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91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侗族风俗:行歌坐夜 赴一场食色性也之约

你以为,过了迴龙桥,喝了拦门酒,听了小伙儿的芦笙,对上了妹子的眼神,就算入了侗家吗? 笑话。 穿越黔桂湘交界的崇山峻岭,颠簸于漫长的狭窄国道和短暂的高速公路,看着窗外的层峦叠嶂变化无常,在并不是充满神秘传说的湘西州的湘西地区,是从宋朝起便成为往返西南大通道的通道县。而距离县城半个小时车程的芋头侗寨历史,即便相比“通道”的得名久远而言显得微不足道,也已经承受了至少600年的风雨。如今,这座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古寨,代表着现代化通道县的传统留存。 27岁的杨友欢和30岁的杨团花并不是姐妹,却因为生活的机缘亲如姐妹——她们都是侗族琵琶歌的传承人。对于今天的侗族年轻人来说,手机和外面的世界同样诱惑深重——就像侗寨传统的男女交往之道对于游客的诱惑。很少有人下得了决心,花费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拜师求艺,每天怀抱琵琶或牛腿琴进行千百遍的练习。如果心存成业出徒的直接目的,这个练习的过程将更加枯燥无味。 团花的父亲是侗歌传承人,她没有继承,而是选择了自己更加热爱的琵琶歌。如今的诸多侗乐如侗族大歌、琵琶歌、牛腿琴、芦笙、箫笛、侗戏,传承人并不依赖家族延续。必要的勤学苦练和百里挑一才是唯一标准,而其中的一项重要能力,是侗语歌曲的新创力。侗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现在的侗歌记录,大多借助汉语拼音,用侗语写歌唱歌,是侗乐传承最有意义和体现原生价值之处。 初入侗寨的游客,常常沉浸在声色味的多重刺激中。即使你对好听到瞬间洗脑的“欢迎你到侗寨来”不感兴趣,也绝逃不过侗妹多彩的衣裙吸引。侗族姑娘常穿主体为发紫的黑色亮布衣,领襟和袖口多是鲜艳的几何图案或红绿花朵,腰前一块带流苏的绣工精细华美无比的围兜。这样的服饰在苗壮土等西南诸多少数民族中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只穿超短裙,因为我(们)腿长。”侗妹友欢对我说。 我曾反复提及过,“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原始文明积累阶段,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出口都单纯匮乏,人所关注的脱不开食色性也”。食的表象是分享,性的表象是调情(说是情调也可以),但不约而同的,这二者在相对闭塞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都以颇具仪式感的群体活动形态呈现。食和性被歌颂被延存,进而被加进规则化的“条款”,成为种族共守的文化传统。在“解放人性”和“脱去虚伪”这件事上,“化外之地”和“国之中心”到底哪个更先进一些则不言而喻 侗族人常说“歌养心,饭养身”。糯米是寨子里最有魅力的食物,在大山之中的生活里,这张既能增强饱腹感,又香甜可口的原料被制成孩子最爱的糍粑。蒸好的糯米放入木舂中,用长槌反复击打,直到米筋弹黏成为整体。这个过程常在寨子里的鼓楼里进行,那里是侗寨里自古重要的公共议事场所。 打好的巨大糯米团捏成小圆块,裹上豆面或糖粉,就是可以直接食用的糍粑了。对于离家在外的侗族人来说,糍粑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每每想起都回味无穷。 另一种糯米的变体是油茶,制成的工序更为复杂。同样蒸熟的糯米,需要经过晾干的过程。干燥的熟糯米下油锅炸成香脆的米花(实际上这样就已经很好吃了),盛入碗中后同时加入豆沙馅,浇入预先煮好的茶汤便可以吃了。如果是待客,主人家会只奉上一根筷子,取意一心一意——还好,即使不用筷子,油茶这种东西也是可以一饮而尽的。 在物质缺乏的岁月里,侗人以群体活动的形式创造了合拢宴这种待客法。一家来客,全寨招待,粗犷不羁的侗人,由此保持了餐桌上鸡鸭鱼肉的丰富性。当然少不了酒。在侗族人的餐桌上,千万不要催牛逼说自己是个能喝的客人。 无论是“游方”、“走婚”,还是“坐妹”、“走妹”,(西南)少数民族的男女之道虽然名称不同,但都透露着自由选择的婚恋观。在通道县的诸多侗寨中,尽管“一见钟情”依然浪漫地被青年男女期待着,但对男性力量的崇拜与挑选却是婚姻更重要的考核指标,这似乎借由了传说中的”侗人尚武“的文化传统。在侗族的“夜生活”里,类似的男女相处(相亲、约会、搞对象)情节被称为“坐夜”,这显然听起来比“游方”更能检测男方体力的优劣。而与其它地区和民族不同的是,侗族小伙子要想完成坐夜,第一要务是背着乐器攀爬心仪姑娘家的寨楼——很难想象巨大的芦笙会成为谈情做爱的配套工具,于是琵琶或牛腿琴便脱颖而出了,这也是琵琶歌所涉及内容十之八九都与爱情有关的原因——寨楼都上不去,就只能回家做做农活了。是的,耕地拉犁做得好的话,在侗族男女相亲之时无疑也是可以加分的。 当然没人会允许奇怪的陌生人随便爬到自己的家里来。行歌坐夜的男女双方通常都是已经相识的,或由家人朋友推荐上门。虽然坐夜当天男女双方各有三五好友相伴,又有女方家长迎客进门,却也都会给主角安静独处的空间。据说如果坐夜三次还没有发生什么让人害羞的事情,也就什么事都不会发生了。如果发生了什么,则皆大欢喜,姑娘穿上最华丽的盛装(依然是超短裙),佩戴图案繁复的银制饰品,将头发的斜髻束成正直,宣告终身大事已经完成。 作为通道芋头侗寨最才华横溢的演员,团花和友欢每天都至少一次地,在弹奏她们热爱的琵琶歌之后,扮演待嫁闺中的新娘,为猎奇的游客带来坐夜演出。享受快乐的代价是被灌入一大碗米酒,缠上沉重的头巾后,“勇敢的”游客被杨家姐妹的“兄弟们”上下抛动,伴随着芦笙的彻响,抬入木楼上的闺房——这同样需要体力,对于抬人者和被抬者都是如此。然后音乐戛然而止,整座木楼的灯光熄灭,仅剩“怯懦的”游客隔空的无尽遐想,无处疏解来自人之初的原始欲望(愚妄)。 “如今的寨子里,还有真正的,真正的,坐夜吗?”我像一个庸俗的游客般(我就是)问友欢和团花。 在芋头侗寨千古的神秘空气中,她们笑而不语。 本文来自乐途旅游:喻添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万佛山芦笙舞起来,侗听芦笙庆丰收

