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81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跳坡:隆林县苗族的新年娱乐活动是跳坡。举办跳坡活动时,全县苗乡依传统次序一天轮一个坡场举行跳坡活动。跳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爬坡竿比赛:小伙子们在主办者的主持下,争先恐后地在坡竿上表演高难动作,以引起姑娘们的注意(坡竿上的优胜者往往容易获得姑娘的爱情)。爬坡竿之后,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小伙子吹奏芦笙,姑娘们跳芦笙舞。由于跳坡活动谢绝已婚者参加,因此它实际上是未婚青年交友的一种社交活动。在坡场上找到了意中人的青年,还可离开喧闹的人群,在僻静处手拉手、肩并肩倾吐恋情,互赠信物。 打铜鼓:瑶族春节的娱乐活动,主要有唱歌、吹木叶、敲锣、打鼓跳舞等,年轻人趁这个机会谈情说爱。桂西北田林县平山乡村民春节活动是打铜鼓。活动从正月初三开始,这天,全寨男女老少带猪肉糯饭及米酒,聚集在预定的地点,在一位最有威望的老者主持下,举行“揭鼓”典礼——由两个小伙子挥动锄头,把埋在地下的铜鼓挖出来,摆在场地的中央。这时,长号和鼓齐鸣,唢呐吹《八仙调》,人们围着铜鼓跳舞。一位长者站在两个铜鼓中间,用粗藤制的鼓槌交替打两个鼓。在正月里,瑶寨鼓声不断,尤其初三、十三、三十这三天,是欢乐的高潮。正月三十全寨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举行收鼓仪式,把铜鼓重新埋入地下。 洗枪:毛南族青壮年猎手在大年初一凌晨打响新年第一枪,俗称洗枪,祈祝全年百发百中,同时也威慑百兽不要糟踏庄稼、危害家畜。洗枪后,各家各户把选好的12个大炮仗摆在堂屋中间,每个炮仗代表一个月,逐个点燃。如果炮声响亮,便认为它所代表的那个月事事称心,反之,做事便格外小心。大年初一,家庭主妇还用火笼装满灶灰,沿着住屋四周边撒边喃咒语,祈祝蚂蚁不进家乱爬食品。男主人用斧头把房中的大柱小柱各敲打几下,祈祝住房坚固不倒。这天禁忌吃汤圆以避免冰雹灾害,禁忌吃青菜避免地里草多,禁忌用吹火筒避免玉米倒伏。 煮甜汤圆:仫佬族在年初一早晨煮甜汤圆吃,煮好后先祭祖灵及鸡笼神,然后食用。人们认为,敬鸡笼神的汤圆碗里,汤圆堆得越满,鸡就越多,蛋也越多,因而人们往往把碗堆得满满的。年初二早上敬财神爷,同时带甜汤圆到地头烧香祭鸟神、塞鸟嘴,使小鸟不啄种子及成熟的庄稼。 舞春牛:壮族的许多地方春节期间还舞春牛。桂西北田林县,春牛用竹子及布扎制成。舞时,一人舞牛头,一人舞牛身,还有一对农家夫妇出场对白。他们在空旷的地坪表演春耕,讲述农事安排,祈求风调雨顺。在桂西的靖西县,舞春牛由牧牛公公、播种姑娘和春牛一起演出,牧牛公公和播种姑娘对唱犁田、播种等内容,民众向春牛投棉子,祝风调雨顺。 挂北融安、柳城、鹿寨等县,从年初二到正月十五,民间艺人向农户送春牛图拜年。他们每进一户人家,先唱祝愿歌,祝主家新春大吉、老幼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然后把春牛图送给主家。主家拿出年粽、糍粑、米花、红包等来酬谢他们(有的人家还宴请他们),把春牛图贴在厅堂上或牛栏里。于是,艺人又唱《牛经》,诉说牛的功劳、艰辛和苦难,劝人爱护耕牛。

