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民间有“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指的就是白族民居特点是就地取材。大理石头多,石头不仅用在打基础、砌墙壁,也用于门窗头的横梁。这种用材的特征沿袭的是南诏时的建筑格式。据记载,南诏的民居建筑就是“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 白族民居三房一照壁,就是房子建筑成一个四方形,进正门处树一类似屏风的墙,也就是照壁,正对照壁有一间正房做客厅用,客厅两边各有两间房子,照壁以及正房和正房两边的房子中间夹一个天井,这就是”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白族民居的大门大多开在东北角上,门不能直通院子,必须用墙壁挡住,遮挡墙上一般写上“福”字。白族所有建筑,包括普通民居,都拥有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木雕多用在建筑物的格子门、板裾、耍头。吊柱等地方。卷草、飞龙、蝙蝠、玉兔等各种动植物图案造型丰富多样,运用自如。白族木雕巧匠们还特别善于做玲珑剔透的三层至五层“透漏雕”,多层次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表现得灵活生动。 “粉墙画壁”也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点。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自,檐口彩画宽窄不同,绘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用各种几何图形、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调。 富于装饰的门楼可以说是白族建筑图案的一个综合体现。一般都使用殿阁造型,飞檐串角,再以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砖等组合成各式各样的立体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又不失古朴大方的整体风格。 白族很讲究住宅环境的幽雅和整洁。大多人家的天井里都砌有花坛,种上几株山茶、丹桂、石榴等乔木花果树。种花爱花是白族的优良传统。
分类 : 杏鑫注册代理 › 2693个相关结果 17次浏览
侗族是居住区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以及湖北恩施的少数民族。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侗族鼓楼文化的特点,了解一下侗族鼓楼的建筑构造是怎样的。 侗族鼓楼从形式上分为歇山式和攒尖顶式,歇山式俗称屋顶形,因侗族房屋多为歇山顶形而得名,而攒尖顶式俗称伞顶或尖顶,屋顶极像一个大伞。 侗寨鼓楼一般是按族姓建造,每个族姓一座鼓楼。如果侗寨族姓多,往往一寨之中同时有几个鼓楼并立,上述纪堂侗寨的三座鼓楼即其一例,这在侗乡是常见的了。 与其他民居相比,鼓楼从高度、功能和造型来看都别具风格。鼓楼一般高十多米,有几层至十几层不等,全用杉木凿榫衔接,不用钉铆,也没有木楔,结构精巧,形似宝塔,顶层悬有一长形大鼓,最早是为了方便人们有一个集会场所,以及为了击鼓传递信息而建的。 