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民的饮食习惯与内地有很大不同。他们吃饭要做到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作响,不大声嘻闹,拣食时手不可越盘。互不熟悉的男女,忌讳在一个碗内揉糌粑和吃糌粑。此外,饮食用的碗和茶具禁忌扣着放置,因为只有死人用过的碗和杯才能扣着放置。 藏族人民把敬青稞酒作为接待尊贵客人的一种诚挚礼节。替客人敬献酒时,壶、碗必须先倒满。客人不准端起酒杯即喝,必须先用无名指在酒杯中点三下弹向空中,以示祭天、祭地和祭祖先。而后,轻轻呷一口,主人给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至第四次倒满时,就得一饮而尽。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不然主人会不高兴,认为客人不懂礼貌,或认为客人瞧不起自己。 喝茶也是藏族人民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客人进屋坐定后,主妇或子女必来倒酥油茶,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待主人双手捧到你面前时,客人才能双手接过去喝。喝茶时,不要大口吸饮,不要喝出响声来。每天吃饭时,往往由长者领先,然后大家共进。 藏族人民一般忌吃驴肉、马肉、狗肉和鸡肉等,凡盛过驴、马、狗肉的锅和碗,不再使用。认为吃这些动物的肉太脏,有罪孽,死后不能升天。在旧社会甚至连鱼也不能公开吃,遇到买鱼做鱼时,则称鱼为“球萝卜”,即“水萝卜”之意。 对于做饭的锅灶,也有禁忌,除了做饭时不能铲锅外,还忌讳用脚蹬踩灶台或坐在灶台上,要经常擦洗灶台和炊具,使之经常保持清洁。每当临近藏历新年时,要进行一次“土弃”。“土”意为烟,“弃”是擦拭之意。意思就是清扫烟尘,打扫、刷抹厨房以及灶台和房间等。平日点灶烧火时,不准夹烧猪粪、狗粪、旧鞋以及破布乱毡等不洁之物。否则灶神发怒,要惩罚做饭的人。
标签 : 杏耀代理1980 › 276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清真寺又称“礼拜寺”,阿拉伯语称作“麦斯吉德”。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并且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 清真寺基本上建在回族聚居的村落和街道,体现了回族“围寺而居”的特点。清真寺的建筑风格有中国古典官院型、阿拉伯圆顶型(屋顶为圆拱型)或两种风格混合型。由礼拜大殿、讲经堂、宣礼楼、学房和沐浴室几大部分组成。 礼拜大殿为其主体建筑,是供礼拜的地方,多坐西朝东,体现出礼拜时礼拜者必须面向“圣地”麦加的规定。殿内陈设简朴,墙壁以阿拉伯文装饰,地面铺有地毯,不设置偶像,只在西壁后窟殿内设立朝向麦加、装饰庄重的圣龛。 宣礼楼(或堂)是清真寺用于召唤穆斯林礼拜的高塔,有四方体、螺旋体、多棱体、圆柱体、双顶等样式。清真寺的外观常用石绿、豆绿、蓝绿、白等颜色。 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是穆罕默德以安拉名义发布的以及他认可的信徒(即圣门弟子)的言行汇集。按照经典的规定,每一个教徒一生中要修“五功”。 1)《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给圣人穆罕默德的经典。它承前启后、包罗万象,引领正道,阐明真理,是指导人类处世做人的权威经典。 2)《圣训》,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在宣布安拉的启示外,随时随地就伊斯兰教的教义、教制、教例和有关现实社会生活所发表的意见和主张,也包括他的伦理道德风范。 除此以外,逊尼派的六大圣训集和什叶派的四大圣训等,都被认为是经典,极受尊重。千百年来,圣训对穆斯林的思想、感情、言行和生活方式等,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德昂族饮食比较考究,用料较为广泛。擅长煮、炖、拌、舂等技法,口味酸辣中带甜。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 德昂族的饮食习俗受地理、气候、宗教等因素的影响,有着独特的饮食习俗。德昂族主要以大米为主食,副食为豆类、瓜类、青菜和野菜。喜欢素食、喝浓茶等。主要特色饮食品种有: 酸扒菜 制法是把青菜洗干净,于锅中煮,加入酸笋和肉、油或豆豉,待煮圯时佐餐,其味略酸且带点回甜,浸出汁成为酸水。吃时,以烧辣子为佐料,可当酸醋食用。 腌帕冬菜 帕冬菜亦称“鸡爪菜”,因其叶似鸡爪得名。