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平台【杏鑫招商主管Q:554258】

第 501 页

广西的桂西都安、大化、马山等县的壮族人民,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民间盛行“打扁担”这种娱乐。打扁担的娱乐方式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中就有记载。当时刘恂把这种娱乐称做“打舂堂”,与现在盛行的打扁担基本相似。人们在玩打扁担时,一双双、一对对,身穿节日盛装,在村头村尾的地坪,或在厅堂的中间,围在一条条长凳或春米木槽旁,手持木扁担,上下左右不断地以扁担相互敲击,或与长凳、木槽敲击,打击出和谐的音响:“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都打……” 打扁担的内容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l)耙田插秧; (2)戽水耘田; (3)收割打场; (4)舂米尝新,表达壮族人民四季劳动和丰收的喜悦。20世纪50年代曾据此创作了扁担舞;80年代又被确定为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桂西南德保县和天等县,打扁担被称为“弄臼”,比别的地方的打扁担更近于唐代的打春堂。他们在打扁担时,还穿插男女的对唱,如:“见妹舂米在当街,不知春吃是舂卖?妹若舂卖哥来买,妹若舂吃哥借来。”“阿哥问话太过乖,妹舂米吃又舂卖;员外向叫花借米,这话说来怪不怪?” 桂西北田林县,壮族少女在春节期间爱荡秋千。秋千一般系于村边的大榕树或园里的果树上,少女们三五成群轮流上秋千,摇摇荡荡,忽上忽下玩乐。桂西北田林、西林,桂西南隆安等县,壮族姑娘、少妇、后生及少年儿童在正月初一至十五盛行玩拍毽子、踢毽子这种游戏。毽子又称“燕子”,分手毽和脚毽两种。手毽用三四张硬竹壳或硬布壳加葫芦壳剪成小圆片叠在一起做成毽垫,然后穿孔、扎上羽毛束,把薏米一个个串起来做成环串套在其中做成,形似羽毛球。脚毽则用碎布包一枚铜钱缝制成基座,然后装上鹅毛筒管,选美丽的雄鸡尾羽插进筒管中做成。 手毽用手拍打;可一人独自面壁抛打,也可左右手轮流拍打,还可两人对拍或多人轮拍或双打,以打得次数多而又不落地者为胜。脚毽既可独玩,也可群玩,以踢得花色多而久久不落地者为胜。春节期间,人们在庭院、屋里或廊檐下玩毽子。毽子在空中旋转穿梭,如飞燕腾空,薏米环串还与毽垫硬壳撞击而发出琅琅响声。 夜间玩时,还可在毽心插一短节点燃的香火,当毽子飞起来时,这点香火在夜空中点动成线,形成一条火光流动的抛物线,有声有色,更是有趣。拍者跳跃牵动,观者鼓舞呼啸,增添了壮乡节日的欢乐气氛。

