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是一个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在今天内蒙古大兴安岭西部有一片美丽平坦的草原,那里就是蒙古族的摇篮——呼伦贝尔草原。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建立了统一的蒙古汗国,从此,蒙古民族共同体形成,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也逐步形成。 蒙古族的饮食特点主要体现在蒙古族人喜食白食和红食。白食蒙古语叫“查干依德根”,指奶制品;红食叫“乌兰依德根”,指肉食品。这种饮食习惯俗语称“饥则食膻肉,渴则饮酪浆”。 蒙古族的服饰风俗很有特点,也很讲究。为了便于马背上放牧狩猎,自古就形成了牧猎生活所需要的服饰习惯。清代以来,随着满蒙交融,蒙古族在服饰上较多受到满族影响。清入关后,蒙古官服承袭满制,按等级着顶带袍靴,民间服饰风俗亦仿满制,即现今的蒙古袍。 蒙古族人新婚嫁娶礼仪最为热烈浓重。从历史发展来看,蒙古人经历了原始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等发展阶段。到13世纪,蒙古族人的婚姻已有一套民间认可的规章程序,如相亲、求婚、许婚、下聘婚、许婚宴、迎亲、送嫁、拜见翁姑礼仪等都已具雏形。清代以来,蒙古族人的婚姻礼仪更加丰富了。 蒙古族的葬俗受喇嘛教影响很深,多具有宗教迷信色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蒙古族的葬俗风俗也越来越简单,天葬、火葬、水葬和石葬等十分罕见了,代之而起的是火化和土葬风俗,礼仪节俭。葬礼结束后,死者家人摆殓席,相当于汉族的白“喜事”。城市中基本与汉族的现代葬法相同,火化之后,开追悼会,缅怀死者,寄托哀思。 蒙古族还有一个传统的盛大节日,称“那达慕”,是集祭祀、竞技、娱乐、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娱乐活动。一般在夏末秋初举行,竞技比赛包括摔跤、赛马、射箭等项目。传统的那达慕通常还要举行大规模的祭祀,喇嘛们焚香点灯,诵经念佛,祈祷神灵保佑。夜晚,蒙民围着篝火,翩翩起舞,放声歌唱。这种热闹的情景,往往通宵达旦。
日期 : 2020 › 06 › 30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早期的蒙古族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新中国成立后,蒙古人的民风民俗与汉满等族逐渐接近。 蒙古族人非常讲究礼仪,“是百灵就要唱出最美的歌调,是文明人就要讲究礼貌”,这两句有名的谚语,生动反映了蒙古族讲究礼貌和崇尚礼仪的优良传统和民族风尚。 蒙古族的礼仪最重要的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请安。 献哈达 这是蒙古族世代相传的礼俗。哈达,是藏语音译,意思是一种“礼巾”。哈达的质地多分丝绸、绢纱、棉布等,颜色有白、蔚蓝、浅黄,其中白色是最常见也是最高贵的颜色。敬献哈达多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节使用,表示敬意和祝贺。献哈达的姿势很有讲究。