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2693个相关结果 17次浏览

杏鑫平台首页_满族的春节习俗,满族人怎么过年?

满族春节最早的记载是在《渤海国记》里 “民岁时聚会作乐,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清代以后,满族人虽与汉族人在春节的礼仪上进了交流,但仍然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历经三百多年,我们现在仍然可以在东北满族人春节时,看到鲜明的民族风格。即使是在春节的仪式简化为纯粹的吃喝一场的今天,在东北满族人的家庭里,春节仍然过得讲究。 满族人一般年节将近时,家家都要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在节前还要做满族的传统糕点萨其玛—-萨其玛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和瓜仁等原料做成,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们喜爱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节日佳品。除了萨琪玛,满族人的节日食品还有粘豆包、粘火勺、萨其玛、白肉血肠、豆面卷子、苏子叶饽饽、大黄米干饭、火锅等。过年满族人喜饮酒,主要是自己用大黄米酿造的“米酒”;客人来家拜年,喝的饮料是用炒糊的大黄米、高梁米冲的“糊米茶”。 旧时,一切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几乎都集中在除夕夜举行,这个时候全家都要换上新装,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满族男女都喜爱在腰间或衣服的大襟上挂佩饰,男子有火镰、耳勺、牙签、眼镜盒、扇带,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绸缎缝制,花色品种繁多,制作精美。 除夕之夜,满族人就要开始祭祖了。祭祖首先要在家中正厅祖宗板前供自制米酒13盏,自制奶油点心13碟,板上贴新挂签。在院内东南角“索罗杆”前,也供着同室内相同的供品。挂在西墙上的祖宗龛,平时是不能动的,这天中午要请下来,并且打开。接着,由家中长辈主祭,带领全家叩拜,全家人深情凝视祖先的画像及历代祖先的讳名,良久之后,放回原处。 正月初一早上,吃过饺子,老年人正襟危坐在椅子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过年好。”晚辈们在面前恭顺的拜年,老人们拿出红包押岁,这个细节,在旧时满族的传统中一律是磕头。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一起叙旧话新。 到了初五,满族人要举行破五的仪式,这一天早上还是吃饺子,饺子不可水煮,要蒸的才好,取蒸蒸日上之意。包饺子的时候,要把饺子皮捏破。因为老规矩是从初一到初五,是不泼水、不倒灰、不开柜。但从初六开始,可以不守这个规矩而自如地生活了。 满族人过年,从除夕到正月十五,都要点燃“索罗杆”上和屋檐下的灯笼,而且是彻夜不息,以示红灯高照。若灯熄了,则意味着不吉利,有的人家甚至将灯点到二月初二。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满族人的灯节也就是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挂各式各样的彩灯,办灯会。 如今,虽然很多满族家庭过春节的内容与汉族大体相同,但在满族聚居地,尤其是重传统的满族家庭里还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

