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2693个相关结果 17次浏览

杏鑫测速代理_回族节日介绍: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与伊斯兰教分不开的。回族人民习惯于欢度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传统节日和阿舒拉节、法图麦节、登霄节等节日,不过回历年,也不过阴历年——春节。节期都按伊斯兰太阴历来计算,如按日历计算,年年都有变化,一般每三年就要提前一个月左右。 伊斯兰教把公元622年9月穆罕默德由麦加迁至麦地那,称为“希吉来”。穆罕默德逝世后,为了纪念这一具有意义的历史事件,就把“希吉来”定为伊斯兰教纪元,并以该年教历一月一日(穆罕默德入麦地那的第二天)为岁首,即元年元旦。现在的回民一般只记本民族的节日时间,不大注意伊斯兰教的元旦时间,也不过元旦节。 开斋节 回族穆斯林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莱麦丹月)。当人们封了一天斋,快到开斋时,斋戒的男子大多数都要到清真寺等候。听见清真寺里开斋的梆子声后,就在寺里吃“开斋饭”了。开斋时,若是夏天,有条件的先吃水果,没有条件的喝一碗清水或盖碗茶,而后再吃饭。这主要是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干渴,而不是饥饿。若在冬天,有的人讲究吃几个枣子后再吃饭。相传穆罕默德开斋时爱吃红枣,所以回民现在也有这种习惯。 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开斋节。 古尔邦节 “古尔邦”,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忠孝节”。大部地区的回族称为“小尔德”,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 回族为什么要宰牲过古尔邦节呢?人类的古代先知之——易卜拉欣夜间受到安拉的启示命他宰杀爱子伊斯玛仪献祭,考验他的信仰。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闪闪发光,非常锋利。并问他的儿子:“儿子啊,爸爸真的不忍心下手啊!你走吧。”但是,他的儿子仪斯玛仪说:“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爸爸,我们是真主的仆人,来到这个世界只为拜万能至大的主。”当伊斯玛仪侧卧后,易卜拉欣把刀架在儿子的喉头上。这时他伤心痛哭,泪如溪流。这时,安拉派天仙吉卜热依勒背来一只黑头羚羊作为祭献,代替了伊斯玛仪。这时易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头一宰,羊便倒了。这就是“古尔邦”的来历。

杏鑫测试路线_塔吉克族的鹰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在塔吉克族人民的心中,鹰代表着一种坚韧顽强的精神,并且是塔吉克人民强者与英雄的象征。那么,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塔吉克族早期自然崇拜而形成的鹰文化吧。 鹰舞是中国民间舞蹈中极具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艺术价值很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日渐失去生存的土壤,面临困境,亟待保护与抢救。我国新疆的塔吉克族视鹰为强者、英雄,在民间广布有关鹰的民歌和传说,甚至连舞蹈的起源都与鹰的习性、动态联系在一起,于是形成了“鹰舞”。 塔吉克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则分布在该县以东的莎车、叶城、泽普等县。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民族精神逐渐形成了塔吉克民族特殊的审美追求。他们视鹰为强者、英雄,在民间广布有关鹰的民歌和传说,甚至连舞蹈的起源都与鹰的习性、动态联系在一起,于是形成了“鹰舞”。 鹰舞是塔吉克族的民间传统自娱性舞蹈,场地不受限制。无论田埂地头、庭院室内,只要人们兴致所至都可起舞。其舞步与鹰笛的曲调是一致的,主要是八分之五拍、八分之六拍、八分之七拍,基本动作是:腰微弯,右臂朝前伸,手指微朝上,左臂弯曲朝后,位于腰部,手指伸开。 脚步随着笛声和鼓点旋转360度,此时,收回右臂放在背后,伸出左臂朝前。有时两臂平行,有时两臂一上一下,恰似鹰的翅膀,脚步随鼓点和笛声可旋转180度和360度,也可朝前和左右前进。无论在旋转或是在前进时,两肩还要随着曲调的节奏不停地一上一下地抖动。

