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6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鑫注册网站_船型屋图片欣赏,你了解海南黎族船型屋吗?

黎族是我国海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海南黎族居住区,船型房屋最具特点,这是黎族同胞特有的居住形式。你了解海南黎族船型屋吗?下面我们聊聊这个海南地区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 自古以来,黎族人主要是同姓聚居,黎族村寨大都建在依山傍水的山坡上,根据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建筑材料等,因地制宜地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茅草屋,其中以船形屋最具代表性。 相传,3000年前的殷周时期,黎族祖先乘木船漂洋过海,克服了种种险阻,来到了美丽富饶的海南岛,并决定在此定居,于是木船就成了他们避风挡雨的屋舍。后代为了纪念祖先并崇拜祖先,木船形的草屋便代代相传,而且取名叫“船形屋”。 黎家茅草屋的搭建较为原始,用竹木捆扎的方式,先搭出屋的框架,然后把选好的稻草根放在水里泡3天,等到腐烂以后与有黏度的红土掺和在一起,捞出来糊在搭好的竹架上。“墙”修好后,就开始搭建屋顶,屋顶的主要用料是茅草和竹条。传统的船形屋高3-4米,宽两米左右,以竹木为架,茅草为屋顶,地下铺以木板或竹子,可以防潮防火。 随着汉族迁徙海南和生产力的提高,黎族的船形屋逐渐发生了变化,由高架变为低架,屋盖斜伸到地。文献记载:“黎人住民,一栋两檐。邻汉人处,则于檐下开门,且编木为墙,涂以泥,如船篷。”随后屋盖起了变化,采用人字顶,茅屋升高。因为海南天气热,人们都喜户外活动,所以在房屋前后爱建廊子。它既是副业生产场所,又可作为晚间乘凉的地方。 海南的苗族民居有时也采用船型屋,当地苗人喜欢圆拱造型,因其利于抵抗台风,拆建也比较方便。因为具备这些优点,船型屋才得以世代流传至今。

杏鑫咨询304724_哈尼族人的父子连名制

哈尼人的父子连名谱系,最长的延续了70代之久,时间跨度在2000年左右,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的专家们可以从中研究哈尼人社会变迁的完整过程。 哈尼族的父子连名方法,是用父亲名字的尾字与子女名字的首字相连接,把同父系的家族成员的名字顺理成章地一代接一代串接,形成父子连名制,如展围、围姐、姐耶、耶觉、觉帮。 从背诵谱系中可以看出,哈尼族的谱系是由成千上万支家庭谱系相互连接的整体构成的。在父子连名的胞族谱系血缘集团链中,先辈名字,在谱系中既是个体成员,又是后辈的姓氏,所有哈尼族都通过逐个追踪父系家族成员名字,最终找到共同祖先,同时准确无误的推断谱系成员分支的位数和谱系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及相隔的代数。 在长达几十代的连名中,也有断裂的现象,哈尼语称之为“执错”。“执”是谱系,“错”是跳跃。产生跳跃的原因: 一是哈尼人没有文字,家谱全靠口头相传,难免发生混乱、错误; 二是为了防止外人冒充家族成员而故意改名; 三是对非正常死亡者,不列人谱系,这也导致连名的空当。 哈尼男子一般都能熟练背诵本家族的谱系。某次,一缅甸边民来我境内赶集,不慎摔折了腿,只得来到勐海县一个哈尼族村寨投宿,并称自己也是哈尼人。村民询问他的家世,根据缅甸边民熟练背出的家谱,确认他是黄宣东谱系中第37代“者伟”的后裔,立即给予热情接待,为他治伤,直至康复。 回国时,同胞相泣而别,互道“阿卡车卡奇卡”(意为“哈尼都是一家人”)。 高山族的阿眉斯族群里,盛行母子连名。母子连名的形式是,一个人的名字包括两部分,一是本名,一是母名。本名在前,母名在后。例如:芭奈•利欣。芭奈(稻子)是本名,利欣(收割祭)是母名。其连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女连母名,子也连母名,不管是否有继承权;狭义的是专限于有继承权的女儿继承母名。阿眉斯属母权社会,母女连名的形式,正是这种社会关系的直接表征。