杏鑫测速登录地址_景颇族的民风民俗 景颇族的资料

景颇族,中国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之一,由青藏高原的氐、羌等族群发展而来。缅甸境内也有景颇族,只是名字不同,缅甸称为克钦族。下面是我们搜集到的一些关于景颇族的资料,供参考。 在过去的婚烟中,基本上仍必须遵循传统的单向姑舅表婚的原则,即姑家男子必须娶舅家女子,但舅家里男子不能娶姑家女子,形成“姑爷种”和“丈人种”的婚姻关系。流行转房制和妻死丈夫续娶妻姊妹的习俗。还实行等级婚姻,即官家与官家通婚,百姓与百姓通婚。青年男女社交自由,但结婚由父母包办,聘礼很重,常发生抢婚的现象。 景颇族的住房为竹木结构的茅屋,只有个别地方少数山官头人住瓦房。茅屋呈长方形,屋顶为双斜面。整个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底层圈养家畜家禽。门从两头开,前门供客人进出,埋鬼桩、拴牛马,后门禁止外人出入,更不允许穿室而过。屋内每间设一火糖,四周铺篾席,晚间即席地而寝。房屋通常七、八年重建一次,建房时全寨换工互助,数日即成,并举行隆重的新房落成仪式。 景颇族男子喜欢穿白色或黑色对襟圆领上衣,包头布上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珠,外出时常佩带腰刀和筒帕。妇女穿黑色对襟,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统裙,腿上带裹腿。盛装时的妇女上衣前后及肩上都缀有许多银泡泡、银片,颈上挂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子或银铃,耳朵上戴比手指还长的银耳筒,手上戴一对或两对粗大刻花的银手镯。妇女戴银首饰越多表示越能干,越富有。有的妇女还爱好用藤篾编成藤圈,涂有红漆、黑漆,围在腰部,并认为藤圈越多越美。 多数地区的景颇人以大米为主食,少数地区的以食玉米为主。过去仅以芭蕉叶包饭,平均分配,以手抓食。主要饮料是山泉和水酒。杀牛祭鬼时,牛肉全寨人分食。猎物见者有份。对客人均热情招待饭食。景颇人喜嚼沙枝(一种用草烟、芦子、熟石灰等配成的嚼料),见面互赠沙枝是传统的礼节之一。景颇人也重视礼尚往来,在农闲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以酒肉、饵块粑粑、鸡蛋、糖果或自己家里的土特产如蜂蜜、草烟赠送主人,客人走时也往往是满载而归。 景颇族热情好客,凡是来的客人,主人会热情招待。他们还保留着一种”吃白饭”的待客习惯,即在日常交往中,无论走到那一寨、那一家,都可坐下来吃饭,并可以不付任何报酬。对于任何一个不相识的人,主人都必须招待饭菜。民间普遍认为:让客人饿着肚子走,是最不体面的事。

杏耀注册登录网_为您详解白族的风俗习惯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是白族的族源地、祖居地和主要聚居地,约有80%的全国白族聚居于此。此外,云南昆明、丽江、怒江、迪庆、保山、玉溪、楚雄、文山、临沧等州市都有白族聚居区。湖南省张家界、湘西,贵州毕节、安顺,四川凉山等地也都有白族。 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白语叫“武增”,是“本境福主”的简称,意即“我的主人”。他们是白族村社的保护神,有的一村供奉一个本主,也有几村供奉同一本主的情况。只要和白族村社有密切联系的人和事物都可以成为本主,所以在本主神祇中既有原始宗教色彩浓厚的山川树木、虫鱼鸟兽之神,也有佛道之神、儒家典范人物及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既有王室、贵族,也有英雄、平民;既有白族人物,也有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物。每位本主都有自己的节日,就是本主庙会。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明清以来,白族服饰,一般说来,男子的服装各地大体相同,妇女的服饰则各地有着差异。 男子一般缠白色或蓝色包头,上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下穿白色、蓝色长裤。洱海东部白族男子则外套麂皮领褂,或皮质、绸缎领褂,腰系绣花兜肚,下穿蓝色或黑色长裤。出门时,常背挂包,有的还佩挂长刀。 大理一带的女子多用绣花布或彩色毛巾缠头,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衬结纽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穿蓝色宽裤,足蹬绣花鞋。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词语,它就是:风花雪月。解释: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惠子是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回族人为什么不吃猪肉?回族的风俗习惯简介

回族人不吃猪肉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是穆斯林。而在《古兰经》中,有明令禁止不能吃猪肉的规定。因为在回民的眼中,猪是贪婪的,而且污秽不堪,而且猪也是一种无尊幼之分,无长辈后代之分,无伦理的动物。除此之外,猪的脖子上只有一根筋,不能看天不能回头,这种特征跟教训中回心转意的信条相悖。所以,为了自己不被猪这种动物玷污,所以他们便不吃猪肉。 回族人的文化属性毋庸置疑是伊斯兰,而回族阿訇们承担起了领袖及导师的作用,在演讲中,夹杂大量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又用汉语借此来表述民族观点,通过每个星期五的演讲,把这种古老的民族创制语言延续发展了下来。城市回族大都通用汉语;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回族人民还通晓并使用当地民族的语言。 回族人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一般都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由于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其清真寺便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所以,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非常重要。 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打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还喜食腌菜。 回族妇女的盖头穿戴也很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褪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等色的薄纱巾。 回民戴戒指的讲究与土耳其、巴基斯坦、埃及等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和中国汉族的讲究相同:戴无名指上表示已婚,戴中指上表示没有对象,戴小拇指上表示已有对象还未结婚。除此以外,回族妇女还喜欢戴手镯与耳环。还非常喜欢用凤仙花染指甲。这个习俗也是由阿拉伯、波斯等地传来的,因为中国在汉朝以前没有凤仙花。汉武帝时,张骞听说西方有一个条支国(阿拉伯),后来甘英奉使西域,中国与阿拉伯之间才有了交通。从此以后,互相往来,凤仙花也从西域传到中国。回族形成后,仍袭祖先的习俗,代代相传,时至今日,许多回族女性还喜欢用凤仙花染指甲,以示美观。