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也是年节活动的最后一天。壮乡亲友间拜年最晚拜到这天,舞龙、舞狮、正月赶圩,也到这天结束。 桂西南德保县,这天人们把在除夕时陈列在神龛前供祖灵的供品,最后祭一回后撤去。供品中的大年粽在晚餐时分吃,民间认为吃了元宵母粽,将得到祖灵保佑,能预防新的一年里得各种疾病。饭毕,老人拿香火和粽叶,携儿带女到河边及三岔路口,念过辟邪词后,将糠叶撒于三岔路口或溪流中,任它随水漂流。晚上,各户还提着精制的走马灯,参加村里集体办的马灯会。有龙队、狮队的村庄还舞龙舞狮前来,男女青年对歌娱乐。青年人当晚还三三两两到别户的菜园“偷青”。 民间认为,这天晚上神仙为凡人的各种蔬菜赐福,因此能偷吃者自然全年康泰、聪灵。在桂西北的西林县及桂西南的隆安县,青年男女还在这天把春节期间玩的毽子抛人河中,意为春节结束,春耕开始。 桂西南大新县,人们在这天举行送龙归海仪式。舞龙闹元宵后,长龙按原请龙的方向,舞近河岸,然后回过头,边舞边退到河边。欢舞一会儿后,理事点香烛,长龙向人间拜三拜,在一阵紧锣密鼓声中,领头人用红布蒙住长龙的眼睛,诵送龙词,然后率舞龙队不声不响地把龙扛回去。有的地方以正月三十为春节告终的日子。桂西北田林县安定乡一带,人们称这天为黄米月,意即年终了,春耕开始了。这天家家采“能旱菜”蒸黄糯饭,杀鸡买肉饱吃一顿。饭后男女青年及孩童把毽子、绣球及陀螺带到河边,放在一块小木板上或鸭脚木果(形似小舟)里,让它漂向远方。舞狮队也在这天把狮子及锣鼓等全部封存,表示春节圆满结束。 汉族和仫佬族也有元宵节。汉族大都在元宵节里吃汤圆、挂灯。 1949年前,桂林市的元宵节非常热闹,这天有龙灯出游,伴随龙灯出游,还有笙萧鼓乐、踩高跷、牌灯、锣鼓棚(即故事棚,由童男童女在棚中扮演戏曲故事)等表演。元宵节后各地也都散年转入春耕。仫佬族在元宵节里亦闹元宵、耍龙灯。不少地方还杀鸡、舂糍耙聚餐。晚上也到别人菜园里偷青。 瑶族大多以正月十五为开年节,节日里全家吃一餐,第二天即转入春耕。但坳瑶在正月初六即散年。京族的散年时间也较早。沥尾苏姓、山心阮姓年初三散年,三岛各姓年初四也都散年。散年时大都吃丰盛的l年晚餐。散年后都可以干活,不过元宵节的人家这天大都只干半天活。正月十五过元宵节的人家,节日里备鸡、猪肉、鱼三牲拜祖。过了元宵节即正式投入生产。 那坡彝族以正月初八为开年节,这天各户将摆在供桌上的酒肉、母粽温热吃掉,表示新的一年开始。这天,各主还集中在一起商量二月补年节、四月跳弓节、十月庆丰节等有关事宜。

桂西左江、右江流域,壮乡男女青年春节期间集体抛绣球娱乐。所抛的绣球为矩形或多面形,布面外面绣花鸟,里面填充木棉花,四角(或下方)缀有彩色布条,供手握抛掷。抛绣球历史悠久,南宋的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写道:“上已日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驰。男女目成,则女受骓而男婚已定。” 如今的抛绣球仍基本是这样的玩法,例如在桂西北田林县,集体抛绣球仍由姑娘邀约情人或所追求的对象在村边郊野一起玩。玩时,男女青年各为一队,每队推选一人为领队,两队相隔一定距离,中间树一高竿,作为抛球的高度的标准。开始时由女方领队手拿绣球上下晃动,唱完一首山歌后,将绣球抛向对方。绣球须按弧线抛出,不许直线投掷。男方接住为胜,女方淘汰一人;接不住便算输,也淘汰一人。 然后由胜方继续发球,每发一次球也唱一首歌,如此轮流抛绣球直到一方一人不剩。最后胜方奔向负方追赶抢夺对方的头巾、手帕等,追逐嬉戏,兴尽方止。稍事休息后,又可继续玩。胜方的人抢头巾、手帕,多有预定的目标,若非意中人则抢得后要交还原主。 春节期间,桂西、桂中等地壮乡还演戏娱乐。其中,挂西北田林、隆林、西林、百色、凌云等县市多演北路壮剧。百色市阳圩乡、百岗村等地演百色壮剧。桂西南靖西、德保、鄢坡等县演南路壮剧和木偶戏。桂中来宾、武宣、贵港以及柳城、柳江等县市演师公戏,用壮语演唱。柳州市、柳州与河池地区各县壮乡用汉语演彩调剧,一些圩镇和村屯还用汉语演桂剧,一些彩调、桂剧剧目中,穿插壮语道白和半壮半官(即半汉)唱词。桂中象州县中平、百丈、大乐、寺村、妙皇等乡,大、中村屯都有业余彩调剧团,中平、大乐还有业余桂剧团,春节期间他们到外村演出,往往受到热烈的欢迎和热情的款待。

