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1277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一:鸡蛋丝瓜 在夏季瓜类首选就是丝瓜,丝瓜含有维生素、蛋白质、脂肪、钙、铁、磷、糖等营养成分,所含的矿物质对人体非常有益。丝瓜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可用于预防维生素C缺乏症。丝瓜中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大脑健康。丝瓜还可以保护皮肤,消除斑块,防止皮肤老化,是皮肤细嫩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在夏季正是丝瓜上市的季节,一定要多吃哦。 材料:丝瓜,鸡蛋,葱末,盐,花生油。 做法: 1.鸡蛋打散,锅里放入花生油烧热,倒入蛋液。 2.把蛋液炒成鸡蛋块。 3.加入葱末继续煸炒。 4.再倒入丝瓜继续煸炒,加少许的水小火炖的丝瓜熟透,即可加盐调味,关火出锅即成。 二:木耳苦瓜 苦瓜是夏季最好的去火蔬菜,苦瓜具有清热消暑、养血益气、补肾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对治疗痢疾、疮肿、中暑发热、痱子过多、结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这样简单的拌拌味道超好吃,是夏天餐桌必备的一款小菜。 材料:苦瓜,木耳,醋,生抽,蚝油,香油,盐。 做法: 1.苦瓜去籽,切成薄片。 2.木耳泡发切碎,和苦瓜益气放入倒容器中。 3.加入苦瓜,木耳,醋,生抽,蚝油,香油,盐充分拌匀。 4.装盘即成。 三:炝拌黄瓜 黄瓜性凉,解毒消肿,清热解渴、利尿解毒等功效,在夏天常吃有益于身体健康,尤其凉拌黄瓜更是广受欢迎。 材料:黄瓜,干辣椒,白糖,醋,生抽,姜丝,花生油。 做法: 1.黄瓜改刀备用。 2.碗里放入生抽1勺,醋2勺,白糖1大勺,干辣椒姜丝,烧热油烹入,料汁就做好了。 3.把做好的料汁倒入黄瓜中,充分拌匀即成。 四:大骨头烧冬瓜 冬瓜在夏天吃最好,冬瓜有利水、清热、消痰、解毒的功效,可治水肿、咳喘、暑热、消渴、泻痢、痔漏等,还可以让肌肤更水嫩。是夏季必吃的食材。这样简单炖一炖,补钙健骨,祛湿热。 材料:大筒骨,冬瓜,葱,姜,盐,酱油,花生油。 做法: 1.冬瓜去皮切大块。 2.筒骨用开水焯去血水。 3.炝锅后倒入砂锅加水,小火慢炖约1小时,加入冬瓜继续炖约10分钟。 4.冬瓜熟透,加盐调味,关火即可。

今年的三伏天不光来得比以往早一些,还是“加长版”:7月12日至7月21日为“初伏”,7月22日至8月10日为“中伏”,8月11日至8月20日为“末伏”,加起来有40天之多。 一般来说,三伏天是按农历计算的,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出伏。头伏和末伏长度固定,均为10天。 但中伏长度却是由“立秋”节气与其后首个庚日之间的间隔决定。因此,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对应出现“普通版”三伏和40天的“加长版”三伏。 “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前些天,凉爽的“小暑”让很多人觉得过了一个“假夏天”,但其实并非如此。 为啥三伏期间是全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呢 夏季白天比黑夜长,阳光照射的时间也长,这就使地面一天天聚集的热量增加,温度持续增高,在三伏天期间地表热量的积累达到高峰。 “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在酷热的天气中,要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多喝水补充水分。所以说,三伏天窝在空调房里吃西瓜,是许多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现代人有种种科技手段帮助降温,没空调没电扇,古代人的三伏天是不是很难熬?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古代生活节奏比较慢,时间上相对自由,一般可以做到避开高温时间外出,纳凉的方法也挺多。 比如因地制宜建造房屋。以北京而言,一般的四合院里,房子大多都是“人字顶”,下面再吊个顶棚,这就变成了一个“隔离带”,热气有个过渡,不会直接进到屋子里。 房子还讲究“前出廊后出厦”,天热时每到中午,先把廊子上的帘子放下来,再放下门上的帘子,双层隔热,屋里自然清爽,还不影响通风。 然后,在屋里放上两个大铜盆,里头搁上冰块,冰块上冰镇着应季的瓜果梨桃,丝丝凉气伴着水果的清香,十分惬意。 当然,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度过三伏天都不能一味贪凉,否则会大量消耗身体中的阳气,更易伤身。所以,适当喝些热水、热茶,该出汗就出汗,才是三伏的养生之道。

夏至后不久,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就要到了,也就是民间百姓常说的“三伏天”。天文专家表示,“夏至三庚数头伏”。今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2日,“三伏天”长达40天。 我国古代采用“干支纪事”的方法用以计年、计月、计日、计时。所谓“干支”就是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十个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使用天干和地支的两个字搭配,来表示年、月、日的序号。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由于夏至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几乎每年都不一样,所以与“三庚”的天数也不是固定的。 我国传统历法规定,“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则不固定。“这是因为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为10天,有时为20天。”史志成解释说。 具体到今年的“三伏天”来说,7月12日至7月21日为“初伏”,7月22日至8月10日为“中伏”,8月11日至8月20日为“末伏”,共计40天。

2019年中伏的天数:20天 2019年中伏时间:2019年7月22日-2019年8月10日,为中伏,20天。 中伏的天数是固定的,不管哪一年都是20天,这20天是这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中伏什么意思:第二个伏天 夏天一共有三个伏天,分为初伏、中伏、末伏,这三个伏天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三伏天,中伏就是中间的那个伏天,是三伏天中时间跨度最大、气温最高、暑气最重。