杏馫注册登录网_走进不一样的世界,了解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人自称为”bifzivkar”,汉族对“毕兹卡”的称呼为“土家族”。历史上,土家族先民被称为“蛮”或“夷”。宋代以前,居住在武陵地区的土家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就单独被称为“土丁”、“土人”、“土民”或“土蛮”等。改土归流后,随着汉族移民的增加,“土”、“客”、“苗”往往对举,以对武陵地区的土家、汉、苗三族进行区分。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方面,刺绣、编织比较有名,土花铺盖尤为著名。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 土家族人爱群居,喜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土家青年男女多由对歌而相爱结婚,还有“哭嫁”习俗。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腊肉也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过,将大块的猪肉用盐、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挂在火炕上,下烧柏树枝田,烟熏而成。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盖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盖住碗口,下面装有精肉和排骨。为表示对客人尊敬和真诚,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来装。

杏鑫4注册登录网_彝族的节日有哪些?彝族节日大全

彝族有许多传统的民族节日,不同的传统节日也有其不同的社会功用。由于频繁的文化交流,彝族的传统节日已不再局限于民族传统的范围。 彝族开新街 云南峨山彝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正月初一后的第一个赶街日。开新街这一天彝族人人都要穿上新衣服、吹奏起各种古老独特的民间乐器,耍着龙灯、虾灯、狮子灯、彩船灯,跳着热烈奔放的花鼓舞,从各彝族村寨朝指定街场上涌去。街场上,点三声地炮,地炮一响,便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讲话,祝愿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接着举行各种文艺表演和娱乐活动。晚上,彝族年轻人还要燃起篝火,继续歌舞娱乐。有的地方还有在松毛席上吃“开新街饭”的习惯。开新街期间,彝族人还要在货摊上购买春耕所需的生产资料和各种生活用品。 彝族少女成人礼 在大小凉山地区,彝族少女成年时要举行一种神秘的“换裙”仪式,彝语叫“沙拉洛”,意为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彝族少女在“沙拉洛”之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的童裙,梳的是独辫,耳朵挂的是穿耳线。“换裙”仪式举行之后,就要穿上中段为黑蓝色的三接拖地长裙,原先的独辫要改梳成双辫,并要戴上绣花头帕,挂上耳坠。 由于“换裙”是女子由童年到成年的标志,作为父母对此都非常重视。特别是母亲,她是女儿的贴心人,也最了解女儿的生理状况,在临近换裙前就热心地为女儿准备好了头上戴的花边黑色哈帕、新裙,以及颜色各异的珠子和领上的银牌等服饰品。 彝族姑娘节 姑娘节​又称“姑娘街”,云南金平彝族姑娘们的节日,也是彝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春节后的第一个赶场日。届时,除彝族姑娘外,瑶、苗、哈尼族的姑娘们也要来参加。 歌舞是彝族姑娘节的主要活动。姑娘们在街场上手拉手围圈歌舞,展示自己的青春,表现自己的美貌。买卖货物是姑娘节最有特色的活动。这天,歌舞过后姑娘们要把自己带来的山货、药材卖掉,然后购买花边、丝线、银质首饰。 彝族拜姑爷节 云南峨山一带彝族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日。多以彝族村寨为单位举行。届时,彝族人们把三五年内本寨嫁出去的姑娘连同姑爷一起接回本村。先给各家姑爷送大红拜帖,然后由寨子组织舞狮子、龙灯、花鼓队以及大头和尚,到各家去拜耍。 彝族赛装节 云南永仁县彝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相传古时有彝族两兄弟,都是勇敢勤劳的猎手。他俩带着乡亲们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当寨老准备为他俩完婚,问喜欢谁家女子时,他们回答要心灵手巧的姑娘。

