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由于居住的地区不同,因而在水族民俗中,无论哪—类民俗事象,都要受到该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地缘关系的制约,不同程度地染上地方色彩形成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特殊习俗。 比如,三都牛场、普安等地与苗族杂居的水族妇女的服饰,三都都江和镕江、雷山等地与侗族杂居的水族妇女的服饰与三都九吁与荔波水族地区妇女的服饰就截然不同。三都九吁和荔被水族聚后区妇女的服饰是:衣裤均喜纱质纤细、染工深透的青紫色回纹布料。未婚女子戴不绣花的素净围腰,喜长方形的育紫色腰巾。 而三都牛场、普安等地与苗族杂居的水族由于受到苗族的影响,妇女的服饰除以长帕包头还保留着水族传统的特点外,大襟衣服已缩短至臀部,与苗族妇女服饰基本相同。 三都都江和榴江、雷山等地与侗族杂居的水族,由于受侗族的影响,妇女服饰与侗族妇女服饰就十分相似。再如,三都、荔波水族聚居区的婚俗与广西岂宁、大新、百色、南宁、环江、宜山、来宾、南丹、河池等地与壮族、汉族杂居的水族婚俗就不相同。 三都、荔波水族聚居区的水族婚俗是:接亲之日,新娘穿着婚礼盛装,一手持新帕子,一手撑油纸雨伞,在迎亲和送亲客人的簇拥下步行到新郎家。而广西巴宁、大新、百色、南宁、环江、宜山、来宾、南丹、河池等地与壮族、汉族杂居的水族,由于受到壮族、汉族的影响,除与本族男子结婚时新娘要身穿盛装,手撑雨伞步行到新郎家外,与壮族、汉族男子结婚时就常常是坐轿到新郎家。 总的来说,同其他民族的民俗一样,水族的民俗是复杂纷繁、千姿百态的。正由于这样,要想说出水族民俗的全部特点是十分困难的。我们只能从水族的各类民俗中,找出一些共同的特点来。
标签 : 杏鑫风情 › 30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水族民俗,产生很早,后世又不断演变,但古老的遗风却大量存在,有许多风俗虽然被后世发展改造,但仍然有着原始风俗的影子。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民俗的传承性所致,一个民族的民俗一经形成,在内容和形式上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作为一种文化积累,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另一方面是由于水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科学文化比较镕后造成的。 水族民俗的原始性,表现是多方面的。在水族的经济民俗中,还残存着原始的积作习惯。比如,在水族居住的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放火涝”的习惯。“砍火涝”就是刀耕火种,就是史籍上说的“台图”。 水族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从事原始农业的时期。水族史诗《造五谷》就生动地记载了水族先民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从事原始农业的情景:“咱远祖,烧荒开坡,从那时,才种粮食。冬腊月,天干少雨,撤小米,正该准备。咱远祖,磨快柴刀,个挨个,定进山里。护松树,只砍杂木,留果树,除去荆辣。大棵树,抬回家用,小根木,留在地里。春三月,枝叶干透,放把火,烧成肥犯。”这种刀耕火种的方法,在水族居住的一些地方至今还在采用。 再有,在水族居住的一些地方,至今还在使用翻锹这种农具。翻揪这种农具比较原始。它可能是由古代的赖变化而来。末代《岭外代答》记载,岭南有用此五尺长的木铲,于铲处嵌入铁锚。用双手握住把端的横柄,踏铲子入约半尺翻土,一人日可犁田数分。 水族之所以现在还在使用翻锹这种原始的农具,是因为水族许多地区位于山区,这种农具功效虽然不高,但灵巧轻便,适宜于土薄石多的梯田;加之目前还缺乏适用于土薄石多梯田的新式农具,因此使用翻锹这种习倪还保留在生活在山区的一些水族群众中。 水族民俗的原始性,还大量地表现在信仰习俗上。在水族地区,原始宗教还在流行,不少人还认为巨石、巨树和古井有种灵,常常设祭希冀神灵消灾降福。比如,三都县周军区扳引村的水族群众,还认为巨石是“福将”、福星”,逢年过节都要用两条色、两点豆腐、一只鸡和鸭以及香烛纸钱去敬供。 在他们看来,只要经常放供,巨石便会保佑孩子不生病,大人出门做事容易生财。扳引村村口有棵“保泰树”,凡是寨里人买得猪、鸡等牲畜回家饲养,都必须把装猪和较鸡的竹笼劈开,拿来绑在大树腰上。他们认为这样做了,就能讨得大树神灵的喜欢,从而求得它的保护,让牲畜长得又肥又大。这些都是原始社会自然崇拜的遗迹。
