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2693个相关结果 17次浏览

杏鑫咨询304724_水族的民风民俗你知多少

水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贵州省内。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水族的民风民俗。 水族的民居民俗 历史上,水族筑楼而居,盛行“干栏”式建筑。房屋多用竹木建造,茅草、树皮或瓦片作顶,一般为二三层,底层饲养牲畜、堆放农具杂物等。上层住人,檐下留有较宽的走廊,可晾晒衣物、堆放粮食或休闲纳凉。现已普遍改住木结构和木石结构的房屋,一般是正房三开间,中间一间的前墙向里缩进1米左右,大门开在正中。屋墙有的用石头垒砌,有的用木板或竹子、茅草编成的篱笆围建。正房正中一间为堂屋,堂屋隔成里外两间,一间设有神龛供奉祖先、先师和一些神灵,神龛后面一间住老人。两边侧屋设楼,楼上堆粮,楼下住人。正房两侧建耳房,用于关养牲畜、存放农具、设置磨房等。耳房左右相向,左侧的耳房要比右侧的高一些。云南水族村寨多依山傍水,村边多水池鱼塘,房前屋后多种植果木。因依山修建,有些屋基前低后高,水族人民便利用地势修建成“吊脚楼”,建盖新房是水族家庭的一件大事,如盖房前要择吉日选定动工时间,并请风水先生择地基,地基选好动土前要杀鸡、献香祭祀土地神等等。伐木立柱、上梁到新房建好都有既定的仪式。 水族的服饰特点 水族崇尚黑色和藏青色。水族男子多穿对襟无领蓝布短衫,中青年男子多穿对襟便服,老年人多穿无领的布扣长衫,用青蓝头帕包头,大部分人裹绑腿。水族妇女大多穿青黑色圆领右开襟宽袖短衣,下着长裤,结布围腰,脚穿绣花青布鞋。 水族的饮食特点 水族居住地区多盛产稻米,所以普遍以稻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小麦、荞麦、豆类、薯类等;蔬菜以青菜、萝卜、南瓜及豆类为主;肉食以猪、牛肉为主,以鱼作为祭典和待客的珍品,狗肉不能作为庆典和节日的菜肴。口味喜欢酸辣,有名的菜肴是酸辣鱼。 水族的丧葬习俗 水族一般采用土葬。历史上水族的丧葬仪式,从报丧、吊丧、入殓、停棺、择吉、出殡、下土安葬,每一个环节都要请水书先生来主持,严格按水书条文去办。而现在的丧葬习俗,则受到汉族和邻近民族的影响。夭逝者,葬仪从简。若死者是妇女,要由娘家验看后才能入殓合棺。对年长丧逝者,讲究厚葬,停枢期间设堂开祭,有能力的人家,都要请人演奏丧乐、唱丧歌、跳丧舞。 水族的婚恋习俗 水族为一夫一妻制父系小家庭,富源水族的婚姻以本民族内异姓通婚为主。婚姻遵守同宗不娶,过去多为父母包办,媒妁定亲等,现在姑表婚和包办婚姻已不多见。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但形式上仍通过媒妁才缔结婚姻。青年男女在“赶摆”(对歌玩耍)、劳动、生活中认识并且情投意合,就通过媒人提亲,吃“火笼酒”(定亲),“发八字”等礼节后,择定吉日成婚。

