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几乎家家酿酒。家中酿的第一杯酒敬神,第二杯酒要敬家中老人,晚辈不得先喝。凉山彝族聚饮时,按辈分高低、年龄大小的次序先后摆杯斟酒,由英俊聪明的年轻人先给老人敬酒。敬酒者双手捧杯,右脚向前跨出一大步,弯腰躬身,头向左偏,不得直视被敬者。老人表示回敬后,年轻人便起身,一饮而尽;否则为不敬。 敬酒献客时,必须从老人或长辈开始,彝族常说“酒是老年人的,肉是年轻人的”,传统规矩是“耕地由下而上,端酒从上而下”。 在彝族家做客,主人先捧上一碗或一杯酒献客,客人若不是彝族,主人会说:“汉人贵在茶,彝胞贵在酒。”客人可以按自己的酒量随意饮酒,主人会很高兴地马上“打羊”或杀小猪来待客。若客人谢绝接酒,则有不敬之嫌,主人会感到失望和不高兴。 彝族待客用牛羊不能用刀宰杀,把牛或羊牵到客人面前请客人过目,以示敬重。然后用棍棒将牛或羊打死,烹调待客。 彝族习俗以妇女敬酒为贵,不论任何场合只要是妇女买的或是敬的酒,被敬者不得拒绝,饮酒后要回赠点礼物。 逢年节,彝族妇女抱一坛酒,插上几支竹管或麦杆,在家门外路边奉劝往来行人用吸管饮酒贺年。逢火把节,年轻的彝族姑娘们会抬着新酿的玉米酒,带着漂亮精致的酒具,到节日中人们必经的要道上布下长龙似的酒阵,敬给来参加节日活动的长辈、朋友、亲戚或是情人,叫作“姑娘酒”。 节日活动中,摔跤、赛马、斗牛等比赛后,姑娘们发现了摔跤手或得胜者,会拥上去敬酒,唱敬酒歌,表示赞赏和敬慕,男子汉会很慷慨地以纪念品相赠。 《康熙鹤庆府志·风俗》记:“彝俗,饮必欢呼。彝性嗜酒,凡婚丧,男女聚饮,携手旋绕,跳跃欢呼,彝歌通宵,以此为乐戏。” 凉山彝族过年三天,每天都有活动,每项活动都有酒:第一天吃年饭。要杀猪、备菜和祭祀,各家吃年饭。第二天“搜酒”。全村寨的男人们自动结成队伍,挨家挨户去搜酒喝,被搜人家不得拒绝。队伍会越来越小,因为不断有烂醉如泥的退伍。“搜酒”队伍走到那唱到那,为年节增添了许多欢乐和热闹气氛。第三天拜年。人人带酒,路上碰到相识者,打开酒瓶请他喝“开口酒”,喝了酒要给一点回礼,并赞美拜年者的酒好。 晚辈给长辈拜年,要到处喊村寨里的人来喝拜年酒。小伙子到未婚妻家拜年,那里的姑娘们要联合起来与他对歌、唱诗、饮酒,小伙子如果这方面不力,会被抹锅底灰,泼冷水。 清朝赵翼《檐曝杂记·边郡风俗》记载滇黔等地彝族、土家族、苗族青年“春月趁赶墟唱歌,携手就酒棚并坐而饮”。
第 487 页
我初次听说“三道茶”有些不解。何为“三道茶”呢?经主人解释,我才了解到,原来,白族的“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头道茶“苦茶”又称“烤茶”或“百斗茶”;二道茶为“甜茶”,放有乳扇、生姜、蜂蜜、核桃仁等配料;三道茶为“回味茶”,茶中放有花椒等配料。 旅途中的客人喝了百斗茶,能止渴生津,消除疲劳;喝了甜茶,能提神补气,神清气爽;喝了回味茶,能满口清香,回味无穷。“三道茶”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同样具有很深的哲理,其质朴的道理是告诫人们、特别是青年人“要先苦后甜。只有勤劳,才能幸福。生活的好日子来之不易”。而第三道“回味茶”,是提示人们每走过一段路程之后,都要回头总结一下,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错。把深邃的人生哲理体现在饮食文化上,寓教其中,这不能不说是白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白族人民乐天自信、热情好客、追求稳定和谐的民族性格。 品尝白族“三道茶”,并不像我们常见的喝茶与品茶,而是被赋予了浓郁的民族风情,现已发展到茶文化层次。