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31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馫1980_锡伯族怀亲节的由来

锡伯族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清朝乾隆年间因“工作需要”,被调往了遥远的西北地区,由此还形成了锡伯族的一个节日:怀亲节。 锡伯族怀亲节是锡伯族纪念西征亲人的节日,又称“西迁节”,用以纪念部分锡伯族人从沈阳西迁新疆伊犁戍边。西迁前1天,所有官兵及家属与送行亲友齐集沈阳太平寺锡伯家庙,共进离别饭,共饮离别酒。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当时已加入清朝“八旗”编制的一部分锡伯族官兵,奉命携家属西迁,共约五千人,去新疆伊犁驻防,于该日在辽宁老家与亲友酒宴话别,次日起程远行。经过一年又四个月,行程万里抵达伊犁地区,这是一次“屯垦戍边”的壮举,锡伯族为保卫祖国的边疆,做出了贡献。 此后每年此日,驻守在新疆边境的锡伯族官兵及家属都举行郊游等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称为“西迁节”。 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要在寺庙内拱灶,杀猪,吃高粱米饭,每户都去当家人,进行聚餐,来纪念锡伯族祖先西迁的历史壮举,畅叙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业绩,缅怀离别的骨肉同胞。这一天遂成为锡伯族的传统节日。 近年分居在东北各地的锡伯族,在锡伯家庙或锡伯族集居的地方集会、游乐、聚餐,举行隆重仪式,缅怀亲人。 此外锡伯族的例行节日大体与汉、满相同。略有区别者,除夕供“喜利妈妈”(女性祖先神),二月二收入祖匣,全家吃煮荞面片拌红糖,以示祝贺和感谢。三月、七月、十月祭祖上坟烧纸,统称“杭西”节。“杭西”是锡伯语,意为“祭祀祖坟的日子”,大约相当于汉族的清明节、盂兰盆会和寒衣节。

杏鑫注册平台官网_畲族妇女的特色传统服饰-凤凰装

相传广东省潮安凤凰山是畲族的发源地之一,凤凰装从衣服式样、色彩、刺绣图纹到发式等,都模仿凤凰,故名。凤凰装根据不同年龄分为三种: 第一种小凤凰装。这是未成年女子的装束,用红头绳扎头售一圈,盘于头上;衣领衣袖绣边纹路较窄,腰带向后扎,带尾有丝絮,象征风尾。 第二种大凤凰装。这是已婚妇女的装束,以红头绳扎凤凰售,衣领袖边衫脚窗绣有颜色花纹,绣边较宽,多为大红、桃红夹黄色,象征凤凰的颈、腰和翅膀;向后扎的飘带加宽,绣的花纹也增多,金边丝絮,象征风尾。 第三种老凤凰装。头害低矮,衣服和腰带的花纹和颜色都较单调、沉实。除以上服装外,还有头饰“凤冠”。用竹制成,呈筒状,高2寸,周边宽1寸,用花布或红布缠绕,并用五色丝线把珠玉穿成珠链,挂在周围。妇女梳一螺旋式成竹筒式高售,以红头绳缠绕,后戴此冠。冠带者多为已婚妇女。新娘所戴风冠左右插银替、银钗,再配上耳环、银项圈、银链等,冠以“九子十三孙”等名称,寓意婚后子孙旺发。 相传达些装束是畲族的始祖盘瓢王与三公主传下的。盘瓤王国助高辛帝征战有功,被招为骈马,与三公主成亲。皇后娘娘赐公主一袭风衣,一顶风冠。后来,他们夫妻到潮州凤凰山落了户,生了三男又把凤凰装赐给他们,以后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我国黎族妇女的传统服饰-黎裙

