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生日的奇葩习俗:滚烂泥田 一个人一辈子只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田:一次是5岁,一次是10岁,最后一次是15岁。 当地流传着一句谚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 一生滚3次烂泥田,意思是让小孩学到善良、勤劳和耐性的好品德。 一个人到了5岁,从此脱离母亲善良、温柔的怀抱,要开始跟父亲学习劳动,接受艰苦的磨炼了,所以第一次滚烂泥田是由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而父亲在对面接。到了10岁,由父亲把孩子领到田边,祖父在对面接小孩。 如果没有祖父,便请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代接。意思是:孩子初步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下一步要向祖父等老一辈人更好地学习和锻炼,磨炼思想,锻炼意志,培养耐性。到了15岁,第三次滚烂泥田时,孩子则由祖父带到田边,对面田坎上没有人来接。 意思是:从这个时候起,孩子即将长大成人,需要自己去体会人间的艰辛,前面的路需要自己独立去闯出来。
日期 : 2020 › 07 › 23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侗族(侗语作Gaeml)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侗族在老挝也有一个分支,叫“康族”。 侗族有自已的语言,多通汉语。原无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有自已的民间戏曲——侗戏。 侗族的箫与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 侗族的风俗习惯 “月也”,是这一村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三江县富禄等地侗族群众常于夏历3月3日或2月2日汇集于广坪上,用一特制火包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叫做“抢花炮”。 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较为流行,姨表兄妹和辈分不同的不能通婚。女子婚后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习俗。解放前,侗族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妇女禁触铜鼓;男人或长辈在楼下,不准上楼。侗族姑娘在婚后才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积累的“私房”以及分得少量的“姑娘田”、“姑娘地”。男子继承家业,无继承人的可招赘养子。 丧葬一般同汉族,行土葬。个别地区还有停葬习俗,人死入殡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都死亡以后,才一同择日安葬。 侗族的民族饮食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住“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 大部分地区日食三餐,也有部分地方有日食四餐之习,即两茶两饭。两茶是指侗族民间特有的油茶。油茶是用茶叶、花、炒花生(或酥黄豆)、糯米饭,加肉或猪下水、盐、葱花等为原料(有的地方还加菠菜竹蒿),制成的汤状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饥,故常称“吃油茶”。 日常蔬菜十分丰富,除鲜食南瓜、苦瓜、韭菜外,大部分腌成酸菜。