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65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鑫注册平台官网_详解我国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我国的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省,少数散居在内蒙古和内地一些城市。朝鲜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延边地区,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全面发展。延边地区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之乡,又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人参、鹿茸均驰名中外。 朝鲜族素以讲究礼仪著称,有“东方礼仪之邦”的美誉。与人交往特别注意用语。朝鲜族有三种阶称,即“尊敬称”、“对等称”、“谦卑称”。晚生对长辈须操“尊敬称”,妻子对丈夫也都用尊称,就是兄弟姐妹只要大一岁也必须用尊称,不能叫名字。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否则是一种失礼,就要受到舆论的谴责。 给老人过“花甲”(六十大寿)是朝鲜族人尊老习俗中的最庄重一项,届时要摆上丰盛的美味佳肴,把全村老人都请来,共享其乐,在席上频频敬酒,祝愿老人延年益寿。 朝鲜族不但尊老还爱幼,新的生命一降生,就要举家接连庆贺几天;子女满周岁时,更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亲朋好友都要到场祝贺,以后每年给孩子过一次生日。 朝鲜族的房屋与众不同,独具特色,以平房为主,分外部结构两部分和内部矛盾结构。外部结构也有许多特点。以前房屋多用木搭架,屋顶用稻草、谷草或瓦盖顶,墙壁是泥墙刷白色,房柱有圆的、方的,圆柱有鼓肚的也有直的,方柱有四角和八角的,尤其是鼓肚的圆柱将房子装饰得雄伟壮观,房柱的顶端有梁和檩,雕刻成各种形状的壮斗拱托住屋顶房檐。房顶过去多苫草,现在都有屋脊、分悬山式、庑殿式和歇山式,悬山式是两落水的屋面,庑殿式是四落水的屋面,歇山式是悬山式上半截和庑殿式下半截的混合体,四周形成飞檐,显得雄伟漂亮。外墙礕过去大多是土墙,现在以专代替,土墙是先用秫杆扎成帘子,然后里外抹泥和沙土。 内部结构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中间为灶间,一边是仓库没有炕,有门和灶间相通;一边是住屋,全部铺成炕。住屋分上屋和下屋,一般下屋是热炕头供老人居住;上屋隔成二间,朝阳的一间作为客房,另一间作为儿子的卧室,各间用横推的门板隔开,随时能挪走隔板成为一个大间,便于聚众活动。每屋都有通向外边的门,门上的棂子有各种式样的格纹棂和雕花棂构成,糊窗纸现多改为玻璃门窗。客人进屋男女有别,男人进客房,女人通过灶间进大铺炕,否则为失礼。

杏耀注册登录网_为您详解白族的风俗习惯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是白族的族源地、祖居地和主要聚居地,约有80%的全国白族聚居于此。此外,云南昆明、丽江、怒江、迪庆、保山、玉溪、楚雄、文山、临沧等州市都有白族聚居区。湖南省张家界、湘西,贵州毕节、安顺,四川凉山等地也都有白族。 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白语叫“武增”,是“本境福主”的简称,意即“我的主人”。他们是白族村社的保护神,有的一村供奉一个本主,也有几村供奉同一本主的情况。只要和白族村社有密切联系的人和事物都可以成为本主,所以在本主神祇中既有原始宗教色彩浓厚的山川树木、虫鱼鸟兽之神,也有佛道之神、儒家典范人物及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既有王室、贵族,也有英雄、平民;既有白族人物,也有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物。每位本主都有自己的节日,就是本主庙会。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明清以来,白族服饰,一般说来,男子的服装各地大体相同,妇女的服饰则各地有着差异。 男子一般缠白色或蓝色包头,上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下穿白色、蓝色长裤。洱海东部白族男子则外套麂皮领褂,或皮质、绸缎领褂,腰系绣花兜肚,下穿蓝色或黑色长裤。出门时,常背挂包,有的还佩挂长刀。 大理一带的女子多用绣花布或彩色毛巾缠头,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衬结纽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穿蓝色宽裤,足蹬绣花鞋。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词语,它就是:风花雪月。解释: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惠子是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

