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153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鑫测试路线_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群众文艺表演综述

  打造群众文艺表演的新标杆——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群众文艺表演综述 “山上什么根连根,世上什么心连心,什么结籽抱得紧,什么四海一家亲?山上翠竹根连根,党和人民心连心。石榴结籽抱得紧,中华民族一家亲。”   “什么山歌天下传,什么东西天下连,什么山水甲天下,什么才是金银山?三姐山歌天下传,一带一路天下连。桂林山水甲天下,绿水青山金银山。”   12月10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庆典日。中央代表团来到了广西,带来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带来了全国人民的祝福,带来了壮乡5600万各族人民的希望。   当天下午,满怀对党和政府的感恩,对全国人民的谢意,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广西14个地市以及各族人民代表齐聚首府南宁,开展大型群众文艺表演,用歌舞吐露心声,用真情坦诚汇报,用自信展望未来。   鲜明的时代主题   美丽广西,山海相连,八桂大地,四季花开。   在广西体育中心,偌大的主体育场被装饰成美轮美奂的舞台。在主席台正对面,“1958”和“2018”两个数字引人注目。可以容纳6万人的观众席满满当当。   下午4点,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群众文艺表演正式开始。   现场,一片灿烂花海正潮水般层层漫起、热烈绽放,铺展出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吉祥的舞台与喜庆的画卷。   背倚高原的云雾,面向南海的清风,广西12个世居民族,5600万壮乡儿女,在这片红土地上,60年团结和谐、相爱相帮,60载春风化雨、春华秋实,组成了一个幸福、美好、欢乐的民族大家园。   “耕耘在希望田野,起舞向小康路上,玉林是农业大市,演出紧扣丰收乐的主题。”玉林市的领队唐纪云说,玉林市是广西最大、全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广西重要的粮食、水果、禽畜生产基地,素有“广西的粮仓”美誉。此次带来的表演是《钱鞭舞·庆丰收》,呈现玉林民间传统庆丰收的喜悦场面。   柳州市的演出突出苗族和新能源汽车。美丽的银饰闪耀着幸福生活的光芒,悠扬的芦笙吹响和谐欢乐的乐章。   由柳州自主研发生产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组成的行进方阵,缓缓驶过主席台。在广西,低碳环保、绿色出行已成为千家万户的体验,新能源汽车争当排头兵。   “绿水青山金银山”是桂林市的演出主题。唯美的山水演绎,让现场观众啧啧称赞。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座新时代的奋进之城,正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文化引领创新,推动文化旅游融合,为桂林再添新美景,再创新境界。   贵港市表演的是“习习清风荷花舞”,一派和谐清新。现场400多演员的荷叶、背景观众7000多个道具和大屏幕连绵不绝的荷塘,营造出“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丽景象。   “新时代新发展新征程,需要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共产党一直在努力。”贵港市带队的工作人员说,共产党始终是老百姓的依靠,是老百姓的主心骨。   演出活动分为《花海迎宾朋》、《和谐大家园》、《壮美新广西》、《奋进新时代》四个部分。表演紧扣“奋进新时代 壮美新广西”主题,以恢弘的气势、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色彩,生动展示自治区成立60年、改革开放40年,广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生动展示广西各族人民知党情、念党恩、跟党走,团结奋斗、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生动展示新时代广西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振奋精神、实干兴桂,奋力谱写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文化兴盛、边疆稳固、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丽诗篇。   在现场,观众被八桂儿女奋进新时代的豪情壮志深深感染,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体育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新思想新表达新情感   广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这是一片用生命传承红色基因的热土。红色的泥土,红色的歌谣,红色的足迹,红色的记忆,无数革命先烈,在这里用热血和信念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诗篇。   