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壮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傣语支。古文字是“模仿”汉字《六书》的造字法而创造的一种与壮语语音一致的“方块壮字”。20世纪50年代,根据壮族人民的要求,创制了一种全民族能够接受以拼音字母为基础的壮字。目前仍在推广使用。 美丽富饶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尤其是盛大的“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采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者几百人,多达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 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称之为“墩圩”。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不过,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 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过,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彩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日期 : 2020 › 05 › 31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壮族是一个能歌善唱的民族。壮族人无论男女,从四五岁的童年时代就开始学唱山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习俗。 在农村,无论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或青年男女间的社交恋爱等,都用山歌来表达情意。有些地方甚至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吵架有时也以歌代言。唱歌几乎成为壮族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人人能歌,个个会唱。因此,广阔的壮乡,素有“歇海”的美誉。被诗人称为“铺满琴键的土地”。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壮族民间认为,“歌圩”是刘三姐传歌才形成的,刘三姐是歌圩普遍形成的重要标志。歌圩的歌就是刘三姐的歌。刘三姐被广西民间视为“歌仙”,宜州市是刘三姐歌谣最有代表性的地区,被认同为刘三姐的故乡。 刘三姐歌谣大体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及创世古歌七大类,它具有以歌代言的诗性特点和鲜明的民族性,传承比较完整,歌谣种类丰富多样,传播广泛。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的传说人物。其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明清以来,有关她的传说与歌谣文献记载很多。壮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与歌谣更为丰富。 广西宜山壮族传说,刘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3).从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被视为“神女”。12岁即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后曾到附近各地传歌。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但短则一日,长则三五天,个个罄腹结舌,无歌相对,无言以答,羞赧而退。然而她的才华却遭到流氓恶霸的嫉恨,后被害死于柳州。传说她死后骑鲤鱼上天成了仙。也有的说她在贵县的西山与白鹤少年对歌七日化而为石。还有的说财主莫怀仁欲娶她为妾,三姐坚决反抗,莫买通官府迫害三姐,三姐乘船飘然而去,等等。 虽然传说不一,但千百年来壮族人民对她的尊崇与热爱之情却是一致的。现在,广西很多地区都立有刘三姐的塑像或刘三姐庙。每当有新的壮歌集问世,必先捧一本供在她的像前。有些地方的歌圩,第一项议程是抬着她的像游行。 刘三姐歌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活态文化的魅力。它不仅具有见证民族历史和情感表述方式的文化史研究价值,还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刘三姐歌谣》具有以歌代言的诗性思维方式的杰出性、扎根社区人文传统的鲜明的民族性、传承序列的完整性、歌谣种类的多样性及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传播的广泛性与影响的深远性等特征。