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满族人家正房的西山墙外,挂有一个用黄缎子缝制的口袋(有的说是祖宗的龛子),供奉着一位“喜里妈妈”。她不是满族的祖先,她是一个汉族人。满族人为什么要供奉汉族人呢?因为她是老汗王努尔哈赤的救命恩人。关于她的传说,我们得从老汗王脱险说起。 早年,生母额穆齐死后,老汗王努尔哈赤不堪忍受继母纳拉氏的处处刁难,就跑到古勒城外祖父王杲家。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攻破王杲山寨后,王杲被杀,努尔哈赤被抓到广宁(今北镇)城做了人质。 努尔哈赤被俘后,李成梁见他乖巧可爱,便收在帐下当了亲丁。从此,努尔哈赤便在李成梁身边,随侍左右。李成梁认他做了干儿子。尽管努尔哈赤对李成梁心怀感激,但他始终不忘李成梁杀外祖父的深仇大恨,内心里深藏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想法。李成梁有个小妾喜兰,年纪只有十七八岁。李成梁性格粗暴鲁莽,不顺心就拿她出气,使喜兰感到非常委屈。自努尔哈赤到李府后,认识了喜兰,两人年纪相仿,青春年少,一见钟情。 有一天晚上,小罕子给李成梁洗脚,他发现李成梁左脚下有三颗黑痞子,便问:“总兵您脚下这是什么?”李成梁兴致勃勃地告诉小罕子:“哈!哈!总兵我三颗黑痞子是上天赐给的,我能高官厚禄,大福大贵一辈子,全靠这三颗黑痦子了。”努尔哈赤听后不假思索地说: “我的脚上长七颗红痞子呢,还不是照样侍候总兵。”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成梁连忙说:“你快脱鞋,让我看看你这红痞子。”努尔哈赤脱下鞋给李总兵看,果然,努尔哈赤的右脚下长着七颗红痞子,而且排列得与北斗七星形状一样。李成梁大吃一惊,原来几天前,明朝万历皇帝传下圣旨,说钦天监夜观天象,有紫薇星下凡,东北方向有天子象,令他严加缉捕,发现可疑之人,格杀勿论。 李成梁暗想,有七颗红痞子,不是天子象是什么?没有想到这小于竟藏在我的府里,多亏我发现的早哇!本来应该把这努尔哈赤立即抓起来,但他想这小于已经成了瓮中之鳖,明天抓也不迟,没必要深更半夜地折腾。 喜兰见李成梁心事重重便问:“老爷你在想什么呀?”李成梁本不想把此事告诉喜兰,但在喜兰再三追问下,他也想炫耀一下自己,便说道:“老爷我有好事了!你知道皇帝要抓的钦犯在哪里?原来就藏在我们府上,这同我抓到了他,给朝廷立了大功,皇帝少不了要给赏赐,弄好了还可以升官晋爵呢!”喜兰见李成梁这么高兴,便问:“这个人是谁呀?”“就是那个小罕子(努尔哈赤)。”喜兰听李成梁这么一说,吓了一跳,她不敢再问。 夜里,她看见李成梁已经睡熟,趁夜深人静,敲窗户将努尔哈赤叫醒,然后将所发生的一切告诉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也蒙了,不知该怎么办?喜兰把他带到了马棚,牵出大青马,叫他骑马赶快逃命。努尔哈赤临行前跪拜喜兰说:“姐姐,我如果有再生之年,一定要好好地感谢你!”说完,努尔哈赤骑着大青马,带着那条跟他多年的大黄狗,逃出了李府。