杏鑫测试路线_满族人姓氏的来源与变迁

满族称“姓”为“哈拉”。“哈拉”都是多音节的,如爱新觉罗、瓜尔佳、舒穆禄、纳兰、董鄂、伊尔根觉罗等。 不过,在习惯上,这些“哈拉”并不与名字一道在日常交往中使用。一般情况下,满族人相互之间只称名而不称姓。这种习俗历史非常久远,在满族的前身女真、勿吉、挹娄、肃慎时代就是如此。 《金史》中虽有不少姓、名连缀的记载,但那是修撰者所为,并非史实。“哈拉”的来源不一,或以地名、部落名为姓;或以动、植物等图腾名为姓;清中后期,受汉文化影响,又有以先辈名的第一音节为姓的。 “名”在满语里称作“格布”。依照习惯,长辈之名不可直呼。人们相互交往时,为表敬意,常在对方格布的第一音节后加上相应的称谓,如清光绪年间的礼部尚书怀塔布,人称怀尚书,这就十分类似今天常见的“张先生”、“王女士”的称呼。不过要记住,张先生之“张”是姓,而怀尚书之“怀”却是名的第一音节。 进入近、现代以后,满族的姓名加速与汉族同化,特别是原来不常用的、多音节的姓,大都演变成常用的、单音节的汉字姓。演变的方式,或是谐音,如“瓜尔佳”改姓“关”,“舒穆禄”改姓“舒”,“奇德哩”改姓“祁”;或是译意,如“阿克占”改姓“雷”,“巴颜”改姓“富”,“倭赫”改姓“石”,等等。这便是现在我们很难通过姓氏来辨认满族的原因。

杏鑫平台登录_云南白族同胞喜饮三道茶

在美丽的苍山脚下,恬静的洱海之滨,世世代代聚居着能歌善舞的白族同胞。每逢喜庆佳节,或亲朋好友登门拜访,白族人都要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来款待客人。 三道茶据说最初用于长辈对晚辈前来求艺学商时举行的一种仪式,寓意要想学得真本事,首先要吃得起苦,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练,才能享受到生活的甘甜,而且只有尝尽了人间甜酸苦辣,才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久而久之,这种饮茶方式成为白族同胸待客的礼仪。 每当来客坐定时,主人就把一只质地粗糙的砂罐架在文火之上慢慢烘烤,待整个罐体发烫时,取一小把茶叶投入罐内,再把罐子置于文火之上并不停地转动烘烤,使茶叶在罐内不停地翻滚,均匀受热。等罐内茶叶色泽变黄并散发出焦香时,随即向罐内注入沸水,此时只见热气升腾,茶叶在沸水中上下翻滚,茶汁迅速浸出。接着主人就把滚烫的浓茶一一注入待客的茶杯中。 头道茶虽香气扑鼻,但滋味苦涩,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喝一小杯。喝第二道茶时,主人会在客人杯中放入红糖和牛奶制成的乳汁,然后用茶水冲泡,二道茶滋味甘甜。 第三道茶用蜂蜜冲泡,杯中同时添放核桃仁、姜丝、花椒等多种配料。客人饮第三道茶时,要先微微摇动茶杯,使配料和茶汤充分调和,第三道茶麻辣苦甜,多味相混,品饮时令人回味无穷。喝了白族三道茶,口感特别舒适,这正是三道茶的魅力所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茶文化的普及,三道茶的配料更为丰富,喝茶的寓意也有所不同,但是一苦二甜三回味的风格依然如故。