据《汉书•地理志》载,古代黎族“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这种“贯头”式的服装,新中国成立初期仍可见到,但大部分黎胞已改着汉装,只有妇女还保留着筒裙的习惯。 其衣饰变化规律大致如下:上衣方面,从无领无扣贯首到无领无扣开胸对襟,再到有领有扣右襟;下裳方面,从短筒到氏简到裤子。妇女多束售于脑后,押以骨替,披绣花头巾;上衣多为黑色,宽袖,无扣,对襟开胸,带贴身布兜;下身穿筒裙,常服筒裙为一块三条浅蓝色的横纹黑粗布做成筒形,围在臀部,作为其民族服装的筒裙下文详及。喜带项圈、手钩、耳环。环垂至肩。男子结鬃缠头,上衣无领,对襟开胸。常年赤足。 这种情况,新中国成立后已大大改变。黎族的筒裙,多用攀枝花(木棉)、野生爬地毛藤、山麻纤维纺织而成。分特长、长和短三种。从腰至裙边织满花纹,花纹有几何线条、动物纹、花卉图像,以及婚嫁礼仪中的人物图像等,花纹间镶嵌金银箔云母片或羽毛,闪闪发光,富于动感。 黎族妇女编织筒裙,早从战国时代开始,宋代已颇负盛名,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已有记载:“妇女率著黎桶,以布全幅,上与下紧连,自项至肠不接续,四周合缝,以五色花绒刺其上,裙钗作数百细招,用布至10余丈,长不能行,则结其半于腰间;累累如带重物:”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样式,是比较长的。而最古老的本地黎的筒裙则是比较短的,筒裙尾在膝盖以上十多厘米,而见比较窄。 筒裙一般由四幅布合成,分筒头、简腰、筒身、筒脚四部分,织花以简身为主,花纹图案多达120多种,工艺细致复杂,黎族女同胞一般从少女时代开始,就利用工余时间为自己精心编织一件筒裙,以备出嫁时用。 人们判别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就看她自己织的简裙。现在不少黎族姑娘平常己着汉装,但出嫁时一定要穿上自己织的简裙,一则展示自己的才华,二则让老祖宗承认自己是黎家的后代。可见其深厚的民族感情。 黎族妇女编织筒裙的技艺,还与元代著名纺织家黄道婆有关。她曾到过崖州,“教以纺造、弹织之法,与夫错纱、衬色、综线、茶花种种窍妙”。又把黎族编织筒裙的技艺传往他乡,这是黎汉文化技术交流的一个见证。 我国妇女着简裙者不只黎族,还有傣族、佰族、景颇族等,但各族风格不同,傣族妇女“衣白布窄袖短衫,黑布筒裙”,以罗布制作,裙较长,清丽、洒脱,与傣族同胞喜近水居,爱清洁有关:低族筒裙则较粗糙,制作也较简陋。以至形成以上大同小异的特点。

