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8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侗族信仰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侗族也不例外,但侗族崇拜多神,所以侗族文化也就因此丰富多彩。侗族是一个山地民族,对大自然的崇拜,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又多了很多信仰。那么,你知道侗族的信仰是什么吗?那就一起看看吧。 侗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多神,无论是山川河流、古树巨石、桥梁、水井等,都视为有神灵之物,都是崇拜的对象。在侗族信仰的众神当中,以女性居多,有所谓坐守山坳的“萨对”,守桥头、床头的“萨高乔”、“萨高降”,偷魂盗魄的“萨两”,传播“天花”的“萨多”,制酒曲的“萨宾”等。 此外,还有一位至高无上的尊神叫做“萨岁”,又称“萨麻”、“萨柄”、“萨堂”,为许多侗族地区所信奉。人们认为她的神威最大,能主宰一切,保境安民,使六畜兴旺,村寨平安,几乎村村都设有她“神坛”。侗族人相信灵魂不死,有浓厚的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生活中以鸡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卦卜测定吉凶。 信仰多神,以女姓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每个村寨都建立“萨岁庙”。有的地方受汉族影响,还信汉族的一些神。因此,也有的地方间设庵堂寺庙,敬奉观音、南岳、五台、关圣、文昌、二帝等神。佛教也有流传,有庵堂寺庙,但信奉的人不多。基督教、天主教也曾传入,但信奉者也不多。

杏鑫登录_民间艺术奇葩——侗戏的艺术特点

  侗戏产生于嘉庆年间,系黎平县侗族文人吴文彩所创,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经过长期的保护、研究与传承,侗戏现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了,更是中华民族民间戏剧艺术的瑰宝之一。近两年来,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家协会第九届年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与会专家学者观看侗戏后都赞叹不已,称赞”侗戏是一朵夺目的民间艺术奇葩”。       角色分类   侗戏角色虽有生、巳之分,但并未形成定型的行当,一般是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来分配演员。只有小丑有些独特的表演,动作滑稽可笑,以说白为主,蹦蹦跳跳,称为“跳丑脚”、演员念白很少,以唱为主。唱腔一般是上下句结构,中间都有过门。侗戏的丑角有比较特殊的表演程式,侗戏中的丑角多扮演各种诙谐或狡猾的人物,在剧中的主要任务是插科打诨、活跃气氛,没有本行的当家戏,表演上比较自由和夸张。   两大唱腔   侗戏音乐根据唱腔的结构和形式可分为“戏腔”、“歌腔”两大类。戏腔以平调为主,包括其变化而成的各种腔调,还包括引进侗戏中的汉族戏曲唱腔和民间曲调。歌腔则是由侗族民歌演变而成的唱腔。侗族民歌非常丰富多彩,有琵琶歌、山歌、牛腿琴歌、笛子歌等。这些民歌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侗戏的唱腔音乐之中。在实际运用中,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也有将“戏腔”、“歌腔”综合运用的。   伴奏形式   侗戏的乐队包括管弦乐和打击乐两个部分。管弦乐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和扬琴、竹笛、芦笙。打击乐器则有小鼓、小锣、小钹等,但一般不用于唱腔,只用于开台和人物的上、下场。传统侗戏的伴奏乐器一般为二胡、铃、锣、鼓和小钗;新侗戏中增加了牛腿琴、琵琶、低胡、扬琴等等。   曲调和唱词   侗戏的唱词十分讲究音韵,其尾韵统一,腰韵严谨,主要曲调有“平板”、“哀调”。另外,侗戏的唱词在韵律方面有其独特的要求。每段唱词不仅要求尾韵统一,而且严格规定要压腰韵、连环韵。侗族人平时说话很讲音韵,侗话中的音又比汉话多;音多压韵比较容易,韵多则音乐性强,加上有趣的比喻,剧本显得流畅、生动活泼,这便形成了侗戏唱词音韵结构的特点。

