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31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鑫登录_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每年的三月三,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意思是到洞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所在,要问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答曰:壮族。 三月三歌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也称“三月歌圩”。广西素来有着“歌海”之称,壮族每年都有多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染红彩蛋,五色糯饭,欢度节日。 三月三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各地歌圩也有特定的聚会场地,一般为峒场坡地,也有的歌节在以竹子和布匹搭成的歌棚里举行。参加者多为未婚男女青年,老人小孩也会前来游乐助兴。 相传歌节起源于“刘三姐”的故事,据说唐朝时有一位名叫刘三姐的歌仙,她歌声优美,却因为唱歌讽刺财主豪强,在上山砍柴时被残忍杀害,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大胆善良的姑娘,遂在其遇害日聚集唱歌,歌节由此产生。 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田东的仰岩、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处。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对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演壮戏等娱乐活动。较大的歌节会吸引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来参加,人山人海,摊贩云集,热闹非凡。因此,歌节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盛宴,也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 怎么样,通过以上这些,你知道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了吗?在这里,我还告诉你,为弘扬民族文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定为文化艺术节了。

杏鑫娱乐登录地址_彝族的换裙礼-少女成年的标志

在彝族有这样一种说法:“姑娘的成人礼是没有新郎的婚礼”,由此不难看出“少女成人礼”在彝族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成人礼上,彝族少女会换上代表成年的裙子,称为“换裙”仪式,这种仪式在彝语里被称作“沙拉洛”,意思就是脱去童年的裙子,表示她们已经成年,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骑马、谈恋爱了。 换裙仪式的时间是根据少女的发育情况而定的,一般在15-17岁,因为当地彝民认为双岁不吉利,所以大多选择单岁,仪式的具体时间也需本族老人精细算卦后才能定下。在换裙仪式中,彝族姑娘穿上中段为黑蓝色的三节拖地长裙,将独辫改梳成双辫,并戴上绣花头帕,挂上耳坠。之后换裙者走动起来,婀娜多姿,步履轻盈,使“沙拉洛”达到高潮。 举行换裙仪式时不允许任何男子在场的,由妇女们说些逗笑少女的话语和祝愿词,在歌声和笑声中进行。“沙拉洛”仪式结束后,男子才能参加欢宴,大家席地而坐,愉快地吃着砣砣肉、荞馍和炒面等食物,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由于“换裙”是女子由童年到成年的标志,作为父母对此都非常重视。特别是母亲,她是女儿的贴心人,也最了解女儿的生理状况,在临近换裙前就热心地为女儿准备好了头上戴的花边黑色哈帕、新裙,以及颜色各异的珠子和领上的银牌等服饰品。 换裙仪式意味着女子已经成年,可以自由地找情人、谈恋爱。如果发生性关系,只要不违反等级和血亲的限制,一般不会受族内处分。若女子怀孕,男方赔礼或结婚即可。反之,换裙前的少女要受到严格的保护,避免发生被调戏、奸污的情况,也不准非法同居,如发生此类事件,就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彝族的换裙礼是彝族特有的习俗,也是彝族文化的一部分。

杏鑫测速登录地址_苗族饮食有哪些特色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苗族祖先在与黄帝的斗争中屡战屡败,最后被迫撤退到比较偏远的地方进行防守避难。因而苗族居住的地方,一般位于山顶或山腰等难攻易守的地方。所以苗族饮食也是比较有特色的,大部分苗族人都善于做腌菜、豆制品、酸汤等易保存、可长期食用的食物。 苗族的日常主食以大米为主,部分地区的苗人喜吃狗肉,素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瓜类和蔬菜、豆类、萝卜。食用油除动物油之外,多为茶油和菜油。 苗族的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把玉米、黄豆、蚕豆、红薯片、麦粉团、芝麻、糯米分别炒熟,用茶油炸一下,存放起来。客人到来,将各种炸品及盐、蒜、胡椒粉放入碗中,用沸茶水冲开。客人必须连喝4 碗。 苗族人都善于制作豆制品,普遍喜爱吃酸味菜肴,酸汤是家家必备之物。苗家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在瓦罐里发酵3-5天制作而成的,酸汤可以用来煮鱼、煮肉、煮菜等。苗族保存食物普遍采用腌制法,鸡、而成的,酸汤可以用来煮鱼、煮肉、煮菜等。 苗族保存食物普遍采用腌制法,鸡、鸭、鱼、蔬菜、肉类都喜欢腌成酸味的,因此苗人几乎每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为酸坛。 除此之外,苗族也有着非常悠久的酿酒历史,从制曲到发酵、从蒸馏到勾兑、窖藏都有着一套完整的工艺。苗族人也普遍喜欢喝酒,常以酒解除疲劳,以酒示敬,以酒传情,饮酒为乐。而苗族人的日常饮品中,不仅有酒、酸汤,还有油茶,在湘西地区的一些苗族还有一种特制的万花茶。如此可见,苗族的饮食文化是非常丰富的。 辣椒是苗人的主要调味品,在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的说法,这也是苗族饮食习惯的特点之一。