在侗族村寨中,人们常常环绕鼓楼建造房屋,房屋无论建在哪个位置,都要看见鼓楼的楼檐,听见鼓楼的鼓声。因此,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和象征,它不仅仅是集会议事的场所,还起着凝聚人心的作用。高高的鼓楼矗立在侗寨中央,民居环绕在周围,依山势层层延展。这样的居住格局和建筑风格,本色地体现了侗族人民亲和团结的文化内涵。 鼓楼始建于何时?由于侗族无文字记载,无从考究。不过,侗乡世代相传:从有侗族村寨的时候起,就有鼓楼了。据清代雍正年间有关资料记载:侗人“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 可见明末清初开始见于史册了,距今约三个多世纪。侗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集中居住的特点,较大的侗寨上千户人家,小者三、五十户。 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民居形式,侗族鼓楼现在名气越来越大了,许多地方还开发出了关于侗族鼓楼的旅游项目。
傣族的名字,男女分别非常清晰。20世纪50年代民主改革以前,上层贵族的男孩一律叫“召某”,女孩一律叫“喃某”。傣语里“召”是主人、长官之意,“喃”是公主、小姐之意。平民家的男孩一律叫“岩某”(“岩”音“挨”,表示男性),女孩一律叫“玉某”(“玉”音“衣”,表示女眭)。 例如:召孟兴(像狮子一样威武的男孩)、喃永(像孔雀一样高贵的公主)、岩奢(像老虎一样勇猛的男孩)、玉哈姆(像金子一样闪光的女孩)、岩相(像白玉一样纯洁的男子)、岩叫(像玻璃一样透明的男子)。玉沾(像缅桂花一样的姑娘)、玉波(像莲花一样的姑娘)、 傣族名字的另一个特点是长幼排行分明。傣文字母共41个,分为7组。第一组字母拼写的用作长子、长女之名,如应、温、旺、翁、俄、卫、燕;第二组字母拼写的用作次子、次女之名,如娇、光、金、康、罕、恩、卡;依此类推。由于有以上两条规则限制,所以傣族人同名的很多。 为了区别同名者,便又在各自的名字前后加上一个特殊的词汇,例如依香达弄(大眼睛依香)、依香比(胖依香);岩坦龙(大岩坦)、岩坦刚(中岩坦)、岩坦囡(小岩坦);寨头玉罕(住在村口的玉罕)、寨心玉罕(住在村中的玉罕)。 傣族男孩八九岁时,必须送进寺庙当和尚,并取一个僧名。僧名与原名有语音上的联系,即取原名中的一个辅音字母,与某一元音相拼,形成一个新的字音,其字意又须与佛教相关。如叫“岩相”的男孩,佛名就叫“帕西利”。“帕”是和尚,“西利”是菩提树之名。和尚还俗以后,又要取一个还俗名,依其当和尚的级别不同,还俗名也有等次区分。 如仅当过“帕囡”、“帕龙”等低级和尚,只能在名字前加“迈”字;当过“督囡”、“督刚”级别的和尚,就在名字前加上“康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傣族的名字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贵族特有的“刀”的封号(系由明朝中央政府赐予)被普通群众拿来用作自己的姓。随着与汉族文化交融的加深,不少傣人又取了一个汉名,例如著名的舞蹈家刀美兰。