旧时给王公或佛像敬献哈达,必须用三尺长的质地最好的白绸子,要双腿跪下,用张开的两手高高捧着,举过头顶;对尊者和长辈献哈达,身体要略向前倾,两手捧着哈达举过头顶,放到接受者的座前或足下;对平辈,只要将哈达送到对方手中或腕上就可以了;而对小辈或下属,则将哈达系在他们的颈上。接受哈达的人,通常动作姿态要同献哈达的人一样,并表示谢意。 递鼻烟壶 也是蒙古族的古老习俗,同时是日常交往中晟普遍的相见之礼。鼻烟壶有一立方寸大小,形状不一,常见的有扁圆形、椭圆形、圆筒形等,壶身一般绘有彩图。壶料用杏树根、冬青根、玻璃、陶瓷、玛瑙、玉石、翡翠等制作。壶内装有带香料的烟粉或药末,嗅一下可以提神。到蒙古族家庭中做客,好客的主人就会拿出鼻烟壶,敬给客人嗅一嗅,或者客人从瓶中倒出一点儿粉末用手捻搓后用鼻吸入,在日常交往中,这种礼仪表示敬意和友好。 装烟 到蒙古族人家做客,主客还有相互装烟的礼俗。一般是客人先取出烟袋对主人说“请吸烟”,主人边答应边用客人的烟袋装自己荷包中的烟,点好火后,递给客人。客人接受后,电同样取出主人的烟袋,装自己的烟,点火后递给主人。装烟有上下、长幼、先后之分,一般先给尊者、长者、先来者。 请安 也就是问好。蒙古族同辈相见要相互问好,否则为失礼。遇到长辈,晚辈要首先请安,如骑在马上要先下马,坐在车上要先下车,以示尊敬。男子请安,单屈右膝,女子则屈双膝。 蒙古族的敬茶和敬酒也很有特色。客人来了,主人必须沏茶,再有客人来,壶中的茶即使是新沏的,也必须倒掉重沏。蒙族人倒茶还讲究倒满茶,以显示主人的热情实惠。敬酒的场面更是热情奔放,如果客人表现得比较客气,主人就会用诗一般的语言歌唱劝酒,一曲比一曲热烈,直到客人把桌上的酒全部喝光,主人才会心情舒畅地与客人握手道别。
蒙古族的丧葬习俗历经元、明、清各朝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其核心——灵魂不死的观念始终没有变。 蒙古族的丧葬习俗有天葬、火葬、土葬等三种形式,个别地区还实行水葬、石葬。 天葬。是蒙古族的传统葬式。人死后,亲属,亲友一边哀痛哭泣,一边脱去死者原来身上的衣服,以白布或白绸紧紧缠绕死者身体,然后按照喇嘛的旨意,把尸体放在一个特定的地方,请喇嘛念经超度。数日之后,如果尸体还完整无缺,又请喇嘛念经祈祷,求其早日消灭。待尸体被鸟兽吃尽了,家属认为对死者尽到了义务,并高兴地认为,“死者进到极乐世界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把死者放在牛车或驼、马背上,让其在高低不平的荒野和深山空谷中奔驰,尸体所坠之地即为葬地,也不掩埋,只是用土块或碎石把尸体圈起来,等待死者被鸟兽吃尽,家属才算放心。 火葬。即以火焚尸,多是王公、贵族、大喇嘛等有钱人的葬俗。人死后,脱去死者的衣服,以白绸裹其身,然后按照喇嘛的旨意,把身体放在某一个地方,随后不停地念经。五天之后,由子孙亲友一同把尸体抬到车上,驱车到旷野,并留下几个人照顾。十四天后,把死者生前爱玩之物连同尸体一起投入烈火中焚烧。焚烧后,由家属捡拾骨灰放入瓦盆、瓦罐中,或安放于自家坟地,或寄放在寺庙中,以示永远纪念。贫苦牧民也有采用这种葬法的,但只限于患痨病或产后病死的,仪式也简单得多。 土葬。多见于半农半牧地区,与汉族土葬相似,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与汉族的土葬相比,蒙古族的棺木分为坐棺和卧棺两种。其坟墓形状也与汉族不同,有的地区呈塔形。清代,王公贵族葬礼仪式十分讲究,拿停柩说,在王府就要停放较长时间,其陵地内专设守陵户,陵户多少,按爵位高低而定。 蒙古族的葬俗受喇嘛教影响很深,多具有宗教迷信色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蒙古族的葬俗也越来越简单,天葬、火葬、水葬和石葬等十分罕见了,代之而起的是火化和土葬,礼仪节俭。葬礼结束后,死者家人摆殓席,相当于汉族的白“喜事”。城市中基本与汉族的现代葬法相同,火化之后,开追悼会,缅怀死者,寄托哀思。