杏鑫登录_海南黎族的传统民居-船形屋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其形状如例扣在地上的船只,黎语称为“布降亭竿”,意译为“船形屋”。因其屋顶多用茅草遮盖,所以又叫“船形茅屋”。相传是为了纪念漂洋过海到海南岛落户的黎族祖先而设计的。 黎族民居式样颇多,有船形屋、金字架式的泥墙屋,葵叶盖的竹墙屋和砖瓦屋等。“合亩”制地区的记黎同胞,多住船形屋。船形屋的式样也很多,主要有三种类型: ①铺地理,流行于通什、番阳、毛阳等地。大屋长15米、宽4米左右,屋中有主柱4根,高3—4米,屋顶开两个天宙,屋里设两个炉灶,屋的头尾两端对开一道门。小屋长5米、宽3米左右,屋中有主柱两根,高2—3米,屋顶开一个天窗,屋内设一个炉灶,屋的头尾两端开门。地板用红藤条、竹条或小树枝做骨架。以藤片或竹片做铺垫。地板离地面高3米左右,用石头垫架。屋顶用木条、竹子构架,以茅草编扎成革片,从低处一层层往高处铺盖,屋榴垂至地面兼作墙壁。屋顶侧面留一两处天窗,用以采光通风。 ②高架型,流行于白沙等地“本地黎”中。传说“本地黎”的祖先原来也住铺地型船形屋的,后因天狗下凡吃人,地上又爬满了螃蟹和蝎子,为防止这些恶兽毒虫的侵害,遂改住高架型船形屋的。高架型船形屋外观与铺地型船形屋相仿,只是前门离地高2米左右,向后倾斜,后门离地约0.3米。屋基用木桩撑起,似云南、广西的“干栏屋”。但干栏屋地板是水平的,屋顶与墙体分开,成垂直斜面;高架型船形屋地板是斜的,屋顶与墙连成一体。两者下层都可饲养牲畜,或存放农具、杂物,上层住人。 ③向“金字型”过渡的船形屋,主要流行于乐东、东方、昌江等地。外形与铺地型船形屋相似,但没有架空离地的棚板,屋糖不垂至地面,有矮墙,屋顶仍为倒扣船形,门在两端。 船形屋内光线昏暗,基本元装饰陈设,可以说是最简陋的生活居所,比窝棚略进一步。造型低矮,如倒扣船只,与当地海风凛别,热带暴雨湾花有关。特别是台风季节,狂风夹着暴雨一起袭来,在生产技术低下、经济文化落后的海岛地区,船形屋确是最佳的设计。 也许,第一间船形屋就是当年他们的祖先漂洋过海来到这荒岛之初,把船拖到岸上,倒扣过来,用以选风挡雨,逐步加工改造而成的。一切都体现了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的原则,也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船形屋冬暖夏凉,蚊子不多,这是因屋内有灶膛,烟熏所致。 高架型船形屋显然是因天气潮湿,蛇蝎横行而改进的,其解释具有一定的可信件。向“金字型”船形屋靠拢是其自然趋势,是吸取汉族民居建筑构架的一种改良。新中国成立后大都改建为干栏式草房,或泥坯草房,并逐步出现了许多砖瓦结构的平房。

萨其马。是驰名全国的满族糕点,其前身是搓条饽饽。搓条饽饽的做法:把蒸熟的米饭放在打糕石上用木捶反复打成面团,然后蘸熟黄豆面搓拉成条状,油炸后切成块,再撒上一层较厚的熟黄豆面即成。后来,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成了“糖缠”,更名为萨其马。 金丝糕。用精粉、糖稀、芝麻、青红丝制成。先将面粉加入鸡蛋和适量的水,搅起泡沫后再加入面粉,揉成面团,放置一段时间,切成细条油炸,再用糖稀拌匀,辅以芝麻清红丝、瓜子仁等,切成方形即成。 布素皆。其制法是:秋来用白菜去根洗净装到缸内,放上清水发酵而成,能储存七八个月之久。其味微酸带甜,脆爽清凉,可以做汤、炒菜,或做饺馅,或下火锅。其中酸菜白肉粉丝汤是东北地区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牛舌头。金代称“大软指”,是一种油炸的黏性点心,制法与蛋糕同,只是做成“舌”形而已,外挂蜂蜜的为上品。 驴打滚。金代称“小软指”,是一种油炸的细条的黏性点心,以面滚馅,故称驴打滚,也可以外挂蜂蜜。常作为待客和婚礼的喜庆食品。 黄豆酱。用煮熟的黄豆糜做成块,发酵后(约需4个月),放在大缸里再加盐水,发酵一月即成,以酱做原料,可以做出许多美味的菜肴。如菜酱、鱼酱、肉酱、鸡蛋酱。吉林农村,家家会做大酱(即豆酱),已成满汉民族的传统食品。 满族小菜。满族一日三餐都有4碟小菜,俗称压桌碟,小菜有豆、酱、韭菜花和各种酱菜。做小菜原料有葱、韭、蒜、生菜、香菜、水萝卜、黄瓜、芹菜,还有黄花莱、蕨菜、灰灰菜、明叶菜、抱头菜、小根蒜、猫耳朵、老母猪忽达、大叶芹、小叶芹、猴腿儿、红花根(野百合)等各种野菜,其味清香,别致。 窖藏蔬菜。秋末冬初在家院中的向阳背风处挖2米深之地穴,上横术杆,再盖上土,即成菜窖,容量可大可小,内藏白菜、萝卜、土豆等鲜菜。窖藏蔬菜可保鲜到第二年四月,色味不变。 此外,还有水团子、豆擦糕、黏火烧、太阳糕、凉糕、卷糕、松糕等黏食。中午“打尖”也有吃饭团子或打饭包的(用白菜叶包米饭酱菜)。

