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为游牧文化,游牧经济需要大量的草地来支援人口,当一个家庭有成年男子,那么他就应该找自己的牧场,省的大家都在一块牧场上争草,所以年龄大的儿子会成年后分家,领着自己的牲畜去寻找自己的牧场,而最小的儿子也就顺利成章的不用去找了,继承老爹的就是了。这就是蒙古人的幼子守灶传统。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按照古代蒙古习俗,幼子享有优先继承遗产的权利,即俗称“幼子守灶”,这是蒙古氏族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他游牧民族不尽如此。然而在元朝此习俗已经消失,十四世纪以后的蒙古草原上,游牧民族的爵位、遗产继承与汉地无二:长子继承爵位和多数财产。 “幼子守灶”原来比“嫡长子继承制”更为传统。那么,到底是哪一种制度比较正统呢?“幼子守灶”,其实应该称为“幼子继承制”。在原始社会的父系社会中,因为古老部族的人口,一直在不断地增长,当然,面对天灾人祸和疾病等原因,人口数量增长极慢。但是,毫无疑问,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之中。 一对夫妻,在生儿育女之后,随着儿女慢慢长大,只要儿女一到结婚以后,可以得到父母的一些资助,立即就会分家。随着成年的儿女都成年、分家离开,慢慢指挥留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将要继承父母的全部遗产。当然,这个儿子也因此担负起赡养父母的责任。这也有可能是,父母相对而言更喜欢幼子的主要原因吧,可能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这已经成为人类的本能。 慢慢的这就演变成了,“幼子守灶”制度。当然,就现在来看,这还是相当先进和科学的。以成吉思汗为例,成吉思汗一共有八个儿子,但是实际上只有成吉思汗的嫡子,也就是孛儿帖皇后所生的四个儿子,才具有继承权,或者说,得到了成吉思汗的最大支持,能够独立建立自己的汗国。实际上,只有成吉思汗的老大和老二两个儿子,在成吉思汗的支持下,建立了自己的汗国。 事实证明,拖雷确实不适合做蒙古帝国大汗,在掌握蒙古帝国80%的蒙古铁骑的情况下,窝阔台只用了一杯毒酒,就让拖雷死于非命,直接掌握了,蒙古帝国的军政大权。 当然了,蒙古帝国的“幼子守灶”制度也不是绝对,即使是“嫡长子继承制”也不能完全确定继承人,实际上,只有真正实力强大才能保证继承权。 后来的蒙哥汗夺位,之所以能够成功,其实也是因为蒙古贵族对于“幼子守灶”制度的拥护。但是后来,忽必烈还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强势登上了汗位,并且,打破了“幼子守灶”制度,建立了元朝,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日期 : 2020 › 05 › 31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在我国,不论是过山瑶还是平地瑶,盘瑶还是白裤瑶,皆有砍牛祭的习俗遗存下来。但由于地域、支系、宗教信仰崇拜的不同,砍牛祭习俗的形式、内容、过程亦不同。 大家都知道,牛是最忠实的动物之一了,一生都非常的勤勤恳恳,帮助着人们进行劳作。但在瑶族文化中,对待牛有一个很残忍的风俗,那就是瑶族砍牛。之所以砍牛是为了祭奠逝去的人。千百年来,瑶族一直传承着这个习俗,虽然对牛有点残忍,但也是瑶族一种传统文化。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下吧。 白裤瑶习俗,长者死后假葬或以泥封棺,过一段时间再择吉日正式下葬,学称“二次葬”。白裤瑶家二次葬,要举行隆重的敲铜鼓、唱古歌、砍牛等祭奠仪式。 砍牛这一天,一群群瑶族人身穿鲜艳的盛装,抬着铜鼓、折糯(糯谷连禾草折下来)、米酒,从四面八方朝丧家的寨子涌去。丧家门前空坪上放置一面大猴鼓,一侧的铜鼓架上串联悬吊着十几面铜鼓。客人们带来的折糯全部码架在铜鼓架的横梁上。低沉苍凉的铜鼓声笼罩着整个寨子。 丧家门口,瑶族匠人们忙着赶雕两根柱头。这两根柱头将要竖立在坟前两侧。柱头上雕刻着简朴的花纹,中部各有一个套环,砍牛以后,牛角就插在这套环里。