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回族的风俗,已婚女子怀孕为“有喜”,平时称孕妇为“带身子”、“重身板”。怀孕期间,有许多避讳,如不参加婚丧礼仪等。 孩子出生后占用的房间称“月房”,将方形红纸以尖角向上贴在屋门外,表示此屋为“月房”,在一个月内,外人特别是男人不准进入。婴儿出生后要穿“毛衫”,在“毛衫”的上部系一块布,称为“挡”,毛衫衣领不用扣而用寸带相系。用谷糠做成吼褥,放在棉褥底下。小枕头用荞麦皮或粮谷做成,褥、枕头都用蓝布为面。用蓝布做成宽带,捆孩子的上下肢,为使孩子在发育中头体正直不歪。 婴儿出生当天,孩子爸爸要带茶叶、点心去孩子姥姥家报喜。第三天,在铜盆里放温水和铜钱,请老人为孩子洗澡,称“洗三”。亲朋好友、邻里故1日赠送手镯、银锁,多数人送长面,祝婴儿长命百岁。七天后,将剔除的婴儿胎发、眉毛、胎毛,用红纸包在一起,放在枕头底下,待满月后才可扔掉。 婴儿满月后请阿訇起名,即“经名”。“经名”大都取自伊斯兰教圣人的名字。如:男孩叫“依布拉欣麦”、“阿布顿拉席”等,女孩叫“法麦”、“色麦”等。之后再由孩子直系长辈或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按家谱辈序排字为孩子起名。起名时要为孩子做个“兜兜”系在肚上,兜兜也用蓝布做成,取其谐音“拦住”,表达不夭折之心愿。婴儿满月,要庆贺一番,请亲朋邻里来,用肉包子款待客人,祝福孩子平安成长。男孩于十岁之前要作“逊奈提”,即行割札。届时要请阿訇过“乜帖”,亲友前来祝贺。 建国后,生孩子都去医院接生,除保留给孩子起学名、办满月习俗外,其他旧俗多不再沿袭。
分类 : 杏鑫注册代理 › 2693个相关结果 17次浏览
柯尔克孜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有着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民族风俗习惯,让我们了解一下柯尔克孜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掉罗勃佐节 是柯尔克孜族非常古老的一个节日。每年公历3月7日至9日举行,节期一般为3天。 此节是为纪念柯尔克孜族一位英雄人物掉罗勃佐而形成的。据说很早以前,一位名叫掉罗勃佐的柯尔克孜族英雄,因不堪忍受外族的欺侮,带领40位柯尔克孜族勇士,与压迫者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在一次交战中,掉罗勃佐孤身被敌军包围,虽然他勇猛拼杀冲出了重围,但胯下的坐骑已身负重伤。它驮着主人脱离险境来到一片茫茫戈壁后,因流血过多而死去。掉罗勃佐为了悼念心爱的战马,拔下一小撮马尾,做了一把柯亚克琴,傍马而坐,拉起了对马思念与哀悼的乐曲。这悲壮的琴声,随风传到了掉罗勃佐亲密的战友那里,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英雄身边,为掉罗勃佐的平安脱险雀跃欢呼,并举行了盛大的庆典仪式。从此这一活动流传下来,成为节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掉罗勃佐节不再单纯地以纪念性活动为其主要内容,而是逐步发展成为老年人和青年人相互祝福的节日。节日期间,全阿寅勒(草原村落)的人欢聚一堂,共同聚餐和祝福,并举行各种体育和游戏活动。夜晚,人们围坐在一起,倾听老人们娓娓讲述掉罗勃佐的故事,直至深夜。 马奶节 柯尔克孜族传统节日,柯尔克孜语称之为“克米孜木润杜克”。节日在每年入夏时节,时值双子星在天空正西方初次出现的第二天,亦即公历5月22日举行。