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侗族中,为加强村与村之间的团结,便于接待友邻村寨的集体交往中相互访问的团众,主持斗牛、赛芦笙会,对付外敌侵犯以及防匪防盗等,各村寨之间便有了“款”的社会组织形式。 “款”是侗族的社会联盟组织,具有古代军事民主时期的联盟性质。后来,就发展成为保卫村寨、防匪防盗和组织社会娱乐的村寨联盟。这些“款”中,大的包含数十至数百的村落,小的由几个或十几个村落组成。在款组织中,各成员村落有自己的首领,称为寨老。款组织的首领,称为款首。组织内无常设机构。 款首、寨老虽是村落事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但并无特权,也没有报酬。款与成员村落没有隶属关系。款有固定的活动中心——款坪,是合款宰牲盟誓的地方。在款组织慢慢消失后,款坪多演变为斗牛坪。各村寨设款脚,负责通讯联络和管理鼓楼(如生火、打扫卫生等)。 款在战事频繁时是侗族的地方性武装组织,由不脱产的领袖——款首担任指挥者,并订款约作为共同遵守的军事法规。款兵为每户的青壮年,有事打仗,无事农耕。当款组织得到外来武装侵袭的消息后,款首一面派人上鼓楼击鼓传本寨青壮年全副武装集结于鼓楼坪前待命;一面派出若干人带着火纸、飞牌信件,分别给各寨送信,传递抗击来敌的命令,各寨的款首、头人则派人支援。 在作战前,款首念诵有关战事的条款,对退缩不前者,“勾生吃熟”者均有程度不一的处罚,以使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驱逐来敌。 在众人出征后,主祭的款首身着古装,手举宝剑,口中念祷,一动不动地肃立拜祭,直到战斗结束,款众得胜回归后,主祭师方离开祭坛。
日期 : 2020 › 07 › 23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拉祜族的汉语拼音是[ lā hù zú] ,拉祜族源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早期过着游牧生活。后来逐渐南迁,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 拉祜族的饮食习惯 拉祜族过去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主食为当地生产的大米和玉米。喜用鸡肉或其他配料加大米或玉米做成稀饭,其中鸡肉稀饭为上品。拉祜族烤肉别具风味,猎获的兽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芭蕉叶包肉埋入火中,烧熟而食。烤肉香脆可口,佐以麻辣佐料后还能开胃。在民间,拉祜族男女均嗜饮酒,并有在酒和肉上不分彼此的习惯。平时喜饮烤茶,做法是将大茶入罐烤至焦黄,待香味飘出后兑入水稍煮即饮。 典型食品主要有: 拉祜族中的苦聪人在狩猎时,习惯将猎获的兽头奖给第一枪射中者,前腿奖给发现猎物的人,剩下的肉,人均一份。有干糁、香草烤牛肉等。 饮食礼仪与禁忌 若有客至,都要敬酒献茶。献茶时,一般第一碗主人喝,第二碗敬客人,以表示真诚:茶水中无毒,让客人放心。男女客人,即使是夫妇,借宿时也不能同住一室。 拉祜族习惯上一般不吃狗肉。传说拉祜族的谷种是粘附在狗尾巴上,由狗带到人间,而且狗在现实生活中与人的关系密切,是猎人的好帮手,能为主人看家,因而认为吃狗肉、杀狗、打狗都是不道德的行为。有些地方吃狗肉要受到群众的诅咒和耻笑,并且不准进入寨内。另外,在澜沧县南段一带的拉祜族不吃水牛肉。人们认为牛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吃了牛肉就等于吃了牛的力气,人们将无法耕田地。