跳坡:隆林县苗族的新年娱乐活动是跳坡。举办跳坡活动时,全县苗乡依传统次序一天轮一个坡场举行跳坡活动。跳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爬坡竿比赛:小伙子们在主办者的主持下,争先恐后地在坡竿上表演高难动作,以引起姑娘们的注意(坡竿上的优胜者往往容易获得姑娘的爱情)。爬坡竿之后,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小伙子吹奏芦笙,姑娘们跳芦笙舞。由于跳坡活动谢绝已婚者参加,因此它实际上是未婚青年交友的一种社交活动。在坡场上找到了意中人的青年,还可离开喧闹的人群,在僻静处手拉手、肩并肩倾吐恋情,互赠信物。 打铜鼓:瑶族春节的娱乐活动,主要有唱歌、吹木叶、敲锣、打鼓跳舞等,年轻人趁这个机会谈情说爱。桂西北田林县平山乡村民春节活动是打铜鼓。活动从正月初三开始,这天,全寨男女老少带猪肉糯饭及米酒,聚集在预定的地点,在一位最有威望的老者主持下,举行“揭鼓”典礼——由两个小伙子挥动锄头,把埋在地下的铜鼓挖出来,摆在场地的中央。这时,长号和鼓齐鸣,唢呐吹《八仙调》,人们围着铜鼓跳舞。一位长者站在两个铜鼓中间,用粗藤制的鼓槌交替打两个鼓。在正月里,瑶寨鼓声不断,尤其初三、十三、三十这三天,是欢乐的高潮。正月三十全寨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举行收鼓仪式,把铜鼓重新埋入地下。 洗枪:毛南族青壮年猎手在大年初一凌晨打响新年第一枪,俗称洗枪,祈祝全年百发百中,同时也威慑百兽不要糟踏庄稼、危害家畜。洗枪后,各家各户把选好的12个大炮仗摆在堂屋中间,每个炮仗代表一个月,逐个点燃。如果炮声响亮,便认为它所代表的那个月事事称心,反之,做事便格外小心。大年初一,家庭主妇还用火笼装满灶灰,沿着住屋四周边撒边喃咒语,祈祝蚂蚁不进家乱爬食品。男主人用斧头把房中的大柱小柱各敲打几下,祈祝住房坚固不倒。这天禁忌吃汤圆以避免冰雹灾害,禁忌吃青菜避免地里草多,禁忌用吹火筒避免玉米倒伏。 煮甜汤圆:仫佬族在年初一早晨煮甜汤圆吃,煮好后先祭祖灵及鸡笼神,然后食用。人们认为,敬鸡笼神的汤圆碗里,汤圆堆得越满,鸡就越多,蛋也越多,因而人们往往把碗堆得满满的。年初二早上敬财神爷,同时带甜汤圆到地头烧香祭鸟神、塞鸟嘴,使小鸟不啄种子及成熟的庄稼。 舞春牛:壮族的许多地方春节期间还舞春牛。桂西北田林县,春牛用竹子及布扎制成。舞时,一人舞牛头,一人舞牛身,还有一对农家夫妇出场对白。他们在空旷的地坪表演春耕,讲述农事安排,祈求风调雨顺。在桂西的靖西县,舞春牛由牧牛公公、播种姑娘和春牛一起演出,牧牛公公和播种姑娘对唱犁田、播种等内容,民众向春牛投棉子,祝风调雨顺。 挂北融安、柳城、鹿寨等县,从年初二到正月十五,民间艺人向农户送春牛图拜年。他们每进一户人家,先唱祝愿歌,祝主家新春大吉、老幼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然后把春牛图送给主家。主家拿出年粽、糍粑、米花、红包等来酬谢他们(有的人家还宴请他们),把春牛图贴在厅堂上或牛栏里。于是,艺人又唱《牛经》,诉说牛的功劳、艰辛和苦难,劝人爱护耕牛。

杏鑫登录网站_苗族的“龙潭卜居”是什么意思?

苗族选寨址十分讲究,多采用“龙潭卜居”的传统方式选择风水宝地。苗族民间认为,倘选址不当,近害己身,远及子孙。他们经调查研究,初步选定地址后,便在春季派猎手结伙勘踏,在该处选择一处泥塘或水泽,播下谷种,待秋后来验收。若所种稻谷穗长粒大,而且鼠不偷、鸟不啄,这里便是建新寨的好地方。 新寨建好后,寨佬和各宗族头人在吉日吉时先搬迁入寨,其他人随后迁入。迁入新居的第一件事是将从旧居火塘引来的火种,放在新居的火塘里烧燃,第二件事才是祭祀祖先神灵,接着布置新居。 有趣的是,那处卜居栽种稻子的泥塘或水泽,便成为这个新寨的“龙潭”。每年大年初~和半年节都要祭祀,遇上大旱或大涝也要祭祀。 民间认为,龙潭是寨子的命脉。龙潭一般位于村寨中央,有些在村侧或村脚。龙潭终年积水,四季不枯。在龙潭的四边用石块垒成高约1米、方圆约1. 5至2米的小石屋,内置一石缸或瓦缸,将几条黄鳝、泥鳅放入缸内,用石板盖好后不再启动,让“龙神”永佑新寨。