贵州境内的各民族,由于长期错居杂处,民俗文化互相影响。在元代和明代初期,散居于土司辖区的汉人,大量吸收少数民族文化,而明代中期及清代初期,居住于流官统治区的城镇和交通沿线的部分少数民族则逐渐汉化。在语言文字方面,很多人都通汉语,即除了能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际以外,还能听懂甚至能说邻近民族的语言,不过汉语已成为各地各民族通用的语言,只有部分山区少数民族不通汉语。 贵州省省会贵阳市位于省境中部,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交通枢纽。贵阳素以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著称,并有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其中有贵州佛教第一丛林黔灵山弘福寺,有建筑风格独特的甲秀楼,有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花溪公园,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等。贵阳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布依族、苗族。布依族大都聚族而居,民族服装多为青色、蓝色或白色,男子穿对襟短衣,着长裤,也有穿长衫的,头包青布帕或戴小帽;妇女穿大襟短衣,着长裤,衣襟、盘肩,衣袖和裤脚大多镶有花边,喜围绣有图案的短围腰。妇女发型多是盘长发辫于头上,戴青布头巾;婚后一两年或较长时间需改戴“夹壳”或包高头,作为已婚标志。妇女节日盛装时喜戴手镯、项圈、头簪等银饰,平时服装与汉族区别不大。贵阳境内的苗族多依山而居,苗族男子蓄发包头巾,上装无领、大袖,下装宽裤脚,以腰带束身,冬天缠裹腿:女子头顶束髻,“壅发”包头巾,戴手钏、耳环及项圈,穿裙子。现在苗族大多仍穿百褶裙,颜色以青、蓝为主,裙面有的素净,有的绣花,有的挑花或镶边,也有的几种并用。妇女上衣开襟,很少用纽扣,以花带束腰。 春节、清明、端阳、中秋等节日是贵阳各民族的共同节日,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布依族的跳年(跳地戏)、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苗族的跳洞、跳场、跳菜花场、四月八、跳米花场等。每年四月八节,贵阳苗族都要聚集在市中心的喷水池附近,举行盛大的民族游艺活动。 黔北遵义地区是著名的革命圣地,红军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即在此召开。黔北各县普遍流传花灯,其类型有“愿灯”、“瘟灯”、“耍灯”等。“愿灯”、“瘟灯”缘于许愿,目的是酬神祈吉;“耍灯”不请神,以庆贺为目的。花灯无固定的花灯戏班,要唱花灯则临时组成戏班。黔北傩戏,古朴独特,各县均有分布。傩戏中的主神为“师爷师娘”或称“傩公傩母”,举行冲傩活动的目的是驱鬼逐疫,消灾纳吉。傩戏程序繁杂,祭祀和表演错杂进行。表演傩戏要戴面具。剧目内容有民间神话传说,也有历史题材,唱腔有九板十三腔。民间传统体育“打篾鸡蛋”,流传于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篾鸡蛋又叫“篾绣球”,碗口般大小,用薄竹篾染色编成,内装小石子或铜钱。有过河、换窝、进缸、盘子等多种打法,除换窝外,其他都可分队进行,人数不限。舞狮多在春节期间进行,一人扮狮子,二人扮笑和尚,二人舞狮,用方桌七至九张相叠成高台,顶端一张脚朝天。舞时,在锣鼓和唢呐的伴奏下,机灵的猴子和迟钝的笑和尚相逗相戏,在台上台下表演各种滑稽、惊险、高难动作。民间饮食较有特点的是土家族的油茶、仡佬族的“三么台”(节日、嫁娶、丧葬及重大喜庆时的三道筵宴)等。