寨门。侗族村寨的路口多设有寨门,侗族人称之为“现”(singl)。寨门为井千式木质建筑,宽5尺见方,高约l丈。一般分为前、左、右三门或前、后、左、右四门,视其村寨大小和周围要道的多少而定。如从江县的高增寨是一个300余户的大寨,共有12个寨门。与寨门相连接的是围绕村寨的石墙,墙上多种有棘刺蓬。这是历代侗族人民为防匪患劫掠,保护村寨而修的军事设施。 凉亭。侗族喜建凉亭。凉亭多建在山坳上或路边的水井旁。一般为木结构建筑,其结构多是四柱落地,也有四柱左右两侧再竖四柱而形成辕门形状的。柱与柱之间横穿木枋,离地约2尺,作凳用,供过往行人歇息。亭外路边有鼓形石凳或长方形石板,长石凳或宽木枋上一般刻有民间棋盘,供行人歇息时娱乐。 鼓楼。侗族鼓楼形式上有四檐四角、六檐六角、八檐八角之分,内部则至少有四五十种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层叠在外侧的檐柱(瓜柱)的位置与主柱衔接上的变化。鼓楼的内大柱多以四柱、六柱、八柱为基础骨架,有四柱四檐、四柱八檐、六柱六檐、八柱八檐,以及下四上八的拆柱八檐楼等。鼓楼的骨架建立起来以后,再加盖椽木,覆盖青瓦及石灰浆。檐角雕刻飞禽走兽、鸾凤蛟龙;在檐枋下彩绘花鸟虫鱼以及千姿百态的各种人物图案等,便形成了壮观的鼓楼。

旧时,苗族一些地区,若婚后三年未见生育者,即请巫师主办“讨命”仪式。具体过程是: 家人杀一头四五十斤重的小猪(经济条件好者,则杀一头水牯牛),以邀请儿孙满堂、有男有女的乡邻亲戚来参加。 参加者每人送主人家一元二角钱(或一角二分钱),意占十二生肖。仪式相当隆重。巫师用茅草扎一个如真人般高大的茅草人,身上套着花大绸长衫,作为告央(苗语主管送命之神)。告央面前摆一用木板、树棍、茅草等扎成的供桌,上供糯米饭、鱼、肉、酒。 参加仪式者在主人家大吃大喝,猜拳行令,说吉利语,至晚方散。傍晚,巫师脱去茅草人身上的衣服,将其和供桌一道送到保寨树或风水树下,捆于树干上,讨命仪式即告结束。 妇女怀孕后,家人便把芭茅、荆棘、破网捆成一束,挂在门楣上。与芭茅、荆棘、破网挂在一起的还有旧耙或铧口等铁器,苗语称为“嘎牛洛丢”,即避邪物,以此保护未出生的小生命。 孕妇临盆时,产妇房中的地板上置有稻草、旧衣、破布等,产妇仰躺于上,由本寨接生婆负责接生。婆婆、妯娌及本寨中年以上妇女均在旁守候。这时,男性概不得入内,以防婴儿害羞不出来。 婴儿下地时,接生婆先辨认性别,大声通报,并用一锋利竹片割断脐带,把婴儿包裹在事先准备好的旧衣服里。 婴儿的胞衣(胎盘),用其父母的一只旧布鞋装好,由父亲亲自动手,埋于住房的中柱底下。 妇女生育后,就是坐月子,不下地干活,也不煮饭,只在室内哺乳婴儿或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直至满月。产妇生产后的第一顿饭,先由丈夫喂几口,以期产妇月子期间平安。 对产妇的调养,是用一小鼎罐煮饭,他们认为这种饭没滤米汤,有营养。菜肴主要是鸡、蛋、猪肉。有的鼓励产妇喝酒,不善饮者,以甜酒代。产妇在坐月子期间,不能串门,不能脚踏他地。白天可在自家庭院出入,晚上一律不让出门,以免撞鬼。