杏鑫测速登陆_蒙古人的幼子守灶传统

蒙古为游牧文化,游牧经济需要大量的草地来支援人口,当一个家庭有成年男子,那么他就应该找自己的牧场,省的大家都在一块牧场上争草,所以年龄大的儿子会成年后分家,领着自己的牲畜去寻找自己的牧场,而最小的儿子也就顺利成章的不用去找了,继承老爹的就是了。这就是蒙古人的幼子守灶传统。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按照古代蒙古习俗,幼子享有优先继承遗产的权利,即俗称“幼子守灶”,这是蒙古氏族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他游牧民族不尽如此。然而在元朝此习俗已经消失,十四世纪以后的蒙古草原上,游牧民族的爵位、遗产继承与汉地无二:长子继承爵位和多数财产。 “幼子守灶”原来比“嫡长子继承制”更为传统。那么,到底是哪一种制度比较正统呢?“幼子守灶”,其实应该称为“幼子继承制”。在原始社会的父系社会中,因为古老部族的人口,一直在不断地增长,当然,面对天灾人祸和疾病等原因,人口数量增长极慢。但是,毫无疑问,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之中。 一对夫妻,在生儿育女之后,随着儿女慢慢长大,只要儿女一到结婚以后,可以得到父母的一些资助,立即就会分家。随着成年的儿女都成年、分家离开,慢慢指挥留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将要继承父母的全部遗产。当然,这个儿子也因此担负起赡养父母的责任。这也有可能是,父母相对而言更喜欢幼子的主要原因吧,可能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这已经成为人类的本能。 慢慢的这就演变成了,“幼子守灶”制度。当然,就现在来看,这还是相当先进和科学的。以成吉思汗为例,成吉思汗一共有八个儿子,但是实际上只有成吉思汗的嫡子,也就是孛儿帖皇后所生的四个儿子,才具有继承权,或者说,得到了成吉思汗的最大支持,能够独立建立自己的汗国。实际上,只有成吉思汗的老大和老二两个儿子,在成吉思汗的支持下,建立了自己的汗国。 事实证明,拖雷确实不适合做蒙古帝国大汗,在掌握蒙古帝国80%的蒙古铁骑的情况下,窝阔台只用了一杯毒酒,就让拖雷死于非命,直接掌握了,蒙古帝国的军政大权。 当然了,蒙古帝国的“幼子守灶”制度也不是绝对,即使是“嫡长子继承制”也不能完全确定继承人,实际上,只有真正实力强大才能保证继承权。 后来的蒙哥汗夺位,之所以能够成功,其实也是因为蒙古贵族对于“幼子守灶”制度的拥护。但是后来,忽必烈还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强势登上了汗位,并且,打破了“幼子守灶”制度,建立了元朝,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杏鑫新闻304724_瑶族独特的风俗文化“瑶族砍牛”简介