杏鑫测速登录地址_德昂族服饰特点简介

历史上,德昂族曾被称为“扑子”、“茫人”、“蒲人”等称呼,自清代起,称为“崩龙”,解放后民族识别时沿用了“崩龙”这个名称,后来根据本民族意愿称为”德昂族”。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德昂族服饰特点。 德昂族男子服饰 德昂族男性的服装较为简朴。少年儿童上着翻领的青布对襟衣,下着半短裤。年龄在7岁以下者戴瓜皮小帽,帽镶银泡、银币和银佛,帽顶系上一核桃大的红色绒球。从13岁至结婚前的男子,上装是双层领的青布大襟衣,外层白领沿边装饰五彩小绒球,大襟衣多用银泡和银币作纽扣,襟边镶些小绒球。左耳戴竹叶形小银片和耳筒,佩戴银项圈,头包花色毛巾,裤子宽短。他们外出时,喜佩带长刀、背漂亮的挎包。中年男子服装与青年略同,用藏青或白布包头,不佩戴银耳筒、项圈,衣襟上不钉五色绒球等。老年人的穿着比较随便,但一般喜欢用青布裹腿。 德昂族妇女服饰 德昂族的服饰十分富有自己的特色。德昂族女子上身穿蓝色或黑色的紧身短衣,下穿式样新颖大方、花色艳丽长裙。不同支系的妇女,多用裙边横织的线条颜色加以区别。红德昂是红黑相间的颜色;花德昂则镶有四条白色带子,其中又插有五寸宽的红布相饰;黑德昂所穿的黑筒裙上织有几条深红色的布带,其间又衬夹着几小条白色带子。红德昂和花德昂支系的妇女剃头后用黑布包裹,喜戴大耳环,银项圈,穿蓝、黑色对襟短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下摆边沿用红、绿、黄三色小绒球装饰。 德昂族的藤篾腰箍 唐代史书早已记载着德昂族的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这一装束,历经宋、元、明、清千载流传一直到现在。德昂族的姑娘成年后,在腰部佩带上五六圈或十余圈,甚至二三十圈藤篾制的“腰箍”。这些“腰箍”,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黄、绿诸色,有的上面刻着各种花纹图案,有的还包上银或锡片,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鲜艳夺目。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带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这个姑娘勤劳、聪明、有智慧,也表明这个姑娘心灵美好。所以,德昂族的妇女都佩带腰箍,并以此为荣。 由于腰箍体现了妇女们的美德,因此,在青年男女社交期间,小伙子为了获得姑娘的爱情,往往费尽心思,精心地制作有动植物图案和花纹的“藤篾腰箍”,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佩带,于是“藤篾腰箍”又成了青年男女爱情的信物。