在第二篇章《壮美新广西》第二板块“红色精神永发扬”,百色老区人民带来的《壮族大歌·百色红》气势磅礴。高亢嘹亮的壮族大歌,唱出了百色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色情怀。今天,他们正在以百色起义精神为动力,以同步进入小康社会为目标,坚定不移打好脱贫攻坚战,创造革命老区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随着用壮锦绣成的“辛苦了共产党,幸福了老百姓”横幅的展开,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百色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刘序畅表示,六十年来,广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快速发展,百姓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种种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在1929年的那一声枪响,更离不开革命先驱在广西百色进行的那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嘹亮新时代,歌声献给共产党。”现场《三姐歌飘山水间》婉转动听,美妙的歌声唱出了壮乡人民的感恩心声。   “天下来宾,来者上宾”,来宾市的《黄泥鼓·欢腾》。数百支欢腾的黄泥鼓,奏响了民族大家庭的欢乐……   “现在的乡村,今非昔比,生活甜蜜幸福。”来宾市群众演员韦大姐说,在来宾农村,求知有书读,求技有培训,求乐有文化广场、有舞台、有文艺队,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就是一个欢喜地。   “很激动,很开心,从南宁到梧州,父辈说,解放初期要两天,后来高速公路通了,要4个小时,现在坐动车不到两个小时。”来自梧州学院的群众演员张键君说,这就是高速发展,参与60周年庆典演出,感觉很荣幸,很自豪。   感恩、欢乐、自信、奋进、希望,对于此次演出的立意,总导演胡巨英表示,“发展成就让壮乡人民骄傲,这是民族的节日、时代的庆典、人民的盛会”。   “呈现壮乡人民的新思想、新表达、新情感,是创作团队的一个目标。”负责演出创作协调的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唐正柱表示,新思想,是壮乡人民对党的领导、对新时代社会主义道路的更加深刻、更加坚定的思想认识;新表达,是壮乡人民的自信,在演出中通过创意的设计、文化元素的选择和内容形式的创新表达出来;新情感,是壮乡人民对党、对国家、对家乡、对生活的一种更加真挚、浓烈、阳光的情感。   呈现广西的“壮”“美”“新”   广西是一个民族聚居、文化多样、地理多变的省区。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壮乡儿女。   演出中,贺州的《瑶族服饰·绽放》、梧州的《百狮献瑞》、崇左的《天琴弹唱·木棉花开红似火》、河池的《铜鼓敲响幸福天》等节目,尽情演绎了当地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音乐和舞蹈把观众带到壮乡,带到苗山瑶寨,去感受那里的神韵和魅力。   铜鼓是壮族最主要的图腾之一。前世今生淬火成鼓,世界从此铜鼓声声。河池是“世界铜鼓之乡”,铜鼓以其声声不息、撼人心魄的天地之音,已经成为贯通古今的壮族灵魂,走向世界的壮乡文化符号。   2016年7月15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遗项目的空白。在左江花山岩画上,就绘有众多的壮族先民跳铜鼓舞敬神的祭祀场面,铜鼓在壮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政治地位。   据了解,整台演出先后展现了壮族绣球、会鼓、天琴、铜鼓、高腔山歌,瑶族黄泥鼓舞、瑶族服饰,还有苗族芦笙、京族独弦琴、藤县狮舞、钦州坭兴陶、玉林钱鞭舞等十几项国家级或自治区级非遗项目。   在“一带一路”的表达上,按照中央的定位,广西将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在第三板块《“一带一路”谱新篇》,地处北部湾畔的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市分别演出《长风破浪北部湾》、《海上丝路竞风流》、《独弦琴·海韵》充满海洋气息的节目,呈现给观众的是天海间铺展动人的画卷,神奇的北部湾是一首永远读不完的美丽诗篇。   南宁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享有“中国绿城”的美誉,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市”等称号。   南宁演出的是《共享未来》,现场由3300名演员组成了“南宁欢迎你”和“共享未来”字样,气势恢宏。   唐正柱表示,整台演出在策划创意、节目形式、内涵诠释、舞台舞美和音乐节奏等方面,努力推陈出新,旨在把广西的“壮”、“美”、“新”几个特点表露出来,努力打造群众文艺演出新标杆。壮,有两个寓意,壮族和强壮,具有一种张力;美,既是感官上的美,也是生态、文化上的美;新,是新思想、新成就、新希望。   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取得累累硕果,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今天,广西的历史正在翻开崭新的一页——奋进新时代,壮美新广西。(宾阳)