土家族的傩戏是土家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一直以来被人们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戏剧艺术之源”。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土家族傩戏的些艺术特色。 过去在土家村寨里,傩戏随处可见。土家傩戏源于土家族祭神时的“还傩愿”,所谓“还傩愿”,就是向傩公、傩娘许愿,还傩愿时,一般要举行祭祀仪式,唱傩愿戏。虽然傩戏在各地不尽相同,但必唱孟姜女的故事,而且还要表演傩技。 傩戏班以坛为单位,每坛有6-12名傩戏老师,1-2名掌坛师,掌坛师通常具有较好的表演才能以及惊人的记忆力。 傩事活动一般在秋收后到次年春耕前进行。土家傩戏中的道具和服饰主要有法衣、牛角、司刀、裙子、牌带、卦、令牌、马鞭、令旗等,造型古朴,傩戏音乐有较为固定的节奏。土家傩戏在表演中以丑旦对场和生旦对场居多。 在土家傩戏中,面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具,分为全堂面具和半堂面具。同时每个面具有它固定的名称,如唐氏太婆、先锋小姐、甘生、秦童、开山莽将等。面具在雕刻绘制上,不仅构思异常诡谲,刀法粗犷刚劲,而且形态生动而传神,色调多样,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土家傩戏舞蹈动作夸张,随意性强,且与气功相结合,有许多高难、神秘的动作。唱词通俗,道白风趣,唱腔朴实,配合面具、牛角等道具进行表演,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 土家傩戏与土家梯玛跳神、茅古斯舞以及摆手舞等一系列活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古老神奇的傩文化现象。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如今的土家族傩戏已经成为宗教文化系统的一种类型。研究土家族傩戏的艺术对我国民族学、宗教学、语言学、民俗学、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和美学等都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苗族民间艺术丰富多采,最常见的要数剪纸、编花带、挑花、刺绣、织锦、银饰等艺术。 剪纸又称“西给榜”,是指刺绣的底样,但从工序和价值来看,它本身就是一件完整的工艺品。 苗族剪纸多为即兴作品,一般采用剪、扎、挑手法在纸上随意创作或花鸟虫鱼或龙凤麒麟,构图反映苗族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心理。线条流畅、画面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 编花带是用凳式的编带机或者圆口的竹篮做工具,用编发的手法进行编织,从而制出专用于刺绣的带子。 挑花是苗族妇女擅长的传统工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具有很广泛的实用性。挑花一般在布面上数纱挑刺,采用打散结构法,按布面逐一挑刺,用几何图形将诸多的生物形象表现出来。常以桃红色为基调,白色、绿色点缀其间,画图紧凑饱满。 刺绣也是苗族妇女的另一特长。有平绣、凸绣、辫绣、堆花、绉绣、缠绣等十多种,图案布局美观匀称,色调分明,给人明显的实物感,通过不同的色调,使图象立体呈现,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织绵也被称为“苗锦”,是苗族民间工艺的一大瑰宝。织锦要求很高,编织起来费时费力。一般织锦用来制作锦带,色调浓烈鲜艳,多作衣饰佩带用。 明清以前,不论苗族男女,都喜欢佩戴银饰。直到现在银饰仍是青年妇女的主要装饰品,但男子已普遍不再用。 银饰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黔东南为代表,不仅工艺水平很高,佩戴的数量也最多,最为显著的是镶有二尺多高的宽大银角;第二类是松桃、铜仁地区,妇女在头巾上插上许多银花,胸前围腰上绽着许多大块银花;第三类是贵阳以西地区,银饰数量较少仅在头上发髻插少许。这三个地区也有其共同特点,都戴有银质的耳环、项链和手镯。