杏鑫内部304724_藏族的风俗习惯资料大全

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国境内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天竺传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藏族雕刻技艺高超。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也是人类重要遗产。 日斯满巴碉房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便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房子外墙厚实,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 东纳藏族传统服饰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长袖、宽腰、大襟便是其特点。这较大程度上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穿用这种结构肥大的服装夜间和衣而眠可以当作棉被抵御风寒;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白天气温上升更可脱出一个臂膀,方便散热,调节体温。所以,脱掉一只袖子的装束便形成了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 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 酥油茶是西藏的藏族人不可缺少的饮料,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做酥油茶离不开酥油、盐和茶,酥油是从牛羊奶里提炼的奶油,以夏季牦牛奶里提炼的金黄色酥油为最好,从羊奶里提炼的则为纯白色。藏民族饮茶时讲究长幼、主客之序。客人饮茶不能太急太快,一般以三碗为最吉利 。 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是喜庆过节所必备的。

杏鑫注册网站_锡伯族简介 锡伯族的风俗习惯简述

锡伯族是由明代女真直接发展而来。其族名本是锡伯族自称,口语称“siwe”书面语写“sibe”。在汉文史书中,不同时期曾有几十种不同译音译法,如须卜、犀毗、犀比、悉比、失比、失必尔、师比、西卑、室韦、失韦、斜婆、西伯、史伯、洗白、西北、席白、席北、锡北、锡窝等,直到明末清初时才统一为锡伯。 据史料记载,锡伯国原是金朝所封之国。金代的锡伯国是由锡伯人、四部中的小黄头女真部被金廷迁入双阳后创建而形成的。“锡伯部强盛时,永吉、磐石、桦甸、伊通以及长春、吉林两市的边缘地带,皆为其领地。”所谓海西四部,即扈伦四部(叶赫、辉发、哈达、乌拉),就是锡伯国(扈伦国)。 锡伯族原居东北地区,乾隆年间清廷征调部分锡伯族西迁至新疆以充实当地。今锡伯族多数居住在辽宁省(70.2%)和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曾经有过对天、地、日、月、星等的自然崇拜;对鲜卑兽、狐狸、蛇、虫、古树、人参等动、植物的崇拜;对土地神“巴纳厄真”、谷神、瘟神、牲畜神“海尔坎”、灶神“肫依妈妈”、门神“杜卡伊恩杜里”、娘娘神、河神“罗刹汉”、山神“阿林乌然”、引路神“卓尤恩杜里”、猎神“班达玛法”、柳树神“佛多霍玛法”和渔神“尼穆哈恩杜里”等神的崇拜;对灵魂的崇拜;对祖先的崇拜。所信的程度都不一样。一般说来,主要是崇奉“喜利妈妈”和保护牲畜的”海尔汗玛法”,素信萨满教,兼信藏传佛教。 锡伯族的住房日益向砖木、钢筋水泥结构相结合的房屋发展。过去的那种从清代遗留下来的人字形大屋顶房,已被淘汰。个别村庄只是作为文物保留。这种房屋的造型是从满族学来的,它的造价较高,用工、用料较多。当今的住房,逐渐趋向砖木结构与“来兰皮”结构相结合的房屋。有许多房屋,钢窗、钢门取代了木窗、木门。个别农户还盖了楼房。 锡伯族的早期服饰衣料是以鹿、猪犴等兽皮为主,比较注重防寒保暖功能。锡伯族的服饰,因时代不同和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相互间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和变化。传统的锡伯族服饰曾吸收过蒙、满、汉等民族服饰的优点。