柯尔克孜族 古代生活在漠北叶尼塞河流域的柯尔克孜人冬季用“木马”(雪橇)作交通工具,使用“木马”时,将木板放在脚下,用木头支在腋部,一奔就是百十来米,十分便捷。也有一些部落使用鹿来代步或运输。当时由于临河而居,船也曾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西迁天山、帕米尔高原后,生活环境的改变也使交通工具发生了变化,现在马同样也是山区柯尔克孜族牧民日常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 柯尔克孜族俗话说“马为人的翅膀”,他们外出和行走都离不开马。因此,马具如马鞭、马鞍,都制作得极为漂亮,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农业地区的柯尔克孜族也使用各种畜力拉车。他们用柳树、杨树等制作双轮高车、四小轮平车和雪橇、爬犁等,并用传统的手工艺来装饰车辆,在车轮、立板和平板上雕刻谷物、树木等图案和彩绘禽类、几何图案。尤其是双轮花车,很像汉族地区的花轿,车帷上织各种颜色的图案和花纹。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自古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有“高原之舟”美称的牦牛是其最有特色的交通运输工具。牧场畜群搬迁、转场时,常常都要用到它。牦牛是登高能手,能驮重物,走得又稳,也适应高原上的气候,因此在高海拔地带它是首选的运输工具。 除了牦牛之外,马同样也是塔吉克人的常用交通工具,尤其在山间行走、放牧,更是离不开马,民间的许多娱乐活动如叼羊、赛马等也都与马有关。在平原地区,塔吉克族也用骆驼、毛驴作为交通运输工具,日常生活物资多用驴车运输。 蒙古族 蒙古族在新疆使用的交通工具因其经济生活形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从事牧业生产的蒙古族主要的交通工具和哈萨克、柯尔克孜人一样,也是马。蒙古族有谚语说:“马和歌是蒙古人的两个翅膀,没有骏马,牧人难飞远方。”马是蒙占牧民最亲密的伙伴。蒙古族训练出的走马因走得又快又稳,被牧民称为“草原上的卧车”。20世纪初巴彦布鲁克草原上的土尔扈特牧民培育出的焉耆马,因耕挽性能好而著称,它尤其善走,无须调教,是牧民主要的骑乘工具。牧民在蒙古包搬迁时也使用骆驼,它力气大,耐力强,极适合驮运重物,因而在牧民生活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畜力车是从事牧业和农业的蒙古族都常用的运输工具。农业地区的蒙古族也使用毛驴车。 锡伯族 锡伯族是一个能骑善射的民族,因而马在锡伯族的生活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役巡边离不开马,耕田种地离不开马,交通工具主要也是马,孩子们从小就能骑烈马,家家都养有1-2匹膘肥体壮、主人引以为自豪的坐骑。即使现代生活较少用马,人们爱马、护马、农闲赛马的传统习俗仍然保留着。除马外,锡伯族历史上还使用过牛车、马车、雪橇、独木舟等交通工具。

纳吾鲁孜节被乌孜别克族视为本民族的“春节”,也是最为传统、最为隆重的民族节日。 纳吾鲁孜节到来之时,乌孜别克族要举行一种称为“苏麦莱克”的传统仪式。关于“苏麦莱克”,乌孜别克人中流传着一首歌谣,大意是:每逢春到人间,每个民族都用“苏麦莱克”迎接春的来临。 在农村,这种仪式尤为盛行。每个村子的乌孜别克族人都会聚集在一起,用麦苗熬制一种紫色的粥状甜味食物,称为“苏麦莱克”。熬制过程中,人们围成一圈,老人们弹着“弹拨尔”和“都塔尔”,小伙子打起手鼓,边舞边唱。伴随着急促的音符和激越的曲调,姑娘们在场中如彩蝶般穿梭飞舞。此时,歌声、琴声和欢笑声交织在一起,通宵达旦,响彻云天。 翌日清晨,由村里有威望的老人出面,将熬好的食物发给大家。每一个乌孜别克人都十分珍视“苏麦莱克”,不敢随意丢弃。据说,这种习俗是为纪念从事农业的先民传承下来的。也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先知的两个孙子而举行的活动。