宁夏是我国回族人最大的聚居区了,如果你在这里旅游观光,可能就是深深地感觉到,回族人是那么的偏爱吃面食,而且他们的面食也很有特色。 回族人偏爱面食,同时他们制作的面食也有突出的特色。他们的特色主食是面粉为料,经烤、烙、蒸、炸、煮、烩制成,在上百种花色,最具风味的有葱丝饼、椒盐饼、千层饼、软硬炒面等。 回族人在接待宾客、或满月、添丁、百岁以及婚礼期间,都要制作油炸的面食。特别是每逢穆斯林的重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时,回族人更是家家户户炸油香、馓子,不仅自家人食用,也会馈赠亲朋邻里,所以油香和馓子也成为了回族人节日中的上乘食品。 油香是指回族人制作的一种特殊油饼。它的种类丰富多样,主要有西北地区盛行的发酵面油香和内地盛行的糯米油香、烫面油香、地瓜油香等。每逢开斋节、 古尔邦节、圣纪节,家家都要煎炸油香,除了自己食用以外,还要相互赠送,有的家里过节纪念亡人,有了红白喜事,也要炸油香以表示尊祖继俗。 馓子也是回族的一种形似盘条的独具风味的油炸食品。馓子制作难度大,如果没有较高的技术,炸出的“馓子”不香、不脆、不松散。要炸好馓子必须配好料,和好面,晃好条,缠好股,炸好色,才能达到形如栅木,条细心空,焦脆香酥,入口即碎的程度。 在回族人制作的面食中,风格最为独特的当数牛肉拉面了,如今已普及到全国各地,已经成为颇受欢迎的快餐食品了。

杏鑫主管304724_藏族民居介绍,藏族民居的建筑特点

藏族民居在构建方式上,有土筑、石砌、土石木混合、干栏和井干式民居。今天我们简介聊一聊藏族人的建筑特点,与对中国民居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探讨。 在西藏广阔的区域,散布着形式众多的民间居住建筑,藏北草原牧区的牛毛帐房,拉萨、日喀则地区的石砌“碉楼”,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以及阿里高原的窑洞,均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区域色彩。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庄重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做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如有第三层,则多做经堂和晒台之用。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西藏东南林区民居,风格独特。多采用木构架结构的木楼及竹楼,整个木楼从墙体结构、楼面、楼顶都是木材为建筑材料。通过外廊的木楼梯出入上下。屋里密铺木瓦,上面压上石块稳定。下面空间敞开,供拴养牲畜之用。木楼之上为居室和仓库。位于中央的居室通过小过厅连接外部走廊,居室两侧为仓库。 藏族建筑的外墙除白色外,还有姜黄色、暗红色、黑红花色等。姜黄色的墙面多见于神台、神座;而寺庙建筑、贵族宅院建筑、政府机关建筑和一些活佛府建筑的女儿墙粉刷成暗红色,这是区分于民居建筑的特殊待遇(如布达拉宫的建筑就分为红宫和白宫,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就安放在红宫内)。 在藏族的审美中,红色被看做权势的象征。至于黑红条状交替的花色粉刷墙体多见于西藏日喀则地区,这是受萨迦派影响的地区出现的一种情况。 因此,沿川藏线凡信奉萨迦教派的村庄,其建筑墙体都是黑红色。 藏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风、防震的同时,也用开辟风门,设置天井、天窗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实现通风、采暖的效果。 民居室内外的陈设显示着神佛的崇高地位。不管是农牧民住宅,还是贵族上层府邸,都有供佛的设施。最简单的也设置供案,敬奉菩萨。 总的来讲,藏族民居的建筑特点,既与千百年来所形成的藏族民族风俗习惯有关,也深受西藏藏传佛教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已的特点。

杏馫注册登录网_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苗族吊脚楼

苗族自古就有依陡岭而居的习俗。村落的选向依山势而定,只要靠近水源,野兽出没少且向阳,便能建寨。大多聚族而居,几家或几十家住一个村寨,村寨的房屋紧密相邻,三五十栋或一二百栋紧挨在一起。每寨七八户、几十户不等,三四十户的大寨较少见。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也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颇具特色。 传统的苗族吊脚楼建筑多为木结构,以瓦或杉树皮、茅草等遮盖屋顶,也有用薄石板为屋顶的。各地房屋形式不大相同。住在山区的多住吊脚楼,在二三层阶梯的坡地上,利用山坡的自然地势,在下方竖立较长的木柱,上方则竖立较短的木柱来支撑,铺上楼板,盖房屋;楼下不住人,用在堆放杂物或饲养家畜。木楼的窗户不大,室内阴暗,但能避风寒,房屋大都紧紧相靠,谷场则建在村边寨头,以免一旦失火,危及粮食。 苗族屋内的布局以火塘为中心,火塘用青石板砌成,再用椿木圈成正方形,然后在火塘周围以质地坚硬的木地板铺“地楼”。“地楼”离地面约30厘米,内设火塘。火塘边安设祭祀祖先的灵位,人们的起居、饮食、祭祖、敬神、打坐都在火塘旁。 因此,到苗家做客,如未得到主人邀请,不能在“地楼”火塘边的凳子上坐。当主人邀请就座时,必须到外边擦掉鞋子上的泥巴才可在火塘边坐下。苗家对于火塘有着特殊的情感,有书记载:“当时苗民被迫迁徙深山老林,无房居住,只好栖身岩穴,或者搭棚为屋,避风躲雨,因为穷得没有铺盖。所以借助火坑烧火御寒。” 吊脚楼除了具有其本身的特点、形式外,还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即空间宇宙观念。这在苗族吊脚楼正梁中央的普遍存在的那一神秘象征符号可见一斑。符号呈圆形,分内外两层,外圈为朱红或墨汁绘就,中心则用红色,如一“卵”形,整个符号形状十分古拙。其基本含义是房屋可以包含宇宙,容纳天地。从某种意义上说,苗族吊脚楼在其主观上与宇宙变得接近,更为亲密,使房屋、人与宇宙浑然一体。 苗家的吊脚楼因苗民居住地不同而略有差别,但不论哪种样式的吊脚楼住宅,都设有火塘,而且是不分昼夜、季节,终年不熄,以象征苗家兴旺发达,这也是苗族吊脚楼的重要特点之一。