如:酸黄瓜、酸萝卜、酸刀豆、酸蕨菜等。侗族日常菜肴以酸味为主。不仅有酸汤,还有用酸汤做成的各种酸菜、酸肉、酸鱼、酸鸡、酸鸭等。相传腌酸菜始于宋代。 制作酸菜有坛制和筒制两种,坛制是指将淘米水装入坛内,置于火塘边加温,使其发酵,制成酸汤,然后用酸汤煮鱼虾、蔬菜,做为日常最常见的菜肴。 民间经常食用的虾酱也多以坛制作。腌鱼、腌猪排、牛排及腌鸡鸭则以筒制为主。筒有木桶和楠竹筒两种。制作腌鱼以入冬最佳,腌渍时间越长,其味越醇。鱼虾除大量酸食外,亦常鲜食。 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侗族的重要节日 侗族的节日以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普遍。有些地区还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由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 吃社饭:(二月春社之日)侗族有吃社饭之俗,但不搞什么活动。做社饭的方法是用野菜、野蒿、腊肉、花生、胡萝卜……和多种蔬菜切碎搅合糯米同蒸,加入油盐即成,吃起来别有风味,其功能是防疫去瘟,促进健康。 过冬节:也就是“冬至”,这天所有侗族地区地人们都过侗年,相当于过春节,各地区活动热闹非凡,有赛芦笙、多耶、侗戏、对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广西南宁没能回家过侗年的朋友,每年的“冬至”这天在南宁的很多侗族同胞们都会聚集在一起欢歌、交流。 播种节:聚住在湘、桂、黔交界边境的侗族人民,每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都要举行传统的播种节盛会。由于人们的爱好不同各个村寨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也不相同。有的寨子在这天放花炮;有的踩芦笙,坐歌堂;有的走亲邀客。而最风趣的是“舞春牛”。接着农耕队还要表演谷种农事活动。整个表演场地被当成一块田,扮演农民的几个人,有的背犁耙,有的荷锄头,还有的背竹篓。他们把田坎、耕田、插秧、收割,动作逼真、优美,用歌舞表现了侗家田间耕作的欢乐气氛。 新婚节: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是侗族人的“新婚节”,常有数十对青年男女在这一天成亲,类似今天的“集体婚礼”。贵州剑河县小广、化敖等地还保留此风俗。 架桥节:相传侗族祖公祖奶因架桥发子发孙,架桥的日子正好是二月初二。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把这一天定为架桥节。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壮族 ·满族 ·回族 ·苗族 ·维吾尔族 ·土家族 ·彝族 ·蒙古族 ·藏族 ·布依族 ·侗族 ·瑶族 ·朝鲜族 ·白族 ·哈尼族 ·哈萨克族 ·黎族 ·傣族 ·畲族 ·傈僳族 ·仡佬族 ·东乡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佤族 ·纳西族 ·羌族 ·土族 ·仫佬族 ·锡伯族 ·柯尔克孜族 ·达斡尔族 ·景颇族 ·毛南族 ·撒拉族 ·布朗族 ·塔吉克族 ·阿昌族 ·普米族 ·鄂温克族 ·怒族 ·京族 ·基诺族 ·德昂族 ·保安族 ·俄罗斯族 ·裕固族 ·乌兹别克族 ·门巴族 ·鄂伦春族 ·独龙族 ·塔塔尔族 ·赫哲族 ·珞巴族 ·汉族