杏馫1980_服装设计师马可:每次来贵州都有重返故里的感觉

贵州是我的第二故乡 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的马可,早在1994年就获得了第二届国际青年兄弟杯服装设计大赛金奖,至今仍是该奖项最年轻的记录保持者。2013年,马可以个人身份为第一夫人彭丽媛提供个人定制服装服饰,更获得国内外时装界广泛好评,成为“国内顶级品牌服装设计大师”。 时装事业上的成功令她备受世界各大时装周的青睐,这十年里,她多次参加巴黎时装周、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等国际性活动,在珠海、北京等地也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但马可说:“贵州精湛的民族手工技艺,纺织、刺绣、苗绣、蜡染技艺等民族元素是其他民族文化难以企及的,”更为她的创作带来了丰沛的灵感。     早在2000年,马可就开始对全国各地民间手工艺进行走访和调研,唯独贵州精湛的民族手工技艺, 特别是黔东南州的苗族服饰令她情有独钟。走过88个贵州村寨的马可,通过一次次的乡野调研,不仅学习到了贵州少数民族古老智慧的生活哲学和绿色生活方式, 贵州丰富的民族资源对她个人创作上的成长、设计思想的形成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早已把贵州视为第二故乡的她,就连婚礼也是在贵州黎平侗寨举行的。 本次展演的主题定为 “寻根溯源”,寻的是文化之根,溯的是生活之源,马可说:“这正是我对贵州民族文化情有独钟的最好诠释。” 这不是一次常见的T台走秀 此次 “寻根溯源”展演并非常见的T台走秀,而是结合了贵州几百年流传下来的民歌、舞蹈、乐器等元素创作而成,并由贵州本地的各民族原住民参与演出。 而展演呈现的42套全手工服装作品,是马可多年来对贵州民间手工艺调研成果基础上,以国际化视野精心设计而成。展演的舞台设计和表现形式把贵州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进行了深度融合。     马可说创作团队希望通过那些千百年来一直陪伴着贵州人民的染布晾晒、田间劳作、民族歌舞等日常生活场景,来唤起人们对祖先农耕生活的记忆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感悟。 每次来到贵州都有重返故里的感觉 采访时,马可对记者真诚的说到:“在贵州调研十几年来和贵州手工艺人们同吃同住,是我觉得作为设计师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每次来到贵州都有种回家的感觉。”     贵州是众多民族文化的根源,马可说,一方面希望尽己所能利用“无用”这个平台,寻找新的传承人,让更多的年轻人来贵州学习传承贵州手工艺文 化。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带动贵州手工艺人及手工艺产业的深度互动,与贵州的手工艺传统文化有机碰撞融合,让丰富多彩的贵州民族文化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带着对贵州深深的眷恋,马可决定“无用•寻根溯源”民族文化展演活动后,将会在贵州落户成立工作室,并建立设计生产基地,让更多手捧传承技艺的特殊群体走上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杏鑫主管304724_长沙雨花非遗馆国学礼赞迎国庆 非遗体验项目等你来