每年的阴历十月初十,通道万佛山侗寨都要邀请琵琶歌王、以芦笙舞、美食丰收宴的形式“侗听芦笙,庆丰收”。吸引了数百名侗族文艺爱好者、侗族美食爱好者的参与和观看,场面十分热闹与壮观。侗族原生态的舞蹈、乐器与大自然对话,使芦笙、琵琶、侗笛三大乐器碰撞在一起,让你聆听到了来自万佛圣山的一场天籁之音。 图文/朱文鑫 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其中芦笙是我国最早的笙类乐器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芦笙舞是侗族的传统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芦笙是侗族人喜闻乐吹的一种民间器乐,每一个侗寨都组建有芦笙队,而芦笙队水平的高低和精神风貌往往代表这个寨子的实力和荣誉。通道侗族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风古雅淳朴,被誉为“歌的海洋,舞的世界”,芦笙在民间广为流传,芦笙文化艺术一直是侗族文化的象征,寄托着侗族人情感的文化精髓。 图文/朱文鑫 唱出心中的歌,芦笙女子身穿奇异的芦笙服,翩翩起舞、笙歌阵阵,争奇斗艳,侗族民间的能工巧匠,利用竹、木和铜片等三种材料即可制造出各式各样的芦笙,吹出的声音清脆、响亮、浑厚、悦耳,如一顿丰盛的侗族艺术大餐。 图文/朱文鑫 侗族民间以吹芦笙为乐,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丰收庆典,都少不了吹芦笙。有时当地民间还举办吹芦笙比赛活动,数十支甚至成百上千支芦笙齐鸣,场面十分壮观。 图文/朱文鑫 梳妆,打扮,期待着一场歌舞的交汇与交流。2006年,侗族芦笙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文/朱文鑫 跳起来,舞起来。一曲曲动听的侗族芦笙曲醉了侗寨醉了万佛山。侗族芦笙是侗族民间工匠用竹、木、铜片自制而成的传统竹管乐器,侗语叫“伦”。芦笙音乐是侗族生活中的一部分,被人们视为“喜”和“乐”的象征,在不同的场合,以各种形式表演不同的芦笙音乐和舞蹈,来表达民族情感,深受侗族同胞喜爱。 图文/朱文鑫 芦笙吹奏的形式和表演手法的不同,有地筒、特大芦笙、大芦笙、中芦笙、小芦笙、最小芦笙6种。听当地老人说,侗族芦笙传统曲牌共有十二首,按农历12个月来定。经不断发展改进,芦笙曲目已达到了九十多首。由于侗族没有文字,芦笙的记谱方式是汉文译音记谱。 图文/朱文鑫 侗族在歌舞时都离不开芦笙的伴奏,歌舞和芦笙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和内容。芦笙不单是一种民族乐器,演奏时边吹边跳又是舞蹈。吹芦笙时可站可坐可跳,特别是舞蹈时,边吹边跳。 图文/朱文鑫 吹者自吹、舞者自舞。跳时以大号芦笙居中,年青姑娘以大号芦笙为中心,围成一圈,摆手帕或打花伞、提油灯,或进或退,腿部一曲一变,踩着芦笙的节拍翩翩起舞;在姑娘的外围又有一圈手握小号芦笙的男子边吹边舞。这两圈舞蹈者按照一定的舞步,不时交换位置,从而使之气势雄浑,场面壮观。 图文/朱文鑫 图文/朱文鑫 芦笙演奏时,演奏者常做左右大幅度摇摆,独舞和对奏时,又会时而旋转,时而蹲跳。以芦笙为伴奏乐器并围绕着芦笙而跳的舞蹈是自吹自舞、边吹边舞。主要模仿人们的各种劳动动作或动物动作。 图文/朱文鑫 图文/朱文鑫 娱乐性芦笙舞是一种群体性舞蹈,表演性芦舞主要用于表演和演出,根据舞者形体动作的不同表现进行舞蹈,舞蹈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主要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图文/朱文鑫 聊起芦笙舞的起源,一位芦笙舞的老艺术家告诉我,侗族最初是传统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如今,每年阴历十月,通道地区的侗族寨子的侗族民众在稻谷收获后至来年春播前农闲期间喜庆丰收。 图文/朱文鑫 芦笙舞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也是苗族最喜爱的民间舞。芦笙舞既有群众性芦笙舞,表演性芦笙舞,还有风俗性芦笙舞。 图文/朱文鑫 侗族人热爱生活,喜爱歌舞,当芦笙、琵琶、侗笛三大乐器碰撞在一起,在万佛山下,让你聆听到了来自万佛圣山的一场天籁之音。 ———————— 图文:朱文鑫 微博:新_照不宣 微信公众号:新照不宣 微信:wenxin_47325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 本文来自乐途旅游:朱文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再生人说:谁都有前世,只是你弄丢记忆