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塔城地区以及木垒、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及乌鲁木齐图库等地,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赛和青海等地。“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 哈萨克族有许多禁忌,如,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饮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也不准跨过或踏过餐巾;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胖”,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马;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然后把盛有羊头、后腿、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将羊头回送给主人,大家共餐。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做“巴塔(祈祷)”。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 日常食品主要是面类食品、牛、羊、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酪等。平时喜欢把面粉做成包尔沙克(油果子)、烤饼、油饼、面片、汤面、那仁等,或将肉、酥油、牛奶、大米、面粉调制成各种食品。 饮料主要有牛奶、羊奶、马奶子,特别喜欢马奶子,马奶子是用马奶经过发酵制成的高级饮料。茶在哈萨克族的饮食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喝砖茶,次为茯茶。如果在茶中加奶,则称奶茶。 典型食品大部分来自畜牧业生产,如,肉,马奶子,奶疙瘩。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在那吾热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用肉、大米、小麦、大麦、奶疙瘩等混合煮成的“库吉”(稀粥)。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青海、河南、河北、新疆、辽宁及北京等地。中国最早的回民是公元7世纪时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华经商者的后裔。回族人以汉语作为本民族的语言,并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使用汉文。 在日常生活中,回族人见面都要问安。客人来访,要先倒茶,还要端上瓜果点心或自制面点招待,而且所有家庭成员都来与客人见面、问好。 若遇上老年客人,还要烧热炕请老人坐,并敬“五香茶”或“八宝茶”。送客时,全家人都要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有时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或城镇才分手。 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丧葬食俗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区别。有的地方办丧事三天不动烟火,由附近的亲戚邻居送食,禁止请客,三天后方进行纪念活动。结婚筵席一般都要8 – 12道菜,忌讳单数,象征新婚夫妇永远成双成对。甘肃地区的新婚夫妇生头胎,男方要携带礼物去女方父母家及至亲家报信,10天内岳母要携红糖、米等营养品和小孩穿的衣物来看“小月子”。男方家要设宴款待来客。 回族分布较广,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调和饭。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打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习惯饮用奶茶。 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 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