杏鑫4注册登录网_会不会做发面饼是锡伯族对儿媳妇的评判标准

在锡伯族中,对于会不会做发面饼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对于这个民族的女孩子来讲。在她们嫁人后,如果不会做发面饼的话,会被公婆职责为不称职的妻子的。所以做好发面饼对于每一个锡伯族女孩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民族文化吧。 在锡伯族群众中还有一个传说:新媳妇第一次为公婆做早餐,烙得第一张发面饼先背着家人偷偷吃掉,因为第一次为公婆做饭难免心情紧张、掌握不好火候。第二张发面饼烙好后,新媳妇又悄悄把丈夫叫进厨房品评。之后,新媳妇才有自信将第三张发面饼呈现给公婆。这一情形与古诗“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翁食性,先遣小姑尝”所描写情境非常相似。 锡伯族发面饼的做法很有讲究:前一天晚上发面,第二天一早烙饼。烙饼的技法是“三翻九转”,即饼子在锅里只翻三次,每翻一次又左右转动三次。以这种“程式化”的工序烙出的饼子,皮儿像馒头皮一样薄而软,中间发得似蜂窝。做发面饼还有一个讲究,就是不放油。 锡伯族人吃发面饼时,佐以自制辣酱、花花菜。自制辣酱并不很辣、有淡淡的甜味,还拌有新鲜韭菜。用辣酱卷大饼,吃起来特别爽口。花花菜是锡伯族人的特色菜,秋天人们把芹菜、白萝卜、胡萝卜、韭菜等切成丝腌在坛子里。它与普通咸菜的不同点是咸味很淡。手巧的人腌制的花花菜红、黄、绿、白色彩分明,看上去如新鲜菜一般。 锡伯族人吃发面饼、卷辣酱、吃花花菜的同时,还要喝浓香的奶茶。 时光流转,虽然锡伯族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他们吃发面饼、喝奶茶,做辣酱、花花菜的习惯依旧。当然,不会烙发面饼的姑娘嫁不出去也早成历史,但她们的家人不会因此吃不上发面饼——如今,在察布查尔县城、乡镇,锡伯族风味餐馆随处可见。

杏鑫娱乐怎么样304724_水族三宝是哪三宝?有着什么特色?

水族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个,最凸显水族文化特色的就是水族三宝了。古老朴实的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的瑰宝,水族不仅历史非常悠久,而且还有着自己民族的浓烈特色,无论是文学,传统节日,还是刺绣都堪称世界绝无仅有。那么水族的三宝是什么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全国唯一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水族自称“虽”,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水族是为数不多的既有民族语言,又有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之一。古朴、典雅、浑厚的水书是水族的一种古老文字,水语称为“泐虽”,汉译为水书或水文。 现存的水书中仍和汉字早期的甲骨文一样,以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居多,水书作为水族一部古老的文化典籍,它不仅有坚强的生命力,还具有神秘感。堪称一种独特的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 水书 水书直接或间接地记录了水族先民和至今水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仍被广泛应用于天文历法、生产、防卫、营造、婚丧、生育、祭祀、出行等等,也要依照水书的规定择吉避凶。 端节 水族有自已的历法,每农历九月初一为岁首、八月为岁尾。他们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节日,端节——世界上最长的节日。相当于汉族同胞的春节。每逢农历8月的第一个“亥”日开始至10月的“亥”日结束,从头至尾长达49天,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长的节日。 临近端节,水乡山寨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到大年除节夕,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浆洗衣被,杀猪宰鸭,磨豆腐,开塘捉鱼等,一片繁忙,好不热闹。除夕之夜,各家各户除了忌荤吃素,还要进行庄重神秘的祭祖仪式。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回族音乐文化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点?