什么是再生人?我百度了一下资料: “再生人,首先指灵魂转世现象。再生人现象有个例,也有群体现象,全球最大规模的再生人群体现象,出现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坪阳乡”。 其实说白了,再生人就是记得自己的前生,知道自己上辈子是谁?又做了什么? 这一不可思议的超自然、超现实、超乎想象的是情况真的存在吗?人真的有灵魂,真的可以转世再投生,人真的有前世和来生吗? “每个人都有前世,只是你弄丢了记忆”,这是一个再生人对我说的。 百度上说全球最大的再生人群体出现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坪阳乡”,2016年11月中旬我恰好通同几个朋友到达那里,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采访到再生人,听听他们怎么说,知道他们的前世和今生是如何转化的,如何衔接的,如何面对的。 但要采访再生人并不容易,很多人不愿意面对我们的访问,特别是陌生人询问。 每次都是伤感的回顾,痛苦的回忆,生与死不是一个欢快的话题。所以冥冥中的老天让我们失忆,让我们忘记,让我们努力面对新的未来。 但石爽人很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她不仅愿意说她个人事,也愿意宣传她认为的价值观,她认为天地之间还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她说自己一直在研究和追寻这种存在,她说还有好多人拜访她,再生人不孤单。 石爽人,1963年出生,现居住在通道县平阳乡,侗族。 但她说自己的前世是汉族,是不远的另一个村寨人。她的前世是1936年出生,二十三岁那年生病发高烧,烧了三天后去世了。 她的前世叫姚家安,当时已经结婚,并生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她于1960年5月11日去世,最小的儿子当时只有10个月大。 石爽人说她两岁的时候逐渐恢复记忆,逐渐把自己的前世说给别人听。最神奇的是她读小学时,在学校点名,有两个大孩子一下子让她惊叫起来,正是她前世的一双儿女啊。 后来石爽人不仅儿女相认,她还找到了前世母亲和县溪老家,也一直走动,她给我们看了一些她同原来家人的照片。 石爽人对她的前世过世一直耿耿于怀,她说自己烧了三天昏迷不醒,其实并没有真死,是“假死”,如果不急忙埋了,或许还能活过来。她这辈子依然经常发高烧,有过23次高烧昏死的经历,但最后都活了过来。 她今世的父亲是位著名的木工匠人,为了怕她再出现意外,就给她打制了一副银手镯,要牢牢的拴住她,结果起到了作用,她顽强的活了下来,这手镯也一直不敢取下来… 同石爽人不同,我们在通道县芋头古寨采访到的一位再生人不愿意我们说出她的名字和公布照片。她说不想让人认出她来,给她工作造成麻烦,给她的家人带来不必要的影响,所以下面的图片同采访的再生人没有直接关系,只是“芋头古寨”的一些随意拍摄。 这个受采访的姑娘也隐去真名,姑且叫她“A姑娘”。 A姑娘前世生于1969年,1982过世,死于白血病。再生于1983年,转世相隔9个月。 A姑娘现在的父母是她原来堂伯的儿子,两家住在一个村,只是原来的父母住在村边上,她现在管原父母叫“爷爷”。 A姑娘两岁多会说话就同别人讲她前世的事,而且特别喜欢讲。一次父母带她去“爷爷”家里玩,结果她进门就开始翻东西,并清楚的知道吃的在哪里,她原来的东西放在那里,对这个家的环境特别的熟悉,她说自己就是这家的人。 她不仅熟悉“爷爷”家,管爷爷叫“爸爸”,还追逐一些比她大很多的孩子玩,说是她的同学。她去世时读了小学五年级,她认识她的那些同学,叫得出她们的名字。但这些“同学”觉得她很可怕,见她就会跑掉。 她还认识一些比她大几岁的孩子,她说前世曾经看护过她们,但这些孩子也是对她躲闪,怕怕… A姑娘小时候非常愿意同别人讲她的前世,也记忆清晰,但她五岁的时候家里不断地给她吃红鲤鱼。当地的习俗吃红鲤鱼会失去记忆,她也逐渐开始忘掉过去。 在她上小学时学习非常好,所有的课程都很轻松,但到了初中就不行了,开始吃力,她的前世读过五年小学。 她说她“爷爷”一家对她特别好。也把她当成女儿看待,给她留着房间,让她“回家”去睡,但“爷爷”看她的目光总有一种忧伤,一种惆怅,一种未了的情节… 关于再生人究竟是怎么回事?现在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似乎也不能断然认为就是封建迷信,宇宙中还有很多未知的事情是我们所不了解,我们需要不断地发现与破解。 石爽人说:“每个人都有前世,只是你把记忆弄丢了”。这记忆不就是灵魂吗? 其实再生人并不是个别现象,据说仅通道县就有100多人,而世界各地也多有报道。再生人证实了灵魂的存在,那么,你相信人有灵魂吗? 本文来自乐途旅游:书影,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湖南发现100多“再生人”记者现场采访当事人轮回转世是真实的-01 本文来自优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揭秘古老山村“再生人”灵魂转世(上) 本文来自优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你我的前世,又是谁?你我的来生,又会在哪里?因为前世尘缘未了,所以今生再续前缘?在湘贵桂三省交界处的湖南怀化通道古侗寨内,诡异神秘的“再生人”转世,无法解释的灵魂转生故事,颠覆了我们的思维和想象。著名旅行家七色地图带你探访湖南通道,听“再生人”亲口讲述前世经历。 本文来自优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通道再生人,莫非生命真有轮回转世?