水族为一夫一妻制父系小家庭,富源水族的婚姻以本民族内异姓通婚为主。婚姻遵守同宗不娶,过去多为父母包办,媒妁定亲等,现在姑表婚和包办婚姻已不多见。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但形式上仍通过媒妁才缔结婚姻。青年男女在“赶摆”(对歌玩耍)、劳动、生活中认识并且情投意合,就通过媒人提亲,吃“火笼酒”(定亲),“发八字”等礼节后,择定吉日 走寨对歌,亦称“赶摆”、“摆白”、“做玩”等。青年男女在农闲、赶街、逢年过节期间,成群结队到路旁、山冈上物色意中人,并相邀到林中对歌,通过歌声表达心中的情意。男女之间若互相倾慕,彼此对话要先靠男女同宗的女性为媒传递消息,经过多次接触了解后,双方才能单独见面。水族青年也通过走亲戚的方式来互相认识。如一个村寨的男青年们相约到另一地某青年的亲戚家,该村的女青年们来到主人家,男女围在火塘边对唱,互相了解。第二天情投意合者互赠信物,并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若是两厢情愿,小伙子随后就会正式请媒人到姑娘家去说亲。 结婚程序有说亲、“插毛香”、“吃火笼酒”、“合八字”、迎亲几个过程。 男女若两情相悦,男方便请善于辞令的媒人带着礼物(一般是红糖和糯米粑粑)去女方家提亲。若媒人到女方家受到酒肉款待,说明女方家已有儿分默许;若只以一般饭菜相待就有拒绝之意。男方家根据女方家“口风”,择吉日请媒人领着小伙子拿着聘礼到女方家,征求女方父母亲友的意见。女方若同意,就会接下礼物,点香燃烛置于祖先牌位供桌上,让小伙子行跪拜之礼,这称为“插毛香,定下万年桩”。之后,男方家择吉日抬一头猪到女方家,女方家将猪宰杀后祭祖,亲友、长辈围着火笼饮酒、吃饭,俗称“吃火笼酒”,即告知女儿已与别人定亲。定亲后,通过把男女双方的八字写在纸上,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后,选定结婚日期。然后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去较丰富的聘礼,聘礼中除现金外,一般还有猪肉、红糖、项圈、衣服、首饰等。女方则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而置办嫁妆,嫁妆中含有糯谷、生猪、布匹、衣服、箱柜、家电等。婚前一两天内,要举行吃媒酒的仪式。即男女双方各请两个证婚人,证婚人对饮一碗酒,青年男女的婚姻关系就算正式确立。 水族把正式婚娶礼仪称为“行大礼”。结婚这天,男方家置办酒席,宾客盈门,男家请唢呐一班偕同新郎及陪郎若干人去迎亲。新娘的小姐妹们等在寨子外面男方娶亲人必经之路,设下栅栏作路障,用对歌的方式难客。直到新郎把带来的“姊妹粑”、“姊妹钱”分给众姐妹,才能到达新娘家。接着,迎亲的人们和新娘家的亲朋入席,席问还要吃新郎带来的“姐妹鸡”,新郎还要给厨房“参厨钱”等。晚饭后,迎亲的小伙子与陪新娘的小姐妹们围坐火塘,相互对歌,表达他们对新郎新娘的祝福。新郎及迎亲的人们要在新娘家住一晚,但新郎不能与新娘见面。第二天,新娘穿上自己亲手纺织缝制的结婚礼服,佩戴银或铜饰。临出门时要“挂红”,新郎手上挂两道,新娘手上挂一道,陪郎陪娘的腰上各挂一道。新郎、新娘要向“天地国亲师位”跪拜,并给父母、亲戚磕头,亲戚要给新娘“离家钱”。新娘出门时,要哭泣,并唱《哭嫁歌》,同时手撑阳伞由兄长扶持上路。临别,新郎和陪郎各人身上带一只瓷碗,新娘拿一面镜子用于驱邪和避邪。来到男方家门口时,要先为新娘“退喜神”和“捏喜锁”,接着在门槛上放一付马鞍,让新娘从上面跨过去。婚礼于天黑以后举行,新郎新娘要先叩拜祖宗牌位,然后向长辈和亲友鞠躬,接着新婚夫妇向大家敬喜酒、喜糖、喜烟和葵花子,并向大家致谢,同时接受大家的祝福,新娘要向新郎及家人赠送自己亲手缝制的布鞋。举行婚宴时,新郎新娘要到每一桌来敬酒。当晚要闹洞房。结婚当天,新郎新娘不能同房,新娘由陪娘陪伴歇宿。第二天新娘即回门,待到另一个吉日才把新娘接回来,从此开始夫妻生活。婚嫁期间忌打雷,故婚期多安排在秋冬季节。 水族有招赘的习俗,如男方入赘女方家,其婚礼程序亦大同小异,只不过以女娶男嫁的方式进行。婚后夫妻感情不和可以离婚,但限制甚严,若女方先提出,则要偿还男方在结婚时所花费的钱财。寡妇可以再嫁,但不能嫁到夫家宗族居住的村寨内,且要由新夫家付给前夫家一笔彩礼。寡妇出嫁时,可以带走自己的财物。如果情况特殊,寡妇也可以招男人上门,以继承前夫的财产。

