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龙额镇归养村“吊颈鱼,牛毛香禾糯”开始走出大山,正在走向世界。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是展示归养村多彩文化的舞台,大家都精心准备了各式节目,为晚会增添色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侗族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4555.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标签 : 杏鑫平台特色 › 30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让我们一起仔细看看通道都有哪些特色建筑吧,他们到底长什么样! 芋头古侗寨 摄影/李双喜 通道是一个以侗族聚居为主的山区县,村寨大都依山傍水,侗民聚族而居。在民族建筑上,以鼓楼、寨门、风雨桥最为出色,堪称侗族建筑“三宝”。 芋头古侗寨是我国保存完整民居古建筑群,堪称侗族民居“实物博物馆”。当你走进侗寨就会发现,逢寨必有鼓楼、寨门,逢水必有风雨桥,逢路必有凉亭。 鼓楼 鼓楼是群众聚会、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鼓楼的建筑工艺是侗族建筑文化的经典。鼓楼建造大有学问,一般一寨一鼓楼,一族姓一座鼔楼。 太和鼓楼 摄影/寒残一叶 古时,为抵御外敌侵犯,联络的信号从一个鼓楼传到另一个鼓楼。 如今,鼓楼依然保留着娱乐集会的功能。白天赛芦笙,围圈跳“哆耶”。夜幕降临,围坐鼓楼的火塘听侗歌弹琵琶,讲故事或说天道地。 芦笙鼓楼 摄影/寒残一叶 高高矗立寨中的芦笙鼓楼是芋头古侗寨最为雄壮的一座,每层檐角上饰以龙、凤、花鸟鱼虫及侗族人物,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 崖上鼓楼 最独特的还属崖上鼓楼,建造于陡峭崖壁上,底下用近十米的硬木支撑,历经数百年的历史。 风雨桥 风雨桥是集桥、亭、廊为一体的侗族特色桥梁建筑。 芋头廻龙桥 摄影/红粉飞飞 侗族建桥一般建在寨尾的水口处,侗族把水看成是游龙,所以龙从上游到桥边,回头守寨,有保护村寨人畜平安,人杰地灵之意思。 芋头廻龙桥 摄影/寒残一叶 寨门 寨门是外客进寨的必经之道;以往也是阻止外敌入侵的关卡。如今的寨门若逢节日庆典之时,寨门便是迎宾、送客之场所。 寨门口拦路对歌喝酒,体现出侗族人民热情好客、讲究礼仪的民族性情。 拦门酒 摄影/寒残一叶 凉亭 “五里一井,十里一亭”,当你行走在侗乡山路上时,必有一座玲珑别致的凉亭供行人乘凉、歇息、躲风雨之用。 侗乡可以说是一处一景,如果不亲身经历,你无法体会他们独特的魅力! 本文来自万佛山侗寨旅游,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有一座隐秘小城,从车马喧嚣到鸟虫轻啾,从轻浮躁动到空灵幽远,这里就是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的“皇都侗寨”。 “千家侗寨,花桥流水田园,童叟成群,朝耘地夜织棉, 大歌侗戏来天外,稻鱼香,极尽清欢, 最和谐,身在桃源,乐在天然。”怀化拥有着多个侗族古寨,如果你想领略少数民族风情,一定不能错过这里! 古老的侗族在长期生息繁衍历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形式多样的各种习俗神秘而又隆重,极具浓郁的民族色彩。 拦门酒的习俗十分原始古老,它体现了侗族礼貌待客坦诚交友的良好道德风范。在皇都侗寨,每当村寨里有客人或者贵宾来时,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身着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寨子门前恭候客人的到来。 当客人到来了,她们就扯上一根红绸缎隔开拦断,不让客人过去,这就是“拦门”;客人必须喝上一至三碗或者一口、两口酒,才会放行进去,这就是“喝拦门酒”。这一礼节经过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相传,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迎宾之道和待客风俗。 喝过一碗香甜可口的拦门酒,跟随着乡亲们一同走进这千年古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青山绿水宛如一幅山村的水墨画,安静而祥和。而位于寨门口的左侧建筑便是侗寨三宝之一的“普修桥”。 普修桥是一种集桥、亭、廊三位一体的桥梁建筑,桥亭檐角饰狮、凤、卷草等,起翘高挑,雕塑精致,曲线优美。桥廊脊泥塑两组双龙戏宝,宝珠用小块玻璃境片组合镶嵌而成,装上风叶,风起叶动,声光交映,美不可言。桥亭、头门封檐板上彩绘各式各样花草,桥廊柱、枋涂刷了油漆,五彩缤纷,艳丽多姿。 最有特色的是彩旗匾额挂满桥廊,充满了古色古香的诗书韵味~ 如果沿着石板路就可以走进侗寨民居区域,两旁分布着凹凸有致的典型的侗族吊脚楼,在这里几乎每一户都有自己的庭院,庭院与周边的青山绿水浑然而成。可以在这里的民宿住上一两天来感受一下他们日常的生活。 在这里,完全没有虚情假意、扭捏作态,全部都是情到深处、毫不保留,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客人喝的越多,主人心里反而越高兴,认为才是看得起和对他们敬重。 漫步在侗寨画卷中,心无尘俗之念,多么惬意的生活,真想时光停留。 