柯尔克孜人自这天起开始生产和食用马奶,故此要举行一番庆祝活动。节期一般为三天。 节前,各家准备好足够的马奶子和其他奶制品及肉类食物。节日当天日出更时,全家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来到拴马处,由家长抓住马鬃,进行祈祷。家中老年妇女负责挤马奶。先将一小木碗初奶(刚挤下的奶)喂马驹,又将一勺初奶喂给家里的最小者,以祝马驹茁壮成长,子女纯洁幸福。然后,主人宰羊煮肉。午时更前,人们成群结队地拜节,祝贺人丁兴旺,生产丰收,主人则用马奶、肉食、油炸食品等招待客人。 谢尔乃节 柯尔克孜族的传统节日,亦称“西依耐”或“依里特依西”。此节约在每年盛夏的6月或7月份择日举行。 谢尔乃节这一天,全阿寅勒的人们坐在一块平坦的、绿茵茵的草地上,铺开数十米长的桌布,上面摆满各家带来的节日食品。阿寅勒的男女老少围坐在餐布四周,共享食物,畅饮马奶酒。餐毕,年过花甲的老人向全体阿寅勒的人们祝福,接着,抱起“库姆孜”琴弹唱起一首首歌唱幸福生活的赞歌。然后,由“伊尔奇”(民歌手)弹唱一段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的片段。欢乐的谢尔乃节,在柯尔克孜人传统的叼羊、赛马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结束。
在服装方面,柯尔克孜族也受周围民族的影响。南疆阿克陶的柯尔克孜族男子多穿维吾尔式的无领“袷袢”和前襟敞开的长衬衣;妇女多穿维吾尔式的丝上衣(“具亚孜”)。北疆额敏县信仰喇嘛教的柯尔克孜老人穿蒙古式的大红袍子。富蕴县的柯尔克孜族的服装或同于蒙古族;或同于达斡尔族;或同于汉族。靠近南疆英吉沙的柯尔克孜族多戴英吉沙维吾尔式的高边帽。 袷袢。柯尔克孜族为畜牧民族,冬装宽大结实,以羊皮或蓝、黑色棉布、条绒缝制的无领“袷袢”,即无领长大衣,其衣袖都比较长,袖口、衣襟、下摆镶有色布和细毛皮。还有一种用骆驼毛织成布做的“袷袢”,为驼毛原色,镶着黑领口和黑袖口。有的富人也穿有领的皮大衣,领子多是狐皮做的。老人冬季喜穿皮裤。男子夏装短小精悍,一般上身穿白色绣有花边的圆领衫,外套对襟扣领的短上衣;下身穿蓝、黑色条绒布或其他布做的宽腿长裤。还有一种竖领、单襟、扣领的短上衣(克木左勒)也为一般牧民所喜爱。女性常穿对襟上衣,宽大无领,长不及膝,上缀银扣;外出时往往穿紫色或黑色的“袷袢”。 连衣裙。夏天柯尔克孜族女子多穿连衣长裙“阔依诺克”。老年妇女一般穿竖领或宽领长袖连衣裙,裙下沿垂至踝骨,多选用蓝色面料,丈夫去世后则穿黑色。中年妇女多穿竖领长袖和无领无袖前开身连衣裙及腰褶连衣裙,其下沿长及膝盖下,多选用红、绿、白、黄色面料,袖口、领口均有手工绣花,裙下边镶有皮毛边,外套黑色坎肩。青年妇女和姑娘喜穿红色竖领的连衣裙(南部的下端不带折绉),外套黑色短背心。 坎肩。柯尔克孜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穿坎肩,老年人的坎肩只是为了保暖,一般以羔皮做成,大都穿在棉衣或外套之内。青年男女穿的坎肩,主要是一种装饰,制作不用皮毛,只做成夹衣,男子套于白衬衣之上,女子罩于连衣裙之外。 丧服。柯尔克孜族妇女有为亡夫服孝的习俗。寡妇及死者的每位女亲戚自死者去世当天即取下身上所有首饰,穿上黑色裙子、衣服,披上黑色头巾跪坐在死者的“图勒”(身体模型)前服孝。这种仪式一直要延续到死者的周年祭奠。寡妇的黑色孝服一般由娘家人赠送,若婆家人提前令其穿上黑服,则表明她不能外嫁,只能嫁给死者的兄弟。这种转嫁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头巾。