在湖南、贵州、广西交界处的侗族聚集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自称是死后转世,能够清楚地记得前世的事情,有的甚至与前世亲人再续前缘。这些人被称为“再生人”。其间多数“再生人”不愿意自己的生活被打搅,拒绝接受采访。从而使得这一群体愈加神秘。 不久前,小鱼在大山深处与世隔绝的湖南省通道县的芋头古侗寨,偶遇神秘的“再生人”,有幸对她进行采访并相处了48小时,了解到许多不为人知的神奇故事。 或许是多年的习惯,或许是职业病,每到一个古村落,我都会住进村民家,深入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与生活。这回,我来到位于湖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处通道县的芋头古侗寨(玉都古侗寨)。在古色古香的芦笙鼓楼,我发扬了双子座善于沟通的特长,与当地淳朴的村民们聊天。我很是好奇通道神秘的“再生人”这一现象,问了又问。 侗寨里的杨大叔笑着说,姑娘你到我家来玩吧!我有个“再生人”外甥女,今天恰好来走亲戚,年龄也和你差不多,你可以和她聊聊。 我只是比你们多了一份前世的记忆而已 于是,在杨大叔家,我见到了这位神奇的“再生人”美眉。这个面目清秀的“再生人”美眉叫姚露(化名),今年24岁,性格开朗活泼,有着甜美的笑容。如果不是杨大叔告诉我,我根本看不出她是“再生人”。姚露见我目不转睛地打量着她,莞尔一笑,道:你别老盯着我看嘛,我们“再生人”长得和你们一样,只是比你们多了一份前世的记忆而已!” 我舍不得我的孙女,所以这辈子我成了她的女儿 或者是因为年龄相近的缘故,我和姚露一见如故,聊得很是开心。姚露告诉我,她家就在芋头古侗寨附近,她是土生土长的通道侗族姑娘。她记得上辈子是自己的太外婆,也就是外公的母亲,叫石培树(音译),生于1899年。上辈子就住在芋头古侗寨,以唱侗歌为生。因此这辈子的姚露特喜欢芋头古寨,经常来芋头古侗寨的舅舅家走亲戚。 姚露说,石培树对自己的孙女(姚露的母亲)疼爱有佳,经常带在身边。1973年,74岁的石培树因病去世,当时才刚满10岁的孙女(姚露的母亲)哭得象个泪人。石培树割舍不下对孙女的深情。时隔19年之后,石培树转世出生,成了她最疼爱的孙女的女儿——姚露。 姚露说,她和母亲有着非同寻常的亲情,母亲格外地疼爱她,她也很能理解心疼母亲。二十多岁的她还经常陪母亲一起睡,冬天为母亲暖脚,夏天为母亲趋赶蚊虫。姚露有一个刚满20岁的妹妹,但妹妹并没有前世的记忆。 我刚学会说话,我就会流利地唱侗歌 姚露说,关于前世的记忆,是从她刚满三岁时开始恢复的。当年刚满三岁的她,在没人教的情况下,突然有一天无师自通地流利地唱侗歌,会唱很多首,见人就唱,并拉着邻居们听她唱。还不厌其烦地告诉别人自己前世的名字-石培树。杨大叔告诉我们,幼年时姚露最喜欢唱的那几首侗歌,正是自己的外婆-石培树以前最喜欢唱的。姚露还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对音乐特别喜爱。无论多么复杂的曲子,姚露只要听过一两遍,就能准确无误地唱出来。姚露还笑着给我们唱了好几首侗歌。虽然歌词我听不懂,但音律感觉特别地舒服好听。 红鲤鱼汤抹去了她上辈子的记忆 虽说在通道“再生人”的例子很多很多,通道人早已见之不怪,但姚露的家人还是颇为担心。姚露的外公是当地的一名教师,平素非常严厉。当老人家得知自己年幼的外孙女,开口闭口就说是石培树,并管自己叫儿子,将一家人的辈份弄乱了,顿时火冒三丈。姚露的外公叮嘱姚露不能对外乱说。可当时年幼的姚露哪能控制得住呢。外公更是离奇地愤怒。一直到现在,姚露都特惧怕外公。 家人们聚在一起开会商量,决定抹去姚露上辈子的记忆,让她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汉族有个传说,人死后,过奈何桥、喝孟婆汤,转世可以忘掉前世的事情。而在通道,侗族人也有着相传的古方,让“再生人”小的时候吃侗族的“孟婆汤”——红鲤鱼,据说能够忘掉前世的记忆。于是就找来了当地的红鲤鱼,熬成浓汤让姚露喝下。或许是因为吃了多条红鲤鱼,姚露前世的记忆被慢慢淡忘了。 自己前世不重要,这辈子生活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杨大叔家里恰好有着多余的客房,姚露邀请我一起住下。据说侗族的女孩子,从小就非常能干。姚露说,她读小学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学会了织侗锦、打糍粑、做油茶以及做酸鱼和酸肉。姚露非常热情,带着我在芋头古寨里参观,不厌其烦地告诉我哪条石板路是她上辈子走得最多的,哪座鼓楼是她上辈子经常在那儿唱歌的。姚露还带着我参加“行歌坐夜”(侗族古老的婚恋习俗),并告诉我,石培树就是在参加“行歌坐夜”时与丈夫一见钟情许下终身的。 姚露还说,曾对自己是“再生人”有过困惑,后来得知自己身边的例子很多,便把心态放平和了。离别的时候,爱笑的姚露告诉我,自己前世不重要,这辈子生活得好才是最重要的。她希望自己今后的生活快乐幸福! 