蒙古族人极为好客,并有待客的礼俗。如请客人吃手把羊肉,必以一条琵琶骨配条长骨请客人先吃,牛肉则以一根尾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进食。整羊肉称“看斯”,请客人吃“看斯”,表示尊敬和隆重。 在隆重的宴席或祭奠上,主人要唱“进献看斯词”,从古代传统一直唱到当时的盛宴或祭奠,然后由晚辈用银制的蒙古长刀将整羊的羊头皮割成几个小块献给长辈以飨天、地、火神,随后将羊头撤走,把席上的整羊脊按一定顺序,割成方形,将零碎肉发给在场的小孩,而后请客人拿刀割肉进餐。接待贵客,必须用肥尾大羯羊做全羊席。 姑娘出嫁前,须煮羊胸脯肉吃,以示送别。羊的小腿骨、下巴颊、脖子肉等,多是晚辈和小孩的佳肴,蒙古族祭灶要用羯羊胸脯肉供奉。祭敖包、祭神佛,讲究用当年的羊羔肉做供品,平时进食先敬老人。 蒙古族的奶制品被认为是纯洁崇高的食品,因此招待客人时,先敬献“白食德吉”(一件或一块完整的食品先尝的叫“德吉”)。在喜宴上,主人必先端出一盘洁白的奶豆腐或奶皮子,让客人品尝。家中有亲友要出远门,要用白食祝其一路平安。结婚典礼、晚辈生日时,长辈要飨以鲜奶,表示良好的心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蒙古族吃手把肉与全羊席的某些繁礼缛节已经简化,但盛情待客、敬重老人的风俗一如往昔。

满族是河北省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其聚居区除丰宁满族自治县、青龙满族自治县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外,在承德市也比较集中。在历史上,满族人民长期过着渔猎生活,其固有的衣食、婚育、丧葬、礼仪等习俗,在聚居区内仍流传了下来。 就饮食方面来说,粘、凉是满人食品的最大特色,喝红豆粥吃苏籽油,酸菜、火锅,并好饮洒,爱吃猪肉。一般的满族群众平时喜欢以米、面为主食,常见的有小米面贴饼子、窝窝头或高粱米粥、高粱米饭、杂面条、玉米渣粥。夏季暑热,喜食水饭——将小米饭或高粱米饭用凉水泡后食用。菜肴讲究色、香、味、鲜。烹调方法和原料视家境而不同,有煎、炒、熏、炸、焖、烧、熘、烩、氽、炖、熬、煮等十几种。 在衣饰上,旗袍是满族的主要服装,男女皆宜,并都喜欢在旗袍外套上坎肩。女服讲究纹饰,男人好穿皮叉裤、靰鞡鞋,并喜欢用布条打“算盘疙瘩”做纽扣。 在居住上,满族人爱住四合院。门口盖门楼,进门有影壁墙,后立2米高“锁龙杆”。主房坐北朝南,进门即是厨房,也叫外屋。东西屋为卧室,亦称里屋,睡火炕者居多。 在婚育上,媒人先带女方到男家“相门户”,若姑娘留下吃饭,即表示同意这门亲事,否则为不同意。迎娶时半夜出车,新娘在炕上端坐一日,称坐福。生育带有浓郁狩猎民族古风:产妇把炕席卷起,铺上谷草,坐在草上分娩,并给婴儿“枕以硬枕,务平其脑后”。在丧葬上,满族人把年逾70岁去世的称为喜丧,曰白喜。清初便盛生火葬,偏远农村仍有土葬习俗,葬后三日“圆坟”,七七则以肉供祭之。 在礼仪上,满族人崇尚礼节,敬老之俗尤甚。相见礼俗为请安、间好、打千儿、半蹲、抢见礼、顶头礼等。“八旗旧家,礼法最重”,媳妇必须规规矩矩,姑娘却不受礼法约束。 满族人不仅能骑善射,而且喜歌好舞。生活在青龙县的白、蓝旗满人,尤好闹秧歌。青龙的满族秧歌基本保留着传统的庆隆舞原型,即“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做势,蟒蛇舞状……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舞姿男女有别,形式昼夜不同。自日踩高跷,以女舞为主,锣鼓轻点,啦呐悠扬,数十名女子动作舒缓典雅。齐扬水袖,微扭柳腰,身轻如云,依韵飘渺。一名男子领唱吉颂之词,为族中老者敬福祝寿。夜里多以男舞为主,不踩高跷,锣鼓重,唢呐急,舞姿粗犷热烈。在一名主角带领下,数十名男子平抬双臂,边跑边抖,长队跑成图案,俗称“跑斗子”或“挂斗子”。舞者多模仿古代狩猎和行军布阵场面,如八卦阵、五角阵等。三通鼓为一场,尔后围成圆圈,由二人在圈内表演棒棒鞭对打。棒棒鞭又名金钱棍、花棍,用竹子或细木做成,外饰花纹,两端有长孔,内装铜钱。二人舞毕,数十人排列成阵,按套路上下左右摆动敲击,声响清脆,节奏铿锵。最后以男女对唱《十二月》、《十二针扎》等民歌直至子夜尽兴方散。