腌帕冬菜多在春季,当帕冬树刚抽嫩芽时摘取,稍加晾晒脱水后,用清水洗净,再将水汽晾干,放于土罐中密封,将罐放在火塘边烘烤3日即可食用。该菜可生吃,亦可与鸡肉、猪肉同时炒吃,其味鲜美,还可入药。食之,可医治胃病。 懒腌菜 以萝卜叶、苦菜做原料,先将叶子捂黄,用水洗净,晾晒至水汽蒸发,切细,放入罐中压紧密封,再将罐反扣过来(让罐口与地面接触),腌十余日后取出在锅中煮一下,起锅后晒干储存,食用时取一点泡开水,有点酱油味。 饮浓茶,这是德昂族成年男子和老年妇女的嗜好。传说从古老的时候起就有这种习俗。因此,德昂族各家各户都习惯在自己住宅周围或村寨附近栽培一些茶树,采摘的茶叶系士法加工,主要供自己消费,有剩余时携人市场与其他民族交易。 茶在德昂族民间不仅是常备的饮料,也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在日常生活中,德昂族离不开茶,婚丧嫁娶。探亲访友,都以茶作为礼品,”茶到意到”。
普米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普米族的民间乐器中,吹奏和弹奏乐器有笛子、葫芦笙、胡琴、四弦琴、口琴、唢呐等。其中笛子和葫芦笙是常用的乐器。笛子为横笛,用竹做成,上有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和六个音孔,音色高亢圆润、热烈奔放。打击乐器有牛皮鼓、铜锣、铜钹、铜铙、响铃等。普米族的这些乐器,除了用于节日、欢宴等喜庆场合外,也用于宗教、丧葬、祭祀等场合,有的还是巫师做法不可缺少的法器。 普米族的歌有很多调子,据说普米有九十九个调。普米族的所有调子可简单分为两大类:一种叫《哩哩》,这种调子的特点是吟和唱相结合,调音凝重深沉、庄严神秘,在宗教祈祷、丧葬祭祀中常用;另一种叫《格里》,这种调子适合高声喊唱,声调高亢激越,风俗歌、礼仪歌、劳动歌就适宜用这种调子来唱。 普米族的舞蹈以《锅庄舞》最常见。《锅庄舞》是普米族传统的舞蹈形式,俗称“打跳”。普米话叫“搓搓”舞,其动作多为反映耕作、狩猎、纺织、洗麻等生产劳动场景。跳舞时,场地中间要燃起一堆熊熊篝火,与普米族家庭中的锅庄相似,所以也叫“跳锅庄”。跳《锅庄舞》时,由吹葫芦笙或吹笛的人领舞,众人手拉手绕篝火围成一个大圈,伴随着领舞人的节奏和步伐变换跳起来。 《锅庄舞》原有七十二个调,现存有十几个调,常见的有《蹉只》、《纺麻线》和《洗麻线》等。
在基诺族的婚恋还是有着一种非常特别的习俗,那就是婚恋三部曲。想知道基诺族的婚恋是那三部曲吗?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基诺族的婚恋习俗。 “尼高卓”阶段 在基诺族那里,“尼高卓”不是人们所说的“公房”,只是一个供青年聚集玩耍的场所。在这里,规定不可公开地谈情说爱,男女青年只能用眼传情,或借助于口弦、三弦等乐器,悄悄传递信息。基诺人的初恋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这时还处于秘密谈情幽会阶段。爱情的进一步发展,就到了男女双方互送信物的阶段。初恋的情人间,往往是姑娘主动向小伙子赠送槟榔和鲜花。以花为媒是基诺男女青年恋爱时的一大特点,小伙子收到姑娘的鲜花后便还赠草烟或精心刻制的刀把等物。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男女双方往往就开始了以“树叶信”相会。 “巴里”阶段 情投意合者,就可进入爱情的更高一级的“巴里”阶段。当青年男女经过自由恋爱和同居,决定组成家庭之时,父母们会大力支持。男方的父辈会带上酒到女方家替儿子求亲。求亲的人连去三天,如果酒都喝完了,就算女方的父母同意结这门亲。从此,男方就可公开地住在女方家,共同承担双方的家务、生产,待择定日子后,即可举行婚礼。结婚日必须避开男女双方的生日,双方父母的死口、葬日,还须避开逢七逢九的日子。 婚礼 婚礼这天,男方杀鸡宰猪,准备酒宴。姑娘则上山去劳动,其实是为了避开众人去独自伤心。酒席上,男方请的证婚人“沙其”要将男方送的礼物敬上。新娘到达新郎家时,新郎的母亲要在楼梯口迎接,将一个鸡蛋放在新娘手中,新郎的阿舅还要送给新娘一对鸡大腿,并为她拴上红线,意为把魂拴住。这时,女方的证婚人要把女方的嫁妆送上,并当着寨中长老的面盘点清楚。第二天清晨,新郎新娘须早早出工,否则会被认为是懒惰。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塔城地区以及木垒、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及乌鲁木齐图库等地,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赛和青海等地。