在广西忻城、都安、大化、马山等地的布努瑶男女青年经过一段时间的秘密相恋,待双方家庭认可,便商定吉日到对方家拜见父母兄弟姐妹,此称“定亲”。 定亲时,姑娘给男方家庭成员每人送一双亲手做的布鞋,俗称“定亲鞋”。送给男方祖父母的,鞋底钉出一颗北斗星,寓意祝老人如北斗长寿;送给男方父母的,鞋底钉出一棵松树,寓意祝公婆像松柏长青不老;送给哥嫂蛆姐的,鞋底钉出一个玉米苞,寓意祝他们种粮丰收;送给弟弟的,鞋底钉出一株竹笋,祝他如笋长得快;送给妹妹的,鞋面上绣红花,祝她长得如花一样美丽;送给未婚夫的,鞋底正中钉出一个红心,寓意爱心永远属于他。 挂北龙胜县红瑶女子,头系长巾,未婚姑娘在头巾外面套一条红色锦线,戴手镯而不戴戒指、耳环,衣料常用浅色或红色,象征妙龄如花、青春似火。已婚妇女戴戒指、耳环,衣料多用蓝色,寓意洁净明朗如万里蓝天,纯朴之情似瑶山溪水。 新娘讲究用“搭肩”,也称“坎肩”,椭圆形,绣图案、彩纹,披戴在肩上,背篓时保护衣服不被磨损之用,而其装饰之美,颇引人注目。 新娘穿百褶裙,裙边密织山峦、海浪。裙子中间折褶密集,不绣花草,寓意漂洋过海来到高山瑶寨的新娘,心地纯洁、诚实无瑕。裙子上边有锦簇花样,如龙鳞凤羽,闪闪鲜亮。 桂东北全州县盘瑶新郎的衣服,选浅蓝或宝蓝色,款式特制,迎亲拜堂和上岳父家拜年时穿,平时很少穿。结婚时所穿的花鞋,是新娘精心制作的。拜堂时,舅父为新郎披红挂彩,戴帽插花。

京族民间称村社群体为“众村”(即“村社民众”之意)。众村的核心权力为俗称“格古”的长辈老人集团所掌握。20世纪40年代前,“格古”指绅士和有声望的老人。京族中一切长辈老人,都可尊称“格古”。格古集团主持众村集会,订立各种村约,然后用石碑或木牌公布,还有权推选“翁村”以管理村社事务。 “翁”,京语即“长者”,“翁村”,即“村长”。他为人公正,有办事能力,会写会讲,懂得社交,能团结京族民众,代表本族与外族各方打交道。其主要任务是执行村约,召集哈节活动。由于村中重大事件由格古集团商议决策,因而翁村只是执行者,他的权力仅限于组织村社民俗活动。 翁村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任职期间不兼任基层政权的乡、村、保、甲长。50年代前各村有公产,因而常拨一两亩田或一所渔箔给翁村作报酬。 众村还有翁宽、翁记和翁模等职位。“翁宽”,意为“看管山林的长者”,由村中成年男子轮流担当。每一任翁宽有八人,八人自选领头人“宽头”,任期均为三年。任期内翁宽们轮流巡山,对乱砍伐者,宽头按村约处理。 任期满后,翁宽的乡饮席位提升一级,此外,别无任何报酬。宽头如无过失,期满后可成为翁村的候选人。翁记,也称“文记”,即文书。他掌管众村的经济收支账和乡饮簿籍,也由村民选举,任期三年。 翁模,即“香公”,管理哈亭。格古集团物色一批候选人(必须人财两旺、家境和睦、子媳齐全)在哈亭诸神灵前抛杯琰,三轮均得胜玟者便被认为众神满意,当选“翁模”,任期也是三年。

1949年以前,多数壮族地区的日常事务由村寨社区组织的首领处理。其首领的名称各地不一。在桂中的武宣县称“村老”,在桂西北之西林县称“寨老”,在桂北的龙胜县称“头人”,在挂北的天峨县称“乡老”,在桂西的红水河流域称“寨主”,在桂南的上思县称“都老”。 村老多为中老年人,大都正派热心,善于处理民事纠纷,得到一村或几寨民众信任,自然得村老荣誉。村老为全村人办事,不管本姓、外姓一视同仁,与族长只管本房族本宗族不同。 1949年以前,民众有事大都不告官衙而请村老,村老听取原诉、被告双方的陈述后,经思考,根据自己的调查做出决断。他往往不让双方当面对诉,让理亏一方宴请对方,俗称“和面酒”,也称“洗面酒”。村老办完事,当事者不必给钱,村老参与吃和面酒,或另吃一餐饭。村老也不吃“背手钱”(贿赂)。处理棘手的事,他往往邀约两三位村老共同处理,难断之事则诉诸“神判”。 1949年以前,农村有区长、乡长、村长、保甲长,他们只管为国民党政府征兵、征粮、征税。有了民事纠纷,民众更愿找村老调解。1949年后,村老制消失,但有些德高塑重的老人,受民众尊重,民众仍乐意听取他们的劝解意见。