走进侗族花炮节 揭秘花炮节的来历与习俗 侗族花炮节,是侗族最热闹的节日,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在侗族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花炮节歌颂的是一种善良的传统美德。侗族人民为了发扬与传承这种精神文明,便有了今天的花炮节。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侗族花炮节吧。 侗族花炮节 农历三月三,花炮节是侗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传说很早以前有个侗家姑娘在河边打死了水蛇,救了一条小花鱼。一天,姑娘到河边洗衣,看到龙王的女儿在水面上向天空撒花玩耍,并上前感谢姑娘的救命之恩。从此龙王的女儿常来人间娱乐,龙王知道后将她关了起来。侗家人便聚在江边撒花以怀念龙女。久而久之,演变成花炮节。 三月三日龙胜县城,山道花香鸟语,姑娘小伙笑上眉梢,货郎担一路唱着歌,憧憬着今天的收获。镇上震天价响的鞭炮声,唢呐高奏、锣鼓齐鸣,金童玉女、飘髯长者和神采飞扬的人群,簇拥着三个流光溢彩的花炮盒和烧猪、红蛋、糯米酒等奖品。 侗族花炮节 姑娘的银项圈、银耳环、银头簪,节日盛装的花边彩丝,展示着姑娘甜美的心愿,后生哥纷纷向姑娘们赠送糖果,哪个姑娘得糖果最多,她就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姑娘,这将使她永生难忘。 花炮分为头炮、二炮和三炮,每炮都系上一个小铁圈,花炮在空中爆炸时,铁圈也被高高抛起。当铁圈落地时,人们便按传统比赛规则奔跑冲撞、争抢铁圈,场面异常火暴刺激,被称为“东方的橄榄球”。 比赛不限时,以将铁圈交到指定地点的为胜方,三炮两赢的一方获得最后胜利。头炮为丁炮,寓意人丁兴旺;二炮为财炮,寓意财源广进;三炮为贵炮,寓意加官晋爵。各地侗族都过花炮节,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镇农历三月三的花炮节最具代表性。 侗族花炮节 花炮节主要内容是抢花炮。花炮由一铁筒制成,内装火,炮口放一直径四厘米、用丝线包扎的彩色铁环,铁炮放在鼓楼场中央,举行简单仪式后,即下令点燃花炮,一声巨响,铁环飞向高空,双方队员争先恐后去抢。场上允许挤、抢、护、拦、传,但不能有伤人动作。 侗族花炮节 能够将铁环送上主席台一方为胜。花炮一般一场三炮,也有五炮或更多的。老人们认为一炮福禄寿喜,二炮升官发财,三炮人丁兴旺。所以每一炮双方都会拼命夺抢。花炮节是侗乡最热闹的节日之一,每到节期,方圆几十里的各族群众都来参加,任何村寨都可以组织抢炮队。抢花炮据说有数百年历史了。
中国自古就有乞巧节,也可以说是姑娘节。而在侗族文化中也有一个姑娘节,不过侗族的姑娘节不同于乞巧节。侗族姑娘节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故事,是为了纪念侗族英雄而延续下去的文化习俗。 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交界的地方。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湘、黔、桂等地区侗族的“姑娘节”。出嫁的侗族姑娘在这一天要回到娘家,与自己的姐妹们一起做乌饭、乌饭糍粑,然后唱歌说笑,共度节日。临走时,她们还要带上做的乌饭和糍粑,到婆家分给亲友,传递欢乐。这个节日相传是为纪念侗族英雄的。 古时候,侗族姑娘杨八美的哥哥被关到监牢里,她去探视,发现哥哥极其虚弱,没有了先前的胆力和气魄,妹妹回家做了一大箩筐乌饭,给哥哥送去。吃了饱饭,使哥哥的身体得到恢复,兄妹俩联合起来冲出内罗城,最后领导群众一举攻破柳州城。这个民族节日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湘黔桂边境的少数民族,要过农历四月八日的“姑娘节”。姊妹们唱歌说笑,共同制作一种节日食品--乌饭糍粑。在她们回婆家去的时候,还要带着许多乌饭糍粑,分赠给亲友吃,也好补偿“姑娘节”这一天小伙子们的寂寞。四月八吃乌饭(又叫黑饭)是一个古很老的风俗,乌饭是用一种带黑色浆汁的叶子渍水,把侗区特产的“糯禾米”染黑,蒸煮而成的。 云南省元阳县碧播山一带的哈尼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四要欢度别开生面的姑娘节。“姑娘节”是每年春耕结束时,奕车人的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节日。