主人杀鸡招待时,客人不能自动拿鸡头吃。吃完早饭前,不得在屋内高声谈笑,不能吹口哨,不弹弦琴和吹芦笙。 拉祜族的礼仪禁忌 拉祜族的禁忌较多,而且具有神秘的色彩,日常生活方面的礼仪禁忌主要有: 大年初一,不准外人入寨,也不能去外寨,寨内妇女不得串门子;过年时禁止说不吉利的话,出猎时也不准讲不吉利的话。 行路中不能触摸路旁的治鬼器具;任何人不得在神树林中大小便,违者要受寨规惩罚。 日食月食时要敲锣打鼓,鸣枪吼叫,以助日月解脱危险。遇日食月食,不能讨亲嫁女。 过木桥时若把桥踩断,要砍一棵树换上,要杀鸡叫魂。 路上遇蛇,要止步,踅身返家;见蛇蜕皮不吉利;路遇叫人魂和叫谷魂的人,不能找其讲话,以免惊动魂灵。 妻子身怀有孕,丈夫不串山打猎,杀生多了,妻子会流产。 出生婴儿不满3日,外人不许进入产妇家,如果成年男子贸然闯入,得认婴儿为干儿或干女,要为其取名,还要送衣物手镯作礼物。
苗族文化与华夏文化同源于一体,从“创世”的神话来看,两种文化的肇始几乎一模一样。如苗族神话传说中有《盘古》、《盘古王制天地》等歌,详尽地记述了开天辟地的英雄盘古的灵迹功德。就是今天莆族民间还传诵着“盘王歌”。常任侠先生在《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一文中载《盘王歌》云: 起记盘王先起记, 盘王起记造犁耙, 造得犁耙也来使, 屋背大塘谷晒芽。 起记盘王先记起, 盘王起记种苎麻; 种得苎麻儿孙绩, 儿孙世代缋罗花, 其功德与中国传统华夏文化中的“盘古”传说如出一辙。〈述异记〉卷上有:“今南海有盘古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南海中有盘古国,今人皆以族古为姓。”在苗族的原始文化中,他们崇拜盘瓠为始祖。 关于盘瓠(盘古)的传说,在《后汉书•南蛮传》、《风俗通义》、《搜神记》里均有记述。而华夏民族在“开天辟地”神话中的盘古(盘瓠、檠瓠)传说与苗族盘古传说完全一致。 《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纪》:“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如此一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地去九万里。”如此巨细无遗地相似,我们还可以从“洪水传说”、“兄妹结婚”等神话中找到。 再考察“族”的产生及其变迁,我们亦可得到二者同出一源的结论。从世系推,苗族本是华夏始祖黄帝的直系后裔。《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娶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山海经•大荒北经》:“颛顼生鹱头,鹱头生苗民”。黄帝一颛顼一鹱头一苗民勾勒出了苗与华夏的直系线索。它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这一本体(指苗汉两族文化渊源同出一体)的特殊内涵和历史联系。