杏鑫测速登录地址_独龙族的婚恋嫁娶风俗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独龙族存在多种婚姻形态:一夫一妻制、对偶婚、妻姊妹婚、家族内婚、非等辈婚和转房制。独龙语称对偶婚为“伯惹”,独龙族认为,实行对偶婚制,能使家庭和睦,而且财产不会外溢。独龙族对偶婚的另一种形态是妻姊妹婚,其特点是:在通婚集团之内,甲氏族的某男子娶了乙氏族的某长女为妻之后,这个女子的妹妹也要同时或先后嫁给该男子为妻,除非该男子不愿再娶她的妹妹,否则旁人不能娶她妹妹。现在一夫一妻制得到全面推广,成为独龙族最基本的婚姻形式。 独龙族青年男女有较大的恋爱自由,当男女双方相爱之后,就互相赠礼物,姑娘通常把自己精心织成的独龙毯或绑腿送给小伙子,小伙子则送给姑娘一把锄头或自编的背篓。之后,小伙子将实情告诉父母,由父母请人去说亲。 独龙族说亲很特别。说亲者只从小伙子家带去一把茶壶、一个口缸、一袋茶叶和几包香烟。到男方家后,不管女方家表现出任何态度,说亲者都会非常迅速地用随身带来的茶具在女方家的火塘上烧茶水,然后为女方家的所有人斟茶。送完茶水后,说亲者开始赞扬小伙子的相貌、人品、才能及男方家的财富等,一会说,一会唱,反复不停。若女方父母把摆在面前的茶水喝了,则表示同意,若连续几个晚上姑娘家的人都不喝茶,则这门婚事就成不了了。 独龙族的结婚仪式很简单,婚礼一般只在男方家里举行。届时,所有女方家族的人到男方家喝酒、吃饭,男方备好饭菜后,请女方的父母和客人先吃,吃饭前,女方父母在席间即兴发言,祝愿夫妻婚后团结和睦,好好生产劳动,随后男方父母也表以礼貌性的祝辞。婚礼结束当晚唱歌、跳舞,喜贺新郎新娘。婚后数日要回娘家,由双方姊妹迎送。独龙族家庭比较稳固,很少有离婚的。如有离婚,男方先提出离婚则女方家不退彩礼,女方先提出则女方家要退还全部彩礼。

杏鑫平台登录_我国独龙族的风俗简介

独龙族的民居 怒江流域及其他较湿热地区常见的独龙族民居多是干栏式木竹楼和木楞房,干栏式木竹楼俗称“千脚落地”,这种房屋的四壁仅以竹篾笆围拢,顶部覆盖茅草,结构简单。 独龙族的房屋多数都没安装锁,到外面参加劳动或过夜时,最多也只是用两根棍子卡住或随便关一下门,不必担心有人会偷东西。独龙族认为偷别人的东西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有偷盗行为的人将受到族人的轻视和惩罚。因此,独龙族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朴民风。 独龙族的饮食 独龙族有日食两餐的习惯。早餐一般都是青稞炒面或烧烤洋芋,晚餐则以玉米、稻米或小米做成的饭为主,也用各种野生植物的块根磨成淀粉做成糕饼或粥食用。独龙族民间,仍然保留许多古朴的烹调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用一种特制石板锅烙熟的“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是贡山县独龙族、怒族的古老食品。烙制“石板粑粑”时,多选用阿吞或董棕树淀粉,用鸟蛋和成糊状,然后倒在烧热的石板锅上,随烙随食,别具风味。酒焖鸡也是独龙族风味菜肴之一。 独龙族的丧葬习俗 独龙族的丧葬习俗主要有土葬、火葬、水葬和野葬四种。正常死亡用土葬;若死于各种传染病则用火葬或水葬;野葬即露天葬,主要限于上山打猎或外出时因事故而身亡者。 按独龙族的禁忌,死者不能直接从大门抬出,必须在住房的后壁或地板上另撬开一条缝将尸体抬出,据说这样做才不会继续死人。凡属正常死亡者,均埋在自家宅地不远的地方。独龙族认为,远葬已故的亲人是一件于心不忍的事。下葬那天,全村人停止劳动一天,远近亲属和本村的人都带来粮食、鸡、酒等,向死者表示哀悼。 独龙族的宗教信仰 原始宗教 独龙族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中都有鬼灵存在。人们笃信,人之所以死去,是因为一种精灵作祟吃了他的灵魂;人之所以生病,是由于有鬼缠身。总之,在人们生活的周围,鬼灵无所不在。由此,独龙族有丰富的原始宗教信仰内容,如灵魂观念、鬼的观念、天的观念等。 独龙族社会中,有“南木萨”、“雄麻”和“乌”三种巫师,巫师男女兼有。“南木萨”和“雄麻”主要是通过他们所管的鬼“南木”和“拉”,利用想像中的“天药”替人作象征性的治疗,以救护人的灵魂或驱斩恶鬼。“乌”是独龙族中较为古老的巫师,专司祭祀崖鬼“几卜郎”以祛病消灾。 独龙族的礼仪禁忌 独龙族非常好客,如遇猎获野兽或某家杀猪宰牛,便要举行一种远亲近邻共聚盛餐的宴会。此外,独龙族还有招待素不相识过路人的习俗,对过路和投宿的客人,只要来到家中都热情款待。他们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传统习俗,视偷盗为最可耻的行径。独龙族人在外遇到陌生人时,总是双手搁在胸前,脸转向右边,以示问好。 独龙族人携带礼品是不外露的,他们习惯藏在胸前的披毡里,当来到客人面前时,会默不作声地站立,待看清客人后,才取出礼品,双手捧给客人,并含笑低下头,以示“请收下”,然后便匆匆离去。客人要微笑着双手接礼品,并说“谢谢”。