那一幕湿了眼眶

天空飘着毛毛细雨的时候,我刚一发动汽车,准备送外婆回她家里去,却发现外公已经从路的那一头蹒跚而来。 奶奶去世的当天,外婆就从另一个镇子的家里赶来,送一送她的老姐妹最后一程——她和奶奶的感情一直很好,同时也为她的女儿女婿——我的岳父岳母,分担一些悲恸的情绪。 外婆陪着奶奶整整两日,许是放心不下外公一人在家,今天上午还没吃过午餐,便决定暂时回家一趟。而巧合的是,外公此时到来,或许说明他的心思亦是如此吧! 午餐过后,我开车送二老回家。路上外公依然很健谈,谈及奶奶的去世,他颇为感概地对外婆说:“老太婆啊,我们都老了,总会面对这一天的,不必太难过。”说罢又转头对我说:“常言道‘一个郎仔(方言,意指女婿)半个儿’,我觉得不对,应该是‘一个郎仔一个儿’,你的岳父就是如此,你们以后也要孝顺他们啊!” “宝啊!(无论我们年纪多大,外公外婆依然会叫起孙儿辈的昵称)我们老了,以后能见你们的机会不多了……”言语间充满着伤感,说罢,外公即兴低吟起五代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们抵达村口的时候,绵绵的细雨已经停了。我原本要送他们二老直到家中,但他们坚决地婉拒了。外婆说:“赶快回去吧,奶奶家里还有很多事需要你!”说罢,他们头也不回地互相搀扶着,步履蹒跚地行走在湿漉漉的水泥路面上。 看着眼前这一幕,看着这熟悉的给予我无限慈爱的身影,我的眼里含着热泪,怔怔地目送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耳际依然回响着那些温情的话语,久久不愿离去。

杏鑫测试路线_侗寨拦路酒,饮的是深情

这幅图,就能联想到这么句话”有朋至远方来,不亦说乎”。黔东南苗家人很好客,很热情。 歌一曲 酒一杯   拦下的是脚步   饮尽的是深情   沉醉的是心灵   让每一个远方来客   挣脱世俗的羁绊 回归自然  在黔东南自治州的苗乡侗寨,有”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的规矩。家家都放有一两坛自己用糯米酿造而成的米酒,约二三十度之间。酒俗,是苗侗人民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日常有报酒(祝酒)、敬酒、拦寨酒(雷山郎德12道拦寨酒)、拦门酒、迎客酒、送客酒。红喜席,有嫁别酒、分家酒、换酒(交杯酒)、酒歌酒、订亲酒、贺儿酒。白喜席(如高龄老人过世等),有慰问酒、陪葬酒、酬劳酒、别魂酒、祭祀酒。日常席,有火堂酒、平伙酒(打平伙)。还有结盟议事时的歃血酒(血酒)、议榔酒。一般都用土碗作酒杯,逢重大节日和吉日,酒具改为牛角。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2628.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杏鑫咨询304724_侗族丧葬习俗