哈尼人的父子连名谱系,最长的延续了70代之久,时间跨度在2000年左右,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的专家们可以从中研究哈尼人社会变迁的完整过程。 哈尼族的父子连名方法,是用父亲名字的尾字与子女名字的首字相连接,把同父系的家族成员的名字顺理成章地一代接一代串接,形成父子连名制,如展围、围姐、姐耶、耶觉、觉帮。 从背诵谱系中可以看出,哈尼族的谱系是由成千上万支家庭谱系相互连接的整体构成的。在父子连名的胞族谱系血缘集团链中,先辈名字,在谱系中既是个体成员,又是后辈的姓氏,所有哈尼族都通过逐个追踪父系家族成员名字,最终找到共同祖先,同时准确无误的推断谱系成员分支的位数和谱系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及相隔的代数。 在长达几十代的连名中,也有断裂的现象,哈尼语称之为“执错”。“执”是谱系,“错”是跳跃。产生跳跃的原因: 一是哈尼人没有文字,家谱全靠口头相传,难免发生混乱、错误; 二是为了防止外人冒充家族成员而故意改名; 三是对非正常死亡者,不列人谱系,这也导致连名的空当。 哈尼男子一般都能熟练背诵本家族的谱系。某次,一缅甸边民来我境内赶集,不慎摔折了腿,只得来到勐海县一个哈尼族村寨投宿,并称自己也是哈尼人。村民询问他的家世,根据缅甸边民熟练背出的家谱,确认他是黄宣东谱系中第37代“者伟”的后裔,立即给予热情接待,为他治伤,直至康复。 回国时,同胞相泣而别,互道“阿卡车卡奇卡”(意为“哈尼都是一家人”)。 高山族的阿眉斯族群里,盛行母子连名。母子连名的形式是,一个人的名字包括两部分,一是本名,一是母名。本名在前,母名在后。例如:芭奈•利欣。芭奈(稻子)是本名,利欣(收割祭)是母名。其连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女连母名,子也连母名,不管是否有继承权;狭义的是专限于有继承权的女儿继承母名。阿眉斯属母权社会,母女连名的形式,正是这种社会关系的直接表征。
鄂伦春族的姓也称“哈拉”,其意或表山冈、河流,或表居住之地,或与氏族图腾相关。由于受汉族文化影响,鄂伦春族原始的姓现在都简化为汉字单姓了,主要的有吴、葛、莫、杜、孟、关、魏、白、何、阿等十姓。 关于鄂伦春人的姓氏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个鄂伦春家庭有五个儿子,长得一模一样。母亲突然去世,而粗心的父亲居然分不清他们谁是谁,必须取名字来区分。父亲对儿子们说:你们都是男子汉,不能叫花、草一类的名字。从今天开始,你们分头去办好一件事,三天后回来见我。那时我再给你们每人取一个好名字。 三天后,大儿子拿回来五张弓,均为红木制成,父亲很满意,给他取名“魏拉依嫩”(“红木头”之意),于是,老大就姓了魏。 二儿子打回一只又肥又大的狍子,父亲高兴地给他取名“古兰”(“公狍子”之意),于是,老二就姓了古。 三儿子拿出一顶狍头皮制作的帽子,两只狍耳朵支起,和真正的狍子头非常相像。父亲称赞他“真聪明”,给他取名“葛钦”(“聪明”之意),老三就姓了葛。 四儿子把打来的狍子切成六块,狍头献给父亲,四条腿送给四个兄弟,而将没肉的身子留给自己。父亲高兴地夸奖他“你没私心”,给他取名“吴恰它堪”(“大公无私”之意),老四就姓了吴。 最小的儿子不声不响地将打来的各种野兽统统堆在地上。没等父亲开口,四个哥哥一齐称赞弟弟是“莫日根”(“打猎能手”之意),于是,小儿子就姓了莫。鄂伦春人从此就有了姓。 鄂伦春人的名字,也很有意思。有的以体形特征取名,如浓突汗(小矮子)、绰布绰克(尖嘴巴)、帮地仁(白皮肤);有的以性格特点取名,如彦扎布(活泼)、钦巴(泼辣)、吉若(古怪);有的以动、植物或用具为名,如期那赫(喜鹊)、查拉帮莫(白桦树)、绰恩楚毛(酒杯)、卡皮兰(骨坠);还有的寄托着父母的希望,如艾玛(美好)、霍查布(富裕)、额根提(长寿);如此等等。