杏鑫注册网站_朝鲜族的节庆及其歌舞特色

吉林省东部聚居着朝鲜兄弟姐妹,设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其他各地还散居一些朝鲜族人家,有的地方还设有更基层的自治组织。 朝鲜族的节日很多。其中重要的有春节、上元节、秋祭等。朝鲜族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有“月亮之家”的传统活动。在空场上用木杆搭起“月亮之家”(围以松枝),人们到山顶去看月出,第一个看到月亮的人最有福,喊着“月亮出来了”。此喊声传入村中,马上有人点燃“月亮之家”,在欢乐的锣鼓声中,燃起大火,以迎月神。此日还有五谷祭活动。秋祭节即中秋节,除庆祝丰收外,还伴有上坟祭祀活动。现代有些朝鲜族聚居的乡镇,多把秋祭举办成“金秋农乐会”,届时有许多大型的歌舞表演,最著名的是“农乐舞”。 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每当节日来临,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艳丽的服装,聚在一起尽情歌舞。无论在田间或工地,一人领唱或敲起长鼓,人们就踩着节奏高歌,翩翩起舞。有时家里欣逢喜事,也高歌欢舞,哪怕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也和年幼的孩子一样热情欢跳。 朝鲜族的歌舞历来享有盛誉,朝鲜族被称为“歌舞的民族”。它的歌曲具有旋律流畅、婉转明亮的特点。除丰富的民间传统歌曲外,本民族的作曲家们还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题材的新歌曲,如《长白之歌》、《闺女之歌》曾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再如《上班路上喜盈盈》、《故乡之路》曾被国家文化部评选为全国优秀歌曲。 此外,还有《在故乡的山坡上》、《长白的金达莱》以及《山间小径》等歌曲,都在全国各地广为流行,深受群众喜爱。 朝鲜族的舞蹈也久负盛名。其特点是舞姿轻盈、柔美,表现力强,既明朗激昂,又含蓄深沉,细腻而且大方。著名的民间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顶水舞》、《扇舞》等。其中《扇舞》曾在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金质奖。反映现实生活的《看水员》、《分配的喜悦》、《海米舞》也受到舞蹈界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著名的朝鲜族歌舞,在装点节日喜庆的同时,也为我们伟大祖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增添了光彩。