用科学暂时还无法解释 “再生人”现象 在通道探访的多个日子里,我仔细观察了当地的水、植物、空气、动物等等,没有发现异常,查阅了很多资料,但都没能查询到值得寻找的规律与线索。根调查统计,通道县在世的“再生人”超过110人,是目前所知的世界范围内爆出的人数最多,最为集中的“再生人”群体。“再生人”年龄大部分为五六十岁,最小的是个男孩子,才六岁,刚上小学。早在2011年,通道县官方联合中国社科院相关专家对通道县“再生人”现象进行了考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肯定再生人现象的存在,但没有找到科学依据。”真相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自,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湖南怀化通道发现100多“再生人”轮回转世震惊全国

吴师彩和吴师航——前世生死好姐妹转世为一对双胞胎 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坪阳乡的地方,出现了一群“再生人”,他们自称是通过投胎转世来到今世,并清楚地记得前世的经历。 坪阳乡位于通道的最南端,处在湖南、广西两省的交界处,一片外人很少涉足的神秘区域。“再生人”这种奇怪的说法在这个地方古已有之,当地将这一现象作为田野文化并进行了调查,也想解开这一谜团。坪阳乡的领导陆志鑫介绍:“再生人,以前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但是没有做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尽管不能从科学上去考究,是什么原因形成的,但这种特异的文化现象非常普遍,我们坪阳乡只有7800多人口,据我们把这种再生人现象作为文化调查来看,我们统计了一下,就有一百来个,就有一百来个再生人。” 再生人,就是人生下来更事后,便能如数家珍般的说出他前世姓什名谁、家住何处、做过什么事、怎么生如何死、周围的邻里亲戚等等。更有甚者,会找到前世居住之地,或下葬之所,也有找到上辈子的亲人,再续前缘的。 在通道这块神秘的地方,不时出现一种非常神奇的生命轮回现象。几位权威专家教授到实地考察后,排除了人为炒作和集体扯谎的可能性,认为很有研究价值,建议设立“再生人通道观察站”。这种“神秘的生命现象”也许永远是个谜,而正是这未解之谜,将成为好奇者前来通道的恒久动力。 案例一:吴素德死后先转世为牛,牛死后转世为吴晓 吴晓,坪阳乡马田村人,今年7岁。吴晓3岁那年,父亲带他到姑爷家去串亲,一见到已是古稀之年的太姑爷,小吴晓顿时怒目圆睁,抄起地上的一只靴子朝其猛打,嘴里还嚷嚷道:“打死你,这个坏女婿,坏女婿!”弄得在场所有的大人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人们问其原委,小吴晓才说出真相。 原来,吴晓上一辈子就是他现在爷爷的爸爸!吴晓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从3岁会讲话时,就曾断断续续地对家里人说他就是他爷爷的父亲,名叫吴树德。吴树德生前育有二男二女。被小吴晓追打的正是他上辈子的小女婿。而小女婿过去确实有过不少得罪老丈人的地方,想不到老丈人转世后也还不原谅他的“坏女婿”。之后,小吴晓在家常常和爷爷回忆起过去他们父子间的很多往事。很多事情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又一一再现在他爷俩的眼前。 案例二:白猪转世为人屠夫立地成佛 坪阳乡谱头寨有个吴姓男孩,前世是一头白猪,转世投胎为人后,因尚能准确地认出曾经杀死它的屠夫容某而在当地轰动一时,屠夫容某因此发誓今生今世不再杀生。原来,吴姓男孩与屠夫容某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小男孩一岁多时,家人带他到村里去玩,每次只要碰见屠夫容某,小男孩就要拚命地哭叫、挣扎,每次都这样,家里人也不知道个所以然。小男孩长到两三岁时,每当看见有人在地里采猪菜,他都要告诫他们,哪种菜太苦,哪种菜太辣,采多了,吃不下等等一些话。弄得大人们直好笑,说他小小男孩能懂啥事。 这个时候的小男孩在村里更加害怕见到屠夫容某。每每见到容某,他就老远都会拚命往家里跑去,每次都这样。久而久之,村里人感到这里肯定有蹊跷,便试着问小男孩是何原因。哪料,小男孩说出了一个惊人的大秘密。原来,他前世就是他外公家里养的一头大白猪。还说,那天,屠夫容某带着一个人来买猪,白猪见不妙,拚命地往外跑,一直跑到他家背后的山地上,还是被容某等人追上来抓住,抬去他们家给杀卖了。这可是个爆炸新闻。村里人一传十,十传百。小男孩是白猪转世的事就这样传开了。从此,人们见到小男孩干脆不叫其名而直呼“小白猪”了。这个名字就这样一直叫到现在。 湖南记者找到了这个男孩的母亲陆居桃。 记者:他是什么时候讲前世的事情的? 陆居桃:他1岁多。 记者:刚开始说话的时候? 陆居桃:刚开始说点点话的时候。 