杏鑫咨询304724_云南元江县哈尼族棕扇舞的由来

哈尼族棕扇舞的起源与古老的狩猎采集生活和祭祀活动有关,从模仿狩猎中的禽兽飞跃奔跑和表现猎人凯旋归来的心情,到表现手拿棕扇驱鬼祭神的场景都有体现。 也有人说,棕扇舞是源于哈尼族古代图腾崇拜的祭祀舞蹈,表演者头戴银光闪亮的鸡冠帽,手持形似扇子的棕榈叶,在哈尼族民间音乐的伴奏下,踩着鼓点翩翩起舞。舞者像一只吉祥的白鹇,棕榈叶象征白鹇鸟羽翼,模拟白鹇鸟在树下嬉戏、漫步、四处窥探等自然形态,举手投足,一招一式,如白鹇展翅,上下晃动,舞出优美的动律,棕扇舞给人以美感的同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哈尼人民崇尚自然的博大情怀,表达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棕扇舞最初主要用于祭祀活动,舞姿不求统一,但每个动作均有象征性,男性模拟动物或鸟类,女性手持棕扇模拟白鹇鸟动作,各自起舞,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和怀念,既庄重肃穆又感情真挚。 随着社会的发展,棕扇舞逐渐淡化祭祀成分,发展为今天既可用于祭祀仪式更是自娱活动的舞蹈,不仅在祭祀、丧葬时歌舞,逢年过节、农事休闲时亦歌亦舞。棕扇舞以铓、鼓、钹和唢呐等为伴奏乐器,道具由内装谷子、包谷、荞子、银链、铜币的一对竹筒及若干松枝组成,摆放在竹篾席上。棕扇为女子专用道具。 哈尼族棕扇舞有一定技巧性,动作古朴、厚重、风趣,多用脚步颤动,起伏开跨及大小手臂的甩转,部分舞姿与岩画舞图相似。有“老熊洗脸”“猴子作揖”“猴子抱瓜”“老鹰叼小鸡”“老熊穿裤”“猴子搂腰”“公鸡斗架”“猴子掰包谷”“老鹰拍翅膀”“老熊走路”等十多套动作,形态逼真、舞姿优美,民族特征鲜明,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棕扇舞主要传承方式为师传,由师傅向徒弟传授舞蹈的主要动作和基本技法。作为哈尼族舞蹈代表作之一,棕扇舞多次在国内获奖,曾赴瑞典、意大利等国家演出。

杏鑫4注册登录网_锡伯族抹黑节简介

锡伯族抹黑节是锡伯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六的清晨,这种有趣的节日就开始了,早起的老人给尚未起床的儿孙脑门上抹一点锅底黑灰,随后青年人走出家门以抹黑的方式互相祝福,这一节日被视为佑护生灵的节庆礼仪。据传说,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之神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确保小麦的丰收,保佑百姓平安。 这一天,人们起得特别早,把前日晚间准备的抹黑布(即抹上锅底黑灰的抹布)或毡片带上,大家在街上你追我赶往脸上相互抹黑观望,笑声不止,十分有趣。也有挨家串户成群结伙去抹黑的,有的人早上还未来得及起床,就被抹得一脸黑。见到老年人要先请安,后跪施礼,再向老人额头上抹一小点黑,被抹上黑是吉祥的象征,可以避免灾难,得到幸福。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如今的“抹黑节”变成男女青年的一种娱乐活动。 关于锡伯族抹黑节的来历,传说是古代一对老夫妇救活了受伤的燕子,燕子衔来麦种作为报答。于是锡伯族人开始种麦为生,但有一年新年时,一个年轻媳妇不慎将面饼烙糊后喂狗。巡天神知道后大怒,使麦种长了黑色霉菌,播种后全部结黑籽,无法食用。于是全村人向巡天神祈祷请求恕罪,愿往自己脸上抹黑,以免小麦再生黑霉。巡天神应允了,但用手在麦根处由下往上一捋,捋走了麦秆上所有的麦粒,只留下尖端处的一截麦穗,所以从此麦子的产量就没有过去那么多了。以后每年正月十六,就成了锡伯族的“抹黑节”。 在我国其他少数民族里也有类似的抹黑节,称为“抹黑日”或“黑灰日”。广西的彝族会在农历新年或者过节的时候,男女青年双手带着烟煤,遇到对方时抹在对方脸上,以示深情和祝贺;东北的达翰尔族将农历正月十六定为“黑灰日”,同样用抹黑脸来表达祝福,预祝丰收;除此之外,鄂伦春族同样在正月十六这一天用锅底灰抹在脸上,据说可以用此驱妖避邪保平安。 尽管许多少数民族都有类似的抹黑节,但锡伯族抹黑节最有特色,也最有名气。了解其他锡伯族节日,请点击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杏鑫娱乐登录地址_基诺族人的服饰有哪些特殊性