标签 : 登陆杏鑫要注册嘛 › 28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也与别的民族不同,并且她们的长相也与别的民族不同,她们带有一点欧美色彩。那么对维吾尔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 肉孜节 这是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共同的节日。阿拉伯语称之为“尔德?菲图尔”节。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尔德?菲图尔”即大节日。回族称此节为“开斋节”或“大尔德”节。新疆维吾尔等民族称为“肉孜节”。“肉孜”一词系波斯语,意为斋戒之意。也有人认为肉孜系白昼、白天之意。因白天要斋戒。总之,肉孜节与斋戒是密切相关的。 水节 新疆维吾尔族传统农祀节日,流行于北疆一带,一般在春天来临前择日举行。“水节”实际上是维吾尔人开展的一项集体公益活动。人们在长者的带领下,来到水渠头和泉源地,挖泉眼、清水渠。妇女和孩子们身着新装,边劳动边游乐。傍晚回家途中,人们还举行骑车比赛等活动。 都瓦节 是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的传统祭祀节日。节庆日在农历四月五日前后,主要流行于喀什、和田等南疆地区。“都瓦”(音译)为宗教用语,意为“祷告”、“祈祷”。届时,人们都上坟培土,点灯诵经,悼念亡故的亲人。此节相当于中原内地的“清明节”。 播种节 新疆维吾尔族传统农祀节日。流行于哈密、吐鲁番与南疆一带。每年农历四月十日左右举行。节日期间,全家扶老携幼,带着食品,来到地头,一起祈祷,然后 下地播种。人们祝愿种子生根发芽,禾苗茁壮,颗粒饱满,获得丰收。
柯尔克孜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有着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民族风俗习惯,让我们了解一下柯尔克孜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掉罗勃佐节 是柯尔克孜族非常古老的一个节日。每年公历3月7日至9日举行,节期一般为3天。 此节是为纪念柯尔克孜族一位英雄人物掉罗勃佐而形成的。据说很早以前,一位名叫掉罗勃佐的柯尔克孜族英雄,因不堪忍受外族的欺侮,带领40位柯尔克孜族勇士,与压迫者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在一次交战中,掉罗勃佐孤身被敌军包围,虽然他勇猛拼杀冲出了重围,但胯下的坐骑已身负重伤。它驮着主人脱离险境来到一片茫茫戈壁后,因流血过多而死去。掉罗勃佐为了悼念心爱的战马,拔下一小撮马尾,做了一把柯亚克琴,傍马而坐,拉起了对马思念与哀悼的乐曲。这悲壮的琴声,随风传到了掉罗勃佐亲密的战友那里,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英雄身边,为掉罗勃佐的平安脱险雀跃欢呼,并举行了盛大的庆典仪式。从此这一活动流传下来,成为节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掉罗勃佐节不再单纯地以纪念性活动为其主要内容,而是逐步发展成为老年人和青年人相互祝福的节日。节日期间,全阿寅勒(草原村落)的人欢聚一堂,共同聚餐和祝福,并举行各种体育和游戏活动。夜晚,人们围坐在一起,倾听老人们娓娓讲述掉罗勃佐的故事,直至深夜。 马奶节 柯尔克孜族传统节日,柯尔克孜语称之为“克米孜木润杜克”。节日在每年入夏时节,时值双子星在天空正西方初次出现的第二天,亦即公历5月22日举行。柯尔克孜人自这天起开始生产和食用马奶,故此要举行一番庆祝活动。节期一般为三天。 节前,各家准备好足够的马奶子和其他奶制品及肉类食物。节日当天日出更时,全家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来到拴马处,由家长抓住马鬃,进行祈祷。