“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 哈萨克族有许多禁忌,如,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饮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也不准跨过或踏过餐巾;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胖”,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马;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然后把盛有羊头、后腿、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将羊头回送给主人,大家共餐。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做“巴塔(祈祷)”。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 日常食品主要是面类食品、牛、羊、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酪等。平时喜欢把面粉做成包尔沙克(油果子)、烤饼、油饼、面片、汤面、那仁等,或将肉、酥油、牛奶、大米、面粉调制成各种食品。 饮料主要有牛奶、羊奶、马奶子,特别喜欢马奶子,马奶子是用马奶经过发酵制成的高级饮料。茶在哈萨克族的饮食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喝砖茶,次为茯茶。如果在茶中加奶,则称奶茶。 典型食品大部分来自畜牧业生产,如,肉,马奶子,奶疙瘩。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在那吾热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用肉、大米、小麦、大麦、奶疙瘩等混合煮成的“库吉”(稀粥)。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住着三位同胞姐妹,她们年轻貌美,都玩腻了天上的生活。听说地上长白山上有个天池,风景秀丽,于是很想到那个地方去玩。 三位仙女采来白云做羽毛,用披上羽毛的胳膊当翅膀,摇身一变,变成了雪白的天鹅。三只天鹅结伴从天上飞下来,落在长白山天池边。恰巧三个猎人路过,看到了这一幕。这三个猎人是同胞三兄弟,他们长年在长白山的从林中穿梭,靠打猎为生。 兄弟三人尾随天鹅来到天池边,只见天鹅一下变成了三位漂亮的姑娘,脱下衣服跳进天池,欢快地戏水打闹。兄弟三人傻眼了,他们长这么大,还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可爱的女孩呢! 老大说: “哎呀,她们要是给咱们做媳妇,那该多好哇!”老二说: “人家还不知道愿不愿意呢!”老三虽然年纪小,却是最机灵的,他说:“咱们过去把她们的衣裳偷偷拿走,让她们回不了天上。只要她们留在人间,咱们就有机会了。”老大、老二觉得老三的办法真是绝,便一起悄悄来到天池边上,将三个姑娘的衣裳偷偷拿走了。 再说三位仙女一边洗澡一边玩乐,直到太阳快要落山了,大仙女才惊觉:“妹妹们,时候不早了,咱们该回去了。”二仙女和三仙女说:“那就走吧!”可是她们上岸一看,衣服不见了!她们顿时急得哭了起来。这时,兄弟三人赶紧走到姐妹三人面前,老大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大仙女身上,老二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二仙女身上,老三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三仙女身上。 兄弟三人领着三姐妹离开天池,回到各自的家里,结成了三对夫妻。三个姐妹找不到自己的衣裳,回不了天,就安安心心过日子。一年后,她们各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与丈夫相亲相爱,生活得幸福又美满。 一晃又过了两年。有一天,大仙女无意中发现了当初兄弟三人拿走的衣裳,赶紧把二仙女、三仙女找来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如今咱们离开天宫已经三天了!要是哪天被玉帝知道了,就要受天规惩罚,让咱们吃不了兜着走!趁时间还不算长,又找到了衣裳,咱们赶快回去吧!”两位妹妹觉得不回去也不行了,弄不好还会牵连到丈夫和孩子,只好含泪随着大姐披上衣裳,又变成天鹅,一起向天上飞去。 她们的三个孩子,刚学会走路和说话,正好看见三只天鹅在天顶飞,一齐挥舞着小手,喊着:“鹅,鹅!” 兄弟三人打猎回来后,都不见了妻子,急得四处找,却听见儿子们叫:“鹅,鹅,鹅飞走了!”他们赶紧去察看收藏起来的衣服,一看也没有了,这才知道三个仙女找回了衣裳,飞回天上去了。于是就对儿子们说:“孩子啊,那鹅,就是你们的娘,知道吗?”