侗族的丧葬习俗 作者 吴定国 徐业值 黎平侗族的丧葬习俗,基本上也就是侗族南部方言地区许多侗族分支的丧葬习俗,具有较为普遍的代表性。至于村寨之间,地区之间,在丧葬礼仪的某些细节上略有不同,那仅是小异,而大同则是其主流。黎平侗族丧葬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从宣告死亡到“娘家人”到来。 家有老人病入膏肓,子女不离身旁。老人落气时,丧家鸣放铁炮或纸炮,曰“落气炮”,意思有二:一是送死者灵魂升天,到侗族传说中的“高顺俄安”(理想中的极好的地方)去;二是告知四邻,家中老人已离人世,希望乡邻迅速到场,帮助处理丧事。 家中死了人,是一件极为悲痛的事情。但当时还不能哭,要立即用一个空器皿烧香化纸,称为“落气钱”,为让死者在去“高顺俄安”的路上有钱作盘缠。然后请一位地理先生来测算死者生卒年、月、日、时是否相克,如相克即为犯“凶勾”,犯“凶勾”者需杀一只大公鸡,化克“解勾”,如不相克则为大吉,大吉或“解勾”之后家人才可以放声大哭。 人死后第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去请“娘家人”到来,人一落气首先要考虑这个问题,要请一人到死者的“娘家”报丧,什么人称为“娘家人”呢?男性死者告知其母舅家后裔,女性即她本人的兄弟,也就是其子女的母舅。因为,侗族认为“世上只有舅为大”。报丧的方式“岩洞、竹坪、坑洞一带,派专人向舅家送去一块长二尺五寸的白色侗布报丧。水口、肇兴一带报丧者手持一穗禾,插于被告知者的大门口或直接交给告知者本人。对方接到这些物件后,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在娘家人到来之前,趁死者尸骨尚未僵硬,家人即为死者洗尸更衣,男者剃发,女者梳妆挽髻。洗尸一般只象征性地洗,即在尸体前后抹一抹,或为死者洗脸以表示。 若死者牙齿尚全,须打掉一颗,意为死者不是夭折,是老掉牙后才死的。传说如果不打掉门牙,死者难以尽快转生。 置碎银于死者口中,叫做放“含口银”,也有的地方只将碎银放在嘴唇上,但入棺时要将银子取掉。放“含口银”的意思是让死者在阴间得以安宁,日后子孙语言稳重,不会惹事生非。但“含口银”在入棺时如不取掉,或放得过多,后代子孙的嘴巴会闭得太紧,不善言辞或者不会说话。 沐浴和打牙后即更衣。侗族老人有生前备制寿棺、寿衣之俗。除意外死亡者外,一般老人都有寿衣备用。男性以绸缎丝制品制成长袍夹衣马甲等。女性则以自织的侗布为寿衣,其样式与普通衣服基本相同,只是不加纽扣,以布条代替。茅贡一带不用布条,而用一束青纱捆在死者身上,青纱的数目是死者年龄的数目。寿衣只穿单数,或五套或七套,白内衣青外衣者居多。另外,还有给死者在“返回故地”途中食用的粮食,让他手中捏一团糯米饭或几张钱纸,表示有钱有粮。 更衣完毕,将尸体移至薨床,薨床用四块木板拼成,下垫两根二人凳,上铺白布。死者置放的位置是头向里脚朝外。先用纸钱盖脸,然后启用白布盖上,上面加盖床单或者被面。在死者脚下摆着插有一双筷子的一碗饭,旁边另外一碗有三条腌鱼或一块煮得半熟的猪肉,点燃一盏油灯。孝子守候两旁,烧香化纸,等候死者娘家人的到来,选择吉时入殓。 娘家人到来后,死者子女们要向他们下跪,意思是:请求舅家原谅他们作得不周全的地方。舅家先通身检查死者,一是检查死者是否死得明白,二是检查死者所穿的衣物是否符合传统要求。如有不满意的地方,孝子除要认错外,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直到“娘家人”满意为止。