蒙古族人新婚嫁娶礼仪最为热烈浓重。从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来看,蒙古人经历了原始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等发展阶段。到13世纪,蒙古族人的婚姻已有一套民间认可的规章程序,如相亲、求婚、许婚、下聘婚、许婚宴、迎亲、送嫁、拜见翁姑礼仪等都已具雏形。清代以来,蒙古族人的婚姻礼仪更加丰富了。 在男婚女嫁时,蒙古族往往以牲畜为聘礼。蒙古族习俗崇尚奇数,也崇尚白色。聘礼一般为三匹白马、三只白羊、三匹白骆驼,或九匹白马、九只白羊、九匹白骆驼。三、九都是奇数,在蒙古族人的观念里,这是广阔、幸福、长寿的意思。 羊在蒙古族婚礼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男方到女方家迎亲,女方必先闭门不开,男方以羊碰门,叫“碰门羊”。在宴会上有吃“羊颈喉”的习俗。女方设的第二道宴也与羊有关,即羊拐骨,把羊拐骨放在公平桌上,由新郎、新娘争夺。由于女方的偏袒,新郎总是得不到羊拐骨。这时女方连续唱起讴歌女性的歌,最后才把羊拐骨交给新郎,这是成婚的重要标志。在女方举行的婚宴上还有放“特格西”的习俗,就是把煮熟的羊腿放在桌子中央,新郎新娘争夺,如果谁能得到这块带肉的骨头,谁就平安健康。在男方迎娶新娘的婚礼上,羊头也是一种吉祥物,敬献羊头是最大的敬意。 蒙古族的婚礼上还有拜火祭灶的习俗,有的地区还有求箭礼的习俗,即新郎接亲时,向岳父求箭,岳父先赠以红丝绸,再取无簇之箭授婿,授时要讲述此箭能够降伏邪魔,建功立业。等到临走时,新郎必以此箭在车前向后方射之,然后起行,有驱魔求吉之意。 比起蒙古族别具风格的婚礼,蒙古族的婚礼歌更是异彩纷呈,大体上说,婚礼歌分为三个类型:婚礼宴歌、婚礼娱乐歌和婚礼仪式歌。 随着蒙古族与其他民族杂居,蒙古、满、汉民族通婚现象普遍,婚俗也变得大同小异。
维吾尔族的民居装饰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时代、色彩特征和强烈的表现力,它能把事物的面貌以高超的技能、夸张的手法和形式加以生动的表现。 在维吾尔族民居装饰艺术中,装饰的类型繁多,采用哪种类型,通常根据建筑物的类别、特征、大小,以及建筑物所在地点和其周边环境而定。建筑物内外所需用的装饰材料也有区别。建筑物通常多用石膏浮雕图案、彩添绘制的图案、木刻图案、雕花窗格、木雕组合窗格和图案、砌砖组合图案、琉璃花砖等类型来进行装饰,充分显示出维吾尔族民居的富丽堂皇。 石膏浮雕图案。这是以石膏等为材料,在建筑物墙顶边缘、壁龛周边施以带状图案,在壁画上则施以大幅尖拱形图案,在顶棚施以圆形、多角形图案。 彩添绘制的图案。彩画是一种以各色颜料通过人工手绘等方式达到装饰目的的方法。它多用于民居和清真寺内的顶棚、梁、枋、壁嵌,其题材花纹与石膏花饰相同,有时采用整幅的风景画。 木刻图案。木雕在维吾尔族建筑中使用要早于石膏花饰和彩画,它在装饰上主要用于柱子、梁、枋及门窗。其题材多以植物花卉为主,构图则依建筑构件而变。 砌砖组合图案。维吾尔族民居装饰中主要有拼砖、型砖及琉璃砖等。在砖砌墙面、檐口、台基、柱墩、壁柱及楼梯间等处多用砌砖组合图案。 装饰色彩。维吾尔族民居有自己崇尚的装饰色彩,红、绿、蓝、白、黑在维吾尔族建筑实体中使用较多。在这几种色彩中,红、绿、蓝色应用范围最广泛。
