娘,就在芭蕉叶包裹的食品中放入树叶(表示话很多)、树根(表示思念)、大蒜(表示求婚)、火柴(表示坚决)、辣椒(表示火热)等物送去。姑娘如有意,退回原物;如需考虑,便加放几根奶浆菜;如拒绝,则添进火炭。小伙接着又在食物中放上合拢的嫩树叶(表示希望共同生活)、粮豆(表示早日结婚)再送去,姑娘同意,就回赠烟草;坚决拒绝,则将合拢的树叶扭成背靠背退回去。这样几来几往,不久有情人便成眷属。 饮食禁忌。景颇族禁食猫肉与马肉,因为猫为人捉老鼠,马供人骑驮东西,因此认为吃它们的肉是不道德的。 景颇族丧葬习俗 景颇族成年人死后,家属立即在家门前敲响锣,并且对空鸣枪数响。亲邻闻声赶来,协助料理丧事。坟地一般都在野外的荒山坡上,从人死当天晚上起,寨内和邻寨的亲友均来死者家中参加跳丧葬舞《格崩》。 景颇族的葬礼,有多种类型,大致可分为土葬、火葬、水葬等,还有先火葬后土葬的复合类型。举行葬礼后,都要为死者再举行一次送魂仪式,称为“芒木怪”。 景颇族宗教信仰 景颇族大部分地区主要处于神灵信仰的阶段。神灵信仰,在景颇族的意识中,人是活的实体和灵魂的结合物,每个人都有一个灵魂,叫做“弄拉”。景颇族认为灵魂“弄拉”是独立存在的。人的死亡只是肉体的终结,而灵魂“弄拉”并没有死,只是从阳间转人世界。因此,人死后便有一套祭神、送魂的仪式。
苗族服饰有许多独特这之外。苗族的服饰特点是素以服饰艳丽、银饰精美繁杂而著称,在《后汉书•蛮夷传》中就有苗瑶族先民“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的记载。苗族服装大多是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考究。苗族妇女做一条百褶裙,从绩麻、纺麻、织布、蜡染、挑花到缝制,约需5-6个月的时间。 不同支系的苗族服饰 苗族因居住地区和支系不同在风俗习惯等方面颇不相同,服饰成为区分不同支系的特殊标志。根据衣服头饰的区别,分为黑苗、白苗、花苗、青水苗等,各支系服装具有各自的特色。如黑苗妇女的衣裙以黑色、青色布料为主,黑布绑腿,黑布大包头,顶上的头发露于外;青苗衣服上不挑绣任何花纹图案,和尚服式衣领,衣服后背有一块小方布衣领,裙子下摆多镶宽红布边,头发扎起盘于头顶偏后处,包一圈黑布包头。青苗妇女头顶圆盘,圆盘上缀满彩珠、彩须,衣服的前胸后背、袖筒等均挑花刺绣,裙脚留一条宽黑边,不加任何装饰;花苗头顶一个不缀彩珠、彩须的圆盘,衣服前胸后背均挑绣花纹图案,袖筒上隔一段镶绣一圈花边,称为“隔花衣”;白苗妇女着纯白色百褶长裙,衣服后背有一块海军服式衣领,衣领于胸前交搭,头上包头呈“人字形”;汉苗妇女的裙子不皱褶,下摆为黑色,上半部分挑绣红黄相间的花纹图案,着右褶挑花的短上衣,头发卜插一把木梳;青水苗妇女衣服,衣襟于胸前交搭,绣花衣领连及胸襟,以色彩对比强烈的小方块镶在蓝黑色的百襟裙上;偏苗服饰颜色较深,图案不多,其上装为右开襟,布纽扣,下装为长筒裙。用黑线做成假发,一端盘在头上,一端垂至小腿,衣襟、裙腰等部位镶有淡雅的绣花。 苗族服饰的主要特点 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的特点。除了支系与支系之间的区别外,不同地域的妇女服饰也各不相同,县与县,甚至寨与寨之间在服饰上都有严格区别。如同是白苗,麻栗坡一带的,上着圆领开襟窄袖青布衣,袖肘以三道黑布镶衬,内着白色衣,领围胸襟露出白衣,额部以白巾交叉而缠,白巾上又缠黑巾;而镇雄、威信一带的白苗,穿青黑色斜襟长衣,衣襟绣有彩色大花朵,托肩绣花纹,另有花边圈在边缘的反托肩短衣;文山的白苗,服饰清新素雅,穿前开襟、无纽扣的上装,后领缀一方巾,下装为白色短褶裙,系围腰,束腰带,裹护腿,戴盘状或桶状头帕。衣领、衣袖、方巾、围腰、护腿等部位镶有绣花、扎花或印花布条等等。 苗族男性服饰 男性服饰简洁、朴素。上装多为对襟长袖麻布衣,外罩短褂,下装着长裤,带头帕,裹护腿。滇东北地区的白苗男性穿蓝色麻布衣,衣领袖口镶草绿色布条,系草绿色腰带,两端吊于背后,裹棉布带绑腿;花苗男性着白麻布对襟长衫,后摆齐脚后跟,前摆齐膝,前襟无纽扣,衣领用青布滚边,用棉蓝布作袖,穿时系腰带。 苗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苗族的服饰不仅是美的表达,也寄寓着对先民、祖居地的怀念,尤其刺绣图案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折射出民族历史上的分支、迁徙、战争等。例如,花苗在其黑色圆领斜襟窄袖衣的领边、袖肘绣有红、黄、蓝、白等花纹,纹路多呈花状、江水状,据说这些花纹象征着苗族祖先所居之地:红、绿波浪花纹代表奔腾的江河,大花代表京城,交错纹代表田埂,披领代表京城,方块代表田地,花点代表谷穗,围边的尖形圈案代表山谷等等。