“姑娘节”这天,奕车姑娘要戴上洁白的尖顶巾,身穿“龟式服”,下穿紧身超短裤,腰系精美的银饰,在山间用歌、舞等形式寻找自己的伴侣。 姑娘节当天,鸡还未叫,男人们就要首先挑回一担水,天麻麻亮时,再砍回一捆柴,接着,就生火烧水,把洗脸水恭恭敬敬地端给慢腾腾起床的妇女。然后,男人们煮饭、洗菜、剁猪食、洗碗筷、带小孩,妇女们则悠闲地坐在一旁,或做点针线活,或指挥男人做这做那。未出嫁的姑娘们,则连针线活也不做。 午饭后,男人们急忙赶到寨中的公共娱乐场所去,按习俗,先到的为勤劳者,后到的为懒惰者。小伙子们向情人借来女式新衣新裤,打扮成姑娘的样子,在欢快的弦乐声中翩翩起舞,直到太阳偏西才回家做饭,继续服侍妇女到深夜。
侗族文化是一种很原生态的文化,无论是节庆日还是舞蹈活动,大多都来自侗族人民对生活与自然的启发。看一看惟妙惟肖的侗族芦笙舞,你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芦笙舞是侗族文化的有声表现。 《芦笙舞》是侗族的传统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舞蹈气氛热烈而欢快,现已成为侗族民众在稻谷收获后至来年春播前农闲期间和各喜庆佳节时,由青年男女参加被称作《踩堂》或《踩芦笙》的自娱性、求偶舞蹈。 每逢节日,成年的侗族未婚男女青年,都不会放过“踩堂”机会。因为这些男女青年中的不少人,要通过集体共舞的机会来选择自己的心上人。而且参加“踩堂”的少女不但要身着闪闪发亮的蓝靛色礼服,还个个力所能及地在头、耳、脖颈、手臂各处戴满银饰,因为这是向男青年展示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的无声语言。 在过去,由于经济水平的低下,一家中若同时有一个以上的女儿都进入成年,但因没有起码的银佩饰,只能由年长的女儿参加“踩堂”活动而使全家陷入窘境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进行“踩堂”的舞圈以村寨为单位,每个舞圈被人们称作“一堂”,节日期间来自各个村寨、各怀绝技的若干堂“芦笙舞”将会聚一堂,齐展风姿。届时,每堂芦笙在作舞前首先要在圆圈中心高高竖起一根芦笙柱,柱顶悬挂芦笙队队旗,并围绕芦笙柱特设由4—6人担任为《踩堂》舞蹈进行低音伴奏的“芒筒”演奏。一切准备停当后,手持小芦笙的男青年与持彩巾或花伞、佩戴银饰的盛装少女,分别站成内外两层圆圈,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作舞。 舞蹈动作与节奏,依照芦笙头所领奏的曲调更换舞姿。女子以原地旋转和两臂上下、前后的摆动为主要动作;男子在边吹奏芦笙,边做幅度较大的蹲步、跳跃、点步踢腿等动作。整个舞蹈沉浸在抒情与细腻之中,但又不少萧洒与活泼。 而且,每当若干堂舞队同时作舞时,“芦笙曲”此起彼伏,姑娘们舞姿翩跹,真是构成一片歌舞海洋,热闹非凡。更有意思的是,在广西三江县《踩堂》的最后,有时还会加入更为激烈和引人注目,似拔河游戏的娱乐活动“拉鼓”。所有作舞的男女分为两边,拉拽着系有粗绳的长形木鼓,以一方胜利为舞蹈活动的终止。 关于芦笙舞的起源,苗族有朴素和美妙的传说。相传盘古开天地之时,大地一片荒凉。那时,苗族祖先是靠狩猎飞禽走兽作衣食的,为了解决捕获鸟兽的困难,当时一个心灵手巧的小伙子,在林中砍下树木和竹子,做了支芦笙模仿鸟兽的鸣叫和动作,吹跳起来以引诱各类鸟兽。 从此,人们每出猎均有所获,于是芦笙舞就成了生活的必需而世代相传。这类传说与现今仍流传着众多模拟鸟兽鸣叫和形态的芦笙曲调及舞蹈动作的现象虽相吻合,但要弄清它的起源,仍有待从史料方面进行研讨。 文献中多有涉及;明清以来,更广见于文献和志书之中。明人倪辂《南昭野史》有“每孟岁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的记载。足见芦笙舞早已是苗族人民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并风靡一时了。