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音乐是每一个文化的传承形式,只要通过简单的音乐旋律,节奏或是人声就能表达出你所想展现的情感。毕竟人在没有语言的时候就懂得了通过音调高低表达思想了。回族音乐作为研究回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回族的音乐文化吧。 回族音乐是随着回族的产生、发展而传播、推广的。研究回族音乐不仅要研究回族的历史发展,而且要研究伊斯兰教,从中找出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于更好地分析和研究信仰在回族音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影响及其作用,充分发掘回族音乐的潜力、魅力,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回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研究回族音乐,先要溯本追源,研究回族的历史;还要研究回族的宗教信仰,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文化对回族音乐的产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同时,回族也大量地吸纳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些精华,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质。因此,回族音乐文化是以伊斯兰教为载体,伴随着伊斯兰音乐的发展而发展的。 回族的音乐主要属东亚乐系,部分曲目属波斯阿拉伯乐系。一般可以分为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大类。民间音乐按其体裁分类为:山歌(花儿)、小调、劳动号子、宴席曲、叙事歌、儿歌等。花儿是回族人民在劳动生活中自由抒发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小曲,也是非常受喜爱的最有代表性的民间歌曲,在回族人生活的区域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回族信奉伊斯兰教,因此回族的文化既具有伊斯兰文化特征,又具有华夏文化的特征。而音乐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回族的音乐文化就与众不同,既具有宗教性,又具有民族性,这是回族音乐的第一特征。 不同地区的回族音乐又有所差别,既有回族音乐文化的共通性,又融合了当地音乐的独特性,这是回族音乐的第二特征。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宗教活动中自然形成了宗教音乐,回族宗教音乐由宗教和民间两部分构成。伊斯兰教往往为了宣扬其教义,吸引信徒的注意,常常也会在音乐中加入宗教的元素,来想方设法宣传本教。宗教音乐在回族的民俗生活中具有很高的位置,回族在宗教活动中要求声音洪亮、甜美,一般不能使用乐器。 在宗教活动中,宗教音乐的表现形式有五时礼拜的阿赞、开斋节、古尔邦节、结社及斋月中的索里瓦帖,为病人早日恢复健康而诵念的讨白,为埋体入坟所奉行的仪式者那则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场合便会有不同的曲调。经歌所采用的合赞、领赞、领诵、独诵、合诵、分诵,曲调简洁、动听,给人以美得享受,应该已经属于音乐的范畴,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

清中后期,在汉族文化影响下,许多人逐渐改变原来的习俗,表现在姓氏上,冠以汉字姓之风盛行,甚至乾隆爷下令“不得依附汉姓,故意牵混”以后,此风仍屡禁不止。 清朝灭亡后,许多满洲人为了躲在避难,纷纷改成了汉族姓氏。那么,当初显赫数百年的满洲八大姓氏都改成了哪些汉族姓氏呢? 下面我给大家好好盘点一下!首先说明一下何为”满洲八大姓”!它们分别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 满族改用汉姓可不是随便改的,是有一定规律的。今天我们来细说一下满族冠以汉姓遵循的规律,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一是沿用金代旧姓,取其首字。如完颜氏在金代冠以王姓,清代仍冠以王姓;清代的伊喇氏就是金代的移刺氏,冠以刘姓;清代的纽祜禄氏即金代的女奚烈氏,同冠以郎姓等。 二是谐音取姓。满族的姓氏多是多音节,谐音取姓即是取其中的一个音节作为姓氏,或与某汉姓音相近而取以为姓,或数音节相切求其相近的汉字。如塔拉切音为唐,即冠以唐姓;西克特哩氏冠以奚或石姓,佟德氏冠以佟或董姓等。 三是以父祖名字为姓氏。多是取祖父的第一个字作为本家族的姓氏。如喜塔拉氏十世祖图黑的子孙即以图为氏。 四是义译求相近字为姓。根据满语汉姓的含义,以求相近之字或汉姓作为姓氏。如巴颜氏汉译为富有之意,即取富字为姓;倭赫氏汉译为石头,即取石字为姓。 五是复用汉姓。早期加入满族共同体的汉人,受满族文化的影响,慕效满族多音节姓氏,往往在自己的原姓后加上“佳”字或“尔佳”字,后来满族盛行冠以汉字姓,这些人又去掉“佳”或“尔佳”而恢复原来的汉姓。如郑佳氏复姓郑,孙尔佳氏复姓孙等。

杏鑫主管304724_蒙古族婚礼如何举行?