高山族一名,是抗战胜利后祖国大陆同胞对台湾原住少数民族的概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公布命名,现在国际上和海峡两岸都通用这个名称。 历史上高山族的名称,包括其先民“左镇人”、“长滨文化”主人,新石器时代的大坌坑文化、圆山文化、凤鼻头文化、台东卑南文化等的主人,以及文献记载中三国时代山夷(夷州人)、隋代流求人等;高山族形成后的直接祖先:明代东番夷、清代番族;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后妄加改称的“蕃族”、“高砂族”;抗日战争胜利后的高山族、台湾先住民、原住民、土著族,以及各地区高山族的不同称呼,如平埔人的凯达加兰人、噶玛兰人、道卡斯人、巴则海人、巴布拉人、巴布萨人、邵人、和安雅人、西拉雅人、马卡道人,居住在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兰屿岛上的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卑南人、鲁凯人、曹人、赛夏人、雅美人等。 祖国的美丽宝岛台湾,从1970年夏天在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发现“左镇人”化石后,她的历史就追溯到了二万五千年前旧石器时代后期。“左镇人”化石主要是一片灰红色的古人类头骨化石,长约八英寸半,宽约五英寸。“左镇人”与祖国大陆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有着堂兄弟关系。作为台湾远古人类的“左镇人”,只可视作高山族远古的先民,他们中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长滨文化”发现丁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遗址位于台东镇与花莲市中间,从1968年到1971年曾进行过五次发掘,共发现有陶器六千多件和骨角器一百多件,属于距今一万五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长滨文化”的旧石器都是利用在水里磨滚过的砾石打制的,器型有一面或两面打击的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等,制法与大陆周口店等同时代遗址所发现旧石器的制法极为相似。“长滨文化”主人是继“左镇人”之后的高山族先民,他们间的关系还有待今后研究。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台湾主要的新石器文化有: (一)大坌坑文化:从一万余年前到公元前二千五百万年,遗址以台北县八里乡的大坌(音盆)坑下层、台北市圆山贝丘下层、台南归仁乡八甲村等为代表,这类遗址集中在北部淡水河下游沿岸、西北海岸、中部海岸和西南海岸,在东海岸也有零星分布。 (二)圆山文化:从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到历史时代,以大坌坑遗址上层、圆山贝丘上层为代表。这类遗址分布在以台北盆地为中心并伸延到北部沿海地区,如工地公山及芝山岩、大直、尖山等数十处。 (三)凤鼻头文化:约自公元前二干五百年到历史时代,以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遗址为代表。这类遗址遍布于中、南部地区,又可分为三期(或三个类型):从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到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的印纹红陶文化;从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到公元初的素面和刻划黑陶文化;从公元初到历史时代的印纹和刻划纹黑陶文化。凤鼻头文化出土遗物较丰富,和祖国大陆东南沿海出土文物比较,有更多的相似之处;而且与高山族后来的民族文化特点比较,有更多相符合的地方,可以认为应是高山族先民所创造的古代文化。
彝族几乎家家酿酒。家中酿的第一杯酒敬神,第二杯酒要敬家中老人,晚辈不得先喝。凉山彝族聚饮时,按辈分高低、年龄大小的次序先后摆杯斟酒,由英俊聪明的年轻人先给老人敬酒。敬酒者双手捧杯,右脚向前跨出一大步,弯腰躬身,头向左偏,不得直视被敬者。老人表示回敬后,年轻人便起身,一饮而尽;否则为不敬。 敬酒献客时,必须从老人或长辈开始,彝族常说“酒是老年人的,肉是年轻人的”,传统规矩是“耕地由下而上,端酒从上而下”。 在彝族家做客,主人先捧上一碗或一杯酒献客,客人若不是彝族,主人会说:“汉人贵在茶,彝胞贵在酒。”客人可以按自己的酒量随意饮酒,主人会很高兴地马上“打羊”或杀小猪来待客。若客人谢绝接酒,则有不敬之嫌,主人会感到失望和不高兴。 彝族待客用牛羊不能用刀宰杀,把牛或羊牵到客人面前请客人过目,以示敬重。然后用棍棒将牛或羊打死,烹调待客。 彝族习俗以妇女敬酒为贵,不论任何场合只要是妇女买的或是敬的酒,被敬者不得拒绝,饮酒后要回赠点礼物。 逢年节,彝族妇女抱一坛酒,插上几支竹管或麦杆,在家门外路边奉劝往来行人用吸管饮酒贺年。逢火把节,年轻的彝族姑娘们会抬着新酿的玉米酒,带着漂亮精致的酒具,到节日中人们必经的要道上布下长龙似的酒阵,敬给来参加节日活动的长辈、朋友、亲戚或是情人,叫作“姑娘酒”。 节日活动中,摔跤、赛马、斗牛等比赛后,姑娘们发现了摔跤手或得胜者,会拥上去敬酒,唱敬酒歌,表示赞赏和敬慕,男子汉会很慷慨地以纪念品相赠。 《康熙鹤庆府志·风俗》记:“彝俗,饮必欢呼。彝性嗜酒,凡婚丧,男女聚饮,携手旋绕,跳跃欢呼,彝歌通宵,以此为乐戏。” 凉山彝族过年三天,每天都有活动,每项活动都有酒:第一天吃年饭。要杀猪、备菜和祭祀,各家吃年饭。第二天“搜酒”。全村寨的男人们自动结成队伍,挨家挨户去搜酒喝,被搜人家不得拒绝。队伍会越来越小,因为不断有烂醉如泥的退伍。“搜酒”队伍走到那唱到那,为年节增添了许多欢乐和热闹气氛。第三天拜年。人人带酒,路上碰到相识者,打开酒瓶请他喝“开口酒”,喝了酒要给一点回礼,并赞美拜年者的酒好。 晚辈给长辈拜年,要到处喊村寨里的人来喝拜年酒。小伙子到未婚妻家拜年,那里的姑娘们要联合起来与他对歌、唱诗、饮酒,小伙子如果这方面不力,会被抹锅底灰,泼冷水。 清朝赵翼《檐曝杂记·边郡风俗》记载滇黔等地彝族、土家族、苗族青年“春月趁赶墟唱歌,携手就酒棚并坐而饮”。