在我国,不论是过山瑶还是平地瑶,盘瑶还是白裤瑶,皆有砍牛祭的习俗遗存下来。但由于地域、支系、宗教信仰崇拜的不同,砍牛祭习俗的形式、内容、过程亦不同。 大家都知道,牛是最忠实的动物之一了,一生都非常的勤勤恳恳,帮助着人们进行劳作。但在瑶族文化中,对待牛有一个很残忍的风俗,那就是瑶族砍牛。之所以砍牛是为了祭奠逝去的人。千百年来,瑶族一直传承着这个习俗,虽然对牛有点残忍,但也是瑶族一种传统文化。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下吧。 白裤瑶习俗,长者死后假葬或以泥封棺,过一段时间再择吉日正式下葬,学称“二次葬”。白裤瑶家二次葬,要举行隆重的敲铜鼓、唱古歌、砍牛等祭奠仪式。 砍牛这一天,一群群瑶族人身穿鲜艳的盛装,抬着铜鼓、折糯(糯谷连禾草折下来)、米酒,从四面八方朝丧家的寨子涌去。丧家门前空坪上放置一面大猴鼓,一侧的铜鼓架上串联悬吊着十几面铜鼓。客人们带来的折糯全部码架在铜鼓架的横梁上。低沉苍凉的铜鼓声笼罩着整个寨子。 丧家门口,瑶族匠人们忙着赶雕两根柱头。这两根柱头将要竖立在坟前两侧。柱头上雕刻着简朴的花纹,中部各有一个套环,砍牛以后,牛角就插在这套环里。柱顶各安着一个木雕鸟儿。 棺棂停在屋内,悼念者鱼贯入屋,依次抚棺而泣,感情真挚,哭罢出屋,男人要喝一碗酒。丧家的厅屋里,一溜摆着几十个菜碗,祭悼者轮流进屋,围在菜桌两旁,吃“流水席”。吃过饭或尚未轮到吃饭的人,转围在屋前空坪上,听长者唱“古歌”。古歌大意是瑶家的历史和处世道德之类。 下午四时许,猴鼓声嗄然而止,寨中忽然响起三声鸟铳,预示“砍牛”即将开始。 砍牛场中竖着两根木桩,各拴着一条牛,木桩顶各绑着一根青翠的竹子。这两根竹子将要栽到死者的坟前。据说,这样牺牲才能随死者一起升到天堂。围观人群如堵,人们翘首以待。这时三名枪手上场,朝天又鸣三响铳。祭师应声上场,端着一筐箩米,拖长声调念念有词,一边抓米朝天空扬去,一边说:“尊敬的……,把您的牛领去吧,您放心地去天堂吧……”。 祭师下场,三名枪手再朝天鸣三响铳。这时,丧家男女披麻戴孝,弯着腰,人人手握一束青鲜的芭茅草上场,鸣咽着朝牺牲走去,抚摸它,向它鞠躬,献青草,场景十分悲切动人,充分表达了瑶家人对牛的深情。

杏鑫测速登录地址_侗族春节的唱耶歌活动

侗族春节的娱乐活动也很丰富很有情趣。大年初一,人们聚集到鼓楼坪奏芦笙、唱耶耿(即侗族集体边舞边唱的一种侗语民歌):先由男队唱“耶铺”,即赞贺耶歌、赞鼓楼、赞“萨玛”(侗语,即大祖母,侗族的创世女神和保护神)、祝丰收。 接着,女队和男队合唱“耶堂”(即踩堂耶歌),包括再生人类神张良张妹耶歌,孝敬父母耶歌,爱情耶歌,争取男女平等耶歌,猜谜耶歌,知识盘问耶歌,散堂耶歌等。女队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合唱一句,挪舞一步,重复合一句,再挪舞一步;男队也手攀手围成圆圈,边唱边晃舞边移步。领唱者领唱一句,歌队合唱重复末三字。女队唱三首,男队答三首,如此往复不断。 年初二起,女队守在本寨接待来访者,男队出访友好村寨,分别和外寨的歌队对歌。侗族也有在正月初至十五之间举行盛大的村寨间的集体互访活动,称“月也航年”、“也航年”或“也哼年”,与苗族的吹芦笙、打同年相似。龙胜侗族玩庖颈龙,于方桌倒立。