家中老年妇女负责挤马奶。先将一小木碗初奶(刚挤下的奶)喂马驹,又将一勺初奶喂给家里的最小者,以祝马驹茁壮成长,子女纯洁幸福。然后,主人宰羊煮肉。午时更前,人们成群结队地拜节,祝贺人丁兴旺,生产丰收,主人则用马奶、肉食、油炸食品等招待客人。 谢尔乃节 柯尔克孜族的传统节日,亦称“西依耐”或“依里特依西”。此节约在每年盛夏的6月或7月份择日举行。 谢尔乃节这一天,全阿寅勒的人们坐在一块平坦的、绿茵茵的草地上,铺开数十米长的桌布,上面摆满各家带来的节日食品。阿寅勒的男女老少围坐在餐布四周,共享食物,畅饮马奶酒。餐毕,年过花甲的老人向全体阿寅勒的人们祝福,接着,抱起“库姆孜”琴弹唱起一首首歌唱幸福生活的赞歌。然后,由“伊尔奇”(民歌手)弹唱一段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的片段。欢乐的谢尔乃节,在柯尔克孜人传统的叼羊、赛马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结束。
18世纪初,朝鲜贫苦边民不堪忍受封建统治者的压榨和灾荒饥饿之苦,不断从朝鲜冒禁越江进入中国东北。19世纪中叶,开始大批迁入,并在与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东北边疆、长期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朝鲜族。 朝鲜族服饰的特点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男子穿的裤子裤裆肥大,便于盘腿而坐,裤脚系上丝带,颜色多为灰、棕、黑色,青壮年一般不穿素白衣服,多穿灰、黑裤,白上衣加黑坎肩。 朝鲜族喜穿白色服装,故有“白衣民族”之称,但男女老少又各有风采。男子上衣短瘦,外加深色坎肩。裤管肥硕,系以裤带。外出时多穿上斜襟、布带纽扣的长袍。女子着衣、裙。短衣斜襟、无扣,以布带在右肩下打蝴蝶结。裙有长、短之分以及简裙、缠裙之别。节日期间,老年、中年妇女和少女都穿裙服,其色彩鲜艳、婀娜多姿。其中的“七彩衣”袖管由七彩绸缎拼成,更加绚丽多彩。勾鞋是朝鲜族特有的船形女式胶鞋。 年轻女子喜在袖口及衣襟处镶饰彩色绸缎边。老年妇女冬天外面加穿皮毛为里、绸缎为面的坎肩。裙子分筒裙和缠裙两种,又有长裙和短裙之别。中老年妇女多穿缠裙,系宽腰带,内套白色衬裙,再将外面的裙子缠裹下身,最后把裙子左下角提起掖在腰带内,这是雍容华贵的象征。年轻妇女可以穿缠裙或褶裙,未成年的少女只能穿褶裙,褶裙为直筒式,腰间有很多细褶,宽大而飘逸。
居住在黑龙江的柯尔克孜族有很严格的族规和家法。他们的家庭结构,一般是由祖孙三代或三代以下直系亲属组成的,都是以家为基础的家长制家庭。祖父或父亲做家长,家长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家庭中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全家人都要无条件服从家长,特别是在处理家庭经济或对外关系上,家庭成员必须听从家跃的决定,绝对不准违背家长的意志,如果有所违背,就是违背了家规。对家长的威信,不得以任何形式有所损害,全体家庭成员,都要自觉地维护家长的威信。 柯尔克孜族的家庭中,女的要服从男的,小的要服从大的,全体家庭成员都服从家长,男尊女卑相沿成习。按照家规,父母对子女有命名、抚养、教育和料理婚嫁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送终的义务和继承家产的权利。