斗牛,是一项娱乐节目。而侗族文化中的斗牛节,是为了庆祝丰收的喜悦,这项传统节日在侗族已经传承了上百年的历史,如今,斗牛节在侗族人民的心里依旧非常的重要。斗牛节体现出侗族人民的淳朴善良,以及对美好的愿望的追求。 “斗牛节”是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侗家喜欢斗牛,村村寨寨都饲养着善斗的“水牛王”。“斗牛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二月或八月里逢“亥”的日子里举行。节前,各自约好对手,作好斗牛的准备。节日这天清晨,铁炮三响,“牛王”在锣鼓和芦笙的乐器声中进入斗牛场。 这时一支支队伍,手持金瓜、月斧,举着各种旗帜,前呼后拥,绕场三周,算是“入场式”,也叫“踩场”。接着,各队牵着自己的“牛王”,举着火把,严阵以待。铁炮一响,他们便将火把往前一抛,参斗的两头牛从两端四蹄腾空,冲了上去斗作一团,难解难分。气氛紧张热烈十分壮观。 每年农历二月与八月的亥日。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楼附近,干净通风,称为“牛宫”。牛王有专人割草担水拌料伺候,还要经常供给蜂蜜、猪油、米酒等食物。“牛王”体格硕大而健壮,浑身滚瓜流油,犄角粗壮尖利,象张开的钢杈。 节前青年人吹着芦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约”邀请对手。“送约”之后,便到“牛宫”前吹奏芦笙,敬祭三日,替牛“养心”。节期一到,群众集汇于斗牛场周围,参赛“牛王”在芦笙伴奏下开始“踩场”:青年手举写有“牛王”的“马牌”前行,昂首挺胸,“牛”气十足。“马牌”后紧随举着木制“兵器”的卫队和鼓乐队。 侗族人喜欢以斗牛为乐,多在春秋之季进行,每年农历二月、三月或八、九月逢“亥”之日为斗牛节。 在这之前,青年们吹着芦笙到外寨邀战。在将要准备参战的牛王圈前,人们鸣锣吹笙放炮,祭祀通宵达旦。亥日的斗牛场上人山人海,牛王营地里,旌旗环绕、戒备森严,有若古代将军布阵。 斗牛前,由德高望重的寨老颂《斗牛词》,宣布斗牛规矩。午时许,斗牛队伍轮流入场示威,手舞书着牛王美称的“码牌”者在前开道,敲锣鼓吹芦笙者随之,刀斧手举着金瓜斧头,寨老着古装持伞以护圣母英灵,后面的人群举着旌旗拥着牛王在炮声中入场。 牛王头镶铁角、罩红缎,背插令旗鹤尾,几个后生牵着牛王在乐声和欢呼声中入场。人们护着牛王绕场三圈,高呼不止,这种仪俗称“踩堂”。 踩堂完毕,斗牛便正式开始了。若是一方败了,姑娘们就跑去将“败将”的旌旗夺去,接着是胜利者以威武的姿态再次入场示威。待约定的牛王都斗过,斗牛也就结束了。 有时“败将”还会被杀掉,全寨出钱重新饲养新的“牛王”。几天后姑娘们送还败者战旗,受到小伙子们盛情的款待,并陪着他们唱侗族大歌,临别奏笙欢送,还赠赎旗彩礼。 相传古时候人们种稻插秧却不会移栽,这时有两头水牯牛跑到秧田里打起架来,将秧田踩坏,主人没法,只有从较密的田里移出一些秧来插满。收获季节这块田丰收了,人们从此学会了插秧。为纪念这一农活上的大事,人们牵来两牛相斗,从此相沿成习。
有一嘎老,忠厚善良,长年修行培德。一天,庵堂香姥,告诉他:“某月某日,本地涨大水,你去修造一条船,然后叫你的崽每天都到石象坳去看,石象的眼睛出血,洪水就要暴发。寨子被淹没,你们一家人就躲进船里去。”嘎老一听,心里发慌,急忙问香姥:“隔现在还有多久?” “不久了。”香姥回答说。 于是嘎老赶急修造了一条船,并叫他的崽每天一大早就去石像坳去观察石象和河水。 一天早上,两个屠夫路过石象坳,见个娃崽赶早在那儿坐着,其中一个屠夫就问:“娃崽,这么早你来这里等谁?” 小娃崽对两个屠夫说:“我不是等人,我来看这石象,我爹叫我每天都来,他说如果石象眼睛出血,这地方就要涨大水,要我一旦发现就立即告诉他。” 两个屠夫一听,觉得荒唐可笑。次日凌晨,他们俩就用竹筒盛了一筒新鲜的猪血赶早经过石象坳,在那个娃崽未到之前用猪血点红了石象的眼睛,企图戏弄那个小娃崽。 待那个娃崽随后来到石象坳,石象的眼睛还在滴血。小娃崽信以为真,急急忙忙跑回家来报告他的父亲。 说来也怪,事后真的涨了大水,还淹没了他们的村庄。那嘎老一家人坐进船舱里,安然无事。 忽听上游有人喊救命,嘎老仔细一看,只见有个小孩伏着一块木板朝他们这边漂来,那求救声惨得可怜。