“三道茶”中的每一道茶都伴有三五个歌舞节目,饮茶时可边品茶边欣赏文艺节目,既有解渴歇乏之宜,又能赏心悦目地鉴赏白族歌舞。至第三道“回味茶”,饮至过半时,年轻漂亮的白族青年便会来邀请宾客共舞,当你置身在浓郁的白族文化氛围里,定会产生你就是“美丽多情的金花”或你就是“朴实、勇敢的阿鹏”的感觉,使你的旅途增添一层梦幻的色彩。 大理的白族“三道茶”最早见于徐霞客的《滇游日记》,随着佛教在大理的兴起,寺庙中提倡坐禅饮茶,香客和游客也喜欢饮茶止渴,使茶道又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三道茶”,成为白族饮食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住着三位同胞姐妹,她们年轻貌美,都玩腻了天上的生活。听说地上长白山上有个天池,风景秀丽,于是很想到那个地方去玩。 三位仙女采来白云做羽毛,用披上羽毛的胳膊当翅膀,摇身一变,变成了雪白的天鹅。三只天鹅结伴从天上飞下来,落在长白山天池边。恰巧三个猎人路过,看到了这一幕。这三个猎人是同胞三兄弟,他们长年在长白山的从林中穿梭,靠打猎为生。 兄弟三人尾随天鹅来到天池边,只见天鹅一下变成了三位漂亮的姑娘,脱下衣服跳进天池,欢快地戏水打闹。兄弟三人傻眼了,他们长这么大,还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可爱的女孩呢! 老大说: “哎呀,她们要是给咱们做媳妇,那该多好哇!”老二说: “人家还不知道愿不愿意呢!”老三虽然年纪小,却是最机灵的,他说:“咱们过去把她们的衣裳偷偷拿走,让她们回不了天上。只要她们留在人间,咱们就有机会了。”老大、老二觉得老三的办法真是绝,便一起悄悄来到天池边上,将三个姑娘的衣裳偷偷拿走了。 再说三位仙女一边洗澡一边玩乐,直到太阳快要落山了,大仙女才惊觉:“妹妹们,时候不早了,咱们该回去了。”二仙女和三仙女说:“那就走吧!”可是她们上岸一看,衣服不见了!她们顿时急得哭了起来。这时,兄弟三人赶紧走到姐妹三人面前,老大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大仙女身上,老二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二仙女身上,老三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三仙女身上。 兄弟三人领着三姐妹离开天池,回到各自的家里,结成了三对夫妻。三个姐妹找不到自己的衣裳,回不了天,就安安心心过日子。一年后,她们各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与丈夫相亲相爱,生活得幸福又美满。 一晃又过了两年。有一天,大仙女无意中发现了当初兄弟三人拿走的衣裳,赶紧把二仙女、三仙女找来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如今咱们离开天宫已经三天了!要是哪天被玉帝知道了,就要受天规惩罚,让咱们吃不了兜着走!趁时间还不算长,又找到了衣裳,咱们赶快回去吧!”两位妹妹觉得不回去也不行了,弄不好还会牵连到丈夫和孩子,只好含泪随着大姐披上衣裳,又变成天鹅,一起向天上飞去。 她们的三个孩子,刚学会走路和说话,正好看见三只天鹅在天顶飞,一齐挥舞着小手,喊着:“鹅,鹅!” 兄弟三人打猎回来后,都不见了妻子,急得四处找,却听见儿子们叫:“鹅,鹅,鹅飞走了!”他们赶紧去察看收藏起来的衣服,一看也没有了,这才知道三个仙女找回了衣裳,飞回天上去了。于是就对儿子们说:“孩子啊,那鹅,就是你们的娘,知道吗?”