瑶族一般以父系血亲建构,五代左右为房族,十代左右为宗族,房族内严禁通婚。由于世代居山,大分散小聚居,三代为房的较为普遍,五代后便开始疏远了。 在瑶区,小则三五户,大则八九户构成一房,十户以上构成一房的不很多。每一房均设一香火牌位,有一位香火头,他同时也是房长。 担任房长的必须经过度戒。他的主要职责是每月初一、十五两日给香火牌位的列祖敬香火,每年农历春节、七月十四聚集房族成员杀生祭祖宗,盘王节敬盘王(盘瑶系统),达努节敬密洛陀(布努瑶系统)。房长不负责调解房内纠纷。房内兄弟姐妹互相帮助。绝嗣户的财产由房内各户平均分承。同一个姓氏并能找到最古的老祖的,便是同一宗族。宗族的概念便是同姓共祖,伸缩性很强,有的仅十来代,有的数十代。 同一宗族除较为接近的支系外,其他离得远的甚至还可以通婚。每一宗族都有一位族长,由德高望重、精通族史、为人正直的老者担任,他的职责是撰写族谱,主持宗族祭奠、调解纠纷、经营宗族共有田产以及族外交际事务等等。 族长无报酬。有的地区选族长不讲究年龄辈分,有德有才者上(如金秀花蓝瑶),破格上任者比比皆是。此外,族长还是宗族中最有“法力”的道士。

在我国西南地区,一些地方的壮族女子的头巾、发型,是区别已婚、未婚的标志。桂西风山县长州、砦牙乡,未婚少女包纯白头巾,两头各织三条1厘米宽的五彩线,两端缀白色缨丝,包成羊角形。已婚少妇包白底蓝线方格巾,两端为黑白混缨丝,包成盘形。 桂西都安、大化已婚妇女头上盖白底花边毛巾,未婚姑娘叠三四层如毛巾大小的方块盖在头上。桂中武宣、象州县姑娘戴不封顶的黑色、青色、蓝色箍头帽,四周有珠饰;中年已婚妇女扎白毛巾。 桂北环江县、宜州市女子婚后用二三尺长的黑布,叠成三寸多宽的长带,把头发包起来,让头巾一端在右耳上露出一二寸,形如独角,以区别于未婚少女。 桂西南龙州县女子发式,刘海直垂前额的为未婚少女;前额刘海梳向右边,用发夹夹起,左、右两边仍留刘海的,表示已有未婚夫或已婚但未生育;不留刘海,往后梳髻则表示已有孩子。桂西都安、大化县姑娘多剪短发,前额留刘海,或留长辫;已婚少妇则挽髻。 桂西北天峨县白定乡未婚姑娘散披长发,或由右向左绕,用白印花毛巾包扎;已婚的由左向右绕,扎上头巾或梳髻。 桂北柳城县古砦乡未婚少女剪平肩发,用绸、布将发扎于头上如双角;未婚姑娘打双辫,辫尾红绸结,前额有刘海;已婚女子平肩发,左耳后红绸结;已生孩子的少妇齐肩发,不编不结;寡妇独辫或盘髻。 桂北宜州市山木寨未婚姑娘留一根长辫,系红头绳,或下垂或盘于头顶,人称“长辫妹”;已婚者剪辫。在歌圩上,从头巾、发式便知女子未婚、已婚,对未婚者可以跟她唱情歌,对已婚者只能唱盘歌,搞错可就麻烦了。