纳西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同家族的人结亲。男女一般二十岁左右结婚,早婚现象较少。纳西族青年男女由于恋爱自由,因此,婚前大多数有了自己的意中人和心上人,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下关于纳西族婚俗特色吧! 农历二月初九的东山庙会是纳西族青年男女结交择偶的日子。这天,姑娘们随着母亲或婶婶去祭祀猪神时,小伙子们则手持柳条枝守侯在路旁。姑娘们回家时,依例要买些米花糖饼一类的食品。这时,小伙子便上前向自己中意的姑娘讨糖饼吃。倘得姑娘馈赠,便意味着姑娘亦有意于他了。不过,此时小伙子不便问她的姓名、住址,而应等到六月的火把节之夜。当大伙围着熊熊篝火狂欢时,这对有情人相互寻觅着——一旦找到自己日夜思念的意中人,他俩便心照不宣,彼此都用脉脉含情的眼神“说话”,交流感情,并在歌舞娱乐中显示自己的才华和品格。 当爱情臻于成熟时,男家便央求媒人上女家提亲,请人看八字,对属相。当一切验证都和合顺当时,男家备酒、茶、糖、米,第一次上门送礼。女方收下这次名叫“小酒”的礼物后,如若不满意,还可退物悔婚。而半年或一年后,一旦女家接受了男方送来的“大酒”——它包括衣服、布匹、银镯和猪肉、茶叶、糖、米,两家又喝过会亲酒后,这门亲事便不得翻悔了。此后,男家常在端午、中秋、冬至给女家送礼,农忙时节姑娘帮助男方干活等等,直至举行婚礼。 婚礼当天,媒人率新郎和亲友多人,带着一顶空花轿 (或一匹马)去接新娘。途中,他们最忌与别的迎亲队相遇。倘若回避不开,双方停下时,新郎要立即脱下一只鞋扔出去,并以扔得越高越远为吉。 听说迎亲队上门来,新娘依俗须痛哭惜别。最后经众人劝慰方梳妆打扮,拜别祖先和父母,并由接亲的女伴抱入轿中。于是,由舅舅、叔叔和姐妹、侄辈相送,抬着作为陪嫁的各种箱柜、被褥衣物乃至锅碗瓢盆等一应生活用品,一路吹吹打打而行。 新郎新娘入门后,先到祖先神龛前拜祭祖先,再拜见公婆和互拜。这时,新娘还要送给公婆各一双鞋。进入洞房后,新郎也得立即穿上新娘亲手做的鞋,这叫“换脚鞋”,以示夫妻永不分离。然后,新娘、新郎来到堂屋举行“分大小”仪式,按辈份高低和亲疏为先后,一一拜谢男家的长辈和亲友。 礼毕,众人入席享用婚筵喜酒,新人双双向亲友和宾客敬酒致谢。夜晚,青年人围着篝火又唱又跳,用欢乐的喜歌、婚歌向新人祝福。 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门。未至家门,新娘必放声哭泣,以示思念父母和兄弟姐妹。新郎新娘进门,依礼应先拜祖先,再拜见父母和长辈,并向来宾一一敬酒致礼。酒席中,姑娘小伙子可与新郎开玩笑,戏谑新姐夫。
插花节是楚雄大姚昙华山地区彝族村寨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二月初八这天举行。 按照俗规,人们在山坡上的一块草地上搭起南北两道花门,盖起花棚,并由巫师“毕摩”主持祭奠马缨花的仪式。 祭仪结束后,人们背着装满鲜花的竹篓回家去,开始了插花活动。他们先扛来梯子,把花枝插到屋檐、门楣和窗户框上,再往室内的床头、案桌、箱柜插上花儿。当地俗信认为,这天插了鲜花便能吉祥如意。于是,人们互相插花为贺:孩子向父母亲,年青人给老人的头帕插上红杜鹃,祝福健廉长寿;长者给晚辈和孩子头上插花,祝愿吉祥幸福…… 节日的高潮是当天下午在昙华山坡上举行的插花会。