嘎老急忙拔船过去,把小孩救了起来。这孩子姓曾,是个孤儿。 接着,有只猴子也哀叫着被水冲下来,嘎老和他的儿子也救了它,还救了一只来不及躲闪被巨浪冲落水面的喜鹊。 水退以后,嘎老劝姓曾的小孩回家,小孩伤心地对嘎老说,他父母已经去世,家里只剩他一个人,无依无靠,要求嘎老收留他。嘎老心善,收养了他,并叫自己的亲生儿子称他为大哥。 八九年后的一天,京都皇帝失落了玉印,派了许多官员到处寻找。 这时候,庵堂的香姥又告诉这善良的嘎老:“皇帝的玉印吊在井里。”www.360changshi.com 嘎老知情,就叫自己的孩子下吊井去找玉印,香姥讲的无假,玉印真的在吊井里。嘎老把玉印交给了一位下乡来寻找玉印的官员。 皇帝得到玉印后,转忧为喜,为了答谢这个善良的乡下人,皇帝就把嘎老的儿子接去当附马。 嘎老接到诏书以后,左思右想,不知让谁去为好。这时,他的亲生儿子老二就说:“我年纪还小,让哥哥去吧!” 姓曾的这孩子即老大则说:“爹,我好也是弟好,弟好也是我好,弟去也好,我去也行,不过为了不使弟弟劳累,我先去看一看,回来弟弟再去。” 听两个孩子这么说,嘎老就让收养的儿子老大去了。 谁知老大编了一套假话,到京城蒙骗君主,当上附马以后,忘恩背义,连信都不来一封。 老二想哥哥,跟父亲要了点盘钱赴京去看看究竟,没料到找到哥哥以后,哥哥当面不认他,并狠心地打了他几十大板,把他关进了牢房。 几个月过去了,不见老二回家,嘎老在家干着急。无奈,只好对猴子说:“老三,你能不能去看看,看到底是什么回事,怎么老二去这么久还没回来!” 猴子老三点了点头,次日就日夜兼程地跑去看老二去了。 到京城四五天,一直没找着老二,后来它爬上牢房的窗格上去瞅,看见老二蹲在里面,两眼正盯着它,不讲它也知道了三分。“莫非你是我救的那猴子吧?”老二问。 猴子老三点了点头。 “我被那没良心的关在这里,饭都不给我吃,他想让我活活饿死。”老二对猴子说。 猴子老三于是就去东街偷块油饼西街偷个发糕来给老二吃。日复一日,天天如此,总是脱不开身回到嘎老身边来。 嘎老忧心忡忡,不放心又对喜鹊说:“喜鹊,念我救你之情,你能不能帮我去看一看?” 喜鹊咔咔卡地叫了两声,就向远空飞驰而去。来到宫里,喜鹊累得不得了。恰巧牢房边有棵银杏树,它便在上面暂时栖身。忽见猴子在下面爬窗子,它也飞到窗前去瞅。 老二看见喜鹊,不禁试问:“你莫非是我救的那只喜鹊吧?” 喜鹊咔咔叫了两声,知道是自己的小主人落难在里头,便穿过窗格,落到小主人面前。 老二急忙撕下一块衣角,咬破食指将自己的遇难经过写了一份血书套在喜鹊的翅膀下,催喜鹊赶紧带回家里给他的父亲。 喜鹊日夜兼程回到家里,解下血书给了主人。嘎老看见血书后,知道那忘恩负义的养子关了他自己的亲生儿子,气得他差点昏了过去。这是一个大冤案,岂能任人遭遢!嘎老于是写了状子,直接控告到皇帝老爷那里。 皇帝老爷知道以后,公正执法,将姓曾的小子施以酷刑,即用铜桶让那小子抱住,而后烧火烙死。与此同时,老二被释放出来,替身当上了他原来就应该当的附马。 老二长得英俊美丽,公主见了更是喜欢。所谓“救人无义,救鸟有恩”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值得体验的旧时侗族风情 值得体验的旧时侗族风情 在一个三省交界的偏远地区,隐藏着一个这样的寨子:女人们穿着绣花的土布百褶裙,男人们用古老的水车灌溉农田,人们住在水边依山而建的吊脚楼里。这就是程阳,一个位于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寨子。正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偏僻,才使得纯正的民族风情得以保存。 水边依山吊脚楼 在三江县城乘上去林溪的中巴车,雨后的湿润空气从车窗外吹进来,很舒服。半个小时后,河道逐渐窄了起来,两边的山也高了起来,清清的小河边有水车在慢悠悠地转着,同行的当地人说:“程阳桥马上就到了。” 果然,车子转过一个山,老远就看到程阳桥横跨在两山之间的程阳河上,左边依山盖满了吊脚楼。由于是旅游淡季,桥前路边的小贩都坐在路边做针线活,看起来是那么的悠闲。远处寨边的水田里有几个侗人在插秧。程阳寨由8个寨子组成,这里的8个寨子保存着较纯正的侗族生活方式,灰黑色的村寨散落在黄绿相间的水田中,显得那么的和谐和自然。 