摆手舞是土家族娱神娱人的一种宗教味浓厚的民族舞蹈,土家族摆手舞分大摆手舞和小摆手舞两种。 大摆手舞,传说是起源于对土家族远祖的纪念。被纪念的远祖称“八部大王”,为八位奇特的土家族的先祖。这8位先祖的母亲因喝下仙人赠的仙茶而怀孕,妊娠长达3年零六个月,一胎生下8个男孩,成为土家族8个部落的首领。他们死后,被土家族尊为“八部大王”。在土家族民族村寨,纷纷立“八部庙”祭祀。 跳大摆手舞时,土家族以姓氏族人组成规模宏大的队伍,每一氏族组成一“排”,每“排”设摆手队、旗队、乐队、披甲队、炮仗队、祭祀队。由祭祀队领头。 祭祀队由巫师“土老师”组成,身穿巫服,手持齐眉棍、神刀、朝笏等各种神器道具,率全“排”祭祀。炮仗队负责鸣炮:放鸟铳和三眼铳。披甲队扮“八部大王”的武将,披上兽皮,威风十足。乐队敲响直径为1米的大鼓和半米宽的大锣,还配以牛角土号。旗队舞动龙旗、凤旗、鸡冠花边旗、方旗、三角旗。各种旗五颜六色,甚为壮观。 摆手队就是舞蹈者,为大摆手舞的主要部分,由男女老幼组成。他们红装艳裹,斗妍争丽,边走边舞。浩浩荡荡的大摆手舞队伍,一路呼天喊地,鼓乐炮铣齐鸣,彩旗飘扬,在“土老师”的率领下进入“八部庙”的庙堂场坪。各“排”相互执旗斗武,称“闯驾进堂”。谁的旗被缠住,谁就得后入庙堂。 “闯驾”比试后,击鼓进堂。鼓手击起号称“踩水过三十六滩”的鼓点,象征着土家族先民迁徙进入黔地开辟疆土的艰难征程。各“排”都进入庙堂之后,由掌坊主祭巫师手持扫帚扫邪安神。各“排”在掌坛巫师率领下唱起《请神歌》进行祭祀。 祭祀毕,牛角号声吹响了,鼓乐齐鸣,炮声震天,各路队伍踏着锣鼓节拍,跳起摆手舞,场面宏伟壮阔。 小摆手舞是土家族的农把活动,包含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愿。小摆手舞年年过,不象大摆手舞三年才举行一次。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日,土家族山寨内外,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干净净,贴对联,挂红灯笼,人们穿上民族服装。至夜里,跳小摆手舞的仪式就开始了。各村寨设有“摆手堂”。 “摆手堂”即神堂。神桌上摆满糍粑、猎头、鹿肉各种供品,并挂满野鸡毛、狐狸尾巴和兽皮。人们打着灯笼火把举着彩旗,并在摆手堂前的坪上用木架撑起一条 11~12米长的用竹竿捆成的蒿把,浇上火油,点燃后名之为“火龙”,人们在“火龙”周围,由男的围成外圈,女的围成内圈,内圈和外圈同时跳起摆手舞,舞蹈分双摆、单摆、回旋摆等多种形式的摆手动作,有所谓“走动顺拐,重拍下沉;双腿屈膝,全身颤动”的动人舞姿。舞蹈还表现挖土、摘包谷、赶猴子、捕鱼、打猎草等动作的。据说每年跳小摆手舞,可使风调雨顺,山寨吉祥,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杀鸡看眼”是少数民族婚姻事象中最具有典型性的“神意感应”的仪式,可以认为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婚姻文化的一部分。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无论是婚前的“说亲”,或是婚后的“认亲”,都得先要杀鸡看眼睛,然后方能定夺。 “说亲”,指的是青年男女双方私下恋爱定情了,需要通过母亲找能说会道的媒人说合的方式成亲。这样,男方的媒人便带个大母鸡到女方家去说亲。媒人一进门就笑逐颜开地对女主人(儿女婚事,皆系母亲出面,父亲处于幕后。这多少反映了母权的残余),但这门亲能说成吗?其关键的因素是“杀鸡看眼”的结果。 “认亲”就是青年男女在私定终身而结婚后,再回家认父母,取得父母的认可。而父母认不认这个女媚呢?这也要“杀鸡看眼”。 