我初次听说“三道茶”有些不解。何为“三道茶”呢?经主人解释,我才了解到,原来,白族的“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头道茶“苦茶”又称“烤茶”或“百斗茶”;二道茶为“甜茶”,放有乳扇、生姜、蜂蜜、核桃仁等配料;三道茶为“回味茶”,茶中放有花椒等配料。 旅途中的客人喝了百斗茶,能止渴生津,消除疲劳;喝了甜茶,能提神补气,神清气爽;喝了回味茶,能满口清香,回味无穷。“三道茶”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同样具有很深的哲理,其质朴的道理是告诫人们、特别是青年人“要先苦后甜。只有勤劳,才能幸福。生活的好日子来之不易”。而第三道“回味茶”,是提示人们每走过一段路程之后,都要回头总结一下,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错。把深邃的人生哲理体现在饮食文化上,寓教其中,这不能不说是白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白族人民乐天自信、热情好客、追求稳定和谐的民族性格。 品尝白族“三道茶”,并不像我们常见的喝茶与品茶,而是被赋予了浓郁的民族风情,现已发展到茶文化层次。“三道茶”中的每一道茶都伴有三五个歌舞节目,饮茶时可边品茶边欣赏文艺节目,既有解渴歇乏之宜,又能赏心悦目地鉴赏白族歌舞。至第三道“回味茶”,饮至过半时,年轻漂亮的白族青年便会来邀请宾客共舞,当你置身在浓郁的白族文化氛围里,定会产生你就是“美丽多情的金花”或你就是“朴实、勇敢的阿鹏”的感觉,使你的旅途增添一层梦幻的色彩。 大理的白族“三道茶”最早见于徐霞客的《滇游日记》,随着佛教在大理的兴起,寺庙中提倡坐禅饮茶,香客和游客也喜欢饮茶止渴,使茶道又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三道茶”,成为白族饮食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住着三位同胞姐妹,她们年轻貌美,都玩腻了天上的生活。听说地上长白山上有个天池,风景秀丽,于是很想到那个地方去玩。 三位仙女采来白云做羽毛,用披上羽毛的胳膊当翅膀,摇身一变,变成了雪白的天鹅。三只天鹅结伴从天上飞下来,落在长白山天池边。恰巧三个猎人路过,看到了这一幕。这三个猎人是同胞三兄弟,他们长年在长白山的从林中穿梭,靠打猎为生。 兄弟三人尾随天鹅来到天池边,只见天鹅一下变成了三位漂亮的姑娘,脱下衣服跳进天池,欢快地戏水打闹。兄弟三人傻眼了,他们长这么大,还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可爱的女孩呢! 老大说: “哎呀,她们要是给咱们做媳妇,那该多好哇!”老二说: “人家还不知道愿不愿意呢!”老三虽然年纪小,却是最机灵的,他说:“咱们过去把她们的衣裳偷偷拿走,让她们回不了天上。只要她们留在人间,咱们就有机会了。”老大、老二觉得老三的办法真是绝,便一起悄悄来到天池边上,将三个姑娘的衣裳偷偷拿走了。 再说三位仙女一边洗澡一边玩乐,直到太阳快要落山了,大仙女才惊觉:“妹妹们,时候不早了,咱们该回去了。”二仙女和三仙女说:“那就走吧!”可是她们上岸一看,衣服不见了!她们顿时急得哭了起来。这时,兄弟三人赶紧走到姐妹三人面前,老大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大仙女身上,老二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二仙女身上,老三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三仙女身上。 兄弟三人领着三姐妹离开天池,回到各自的家里,结成了三对夫妻。三个姐妹找不到自己的衣裳,回不了天,就安安心心过日子。一年后,她们各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与丈夫相亲相爱,生活得幸福又美满。 一晃又过了两年。有一天,大仙女无意中发现了当初兄弟三人拿走的衣裳,赶紧把二仙女、三仙女找来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如今咱们离开天宫已经三天了!要是哪天被玉帝知道了,就要受天规惩罚,让咱们吃不了兜着走!趁时间还不算长,又找到了衣裳,咱们赶快回去吧!”两位妹妹觉得不回去也不行了,弄不好还会牵连到丈夫和孩子,只好含泪随着大姐披上衣裳,又变成天鹅,一起向天上飞去。 她们的三个孩子,刚学会走路和说话,正好看见三只天鹅在天顶飞,一齐挥舞着小手,喊着:“鹅,鹅!” 兄弟三人打猎回来后,都不见了妻子,急得四处找,却听见儿子们叫:“鹅,鹅,鹅飞走了!”他们赶紧去察看收藏起来的衣服,一看也没有了,这才知道三个仙女找回了衣裳,飞回天上去了。于是就对儿子们说:“孩子啊,那鹅,就是你们的娘,知道吗?”