穿上侗族服饰的女子完全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们衣着鲜艳、色彩斑斓,身上及头上配满了银饰,十分漂亮得体,走起路来婀娜多姿,银饰则会发出风铃一样的叮叮当当之声,非常悦耳动听。 糍粑,是一种以糯米为原材料而制作的干粮,拥有糯米芳香的味道,口感柔软但却非常有嚼劲,感觉要嚼很久才能把它吞掉。 在春节制作糍粑是侗族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因此,在当地糍粑也被称为年糕,如果有幸来到来到侗族,可感受一下打糍粑的场面。 皇都侗寨依山傍水,人杰地灵。门前碧水如画,屋后青山似黛,吊桥和河滩,桥头绿树依依,桥下清流潺潺。远望似人间仙境,近游如世外桃源~ 本文来自乐途旅游:一朵ZSN,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本文来自hhwei,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冠小侗寨就在广西、贵州、湖南三省交界处。侗寨有吃百家宴的风俗习惯,这次来访三江冠小侗寨,没有宴席只有景,12月来冠小的游客比较冷清,当然想吃百家宴也没有着落了,不过可以游览一下百家宴的侗寨也是一件乐事。因为电视剧《刘三姐》的重头戏就在这里取景, 而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来游览的的目。冠小侗寨还有很多独具民族特色的风景及人文值得留念,虽然 只看场景不见人气 ,但冠小的侗寨建筑风格也让我大开眼界。 冠小旅游微攻略交通 坐飞机或火车到桂林,或坐火车到柳州。从桂林或柳州转坐汽车到三江县。三江县的县城是古宜镇。镇上的三江河西汽车站有去林溪的班车,早班7:00,晚班17:30,每隔30分钟发一班。中途在冠小下车即可,9元/人,用时30分钟左右。镇上的河东汽车站和河西汽车站都有到程阳风雨桥的面包车,5元/人,用时20分钟左右。冠小侗寨就位于程阳桥上游6公里处。住宿 古宜镇住宿很方便,低、中、高消费一应俱全。不建议在程阳风雨桥那里住宿,一方面贵,另一方面可选的旅馆很少。但要记得,从程阳风雨桥返回古宜镇必须在下午5点钟之前,5点钟之后很难有车回古宜镇了。冠小侗寨里有不少家庭旅馆,一般是25―30元/人,住宿条件良好,但寨子里基本找不到住宿一类的标示牌,需要询问才知道。 最佳旅游时节:四季皆宜。 摄影师简介:交叉点6932,来自江门市。她是位旅行和摄影达人,摄影作品不拘一格,偏好人像、婚纱、风景、人文、街头、展会、儿童、静物、动物、昆虫、植物等题材摄影。她认为:学习摄影就要学会利用相机的特性,创造让人深刻的印象,而不是追求忠于“原型”的影像。 本文来自交叉点693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1142.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1262.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从江县岜扒村位于高增和小黄之间,距乡政府驻地9公里,由岩寨和平寨两个自然寨组成,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240户1170人,是侗族聚居地。岜扒村青山环绕, 绿树成荫。但就在距村外百米的山头上兀突起高达数十丈的一巨大石灰石,呈灰白色,成为岜扒村重要标志和最佳景观之一。这巨石的来历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传说明朝洪武年间,侗王吴勉正从今洛香新安一带赶着众多石山往南走,到了贯洞遇一孕妇从八洛方向走来,吴勉即向孕妇询问:“见我前面的牛走到哪了?”孕妇答到:“我不见牛,只见石山在走。”一直被吴勉当牛赶着的石山顿时停了下来,气急败坏的吴勉便用赶山鞭向孕妇身边的一石山抽去,这一鞭非同小可,将石山抽断为三截,一截飞往西山,一截飞往岜扒,还留一截在贯洞。孕妇被吓坏了,漂亮的发髻也被掀到一边,故今贯洞一带妇女的发髻都是偏在一边的。飞到岜扒山头的是中间一截,故顶端较平。因巨石呈白色,侗语称巨石为“岜扒”, 即白岩石的意思,岜扒寨因此而得名。 岜扒村民间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当地侗族仍保留着完好的民族服饰和生活习俗,民族风情浓郁。从古到今,当地侗族人民保留完好的民族服饰和生活习俗,民族建筑吊脚楼、鼓楼、花桥等保护完好。除有侗族大歌、情歌对唱、激情芦笙舞,还有神奇独特的招龙仪式等等。古朴的岜扒自然生态完好,吊脚楼、鼓楼、花桥掩映于丛林,把人的心灵溶入和谐的大自然中。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1208.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龙额镇归养村归养寨位于龙额镇驻地西5公里,地处坡旁山谷,海拨370米。东抵龙额村,西与广西三江富禄高岩村相接,南与从江庆云镇交界,北同唐面寨毗邻。全村总面积5.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8.64亩,其中稻田面积578.64亩,旱地面积20亩。辖2个自然寨,8个村民组,侗族聚居。全村共有179户,774人。有石、梁、李三个姓氏。 主要有鼓楼、戏台、吊脚楼民居等民族建筑;有侗戏、拦路礼仪式、芦笙踩堂歌、多耶、侗族大歌、琵琶歌,展示归养侗寨特色“吊颈鱼节”“河水牛毛香禾糯”的美称。 归养侗寨一角 本文来自归养侗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