满族传统的饮食习俗,是随着满族历史年代、社会生产、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形成和发展的。满族先民们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捕鱼、狩猎、采集是他们的主要的生产方式,鱼类、兽肉是他们的食物来源。 所以,肉食在满族菜谱中占主导地位,其中禽兽野味占相当比例,其主要做法为扒、烧、烤、烀等。扒即在炖煮肉食、蔬菜时,使汤水慢慢耗掉,使菜味浓香。下面我们举上几个例子: 努尔哈赤黄金肉 相传努尔哈赤小时候,曾在明朝辽东总兵李成良手下当差。总兵府规矩是:每日膳桌必有八菜一汤。有一天大厨生病,七个使女各做一个菜后,再也想不出第八个菜了。努尔哈赤说第八个菜我包了,于是做了一个色、香、味俱佳的肉菜。日后,努尔哈赤做了老罕王,黄金肉便成了象征帝业成就的清宫名菜。 天火肉。满族的渔猎生活对饮食习俗影响很深,其表现之一就是“天火肉”。古时,满族先民曾在林莽中集体敲石呐喊震山,凭借风势火威石击弓射追剿猛兽。猎毕熄火,先用肥大的野兽之头谢天,谢毕,把野兽刮洗清净,放在火上烤,名日“天火肉”,族人共享。清代满族萨满祭礼中的燎毛猪,实为天火肉的延续。清中叶的“满汉全席”的基本特点是烧烤,这种食法亦源于“天火肉”。 烧熊掌。《清稗类钞》记载,满族烧制熊掌,用泥土封闭,后人火炙酥,敲掉泥;皮毛随泥脱落,白肉红丝,味美无比。也有用石灰水沸汤将熊掌剥净,布缠煮熟而食。据云,食后口中三日留香。 它似蜜(蜜汁羊肉)。这本是清宫廷的一道普通菜肴,只因一天慈禧吃的高兴,便问菜名,厨工为讨好,便说这是奴才新创造的,还不曾命名,请老佛爷赐名。慈禧很高兴,就顺口说,此菜甘甜如蜜,就叫“它似蜜”吧。 晾肉。将兽肉切成薄片,放在阴干处风干,即成晾肉。晾肉多用野猪、狍子肉制成,后也用家猪肉制作。吃时将晾肉切成细丝,放锅内加上少许白糖略炒后,用鲜汤浸肉,放入姜丝、葱丝等调料,用文火焖至汤尽时,淋上香油即成,其色呈紫红,甜成适度,越吃越有味。

杏耀注册登录网_侗族的风雨亭与风雨桥

侗乡的道路,宽阔平整,山路之中有风雨亭,溪涧河流之上有风雨桥,村前寨后的路面必用石板或碎石铺好,处处为行人着想。在广西三江至湖南通道两县间跨越越城岭余脉的湘桂孔道,便是侗族人民的杰作。此路全程25里,上岭下岭之处全部铺石块,途中还有15座风雨亭,方便行人休息,躲风雨避烈日。 在穿草鞋的年代,有行善的妇女打好草鞋置于亭间,以便草鞋烂了的行人换上新鞋继续赶路。冬天,有修德的老人打柴火置火塘于亭子间,以便行人烤火御寒。亭子附近修有水井-井上盖盖,清泉常洁,方便歇息者饮水解渴。 侗乡溪涧河流之上有风雨桥,三江县有108座,龙胜县有52座。典型的是著名的三江县林溪乡程阳风雨桥,长77.76米,宽3.75米,高11.52米.5墩4孔,每孔净跨14.2米,用直径0.4米的14根大杉木连排两层组成,上面铺木板、竖柱,建5座塔式楼阁亭,修长廊,顶盖瓦,两边装栏杆,设长座。其功用,集桥、廊、亭于一体,有审美的价值,行人可避风雨,欣赏景致;也是侗乡人乘凉讲古、行歌坐夜的好去处,成了侗乡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侗乡道路古朴清雅,是因为侗族人民热心于修桥铺路的公益公德。 侗族群众认为修路是行善积德,村寨间的道路坏了有入主动去修,而且还有定期和不定期的集体维修道路的活动。定期维修多在立冬后或立秋前进行。为时四五天。到时多由老人发起、大家互相邀约,或者由寨老串寨“喊寨”,通知寨民。 得到通知后,各家的成年男女即自带工具、饭包,到约定路段工作。崩塌者砌朴之,淤者清除之,除草、清沟、竖立岔路路碑,在山界上立石凳,在泉水旁放竹筒,让路人休息饮水。不定期维修,则是在平时遇到道路毁坏,三五人相约而为之,属于小修,在清早或傍晚或节日、农闲时进行。无论是大修还是小修,大家都尽力而为。