杏鑫注册网站_独龙族的资料 独龙族的族源与分布

独龙族是云南人口最少的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角的怒江傈傈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独龙江河谷地带,少数散居在怒江两岸的福贡、维西县。 独龙族无统一的族称,自称多随所居地方的地名而定,有“独龙”、“迪麻”、“迪就”等称谓,史称独龙族为“俅人”或“俅子”。独龙族先民是古氐羌族群的一个组成部分。自汉代始,包括独龙族先民在内的独龙江、怒江流域的各少数民族,就与中原王朝有隶属关系。唐宋时期,独龙族地区属南诏、大理国管辖,元代属丽江路,当时称独龙族为“撬”。 明清时仍然由丽江管辖,民国时期,独龙江划归菖蒲桶殖边公署统辖,后来又归属于菖蒲桶行政委员会公署管辖。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独龙族尚处于原始公社解体阶段,生产中尚未形成社会劳动大分工,社会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但耕作方式仍旧是刀耕火种的游耕方式,农业生产除以各家单位进行外,合伙共耕仍占有相当比重。1952年,根据本民族意愿,正式定名为独龙族,1956年10月1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成立。 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独龙族居住地区处于横断山脉中心,高山峻岭,江河湍急,每年12月至次年5月期间,大雪封山达半年之久,故与外界联系较少。长期与世隔绝,使独龙族受外界影响小,其语言发展也十分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藏缅语活化石的特征。所以说独龙语是该语族中保留早期面貌较多的一种语言,使用人口虽少但很有学术价值。 独龙族服饰特点介绍 独龙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的独龙河两岸的河谷地带。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独龙族服饰特点。 独龙族的独龙毯 独龙毯是独龙族最早的服装样式之一。过去独龙毯用麻织成,现在有棉麻和毛麻两种质料。独龙毯是独龙族妇女手工织的毯子,它的原材料是担当力卡山上一种野生的麻。独龙毯质地结实耐用,可防雨,也可用来作垫盖被褥一类。独龙毯是独龙人民特有的传统服饰。 独龙族的男子服饰 独龙族男子过去用一方独龙毯披于背后,由左至右腋,拉向胸前系结,下身穿短裤,惟遮掩臀股前后。男女皆散发,前齐眉、后齐肩,左右皆盖耳尖。两耳或戴环或插精制的竹筒。现在独龙族普遍穿上了布料衣装,但仍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 独龙族的佩饰特色 独龙族的佩饰颇具特色,男女均喜欢把藤条染成红色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男子出门必佩砍刀、弩弓和箭包;妇女头披大花毛巾,项戴料珠。独龙族纺织手艺比较发达,所织麻布线毯质地优良,色彩谐调,特色鲜明。