如死者是女性,其丧事规模还要由舅家决定。 从尸体入棺到灵堂守护 入棺时,鸣放三响铁炮及燃放纸炮告众。茅贡、九潮、坝寨等地,入棺时死者子女配偶弟妹等一律回避。四寨、宰高、觅洞和岩洞等寨,入棺前一切事务都由旁系亲属料理,子女在父母病危临终时就已离开回避。龙额、岑引等寨,如死者是老人,亲属打伞遮死者尸体抬至鼓楼或公共场所入棺,连设宴待客都在鼓楼进行。以上作法主要是怕死者留恋家人,如入棺时见面,怕死者把亲属的魂魄带入阴间,危及亲属生命。 入棺后,棺木不能加盖,要等子女到场验看尸体在棺内是否摆正。习惯认为死者尸体偏向哪一边,则站在那边的儿子今后家中就会兴旺发达,摆正了大家都好。在一旁负责抬尸入棺的主持人征求大家意见,大家都说满意后,即让儿女们把他们自己穿过的衣服,去掉纽扣塞在死者尸旁,因为穿过的衣服有热气,以使死者去到另一个世界后,也感到下辈对他的温暖和亲近,以示父母之情不断。有的入棺主持人为了表示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为慎重起见,还用一根纱线扯直,对准棺木中线和死者鼻梁,然后搬动死者尸体,尽量做到大家满意。入棺时,铜铁一律不能入内,否则会犯凶,不吉利,后人会遭血光之灾。侗族地区多栽杉树,因此,棺木多用大杉木制成。人们认为棺木即为死者的“房子”,因此制作讲究。棺木必须用一根杉树的木料来做,底部用3根木料相拼而成,但也是用同一根树裁短,意为三间房子。一般重约ffice:smarttags” />200公斤,需八人方可抬得起。 入棺后一般停放三至五天,让亲戚朋友前来吊丧,吊丧期间,本房晚辈披麻戴孝,亲子女腰间系一根朝左搓成的草索,上辈则一律不戴。 亲友送礼祭奠,除女婿必须送去一头猪外,其余亲友可送头羊只、酒、米、孝幛等。他们每送到灵堂,都要向死者烧香化纸,同辈者只拜不跪,下辈者跪拜致哀。吊丧时,死者子女在棺木两旁向着亲友对跪,以示感谢,有多少亲友前去吊丧,就要对跪多少次,稍有疏忽,会被视为不礼貌。待上香者拜毕,才将他们扶起。 整个丧期,死者子孙一律禁食肉食荤菜,有的地方如龙额一带连亲友也不吃荤菜。侗族不视鱼类为荤,因此大都贮备有腌鱼,死者的子女可食鱼类为菜,但禁食米酒。说是吃了酒肉之后所生育的子女都是馋嘴人。另一说是吃了肉后尸体容易发臭腐烂。其实,禁喝酒和不食荤菜的意思是:家里死了人,不应有什么心思大酒大肉,以体现悲哀的心情和对死者的孝敬。 停丧期间要守灵,子女不能擅离灵堂,亲戚朋友也都陪同熬更守夜。灵堂里灯火不断,通宵达旦。寨头、青寨一带晚上由几个歌手唱哭丧歌,以增加灵堂气氛,消除熬更守夜之疲劳。哭歌的内容一般有:一、女儿哭爹娘;二、妻子哭丈夫;三、爹娘哭儿女;四、乡邻劝慰死者亲属不要过分悲痛;五、有故事情节与悲痛气氛的叙事哭歌。哭歌语言生动,声调凄楚,催人泪下。当地侗族认为人死之后听不到说话的声音,只有歌声才能听见,故用歌来对他诉说衷肠。 鸡叫头遍的时候,孝子孝女们痛哭一场,“八仙”吹奏一番,说那时候死者的亡灵离开家庭回归属之地——地府去,哭一场表示难舍难分之情。 守丧期间,全寨3日之内不得唱歌唱戏,吹芦笙或跳舞,以示哀悼。 从出殡到“黄金落窖”。     出殡之日,凡抬死人经过的巷道,家家户户插树叶,岩洞一带则晾白布,以示避邪。出殡之时,一般均沿街由一人专撒纸钱、米,称为“买路钱”,意即给了买路钱,一路不受鬼神阻挠,能够顺利通过。但也有不撒钱米的,如黎平城关附近的上午开寨,他们说这块地方是他们祖先首先开发的,路也是他们祖先开出来的,用不着花钱向谁买路。 