贵州各民族传说主要有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和风物传说等几类。 人物传说主要是讲述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这些传说的主人公大多是各民族起义领袖或某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人物。作品如苗族的《张秀眉的故事》、布依族的《杨元宝的故事》、《王囊仙的故事》,侗族的《姜映芳的故事》、《吴勉的故事》和水族的《简大王的传说》等等。故事主人公往往具有传奇色彩,他们的言行代表了广大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因而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也有的人物传说是讲述有关神话中人物的,如彝族的《支嘎阿鲁》、布依族和仡佬族的《竹王的传说》等。 史事传说讲述历史事件的故事。如流行于贵阳一带苗族中,讲述贵阳一带苗族迁徙的《迁徙的故事》;流行于黔北、黔东一带汉、苗、土家、仡佬等民族中,讲述清代辗转在贵州思南、印江和务川等地十数年农民起义军英雄事迹的《白号军的故事》;流行于黔南一带汉、布依、水等民族中,讲述太平军部队根据贵州独山一带各族人民爱唱花灯的习俗在独山城外组织花灯演唱、聚集兵力、麻痹守军,一举攻破独山城的《太平军攻破独山城》等。史事传说与人物传说都涉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两者的区别在于史事传说以叙述事件为主,而人物传说则以历史人物的活动为中心带出历史事件。 风物传说是对地方山川景物、风俗习尚、器物以及名特优产品来历进行解释的故事。 山川景物传说在各民族中均有广泛流传。在各民族地区,凡名山大川、风景名胜,都有优美的传说。如著名风景区黄果树瀑布、花溪、小七孔等周围的布依族中,就流传着《黄果树瀑布的传说》、《花溪的传说》、《小七孔的传说》等;梵净山周围的土家、苗等民族中,就流传着《梵净山的传说》;黔东南苗族地区有一个著名的香炉山,当地苗族中就流传着《香炉山的传说》。贵州省威宁县境内有一个省内最大的天然淡水湖——草海,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是候鸟保护区,也是省内著名旅游胜地。当地彝族中,也流传着有关草海的传说。贵阳一带汉族中,则流传《甲秀楼的传说》。 风俗习尚的传说主要是讲述某种风俗习尚的来历。这类传说在各民族中也非常丰富。比如有关节日的传说、服饰的传说、某种饮食习俗的传说,等等。作品如布依族的《二月三的来历》、《六月六的来历》,土家族的《过赶年的来历》,苗族的《芦笙是怎样吹起来的》、《赶秋坡的来历》,水族的《端节的来历》,仡佬族的《结婚带伞的来历》,道真县一带汉族流传的《新娘出嫁做花轿的来历》等等。 器物的传说包括乐器传说、名特优产品传说等等,在贵州各民族中也很普遍。作品如苗族的《芦笙的传说》,玉屏一带汉族、侗族等民族中流传的《玉屏洞箫传仙韵》,流传在黔西南一带布依族中的《铜鼓的来历》和黔南三都一带水族中的《铜鼓的传说》等。名特优产品的传说主要有流传在道真一带汉族、仡佬族等民族中的《天麻的传说》,流传在天柱、锦屏一带侗族中的《人参的传说》,流传在仁怀一带汉族中的《茅台酒的传说》等等。
在柯尔克孜族民间口承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柯尔克孜族民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主要有:劳动歌、习俗歌、情歌、哭歌、反抗歌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再现了柯尔克孜人民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手工业的生产劳动情景,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有一首《熟皮歌》这样唱道: 宰了一只羊羔,皮上涂了面曲酱, 为了熟成优质皮,加上盐水再晾干, 辛辛苦苦天天忙,为的是做件好衣裳。