杏鑫登录网站_苗族春节的吹芦笙、打同年风俗

苗族春节的娱乐活动也很丰富,其中比较广泛开展的是芦笙会和坡会。在芦笙会和坡会上,人们吹芦笙踩堂,舞狮,骞马,斗马,斗鸟,行歌坐妹,开展民族贸易,场面相当热烈。 在融水县,吹芦笙、打同年是本地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1949年前,吹芦笙、打同年多在苗年期间进行,如今多在春节期间进行。 吹芦笙、打同年有四个步骤,一是请同年,二是迎芦笙同年,三是打同年,四是送同年。请同年可在选定了要打同年的村寨后专程去邀请,也可以在坡会或芦笙走寨等场合邀请。直接到对方村寨邀请的,派二到四位代表,拿鞭炮、半张大红纸,前往要邀的村寨的芦笙坪,边唱边跳邀请舞。若在坡会、芦笙走寨等场合邀请,主寨芦笙队围住要邀的村寨的芦笙队,边吹芦笙边跳邀请舞即可。受邀的村寨在双方约定的时间里,组织一支打同年队伍前往主寨赴约。这支队伍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人数少的-40多人,多的可达300人以上。他们出发前先吹奏三曲合调,告别本村寨,以后路经别的村寨也吹奏三曲合调借路。到达主寨时,姑娘们先打扮好,然后吹奏小芦笙人寨。主寨的芦笙队听到小芦笙的响声,也立即出来,抱起芦笙吹起笙曲跳迎接同年舞迎客。双方的芦笙队边演奏芦笙边进入芦笙坪,在芦笙坪也奏三曲合调。然后,客人分散到各主家中接受款待。 晚上,成年人留坐在火塘边,与主家聊天畅谈。客寨小伙子由主寨小伙子带到寨中的姑娘家里坐妹。主寨的小伙子,自己也到客寨的姑娘落脚的人家中和客寨的姑娘唱歌聊天。次日吃过早饭即打同年。 打同年时,双方芦笙队先汇集芦笙坪,然后两堂芦笙齐奏,姑娘们围着芦笙翩翩起舞。主寨三到四名成年男子提着长串鞭炮,牵着身披红毯、角糊红纸的牯牛也进入芦笙坪,边放鞭炮边牵着牛走场。 最后,主寨一位精通古理古规、开口成歌的长者唱杀牛理歌,唱罢,牵牛出芦笙坪宰杀。现在,一些村寨还沿袭古老的乡饮方式:一部分青年人牵牛走出芦笙坪后,分头到各家各户收捐糯米、酒莱等,是夜于芦笙坪上摆起长条桌痛饮。席间,双方竞唱酒理歌,你唱我还,我唱你还,把乡饮活动推向高潮。 现在许多村寨改乡饮为家宴,把客人和牛肉都均分到各家。乡饮之后,客人大都第二天就要回去。这时,主寨便送同年——给每一个客人送一个饭包,同时把乡饮时杀的牛头送给客人。临走时,客寨芦笙队吹芦笙、跳踩堂舞,答谢客人。

壮族是比较开放的少数民族之一,善于吸收与之交流的其他民族的文化,尤其是汉族文化,这从其衣着的嬗变发展可以见出。 宋代壮族多穿青花斑布衣。明代男子着称为“黎桶”的短衫,妇女则是上穿黎桶下着“花被”,或穿蜡染青衣裤而领口、袖口彩绣花纹。清代男衣短窄,女衣不掩膝,下穿细褶长裙。 桂西南天等县进结乡妇女涛代的流行服饰是上穿仅能遮盖腰裙头的拉襟圆领窄袖紧身短衣,从领窝至右腋下的衣襟和两袖口绣着滚丝绒线大花边,衣领矮,露出硕长的颈部;下穿刚过膝的桶褶裙,拉开裙子是一方块,围叠起来左、右端分别至右、左腿心,裙子外面正对两腿心处各绣一条垂直对称的大花边,臂部打几个皱褶,臂下的裙脚卷起一寸左右,两边钉几针线钉住,形成后裙脚弓形翘起,穿起来从前面看是桶裙,从背后看则似褶裙。上下衣裙贴身,线条分外明朗。 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壮族服饰文化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时尚“唐装”,男子大都穿对襟衫,中间有七至九对扣子,下穿长裤;女子多穿圆领对襟上衣或偏襟上衣,腰系花边围裙,下多穿长裤,边远山区也有穿裙的。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衣着与全国大多数民族相同。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不但同全国之时尚,有的还受世界时装的影响。 桂北龙胜县龙脊十三寨的壮族妇女,喜欢用蓝底花布做胸围,胸围领口处精心地绣上尖口朝下的三角领花图案。身穿对襟衫的妇女再穿上这种胸围,显得既朴素大方,又端庄秀美。龙胜、巴马、大化、凤山、东兰、邕宁等县,壮族未婚姑娘在冬春寒凉天气,赶圩、做客时穿几件新上衣,内长外短,层次分明,件件可赏。新衣少则三件,多则五至七件,充分展示她们能织、善染、巧缝各种衣服的本领。桂西北隆林县妇女穿偏襟齐腰短衣,衣领绣花,腰系百褶短裙,再穿长裤,俗称“三层楼”,与90年代城市姑娘流行穿短马夹形成三层次的时装,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