三江的侗族村寨大多都是建在水边,村寨多以木吊脚楼为主,从水边向山上伸展。房子一般分三层而且功能齐全,第一层养猪、牛,放农具杂物,第二层住人,三层存放粮食。侗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村寨里必有鼓楼,村外大多河上有风雨桥。鼓楼是村寨击鼓议事的地方,是村寨的中心,小村寨一般只有一座鼓楼,大村寨会有几个鼓楼,每个分支或姓氏都会有自己的鼓楼。 而火塘则是鼓楼的中心与内部文化的焦点。火是侗族的原始崇拜物,人们聚而围之,先是取暖烧饭,而后,无论春、夏、秋、冬,在以火塘为中心的限定范围内,谈论家常、议政论事、娱乐欢歌、谈情说爱。 侗族女人盛唐装 刚到程阳的第一眼会被水边的吊脚楼吸引,走近了的第二眼则属于花一样的侗族女人。侗族女人服饰大多是土布百褶裙配深灰色对襟或斜襟无领长袍,里面还要穿一件灰黑色兜肚,靠近脖子的位置绣着非常精美的图案,衣服边还镶有手绣的花边。梳着有点像唐朝妇女的头发,上配简单银饰。年龄大的还会戴一小块白色头巾,插一把镶银的梳子,节日时要戴银项圈,头上插满花。小孩头上戴一顶镶满银饰的小花帽,非常好看。 有好看的,当然还有好听的,像许多少数民族一样,侗族人也能歌善舞。三江的侗族喜好唱歌,他们的歌唱形式叫多耶,每逢农闲时节村寨的青年男女都会聚集在村寨中央的鼓楼前,唱多耶来抒发他们的情感。唱多耶时女人坐在当中,男人排成一队围在四周边走边唱,男人唱完女人接着,据说就这样不吃不喝可以唱三天三夜,歌声古老悠远,很好听。三江的侗族还有着行歌坐妹的婚姻习俗,农闲时节三三两两的小伙子会跑到姑娘家唱歌,小伙子看上哪个姑娘就会往哪个姑娘腿上坐,表达对姑娘的爱情。 风雨飘摇风雨桥 侗族是个靠水而居的民族,在水边居住就要架桥,千百年来,造就了他们不用一铁一钉架桥的精湛工艺。侗乡的桥建在不一样的河上,却都有一样的名字——风雨桥。这是种用木头的榫铆结构架起的桥,上面有瓦顶,能避风雨所以称风雨桥。有侗寨就有风雨桥。 据说风雨桥起源在公元3世纪初,现存于我国西南、西北、华东的部分地区,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其中,规模宏大、形式独特,首推侗族风雨桥。而三江县程阳寨前的程阳永济风雨桥则是这种架桥艺术的典范,不但规模大,而且工艺精湛。 从新修的石阶走上程阳桥,宽大的桥体内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民族工艺品。桥面由木板铺成,隔不远就有一条粗大的圆木撑起的桥廊,两边有木栏杆。从桥面仰望桥内顶,横七竖八的大大小小的木方子、木梁贯穿其中,结构非常复杂,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些令人眼花的木结构都是利用榫铆连在一起的,非常结实,极有美感。桥下的三个石砌六边形的桥墩上,桥墩迎水面和泄水面都设计成尖形,以便减小阻力,利于洪水下泄。这种设计使程阳桥近百年都没有被洪水冲垮。 水车吟唱旧时歌 由于电力的运用,靠自然力的水车进行灌溉的方式早就很少见了,但程阳侗寨却至今仍然保存和使用着原始的水车灌溉。过程阳桥沿着桥边的小路走到程阳河边,再沿河走约50米就到了水车旁。水车是由藤条、木头做成车轮状,直径约有3米到5米,上绑有盛水的竹筒和竹片编成的叶片,下面由木头桩支起,由流水力推动水车转动,竹筒把河水舀起,转到最上面时,竹筒刚好倾斜把水倒入水渠里,再由竹制的导流渠流进田里。 桥下的程阳河边有几个水车,迈着古老的慢步,一竹筒一竹筒地把清澈的河水装进竹制的导水渠,浇灌着河边开满油菜花的田地。 过桥后沿着石板路前行50米,就是程阳八寨的第一个寨子马安屯。从寨子前的石板路上行就到了马安屯的中心,上面是个有100多平方米的广场,是举行重大仪式和集体活动的地方。广场南面是鼓楼,鼓楼里没有农活的老人们围着火塘闲坐聊天。 出寨子过风雨桥回到公路,从新修的上山小路,爬到路边的山坡上,程阳八寨全景尽收眼底,程阳河像条飘带一样环绕着侗人居住的这块土地,平整的水田包围着星星散散的灰黑色的村寨一直到左边的山脚下。