表亲婚又叫姑舅表亲婚,是古老的血缘婚、亚血缘婚的遗风构成的古代婚姻形式之一。这种形式是由兄弟的子女与姊妹的子女之间的婚姻关系组成,在水族婚姻史上,姑舅表亲婚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水族地区,除三都九吁等地以外,其余许多地区,诸如三都的牛场、地样、水龙、安德、塘州、三洞,镕江等,过去都出现过姑舅表亲婚。水族史诗中“老祖宗,广东破例,破了例,弟娶姐女”(“弟娶姐女”意为弟弟的儿子娶姐姐的女儿)就是指的这种婚姻形态。 如果舅父无儿子或者年龄不相称,才允许对外开亲,但是应自觉地付给舅父一分外甥出嫁资财,叫“外甥钱”。现在这种血表婚习俗巳极少出现,“外甥钱”巳演变为一般的应酬礼物。 按照这种婚姻习俗,外嫁的姑娘生的女儿必须要嫁给舅家的儿子,谓之回配“填桩”。无论舅家的儿子生得如何丑陋,如何蠢笨,外甥女也是无法拒绝的。如果姑母家有女不嫁内侄,就会被视为“败伦”。舅家有权向姑母家索取罚金,水族叫“洗脸”。 男家如果没有儿子可娶,那么外甥女出嫁前后要交“外甥钱”。“外甥钱”是由女婿给的,多少视女婿的经济状况和各方面的感情而定。如果感情好,舅家不要钱,女好只需备些猪肉、鸡、酒、糖等礼品到舅家认亲即可。如果感情不好,就会因不拿“外甥钱”而断绝姑舅关系,甚至去打官司。 姑舅表亲婚历史上之所以在水族地区流行是有原因的。它不仅是以亲族感情和某种财产继承关系为依据,而且还以古老的观念为依据:古代认为舅家娶姑家女儿为媳是对当年嫁出女儿的一种赔偿和互换。 应该指出的是,姑舅表亲婚是一种近亲婚配,它对自然优选原则的人类自身再生产,对子女的健康都有极大危害,是应该加以革除的。
自古以来朝鲜族人民十分尊重老人,敬老是家庭乃至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礼节。按古代干支纪年,将60年作为一个循环单元,因此将60周岁称作周甲或花甲。 朝鲜族花甲礼形成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是由生日祝寿和尊重老人的风俗演变而成的。最初产生于王室,后来逐渐普及到平民百姓阶层。庆贺花甲的习俗在中国朝鲜族之中也一直得到传承,主要流传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东北三省朝鲜族聚居地区。花甲宴这天,儿女们为老人大摆宴席,广邀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多年以来,庆贺花甲的习俗在中国朝鲜族一直传承着。 花甲礼的重头戏是花甲宴,是朝鲜族人为60岁老人所举行的生日宴,有着较为严格的程序,分别为摆寿席、献寿、放寿席、闹寿夜、分寿桌等内容。传统的花甲礼一般是在农家院里举行,寿星夫妇、亲属、子女都必须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在古时,参加花甲礼庆典一般都要身着白色的民族服装,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都比较喜欢穿上颜色鲜艳的服装,以此来衬托喜庆的气氛。 摆寿席之前,需要先挂幕布或摆屏风,然后在现场题写祝寿的对联。在摆寿席时,菜肴摆放的位置也有规矩,菜肴的制作,由儿女双全、三世同堂、懂得礼俗的妇女操作,宴席开始两三天前就操办起来。等到寿辰当日的上午,妇女便在屋内往桌案上摆放整鸡整鱼、大块肉、糕点糖果、打糕等。花甲宴中的必备寿食不下50余种,摆宴席时要突出雄鸡的造型,使得宴席看上去丰盛美观、主次分明。 