柯尔克孜族已婚妇女都戴头巾“卓吾鲁克”,其种类主要分为红头巾、媳妇头巾、纱头巾、方形头巾、丝绒头巾、长穗头巾、驼绒头巾等。夏天主要戴红头巾、纱头巾、丝绒头巾和长穗头巾,冬天则多戴驼绒巾。年轻妇女多戴红色、绿色头巾,中年及老年妇女多披白色头巾。丝绒巾和驼绒巾大而宽,一般能遮住头、肩及腰部。有些老年妇女的头巾,除眼、鼻以外,能遮盖全部上身,长及臀部以下。居住在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以及英吉沙、莎车、和田一带的柯尔克孜族妇女,还常在高顶无舌的太别台上披戴纱巾。依据习俗,女性出嫁以后,一定要戴“卓吾鲁克”或“艾勒切克”,尤其是外出或在老人面前,除眼、鼻和嘴巴以外,其他部位一定要盖住,否则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由于历史上与其他族体的居处和迁徙,锡伯族服饰有几次大的变化,吸收了蒙古、满、汉等民族服装的优点,也保持着自己的特点。 元代以前,锡伯族服装一直保持着其祖先服饰的特点,长袍宽大、直筒、不开衩、不束腰。到元代,受蒙古人的影响,穿左右开衩的滚边长袍,束粗布腰带,戴圆顶帽,着长筒靴。在明末及清代近300年问,锡伯族基本吸收了满族服饰的特点,如男人都喜用青、蓝、棕、黑等颜色布料,喜欢穿长袍、马褂等。1764年,4000余名锡伯族官兵西迁新疆戍边,开始与当地维吾尔、哈萨克、汉等民族发生关系,在服饰方面逐渐吸收当地民族的优点;尤其至民国以后,吸收了汉族服饰短小、轻便、大方等特点。 长袍。长袍是锡伯族中年以上男女都爱穿的服装。长及脚面,宽大,右衽,钉布条缝制的纽扣,男女大都选深色。“齐木齐”衣是老年男子出门穿的长袍(冬天为棉),多选深蓝色缎料做面,多数人在外面套对襟短褂(“库鲁齐”,马褂),一般选用棕、黑色、深蓝色布料制作。长袍内穿短衣,对襟、圆领、布纽扣,多选蓝、灰色布料缝制;里衬对襟小褂,圆领、布纽扣,一般为白色,四季穿用。青壮年男子为了便于骑马和拉弓射箭,多穿右边开襟、左边开衩的长袍,内穿对襟短衫,多为白色,少穿马褂。 旗袍。旗袍是锡伯族妇女爱穿的服装(冬季为棉),右衽,钉布纽扣,多滚边。其花样随年龄的不同而变化。老年妇女多穿青、蓝、黑色旗袍,长及脚面;年轻妇女喜欢穿各色花布和方格布的滚边旗袍。 儿童服饰。锡伯族儿童也有别具一格的服装。婴儿初生,不穿衣物,而是用襁褓包紧后,放在吊床里抚养,过半岁后再穿衣物。其服装也仿照大人的旗袍,右衽,下边左右开衩。如果前一个孩子夭折,下一个孩子的衣服就要左衽,这样被认为可以避邪保命。婴儿的肚兜儿做工精细,儿童春秋穿的夹袍和坎肩多选用绸料,而且夹袍的后背和衣袖上都用丝线绣出各种花鸟、蝴蝶等,这些是锡伯族妇女手艺的展现。 腰带和坎肩。锡伯族的腰带,多用青、蓝布料或缎料做成,也有用皮革制作的。坎肩多为对襟,女子的左右开衩;男子的多在背后开衩,而左右不开衩。 帽子和发饰。锡伯族老年男子戴礼帽,中青年男子戴圆顶帽。成年妇女春、夏、秋三季多包白头巾,年长妇女冬季戴棉帽。未婚女子包花头巾。 姑娘的发式,都为单长辫,扎各色头绳。结婚以后则盘头翘。各龄妇女大都戴耳环、手镯和戒指。 新娘婚服。锡伯族新娘的服饰和满族的差不多,头上戴六至十二只具有吉祥名称的簪花。但新娘需有一种特别的佩戴物“ohojaka”(肢带),从腋窝到脚底佩于两侧,一边各由3-5个荷包组成。每只荷包与丝带的接口处配铜镜、玛瑙、水晶石、琥珀、玉石等各色发光物,这些饰品将各种绣花荷包衬托得艳丽耀目。 腰带和鞋。锡伯族中老年男女都用长约70厘米、宽约l0厘米的黑色腿带扎裤脚;都穿白袜,分单、棉两种,制作方法和做鞋一样,纳袜底、制袜帮,最后绱好,袜面多选用白色细布,里子为粗大布。老年男子穿黑布鞋,分棉、单两种。棉、毡黑布鞋,腰高、头大、底子厚而结实,称“扎布萨布”;春、夏、秋为黑布圆口单鞋。妇女老幼皆穿棉、单绣花鞋。中青年男女多穿马靴。