阿昌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和贵州省。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阿昌族的有关资料。 阿昌族民居民俗 阿昌族大都居住在半山半坝,依山傍水的地方,湿季雨水较多。住房建筑为砖、石、木结构,用瓦铺盖屋顶。正房多以五根柱子一帖而分隔成三格房间,中间是正堂,也称中堂,一般神位、佛龛、烛台、长桌、火塘都设在这里,是人们日常议事、宗教祭祀、取暖、吃饭、休闲的场所。火塘一般设在正堂的左边,不能在中柱里边,也不能对着中柱。两边以“丁”字形布局配盖两间厢房,正房与两厢房之间形成一个院落式的小天井,多数人家还在正房对面用砖、石或土基砌起一面照壁,构成庭院式建筑,有的称“四合院”。正房左右两间住人,在投有厢房时,正房右边房间的外间常做厨房。厢房也有的人称耳房或厅房,分左右两幢,每幢分隔成两间,楼上堆放粮食及杂物,楼下为猪厩、牛栏、牲口槽栅,或放置各种农用工具。宅基地宽敞者则大牲畜另建栏厩,在外面管理。一般有正厢房的人家,右厢房是当然的厨房。这与家庭成员的多寡也有关系,家庭成员多时,楼上由年轻男性居住,女性忌住。 阿昌族的饮食民俗特点 阿昌族的饮食,以本民族自耕自产的农作物为主食,主要以大米为主,也习惯以玉米、荞麦、薯类等为季节性主食。阿昌族副食品范围较广,有肉类、瓜果、豆类、蔬菜和副食加工类等。阿昌族酿酒工艺的发达,促成了阿昌族全民嗜酒的饮食习俗。历史文献中多以“嗜酒成性”等词来记载阿昌族的饮酒习俗。 婚恋习俗 阿昌族普遍实行同姓不婚、自由恋爱。其婚恋过程大体如下: 恋爱 对歌是青年男女相识、相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交际活动。阿昌族对歌,在家里对或在野外对,都叫唱山歌。通常如外寨的异姓姑娘来本寨串亲戚,到了月明星稀的夜晚,本寨的小伙子便相约到姑娘客住的人家对歌。姑娘闻讯后,便故意躲进屋里,小伙子们围坐在火塘边,由对歌较老练的“稍杆”(歌手)领唱,别的跟唱,其他人陪唱。以歌会友,以歌交谈。 婚礼 阿昌族婚礼一般要举行3天。第一天,新郎及其随从分两批先后到女方家迎亲,住女方家一夜。新郎要选一位精明、能干、年龄比自己小的同辈小伙子陪同,当地称“陪郎”,并送彩礼。第二天,新郎、陪郎及前后两批随员,清早就要帮女方家把饭菜做好,争取早点吃饭出门将新娘子接回去。第三天,婚礼在男家进行。三天后,新娘新郎要回娘家做“满月”,带去活鸡、满月粑粑、糖包等礼。四五天后新婚夫妇再双双回到新郎家久居。
阿昌族绝大部分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盈江、瑞丽、畹町等县(市)内,其余则分散居住在保山地区的腾冲、龙陵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云龙县,陇川县的户撒和梁河县曩宋、九保三个阿昌族乡是阿昌族主要人口聚居区。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民族,据古籍记载及近代专家、学者考证,阿昌族是古代氐羌族群中的一部分在向南流徙及衍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阿昌族也是云南境内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由古代的“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远在公元2世纪就居住在怒江流域。公元五六世纪后一部分向西南迁移,定居在陇川、梁河等地,元明后称为“峨昌”。今户撒地区自称为“蒙撒”、“蒙撒禅”、“衬撒”,梁河地区则自称为“汉撒”、“阿昌”。1953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统一定名为“阿昌族”。 阿昌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本民族语言,但无文字,一般使用汉文和傣文。 阿昌族起居习俗中,阿昌族家正堂上忌乱放杂物,忌放刀枪;忌将生树、绿树叶、犁具直接拉入房屋的正堂;忌跨踩农用工具,忌坐门槛;忌向火塘吐唾沫,也不能从火塘上跨过;日常忌跨越喂猪槽;男子在楼下,忌妇女上楼。女性忌住楼上;兄长忌进弟媳的房间。