下面这首情歌表达了热恋中的小伙子对心上人的钟情: 看见你系着珠子的发饰,一股股暖流充满心里, 言语诉不尽我的钟情,我心里只有你最美丽。 远远地看到你的倩影,我心儿跳动得更急; 一心想快走近你的身边,又羞怕别人说东道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新生活,柯尔克孜族人民还创作了大量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民族团结、军民团结,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民歌。如: 要是没有万丈光芒的太阳,田野里的庄稼怎么能生长? 共产党是人民的太阳,我们永远把共产党歌唱。 要是没有流不尽的清泉,草原上的玫瑰怎么能开放? 社会主义是幸福的源泉,我们永远把共产党记在心上。 柯尔克孜族人民还创造了大量的谚语,这些谚语用生动的形象、独具特色的比喻反映了柯尔克孜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人生哲理。如: 山是柯尔克孜的父亲,水是柯尔克孜的母亲。 一根木棒架不起毡房,百根木棒能搭起大毡房子。 山泉多的地方河流总是澎湃;群众多的地方智慧将在那里产生。 柯尔克孜族谜语一般由两三句短语组成,内容也颇具民族特色。如: 冬天睡在山上,夏天流在河里。(雪) 比马高,比狗低。(鞍) 肚里有灯,嘴里有泉。(一种茶炊)
俄罗斯族人民最早迁居中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初期。当时侵占中国的俄罗斯士兵或被俘,或因不堪忍受沙皇的残暴统治而归顺清廷。从那时起,陆续有俄罗斯人迁入中国,其中大部分居住在新疆。三百多年来,俄罗斯族由于处于中国社会文化氛围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本族文化。从俄罗斯族民间口承文学中可以看到这一文化鲜明的时代烙印、地方色彩和与中华文化交融的痕迹。 民歌《凯旋》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新疆为背景,歌颂了俄罗斯族战士与反动派英勇斗争,胜利而归的英雄事迹,歌中唱道: 越过高山,越过沙漠,穿过城市和乡村, 俄罗斯族士兵们,驰骋原野马不停蹄。 十三个民族团结紧,为了苦难的农牧民, 为他们的幸福生活,给反动派以更沉重的打击。 习俗歌描述了独具特色的俄罗斯族民间生活。如婚礼歌《飞去的小燕子》是婚礼上新娘的亲人们唱的歌,歌中流露出对姑娘的依依不舍之情: 啊,可爱的小燕子,你展开双翅任意飞翔。 抛弃了温暖的旧巢,为什么过早地飞去? 宾客们代替新娘安慰亲人回唱道: 原谅我吧,亲人们,这是父母的安排,乡亲的美意。 女大当嫁,我只得忍心离去。 爱情歌在俄罗斯族民歌中为数不少。乐观、豪放的俄罗斯族男女青年总是纵情倾诉心中炽烈的感情: 自从我第一次见到你,心里就有一股火苗升起, 从此胸中有个东西在蠕动。 嗨,你呀你!你叩开了我的心扉, 你拨动了我的琴弦,从此我再也无法平静, 嗨,你呀你!你使我懂得了许多, 你使我彻底改变了自己,从此我就热血沸腾, 嗨.你呀你! 下面这首歌生动地表现了俄罗斯族人民活泼、开朗、俏皮、可爱的性格特点: 爸爸你不要骂我荒唐,难道你没做过少年郎? 难道妈妈没当过大姑娘,她没有跟你把爱情讲? 