开场的苗鼓表演。 老师教小朋友拜师礼。 小朋友们学习声律启蒙。 小朋友DIY体验。   红网长沙9月29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沈梦艳 实习生 赵毅旻)为迎接国庆,今日,长沙市雨花区雨花非遗馆开展“国学礼赞迎国庆”活动。来自雨花区圭白路小学的49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家长参与了活动。   活动在热情的湘西苗鼓舞中拉开帷幕,国学导师现场开展拜师礼、声律启蒙、弟子规、手语舞等互动教学,还设置了陶艺DIY、扇子DIY等非遗文化体验环节。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在动手动脑之间过足了“非遗瘾”,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传统魅力。   为吸引更多人来参与、交流和学习,传承和发扬中华非遗文明,长沙市雨花区区委、区政府倾力打造“中国雨花非遗民俗特色街区”,作为主体的雨花非遗馆已入驻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39个,其中世界级项目2个、国家级项目70余个、省市级项目200余个,馆内云集上万种非遗产品。   截至目前,雨花非遗馆共举活动160场,开设非遗课堂200余次,接待国内外参观考察5000人次。“十一”黄金周,雨花非遗馆还会开展一系列文化体验活动。届时,包括醴陵釉下彩、长沙铜官窑、雨花堆字牌匾(泥书)、洪源剪字、湘西竹编、棕编、茶艺等多个非遗体验项目将集中亮相,带给市民全新的非遗体验。

杏鑫注册开户_丽江古城“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开馆

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内纳西族女孩正在展示东巴刺绣。和艳兰 摄 新华网昆明9月29日电(李宁 和艳兰)丽江古城又添新去处!丽江古城“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28日开馆,旨在传承与发扬纳西族东巴文化,让更多文化学者参与到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中来。 “纳西象形文字体验馆”以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为主题,集展览、销售、体验与学习为一体,建筑面积近300平方米。 自今年7月20日起筹建以来,这座民间综合性艺术馆秉承“特色立馆、勤俭建馆、开放兴馆”的理念,精心策划、确定和建设了6个体验板块,即学习体验区、东巴手工造纸技艺体验区、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绘画结合体验区、纳西象形文字刺绣体验区、工艺品体验区、象形文字绘画体验区。 体验馆内展出的艺术作品主要包括纳西象形文字、东巴绘画、东巴木雕、传统手工陶器、东巴刺绣等几大类,汇集多位艺术家的精品力作,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并提供多种文化体验项目。在学习体验区,文化传承人现场教授如何绘制纳西象形文字、画东巴画、制造东巴纸,讲解传统纳西象形文字、绘画的含义及意义。体验馆还将定期开展文化体验节,东巴文、纳西语学习公益课。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局长和丽萍表示,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这个平台使游客能够以生动、有趣的参与方式,接触、了解、认识从而喜爱纳西文化;通过打造民族文化示范窗口,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打造优秀文化品牌。 据了解,丽江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以纳西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留下了瑰丽多彩、蔚为大观的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作为丽江传统文化的核心传承区域,拥有建筑文化、历史文化、社会文化等众多文化遗产。 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馆长和闰元说,今后将不断丰富和完善体验馆,为丽江民族文化传承作出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将继续名人故居、纪念馆修复,人文景观建设以及民俗文化展示等项目建设,做好文化扶持及店面优惠工作,大力支持民间及社会团体力量参与古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不断增强丽江古城民族文化凝聚力、创造力和传播力,真正实现“古城承载文化,文化成就古城”的目标。(完)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草根宣讲达人|吐尼亚孜•苏皮:卸任老支书 宣讲“老队员”