蒙古族有七大姓,谓之包、白、韩、吴、何、胡、关。其中以包姓最尊贵,古代的蒙古族中非“包”不能封王。这七个姓都是以古代蒙古七个氏族首领(部落长)名字的第一字为姓的,如部落长吴兰苏和,其后裔就以“吴”为姓。元太祖成吉思汗(名铁木真),出生于包尔只斤(又译孛儿只斤)氏族,因此他姓“包”。 蒙古族虽然加姓,但长期以来,习惯于称名不称姓,如元太祖铁木真、元太宗窝阔台、元世祖忽必烈等都只称名字。为了避免与他人重名,有的蒙古人便将父亲名字的第一音节冠于本名之前,用以作“姓”。如某人名“照日格图”,其父名叫“莫德”,他便写为“莫•照日格图”。也有的在自己蒙名前冠以姓氏,如王巴特尔、包扎那、顿巴图等。由于氏族文化的融合,现在不少蒙古人既有学名,又有汉族姓名,可谓两种姓名齐备。 在历史上,蒙古族虔信佛教(喇嘛教),因此有的名字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男性名叫官布、尼玛、旦布、桑巴、尔吉(金刚)、三木旦(禅定)等,女性名叫如斯日吉玛、王其格玛、拉西玛、卓玛(观音)等。 清代蒙古族人以蒙文、满文、汉文自由命名。大抵蒙古贵族用蒙文取名,如僧格林沁、贡桑诺尔布、阿穆尔灵圭。一般蒙古族人命名则用满文和汉文。用满文者如法式善、倭仁、赛尚阿,用汉文者如松筠、富俊、荣庆等。 蒙古族的人名寄寓深隽,在蒙语中有其特定的含义。 男性名多是哈斯巴根(玉柱)、铁木尔巴根(铁柱)、蒙根巴根(银柱)、巴特尔(英雄)、苏合巴特乐(手握大斧的英雄)、玛拉沁夫(牧人之子)、乌兰夫(红孩子)、乌兰巴特尔(红色的英雄)、铁木尔(铁,比喻有力量)、铁术真(力量非常足)等。 女性名多取意于日、月、星辰、珍宝、花朵等。如蒙根花(银花)、阿拉搭琪格(金花)、乌云琪琪格(美丽的花朵)、敖都琪琪格(像星星一样耀眼的花朵)、萨伦娃(美丽的月亮)、娜仁娃(美丽的太阳)、速布达(珍珠)、塔娜(明珠)、斯琴(聪明)等。 蒙古族热爱山水,热爱动物,父母总希望孩子能像高山那样坚固、雄狮一样威武,因而有的名字就以高山、动物命名。如哈达(山峰)、乌拉(高山)、高拉(大江)、阿古拉(巨石)、阿尔斯朗(雄狮)、布尔吉特(鹰)、塔思西布(雕)、依里伯斯(豹)。 蒙古族崇尚勇武,把虎作为勇士的象征,在男性名中以“虎”取意的很多,如巴尔思(虎)、呼和巴拉(青虎)、额哈日巴拉(青虎)、西日巴拉(黄虎)、乌兰巴拉(红虎)、额日巴拉(雄虎)等。有一部分蒙古人名是据其出生那年祖父、外祖父或父亲的岁数取的,这与汉族人名中的数字名完全一样。如台本台(五十)、吉林台(六十)、达林台(七十)、那鲁台(八十)等。

蒙古族人极为好客,并有待客的礼俗。如请客人吃手把羊肉,必以一条琵琶骨配条长骨请客人先吃,牛肉则以一根尾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进食。整羊肉称“看斯”,请客人吃“看斯”,表示尊敬和隆重。 在隆重的宴席或祭奠上,主人要唱“进献看斯词”,从古代传统一直唱到当时的盛宴或祭奠,然后由晚辈用银制的蒙古长刀将整羊的羊头皮割成几个小块献给长辈以飨天、地、火神,随后将羊头撤走,把席上的整羊脊按一定顺序,割成方形,将零碎肉发给在场的小孩,而后请客人拿刀割肉进餐。接待贵客,必须用肥尾大羯羊做全羊席。 姑娘出嫁前,须煮羊胸脯肉吃,以示送别。羊的小腿骨、下巴颊、脖子肉等,多是晚辈和小孩的佳肴,蒙古族祭灶要用羯羊胸脯肉供奉。祭敖包、祭神佛,讲究用当年的羊羔肉做供品,平时进食先敬老人。 蒙古族的奶制品被认为是纯洁崇高的食品,因此招待客人时,先敬献“白食德吉”(一件或一块完整的食品先尝的叫“德吉”)。在喜宴上,主人必先端出一盘洁白的奶豆腐或奶皮子,让客人品尝。家中有亲友要出远门,要用白食祝其一路平安。结婚典礼、晚辈生日时,长辈要飨以鲜奶,表示良好的心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蒙古族吃手把肉与全羊席的某些繁礼缛节已经简化,但盛情待客、敬重老人的风俗一如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