蒙古族在漫长的游牧时期,曾经历过抢婚阶段。近世又常以马牛羊为聘礼,清代一般以马2匹、牛2头、羊30只为最普遍(定居后改为钱款衣物)。婚礼带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民族特色。如许婚宴(订婚礼)在女家举行,称做女方的“不兀勒札儿”(蒙语,专指羊的颈喉)宴。宴上请姑爷吃“不兀勒札儿”,以寓“好马一鞭,好汉一言”,今生今世不得反悔。后来不在许婚宴上设此仪式,而与结婚宴同时举行。新娘的嫂子和弟弟常故意将此物煮得硬硬的,使新郎掰不断骨节,因而罚酒、取笑。 蒙古族婚礼重迎亲。婚前一日,新郎带上弓箭和佩刀,穿上新娘亲手做的袍靴,由一群男宾相陪伴,前去迎亲,至女家,先拜过岳父母,向佛献哈达,递鼻烟壶,说谦卑吉语。岳父赠以荷包等物。此日做彻夜欢,席上对歌,有“求名歌”、“迎亲歌”、“劝嫁歌”、“宴歌”、“送亲歌”等,歌唱的双方有男方请来的歌手和宾客,女方则多是姑娘的嫂子和女友。歌子多是民间流传已久的套曲,也有即兴编唱的,歌词优美、滑稽,充满智慧和喜剧气氛。有些地方男方娶亲时专请职业歌手去唱喜歌。东部边远草原也有因无祝词歌手不能对歌的,但“求名歌”要唱,求名礼必须进行。一般做法是宴后新娘背脸端坐,姨姑姊围坐四周,婿向女背半跪问名,女故意不答;婿想方设法问之,终不答,最后则由陪坐姐妹告之。 晚间举行“沙恩吐宴”,这是女方设的第二道宴,也是新娘出嫁的离别宴。席间,新娘、新娘嫂子和姑娘们坐一桌。姑娘们和新郎争夺“沙恩”(俗称“嘎拉哈”),因“沙恩”象征儿女联姻,“连着骨肉连着心”,执事人有意偏袒,总是让它为姑娘所有。于是歌手便唱起《赞沙恩》、《亲家歌》、《姑娘的歌》、《额莫的歌》等宴歌,向对方索取“沙恩”,最后唱到《报时歌》。因为启程时间已到,女方姊妹才无可奈何地把“沙恩”交给新郎。之后新郎与父母、姊妹们哭诉惜别之情。 清晨,送亲时辰一到,新娘被叔父或兄长用毡子抬上喜车。出发前,新郎骑马绕喜车跑三圈,以示留恋、告别,然后起程。送亲人跟着随行。蒙古族送亲人员较多(俗有“蒙古人送亲的——大帮”的歇后语),娶亲途中双方策马疾行,互相追逐,或以女方抢新郎帽子为戏,阻车前行,保存古代抢婚遗俗和草原婚俗特色。娶亲至男家,新郎解下弓箭和佩刀,供于佛前,或放在马窗西侧(以西为大),以为镇邪之物,三日之后,新娘收起,作为吉祥物,终身收藏。 蒙古族娶亲重视吉时,过去娶亲因道远未到家而时辰已到,有在路上交拜成礼者。 喜车按时辰到家时,男家出来四个媳妇向送亲队伍问安敬酒。新娘的嫂子接过洒杯后,向四方洒酒敬神,再向车轮洒茶水洗尘。然后拜天地。进屋请全福人“分头妈”(亦称干妈)为新妇梳头。分头妈执绵羊右腿骨用作簪柄,分发作两绺,与新郎梳下的发丝合在一起梳成媳妇头。颇有古“结发”之遗意,寓有“白头偕老,幸福绵长”的吉兆。新娘梳洗完毕,行拜火礼。院中置一方桌,桌旁生一盆火,桌上放有弓箭、羊骨。新婚夫妇并跪拜之。同时请喇嘛诵经祝福。古时的拜火礼为手持羊尾油,用火点着,投入火中,对火三叩首。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满族人结婚前后的那点儿讲究