侗族过三朝的风俗习惯 侗族过三朝的风俗习惯 和汉族的“终身大事”不同,庆祝头胎子女出生的“三朝酒”,才是侗族人一生最盛大的庆典。所谓“三朝酒”,意指在孩子出生后第三至十天之间的一个单日所摆的酒。不论婴儿是男是女,侗族人都会大宴宾客,举族庆祝,因此“三朝酒”也被称为“过三朝”。 “三朝酒”那天,从上午9、10点钟开始,就会有客人陆续前来道喜,一般以女方亲戚为主。不论路程远近,每家至少会派出一名代表,除外祖父须在日落后赶来之外,其他所有宾客都必须在中午之前到齐. 来宾吃“三朝酒”必须携带礼物,并以外祖母的礼物最为丰厚,习惯上包括猪肉、糯米、鸡蛋、侗布、侗棉、酸草鱼、银项圈、银锁、银手镯、两床新被、一对木箱或梳妆台等。 此外,外祖母还必须支付操办“三朝酒”的一半肉类和主粮。因此,她家的礼物往往超过数十担,伴着鞭炮声、浩浩荡荡的排成一路,场面颇为壮观。 “三朝酒”一般从中午开始,客人们要先尝甜酒鸡蛋,再喝油茶,最后才吃午饭。“三朝酒”的午宴比较丰盛,而晚宴规模则相对较校侗族人家族观念非常强,往往有着庞大的亲戚群,“三朝酒”时,因为客人太多,桶装盆盛、开“流水席”的场面屡见不鲜。而且侗族人非常好客,即使是陌生人在“三朝酒”那天上门,他们依然笑脸相迎、决不拒绝。 按侗族习惯,在婴儿出生前,不能为其准备衣帽;待到出生后,也只能先用柔软的旧衣裙包裹着。只有摆完“三朝酒”,才能穿上新制的童装。所以“三朝酒”时,女方亲戚,特别是姨妈、舅妈等往往格外忙碌。在酒席过程中,她们除了要为婴儿赶制背带、衣裳、裙片等衣物,还要不停的传抱婴儿,仔细端详,并说些祝福的话。 “三朝酒”过半,会进行对唱“取名歌”的程序。一般先由男方男眷用吟唱的方式主动邀请女方女眷为婴儿取名。经过多轮唱和商讨后,最终由外祖母定夺并宣布婴儿的名字。整个对唱,除了曲调是固定的,其他所有都是即兴创作而成。 晚宴过后,所有来宾要为婴儿弹唱琵琶歌,以示祝福。 “三朝酒”散后,所有女宾在回家时,都需要带一块或三块重约四两、用竹片串起的肥肉,象征“三朝酒”非常丰盛。串肉带回家后,一般用来打油茶,并请左邻右舍的女性品尝,以转告喜讯,分享快乐,俗称“串肉礼”。 “三朝酒”次日,婴儿的母亲还会专为闺中密友准备一次晚宴,交流育儿经验。
侗族春节习俗吃些什么? 中国是一个民族习俗最具多样性的国家。由于我国的地域十分辽阔,在这片土地上又分布着许多不同的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因而造就了多样性的中国民俗文化。在侗族文化中,春节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他们的春节有着独特的习俗和食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侗族人春节吃什么? 侗族生活在湘、桂、黔边境,他们过春节,有大年和小年之分。侗族称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为小年,又叫“姑婆年”,是纪念姑婆的节日,意思是祖宗各代的姐妹出嫁后,年边要回家探亲团圆。 农历三十过大年,除夕晚上,送旧迎新,灯火通宵,高高兴兴吃“年更饭”。这晚村村寨寨的青年男女在本村寨互相串门、吃“年茶”。吃“年茶”是很有趣的,那是各家的姑娘(或妇女),挑水桶到井旁,等老人家敬并以后(意思是吃水不忘掘井人),姑娘们便一起拿勺子舀水,舀到井里有白泡沫为最吉祥。姑娘们用这一担水给客人和家里的人煮上香喷喷的油茶,这就叫做吃“年茶”。 侗族春节也要吃糍粑。糍粑也称年糕,在过年的时候制作食用,过年前制作糍粑是农村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具有浓厚的乡村风味,打糍粑活动成为大家过年前的一项重要准备活动。糍粑由糯米蒸熟再通过特质石材凹槽冲打而成,手工打糍粑很费力,但是做出来的糍粑柔软细腻,味道极佳。 糍粑的制作有纯糯米做的,有小米做的,也有糯米与小米拌和做的,还有玉米与糯米拌和打成的。此外,还用粘米与糯米磨成粉,倒在一种用木雕模做的,模内刻有图案花纹,俗称“脱粑”。糍粑的制作非常费人力必须要几个人一起才能制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