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重礼节、敬宾客的民族,父母对子女从小就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在路上相遇,两人都要用手托胸躬腰互问“萨拉姆”或“瓦克西”,其意是问好。家里有远道而来的宾客,这是全家人的大喜事。无论是亲戚、朋友,甚至是路遇的陌生人来到家中,都要热情相待,对宾客招待不周,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招待客人要用最好的饭菜,要有肉、“纳红”、“西仁吉鲁什”、抓饭等。柯尔克孜族的礼俗,客人吃的东西,在碗里要留一点,不能全吃光,以此来表示主人招待得很丰盛。客人吃羊肉时,要先取出一部分送给主人家的主妇和小孩。 对远道而来的客人,主人要扶他下马;晚上安歇时,女主人要为客人铺被子;客人睡下后,女主人为其盖被子。当客人告别时,主人要为其备马,要扶客人上马。平时邻里相处,也要热情待客,也要用马奶、酸奶、奶皮等食物招待客人,美味共享。认为这样做,才符合家规和家风。
白食。是蒙古族人民喜欢吃的奶食品,蒙古语称作“查干伊德”,是纯洁、崇高的食品的意思,蒙古族崇尚白色。蒙古族人民好客,招待尊贵的客人,主人首先要敬献白食。逢喜庆宴席或逢年过节,热情的主人也要首先端出一盘洁白的奶豆腐或奶皮子,让客人品尝;儿孙晚辈过生日或结婚典礼,长辈老人要飨以鲜奶,表示良好的祝愿;家中如有亲人出门远行,也要用白食祝福一路平安。 白食分为食品、饮料两种,奶制饮料有鲜奶、酸奶、奶酒、生熟酵酸奶、混合回锅奶酒等;奶制食品有奶豆腐、酸奶豆腐、奶酪、奶酥、奶皮、奶油、黄油、奶渣子、黄油渣子、白奶豆腐等。 红食。红食是肉食品,蒙古语称为“乌兰伊德”,是红色食品的意思。蒙古族的饮食习俗是以肉食为主,谷物为辅。肉食主要是牛羊肉,其次是山羊肉和骆驼肉,马肉很少吃,白马肉则绝对不吃。红食吃法多种多样,一般常爱吃的是手把肉,也吃炖羊肉、烤羊肉,宴席则摆整羊席,特别高级的是蒙古八珍。 夏天大多吃羊肉,俗谓“汤羊”。《元朝秘史》中载:“……百姓羊群里,可每年出一个二岁羯羊做汤羊。”可见其历史之久远。冬天吃的肉俗谓“冬食”。因入冬以后草场草料缺乏,牲畜易消瘦,所以一入冬,在牲畜尚留有秋膘时,集中宰杀一部分,加以晾干或冷冻储藏。这部分冬食一直吃到来年夏初。
达斡尔族的丧葬习俗有其鲜明的特点。达斡尔族每一个“莫昆”都有自己的公共墓地,达语称做“蒙干”。在公共墓地里,长辈葬在山冈的高处,晚辈依次往下埋葬,兄左弟右,夫左妻右,亡者入葬时都是头朝北安放。 达斡尔人的丧葬类型一般人实行土葬,小孩死后实行树葬。萨满死后,要在他出生地实行树葬,其棺材要用三个人字架支起,数年后再拾骨实行土葬。患传染病死亡的和非正常死亡的实行火葬。 达斡尔人的葬具早期是用桦树皮制成筒状装裹尸体,后来受到汉族影响,葬具开始用木棺。人死之后,要在西炕下搭尸床,尸体头南脚北停放,上盖白布或黄纸,在灵前设桌置供,儿女跪在尸旁守灵,并要给死者装烟敬烟,守灵时忌猫狗入室,从早到晚要三奠三哭哀。在三天后入殓,人殓时要用金纸剪日、银纸剪月,分别贴在棺内左右方,以此祝愿死者到光明世界,人殓时要抬起遗体在室内由东而西循太阳出没的方向转三圈,然后抬出室外殓入棺内,灵柩停放在房西侧事先搭好的灵棚内。灵前设桌置供,由子女守灵。 出殡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在灵前女儿站在第一排,儿子站在第二排,侄辈站在第三排,远族站在第四排,亲友站在第五排,由司仪致祭文,家人和亲友号哭志哀。达斡尔人随葬品除餐具和烟具外,还有殉马习俗,把死者生前喜欢的马牵到灵前,由死者子女向马献酒,把酒洒在马的四蹄上,然后宰杀,认为死者在阴间便能驱使此马了。 