苗族妇女头饰可谓千姿百态。黔东北松桃一带苗族(“红苗”)包头帕:已婚女性脑后盘髻,插银簪,未婚少女则垂单辫于脑后,包头巾时,发辫盘藏于头顶。望谟、乐望一带红苗妇女先将头发盘成平顶圆形,外缠黑帕,帕子后面缀有一串小海贝,外戴六个杯口大小的银泡,围在头帕周围。每个银泡都缀有装饰用的小宝剑、小铃铛和耳吊的银链。 黔东南一带苗族的头饰也千差万别。三穗县寨头、巴冶一带苗族妇女包青布帕或挑花帕。挑花帕图案有动物或植物。包头时,头帕层层叠叠,与松桃一带“红苗”妇女头饰类似。台江、凯里、雷山三县市交界地区妇女头饰多绾高髻,并插银簪、银梳、银花,挂耳柱,外包白毛巾。 雷山穿超短裙的苗族妇女留长发,椎髻于脑聪上,额上或后颈的茸发用麻线绞拔干净。椎髻时掺上很多假发,使发髻增大,形如粽子,髻前的头发压成覆额帽檐。发髻插上银梳,有的还搽上自制发油,使头发乌黑发亮,十分醒目。 史称“白苗”的苗族支系妇女头饰也有各种形态。贵阳一带白苗不戴头巾,而是用收集来的人发捻成发线,将一个牛角形大木梳捆缚固定于头顶,再用发绳将木梳进一步固定。假发绳越多越好。这种发式,史称“鬓首”。 龙里县中排、民主一带白苗青年女性兴剃头,只留头顶一圈头发,以一条白布扎于其间,或用一条毛巾扎于头上。发上插有五至十根银花泡,不佩牛角形木梳。 麻山地区苗族妇女头上绾髻,外包青色大帕。在织金和六枝交界地区,历史上被称为“长角苗”的苗族妇女头饰非常奇特,她们用假发加工成粗毛线般的发绳,整理成八尺来长的发束套在特制的网袋中。梳髻时,后脑部位别一把长约二尺的木梳,形状如牛角,用来支撑数斤重的发髻。将白布带捆牢后,头上发髻形如横“8”字。其宽度超过双肩。

苗族的“鼓社”(苗语称“江略”)是由若干个具有共同父系血缘关系的家族组成的居住于一个大寨或相邻村落的人们的集团。一个鼓社其实就是一个父系大氏族。这种组织盛行于黔东南苗族地区,在近、现代苗族社会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鼓社的构成,小的十几户或百来户,大的几百户乃至上千户,一个社立一个鼓敬祖。一个大宗族有许多支,因而出现许多兄弟鼓社(苗语称为“打江略”)。这种分支鼓社,多以村寨为单位,村内只设鼓头一人。祭祖时间(同时也是换届时间)为三年或五年、七年。 而大鼓社往往根据鼓社规模设鼓头五人或七人、九人,每十三年举行一次大型祭鼓(祖)节,亦即鼓头的换届选举大会。 大鼓社内设有作为一社之长的鼓头、主持祭鼓仪式的歌头(礼歌师)、召集鼓社会议并安排座次的桌头、负责对外联络并接待客人的礼头、主管祭祀中杀牛仪式的武头、主管农事安排的活路头、主管安全保卫或战时担负军事指挥的护头、专管行政命令下达的护尉、主管鼓社花费的粮头,这些头领合称“鼓社九鼓头”。 鼓社由十三年一届的“鼓社节”大会选举产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选举出来的大鼓头(一社之长),都要经过全宗族的成员大会讨论通过。其余鼓头,可由群众推选,也可由大鼓头提名、群众讨论通过。在紧急情况下,可由少数几位鼓头决定和处理社内事务。鼓社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体社员大会,即十三年一届的鼓社节,届时男女老幼都要参加。 鼓社具有组织家族复仇和军事行动的职能。当因人命案、强奸案及争土地、山林、基地等与外族发生冲突时,鼓社成员要进行复仇。而历代发生在苗族地区的农民起义,都是在鼓社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如清代成同年间著名的张秀眉起义,就是在掌梅里以鼓社杀牛祭祖的形式号召起来的。 近代以来,黔东南地区仍盛行鼓社组织,并如期举行祭鼓大典。贵州其他地区的苗族也有鼓社遗迹。