现在满族婚礼与汉族相比,已难分满汉。但回溯历史,满族特殊婚礼有几点是值得一记的。 首先满族先民是狩猎民族,自古崇拜灵禽,反映在男女爱情及婚礼上也常以鸟羽作为定情的信物和婚礼上的饰物。史籍所谓“男以毛羽插女头,女和则持归,然后改礼聘之。”后演变为以雉鸡翎织成漂亮的披肩作为新娘婚服,象征吉祥。据吉林、农安等地耆老所谈,有这种礼服的人家清末已经极少,婚后只能节日一用,今已不见。 满族婚姻主要是一夫一妻制,严禁同姓通婚。但旧俗通婚不甚讲求行辈,甚至以嫁长辈名门为荣。姑舅亲,只允许姑做婆,不许舅做翁。否则谓之骨血倒流,亦在禁例。 清代以来,满族结婚特别重视门户,同时禁止早婚。官府及满族家谱都规定不许在12岁以前订婚。一般在十五六岁订婚,十七八岁以后方可结婚,极少指腹婚和童婚现象。择婿重门户而不重彩礼和贫富。《啸亭杂录》载:“凡所婚娶,必视其氏族之高下,初不许一时之贫富……”这一习俗亦可以理解为择婿重家风门第,重德不重财,所以有“相门户”之俗,这是女方了解男方家世的主要程序。男子行聘也要看女方家世和女子品德,访查好了方遣媒说亲,一般需登门三次,双方都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才得女家准信。媒人每次登门必携带一瓶酒为礼物,故俗谚有云:“成不成,三瓶酒。”后来受汉族影响,亦有“合婚”程序。 吉林省满族订婚,除受属相生克、宿命、迷信观念影响,还有年岁上的禁忌。有“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两,黄金淌;女大三,抱金砖”之说,故一般认为女子大两三岁或小两三岁无妨,独忌“女大一岁”。此说以后影响到汉族合婚禁忌,当然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妄谈。 双方家长认为门第相应,并征得男女本人同意后,答应议婚,媒人即带领求婚者到女家行叩头礼,让女方父母相看一番,俗称“验姑爷”。论者以为“此殆金代婚礼男下女之遗意也”。如女家满意,即进一步行订婚礼,由男方的母亲及姑姨等女眷去女家相看媳妇。此时姑娘行“装烟礼”(装烟敬长者)。如相看中意则赠送如意、钗钏、戒指等,以为定礼,是谓“小定”。或亲自给姑娘插簪钗、戴耳环,因亦称“插戴礼”。 正式订婚的初仪称“换盅”。届时男方的父辈在媒人带领下携酒肉到女家,女方以此酒肉设宴招待。炕上放一小桌,两亲家对坐,双方把肥大的旗袍衣襟铺在桌上,接着上菜,菜盘要压住衣襟,两亲家往酒杯倒酒,端起来,互相换盅,一饮而尽,谓之“认亲家”。如果新姑爷去了,女家要给“压腰钱”,并赠送“腰褡”。腰褡有绣花的、金丝的、串珠的,都是姑娘亲手做的。腰褡不大,长方形,两头有口袋,中间一个横口,留着装钱,挎在腰间,腰褡讲美观,和鼻烟壶一样被看重。这种正式订婚,俗称“放定”。小礼过后是大礼。大礼必送猪、酒、布匹、首饰。此猪称“他哈猪”,经济条件好的男家要送双猪,双酒(两缸酒,一缸50斤)。女方用此猪酒宴请。吉林以东满族姑娘行聘,亦有跳家神祈福者,来宾则以金钱或首饰给姑娘“添箱”。此后姑娘择吉开剪,准备嫁衣。开剪三日,姑娘挽袖盘髻,试行出嫁仪式。