俄罗斯族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如《非凡的纺织工》叙述了一个普通的纺织工匠伊凡机智勇敢地同外国挑衅者周旋,打击了挑衅者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这个故事赞扬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歌颂了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 《贫家女》讲的是聪明美丽的农家女卓娅智斗国王的故事。国王欲加罪于卓娅,命她一夜之间把黍子种在地里,收割、碾米,然后煮成粥送进宫里。卓娅对国王说:“只要你一夜之间叫鸡下蛋,孵化,然后把小鸡运来,我就把粥送去。”说得国王哑口无言。国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命卓娅来宫廷参加宴会,但一不许骑马,二不许坐车,三不许步行。另外,穿衣不像穿衣,献礼又无礼。卓娅身披渔网,手拿小鸟,带着一只兔子进了宫。国王命令将警犬放出,白兔吓跑了,小鸟惊飞了。国王只好认输了,他看到卓娅聪明机智,立即宣布册封她为王后。卓娅进宫后,过着俭朴的生活,为贫苦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人民大众亲切地称她为“贫家女”。 俄罗斯族人民总结自己的劳动、生活经验,创造了大量丰富的谚语。如: 有明灯不会掉进深坑;有祖国人民不会受欺。 鸟是不喜欢笼子的,哪怕是金丝笼。 看树看果实;看人看行动。 不要只相信别人的嘴巴,要多相信自己的眼睛。 狗的朋友都是啃骨头的;猫的朋友都是捉耗子的。 瓦罐打水,迟早会碰破。
藏族人过去一般无姓,只有名。大多为四字之名,如扎西顿珠、索朗扎巴等等。随着时间的流逝,后来的达官贵人们为了使自己的家族世代相传,光宗耀祖,决定把家族名作为己姓,随之,便有姓氏,如噶尔•东赞玉宋、琼布•奔赛素孜、韦•邦多日义策等等。这种以家族名为姓之称谓类似汉民族的王氏世家、周氏世家。 同时,人们把领地名和封号加在自己名字的前面,以示自己是出身显赫地位的世家,一直延续到今,如宇妥.××××、颇拉.××××、拉鲁.××××、索康.××××等等。 自7世纪以来,佛教传入西藏使得藏人的名字有了些变化。虔诚的佛教徒都喜欢给家人取上具有佛教意义的姓名,于是将儿女带到高僧上师面前,来为小孩举行简短的取名仪式,并于结束后向上师敬献哈达及其他礼物。随着藏传佛教的盛行,现在西藏人民的名字很多都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如常见的强巴(弥勒)、桑吉益西(佛智)、江白嘉措(妙音海)、格桑(贤劫)、堪卓(空行)、多吉(金刚)、强久(菩提)、索朗(福)、措索(积德)等等。 藏族的出家僧人,名字和俗人完全不同。当某人要出家为僧时,无论岁数大小,皆经寺院住持(堪布)的剃度,并重新更换名字,取法号。从此,此人的俗名便消失了。上师一般将自己名字的一部分赐给小僧,如上师名字为土丹勒谢,其弟子名为土丹粗成、土丹杰布、土登贡嘎、土登尼玛等等。一个僧人或活佛,如果上升到地位较高的僧职,在其法号前应冠以僧职或封号。象帝师,帕巴(即八思巴).罗追坚参、堪布•江白赤烈。堪布是职位名称,江白赤烈是原来的法号。也有高僧活佛的名字前加上寺院或家庙的名字的,如贡巴萨寺的活佛土丹计扎,其全称为贡巴萨-土丹计扎。 一般平民并无姓氏,只有四字或两字的名字。为了称呼方便,人们也常用两个字来简称四个字的名字。如尼玛维色>;尼维、扎西次仁>;扎次;也有用前两字或后两字来简称。就是没有用第二字及四字来简称的习惯。 名字的含意: 不要再生啦>;仓决(女用名) >;穷达(男用名) 招弟来>;普赤(女用名) 活得长寿>;次旦 >;次仁 得来不易之子>;诺布 >;拉姆(女用名)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名字取的很低贱,孩子容易成长。