2019年今年中伏多少天:20天 2019年中伏时间是从2019年7月22日开始到2019年8月10日结束,共20天。中伏也叫二伏,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因为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2019年中伏是几月几号:7月22日开始8月10日结束 2019年中伏从7月22日开始,到结束,一共有20天。中伏是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结束,是三伏的第二伏,一般为10天,有的年份为20天。2019年中伏有20天。

2019年二伏是哪一天:7月22日开始8月10日结束【20天】 2019年中伏从7月22日开始,到8月10日结束(20天)。中伏是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结束,是三伏的第二伏,一般为10天,有的年份为20天。2019年中伏有20天。 2019年中伏时间表【7.22-8.10】 中伏第1天:2019年7月22日 中伏第2天:2019年7月23日(大暑) 中伏第3天:2019年7月24日 中伏第4天:2019年7月25日 中伏第5天:2019年7月26日 中伏第6天:2019年7月27日 中伏第7天:2019年7月28日 中伏第8天:2019年7月29日 中伏第9天:2019年7月30日 中伏第10天:2019年7月31日 中伏第11天:2019年8月1日(建军节) 中伏第12天:2019年8月2日 中伏第13天:2019年8月3日 中伏第14天:2019年8月4日 中伏第15天:2019年8月5日 中伏第16天:2019年8月6日 中伏第17天:2019年8月7日(七夕) 中伏第18天:2019年8月8日(立秋) 中伏第19天:2019年8月9日 中伏第20天:2019年8月10日 中伏养生:侧重防湿邪 伏天“湿热交加”,湿邪最易伤脾,常使人感到头昏身重,胸中烦闷,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进入中伏,要格外注意饮食,既要清淡,又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中伏时候天气最热,食物是祛暑湿的好帮手,可用扁豆、薏米等健脾利湿之品熬粥,或者用鲜藿香、佩兰各10克,飞滑石、焦大麦各2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均于祛湿有效。

中伏为什么有十天有二十天 每年入伏的时间并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尽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比较麻烦。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中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从初伏到中伏的时间为10天,末伏也是10天;中伏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因为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今年夏天的中伏是哪天开始:2019年7月22日 2019年中伏时间:7月22日—8月10日,共20天 入伏之后,地面湿度增加,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越来越多,但是发散出去的较少,地表积攒的热量一天比一天多,温度就一天比一天高,进入中伏后,地面积攒的热量到达了一个顶峰,此时又有副热带高压的气候,使得高压下沉气流,使得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的照射,让天气变得越发的炎热。 中伏吃什么 1、西瓜:我国民间早有一句谚语:“热天吃西瓜,不用把药抓”。西瓜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常吃西瓜能清火解热。 2、薏米:是清除体内湿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时节阴雨连绵,空气湿黏,很多人都会“伤暑”,这时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3、黄瓜:夏季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适当摄入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 4、鲤鱼:夏季气候温热潮湿,适当喝些鲤鱼汤,有助于祛湿开胃、利水消肿。而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极易被消化吸收。 中伏怎么养生 少熬夜,养护心脏 中伏期间气温升高,经常会让人觉得情绪低落,而且,受气压影响,很容易感觉胸闷、心率不稳的情况来,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引起心脏疾病,缓解心脏疾病最好的方式就是作息规律、早睡早起、少熬夜。 饮食清淡,养胃 中伏是一年之中温度最高的一段时间,因此中伏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吃一些冰棒、冰激凌等食物,帮助解暑,其实,三伏天的时候要少吃寒凉之物,以免食物入口引起身体强烈收缩,造成脾胃伤害,从养护脾胃的角度来看,中毒的时候应该少吃寒凉之物,饮食要清淡些、不吃重口味食物。 多喝水,预防中暑 中伏的时候温度很高,高温作业人群要注意中暑等问题。 建议:为了预防中暑,日常的时候可以喝一些凉茶;早晚可以食绿豆粥帮助身体清火;日常饮用淡盐水,帮助补充电解质;身边常备解暑药物;情况严重的直接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控制情绪,愉快度夏 中伏温度高,人也很容易感觉到烦躁不安,情绪波动极大,中医讲究怒伤肝,所以,三伏天里一定要将生活和工作的节奏理清,注意劳逸结合,经常梳理自己的情绪,以免伏面情绪堆积。

吃仙草 为了应对中伏带来的暑热,南方地区家家户户会在中伏这天吃一些仙草避暑,仙草是凉草粉的加工产品,具有消暑解凉的作用,市面上常见的烧仙草就是仙草加工产品。 吃荔枝 中伏时正逢荔枝成熟,在炎热的天气里,吃上一颗清甜可口的荔枝也是相当的解暑,而且当地人认为荔枝具有极佳的滋补作用,和东北地区的人参是一样的,在中伏的时候吃些荔枝可以保健身体。 吃凉菜 中伏的时候气温很高,一整天都是恹恹的,胃口奇差,吃一些凉菜可以改善胃口。 喝老鸭汤 中伏期间苦夏难挨,经常是大汗淋漓,所以人们信奉中伏的时候要吃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老鸭无疑是最佳的补品。老鸭长时间生活在水里,性质偏凉,有滋养五脏阳气的作用,可以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有句谚语是“中伏老鸭赛补药”,说的就是夏天喝老鸭汤的养生功效。 喝伏茶 中伏时气候非常炎热,很容易中暑,为了解暑,很多地区开始喝伏茶,伏茶的主要原料是当季的金银花、荷叶、夏枯草、甘草等食物,具有清凉消暑的作用。

中伏算节气吗:不是节气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既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