阿昌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和贵州省。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阿昌族的有关资料。 阿昌族民居民俗 阿昌族大都居住在半山半坝,依山傍水的地方,湿季雨水较多。住房建筑为砖、石、木结构,用瓦铺盖屋顶。正房多以五根柱子一帖而分隔成三格房间,中间是正堂,也称中堂,一般神位、佛龛、烛台、长桌、火塘都设在这里,是人们日常议事、宗教祭祀、取暖、吃饭、休闲的场所。火塘一般设在正堂的左边,不能在中柱里边,也不能对着中柱。两边以“丁”字形布局配盖两间厢房,正房与两厢房之间形成一个院落式的小天井,多数人家还在正房对面用砖、石或土基砌起一面照壁,构成庭院式建筑,有的称“四合院”。正房左右两间住人,在投有厢房时,正房右边房间的外间常做厨房。厢房也有的人称耳房或厅房,分左右两幢,每幢分隔成两间,楼上堆放粮食及杂物,楼下为猪厩、牛栏、牲口槽栅,或放置各种农用工具。宅基地宽敞者则大牲畜另建栏厩,在外面管理。一般有正厢房的人家,右厢房是当然的厨房。这与家庭成员的多寡也有关系,家庭成员多时,楼上由年轻男性居住,女性忌住。 阿昌族的饮食民俗特点 阿昌族的饮食,以本民族自耕自产的农作物为主食,主要以大米为主,也习惯以玉米、荞麦、薯类等为季节性主食。阿昌族副食品范围较广,有肉类、瓜果、豆类、蔬菜和副食加工类等。阿昌族酿酒工艺的发达,促成了阿昌族全民嗜酒的饮食习俗。历史文献中多以“嗜酒成性”等词来记载阿昌族的饮酒习俗。 婚恋习俗 阿昌族普遍实行同姓不婚、自由恋爱。其婚恋过程大体如下: 恋爱 对歌是青年男女相识、相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交际活动。阿昌族对歌,在家里对或在野外对,都叫唱山歌。通常如外寨的异姓姑娘来本寨串亲戚,到了月明星稀的夜晚,本寨的小伙子便相约到姑娘客住的人家对歌。姑娘闻讯后,便故意躲进屋里,小伙子们围坐在火塘边,由对歌较老练的“稍杆”(歌手)领唱,别的跟唱,其他人陪唱。以歌会友,以歌交谈。 婚礼 阿昌族婚礼一般要举行3天。第一天,新郎及其随从分两批先后到女方家迎亲,住女方家一夜。新郎要选一位精明、能干、年龄比自己小的同辈小伙子陪同,当地称“陪郎”,并送彩礼。第二天,新郎、陪郎及前后两批随员,清早就要帮女方家把饭菜做好,争取早点吃饭出门将新娘子接回去。第三天,婚礼在男家进行。三天后,新娘新郎要回娘家做“满月”,带去活鸡、满月粑粑、糖包等礼。四五天后新婚夫妇再双双回到新郎家久居。
阿昌族绝大部分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盈江、瑞丽、畹町等县(市)内,其余则分散居住在保山地区的腾冲、龙陵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云龙县,陇川县的户撒和梁河县曩宋、九保三个阿昌族乡是阿昌族主要人口聚居区。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民族,据古籍记载及近代专家、学者考证,阿昌族是古代氐羌族群中的一部分在向南流徙及衍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阿昌族也是云南境内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由古代的“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远在公元2世纪就居住在怒江流域。公元五六世纪后一部分向西南迁移,定居在陇川、梁河等地,元明后称为“峨昌”。今户撒地区自称为“蒙撒”、“蒙撒禅”、“衬撒”,梁河地区则自称为“汉撒”、“阿昌”。1953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统一定名为“阿昌族”。 阿昌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本民族语言,但无文字,一般使用汉文和傣文。 阿昌族起居习俗中,阿昌族家正堂上忌乱放杂物,忌放刀枪;忌将生树、绿树叶、犁具直接拉入房屋的正堂;忌跨踩农用工具,忌坐门槛;忌向火塘吐唾沫,也不能从火塘上跨过;日常忌跨越喂猪槽;男子在楼下,忌妇女上楼。女性忌住楼上;兄长忌进弟媳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