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我国第五十六个少数民族,是在1979年被国务院确认的,是56个民族中最后一个认定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基诺族从事农耕作业,善于种茶,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县基诺乡。 基诺族的人数虽少,但在自己民族的服饰上却非常有特色。在其他民族的服饰文化中,往往女性的服饰比男性服饰更为丰富多彩,但基诺族却不一样。基诺族的服饰总的来说非常简单朴素,他们喜欢本族制作的带有红、蓝、黑色彩条的土布衣服。基诺族男子通常穿着宽裤和没有领子的对襟白外衣,外衣上绣着一些花纹。女子的穿着则更为简单,上衣是白色背心,外罩一个无领的长袖外衣,下身穿一条简单的合缝裙子,身子背后挂一个大麻布袋。 由于基诺族非常崇拜太阳,因此男子的服饰上多有日月的花饰,代表着勇敢和力量,这是基诺族审美风俗的历史积淀,它里面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基诺族现有人口约2万人,还保留着很多的母系社会痕迹,分布在西双版纳的景洪山区。 基诺族有语言没有文字,几十年前还在结绳记事。“基诺”是舅舅的后代的意思。 在基诺族山寨里,很少看见有不戴耳环的人,他们有的人在耳垂挂一个大大的耳环,有的却在耳环眼里塞上一个纸卷。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戴耳环的习俗, 耳环眼不过就是针眼大小,但基诺族的耳环眼却非同一般,大得让人吃惊。 基诺族的男女从小就喜欢以大耳环作为装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耳环眼也逐渐扩大。基诺人认为耳环眼的大小,象征着一个人是否勤劳勇敢,如果一个人的耳环眼很小,就会被人看作是胆小的、懒惰的。 这些夸张的耳环眼可作为装饰,也作为彰显勤劳品性的象征,同时也还有其他的功用,比如在基诺族青年男女恋爱时,表达爱意的方式十分奇特,他们喜欢将互相赠送的花束,插在对方的耳环眼,展示出彼此间浓浓的爱意。

杏鑫注册平台官网_满族女子为什么穿“花盆鞋"

明清两代,裹脚之风尤为盛行,汉族女子们以穿弓鞋为多,而满族妇女则不缠足。大清入主中原后,受汉族文化影响,裹脚之风有增无减。尽管满族的女性从不裹脚,但根据普遍的审美标准,大脚绝对不是漂亮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满族女性便发明了一种高底鞋,将脚藏在裙摆里,不会轻易显现出来。 关于满族女子为何要穿花盆鞋,有几种说法:有人觉得满族的先民参加一次战争,为了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要渡过泥塘,于是便学着白鹤的姿态,在鞋底绑上树杈子,终于渡过了泥塘,夺下回城池。 为了牢记那些苦难的日子和高底鞋的功绩,满族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世代相传,不断创新,就成了今天的花盆鞋。 此外还另外还有一种传说,满族女性穿得高底鞋的起源还有另外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据说,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 其实这种说法可能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因为满族人生长在关外的山林中,那里蛇虫出没,而高鞋木底走起来会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能够驱走蛇虫,所以为满族人所喜爱。 而花盆鞋与满族妇女的服饰也是很搭配的。满族女子盛行穿袍,平底鞋会使袍子拖在地上很不利索,而木底高跟鞋正好能解决这个难题,并且花盆底鞋能增加女子的身高。女子为了平衡,走起路来手臂前后大范围摆动,显得身材婀娜多姿。