打邪家是侗族擒邪招魂的一种巫术。在侗族地区,人生病后,经占卜认为是其灵魂落入邪家所致,于是请法师来打邪家(又叫“冲傩”、“取魂”、“打老师”)。法师来时,先在离病家村寨不远的山坳或桥边,吹牛角聚集神兵神将。 到了病人家,即摆香案供桌,上挂三清画像,画像下方供一对傩头和小山(神灵雕像),然后法师作法,使自己在梦幻状态中做出超常表现。如要喝水,他便把病人家端来的大碗水,连碗一并咬碎吃掉;要吃马料,就伏下身去咀嚼病人家盛在方斗里的谷子;要戴头盔,就跑进病人家火房,将架在火上的三脚架翻过来扣在头上。 第二天,法师才开始作法打邪家,俗称“降童子”。此时,法师头戴红巾,将眼蒙住,手握师刀,向前奔跑,其他敲锣打鼓的、手拿锄头镰刀的紧跟其后,法师跑向哪里就追到哪里。先找邪家隐藏之处,找着了,在法师的指挥下,同去的人用镰刀砍开刺蓬,用锄头猛挖地里。如找到蛙、蛇之类的,就将其捉回,装在笼子里,表示抓到了邪家。 回来,法师再次作法,把抓到的蛙、蛇之类生吃下去,就算处治了邪家。相信这样以后,病人的病就会好起来。

白族“娃娃节”,又称“村巷街”。每年正月初五落日时在云南剑川县甸尾街村里巷进行。集市买卖均由儿童进行。 剑川坝子南端的甸尾街,坐在海尾河边的天马山头,街不长,全长不到半里。旧时,主要街市在“义学”门口一带,解放后,搬到了天马山东麓滇藏公路旁边。全村纵横巷道有七八条之多,50年代前的正月初五,“娃娃街”都在小巷进行,正街游人较少。后来随着社会演进,才慢慢改在正街进行。 为了让小孩们在“娃娃街”上得到心爱的玩具,大人们在十天半月以前就为孩子们制作了木质彩花古军器:大刀、宝剑、长矛、弓箭,木制滚轮仿水碓,上下翻跳的“孙猴子”,手摇拨浪鼓,口吹鸟鸣哨,纸糊的各种历史人物的假面具,以及上法制成的“落地响”炮仗等等。这天午后,就将这些玩具摆在村巷两边的地摊上,招徕着来自周围十里八乡穿戴一新、欢欣雀跃的白族小顾客们。解放后,又增添了用“现代化”方法制成的、从大中城市运来的各种精美玩具。 据说,有的时候,剑川甸尾街叫“马羁邑”,是个歌舞兼交易的夜市,男女老幼,聚集村巷,对唱踏歌,通宵达旦,也是教练小孩学会歌舞百-做生意的场所。 又传说,这个夜市是个“阴阳街”,每到正月初五这天晚上,去世了的祖先们从地狱里被放出来,到夜市上会亲人,认子孙。有些死于战乱、没有后裔的“无主孤魂”(被叫做“小人子”),没人供奉施舍,就到处寻事生非,欺骗、吓唬小孩子,所以娃娃们就戴上假面具,挥舞着各种兵器去战恶鬼。否则,小孩被捉、哄走就会没命。于是,到这天夜市,孩子们为了抵御恶鬼,打败“小人子”,必须要弄到面具和兵器,自己身上没带钱的,就设法偷盗窃取。 也仅只在这个夜市里,偷着玩具、窃到东西的娃娃,还被认为是聪明乖巧的精明人,连家人也夸说会偷的孩子有本事、能治鬼;而那些被偷了东西的人,也同样十分得意,认为自己制作的东西能被小顾客看中、羡慕,从此会生意兴隆、财源茂盛。(除了“娃娃节”,平时是不允许娃娃偷窃的。) 后来,这个夜市被明朝皇帝禁止了,说是“有伤风化”,必须以日中为市。但历史习惯难以改变,甸尾街仍在日落傍晚举行“娃娃节”,年年依旧,一直沿袭到如今。