方圆几百里的彝族群众穿过花门,聚集在大草坪上。他们人人身穿节日盛装,特别是那些年轻姑娘们,更是衣饰华丽:她们头系花头帕,身穿绣花镶边的左袄衣,腰束花围裙,脚登绣花鞋,再手持一两束鲜花,真是花团锦簇,分外喜人。 节日中,彝族小伙子进场跳“耍花龙”,他们舞步豪迈,舞姿刚健,博得阵阵掌声。接着,一群男女青年进场。他们围成圆圈,小伙子吹起芦签,姑娘们跳起了传统的插花舞……当剧团演出歌舞剧《咪依鲁》时,女主角一登场亮相,四周观众纷纷把花束抛入场地,欢呼雷动,向咪依鲁 (彝语称马缨花为咪依鲁,也称象马缨花一样美丽的姑娘为咪依鲁)表示诚挚的祝福和敬礼。 插花节还是青年男女结交择偶的好机会。他们在对调子和跳舞中结识后,便成双成对地悄悄进入林中树下,互相插花和倾诉爱慕之情。不过,正如当地谚语说的“插花自由,爱花自愿”,如果姑娘看上了小伙子,就让他把花插在头上,并回插一朵花;倘若姑娘躲躲闪闪,不让插花,那是她还没拿定主意。这时,小伙子就该知趣 与相互祝福,把花插到头帕上不同,当姑艰回花给小伙子时,必须将花儿插到他的衣襟上。别的姑娘一看,知道他已经有了心上人,便不再追求他了。原来,插花还是彝族姑娘求爱择偶的标志呢。
白族对洱海之神顶礼膜拜,并留下许多与洱海有关的节日:耍海会…… 耍海会于每年农历八月初五至十二日在洱海举行。届时,大理及附近各地的白、汉、彝、回等民族人民纷纷来到洱海边的临水亭、丰乐亭一带,登上用青松翠柏和彩旗装饰一新的游船,乘船游湖。人们乘船游览洱海的三岛(金梭岛、玉儿岛、赤文岛)、四洲(青沙鼻、大鹳洲、鸳鸯洲、马帘洲)、太平湖等五湖以及莲花曲等九曲,并在饱览胜景的同时,凭吊杀蟒英雄段赤诚。 相传,南诏时期,点苍山的马耳峰下出了一条大蟒。它或潜伏山涧,张口吸气,把人畜吸入血盆大口中,或潜入洱海,兴风作浪掀翻船只,弄得苍山洱海的百姓不得安宁。南诏王召集文武百官商议除蟒办法,文官武将皆策手无束,最后只好张榜招募勇士杀蟒。 段赤诚是点苍山下的石匠,他心地善良,力大无比,武艺高强。他听说恶蟒危害百姓,人人自危,便决心为民除害。于是,他前去应诏,揭下了榜文。他深知只身与恶蟒搏斗,势必有去无回。但为民除害,亦死得其所。于是,他想出了与恶蟒同归于尽的妙计:他手提宝剑,背上捆扎24把钢刀,刀口都涂上了毒药。 这天傍晚,正当恶蟒又在洱海兴风作浪时,段赤诚驾船迎着狂风骇浪冲了上去,挥剑与恶蟒搏斗。当他精疲力竭时,恶蟒张开血盆大口把他吞进肚里了。这时,他拼了全身最后的力气,在恶蟒肚里翻滚着,用手中的宝剑左戳右刺,背上的钢刀更把恶蟒的五脏六腑割得稀巴烂。恶蟒终于被除掉了。岸边的老百姓为了安葬段赤诚,大家纷纷驾船出海,把飘浮湖面的恶蟒尸体拖回岸边,剖开蟒腹,拣出段赤诚的遗骨,安葬在点苍山的马耳峰下。民间传说杀蟒英雄段赤诚救民殉身之后,成为灵帝,和白族的其他两位传说里的民族本主神“建国皇帝”和“保安皇帝”,合称白族“三灵”,永享白族民间烟火祀奉。 为了纪念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们将蛇骨烧成砖头,在段赤诚墓地上建起一座大塔。同时,每逢段赤诚下洱海杀蟒这天,远近百姓便仿效当年驾船抢救段赤诚尸骨,纷纷驾船出海,遂成流传到今天的耍海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