维吾尔族有许多禁忌,这些禁忌伴随着他们信仰的宗教及长期的生活习惯而沿袭下来。民居平面布局中,在客厅西墙正中布置一个大壁龛,两侧为小壁龛,大壁龛里存放衣物、被褥等,两侧小壁龛则放置瓷器、铜具、花束等作为墙面装饰之用,但不挂人像。 维吾尔族住宅的主人口或宅门以及卫生间的朝向都不能向西。睡觉的时候,禁忌头朝东脚朝西,或四肢平伸直仰。这些禁朝西的习俗除了因伊斯兰教的圣地在西边的影响外,还因维吾尔等民族还没有信仰伊斯兰教之前就有了禁朝西的习俗。当时的人们崇拜太阳(太阳神),太阳落山的西面为太阳神神圣的住所,因此形成了禁朝西的习俗。由于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在装饰图案和纹样上禁止使用人像,因此美术和建筑装饰多为植物花卉和几何纹样,不要人物和动物,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形式。 在民居、寺院或陵墓等建筑的墙壁、天棚、房檐和外廊顶棚,都绘有色彩明朗鲜艳的花草树木、几何图形及阿拉伯经文、美术字装饰等。这种特殊的装饰选择和伊斯兰教不崇拜偶像的教义有关。伊斯兰教极其重视洗浴,十分讲究庭院和室内的整洁,特别是注意用水的洁净,不许在井中洗手、洗脸、饮牲畜;水井一律加盖,汲水工具一定要洁净。 在维吾尔族人的居住环境中,“家必有园、园必有果”,所以在挑选地皮、看风水时,一般挑选有肥沃的土地和村周围有水源的地方来建房。因为维吾尔族人主要以农业为主,所以挑选土壤肥沃的地方有利于种植各种果树、蔬菜等。 维吾尔人挖地基垒墙之前要放血(即屠宰牲畜),不论牲畜的大小。有条件的宰大牲畜,没条件的宰小牲畜,如鸡、羊等。但放血的时间各地有所不同,有些地方在挖掘地基时,有些地方在上梁之前,有些地方则习惯建完新房准备搬迁时放血。另外维吾尔族准备搬迁之前有燃油的习惯,这主要起驱邪的作用(这种习俗起源于维吾尔族人以前信仰萨满教)。维吾尔族人在房屋封顶上梁时,请一些年轻力壮的邻居或亲戚帮忙上梁。上梁前做饭请客,并且请德高望重的老者或毛拉念经、祝福。现在城市居民中这样的习俗已渐渐失传。
锡伯族有良好的传统习惯,即选地盖房前先种植树木,因此,凡是人们居住的地方都是树木成林,使人心旷神怡。民间有句谚语说:“来人前找坎口,盖房前先栽树。”在民间,评价一个农夫的勤懒,往往以种树的多少作为标准。 锡伯族以西为贵,故西屋由长辈住,一般客人和家人不能在西炕坐卧,因为西屋的墙立佛龛供佛。父母在世,儿子们不能白行分家,父母有义务亲手给每个儿子操办盖房,等儿子成家后分一些生产与生活资料,让其另立门户。 锡伯族的米肠子用料有羊肥肠,大米750克,羊肝或羊心1个,羊肚油150克,洋葱200克,精盐、孜然粉、胡椒粉等适量。制作方法:先将羊大肠反复冲洗干净,油面在里,光面在外,把一头扎紧待用;再将羊肉、羊肝(或心)、羊油切成碎丁,加入胡椒粉、孜然粉、盐水,同淘好的大米搅拌均匀后灌入羊大肠,灌满后用线将口子扎紧。 为了便于灌制和烹煮,往往将羊大肠截成若干段儿。将灌好的羊肠放入凉水中煮,当大米煮到五成熟时,用细铁丝或粗针在肠壁上扎若干个小孔以防肠壁胀破。煮熟后将肠子切成长约6厘米的小截儿即可食用。 米肠子的味道,常随天山南北各地区人们的喜好不同而有所不同。和田人灌米肠时,往往用抓饭的作料烹制带有抓饭味的米肠子。食用时,若是在家招待客人,则把面肺子、米肠子切成片状或块状,置于客人面前便于用手或筷子拣食。若是在街头出售的,则视买主的需要切成大块,按斤两论价,成交后顾客如当时就吃,卖主会把米肠子切碎放在小盘子里,另加一块儿羊肚,以示对客人光顾的谢意和对就地而食者的优惠。