  “勤劳的人有吃不完的烤包子。现在我们有这么好的政策,特别是你们年轻人,应当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的生活。”阿克苏市托普鲁克乡硝尔村农家院落内一座葡萄架下,七八个青年人围着一位古稀老人,时而眉头紧锁,时而传出阵阵欢笑声……     这位老人叫吐尼亚孜•苏皮,今年76岁,是一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这儿,无论男女老少,不少村民都是他的“铁粉”。今天老人家“聊”的话题是青年人的“致富经”,像这样的宣讲,老人一讲就是20年。     支书卸任 宣讲上岗     1996年,当了36年村干部的吐尼亚孜•苏皮退休了,忙活了大半辈子的“老支书”闲了下来。“我是一个农民,又是一个党员,对村里的变化感触颇深,我就想把这些故事分享给大家听。”出于对宣讲的热爱,老人家“退休又上岗”,当上了村里的义务宣讲员。在宣讲的过程中,吐尼亚孜将村里的变化转化为了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麦麦提家通过发展养殖业买上了小汽车;学费减免让达吾提家经济状况有了缓解;阿巴斯的女儿考上了内高班等等。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与各项政策结合起来,替代生硬的大道理讲给大伙儿听,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他的宣讲比较容易懂,我们也喜欢听,听完他的宣讲,我要学好技术,勤劳致富。”村里的年轻小伙托乎提•阿布拉说。     身边人 说身边事     随着老支书的宣讲,村民们的观念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大家渐渐发现,邻里之间沟通交流多了,矛盾纠纷少了;村里主动掌握技能的青年人多了,游手好闲的人少了。每周村委会大院的升旗仪式,老人总是第一个赶到,升旗后的国旗下宣讲,成了他的“必修课”,从“去极端化”到“民族团结”讲述着新疆的发展、村里的变化,用通俗的语言讲明“豌豆跳起来也砸不烂铜锅”的道理,只有团结、和谐,村子才能发展的更好,各族村民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脱贫致富。     村风民风好了,大伙脱贫致富的想法也多了。村民达吾提•艾西丁,看到其他青年人外出务工、学习技能,腰包鼓了起来,心中萌生了想法。在吐尼亚孜•苏皮的鼓励下,2015年,达吾提参加职业技能短训班,很快掌握了打馕技术,在村头开起了馕铺。如今,每天的收入近100元,收入多了,信心足了,达吾提说:“我要与我们的‘老支书’一起,去鼓励更多的青年人走出家门,掌握技能,挣更多的钱。”     与达吾提•艾西丁一样,生活发生变化的还有艾买提•阿里木,通过转变思维、产业结构调整,由单一棉花种植转型经济作物、林下种植齐头发展,实现了林上林下“双丰收”,年收入更是比往年翻了一翻还多。如今,达吾提、艾买提刻苦学习、勤劳致富的故事被吐尼亚孜老人讲了一遍又一遍,激励引导更多的村民学好技能、脱贫致富。村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老支书”让我们发现榜样就在身边,借着国家政策的东风,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充好电”再讲20年     为了使宣讲内容更生动,老人养成了每天听广播、看新闻的习惯。20年来,学习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日子久了,视野更开阔了、知识也更丰富了。无论是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还是村文化礼堂内都留下了他宣讲的身影。近年来,各种形式宣讲累计4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7000余人,先后5次被市、乡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好多人对老人义务宣讲有些不解:“你以后年纪大了怎么办?还能坚持多久?”老人挺了挺腰板说:“现在的好政策讲不完,我要再讲20年,让村民们心中有一本明白账,好生活来之不易,要倍感珍惜。我老了还有儿子,儿子老了还有孙子,代代讲下去,把党的声音送到乡亲们的心坎上!”