说了这么多,那“杀鸡看眼”究竟是个什么仪式呢? 贵州榕江的水族在成亲之前都要进行这一仪式。仪式一般在女方家进行,但必须是由男方派人带鸡(为红公鸡)去。男方家的三位代表在女方家将鸡杀死,然后煮熟看眼。鸡眼双睁之象为吉,可成亲;鸡眼一只闭为凶,表示不能成亲,左眼闭将毁坏女方,右眼闭将毁坏男方。 第一只鸡若不好,如果男方要求,可再杀一只公鸡,这时的鸡由女方出,但仍由男方杀。 若第二只鸡眼象仍不好,婚事告吹,双方都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神意不容。 以鸡卜择婚在西南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中多有此俗。除水族外,还有苗族、布依族、佤族等。
甘肃藏族服饰特别复杂,它不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时也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以及性别化特点。总之是各地的风俗不同,服饰也不太相同。 玛曲、碌曲、夏河藏族服饰 玛曲、碌曲、夏河等地,男女牧民的帽子随季节更换,春秋两季喜欢戴礼帽,冬天喜欢戴狐皮帽。夏天,大家穿单藏袍,根据个人的爱好,颜色呈多种色调;春秋两季,天气较凉,一般都要穿二毛皮袍;冬天都穿大羊皮袄。这些不同的藏袍均带装饰,特别是妇女的皮袍,领、袖、襟处的装饰更加令人注目。藏袍里面,一般要穿贴身夹袄。藏袍穿法:右臂外露,左臂套袖,腰扎绸带,右袖束于身后腰带下。这些地方的藏族妇女,特别注重发饰,留小辫,辫数多以年龄为限。小女孩一般梳3条辫子,成年女子梳9条辫子,结婚妇女的辫子更多。发辫上常见的装饰品主要有珠及金银制品。 卓尼藏族男子服饰 与玛曲、碌曲男式服饰大体相同,但妇女服饰较特殊。帽子多为圆顶石榴帽或犹如烟筒的细毡礼帽,其上有各种装饰品。穿紧身藏袍。年轻妇女常在藏袍上套一件粉红色马甲,系一条红色腰带,下穿直筒裤子,足登长勒布鞋。旧时,卓尼男子留长辫绕顶,妇女多梳三根辫,以银品和海贝为饰。 迭部藏族服饰 生活在迭部的藏族,男子不喜欢戴帽,多以毛巾绕头。身着长衫,多以麻织品为主,腰扎红腰带,右臂外露。足穿牛皮底长靴,黑色长裤,裤筒较窄。但也有例外,在腊子口一带的藏族男子穿大裤,短袄,缠腿。妇女戴圆筒平顶高帽,身穿大襟长袍,里穿贴身衬衣,有时长袍外套一件肥大坎肩,扎一条漂亮腰带。未婚女子梳2条辫,已婚妇女梳3条辫,盘头、垂吊均可。有时并不严格,盘梳小辫、多辫,任其喜好。 舟曲藏族服饰 舟曲藏族无论男女均穿普通藏袍,头戴帕巾。妇女留细辫,数量不等。妇女戴胸佩,装饰图案精美,以银盘为主。衣服上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刺绣,花色鲜艳。 卓尼藏族服饰 卓尼藏族女子服饰的特点是半高领,右开襟,紧身窄袖,直线裁制,两边开衩,下长至足,颜色多为天蓝、湖蓝、翠绿,年长者颜色较深沉灰暗。穿着时,在藏服上面罩一大襟式绸缎马甲,当地藏语叫“库多”,开襟处镶滚宽6厘米,窄2厘米的两道花边。年轻女子普遍喜欢上着蓝绿色的藏服,外罩粉红、大红或紫红镶边绸缎马甲,腰系一自织黑白几何形图案的机织花带,也有系毛织大红腰带的,下着深红窄筒裤子。足穿红靿满绑锁梁布靴,俗称“连巴勒子鞋”,上施五彩斑斓的花草、珍禽刺绣,整个色彩鲜艳明丽,对比强烈。 卓尼县卡车乡过去男子留有长辫并盘绕于头顶,在鬓角处于发辫梢上扎结一葫芦形银饰,也有用红布条系于发辫梢并垂吊一截的。车巴沟半农半牧区藏族妇女的两根长辫子上缀满黄铜纽扣,俗称“纽子头”。