如其加(狗屎)、帕加(猪屎)、其珠(狗仔)等。 另外还有用子女的出生日期来取名: 尼玛(日曜)、达娃(月曜)、米玛(火曜) 拉巴(水曜)、普布(木曜)、巴桑(金曜) 边巴(土曜)、朗嘎(三十日)、次松(初三) 次捷(初八)、次吉(初一)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里还处在奴隶社会,在奴隶主的统治下。奴隶完全失去人身自由,奴隶主可以自由买卖奴隶。一个女奴的身价值十五六只羊,十几个青壮年男奴隶还敌不上一匹好马的价值。在婚姻制度上,买卖婚姻是奴隶制婚姻形态的主要特征之一。 凉山彝族的婚姻形式,除包办婚姻外,还存在一些其他形式的婚姻形态。如姑舅优先婚(姨表不通婚)、转房制(兄亡弟娶其嫂)以及不落夫家习俗等均有流传。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抢婚习俗。 彝族的抢婚,分暴力抢婚与模拟抢婚两种。前者往往不经过媒聘,纯粹诉诸武力。抢亲后通过媒人说合;如果男女两家得到谅解,便可正式成婚;如果说合不成,也可能因此结下怨恨,有的甚至男女两家进行械斗,长期打冤家。这种暴力抢亲的习俗今天在彝族地区已很少见到。更多的情况下是模拟式的带闹剧色彩的“抢婚”。 正式婚娶时,还要演一出抢婚闹剧,但这次不是在女家,而是在娶亲途中。这天,新娘打扮一新,女家派人将她送至半路,男方家在半路抢亲,抢婚变成一种交接仪式。 彝族居住在云南、贵州两省的约有300万人。居住虽然比较分散,但传统的婚俗却大同小异。抢婚习俗在云南、贵州彝族地区也有流传。云南彝族在姑娘出嫁的十多天之前,寨子里的青年男女早就做好了泼水准备。他们往往在娶亲者必经的路口上设卡,在那里钉下木桩,拴上绊索,几十桶水放在路边,迎亲者很难逃脱。一般来说,迎亲时的泼水是泼清水,就是十冬腊月也不能免去这一仪式。彝族认为,给迎亲者泼的水越多,将来的婚姻越幸福。 抢婚是一种古老的婚姻形式,最早是带有强制性的,到了后世才成为象征性的表演。另外,抢婚作为一种婚姻仪式,比较简单,所需要的彩礼也很少,所以多为家境贫寒者所采用。现代社会中自由婚姻增多,因此,抢婚实际上已失去它原来的意义。
西双版纳出产的一种紫红色的稻米,称紫糯稻,脱粒后的各粒颜色奇特,引人喜爱。传说中的紫糯稻是各种稻谷的祖宗,也被视为“稻谷之魂”。 糯稻香竹饭是西双版纳最具特色的饭食。每年从11月到第二年2月,是西双版纳香竹成材的收获季节,也是吃香竹米饭的好时机。这时,到竹林里砍一些竹节很长的香竹,在竹节处砍成段,每段都保留一个竹节做为筒底,竹段的内壁都有一层薄薄的香竹膜,这是香竹饭的重要原料。 烧香竹饭时,要先把淘洗干净的糯稻米装到香竹筒里,用适量的冷水浸泡数小时,再用芭蕉叶把竹筒口紧紧堵往,然后,把香竹筒放到火塘上闷烤。当筒口缝隙喷出浓香的香竹饭味道时,再闷烤片刻,便可把香竹筒挪出火塘,再把竹筒的周身敲遍,使筒内的糯米饭松软,又不与筒壁粘连。最后用刀把香竹筒剖开,便露出粘有香竹膜的香竹饭。这种香竹糯米饭柔软细腻香气扑鼻,营养丰富,西双版纳傣家人常用它招待贵客和喂养小孩。 了解了喷香的傣家糯饭,下面我们再聊一聊风味奇特的傣菜。 傣味菜品种很多,都独具特色。有用芭蕉叶包裹起来蒸制的蒸猪肉、蒸猪脑花;有用竹板夹住或用香茅草包好扎紧放在火上烤吃的竹鼠。这种大鼠经常生活在竹林里,长得个大肉厚,吃起来十分香美。还有烤活鱼、烤蝌蚪、烤黄鳝和烤竹笋。独具风味的剁生英、素菜青苔、南瓜苗等都是西双版纳特有的傣味菜。 剁生菜是傣家人专为下酒制做的生吃的凉菜,其中有剁生马鹿肉、剁生猪肉和剁生鱼肉、青蛙肉、牛肉等。制做这种剁生菜时,要求特别干净而细做。