哈萨克族是以畜牧业经济为主的民族,其服饰带有明显的牧区草原特色。其服饰的实用功能适应了哈萨克牧区的自然环境。 皮衣和布衣。哈萨克族的衣服主要有皮衣和布衣。皮衣主要在冬、春季穿用,布衣主要在夏、秋季穿用。皮衣大多是将发酵剂涂于羊皮上使其成为熟皮,染色后做成皮大衣、皮坎肩、皮裤子等,边上用黑布做成条纹,以为装饰。富有家庭还用羊羔皮、狼皮、狐狸皮、马驹皮等缝制布面、绒面大衣,即“依什克”,不带布面的叫“托恩”。还有一种用骆驼毛和羊毛制作的大衣叫“库普”。哈萨克男子冬天还穿一种厚布及条绒面里、内夹一层羊毛、驼毛,被称为“库朴”的宽大衣,雨天也是很好的雨衣。哈萨克族传统布衣为长马甲,是以平绒、丝绒、条绒为面料的无袖无领夏装。它比短马甲肥大,腰部以下渐渐加宽,长度及膝盖。18世纪至19世纪较流行,时下也有部分人着装。男式马甲贴花边,不绣花;女式马甲对开前襟上绣花,贴花边。 头巾。哈萨克族妇女的头巾花样繁多,色彩鲜艳。有“谢列克”花头巾,“克依米谢克”头巾,“齐拉吾什”头巾。“谢列克”头巾(一般用红绸子做的),婚后头一年戴,而克依米谢克头巾,是结婚一年后所披戴的一种套头巾,用绣花白布做的类似盖头巾,大而宽,遮住头肩和腰部,直达臀部以下,戴上后仅露出面颊、眼睛、鼻子和嘴。“齐拉吾什”是戴上“克依米谢克”之后要配披的一种披在肩上的大套头巾。年轻或中年妇女戴的克依齐拉吾什克头巾比较鲜艳,并绣有美丽的图案和花朵。所戴的“米谢”一般做工精细,绣有花朵或图案。哈萨克老年妇女所戴的克依米谢克和齐拉吾什色彩要暗淡一些。家里有人去世后一年内不能戴色彩鲜艳的克依米谢克和齐拉吾什套头巾,而要戴专门的头巾。 婴儿衬衣。哈萨克人专为婴儿缝制的较宽大的依提杰衣迭衬衣,系用白色绸缎或柔软的白棉布缝制。它将长方形布料一折为二,在折合处中间剪一个“t”形口子作领口,不缝针不钉扣子;再将布料剪成倒“凸”字形,手工缝合袖筒接合处和两肋部位接合处,穿时将有针脚的一面朝外。背心上缀满银色纽扣或银元。婴儿在满40日前都穿此衣。女儿服由女儿的干妈缝制。 现在农村和城镇中的哈萨克人,男子大都穿西装、制服,妇女摘下披巾,换戴彩色头巾,穿西式外衣或花裙及金丝绒的袷袢。
蒙古包是蒙古族喜欢的居住形式,它是一种外观造型呈圆柱锥体的轻便建筑,装、拆方便,安装后又很坚固,既适合居住的要求,又适应频繁迁移;能经得起草原上暴雨的侵袭和烈日的长期暴晒,下雨时屋内不漏,暴晒屋内不热,冬天还能经得起狂风吹刮、冰雪寒冻。蒙古包外观简洁、尺度恰当、结构坚固、构件精致、取材和拆装方便、通风良好、空间大小适度、冬暖夏凉,是一种科学完美的活动性建筑。 蒙古包为内框外护式结构,木构架外围有毛毡。蒙古包的围墙用长2.5米左右的柳条作骨架,以皮或绳串成斜包格连接,并可折叠,做成的墙高1.4—1.6米,三面围成,一面留门出入。蒙古包顶部也用四周有小孔的圆圈木做顶,将小木杆插入再用绳索与墙系牢。蒙古包顶部设天窗(蒙古语为“鄂尔库”),以利于采光和通风,用活动毛毡的开启和掩闭来调节。蒙古包冬春用毛毡覆盖,夏秋则用白布做围护,以芨芨草编的帘子衬之,透风凉爽。 