普米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普米族的民间乐器中,吹奏和弹奏乐器有笛子、葫芦笙、胡琴、四弦琴、口琴、唢呐等。其中笛子和葫芦笙是常用的乐器。笛子为横笛,用竹做成,上有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和六个音孔,音色高亢圆润、热烈奔放。打击乐器有牛皮鼓、铜锣、铜钹、铜铙、响铃等。普米族的这些乐器,除了用于节日、欢宴等喜庆场合外,也用于宗教、丧葬、祭祀等场合,有的还是巫师做法不可缺少的法器。 普米族的歌有很多调子,据说普米有九十九个调。普米族的所有调子可简单分为两大类:一种叫《哩哩》,这种调子的特点是吟和唱相结合,调音凝重深沉、庄严神秘,在宗教祈祷、丧葬祭祀中常用;另一种叫《格里》,这种调子适合高声喊唱,声调高亢激越,风俗歌、礼仪歌、劳动歌就适宜用这种调子来唱。 普米族的舞蹈以《锅庄舞》最常见。《锅庄舞》是普米族传统的舞蹈形式,俗称“打跳”。普米话叫“搓搓”舞,其动作多为反映耕作、狩猎、纺织、洗麻等生产劳动场景。跳舞时,场地中间要燃起一堆熊熊篝火,与普米族家庭中的锅庄相似,所以也叫“跳锅庄”。跳《锅庄舞》时,由吹葫芦笙或吹笛的人领舞,众人手拉手绕篝火围成一个大圈,伴随着领舞人的节奏和步伐变换跳起来。 《锅庄舞》原有七十二个调,现存有十几个调,常见的有《蹉只》、《纺麻线》和《洗麻线》等。

杏鑫登录_普米族的风俗习惯主要有哪些

普米族史称“西番”,自称“拍米”,“拍”是“白”的意思,“米”意为人,“拍米”就是白人的意思。普米族源于氐羌族群。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普米族的风俗习惯。 普米族的饮食习惯 传统食品有糌粑面、面面饭、面条和面饼。 普米族有饮茶的嗜好。普通的喝茶方法是用开水泡开,或者把茶叶放进陶罐,加水在火上熬成浓茶饮料,有的还加入少量盐巴一起熬,这种茶水有苦味,但能解渴。酥油茶也是普米族的主要饮品之一,其制作方法与藏族相同。酒是许多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普米族对酒也情有独钟,普米族谚云:“无酒不成话”。普米族常喝的酒按味道浓淡分为烧酒和水酒,水酒昧淡,俗称“苏里玛”。 兰坪的普米族在烹饪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四碟八碗”,即在重大宴席上用以招待客人、原料相对固定的四碟八碗菜。 普米族的成年礼 普米族孩子长到十三岁时要举行成年礼仪式,男孩举行“穿裤子”仪式,女孩举行“穿裙子”仪式。成年礼仪式是普米人一生中的大事,是其人生的一大转折,也是一次重要的社会教育,因为换上成年人的衣装举行成年礼后,他们便是成人了,要对家庭承担责任,也有了参加社交活动的权利。举行仪式的时间是孩子年满十三岁的该年除夕。女孩的“穿裙子”礼由母亲主持,男孩的“穿裤子”礼由父亲或舅父主持。 普米族的岁时节令习惯 大过年:普米语叫“吾昔”节,在农历腊月初六至初八日举行。按传统,该节日要过九天。节前,要洒扫修房,准备食品,到“吾昔”前夜,要守岁,待天快亮时,家长要在神台和房顶上插青松,挂经幡,念颂词,表示迎新年、接祖先、驱鬼神、求平安,又祷念祈词祭锅庄。祭毕,家人团聚,吃酥油糯米饭。 大十五节:宁蒗普米族在腊月十四日这一天要穿上艳丽的节日新装,扶老带幼,上山露营,举行篝火晚会,次日绕“嘛坭堆”,搭“天香塔”,熏烟祭祀山神,祈求福运。青年男女唱歌、跳舞,通过活动加强联系,或借此机会谈情说爱。 普米族的丧葬习俗 普米族的丧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宁蒗、永胜等地的火葬,另一种是兰坪、丽江、维西一带的土葬。无论是火葬还是土葬,其仪式都很复杂,各步程序也都显出生者对死者的极度关怀。 火葬分“报丧”、“服丧”、“焚尸并念经”、“送葬”、“二次葬仪”诸过程。土葬葬仪分“给绵羊”、“指路”、“下葬”三个过程。两种葬仪大致相同,只是所用葬器品不同,另外土葬没有二次葬仪。