先将一种肉类原料剁成细细的肉末,再放入多种调料,如葱、蒜、盐、辣椒粉、花椒粉、蕃茄汁及香菜等,把它们调拌均匀后,便成为一道美味的剁生莱。不过,从前制做剁生菜时,对卫生方面的处理较简单,现在制做剁生菜十分注重卫生,为此还发展成为将剁生菜在锅上蒸到七八成熟,然后才上桌下酒。这样吃起来,与全生的剁生菜看一样清脆可口。 传统的傣家名菜,还有蝉背肉,制做此菜看时,先把蝉的背部剖开,把蝉背的肉先取出来,与多种佐料相配合,调成味美的肉馅,然后,再把肉馅装进每一个蝉背中,放入锅内蒸制一定时间,蒸熟后便是一道很有特色的傣家美味菜肴。 傣家人在竹楼里吃饭时,有的围坐火塘边吃,有的围坐在竹蔑桌前席楼而坐。吃饭时使用碗筷。常常是一碗香糯米饭,就着自制的菜肴竹笋、自种的瓜菜、味道鲜美的鸟、鱼、青蛙等,真是味美无穷。傣家人外出或去田间劳动时,便用竹盒带上一些冷饭团以及腌制的青菜,或是烤鱼、烤肉、辣椒等,用饭时,便可拿出饭团,就着菜吃起来,十分方便。有的傣家人外出时,只带上生的糯稻米,用餐前现吃现饶,也别具风味。
布依族裙装主要可分为扁担山型和下募役型。两种类型服饰的花纹色彩也有差异。衣服虽均为青布小绣窄腰大领衣,盘肩、襟沿、袖口、衣摆都镶栏杆(花边)。但袖筒上的三截绣花镶边各不相同。 扁担山型服饰上下两截镶边为蜡染花布,花色各不相同,中间一截为自织的锦片。三道花边均环袖筒的外部,贴身部分空着。 下慕役型服饰上中两截为红绿两色绣花,下截在袖口处为白色,由姑娘们自己用手绘画。袖筒花边内侧不留空。衣服后摆部分,镶有互相叠压的多色布条,呈弧型。两种类型服饰的裙子均为蜡染白色长裙,裙长至足背。裙上花纹图案有白果、蕨菜、水涡等等。下慕役型裙装系围腰,而扁担山型则不系围腰,但以一次穿五六条甚至七八条裙子为美。 裙装还有若干亚类,它们各有特点。其共同之处是这些亚类都不戴更考或银碗。裙子一般用青布或蓝布做成。裙沿或裙中截均有各色镶边。衣服有的镶栏杆,有的不镶,系青布或蓝布长围腰。所戴头巾也各不相同,有的戴单层,有的戴多层,如此等等。 裤装流行面比较广,也可分为若干类型和亚类。较有代表性的是花溪型、惠水型、贞丰一六马型、望谟型、册亨秧坝型、安龙型、晴隆型等几种。花溪型服饰流行于贵阳市郊以及贵阳邻近县部分地区。其特点是:衣长过膝,无小领,右衽,衣襟边沿、盘肩、袖口及裤管下端镶栏杆。年轻女性将辫子盘于头上,辫子以红绳或红带子打结,额头留刘海,颈上挂银圈;胸前系围腰,胸口部分镶等腰梯形胸花,上绣花鸟图案。结婚生育后,用青布做成帽型戴在头上。 惠水型服饰流行于惠水县境。衣服比花溪型略短,裤子与花溪型略同。头饰与花溪型不同。姑娘编辫子盘于头上,结婚或生育后绾发髻于脑后,戴发网,插簪,用自织的白布包桶形罩于头上。平塘一带妇女服饰与此略同,可归为一类。贞丰一六马型服饰流行于贞丰县境和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六马一带,其特点是衣袖和裤管都比较肥大。衣服比花溪型短,盖过臀部(老年妇女衣服稍长),前后衣摆边沿均呈弧型。多用自织自染的土布缝制而成,颜色以蓝色为主。袖口镶一幅宽约五六寸的青、黑布料,盘肩为一块青、黑布料。窄领,大襟,右衽。衣袖接缝处和盘肩、襟沿镶栏杆。下装为青色吊裆直筒裤,裤管尺许,裤脚为毛边(不折缝)。系围腰。头上包圆盘型或牛角型头帕(姑娘和少妇多包为圆盘型,中老年则多包为牛角型)。便装一般不镶栏杆。望谟型服饰流行于望谟县复兴镇、乐园等地。妇女将发辫用青布帕或方格土布头帕盘于头上。上身穿士林布或青色土布右衽衣,衣短袖窄,不镶栏杆。下穿各色长裤。系围腰,上绣花卉图案,上端系带子钉两只银蝴蝶。多用编织的窄花带束腰。脚穿绣花布鞋。册亨秧坝型服饰流行于册亨县秧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