杏馫1980_少数民族中“杀鸡看眼” 究竟是个什么仪式

“杀鸡看眼”是少数民族婚姻事象中最具有典型性的“神意感应”的仪式,可以认为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婚姻文化的一部分。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无论是婚前的“说亲”,或是婚后的“认亲”,都得先要杀鸡看眼睛,然后方能定夺。 “说亲”,指的是青年男女双方私下恋爱定情了,需要通过母亲找能说会道的媒人说合的方式成亲。这样,男方的媒人便带个大母鸡到女方家去说亲。媒人一进门就笑逐颜开地对女主人(儿女婚事,皆系母亲出面,父亲处于幕后。这多少反映了母权的残余),但这门亲能说成吗?其关键的因素是“杀鸡看眼”的结果。 “认亲”就是青年男女在私定终身而结婚后,再回家认父母,取得父母的认可。而父母认不认这个女媚呢?这也要“杀鸡看眼”。 说了这么多,那“杀鸡看眼”究竟是个什么仪式呢? 贵州榕江的水族在成亲之前都要进行这一仪式。仪式一般在女方家进行,但必须是由男方派人带鸡(为红公鸡)去。男方家的三位代表在女方家将鸡杀死,然后煮熟看眼。鸡眼双睁之象为吉,可成亲;鸡眼一只闭为凶,表示不能成亲,左眼闭将毁坏女方,右眼闭将毁坏男方。 第一只鸡若不好,如果男方要求,可再杀一只公鸡,这时的鸡由女方出,但仍由男方杀。 若第二只鸡眼象仍不好,婚事告吹,双方都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神意不容。 以鸡卜择婚在西南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中多有此俗。除水族外,还有苗族、布依族、佤族等。

西双版纳的文身习俗,是在自己肌体的某一部位上,刺上自己所喜爱的图案、花纹,这是傣族人的古老“文身”习俗,傣语称“刺墨”。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南方的许多民族中都有“断发文身”的习俗。这种古老习俗与原始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但在崇拜的程度及意义的解释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广泛流行于西双版纳的文身习俗由何而来? 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傣家人没见过太阳,人们年年月月生活在暗无光亮的日子里。幸得傣家祖先给后人留下颗明珠,明珠终年挂在一棵高大的菩提树上,日夜照耀着傣家人的太平生活。此事被遥远天边一个山洞里的魔鬼发现后,他便朝思暮想要把傣家的明珠偷走。有一天,乘疲劳的傣家人熟睡时,魔鬼果然偷走了明珠,从此,傣家人的生活又回到了一片黑暗之中。 后来,有一个名叫宛那帕的勇敢青年,他决心为傣家百姓找回这颗明珠。宛那帕在漫长的艰辛路上看到许多怪事和可怕的动物,走了很长很长的路。他想把自己所见到的怪事怪物都如实记下来传告傣家乡亲,于是,他在野树林里找到一种荆刺,在自己的身上臂上刺了很多不同的图象和记号,有的像兽类,有的线条像是走过的道路。先刺出血红的花纹,再用黑色的或红色的树汁抹到被刺的皮肤内,这样,一路的见闻都明白地显现在自己的身上了。 当宛那帕走了七天七夜,来到天边的深山里,见到魔鬼藏身的山洞,魔鬼见到他满身的虎豹豺狼等猛兽和刀剑等武器,吓得失魂落魄,仓忙逃跑了。从此,明珠又日夜照耀着傣家人的太平生活。 后来宛那帕去世后,傣家人把他安葬在吉祥的菩提树下。于是,从此人们永远纪念这位为傣家人造福的英雄,也永远敬仰那吉祥的菩提树。傣家男子便永远以英雄宛那帕为榜样,在自己的身上刺满能够显示英雄精神的各种花纹。文身这种古老习俗,也就代代相传。 文身是傣家青年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勇敢献身精神的体现,同时,也被视为避邪除害的护身符,在他们看来,文身可使人受到永久性的人生保护,这样人死后,他的灵魂也将会永远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