当然,花甲礼只是朝鲜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之一,了解更多朝鲜人的节日,请点击朝鲜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布依族的服饰是一种独特的物质文化现象,大体上保留了古老的民俗特点,在《旧唐书•西南蛮》记载:“男子左衽、露发、徒跣。妇女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为通裙。”这样的服饰至今仍在布依族中流行,可见其服饰文化的历史悠久。 布依族蜡染有着久远历史并久负盛名。早在宋代就有布依族的蜡染布记载。《宋史》四九三卷中曾记载:“南宁州(今黔南惠水县)特产……蜂蜡、蜡染布……”南宁州在今贵州惠水县境内,自古以来就是布依族聚居区。清乾隆《贵州通志•苗蛮》:“永丰(贞丰)、罗斛(罗甸)、册亨等县……妇女首蒙青花布手巾。”民国初年的((关岭县志。访册•苗夷》记载:“布依妇女长裙细褶或青花布为之。”青花布即为蜡染布。蜡染布的图案多为茨藜花、涡状花、波状花或描摹龙爪菜。品种有被面、垫单、包布、头帕、背扇、围腰、衣服、裙子等。 布依族的蜡染服饰独具特色,蜡染的图案多为几何纹样和自然动植物纹样,蜡染效果十分生动传神。布依族的蜡染衣裳大多采用石榴、牡丹等各种花草,以及蝙蝠、蝴蝶、喜鹊等代表吉祥的昆虫飞鸟。蜡染的图案布局大都对称,构图夸张而多变,线条流畅自然,寄寓美好的愿望,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蜡染衣服的传统制作方法是用特制蜡刀,蘸上适度熔化的蜂蜡,在大小不等的白布上画出花纹图案,然后将画好的白布浸入染缸里进行染色,染过色的布经沸水去蜡,再用清水漂洗摊平晾干,便制成多姿多彩的蜡染花布。由于蜂蜡容易凝固,也容易龟裂。因此在蜡染时,染液顺着裂纹渗透而入,形成人工难以制成的自然冰纹,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独特美感。 布依族蜡染是自织自染布。
姐妹婚,一个男子娶某家长女为妻后,有权再娶其达到婚龄之妹妹们为妻的一种婚俗。此种婚俗系群婚与对偶婚残余,与氏族社会一定集团之间缔结的婚姻协议有关,并残存于阶级社会中。 位于云南省怒江江畔的独龙族人就有姐妹婚的习俗,姊妹先后嫁一个丈夫,独龙人称之为“安尼南”,意思是“娶姊妹俩”。这是独龙人的多妻制的现象。 除了一夫同时娶姐妹几个以外,姐妹婚主要还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姐姐死去以后,妹妹有义务续嫁给姐夫为妻。甚至有的已经订婚但未同居的,也要退婚而改嫁姐夫。 二是姐妹俩分别嫁给兄弟俩后,其中一个死去,其妻要转给另一个为妻。 三是姐夫娶姐姐以后,同时可以定下其妹妹作为预备妻子。如果其没有妹妹,也可以订妻子的堂姐妹作为预备妻子。 专家研究表明,除了独龙族以外,近代西藏的僜人、赫哲、黎族等少数民族,也曾保留这种婚姻形式。门巴族则多由男子入赘女家,与几姐妹先后成婚。个别学者将此类称做“夫姐妹婚”。妻姐妹婚残存原因:一曰,为保持夫妻双方两个家族之间的姻盟关系和利益;一曰,为便于照顾亡姐之遗孤。亦有学者认为,当与买卖婚或宗教因素有关。 在姐妹婚的家庭里,大妻的家庭地位比较巩固,妻子可以掌管经济和粮仓。小妻只能屈于被支配地位,她们在白天必须在田里从事劳动,夜间只能睡在丈夫与大妻的旁边。丈夫与小妻过夫妻生活时,必须经大妻的同意。尽管这样,由于大妻与小妻多数是亲姐妹,她们之间一般相处得还是比较和睦的。
舟曲前后山藏族妇女胸前还佩戴一直径20-26厘米的圆形大银盘,藏语叫“欧斗子”。正面有珐琅瓷图案,中嵌红珊瑚珠,缘周又嵌八个白球,再外为八宝、八吉祥图案。这一银盘原由布制的“护身符”演变而来,如今不但有护身驱邪之意,而且还是精致华贵的装饰品。 舟曲博峪乡有以河坝为代表的服饰款式。即头顶瓦片状的首帕,当地叫做“勒西”,具体说是将3米长、70厘米宽的一幅黑平布,折叠成35×26厘米大小的约九层的方形布块,用自织花丝线带子从头顶缠压,状若一片板瓦,看上去别具一格。 头饰为“碎辫子”型,即将头发从头顶向后梳编成几十根细碎辫子,然后接400余根黑丝线,长达4米。辫梢拧在一起呈纺锤形,再折而向上,以尖头插入腰带里,使腰际高高隆起,整个发辫无一饰物。 这里的服饰基本特点为:内着衬衣,胸前系一边长为63厘米的正方形裹兜,上角齐颈处是黑色布底,缀22厘米宽的排珠;下角是大红色布料;两边角为深蓝色布料。