瑶族全国现有人口两百多万人,分布于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省区,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瑶族的习俗。 瑶族民居 瑶族是山地民族,居住于山区和半山区,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瑶族村寨远离城镇集市,多建于近林靠水的高山地带,运输全靠人背马驮。一般二三十户自成村落,村与村大都相距十数里或数十里。由于受宗教观念的影响,瑶族一般认为建盖新房事关家业的兴衰,因此把它作为一桩大事来办理。房址的选择要请师傅看风水,并根据房主的生辰、命相决定动土的吉日和房门的朝向。在木工动工时要举行简单的祭祀鲁班仪式,立房梁时要杀鸡举行隆重的祭祀鲁班仪式,宴请帮忙建房的邻里和亲朋好友。房屋建好后要杀鸡祭祀祖先,然后择吉日搬入。 瑶族饮食民俗 大多数瑶族以大米为主食,部分高寒山区以玉米为主食,荞麦、小米等为杂粮。常吃的蔬菜有各种瓜类、豆类、青菜、萝卜、辣椒等,蔬菜通过制成干菜或腌菜来保存。瑶族喜食各种野生菌类、野菜,如竹笋、香菇、木耳、蕨菜、香椿、黄花等。肉类以家养畜禽肉为主,常加工成腊肉,喜欢吃昆虫类食品,如蜂蛹、蚕蛹、知了、蜻蜓、松树蛹、葛藤蛹等。瑶族人还喜欢自己加工制作蔗糖、红薯糖、蜂糖等。 瑶族盘瓠崇拜 盘瓠是瑶族支系蓝靛瑶和过山瑶的一种图腾崇拜。东汉时期的文献记载高辛氏屡征犬戎氏而不克,帝王乃下令凡能取得犬戎将领吴将军头颅者,将赏赐黄金、封地并将女儿嫁给他。高辛氏帝有一条叫盘瓠的五彩毛狗衔来了吴将军头颅,帝王不得已只好履行诺言。盘瓠负女人南山,三年后生六男六女,长大后自相夫妻,繁衍了“盘瓠之后”。这些氏族即以盘瓠作为自己的始祖进行祭祀崇拜。蓝靛瑶和过山瑶视盘瓠为保护神,每遇灾祸,就进行祭祀以求保护,有跳盘王、还盘王愿等节日祭祀。此外,云南瑶族在饮食、服饰、婚姻等方面还不时反映出图腾崇拜的痕迹,对盘瓠的崇拜至今未变,如忌食狗肉、服饰花边绣成狗牙状等。 瑶族祭龙、扫寨、打斋仪式 祭龙、扫寨、打斋仪式是瑶族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的反映。 “祭龙”一般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有的为二月初二)以村寨为单位举行。供品由全寨人共同分担,“祭龙”完毕,供品可分给各家各户。“祭龙”仪式在寨老家举行,只许男人参加。献祭的神灵包括寨王、谷魂、神农、盘古等,以祈祷神灵保佑终年吉利平安、钱财如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扫寨”、“打斋”为瑶族经常举行的大型驱鬼祈禳仪式。“扫寨”一般在“祭龙”和寨内多灾多难时举行,由度过戒的数名男人、一名小孩参加。其余的人不准出家门,待驱鬼仪式结束后,家家户户才开始扫除。“祭龙”、“扫寨”活动,禁止妇女参加,也谢绝外人进入寨子,已在寨内的外寨人,必须等祭扫完毕才能出寨。