传统朝鲜族丧葬习俗比较繁琐,多实行土葬。人死后,把尸体放在屋内的墙边,用布帘或屏风挡住,并将写有死者姓名、职业的纸条贴在布帘上。在布帘下放小桌,烧香和供“使者饭”用。每当亲属和朋友来吊唁时,丧主(一般为死者长子)和主妇(死者长子的爱人)以及其子女陪同烧香哀哭,以示哀悼。 人死当天,丧主和主妇先为死者“招魂”,即手里拿着死者生前穿的上衣,在屋外朝北一边喊死者的名字,一边摆动衣服。以此向大自然表明有死者,并把死者的魂招回来。 办丧期间,子女们要穿白色衣服,男人戴孝巾,妇女们把盘上的头发披下来,发上系白色小布条,并把所有身上的首饰摘下来。 丧礼一般在人死后三五日进行,墓地一般请懂水文地理的风水先生或懂占卜的人来选择。 出殡当天,全家在死者前焚香鞠躬最后告别,然后尸体入棺,抬到屋外的灵架上。出殡时,铭旌(写有死者的姓名、职务的挽联)在前,灵架在后,由人抬。灵架后边是举挽联的队伍,再后是丧主和前去吊唁的亲属。送葬路上,抬灵架的人有时走几步退几步,并由领葬人在前边唱悲歌。入葬后,丧主由墓地回家,没去送葬的主妇出来迎接,并在屋里举行“反哭”(即回魂)祭仪,以后每晚举行一次小型祭仪,时间有长有短,一般十五天,长者三个月。此后每逢亡者生日、忌日及清明节都举行祭仪,以表示对前辈的怀念。 朝鲜族丧葬,长者和已婚人的葬礼比较隆重,而未婚者和小孩一般不举行葬礼。 建国后,朝鲜族葬俗有所简化,土葬减少,基本实行火化。
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皈依伊斯兰教之前就有的民族传统节日,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按照传统习惯,节前,各家各户都洒扫庭院,油炸各种面制品,制作点心及其他食物。节日一到,人们三五成群,挨家挨户地拜年问好。宾主见面后一般都互祝牲畜平安,然后再问候全家安好。年轻人遇见长辈则要恭敬地祝愿他们健康长寿,节日愉快。 哈萨克族把七看做神圣的,象征丰收和吉祥的数字。因而节日这天,人们要吃一种由小麦、小米、大米、大麦、羊肉、牛奶、奶疙瘩等七种食品和调料做成的粥,称为“纳吾鲁孜饭”。哈萨克族人喜食马肉,各家还要准备马肉灌肠等特色食物供节日食用。 这一天人们结伴出行,从一个阿吾勒(村落)到另一个阿吾勒拜年,品尝各家的“纳吾鲁孜”饭,唱“纳吾鲁孜”歌,节日气氛十分欢快、热烈。亲人相见更是亲密无间,大家相互祝贺,拥抱,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人寿吉祥,牲畜兴旺,万事如意。 过纳吾鲁孜节时,每家还有把冬天宰杀的羊头奉献给老人的习俗。老人接受羊头时,则口念祝词:愿你的牲畜满圈,奶食丰盈。除此之外,哈萨克人还举行阿肯弹唱、民歌对唱、猜谜语、绕口令等文娱活动,开展叼羊、摔跤、赛马等竞技活动。
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撇班节又称“犁头节”,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新疆乌鲁木齐、伊犁、塔城一带及阿勒泰地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人们选择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举行。节期为两天。 节日到来时,塔塔尔族妇女人人施展高超的手艺,制作出各种风味食品招待客人。除了做抓饭以外,还有分别用大米加奶酪、杏干和用大米、南瓜等烤制“古拜底埃”和“伊特白里西”糕饼,用蜂蜜发酵制成“克尔西麻”饮料,用野葡萄酿成“克赛勒”酒等。 