杏鑫内部304724_广西融水县的侗族干栏楼

侗族村落依山傍水。在多民族杂居的融水县,有民谚说:“高山瑶,矮山苗,平地汉族住,壮侗居山槽。”生动地反映了当地各民族居住环境的特点。 侗寨周围的山岭上有茂密的林木,村头寨尾有参天葱茏的“风水树”。风水树下有石墩、石板凳或建有凉亭,供来往行人小憩。 侗族的传统建筑从来不用图纸,哪怕是高楼大厦也是如此。工匠们只用半边竹竿作为标尺,俗称“丈杆”。精明的木匠师傅,就凭这根“丈杆”建造出许许多多雄伟、秀丽的建筑物。 侗寨的房屋多为外廊式两层楼房,全部木质结构,屋顶多用瓦或杉树皮覆盖(有些用茅草)。楼两端搭有偏厦,呈四面流水形。三江一带还有若干幢连在一起的大楼房,廊檐相接,可以互通,多系同一房族内若干户共同居住。偏厦的一头为上二楼的楼梯,二楼前面为2米多宽的走廊(称“厅廊”,夏季行歌坐夜之所),其后正中为厅堂。 厅堂正面板壁安放香火炉和历代祖先神位,正中安放八仙桌,两侧放椅凳,是待客之所。厅堂两侧为煮食、烤火和冬季行歌坐夜的火塘间。偏厦、火塘和厅堂后面为卧室。三楼为谷仓和晾干谷物之地。楼下为猪牛栏、鸡鸭房、碓房、农具房、柴草房。 侗族民居群体布局常组合成团,围绕一水池布置住宅。水池功能有二,其一是为了排积污水,其二是为了设置公共厕所。侗族民居宅内无厕所,厕所公用,设在水池中间,架独木桥入厕。 干栏楼房屋鳞次栉比,朝向不一,小巷曲径,迂回寨中,陌生人难辨出入。寨中有鱼塘、禾架。道路多用石板或碎石铺成,道旁建凉亭,供行人休息。

壮族是广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壮族人民在节日(尤其在歌圩)、劳动生产、生育、寿诞、婚嫁迎娶、丧葬、祭祀等民俗活动场合都要唱歌。 壮族民歌,从语言上分,有壮语民歌和汉语民歌两种。从内容上分,有古歌(神话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风俗歌)、情歌、生活歌、历史歌、传说歌、故事歌、儿歌。 壮族歌谣从称谓上分,有欢、比、诗、加、伦、师六种;从句型分,有全歌五、六、七、八、十言和长短句六种;从韵律上分,有腰韵、脚韵、头韵、勒脚和自由韵五种,但以押腰脚韵为主,这是壮族歌谣的一大特点。 “欢”,壮语的意思是“歌”。欢流传几乎遍及全广西。欢的内容涉及生活各个方面。形式上有五、七言四句欢,五、七言十二句勒脚欢,排欢,五、七言嵌句欢等。 五言四句欢,单句末字与双句腰字押腰韵,第_二、三句末字押脚韵。这也是壮欢的基本句式和基本诗律,下例是保持原诗律的汉译五言四句壮欢。 见妹第一面,好比捡得金。 爱慕埋在心,日思更夜想。 “面”与“捡”、“心”与“更”押腰韵,“金”与“心”押脚韵 七言四句欢与五言四句欢同诗律。、 五、七言十二句“勒脚欢”都是每篇三章,每章四句。第二、三章各重复唱首章中的两句,顺序如下:一、二、_三,四;五、六、一、二;七、八、三、四句。每一章的诗律同五、七占罔句欢。下例是保持丁原诗律的汉译七言十二句“勒脚欢”。 家有半斤煮半斤,只看哥你一条心; 家有四两煮四两,妹又不定煮一斤。 上下都是一家人,吃的穿的都不争; 家有半斤煮半斤,只看哥你一条心。 真的没米来煮饭,看哥一眼顶几顿; 家有四两煮四两,妹又不定煮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