裹兜外穿着一件无领、对襟、宽袖长袍,名叫“边日”,旁无接缝,在下摆折叠成三层的样子,其实里面只挂一层里子。 从摆下向上依次镶嵌黑白相间的两道细布条,次为25厘米宽的白布条或浅色花布,再为红绿黄三条细仅一指宽的布条。袖口宽30厘米,缘边镶嵌各色布条,氆氇、浅色花布条,中间印有牡丹、芍药等花卉的大红底色布料宽约20厘米,其他布条宽窄相间,直达肘部。 前襟的腰际横拦一道接缝,胸部左右各缀一条宽约5厘米的竖直白布条,上面用黑线缉一周针脚,最外层罩一件花边绫缎坎肩.水红底色上印金黄花卉。摆下边缀金黄细丝线穗子,腰系红毛腰带和白布衬底的花格织带,两面胯下各垂吊一束30-40厘米长的红色散穗头。
裕固族服饰质料多以皮毛织品为主。裕固族夏秋两季都用褐子做衣料,做成的衣服不但结实耐穿,还可防雨防寒。毛线织成的褐子,有的是白羊毛织的,有的是黑羊毛织的,有的用黑白两种天然色毛线织出人字形、波浪形图案,也有的用染毛颜料染成各色毛线,织成彩褐,给小孩做衣服,用彩色毛线做成线穗装饰衣物用具,紫红色的褐子又是成年男女的衣料。用羊毛织成的氆氇更是较褐子高级的衣料和装饰品。 裕固族用牛皮自制的“皮窝子”,是用两块熟制的牛皮,一块长圆形从中卷起,另一块半圆形作为鞋脸,缝到另一块上,缝住后跟即成了皮窝子。 裕固族男子衣服以紫红、蓝、青色为主,扎红色腰带;女子衣服,以红、绿、紫、蓝、黑为主,枣红、紫、绿色腰带;除和尚、喇嘛外,男女一般不穿米黄或橘黄色衣服。裕固族服饰工艺多由编织、刺绣、裁缝、擀制、穿缀等构成。包括:平纹、斜纹、三角纹、人字纹、波浪纹,条纹的纺织工艺;马缰绳、毛绳、捎裢、东部女帽的编织工艺;男女服饰上的各种动物、花草鱼鸟的图案以及刺绣、攀绣、贴绣等;各种图案缝边和嵌镶;鼻烟壶、火镰、针扎、腰刀、子弹袋、各种荷包。 上述随身携带的用具都用绣花袋(或荷包)装包、缀饰等,裕固族刺绣一般都用红色、黑色、黄色作为衬底色,色彩对比强烈,具有一种阳刚之美,造型活泼可爱,形象栩栩如生。
沐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它是我国藏族人独有的节日。时间是每年藏历七月上旬。这种一年一度的洗澡活动,要集中进行一个星期,所以也叫沐浴周。在这七天中,从垂髫的娃娃,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都要下河洗澡,这已成为藏族群众传统的风俗习惯。 在拉萨地区,每当七月弃山星出现时,季节已进入夏末秋初。据藏文天文历书记载,初秋之水有八大优点: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喝下不伤腹。因此,这时喝一些这里的水,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这种归纳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西藏高原冬长夏短,春天雪水入河,冰人肌骨;夏日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河水浑浊;冬天皮袍裹身,谁敢入水。只有在入秋之时,水温较高,河水清净。可见秋水最佳,因此,选择这个时机洗澡再合适不过了,这也是多年来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总结。 这时,西藏高原雨季刚过,风和日丽,于是,一群接一群的男女老少,全家出动,扶老携幼,纷纷来到河溪之中,尽情地在水中嬉戏、洗澡、游泳,累了便坐在岸边石阶上,洗涮身上的污秽以及各种灾难、疾病、烦恼和痛苦。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也来到河边蹲在台阶上,先洗头,后脱光上身,用水擦身,最后下河洗澡。人们不仅洗头、洗澡,也顺便洗洗衣服、被褥。 人们带上青梨酒、酥油茶、糌耙和其他节日食品,洗完澡之后,边吃边喝,说古道今,畅叙家常。有的在河中游泳,有的在河滩上翩翩起舞,有的放声歌唱。 人们早晨出来,夜晚才回家。这种洗澡活动,到七月弃山星出现时,进入高潮;弃山星隐没,洗澡活动结束,历时一周。 把洗澡当作节日来过,在世界各民族中恐怕唯藏族所独有。怎么样,现在你知道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了吗?