记者:他怎么说? 陆居桃:他讲他是猪。人家在外面摘猪菜,他就说你不要拿这种菜,这种菜不好吃,人家问他,他就说他是白猪。 案例三:吴师彩和吴师航前世生死好姐妹来生一对双胞胎 22年前,坪阳乡都垒侗寨有一对不离不弃的姐妹伙伴,一次,一人在家因受到父母斥责,萌生弃世的念头,不曾想其伙伴也要跟随一起死,于是双双凑钱买农药喝下自尽。而后又双双投胎转世,成为该乡新寨村吴局聪夫妇膝下的一对双胞胎姐妹。这听起来很像在说一段神话故事,然而,它却是真真确确的真人真事。 这对双胞胎姐妹名叫吴师彩和吴师航,姐姐吴师彩前世名叫石倍盛,妹妹吴师航,前世名叫姚倍罗。 那天,记者来到新寨村吴局聪夫妇家里采访,女主人告诉我说,就在她分娩“双姐妹”的前几天,听人说都垒有一对年轻姐妹喝农药死了的事情。此后,我常常在分娩前的阵痛中隐隐约约地看见有一对年轻女子跟着我进了家里来。分娩后,果然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当时我并没有想到这事。后来,两姐妹慢慢长大了,懂了点事,便常常断断续续说起她们当年如何喝的农药,如何倒在茶油地里,又如何被人埋了,等等。 尤其是当她们在都垒的爹娘听说此事来看她们时,两姐妹更是如同看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一跑进她们的怀抱,久久不愿离开。后来,随着都垒的人来的次数多了,两姐妹对她们讲了许多过去的往事,件件事情如发生在昨天,令人不得不信。现在,两姐妹的上辈父母都已默认她们就是自己的女儿转世,对她们十分疼爱。而姐妹俩也十分留恋自己以前的家,时不时就要到都垒家去看看,陪陪年事已高的父母,享受天伦之乐。 案例四:石尚仁前世24岁高烧而死 在通道县坪阳乡再生人群中有一个典型人物,她叫石尚仁,1962年出生。这位中年妇女极具神秘色彩,她已经十多年都没吃米饭了,每天的主食就是井水和少许蔬菜,肉类是决不沾口。然而,她每天却能正常劳作,并且不感到疲倦。 据石尚仁母亲回忆,石尚仁在两三岁时,就说她是从县溪来,原名叫姚嘉安,并生有一男一女,男的叫吴春,女的叫吴梅。面对记者的采访,石尚仁并没有回避。 记者:你前世是哪里的? 石尚仁:我前世是那边的,县溪那边的。 记者:什么时候知道自己有了前世? 石尚仁:小小的时候,能爬在楼梯上的时候了,我就有了这种感觉。我也不知道那就是前世。 记者:以前的亲人都记得吗? 石尚仁:记得。 记者:认你吗? 石尚仁:后来我到11岁的时候去认他们,他们都感觉这个人跟以前的很相同、很相似,从那个时候我们一直在走动。 如今,现年已是年纪大过石尚仁的吴梅一直称石为“娘”。自然,无论是吴梅嫁女,还是吴春儿子娶媳妇,石尚仁都以母亲的身份给他们备礼送去。 石尚仁对记者说,能回忆起前世这种特异,使她有了两个家庭,同样也使她很烦恼,因为人的那个感情啦,从小就好像没有童年一样,感觉这个事情对感情上折磨很大。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再生人”都不愿再提及前世之事。 案例五:吴民恩前世为人母转世男儿身 吴民恩,男,都垒人,48岁,3岁时就说自己上辈子名叫姚明然,是姚明标的姐姐。姚明然原来嫁到当地杨家后曾生有两女,生育三胎时因难产而去世。她清楚记得上辈子死于难产时的情景。当时,她因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她母亲曾对她说过一句话;“孩子,想我们女人要受这样大的痛苦,下辈子就是做只昆虫也要做只雄昆虫啊。”后来,她死后真的变成一只雄昆虫,后又被人踩死,才投胎转世到当地吴家,成为吴家的大儿子。 吴民恩很小时就能够指认他过去的“娘家”及其“娘家”所有人等,尤其对其生育的两个女儿,如今身为人父的他还是以其“养母身份”自居。两个女儿也乐于接受他就是她们过去的母亲这样的事实。他们互敬互爱俨如一家人,直让人羡慕不已。 案例六:吴宇衡前世结婚借钱转世来生照还 2008年11月,通道县坪乡马田村五组的吴春利出嫁了,比春利还小8个月的本村青年吴宇衡竟以“父亲”的身份前来参加婚礼,并送了不少嫁妆、礼物。 原来,吴宇衡的前世就是吴春利的父亲吴金睢。27年前,吴金睢因一场突发的大病不治身亡,留下8个月大的春利跟奶奶生活。壮年去世的吴金睢不久即到本村吴家投胎转世,成为吴家的小儿子吴宇衡。吴宇衡4岁时跟父亲到春利家去,看见春利手中拿的木算盘,小宇衡便说算盘是他用过的,那时在生产队,他当过记工员,是队里给他用的。看到门后的扁担,也说是他从八组的一个朋友吴某借来的,还说,当年他结婚还曾经向他借过20元钱,并一直未曾还他。 回家后,小宇衡每过几天就向家里人提起借钱未还的事,小小年纪竟以大人的口气说“借人家的钱不还,对不起人,真对不起人”这样话来。父亲听小宇衡说得像模像样,便亲自到八组吴某处问这件事,想不到果有其事,又问吴金睢尚健在的妻子,也说确实借过。春利奶奶听说这个事,说既是金睢结婚时借的钱未还,理当由我们去还,于是替金睢还了别人20元钱。从此,小宇衡便不再提起欠人家钱未还这件事情。 案例七:14岁的小男孩尤海我随伞而来 “我是躲在爸爸的伞里来的。”