东北城乡的满族传统民居,不论青砖瓦房还是土坯草房,均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烟筒不是建在山墙上方的屋顶,也不是从房顶中间伸出来,而是像一座小塔一样立在房山墙之侧或南窗之前,民间叫做“落地烟筒”,满语谓之“呼兰”。 这种形式的烟筒来源于山林中满族人的房屋。由于其屋顶是用桦树皮或茅草覆盖,甚至墙壁也多是用树干加工后排列“砌”成,如若烟筒附在墙壁上或设在房顶上,很容易引发火灾,所以就把烟筒设在距房三四尺远的地面上,再通过一道矮墙内的烟道连通室内炕洞,达到排烟效果。随着建房材料的变化,逐渐改为用土坯和青砖砌筑,但高逾房檐、下粗上细的风格依然如旧。 土坯草房的烟筒就好像是一只大酒瓶,砖砌的烟筒多呈方形,逐级上敛,似一座小塔。沈阳故宫清宁宫西山墙之侧,至今仍保留着满族皇帝“带”进宫来的高大砖砌“呼兰”烟筒。 在民间,这种烟筒还有一些特殊的用处。比如有的地方冬天把鸡窝搭在常有热气通过的“烟筒桥子”上,让鸡也能住在“炕”上,冬季仍可产蛋。民间还认为烟筒根是死人魂灵寄身之所,年节时此处烧纸祭奠。家中老人病重咽气之初,儿女要在烟筒根下喊“朝西南光明大道走”,谓之“指路”。 因为呼兰式的烟筒是关东的一大独特景观,在一些文人墨客题咏东北风俗的诗篇中也常提到它。其中乾隆皇帝《盛京土风杂咏》“呼兰”诗中“疏风避雨安而稳,直外通中朴且坚”之句,应算是“金口玉言”的总结。 本文到此结束,更深入了解满族民居有关情况,请点击:满族民居的历史变迁

由于现在水族地区教育科学文化还相对落后,加之风俗习惯有它的相对独立性,并不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水族民俗的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既能成功的,我们必须作好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 应当怎样改革水族民俗,怎样做好这一工作呢?我们认为: 1.要搞好思想建设,在全面提高水族人民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上下功夫。改革水族民俗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人,在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任何民俗都不是短时期所形成的,而是代代相传,因袭成习惯的。因此对它的改革不能一成而就。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必须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只要广大水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既能增强对陈规陋习的鉴别能力,从而自觉地抵制旧风俗,发扬新风尚。 2.建立健全有关制度规定,强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的约束力。进行水族民俗改革,既要搞好思想建设,增强水族民众改革民俗的意识,唤起人们改革民俗的欲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规章制度把思想教育和必要的限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同有关法律相衔接。只有这样,才能使移风易俗的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真正收到成效。 在研究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要划清良俗与陋俗的界限,比如,要划清封建迷信与宗教信仰的界限;结婚中购置必要的物品与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界限,封建宗法话动与正常人际交往的界肠经济援助与送礼受礼的界限,等等,使健康风俗得以发扬光大,陈规陋习得到真正革除。 3.加强科学文化的宣传和普及。信仰民俗的神秘性往往与愚昧性联系在一起,古代由于生产力落后,科学知识贫乏,人们无法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便相信世界上还有一种超自然力的神秘的力量存在,于是鬼神崇拜产生了。 在水族地区,过去虽然有不少人对鬼神的存在产生过怀疑,但园于科学文化水平的限制,无抑论始终未能得到长足的发展。相反,鬼神迷信却传播很广。时至今日,在水族居住的—些地方,封建迷信还比较严重,凡是生死、疾病、灾荒、吉凶、祸福、求子、求财等等都要敬神,而这就必须请巫婆、鬼师占卜念祝词。这些不仅浪费了资财,加重了群众负担,影响了生产发展,而且污染了社会风气,毒害了人们的心灵。为此,在水族地区,还要高举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的大旗,广泛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为提高广大水族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面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