节日里,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带上各种食品、饮料、乐器,汇集在一起唱歌跳舞,互相祝贺节日,欣赏春色美景,同时,举行传统的摔跤、赛马、拔河等体育活动。最引入注目的是“赛跑”比赛。届时,参赛者口衔一勺,勺内放一鸡蛋,口令一下,即迅速前跑。赛跑时,鸡蛋不得落地,先到目的地者为赢家。 关于撒班节有两种说法。一说“撒班”意为一种草。据传,历史上每年的春天,塔塔尔族在田野上割完这种草后,休息时都会搞一些娱乐活动,以后就逐步演变成现在的节日盛会。另一说认为,早期塔塔尔人使用十字镐翻地,后来发明了一种叫“撒班”的农具犁地,“撒班”的广泛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塔塔尔族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此节是塔塔尔人为纪念这种先进农具“撒班”(即犁铧)的发明而沿袭下来的。
塔吉克族的“铁合木祖瓦提斯”节,意为“播种节”或“耕种节”。这一节日紧随着“引水节”,象征正式播种的第一天,约在农历四月中旬举行。 节日这天,各家先要烤馕,还要做一种叫做“代力亚”的饭(用碾碎煮熟的大麦和压碎的干奶酪混合在一起熬煮成的稀粥),作为节日食物:邻里出门相互拜节,互致问候并品尝各家的面食、奶酪和干果。当客人出门时,妇女提着水壶跟随其后出来洒水相送,以示祈求丰收。 这天,人们还相约牵上自家的耕牛来到各自的田头。女人们用面团(饲料)制成的各式各样的面耕牛、面犁具喂牛,男人们则下地试播。他们象征性地在口袋里装点种子,先请富有农作经验的老人往地里撒种。撒种时,其余人都将衣襟宽宽地撩起,让种子落进怀内,以示吉庆。与此同时,人们在田间地头燃烧柴火,以示驱灾避邪。然后,请一位有福气的老太太坐在地中央,找一个人象征性地围绕她转圈,并翻挖土地。 仪式完毕后,人们相互分发口袋里剩下的种子,并开渠把溪水引入农田。这时,大人孩子都互相用手往对方身上泼些水,预祝丰收。播种节一过,塔吉克人就进入春耕生产的劳作阶段。 播种节虽然和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和当地的自然条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气候寒冷,人口稀少,居住分散。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开春破冰引水、播种仅靠一两户人家是难以完成的,需动员和组织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出动,团结互助。 播种节的形成和发展以塔吉克族人民互助淳朴的情感把大家连在一起,”助人为荣,损人为耻”的风尚对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引水节为塔吉克族的农事节日,也叫“祖吾尔”节,反映了帕米尔高原的自然环境和塔吉克人与之相适应的活动。塔吉克人聚居的塔什库尔干地区,气候寒冷,居民稀少,冬季河水封冻,所以春季来临时,需要砸开冰块,引水入渠,开耕播种。由于一户人家单独引水开耕是不可能的,必须全村人一齐出动,修渠引水节就在这种现实生产的基础上形成了。此节节期不固定,多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下旬举行。 每当春季来临,人们要在主要渠道的冰面上撒土加快溶冰速度,并准备好各种工具。每家烤制三个节日馕,一个留在家里,两个携往引水工地。引水这天,全村男人骑马来到引水点,参加破冰和修渠劳动。