杏鑫内部304724_2016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开幕

2016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在贵安新区开幕 刘鹏 摄 在本届民博会上展示的保加利亚传统手工艺品 刘鹏 摄   中新网贵安新区9月28日电 (记者 刘鹏周燕玲)2016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民博会)28日在此间开幕。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的手工艺大师、民间艺人和参展商人齐聚一堂,共同演绎一场民族民间文化产品的精彩盛宴。   本届民博会以“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为主题,内容涵盖展示销售、民博赛事、招商推介、文创论坛、民族展演、网上民博会等六大板块,集聚了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波兰等5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15个省(区、市)的200余家参展企业、1000余人共赴盛会。   突出国际定位是本届民博会一大特色。展区面积共有2万平方米,设置了国际展区、文创展区、贵州非遗技艺展演区、中国工艺精品展区、贵州工艺精品展区和贵州文化旅游商品展区等,搭建民族民间工艺文化旅游产品国际性展示平台。同时,国内外百余人传统手工艺人将集中展示手工蕾丝、锡器制作、手绘彩蛋等外国手工艺精品,以及景泰蓝、漆雕、石雕、玉雕、中国四大名绣等国内优秀工艺品。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涵丰富。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5项(140处)、省级561项(653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博物馆”。   近年来,贵州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切实加强文化遗传保护,培育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全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贵州省长孙志刚表示,贵州将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努力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开放发展,推动民族民间文化产业迈上向的台阶。   在欣赏美丽精致的传统手工艺品的同时,如何保护和传承是本届民博会专家们共话的一个重要议题。 “文化的传承靠的是人,只有人才能使文化和艺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全球副主席、中国区主席陈平认为,民博会的对于保护,挖掘,传承中国传统手工艺,传承民族文化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陈平表示,在民博会上集中展示的传统手工艺品中,不仅可以欣赏到技术制作之美,还可以触摸到历史的传承,感受到祖先的安宁与智慧。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民族文化以及世界文化,唤起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更让那些传统手工艺人用归属感去传承他们的技艺。   据了解,本届民博会期间还将举行文化与大旅游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文化与大数据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文创发展恳谈会等“四会”。以及国际工艺品展、中国(贵州)工艺精品展、文创及非遗技艺展、贵州文化旅游商品展、无用·寻根溯源民族文化展演(马可服装秀)、贵州文艺展演等“六展”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杏耀注册登录网_云南民族文化行:老达保 唱响快乐拉祜的地方

  拉祜族女性头饰上的花朵元素 位于普洱市澜沧县东南部的酒井乡老达保村,是一个典型的拉祜族村寨,全寨共有114户476人,村民全部是拉祜族。2006年该村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走进老达保村寨,不仅可以看到拉祜族传统杆栏式建筑在此得以完好地保存,同时可以感受到这里的人们为保护与传承拉祜族歌舞文化所做的努力。 创世史诗《牡帕密帕》是拉祜族民间文学拉祜族说唱音乐的代表作,老达保村寨是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基地之一,同时也是歌曲《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少数民族“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特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寨子里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他们擅长芦笙舞、摆舞、无伴奏和声演唱以及吉他弹唱。虽然村民都未曾受过专业的训练,甚至连乐谱都不认识,但近八成的村民都会弹奏吉他。 拉祜族人根据自己的生活劳动体验和感受,创作出了近300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其中《快乐拉祜》唱响大江南北,获得了“一把吉他走四方,快乐拉祜美名扬”的美誉。如今的老达保村民也正在努力建设乡村音乐小镇。今天就跟随记者一起走进老达保村寨,感受这个音乐小镇的风景。  

杏鑫注册网站_长沙雨花非遗馆国学礼赞迎国庆 非遗体验项目等你来

开场的苗鼓表演。 老师教小朋友拜师礼。 小朋友们学习声律启蒙。 小朋友DIY体验。   红网长沙9月29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沈梦艳 实习生 赵毅旻)为迎接国庆,今日,长沙市雨花区雨花非遗馆开展“国学礼赞迎国庆”活动。来自雨花区圭白路小学的49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家长参与了活动。   活动在热情的湘西苗鼓舞中拉开帷幕,国学导师现场开展拜师礼、声律启蒙、弟子规、手语舞等互动教学,还设置了陶艺DIY、扇子DIY等非遗文化体验环节。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在动手动脑之间过足了“非遗瘾”,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传统魅力。   为吸引更多人来参与、交流和学习,传承和发扬中华非遗文明,长沙市雨花区区委、区政府倾力打造“中国雨花非遗民俗特色街区”,作为主体的雨花非遗馆已入驻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39个,其中世界级项目2个、国家级项目70余个、省市级项目200余个,馆内云集上万种非遗产品。   截至目前,雨花非遗馆共举活动160场,开设非遗课堂200余次,接待国内外参观考察5000人次。“十一”黄金周,雨花非遗馆还会开展一系列文化体验活动。届时,包括醴陵釉下彩、长沙铜官窑、雨花堆字牌匾(泥书)、洪源剪字、湘西竹编、棕编、茶艺等多个非遗体验项目将集中亮相,带给市民全新的非遗体验。