蒙古包的大小是以墙面组合部架的数量束确定的。古时开会、迎来送往以及宗教、文娱活动等都在蒙古包里举行。那时的蒙古包比现在的要大得多,为满足结构上的需要,中间往往需要设柱子。现在大多根据部架分为四种形式——十部架、八部架、六部架和最简易的蒙古包。一般十部架、八部架的蒙古包比较注重外部装饰,在毛毡外面围上带有各种精美图案的白布。六部架和简易的蒙古包仅仅在门上挂一带有图案的毛毡门帘,作为重点装饰。 毛毡一般都用毛绳拉结并与蒙古包系牢,毛绳被编成各种图案,十分精美。蒙古包的墙内挂有各种壁毯,用于室内装饰,显得十分豪华。内墙与顶连接部的柳条,也可悬挂家庭日用品。 蒙古包过去大多设地铺,上铺毛毯,主人、客人席地而坐。现在大多陈设沙发、组合柜、八仙桌、新式床铺、电视机、录音机等,但室内布置却体现蒙古族的特点,床上大都铺有图案美丽的毡毯,沙发后边挂着带有浓郁民族特点的壁毯。
维吾尔族传统的交通工具多为马、牛、驴、骡、骆驼和木轮大车。维吾尔族的祖先高车人的名称即来源于当时他们常用的交通工具——高轮大车,今鄯善连木沁山沟中仍有车辆岩厕,形象地记载了古代维吾尔族所使用的这一交通工具。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的考古资料证实这一地区自古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匹和车辆,出土实物显示,当时的车辆十分简单:由一块木板和两长块木料(作辕)组成,拉套的牲口就套在车辕之间,有两个轮子和一个轻便的车顶篷。当时也使用牛和毛驴,而大规模的商队运输则基本使用素有“沙漠之舟”之称的骆驼。 《梁书•高昌传》也载高昌出良马,当时高昌入朝中原也以马为贡品。马主要用于战争和运输,有“远行马”和“近行马”之分。高昌延昌时期交通工具中还载有“近行驴”之目,可见适宜近距离行走的驴也是当时常用的交通工具。体壮劲大的牛也常用来套车拉薪运物,称为“远行车牛”。高昌王曲文泰送别玄奘,托以“果味两车献叶护可汗”,似乎就是用这种车来完成任务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新疆,极具地方特色的交通工具当属“六根棍”了。这种车的车架由比铁锨把儿略粗的六根棍组成,所以称之为“六根棍”。这种车由一匹或两匹马拉,共有四个轮子,车身低,重量轻,速度快,因而当时很受人欢迎。如今这一车形有了很大的改观,为了显示民族特色,车身装饰得非常华丽,尤其饰马身上的套具更为讲究,一般全部用牛皮制作,上面镶有金属铆钉,脖子上系有一二十个大铜铃,再加上马蹄“得得”的声音,乘坐其上,颇能体验一番悠然自得的塞外风情。 如今在维吾尔族农村赶巴扎或搭载游客多用一种维语称为“买派”或“哈热瓦”的驴车。这种车很有民族特色,小毛驴的笼头上带有人工制造的小花,驴脖系有铜制的铃铛,跑起来会发出一串串有节奏的响声,十分悦耳。车身与驴之间竖有隔架。早先隔架多为简单的人字行木架,现多为铁制的折成各种花饰的拱形铁架。车身为平板,一般铺有毛毡或花毯,车身两边还有可供乘坐者搁脚的踏板,车身卜则支有遮阳的篷布,多为红色或其他鲜艳的颜色,边沿都装饰成锯齿状,十分有民族特色。每逢节假日或巴扎天,成百上千辆驴车沿着公路欢快地奔向目的地,煞是壮观。旅游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驴车更是来疆旅游者必要乘坐的特色交通工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