茅贡的九潮一带,送葬的孝子每人手拿一根1尺多长用白纸缠绕的竹棒,称为“孝棍”,在前面拜路。其余送葬人手拿3支香烛拜路。大部分地区都由孝子送到墓地,女儿和亲友等只送到村头或寨脚。 出殡的形式,因死者性别的不同而有区别。水口肇兴一带,若死者是男性,则由女婿连喊三声“到时罗——”,即抬杠起步。如死者是女的,则由舅家人喊,并由死者女儿或侄女二人在前引路,她俩一人肩上掮一把系有手巾的雨伞,边走边喊死者的名字,催她快走。说这样死者才愿离去,使抬棺木的人觉得轻松,否则会觉得棺木沉重得走不动。茅贡一带如遇抬棺木上陡坡走不动爬不上时,孝子钻入棺木底部,用身体支撑,意思是用身体背着自己的父母上山,以尽孝道。 龙额岑岜一带,出殡时由长女手执半张开的雨伞走在前头,边走边撒米,以示避邪。即将到达坟地时,孝家把早已备办的午饭祭供死者,并用一只黄母鸡和一碗酸菜置于棺木上,说是送给死者带到“地府”去受用的。 安葬。侗族对正常死亡的人一律实行土葬。对非正常死亡者,将其尸体火化后,才装棺入土。火化的目的传说是可逢凶化吉,使死者不成为恶鬼,也使后代不再有类似不幸。 侗族每家都有固定坟山,历代先祖葬于此山。非正常死亡者不能葬入固定坟山。 坟山讲究风水龙脉,墓地左山称“青龙”,右山称“白虎”,又谓男左女右。一般白虎不能高过青龙,传说若是白虎高过青龙,今后子孙中只出女子(且个个都有本事)不出男子,即便有也是没有出息的平庸之辈,于传宗接代不利。 洞穴挖好后,先用公鸡跳井。即将杀了一刀的大公鸡丢下井坑,鸡便挣扎乱跳,看跳到不能动弹时落在什么地方。若落在井中,即认为方位正确,视为最吉利,若向两边偏差,下棺时将棺木向左或右移动。 下棺之前需用纸钱撒入坑内,为垫底钱,给死者作家底。再撒少许朱砂,朱砂在土内发光,等于给死者房子点上了灯。入土时亲儿子避开,是为了避免死者将亲人魂魄带入土中。 棺木入土放稳后,称之为“黄金落窖”。其意是土能生万物,地可发黄金,孝家窖下一窖的黄金,今后可兴旺发达。掩盖棺木的第一块土由长子刨,然后动手填土、垒坟、安碑。侗族过去没有文字,因此,古老的坟碑都没有刻字。直至明朝以后,才出现有汉字的坟碑。 由于侗族讲究生卒年、月、日、时是否相克,如死者不逢吉年,不能入土则停柩待葬,停柩待葬的形式有:1、死者入棺后,移至寨外,架在木凳上,用杉树皮或草帘盖上以避风雨。待逢吉年,再入土安葬。2、茅贡一带,虽将棺木埋入土中,但不垒坟,称之浅葬,说尚未与地脉接触,不算安葬。3、有的用竹签插入棺木底部,表示棺木尚未落土,待到落土时再抽去竹签。4、肇兴、尚重务弄有同日下葬之俗,即人死后不安葬,待同辈人全部去世后,再统一安葬。这与李宗昉在《黔记》卷三中关于“楼居黑苗……人死入殓而停之,为期合葬,共卜吉,以百棺同葬,公建祖祠”的记载大致相符。 安葬结束后,当天或第二天还要“复山”,即丧家房族众人再去死者坟上察看有何未尽事宜,去时带做好的菜肴,有的还请鬼师念诵祭词,将菜肴等拿在坟前祭供。 晚上,请各位亲朋饮宴。宴后,由一主人在火塘正中上方以黄土、砖头砌一小灶,并在米升上竖一小碑式的牌位,以供祭死者亡灵。待亲朋走时,孝家割一块重约 700克的猪肉给亲戚各自带回。 一月之后,由一亲戚半夜去坟头,用三根芭芒草扫坟头三圈,带回家来供在火塘边的小灶牌位,将米升内的米煮熟大家食用。意即食了烧钱的米,日后定会发达。 至此,整个丧葬过程结束。 本文来自吴定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