送葬时是用人抬棺木,如坟地距离太远,便用车送,如用车送,死者长子要身背马缰,走在灵车的前面。到墓地后,要由子女在棺材的四角培土,然后亲友才能培土成坟。送葬归来时,要在丧家院外把送葬的灵车掀翻存放,在门前燃起一堆火,送葬归来的亲友都要从火上跨过,认为这样鬼灵便不能跟回家中,丧家的子女要在门前跪迎亲友,然后用殉葬的马肉来款待亲友。 达斡尔人服孝的习俗是,长辈死,妻子和子女、侄女穿全身白孝,时问为三个月,服孝后再素服三年。死者的三代叔伯侄和弟弟,其腰系白孝带,男经左肩、女经右肩挎过,带端下垂到脚踝,服孝期为两个月。莫昆近亲腰系孝带,带端垂至衣的下摆,服孝期为一个月。在服孝期内,女的不佩戴首饰,男子不理发,不参加婚礼,不参加娱乐活动。在孝期的99天,举行除孝仪式,由近亲参加,向死者祭奠,在焚烧纸钱的火焰上,把脱下的孝服摆置三次,从此结束孝期。 人死后的头一年的除夕夜,要在死者睡卧处置枕褥,摆供品,枕下插放点燃的烟袋,由儿媳跪在铺前守候,来拜年的晚辈都要向铺位磕头敬酒;午夜后收起,第二天早起再如是摆放,到初三为止,三年后不再祭祀。达斡尔人的丧葬习俗虽然受到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影响,但他们把这种影响又民族化了,这样就具有了本民族的特色。
在清代鄂伦春族实行族外婚,一夫一妻制,严格禁止同一氏族内的人和辈分不等的人通婚。由于父权制的确立,妇女已完全失去了婚姻恋爱的自由,男女婚姻完全由父母包办。如果有因男女恋情而私奔、逃婚的,或同一氏族及不同辈分的男女发生性爱关系的,抓回来或被发现后都要受到严厉的惩处,轻者遭毒打,重者被赶出氏族甚至被处死。 定亲。鄂伦春人定亲是由男方家请媒人到女方家去说亲。女方家轻易不许诺,这样以示庄重。经几番求说,女方家如同意,便用隐语点明,媒人一听此隐语,便立刻下跪磕头,代男方家长表示感谢。女方家长此时要说明彩礼条件,媒人边听边满口承诺边磕头,媒人行磕头礼后,两家便算定亲,不再另立婚约。 鄂伦春族也实行指腹婚,父母双方是知心好友,妻子怀孕便指腹定亲。如都是男孩便结为干兄弟,如都是女孩便结为干姊妹,如是一男一女,便定亲,成年后要结为夫妻。 认亲。定亲以后,男方选择适当时机,女婿由母亲和媒人陪同,携带酒肉到女方家认亲,女方家邀请族人、近亲举行认亲宴会。席间女婿要给除岳父岳母之外的所有长辈敬酒。认亲这一天,女婿女儿如已成年,便“合房”。姑娘由婶或嫂修正鬓角、眉眼,头上盘辫。傍晚,婶嫂们在“歇人柱”左侧安排双人铺位,要举行吃老考太仪式,“老考太”即煮熟的肉黏粥,一对新人吃时要共用一只碗、一双筷子,一人一口地吃下,共用餐具的意思是表示将来同甘共苦,吃黏饭是表示新人能白头到老。 结婚。结婚要由男方提出,男方的经济条件、身体条件具备,便要给女方送彩礼,彩礼有马匹、布匹和丝线之类,结婚日期由双方商定,这一天男女也要同房。鄂伦春族结婚前同房习俗是群婚古俗的遗留,同时也有其社会原因,因清廷征兵,50天必须报到,当时征战频繁,被征调后,多数是战死在沙场,男女双方父母为了能让孩子留下后代,便让他们提前同房。 鄂伦春人结婚,是在吉日的清晨,新郎由自己“乌力楞”的兄弟姊妹陪同,骑马前去女方“乌力楞”迎亲,女方由三四名男亲家、三四名女亲家、一位嫂子和几名男童陪同新娘,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迎着太阳出发。此时,男方家由新郎的父母和两名男礼宾、两名女礼宾,组成迎亲队伍,携带酒肉前往,在中途停下,燃起篝火,等候女方的送亲队伍。当送亲队伍一到,互相介绍相认,新郎的父母、男女礼宾要向送亲的男女亲家一一敬酒,互相祝贺,接着席地而坐饮宴。席间,送亲的男童适机抓起酒杯登鞍奔驰,迎亲的青年男女便上马追赶,双方追逐嬉戏,策马驰骋。此时,新娘突然拍马驰入林中,新郎便立即拍马相追。当两人偕行而返,在欢乐的气氛中众人上马驰往男方家的“乌力楞”。新郎新娘在“歇人柱”前同拜天地,新娘朝拜公婆,这便举行了正式的婚礼仪式。礼毕设宴,全体族人亲友,按长幼为序分别入席,席间,新人敬酒,长辈和亲友祝新郎新娘家庭幸福,白头到老。