拉祜族青年人的婚姻一般要经过串婚、订婚、结婚、上门等几个过程。每个过程都别具一格,妙趣横生。 串婚。串婚是拉祜族青年男女进入青春期后谈情说爱的一种重要方式。串婚的时间,按照传统习俗,是从每年的“火把节”(即农历六月二卜四日)过后开始,到次年的春耕大忙之前停止。 串婚的方式,各地区也大同小异=有些村寨的青年男女选择如意对象时,以对歌、弹口弦、猜谜语等方式,互相倾吐爱慕之情;有的地方谈情说爱可以到女方家中来,父母不干涉,但不让女儿到户外去,比较普遍的是夜幕降临,小伙子们三五成群结伴到有姑娘的人家房外吹奏芦笙、“哩嘎嘟”(四眼竹笛)、“响篾”(用竹片做成的一种乐器),用这些乐器的曲调邀约姑娘到村外对歌谈情。 在澜沧县的雅口乡和新城乡等地的部分拉祜族,串婚期间,小伙子如爱上某个姑娘,就用请或拉的方式,把姑娘领回男方家居住,姑娘到小伙子家居住一夜或几夜,同意的就住下来,但不能同居,然后办理婚礼结成夫妻;不同意的,姑娘就走,小伙子也不强留。 订婚。在串婚恋爱的基础上,定下自己的婚姻大事,双方各自悄悄告诉知心的姐妹或嫂嫂,然后由姐姐或嫂嫂再请叔叔、舅舅转告父母亲。双方父母、叔叔、舅舅们得知后,共商儿女的亲事,就开始托媒人提亲(即订婚)或称喝“火笼酒”。如果儿女的婚事被父母阻拦,会出现下述情况:耿马勐永一带的拉枯族青年男女跑到山地里同住,白天劳动,晚上谈情说爱,等有了小孩后才回家;澜沧赛罕、佧朗等地的拉祜族,在男方或女方的父母不同意时,就到同意订婚的一方的父母家居住,并举办简易的婚礼。 订婚期间,男女青年均需要到对方家里劳动,安排好婚期则通知附近的亲戚朋友吃喜酒。男子砍柴火、犁田犁地或挖地,女的从事织布,缝衣服等家务。订婚期间,如发现一方不会做家务或性情懒惰,另一方可据此提出解除婚约。 结婚。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都在农历腊月至春节期间。婚礼简便,不收彩礼,只是按拉祜族的婚俗接受一些结婚时招待亲朋好友的酒、肉、茶、烟及随身穿戴的衣服、银泡、裤子等。家庭经济条件好一点的人家,送给女方老人两丈布,还给父母各一套衣服布料,一条包头巾。对方家庭实在困难的,请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吃一顿鸡肉稀饭、喝几杯茶,给新郎新娘拴线,这台婚事就算办成了。 拉祜族的结婚仪式,各地大同小异。从妻方居住的,由女方迎亲,婚礼在女家举行;从夫家居住的,由男方迎亲,婚礼在男家举行;有些地区婚礼在男女家轮流举行,第一天在女家举行婚礼,第二天下午接新娘回男方家举行。
拉祜族的服装、服饰,各地大体相同,但因地理环境、气候及支系而有所不同。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高寒山区的拉祜族服饰 居住在高寒山区的拉祜族,喜欢穿比较厚实的服装。妇女裹一丈多长的黑布包头,身穿开衩很高的长袍,高领及衩口两边和衣领周围都镶有彩色几何图案。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家,沿衣领、托肩及开襟还嵌上银泡、银缀、佩戴项圈、手镯和耳环等饰物。内穿直筒裤,裤脚沿边还绕上两圈红线。冬季多数妇女小腿都套腿套,小腿套两端都用色线绣上花纹。拉祜族男子多数穿无领对襟短衣,头戴遮阳帽或瓜皮帽,穿肥大的长裤,青年小伙子喜欢在黑布外衣内穿浅色或白色衬衣,常常把白衬衣的领子和袖子部分有意识地露出,他们觉得这样打扮犹如喜鹊一般漂亮。以上这样打扮的多数是澜沧县竹塘、木戛、富邦、南岭以及双江、耿马等地拉祜纳支系较为普遍。 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拉祜族服饰 居住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拉祜族基本上保留了自己传统的服饰。大体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妇女穿右开襟,两边齐腰处开岔口,可盖膝下的长袍,在长袍岔口及衣边、袖口、托肩上镶有较规则的菱形图案。手臂部位的袖上有三道明显的红色花纹,据说象征着拉祜族在迁徙史上的三次大的战争。衣襟镶边上还有犬齿交错的花纹,它表示狗在人们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故以此种花纹作为纪念。沿衣领和托肩钉有繁星似的银泡和银珠,也佩饰耳环、手镯等。与高寒山区妇女不同的是普遍都穿长筒裙,筒裙一般用黑布,也有红花布做成,筒裙下端镶有红、蓝、白、黄条纹。男子的服装随便些,有些穿无领对襟衣,肥大的裤子,也有的喜欢穿汉式或傣式服装。 拉祜族的饰物 拉祜族的妇女亦佩戴耳环、手镯等银器饰物,但服装则有几种类型。澜沧县的糯福罢卡乃、南段、阿里等地的拉祜西的服饰大体与居住在靠近坝区的傣族地区的拉枯族相差不大,妇女裹黑色或白色头巾,穿窄袖短衫和宽大的长筒裙,短衫上边饰以彩色图案,裙子多用红、黑、白、蓝等色,有所不同的是拉祜西妇女筒裙比拉祜纳妇女的要宽大些;另一种是与彝族和汉族杂居的拉祜西妇女的服饰,彝式或汉式的比较多;居住在红河金平和新平地区拉枯族的服饰,多与当地的哈尼族和彝族妇女的服饰相同。