杏鑫娱乐登录地址_柯尔克孜小伙帕米尔高原马上竞技

新疆克州乌恰县位于神奇的帕米尔高原,这里世代居住着马背民族柯尔克孜族。9月27日,在乌恰县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场上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技。柯尔克孜族的壮小伙们在国内外的观众面前进行速度赛马4000米、7000米、12000米、走马赛、叼羊、马上角力等项目的精彩表演。场上选手们竞技得激烈万分,竞技场边木卡姆、玛纳斯的表演者们也用精彩的表演为竞技加油助威。       场边《玛纳斯》表演者表演助威     场边的观众紧张观看比赛 赛马 据介绍,赛马是柯尔克孜族最常见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最精彩的游戏活动。传统的赛马一般分为跑马赛、走马赛和跃马赛等。而参加速度赛马的骑手,一般都是十一、二岁的男孩。 我们在现场看到比赛时,马鬃和马尾用各种颜色的丝绸和布条打扮装饰。骑手们也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赛马时,先由一位裁判把骑手们带到起点,然后一声令下,骑手们往终点飞驰。途中,骑手们一边催马飞奔,一边擦拭赛马眼帘周围汗水。因为汗水流入马眼,就会减缓赛马奔跑的速度。每次当赛马的选手经过观众台时,观众们都起立欢呼,为自己支持的选手和马加油。 马上角力 马上角力为柯尔克孜族群众性的一种运动。参加比赛的选手,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马上角力要求人和马配合非常好,一般方式为两人对抗。比赛开始时,竞技双方在裁判们的引导下进入赛场,选手上场时观众们都呐喊助威,选手们在马上相互俯首鞠躬问候以示礼貌。当口令一响,竞技双方纵马驰向不同的方向,然后又勒转马头,像两头拼死的猛虎,嘴叼着马鞭,飞速向对方冲来,用一只手紧紧抓住对方的手腕,猛拉向自己一边。当角力进入高潮时双方的头甚至偏到马镫两侧,动作十分惊险。最后,在这场角力中谁能把对方拉下马并落倒在地,就算胜利。     马上角力 刁羊       刁羊在柯尔克孜语中称“吾抗辰”(争小山羊)或“科辰别律”(抢灰狼)。柯尔克孜族的竞技小伙们骑马夺羊,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游戏。在赛场上,骑手们表现其灵巧的骑术、勇敢和智慧,同时,也表现他们所驯养的马匹的素质,现场观众也是看得紧张万分。     帕米尔高原上的速度与激情 紧张的竞技中 获得冠军后小伙亲切地拍着自己的马儿 看完整个竞技表演,可以充分感觉到柯尔克孜马背民族的精神。  

杏鑫平台登录_俞正声会见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强调谱写新长征中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9月28日,俞正声在北京会见2016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      民族画报记者 特木尔巴根摄   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北京会见2016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全体成员。 俞正声指出,组织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是1950年中央倡导实施的一项重要活动,已成为我国民族工作的一个优良传统。60多年来,一批批少数民族和民 族地区同胞到祖国内地参观考察,见证了新中国日新月异发展变化,丰植了爱国主义情感,深化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认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要把这个传统坚持好、发展好。 俞正声强调,今年是“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参观团以长征为主题,先后到广东、江西、北京 等地进行了参观考察,实地感受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他希望大家珍惜这个难得机会,学习弘扬我们党民族工作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讲话精神,结合实际、立足本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共同谱写新长征中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篇章。要继续当好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模范,坚持和 拓宽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继续当好推动科学发展的模范,推进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当好维护民族团结的模范,不断促进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继续当好尊法守法的模范,真正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参加会见。 2016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由2014年受国务院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近年受省部级表彰的模范个人中的基层干部群众组成。在北京参观前,参观团已赴广东、江西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