杏鑫咨询304724_普米族服饰民俗的主要特点

服饰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标志,是民族文化中最直观最艳丽的花朵之一,普米族的妇女用七彩的颜色装点了自己,也装点了她的民族。 青年妇女上身穿短农,颜色有白、黑、红等,右开襟,下摆小,窄袖高领,盛装用灯芯绒布料缝制,衣角、领口镶金银花边,称为“金边衣服”,披披肩。下身穿百褶裙,裙摆很大,长及地,劳动时将裙边一端褶在腰间,裙子中间横绣一圈红线,据说是祖先迁徙的路线。腰带两端绣有图案,一般是蝴蝶、铜壶、剪刀等。留长发,盘在头顶,用包头罩住,缀饰很多。戴手镯、耳环。鞋有草鞋、皮鞋。 男青年着短上衣,右衽,银质纽扣,下穿宽大裤子,黑色或蓝色,外套长衫,束腰带戴圆形毡毛帽。戴手镯和戒指、耳环,佩刀和麂皮口袋。 男子戴的帽子比较讲究,样式也较多,有戴帕子的,也有戴圆形毡帽子的。近几十年流行戴盆檐礼帽,有的还镶金边。男子的装饰品有手镯和戒指,有的也戴耳环,但仅扎左边一个耳朵眼;佩戴长刀和鹿皮口袋,内装火镰、火镜、火草、火石等取火之物。 不满十三周岁的儿童,过去一律穿开裆长衫,衣裤连为一体,腰间系一根带子,要到十三岁,举行成年礼后,才正式穿着衣裤。随着社会的发展,普米族服饰发生了一些变化,传统服饰一般不太流行,被各种新式时装取而代之。

杏鑫内部304724_普米族简介 普米族的族源与主要分布地区

普米族主要分布在丽江地区宁蒗彝族自治县和怒江傈僳族自冶州兰坪普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丽江、永胜、维西诸县。 普米族史称“西番”,自称“拍米”,“拍”是“白”的意思,“米”意为人,“拍米”就是白人的意思。普米族源于氐羌族群。早在秦汉时期,其先民西番由甘肃、青海一带进入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后来顺金沙江、雅砻江南迁至川西。东汉时,在川西南形成部落,唐宋时期,逐渐定居下来。 元代是云南普米族形成的重要时期。1253年,西番人随忽必烈南征大理国,于是大量西番人迁入云南滇西北一带,自此在云南生息繁衍,发展为今天云南的普米族。降至明清,西番的分布更加广泛,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流域都有西番人居住。1960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云南的西番人正式定名为普米族,四川境内的西番人则识别为藏族。 普米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部和北部两种方言。由于与白、汉、彝、纳西、藏等民族杂居,多数普米族具有兼通三四种民族语言的本领。普米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常使用汉文和藏文。 普米族住宅大部分是木楞房。普米族传统的木楞房建筑比较独特,整座房子全部用木头建成,木头之间的结合不需要铁钉,搭成木墙的每两根木头之间,经过砍削成凹槽和楔子以后,彼此扣紧在一起,然后建成墙群。顶盖木板,形成一个倾斜的坡面,以利于雨水下落。 从木楞房的平面布局上看,各地的普米族房子略有区别。兰坪普米族的木楞房多为两层,其平面布局有单间式、双间式、三间式三种,第一种又有带外廊和不带外廊的区别。永宁普米族的木楞房多为四合院布局,每院或三坊或四坊,院门一般向东,与大门相对的一间是正房,这里是全家人活动的中心。左右为厢房,各为三间三层,正房与厢房相连,走廊相通。 普米族建房前,分别向山神、土地神祭祀,选中梁柱时必须请巫师“汗归”举行祈祷仪式,然后才开始伐木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