14岁的小男孩尤海清楚地记得他是如何从五十公里之外的双江烂阳村来到都垒侗寨投胎转世的。 原来,小尤海的爸爸尤民早年做过生猪生意,在县城双江认识了同事殷玉贵。殷有个儿子叫殷小敏,家里早年曾经为其在烂阳村订了一门亲。但性格开放的殷小敏偏偏不认同这事,还私下里与另一个女子好上了。为此,多次受到父母的严厉训斥。带着一肚子怨气的殷小敏服下了一大瓶毒药自尽了。 按照当地风俗规矩,这个年龄段是进不了祖坟的。于是,小敏被埋在一处河滩上。与他同埋在这里的还有一个叫贵敏的年轻人。贵敏是个有偷盗前科的人,并因盗窃被抓让人砍了三个手指而死。殷小敏清楚记得他们在河滩上埋了8个月,但尸体未臭。后来,做生猪生意的尤民来到他们烂阳村的家,殷小敏和贵敏两人一起躲进尤民的雨伞里和他一起来到都垒侗寨。殷小敏就做了尤民的大儿子,而贵敏则投胎到另一姚家转世成了一个女孩子。 该女孩转世时就缺了三个手指。小尤海3岁的时候,每次见外婆做饭时,都要告诉外婆炒菜时少放点油,少放点油,他说他们烂阳没有油,节约点油拿去烂阳给他原来的家里人。那时,从不出过远门的外婆根本不知道什么烂阳是什么意思,只当是小孩子乱说胡话。一次,小尤海跟着外公到集市上买猪崽,去了三次都因市场缺货而未买到。小尤海就对外公说,去我们烂阳的家去拿,我们烂阳的家养着一头大黑母猪,在肚子下面有一点白条,还有12个猪崽呢。外公听着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第二天,家里人仔细问小尤海:“哪里是烂阳村?你知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可以去烂阳村?”小尤海指着公路明确告诉他们说,从这条路到双江再去烂阳村。家里人带着小尤海到双江,一打听果然有个烂阳,按照小尤海说的去打听又果然问出个殷家来,直到这个时候外公他们还是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心想,这殷家莫不是真的有一头大黑母猪吧。进其家去一看,一切又都如小尤海说的一模一样。大黑母猪,12只全白猪崽一个不少正在睡大觉呢。接下来,自然是惊叹不已的两家人的相互介绍和寒暄。 从此,小尤海就有了两个爱他的家。小尤海也真的每次去烂阳老家看爹妈时,都忘不了要带上一些茶油。因为烂阳确是很少产茶油的地方。 案例八:杨云孙子是爷爷老娘投胎儿子是祖太奶奶转世 按照中华民族的常规伦理而论,祖孙三代同堂的杨民放是一家中的爷爷,自然应当是这一家中无可争议的“老大”。然而,正如俗话所说“世事难料”。只因他膝下的儿孙冰清聪明,一开口说话就是“我前世就是爷爷的老娘”等等惊人之辞,一下子让本是爷爷的他倒成了不折不扣的“孙子”。 儿子名叫杨云,今年已是30而立之年。他2岁时就常对家人说,他前世就是他现在爷爷的奶奶,并能明确告诉自己的爸爸,他们家以前是在村里的什么具体位置,为何搬家来这里,屋前屋后都有哪些邻居,种些什么果树等等,说的是真真确确,无一错漏。 而今年刚7岁的小孙子日波更神。也是2岁时,小家伙因调皮,爷爷动手打了他一小下,小日波当即大叫道;“你这个儿子竟敢打你老娘不怕雷轰吗?”爷爷当即哄着小日波问道;“你如何就成了爷爷老娘啦?”小日波明确告诉爷爷说,她原来的名字叫吴农之,是从本村的吴柄家嫁过来。这铁板钉钉的事实直把爷爷听得目瞪口呆。此后,小家伙又陆陆续续跟家人回忆了过去的许多往事,件件事说得有凭有据,令人惊奇不已。从此,爷爷在家是处处不敢得罪自己的儿孙。他认为尊敬自己的儿孙辈没有什么不好,因为毕竟人生轮回转,说不好有朝一日,我即有可能成为自己儿孙的儿孙啊! 案例九:一家四个孩子都是转世再生人 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坪阳乡,再生人群现象已成为当地一道奇异的风景线。但像都垒侗寨吴祖珍兄弟一家四个孩子都是转世再生人的情况确实是不多见的。吴红业,男,1982年生,吴家长子,前世是双马村杨东的妈妈,名叫杨培社。生前很是孝顺的她,投胎转世后已是身为男孩,仍然挂念在世的老娘。小小年纪就常常要家里人带他到杨家去看老人。自己家里无论有啥好吃的东西,都会争着要拿些到老家去孝敬老人。自然,一旦老家有什么好东西他也要去拿。相隔仅一河之遥的两家人就这样默默地相互之间达成了一种互送有无的默契,俨然就是一家人。 更难能可贵的是,与吴红业几乎同龄的杨东的儿子,一直很乖地称呼红业为“爷爷”。为此,红业还被当地人戏称为‘小小爷爷’。1992年,杨东的奶奶去世了,此时刚刚10岁的小红业竟痛哭不止,甚至好几次一个人跑到坟地上去哭。此事曾被当地传为佳话。此外,吴家兄弟的另外三个孩子也都是转世再生人。他们都有一个不同的传奇故事。 尽管记者做了大量的采访,但仍旧无法解开“再生人”之谜。其实,在这个世界上,类似的事还有不少,可人们并不知道有“灵魂转世”,更多的认为是当事人具有无法理解的意识或双重人格。对“再生人”现象,至今难以找到合理的依据。 但是,坪阳乡的“再生人”现象却不是个例,而是一个群体现象,原因成谜。 本文来自凤凰网佛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湖南怀化通道神秘“再生人”曾祖父转世成小曾孙 我怎能给自己上坟?