锡伯族家庙--太平寺,俗称锡伯族家庙,是一座喇嘛寺庙。锡伯族信奉喇嘛教。清初,锡伯人迁到沈阳后,为建立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他们便集资筹银,选地买房修建了太平寺。太平寺位于今沈阳市和平区北市场。清康熙四十六年( 1707年)始建,乾隆十七年(1752年)扩建,后经乾隆四十一年、嘉庆八年、光绪二十八年重新扩建,寺庙日臻完善。 太平寺坐北朝南,布局严谨,雄伟壮观。原占地面积为一点八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九百五十八平方米。建筑风格为喇嘛庙形式。主要建筑有山门,前、中、后三大殿,东西配殿等,殿内塑有三世佛、宗喀巴佛、五护法神、四大天王等神像。 主要宗教活动有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四月初八至十五的庙会和六月十五至八月初一的念经活动。寺院实行会首、住持管理制度,有喇嘛若干人。建国前后,太平寺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984年重新修复,中殿辟为锡伯族文物陈列馆,陈列“锡伯族家庙”匾额、弓箭、“喜利妈妈”、复制满文石碑等文物。 太平寺内原藏有一石碑,碑身阴刻满文,记载了锡伯族的原住地和顺治、康熙年间锡伯族的迁徙和建立太平寺的情况,是研究锡伯族历史的珍贵文物。1959年,有关学者到太平寺考察发现了这块碑刻。石碑现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1985年,太平寺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锡伯族礼节多而严格,尊敬长者是锡伯族的良好风气,特别是儿媳,除问安外,还要给老人装烟,晚辈不能与长辈并排同坐,与上辈说话要低声欠身。吃饭父子不同席,尤其儿媳,绝不许与公公同席。不许用筷子敲打桌子、碗筷,每上一道菜,长者先食。吃完饭,长者离席后他人才能离席。在外面,走路时遇长者必让长者先行,对面相逢,晚辈要向长者问候、请安。老人出门远行,子、媳要送到大门外。回来时,要迎出大门外,并要请安。年轻人外出回家,必在村头下马或下车,到家中要向老人和兄嫂请安。 叔嫂、姐夫郎舅、姐夫小姨子之间允许开玩笑,但与亲嫂子、亲姐夫之间则不许过分。叔侄之间也可不失分寸地开玩笑,亲叔侄则一般不许随便戏言。亲家之间开玩笑必须有度。 锡伯族重视祖先。除夕之夜要为已故的先人烧“冥衣”,追思祖先。此外,还要请出“喜利妈妈”和家谱,悬于屋角,在祖先位前摆放干鲜果品和肉方作为供品,全家先后跪拜,以致追念祖先之情。 锡伯族传统的体育游艺运动有骑马、射箭、摔跤、游泳、滑冰、举重、踢毽、跳绳、踢熊头、打瓦、穿牌、武术、象棋、打螃蟹、抓嘎拉哈、掰腕子、赛跑、撇镖、荡秋千、跑马城、爬旗杆等。 古代锡伯族人经常从事狩猎,男人都会骑马,女人也大多会骑马。移驻沈阳地区后,仍保持善骑之风。农闲时青年们出去放马时,还时常在草甸子上赛马。小孩子则时常把树条跨在裆下当马骑着跑,可谓好骑的遗风。 射箭和骑马一样有悠久的历史。锡伯族的孩子从小就练“吊膀子”,膀子吊好了,就练射箭,为增加臂力,还配合举重、托砖、吊沙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