甘肃牧区男女喜戴圆顶宽檐呢帽(礼帽),冬天则是狐皮帽。夏河一带的藏族妇女戴四片瓦形的翻毛边的绣花呢帽和以白羔毛围边的皮帽。皮帽圆锥形的顶端坠一束红缨,还有将羔皮或其他兽皮围成筒状的皮帽。用红布或氆氇施面。两头只用绸条系扎,方便适用。 牧区的妇女喜欢戴耳环、耳坠子,藏语叫“那龙”、“那多合”,大都是金银制品,有浮雕、掐丝、镂空镶嵌等形式。耳环上再挂耳坠子。耳坠子层层叠垒,长达六七十厘米,垂及前胸。牧区妇女还讲究项链、排珠、银盘(长方形)等饰物。 项链藏语叫“戈尖”,它是由一颗颗大小相同、形状各异、颜色不同的珊瑚、琥珀、密腊、松耳石、奇楠香料珠串联而成的。也有用红、蓝、绿、紫色玛瑙和淡黄色象牙制成的。玛曲妇女的颈项上多佩戴由20-40颗珠子串起的,少则两三串,多则十几串的项链。 牧区藏族夏穿“日拉”,即用布料衬里,以各种料子为面的藏袍。颜色有黑、墨绿、咖啡、青莲等。右腋下用红、绿布条做两条宽4厘米、长12厘米的带子,穿时两带相结即可。春秋之际穿着用羊羔皮作里子,外罩毛料或布质面子的,叫做“插日”的二毛皮袍,有的“插日”之上罩以“日拉”。其领缘、袖口、下摆、襟边均用“十样景”氆氇和水獭皮镶两道边。冬天大都穿着一种叫做“子化”的大羊皮袄,领面多镶包豹皮,男式袖口、襟、摆饰有15厘米的黑布,也有紧挨黑布镶嵌金黄色锦缎或朱红色布条的。 女式皮袄装饰华美,领面除豹皮镶包之外,还在领脚处饰以红、黄、蓝、绿各色布条,下摆、襟边处有的用三种纹样的氆氇迭缀;有的在“十字”氆氇之上级以三四指宽的水獭皮和锦缎花边;也有的在“十样景”氆氇之上镶30厘米红布和绿黄色布条。袖筒右长左短,因右臂外伸,右袖遂挂在身后腰带下。 藏袍穿着时,无论男女都内着半高领、斜开襟的锁边夹袄,颜色多以红、绿、蓝(男多咖啡色)色绸缎缝制,领缘及襟边镶包金黄丝缎,外罩布袍或皮袍。腰系3米多长的红绿茧绸,身后打结(戴孝时才在身前打结),吊下30多厘米长。在茧绸腰带上又系一革带,名叫“恰玛”,上扣一节银制或铜制灯泡,两头有接扣,前面还有一银制长方形饰物,镶嵌红绿宝石和琥珀、珊瑚,镂刻精致花纹。腰带的侧旁佩挂银或铜制的各式奶钩,藏语叫“姚将”,上嵌红珊瑚珠、绿松石。 除了佩奶钩以外,还佩挂一种叫“龙高”的银制饰器。夏河一带的由半圆形(上嵌三颗红珠)和方形物(中嵌一颗红珠)联结在一起的,而玛曲的“龙高”则由微微鼓起的桃形和月牙形连缀在一起,其下端均开一孔,系两根带节的银棒或一束红珊瑚绿绸带。
裕固族服饰质料多以皮毛织品为主。裕固族夏秋两季都用褐子做衣料,做成的衣服不但结实耐穿,还可防雨防寒。毛线织成的褐子,有的是白羊毛织的,有的是黑羊毛织的,有的用黑白两种天然色毛线织出人字形、波浪形图案,也有的用染毛颜料染成各色毛线,织成彩褐,给小孩做衣服,用彩色毛线做成线穗装饰衣物用具,紫红色的褐子又是成年男女的衣料。用羊毛织成的氆氇更是较褐子高级的衣料和装饰品。 裕固族用牛皮自制的“皮窝子”,是用两块熟制的牛皮,一块长圆形从中卷起,另一块半圆形作为鞋脸,缝到另一块上,缝住后跟即成了皮窝子。 裕固族男子衣服以紫红、蓝、青色为主,扎红色腰带;女子衣服,以红、绿、紫、蓝、黑为主,枣红、紫、绿色腰带;除和尚、喇嘛外,男女一般不穿米黄或橘黄色衣服。裕固族服饰工艺多由编织、刺绣、裁缝、擀制、穿缀等构成。包括:平纹、斜纹、三角纹、人字纹、波浪纹,条纹的纺织工艺;马缰绳、毛绳、捎裢、东部女帽的编织工艺;男女服饰上的各种动物、花草鱼鸟的图案以及刺绣、攀绣、贴绣等;各种图案缝边和嵌镶;鼻烟壶、火镰、针扎、腰刀、子弹袋、各种荷包。 上述随身携带的用具都用绣花袋(或荷包)装包、缀饰等,裕固族刺绣一般都用红色、黑色、黄色作为衬底色,色彩对比强烈,具有一种阳刚之美,造型活泼可爱,形象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