你听说过“再生人”吗? 你相信“灵魂转世”、“鬼神投胎”、“前世的记忆”吗? 这些通常只会出现在电影大片里。 然而,在位于湘、桂、黔三省交界的湖南省通道县,却有着一群神秘的“再生人”,他们自称是通过投胎转世来到今生,他们拥有上辈子的记忆。 通道县,隶属大湘西。 大湘西这块土地,历来都会和一些奇异的事情相联系,从赶尸、放蛊、辰州符,到再生人,这片大地愈加神秘,也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探索究竟。 在朋友的陪同下,我采访了几位再生人。 再生人姚露(化名)。 90后的姚露,身着侗族简装,有着浅浅的酒窝,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子。 姚露告诉我们,其实他们再生人与平常人并没有区别,只是比常人多了一份上辈子的记忆。 她记得上辈子是自己的太外婆,也就是外公的母亲,叫石培树,生于1899年,擅长唱侗族大歌。 石培树非常喜欢自己的小孙女,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去哪儿都带着。 1973年,74岁的石培树因病去世,当时才刚满10岁的孙女痛哭不已。 石培树割舍不下对孙女的深情,时隔19年,1992年,石培树转世出生,成了她最疼爱的孙女的女儿-姚露。 姚露说,在她刚满三岁的时候,恢复了前世的记忆,能够准确地说出前世家人的小名,能够讲得出前世的一些事情。 在别的小朋友刚学会讲一些简单的话语时,她却对音律复杂的侗族大歌无师自通。 姚露和母亲的感情特别好,她在外读书期间,几乎每天都会给母亲打电话。 毕业之后,她不想离母亲太远,所以又回到了老家通道上班,每天下班回家都可以吃到母亲做的饭菜,她觉得自己很幸福。 于是在她很小的时候,捉了红鲤鱼蒸给她吃。因为当地有一种说法,吃了红鲤鱼可以抹去前世的记忆。 或者是真有效果,或许是岁月的流逝,杨晴前世的记忆果真被抹去了很多,只留下了很少的一部分。 再生人吴功(化名)。 13岁的男孩吴功,一直说自己是曾祖父(爷爷的父亲)转世。 据说,吴功2岁那年,曾指着爷爷说:“我不是你孙子,你应该叫我爸爸。” 吴功能说出自己前世的名字,家住何处,做过什么事,怎么生如何死,周围的邻里亲戚等,还能说出之前的下葬的地方,让家人大吃一惊。 他还指着他曾祖的坟墓说那是他自己,清明节扫墓他从不去,说不能给自己扫墓。 如今,吴功在家中享受最高待遇,爷爷和爸爸从不打骂他,而他偶尔还会教训爷爷和爸爸。 据说在当地,有个人居然转了四世,从蛇、蝗虫、猪,最后转世成人。 据了解,再生人最多的乡镇为通道县坪阳乡,该乡7800多人中有110名再生人,都有着匪夷所思的再生故事。 再生人年龄大部分为五六十岁,最小的是个男孩子,8岁,小学生。 经过走访,我们发现,这些“再生人”都有共同点: 他们的前世,大多都与非正常死亡有关,要么溺水再亡,要么因病而亡,要么摔伤而亡,家人都非常悲伤; 他们转世之后,绝大部分都转世轮回到自己家或者本家族,要么就在本村本乡镇,非常地近; 他们第一次讲述上辈子记忆时,都是在自己年幼时,并且都只有自家人在场,上辈子擅长的手艺特长以及爱好,这辈子都无师自通。 对于再生人来说,每次接受采访,都是一段伤心往事的回忆,生老病死历来都是人们不喜欢面对的。 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前世不重要,这辈子生活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人们的探索与采访,或多或少都影响打扰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因此,很多再生人拒绝接受采访。 关于再生人这一现象,目前科学也无法解释。 2011年,通道县官方联合中国社科院相关专家对坪阳乡再生人现象进行了考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肯定再生人现象的存在,但没有找到科学依据。” 2013年,通道县宣传部门曾联合湖南当地媒体及长沙某知名医院的脑科专家对再生人进行了研究,但还是没有结论。 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定会有所定论的! 文/图 纳兰小鱼 部分图片由通道万佛山景区提供 本文来自纳兰小鱼,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插秧季的侗乡美食

又是一年插秧季!农忙时节,少不了几顿生猛的硬菜,而远方的我,此时只能隔着屏幕:看你们忙里忙外,看你们大快朵颐,看你们对酒当歌,然后默默地咽着口水…… 初夏的田野和山川,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侗乡烧鱼,一味田间美味!   百草汤炖牛肉,汤里汤外完全来自同一头牛,如果适应了这个味道,真的会让你一辈子欲罢不能!   折耳根伴红肉,头一回吃需要一点勇气!其实味道鲜嫩无比,前提是你需要忽略它的颜色。   双椒炖土鸡,特点在于鸡的土,以及来自大地的辣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侗族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5580.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