苗族主要聚居在贵州南部、湖南西部、云南等省区。在全省绝大部分市、县都有分布,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地区最为集中。 苗族的民居民俗 高寒山区的苗民过去多住“权权房”,即把带权木桩栽地作柱,圆木作檩子、椽子,用茅草或竹叶盖顶,四壁用树条或竹子编制,外表糊泥巴。房内用木条分隔成卧室、厨房,摆设简单。房屋前面或两侧盖一竹楼,用于堆放柴草和储存粮食,另盖畜厩紧靠住房。此外,尚有依树搭棚住房、岩洞住房,现在多为土墙草顶或石棉瓦顶的房屋。居住在坝区的苗族,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的瓦房,内分三室,左右室各设一侧门,中室设正门。为避风,房屋多依山势而建。房屋开门不能朝向山垭口,不然家人会出事。开门也不能朝向孤山,否则易遭火灾。 苗族的服装特点 苗族的服装不仅是美的表达,也寄寓着对先民、祖居地的怀念,尤其刺绣图案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折射出民族历史上的分支、迁徙、战争等。 苗族服装的由来,大多与上古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逐鹿中原,战败后从黄河中下游地区退到长江流域,又退到云贵高原的历史有关。为了记住这段历史,永世不忘故地,苗族把家乡和都城的样子绣在衣服上面,成为一种标示历史与文化的记号。 苗族的饮食民俗 居住在高山、半山区的苗民,以玉米、马铃薯、荞麦为主食;居住在河谷地区的苗民,以玉米、大米为主食,杂粮有燕麦、大麦、小麦等;蔬菜以萝卜、青菜、白菜、豆类、瓜类等为主。苗族饮食特点之一是喜欢吃酸菜,“酸汤鱼”是苗族传统的风味名菜。 苗族喜欢喝酒,包谷酒是苗族家庭的必备品,婚丧嫁娶或喜庆佳节,招待客人时,都必斟酒敬献,边敬酒边唱酒礼歌。 苗族的婚恋习俗 花苗恋爱婚姻,多为自由选择,旧时也有“游方”的习俗,即农历正月初一后,未婚男青年吹芦笙、吹口哨或拉二胡走村串寨寻找意中人。“走寨”是苗族青年特有的社交活动,也称“走妹”。通常在晚饭后,男青年成群结伴吹着木叶或指哨,去到女青年集中的地方,一家一家的坐着闲聊,起初是一群人,最后剩下一对对的有情人单独相处。青年男女通过“走寨”产生感情后,即可以互赠礼品定情,若得到父母同意,便可以定亲。以后每逢年节,男方要给女方送些食品,女方也要给男方父母做些手工制品回赠。 苗族婚后从夫居,也有少数上门住女方家的。苗族多为三四代同堂,房子多数不分隔,也不为新人单独准备新房,有的用布分隔一下。
拉祜族的传统节日有“拉祜年”也叫“扩塔节”(即春节)、“火把节”、“月亮节”和“尝新节”等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过“拉祜年”。 拉祜年 拉祜族称“扩尼哈尼”,时间一般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九,与汉族春节时间大体相同。拉祜族过年,分大年和小年,大年过5天(初一至初五),小年过3天(初七至初九)。 除夕晚上吃粑粑,大粑粑象征太阳和月亮,小粑粑象征星星和五谷丰登。在农具上要放上一些粑粑,表示让它们和主人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村寨里宰牲畜,户主都要给各户分一节大肠和几勺鲜血,民间有“不见牲血不吃肉”之说。初一,头一件事是到山泉边“抢新水”。据说,谁先接到新水,谁家的稻谷、瓜果等庄稼就会先熟,谁家就更有福气。因此“新水”在拉祜族人民的心目中成了神圣、幸福的象征。早饭后“拜年”,小辈要拿一对粑粑去给长辈拜年,而后各家互拜,接受拜贺后男女老少开始跳芦笙舞、丢包等。 初二开始“串亲戚”,人们带着酒、粑粑、腊肉、甘蔗和蜂蜡等礼物到亲友家去。小辈要给老人磕头拜年,受拜老人要给小辈唱祝词,勉励他们好好劳动,健康成长。