杏馫1980_傣族人是如何过端午节的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同样也是很多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会过的一种节日。那么傣族就是这些过端午节的少数民族之一。随着时代的进展,端午节已经慢慢失去了原来过节时浓烈的气氛,一般都只是在外买点粽子回来吃。然而傣族人民在过端午节的时候跟汉人还是有着一些区别的。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下傣族人民是如何过端午节的吧。 傣族的“粽包节” 农历的五月初五,傣族人民称端午节为“粽包节”,这一天是云南红河元阳县乌河湾河坝的傣族同胞,欢度一年一度“粽包节”的日子。这一天十一点以后,参加粽包的元阳傣族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未婚的小伙子们手拿粽包,欢欢喜喜朝老丙大龙潭大芒果树下的草场聚集。 粽包是用粽叶、竹叶或苞茅草叶把掺拌着花生、腊肉、紫米(有的还放一段半指长的木姜细枝条)、糯米,用这些叶子把米包裹成三角形或圆柱形、雀鸟形,然后用水煮熟食用,粽包味美清香、爽口,非常好吃。 傣族的“对歌节” 每年五月端午这天,红河两岸的傣族男女青年,都要汇集于马街乡乌湾村的那丙大龙潭过“对歌节”。对歌这天,各村男女青年盛装而来,开展男女之间和村与村之间的对歌比赛,从太阳出山一直到日落西山。老人小孩带着干粮来听唱。对歌节是男女青年交朋友,找对象的极好机会。 有的男青年吹起叶子伴奏,歌声此起彼伏,悦耳动听。歌唱完后,小伙子们开始丢粽包给自己看中的姑娘,姑娘们则报之以喜悦的笑脸,拣着粽包。于是,红河州元阳县一对对男女青年手拉着手,分散在草场四周,互相倾诉衷情。这时,老年人和小孩们便拍着手巴掌,“叱喝,叱喝”地欢喊着,直闹到夕阳下山。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我国黎族妇女的传统服饰-黎裙

据《汉书•地理志》载,古代黎族“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这种“贯头”式的服装,新中国成立初期仍可见到,但大部分黎胞已改着汉装,只有妇女还保留着筒裙的习惯。 其衣饰变化规律大致如下:上衣方面,从无领无扣贯首到无领无扣开胸对襟,再到有领有扣右襟;下裳方面,从短筒到氏简到裤子。妇女多束售于脑后,押以骨替,披绣花头巾;上衣多为黑色,宽袖,无扣,对襟开胸,带贴身布兜;下身穿筒裙,常服筒裙为一块三条浅蓝色的横纹黑粗布做成筒形,围在臀部,作为其民族服装的筒裙下文详及。喜带项圈、手钩、耳环。环垂至肩。男子结鬃缠头,上衣无领,对襟开胸。常年赤足。 这种情况,新中国成立后已大大改变。黎族的筒裙,多用攀枝花(木棉)、野生爬地毛藤、山麻纤维纺织而成。分特长、长和短三种。从腰至裙边织满花纹,花纹有几何线条、动物纹、花卉图像,以及婚嫁礼仪中的人物图像等,花纹间镶嵌金银箔云母片或羽毛,闪闪发光,富于动感。 黎族妇女编织筒裙,早从战国时代开始,宋代已颇负盛名,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已有记载:“妇女率著黎桶,以布全幅,上与下紧连,自项至肠不接续,四周合缝,以五色花绒刺其上,裙钗作数百细招,用布至10余丈,长不能行,则结其半于腰间;累累如带重物:”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样式,是比较长的。而最古老的本地黎的筒裙则是比较短的,筒裙尾在膝盖以上十多厘米,而见比较窄。 筒裙一般由四幅布合成,分筒头、简腰、筒身、筒脚四部分,织花以简身为主,花纹图案多达120多种,工艺细致复杂,黎族女同胞一般从少女时代开始,就利用工余时间为自己精心编织一件筒裙,以备出嫁时用。 人们判别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就看她自己织的简裙。现在不少黎族姑娘平常己着汉装,但出嫁时一定要穿上自己织的简裙,一则展示自己的才华,二则让老祖宗承认自己是黎家的后代。可见其深厚的民族感情。 黎族妇女编织筒裙的技艺,还与元代著名纺织家黄道婆有关。她曾到过崖州,“教以纺造、弹织之法,与夫错纱、衬色、综线、茶花种种窍妙”。又把黎族编织筒裙的技艺传往他乡,这是黎汉文化技术交流的一个见证。 我国妇女着简裙者不只黎族,还有傣族、佰族、景颇族等,但各族风格不同,傣族妇女“衣白布窄袖短衫,黑布筒裙”,以罗布制作,裙较长,清丽、洒脱,与傣族同胞喜近水居,爱清洁有关:低族筒裙则较粗糙,制作也较简陋。以至形成以上大同小异的特点。