引水入渠后,人们聚集在一起,共食带来的节日烤馕,共同祈祷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孩子们则在一旁相互玩水嬉戏。劳作之后,人们举行隆重的叼羊、赛马等活动。届时,男女老少观者如潮,他们吹鹰笛,击手鼓,为骑手们助威,山村里呈现出一片欢腾的景象。节后,塔吉克人便开始耕种。 引水节和当地的自然条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塔吉克族位于帕米尔高原,气候寒冷,人口稀少,居住分散。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开春破冰引水、播种仅靠一两户人家是难以完成的,需动员和组织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出动,团结互助把水引来。水引来后,第二天便开犁播种。其间,人们还对缺少种子的人进行帮助,目的是把大家组织起来搞好春耕生产,举行仪式是为了祈求吉祥和丰收,使全村的人都有饭吃。 引水节的形成和发展以塔吉克族人民互助淳朴的情感把大家连在一起,“助人为荣,损人为耻”的风尚对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
朝鲜族传统的体育游艺项目有秋千、跳跳板、摔跤、拔河、象棋、尤茨等。 秋千是具有悠久传统的朝鲜族民俗运动项目,朝鲜族妇女常在端午节荡秋千。一般是搭个秋千架,所用的绳子必须是粗麻绳,再用彩色布条装饰,绳子中间搁块长方形的搭脚板,便于站稳。为确保安全,秋千绳上可系上一条安全绳。秋千比赛是单人项目,但也有双人荡的。在比赛中为测定高度,在秋千的前上方拴个铃铛,也可在搭脚板上系上米尺。根据高度或铃铛响的次数决定胜负。 跳跳板也是朝鲜族妇女非常喜爱的民俗运动项目之一。农历正月十五,朝鲜族妇女穿上民族服装,聚在一起跳板。跳板的设施简单,有一条弹力好的长木板和垫木即可。把垫木垫在长木板的中间,木板两端各站一人,一起一落。跳跳板的动作繁多,主要有八种,即直跳、腾空屈膝、腾空劈腿、腾空岔腿、弓步跳跃、直腿屈身、直腿旋转、团身空翻。 摔跤也是朝鲜族一种古老的娱乐运动项目,一般在端午、中秋节时盛行。摔跤大多是两个人较量。较量前,先束好胯带,左手抓住对方大腿上的胯带,然后站立进行较量。摔跤技巧有“里勾腿”、“外勾腿”、“抓劲”、“手技”、“顶腹”等多种。 拔河是朝鲜族传统的群众性运动项目。在古代,拔河运动从农历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先由临近村庄青年“拔小河”,再由多个村庄组队“拔大河”,各村还组织乐队吹吹打打、载歌载舞来助威。 朝鲜族象棋也称高丽象棋,相传由中国象棋演变而来。它与中国象棋近似,走法略有不同,如“士”的走法,在官营里八条线,不限方向即可行走。 尤茨是朝鲜族特有的一种室内运动游戏,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到正月十五玩的最多。尤茨游戏器具简单,有四个小木块,一个棋盘,每组三至四个棋子,参加游戏的人按顺序把四个木块抛出去。假如四个木块中有一个正面朝上,三个正面朝下,就称“道尔”,得一分。以此类推,有两个朝上,称“盖”,得两分;有三个朝上,称“戈尔”,得三分;四个朝上称“尤茨”,得四分;四个都朝下,称“毛”,得五分。如果得四分以上,可再抛一次木块、再得一次分数。参加游戏者分两组。各组轮流每人按顺序抛出四个木块得分,按所得分数,在棋盘上走棋子,得几分走几步,在棋盘上先走完的组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