鄂伦春人认为河水中有河神,钓鱼时严禁往河水中撒尿或吐唾沫,认为这样会触怒河神,钓不到鱼。在狩猎时,不准把木棍横放在经常走动的路上,认为这样受阻,打猎不顺利,木棍要顺着放。猎获到的鹿、犴、野猪、熊等大动物,其心、肝等内脏,除参与狩猎的人共享外,余下的要留给自己家人享用,不能送给外人,更不能卖给外人,认为那样会失去下次打猎的运气。 由于对熊的图腾崇拜,猎到熊后,要就地割下熊头放在树权上风葬,不能带回家中,不吃熊头。猎人猎到熊、虎等野兽,要用术棍将其嘴撬开,用木棍支起,令其张嘴,认为这样就不能被其伤害。用狍哨引来的狍子,打到后,不能割断脖子,认为否则下次就难以诱到。 猎到鹿、犴、野猪、熊等大动物,开腔后其心肝内脏要和舌头连在一起,不许割断,待下锅煮至半熟后,方可割断,认为否则不能再猎到野兽。在密林中,看到正在孵卵或哺乳的雌性禽兽,不准猎取,认为打了这样的野兽,会受到山神的惩罚。不准打正在交配中的野兽,认为否则会受到野兽的诅咒,后世会不得安宁。如果猎取熊、虎、豹等凶猛野兽,不准说“打”,而要说“旷迭仁”,猎取了也不能说死了,而要说“睡觉了”,或“休息了”。 在密林中狩猎,不能诅咒野兽,如说“把腿打断”、“一定要把它头割下来”等,认为这样会受报应。打猎时不准喧哗,认为这样会惊了野兽的魂。猎人上山打猎或去捕鱼,吃饭时都要先敬山神“白纳恰”。其仪式是割下三块肉抛向空中,用手蘸酒,向空中弹二次,以示对山神的敬重,认为这样山神能保佑狩猎丰收。猎人出猎时,不能事前说要猎取多少,认为猎取多少那是山神“白纳恰”给安排的,否则会触怒山神,要受到惩罚。
彝族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据彝族太阳历的说法,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太阳在运行轨道上最正的一天,正午时太阳照射到人身上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把这天当作喜庆的日子。 由于彝族人认为火炬可以驱鬼除邪,故点燃火把后要照遍房屋的每个角落,有的甚至整个村寨的火把队要挨户走一遍,然后还要欢聚于村头寨边、田野山坡耍火把,举办篝火晚会。身着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围于篝火堆旁,尽情歌舞,彻夜不眠。节日之夜的彝家山寨,到处都是火的世界,歌舞的海洋。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射箭等活动热闹非凡。“火把节”也是青年男女播种爱苗、传达情意的好时机。 关于“火把节”的由来,民间传说源于彝族百姓用火驱赶天王派到人间糟蹋庄稼的害虫的历史;有的传说是为了纪念古代先民以火攻战胜魔王的斗争;大理一带传说源于南诏皮逻阁火烧松明楼事件等等。实际上,作为一个祈丰年的节日,它的起源主要还是因为早期彝族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屈服、依赖以及对火的崇拜而产生的对“田公地母”的祭祀。今天的“火把节”,宗教祭祀性的内容已逐渐减少,娱乐性功能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