杏鑫咨询304724_以“擦尔瓦”为代表的彝族传统服饰简介

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彝族服饰种类丰富,色彩纷呈,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服饰品种多达300多种。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彝族传统服饰的特点。 在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彝族男子就头梳尖髻身披毡子,千百年来彝族服装仍保留着民族特点。男女身披擦尔瓦羊皮披毡。擦尔瓦白天当做衣服,晚上当做棉被,下雨当做雨披,四季均可用。它形如斗篷,用羊毛织成,长到膝盖之下,下端缀有毛穗子,往往为深黑色。 彝族擦尔瓦是最具代表性的彝族服饰之一,与彝族族源和悠久的历史息息相关,含有古老文化的象征意义,并且始终影响着彝族千百年服饰的演变及发展。擦尔瓦在彝族人民生产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彝族人民以之取暖防身、挡风避日,夜为被,坐为垫,披为彩,具有耐磨、御寒、防潮等实用价值。 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着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叫做“天菩萨”,彝语称为“子尔”。外面裹以长达丈余的青或蓝、黑色包头,右前方扎成拇指粗的长锥形的“子尔”——汉语称“英雄髻”。男女都戴耳环,男子只戴左耳,女子双耳均戴,男子以无须为美,闲暇时会把胡须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缀红丝线串起的黄或红色耳珠,女子以颈长为美。 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除小凉山和云南的彝族穿裙子外,其他地区的彝族妇女均穿长裤。许多支系的女子长裤脚上还绣着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丰富的花边,特别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照人。 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又以大小数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泡镶绣而成。 彝族少女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童裙,梳着独辫。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进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 15岁以后,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时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

东乡族在人病重而临去世之时,首先请阿訇念经祈祷,称之为念“妥卧”(towo.“讨白”一词的转音)。其目的一是求真主赦免病人犯下的罪过;二是祈求减轻病人离世的痛苦。 人去世后,先由家人将亡人的眼睛闭上,从病房将亡人抬入上房,之后由几个家人守亡人,其余分头去通知“哲麻尔提”(即教坊,以清真寺为中心的教民民间组织单位)、亲朋好友。通常情况下,当天埋葬。 丧事的具体指挥由哲麻尔提的学董承担。首先组织教坊的人(一般每户来一人)去挖墓,而后请阿訇或拱北的老人家(教长)来亡人家里念经。在念经的同时,亡人的家属或亲戚将亡人尸体放在洗尸的水床上替亡人洗大净。丧者如为男人,由舅舅家来的人为其洗尸,如丧者为女人,由娘家来的人为其洗尸,无论男女,均由同性同辈人洗尸。净身时别人不能随便进去。 净身后,用“克凡布”(即裹尸布,系白色棉布,一般为三丈六尺)包尸。克凡布要按一定的规格剪成几块,才能使用。净身后,转“费底耶”(阿訇、满拉、教长为亡人念经赎罪的仪式),之后将亡人放在担架上盖上绿色或白色的绣单,抬到清真寺或一块空旷的场地举行葬礼,称之为站“者那则”。 者那则是整个葬礼中最重要的一个仪式,一般由清真寺的开学阿訇(老教一般由门宦的老人家、教长)主持,参加葬礼的人站在阿訇后面,众人举两番礼拜,寓意是参加这次礼拜的“拜功”(伊斯兰教五桩天命之一)全部偿给亡人,求真主饶恕和怜悯亡人,让亡人的灵魂得以安息。 在举行者那则的同时,亡人家属依经济能力,向参加葬礼的人散“索得格”(施舍一些钱财)。礼毕,将尸体抬到墓地埋葬。 东乡族墓坑呈长方形,墓坑下另挖一偏洞,偏洞内一般铺一层沙子,将亡人缓缓安放在偏洞内,让他面朝西,再用土坯将偏洞堵起来。墓坑里的第一把土由亡人至亲填入,之后众人将墓坑填满,填土时速度越快越好,认为这样有助于减轻亡人痛苦。 在整个送葬过程中,亡人始终不能见到太阳光,认为太阳光对亡人惊恐过大。在填土开始后,参加葬礼的所有阿訇、教长、满拉以及会念经的老者在墓地周围盘坐,用最快的速度念《古兰经》,念时每人念一章,将30本《古兰经》念完为止。 送葬的人们则在旁边跪听,念完后,大家一齐呼出“都哇”(祈祷词),表示替亡人祈祷,至此葬礼结束。对亡人,不能说“死”字,只能说“都亚依杰”(dvja idz:ia)。都亚依杰是东乡族用于穆斯林去世的专门语,有被真主招回等意。 在整个葬礼期间,忌让亡人见到太阳光;忌打雷、闪电;禁止陪葬东西;忌将墓坑里的土带入家中(针对挖坑时残留在铁锨上的土);禁止将自杀者埋入公共墓地;忌将亡人生前穿过的衣服留在家中;禁止保留亡人照片;新教禁止女人进入墓地等。亡人生前穿过的衣服要送给贫困人家,不能穿的衣服鞋帽则埋入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