黔东铜仁地区,是中国民间傩文化圈堪称傩戏之乡的地方。这里有着苗傩、侗傩、汉傩、布依傩、忆佬傩和土家傩等等,分布地区以土家傩复盖面最宽。铜仁地区的德江、沿河、印江、思南、江口、松桃、铜仁等县,均有土家傩。 土家傩,土家族的“傩堂戏”或“傩坛戏”。土家出傩时,要隆重设置神坛祭祀傩神。 土家傩的傩神叫傩公傩婆。祭傩神的主祭者,也即主演傩戏的第一角色,必须是位法力高上的巫师,并由这位巫师任“司坛师长”。土家语称巫师为“梯玛”,意译成汉语就叫“土老师”或“土老司”。 有一个有趣的土家民间传说,讲的就是土老师和土家傩的故事: 话说土老师的开山祖去西天佛爷那里取经,获得一本半经书和八个铜铃,在回来的路上,客老师 (指汉巫)向他要去一本经,苗老师(指苗巫)又向他要走半本经。经书被客老师和苗老师拿光了,土老师只好再上西天取经。这一次,佛爷没再给土老师经书,而是意味深长地对土老师说:“客老师一本经,苗老师半本经,土老师无经乱搬经,百说百灵。”因此,土老师跳傩作法时,只摇击八个铜铃,不必看经书,靠口耳相传跳大傩。 这个土家族民间传说至少说明汉巫、苗巫和土家巫关系密切,而土家族是不同意他们的傩堂戏是从汉傩传来的。他们认为汉族是后迁入黔的客人,其巫师也为客老师。实际上,土家傩保持着宗教的原始形态,受佛教、道教的影响比汉滩浅,有许多跳法保持着汉代以前的古傩形态,那是佛教自西方印度东传和道教产生时代以前的宗教形态。包括汉代以前的中原古傩、宫廷大傩,原本也是一种原始的巫术礼仪。傩舞名称的形成,是和它原来那种古拙的形态紧相连的,因为汉代以前的傩舞边跳边发出“傩!傩!”的粗犷的呐喊,因此便以“傩”命名此种跳神驱邪兼求族类昌盛、庄稼丰收的古老的巫术礼仪。 贵州民谚有“一傩冲百鬼,一愿了千神”,“戴上脸子(面具)是神,脱下脸子是人”之谓。戴上面具跳神,是所有傩戏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傩戏里,面具绝不是什么化妆术,而是一种将人的灵魂输送到另一个鬼神世界里的“运载工具”。跳傩的巫师是这么样坚信不疑的,他们和相信傩的神奇功用的人都相信“戴上面具是神,脱下面具是人”这一谚语。 最有灵气的神圣的傩面具往往出自巫师或祖传艺人之手,并主要地由巫师戴上它扮演傩戏角色。土家傩的面具是多角色多变化的。其中,扮正神所戴面具,形象正直、善良、圣洁、安祥、一脸正气,如摊公傩婆、土地公婆、唐氏太婆、仙锋小姐、消灾和尚等等。凶神面具造型威武、凶悍、怪异、狞厉、满脸杀气,如开山神、先锋将军、二郎神、龙王、押兵先师等等。世俗面具则刻得更接近生活原型,如甘生、安安、梅氏、庞氏等等。丑角面具却形象滑稽、风趣、幽默,如秦童、秋姑、歪嘴等等。还有牛头马面等兽形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