所谓“女儿麻”也就是女儿种麻。在羌族无论多么美丽的姑娘,如果她不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爱情的土地上播种女儿麻,是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的。羌族男女青年相识相爱,而且双方已经正式吃过订婚酒后,待嫁的姑娘就开始准备种植女儿麻了。 姑娘在山坡上选定一块荒地,进行开垦。开春后就在这块土地上种下麻,待到秋季收获后将麻织成布,缝成新衣或织成腰带准备结婚使用。从开荒播种、施肥管理、收获到把麻织成衣,整个过程不许任何人插手帮忙,全由姑娘亲手完成。如有他人帮忙耕种就会被认为姑娘对爱情不忠诚。 因此羌族姑娘为了追求美好的爱情,为了能和心爱的小伙子结成美满的婚缘;从种到收都是一人悄悄地进行。她们早出晚归,避免与他人交谈答话,不向任何人及亲朋好友提及种植女儿麻的事,保持姑娘出嫁前的羞涩之情,免得让人背地笑话或议论。 凡种有女儿麻的地方,任何人不得随意到那里去,以示对姑娘的尊重。新婚之前羌族姑娘亲手将女儿麻织成七根腰带,结婚时系于自己身上,洞房花烛夜由新郎亲手解开。女儿麻织成衣服;作为姑娘结婚时的嫁妆。然后夫妻双方都把这件衣服留为永久的纪念,一般不再继续穿,而是传给儿孙,以教育后代要保持羌族的勤劳朴实节俭的传统美德。
中国布依族青年在追求爱情时有一种传统仪式,布依人称为“跳月”。跳月也叫逛场,每年农历二月十三到十五进行,历时3天。参加“跳月”的未婚青年男女都由母亲领着前来。傍晚时,熙熙攘攘的人群涌向场地。 首先由德高望重的长者高攀一杆花旗,沿着场地步行绕3圈,然后将花旗插在场地的中心;接着由3个骑马执枪的壮士,在更大的范围内疾驰3圈,长者所划定的小圈,是未婚青年们谈情说爱的天地,观光的人们只能进入小圈之外和壮士划出的大圈之内的地盘。划定范围后,先由伴女儿来的母亲们亮家庭,打开装有鲜艳服装和珠宝首饰的包袱,供人们观赏,然后给女儿穿戴起来。此刻立即有未婚男子吹着芦笙、踏着舞步,迎了上来。 姑娘不管中意不中意,都必须按照礼节随那男子绕正中花旗3圈,依芦笙节奏,报以歌声。如不称心便在歌词中表示谢绝。午夜时分,闲杂人员退出场地,互相中意的未婚男女双双对对进入小圈中。小伙子撑开布伞,与姑娘并坐,伞下开始深谈。禁区四周有人负责守护,不许外人撞入偷听。待月落日出禁令才解除,通宵达旦深谈的有情人各自散去。接下来便由双方的亲属就婚约、婚礼等有关事项逐一商定。
走进羌族聚居的地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山顶上或是险要的关隘上高高耸立的碉楼。远远望去,像一个个高大伟岸的巨人巍然挺立,又像一把把锋利的长剑指向蓝天。走近一看,便可发现这些碉楼十分浑厚、厚重、雄伟,给人一种力度和美感。 碉楼是羌族同胞住房形式之一,多用于防御侵袭与抢劫,一旦有事,附近各户老幼妇孺均可人内躲避,楼身设有洞眼,用作嘹望和射击。平时则多用碉楼储藏粮食。这种住房形式已有很长的历史。《后汉书•西羌传》中便有记载:“众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 “邛笼”为羌语,碉楼之意。 羌族同胞依据山形地势,就地取材,利用遍地的乱石和泥土垒砌修筑而成。楼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形状,一般高5 -7丈,最高的达10余丈。羌族祖先修建碉楼既是为了适应在高寒的气温中保暖、储藏粮食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防范外来侵扰的需要,因此重在厚实坚固,而不求表面的光滑,并且大多建于险要之地,以便防守。各寨都筑有碉楼,三五成群,既是日常生活便于往来的需要,又是械斗时互相支援的需要。一群碉楼在布局上错落有致,体现了一种整体意识,体现出非凡的气势。 可能是由于这种建筑风格体现了羌族的审美观念的缘故,尽管现代在外族的影响下修建了大量的木质平房,而且也无防御侵扰之虑,碉楼古风却一直保存了下来。羌族房屋除碉楼之外,还有较碉楼低矮一些的碉房,是羌族同胞的日常居住之地,仍用碎石和泥土筑砌而成。也有楼层,有二层、三层、四层的,以三层居多。每层高八九尺,墙厚尺余。这其实也是“邛笼”之一种。楼顶为平台,既是晾晒粮食之地,又是休息场所。这种碉房高近3丈,结构紧凑,也显得雄伟端庄。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因此,又称过大年。在民间传说中,六月二十四日是率领彝族与残暴天神恩体古孜战斗的英雄黑体拉巴与妻子妮璋阿芝双双遇难的日子。因此,彝族人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便要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人们载歌载舞,普天同庆抗灾的胜利,歌唱黑体拉巴的英勇和妮璋阿芝的聪明美丽,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彝家一年一度的火把节。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日,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在夜晚,人们或点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烧起篝火,兴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节日期间,还有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娱乐活动,并开设贸易集市。