吉林省回族是中国回族的一部分,从全国各地迁徙到吉林境内的回族,迄今已有310年的历史。九台县北五屯(今胡家回族乡蜂蜜营等五屯)的回民最早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陆续迁入,分布全省各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虽与汉满等族在民俗文化上互相影响,但始终保持着他们独特的民族信仰——信奉伊斯兰教,信徒有十多万人之多,有清真寺77所,伊斯兰教教职人员135人左右。宗教活动频繁,教义得到广泛传播。 伊斯兰教是阿拉伯文音译,意为“顺从”。在中国旧称回教、回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是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一神教,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其教义主要是信仰安拉为惟一的神,穆罕默德是使者,信天使,信奉《古兰经》,以之为安拉“启示”的经典;信奉世间一切事情都是安拉的“前定”,并信仰“死后复活”、“末日审判”等。伊斯兰教的基本功课是念、礼、斋、课、朝。念是用阿拉伯词念清真言。念功又称信仰表白。要念出声,不能默念。礼即礼拜。包括每日5次拜功和星期五“主麻日”的聚礼及节日的会礼。斋即斋戒,在斋月期间穆斯林每日实行严格的斋戒,黎明前“吃封斋饭”,日落后吃开斋饭。戒除一切饮食,禁止房事,只许一心想安拉和后世。课即天课,是伊斯兰教的一种施舍,被视为一种“善功”,后演变为一种义务性的宗教课税。朝即朝觐。凡身体健康的穆斯林一生应去麦加朝圣一次。回历十二月被规定为朝觐日。此“五功”除宗教职业人员和虔诚的宗教徒尚能履行外,一般人都不再认真执行,特别是“天课”早已废除,朝觐,一般人难以做到。吉林省回教的教派均属逊尼派,即正统派。 根据回族在我国“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回族在吉林省大多集中在吉林、长春、九台、扶余、伊通等市县,其地都根据人口集居的特点建有不同规格的清真寺。明清学者介绍伊斯兰教教义,曾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真主原有独尊,请之清真”等词语,故该教所崇奉的真主寺庙日“清真寺”。吉林省的清真寺共77所,主要有长春市长通路清真寺、吉林市的三个清真寺和扶余清真寺。 长通路清真寺在长春市南关区长通路清真寺胡同,是我省较大的清真寺之一。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乡老韩学成捐私产一间半平房,三间草房做清真寺,1864年扩建了大殿,后经光绪、宣统、民国屡次扩建,才逐步形成现在的格局。 该寺占地面积1.5万多平方米。礼拜殿653平方米,由三个勾连塔式屋顶和六角亭望月楼组成。望月楼高30余米,大殿挑角挂柱雕刻精细,绘画典雅,庄严雄伟,属中国宫殿式建筑。清真寺院内的九龙古榆树,树龄百年以上,枝叶繁茂。大殿东南侧竖一“无字碑”。此碑是日伪时期伊斯兰教协会总裁川村狂常(日本人)拟为自己树碑立传而未能如愿所留下的一座碑。清真寺管委会为了让世代穆斯林牢记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华历史,将这座碑完整地保留下来。该寺“文化大革命”期间曾遭到破坏,又被学校占用。1979年开始恢复开放,政府拨款10万余元进行维修,1986年恢复做礼拜。吉林市还有西清真寺和东清真寺也都恢复了原貌,可供这一地区的教徒活动。

杏鑫平台首页_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简介

中国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上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联邦的俄罗斯族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中国的俄罗斯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等地共约1.4万人,占俄罗斯族总人口的89.40%。 中国的俄罗斯族祖先最早在18世纪初从沙皇俄国迁来的,18世纪后期,由于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残酷统治,大批俄罗斯人迁来中国,尤其是十月革命后,又有一些人为躲避战争,进入中国。那时他们被称为“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俄罗斯族,被确认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我国俄罗斯族的生活习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基本上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相同。由于俄罗斯族迁来我国的时间不长,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在前苏联国家还有自己的亲友。 俄罗斯族人的住房被称做“木刻楞”,房屋又高又大,单一木材构筑的房屋,分为卧室、客厅、厨房和储藏室。房屋呈四方形,房顶倾斜,有的上面还覆有漆着绿色油漆的铁皮,正门前有门庭和围廊,门内有过道,过道两旁是卧室和客厅。室内的墙角有土坯垒砌的火墙。室内陈设比较讲究,卧室摆放着木床或铁床,铁床栏杆雕有花草图象,给人以古雅之感。 到俄罗斯族人家中作客或办事,进屋要敲门,得到允许才能入内,进屋要脱帽,坐在主人让给的位子上,不能坐床,坐床认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来客不得随便吸烟,吸烟须经主人同意。俄罗斯人最隆重的传统礼节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象征着友谊和善意。来客须用刀子切下一块面包沾少许盐吃下后方可进屋。这种礼节从前只用于迎接贵宾和新娘,现在也用于一般社交场合。 俄罗斯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经常举行各种家庭宴会、晚会,跳交谊舞、俄罗斯 舞、天鹅湖舞、乌克兰舞、俄罗斯的集体舞,以及踢踏舞、头巾舞、马车舞等,舞姿优美,参加的人多,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踢踏舞是俄罗斯族的一种民间舞蹈, 复活节时跳的舞蹈之一。跳此舞时,男女老少穿上皮鞋一起参加。用手风琴伴奏,众人围成一圈,用脚尖、脚跟、或脚掌的某一部位击地,发出踢踏响声。妇女们边 跳边挥手绢,男人们边跳边吹口哨,拉琴者亦加入跳舞行列边拉边跳。节奏清晰多变,脚下动作灵活而响声大,场面活跃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