大年过完后,初五这天进行狩猎前的出发仪式,祭过猎神后,拉祜族男子就身背猎枪去打猎,直到小年前一天晚上才回来。 小年的活动内容基本与大年相同。 新米节 又称“尝新节”,拉祜语称“扎四俄扎”。每年农历七八月问,谷物逐渐成熟,男女分别在稻田和玉米地里选一些颗粒饱满、成熟较早的稻穗和玉米做新米饭,并杀猪煮酒,以鲜菜瓜果邀请亲朋好友共度佳节。 卡腊节 拉祜语称“安贺别别”节。居于哀牢山原始森林中的新平县拉祜族,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举行。这天,男人们要上山捕鸟打猎,妇女们在家准备酒席,傍晚,全家男女老少汇集一棵象征“卡腊”的株栗树下,烤煮猎物,食品等,敬献于“卡腊”树前。祭奠开始,号角齐鸣,全寨男女面对“卡腊”化身的大树,随主持人的诵唱,频频跪拜。拜祭毕,请一位儿孙最多的老人为村中娃娃拴红绿线于手臂,男拴红线于左手臂,女拴绿线于右手臂。最后,众人围拢会餐,尽欢而散。 搭桥节 主要流传于临沧县南美等地的拉祜族中。每年7、8月间,正是荞麦谷物开花的季节,此时正逢雨季,各处大小河流上涨,甚至山洪暴发,给庄稼造成极大威胁。当地拉祜人就要举行一种仪式,到田间地头的山河旁给庄稼护“魂”。为此每年的7、8月间,各村寨要选定一个吉祥的日子,每户人家出一筒荞麦,做成荞粑粑吃下。男人们就到森林里寻找一棵大树砍倒,把树拉到指定位置(一般是行人必经的河流),把树搭上,然后从河的两头拉上若干红线、白线,预示庄稼“魂”不会被河水带走。在树木的两头堆上若干沙子,预示粮食就像沙子一样丰产丰收。完毕长者就给小辈手上拴红线,预示把“魂”带回家,必有好运。因此,这里的拉祜人每年都要过“搭桥节”,一方面希望粮食获得丰收,一方面全寨男女老少聚在一起,为了一个目的共同劳动。气氛热烈隆重,成为一种较为特殊的节日。
傈僳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傈僳族”怎么读呢?现在告诉你,“傈僳族”的汉语拼音是[lì sù zú],怎样样,现在知道“傈僳族”三个字怎么读了吧。 傈僳族主要分布于滇、川两省,以云南为主要聚集区。在云南境内,傈僳族大都居住在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江流域的峡谷山坡地带,即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等县,其余散居在迪庆、丽江、保山、德宏、楚雄、大理、昆明等地。傈僳族自称“傈僳”、“傈僳扒”,汉语也称其为傈僳。 从语言系属和地理分布考察,可推断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公元1世纪左右,傈僳族先民与彝族先民共同生活在雅砻江、金沙江两岸的广阔地区,也就是今天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3世纪以后,傈僳族先民与其他民族先民不断向西南迁徙融合,到公元8世纪,在今天云南西北地区出现了“栗粟”的部落。15至19世纪间,逐渐迁移到怒江流域,其间一度隶属于丽江木氏土司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怒江傈傈族还保持有原始社会公有制和家长制的残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傈僳族社会发展较快,1954年8月在傈僳族聚居的怒江地区成立了傈僳族自治州。 傈僳文有两种,一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制的用变体拉丁大写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另一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7年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分别称为“老傈僳文”和“新傈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