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火把节的第三天,彝语叫“朵哈”或“都沙”,意思是送火。 其中“都格”是火把节的高潮。天刚亮,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煮熟的坨坨肉、养馍,聚集在祭台圣火下,参加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赛马、摔跤、唱歌、选美、爬杆、射击、斗牛、斗羊、斗鸡等活动。姑娘们身着美丽的衣裳,跳起“朵洛荷”。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黑体拉巴勤劳勇敢、英俊潇洒的形象选出美男子。选出像妮璋阿芝那样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美女。当傍晚来临的时候,上千上万的火把,形成一条条的火龙,从四面八方涌向同一的地方,最后形成无数的篝火,烧红太空。人们围着篝火尽情地跳啊唱啊,一直闹到深夜,场面盛大,喜气浓烈,故被称为“东方狂欢节”。当篝火要熄灭的时候,一对对有情男女青年悄然走进山坡,走进树丛,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彝族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高山云雪滋育了纳西人追求飘逸高沽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执着地寻求一种超乎形之上的审美境界。表现在爱情上,和许多民族迥然不同的是,纳西人很重视精神上的交往,颇有些像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纳西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是自由而公开的,农历二月初八的东山庙会,是他们结识情人的日子。这天,小伙子们守候在路旁向赶庙会的姑娘讨食,姑娘馈赠的对象即是姑娘的中意之人,而小伙子对投桃之人并不急于报李,甚至不问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便满意而归。 6月火把节之夜,姑娘小伙子们举着火把在篝火明灭的河畔、泉边聚会,在庙会上一见钟情的人见面了,他们和大家在一起歌舞游乐,谈天说地,显示自己的修养和品格,巧妙地传达自己的情感,彼此心照不宣。在经过多次这样的集体接触之后,他们才单独约会。约会多选在村外,一对情人分隔在河两边,隔河传情,真可谓“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纳西青年男女婚前都严守精神恋爱规范,这种风习不知从何时一直沿习至今。不过,精神恋爱与这个民族素、洁、雅的心理素质很吻合,因此道德的规范便成了一种美的规范。 从纳西族的情歌上,我们就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独特的爱情审美观。这些情歌都是严谨的作品,为恋人们规定了一种理想的爱情意境,造成一种纯情的氛围,使爱情得到一种美的规范和升华。 纳西族情歌《柏雪会》这样唱道:“雪山六雪峰,高峰上三峰,低峰下三峰。上峰三峰雪,下峰三峰柏。柏雪常相思,相思情脉脉。柏叶依风吹,雪心化作液。雪液流为水,变鱼叶自碧……”叙述一对情人相会的经过,从不认识开始,一直到互相恋爱,相依为命,最后克服了一切困难,走向幸福美满的生活。开始时把柏叶比作男,雪比作女,雪化成水化成溪,柏叶落水中变成鱼,鱼水相依一齐顺流而下,经过险峻岩洞,逃避打水姑娘的水桶,经历千辛万苦,最后到达大海,海水波浪翻腾,水变气成云,鱼腾云上天,水变成夜明珠,鱼变成一条青龙,最后一同进入天国。 《梦》是男女各述所梦,以表情怀:“(男):藤扇招凉风,凉风入我怀。我怀何所思,愿与彼妹偕。彼妹在何许?山巅或水涯,相隔咫尺间,遇合胡多乖!(女):浣麻复浣麻,浣麻水之涯,流水飘素手,倩影如美霞。爱影频顾影,对影数年华。水影莫消灭,浣麻莫归家……(男):相思劳梦寐,梦到雪山头。化身为落叶,雪水卷叶流。落叶变青鲤,青鲤作龙游。龙游升上天,山溪梦自流!(女):相思劳梦寐,山雪梦消融。雪消依亦消,水汽梦朦胧。溟漾复凝聚,凝聚绕苍穹。海天无尽处,云龙梦相逢。”从水中影到梦中花,从飘仙的白鹤到神游的蛟龙,从脉脉明月到朗朗星光,托琴韵传笛声,寓丹青寄白雪,梦中神会极尽情致,极其高雅和清丽的情歌。 纳西族的情歌雅正、秀丽,人们唱梦,唱雪,咏云,咏水,歌声那样迷离,那样遥远,没有热烈的呼唤,没有性的挑逗和暗示。歌唱者并不把自己摆进去,不求从感情到实际的满足,而像在从事一项艺术活动一样,在一定距离内沉醉、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