柱顶各安着一个木雕鸟儿。 棺棂停在屋内,悼念者鱼贯入屋,依次抚棺而泣,感情真挚,哭罢出屋,男人要喝一碗酒。丧家的厅屋里,一溜摆着几十个菜碗,祭悼者轮流进屋,围在菜桌两旁,吃“流水席”。吃过饭或尚未轮到吃饭的人,转围在屋前空坪上,听长者唱“古歌”。古歌大意是瑶家的历史和处世道德之类。 下午四时许,猴鼓声嗄然而止,寨中忽然响起三声鸟铳,预示“砍牛”即将开始。 砍牛场中竖着两根木桩,各拴着一条牛,木桩顶各绑着一根青翠的竹子。这两根竹子将要栽到死者的坟前。据说,这样牺牲才能随死者一起升到天堂。围观人群如堵,人们翘首以待。这时三名枪手上场,朝天又鸣三响铳。祭师应声上场,端着一筐箩米,拖长声调念念有词,一边抓米朝天空扬去,一边说:“尊敬的……,把您的牛领去吧,您放心地去天堂吧……”。 祭师下场,三名枪手再朝天鸣三响铳。这时,丧家男女披麻戴孝,弯着腰,人人手握一束青鲜的芭茅草上场,鸣咽着朝牺牲走去,抚摸它,向它鞠躬,献青草,场景十分悲切动人,充分表达了瑶家人对牛的深情。
侗族春节的娱乐活动也很丰富很有情趣。大年初一,人们聚集到鼓楼坪奏芦笙、唱耶耿(即侗族集体边舞边唱的一种侗语民歌):先由男队唱“耶铺”,即赞贺耶歌、赞鼓楼、赞“萨玛”(侗语,即大祖母,侗族的创世女神和保护神)、祝丰收。 接着,女队和男队合唱“耶堂”(即踩堂耶歌),包括再生人类神张良张妹耶歌,孝敬父母耶歌,爱情耶歌,争取男女平等耶歌,猜谜耶歌,知识盘问耶歌,散堂耶歌等。女队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合唱一句,挪舞一步,重复合一句,再挪舞一步;男队也手攀手围成圆圈,边唱边晃舞边移步。领唱者领唱一句,歌队合唱重复末三字。女队唱三首,男队答三首,如此往复不断。 年初二起,女队守在本寨接待来访者,男队出访友好村寨,分别和外寨的歌队对歌。侗族也有在正月初至十五之间举行盛大的村寨间的集体互访活动,称“月也航年”、“也航年”或“也哼年”,与苗族的吹芦笙、打同年相似。龙胜侗族玩庖颈龙,于方桌倒立。
苗族春节的娱乐活动也很丰富,其中比较广泛开展的是芦笙会和坡会。在芦笙会和坡会上,人们吹芦笙踩堂,舞狮,骞马,斗马,斗鸟,行歌坐妹,开展民族贸易,场面相当热烈。 在融水县,吹芦笙、打同年是本地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1949年前,吹芦笙、打同年多在苗年期间进行,如今多在春节期间进行。 吹芦笙、打同年有四个步骤,一是请同年,二是迎芦笙同年,三是打同年,四是送同年。请同年可在选定了要打同年的村寨后专程去邀请,也可以在坡会或芦笙走寨等场合邀请。直接到对方村寨邀请的,派二到四位代表,拿鞭炮、半张大红纸,前往要邀的村寨的芦笙坪,边唱边跳邀请舞。若在坡会、芦笙走寨等场合邀请,主寨芦笙队围住要邀的村寨的芦笙队,边吹芦笙边跳邀请舞即可。受邀的村寨在双方约定的时间里,组织一支打同年队伍前往主寨赴约。这支队伍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人数少的-40多人,多的可达300人以上。他们出发前先吹奏三曲合调,告别本村寨,以后路经别的村寨也吹奏三曲合调借路。到达主寨时,姑娘们先打扮好,然后吹奏小芦笙人寨。主寨的芦笙队听到小芦笙的响声,也立即出来,抱起芦笙吹起笙曲跳迎接同年舞迎客。双方的芦笙队边演奏芦笙边进入芦笙坪,在芦笙坪也奏三曲合调。然后,客人分散到各主家中接受款待。 晚上,成年人留坐在火塘边,与主家聊天畅谈。客寨小伙子由主寨小伙子带到寨中的姑娘家里坐妹。主寨的小伙子,自己也到客寨的姑娘落脚的人家中和客寨的姑娘唱歌聊天。次日吃过早饭即打同年。 打同年时,双方芦笙队先汇集芦笙坪,然后两堂芦笙齐奏,姑娘们围着芦笙翩翩起舞。主寨三到四名成年男子提着长串鞭炮,牵着身披红毯、角糊红纸的牯牛也进入芦笙坪,边放鞭炮边牵着牛走场。 最后,主寨一位精通古理古规、开口成歌的长者唱杀牛理歌,唱罢,牵牛出芦笙坪宰杀。现在,一些村寨还沿袭古老的乡饮方式:一部分青年人牵牛走出芦笙坪后,分头到各家各户收捐糯米、酒莱等,是夜于芦笙坪上摆起长条桌痛饮。席间,双方竞唱酒理歌,你唱我还,我唱你还,把乡饮活动推向高潮。 现在许多村寨改乡饮为家宴,把客人和牛肉都均分到各家。乡饮之后,客人大都第二天就要回去。这时,主寨便送同年——给每一个客人送一个饭包,同时把乡饮时杀的牛头送给客人。临走时,客寨芦笙队吹芦笙、跳踩堂舞,答谢客人。
壮族是比较开放的少数民族之一,善于吸收与之交流的其他民族的文化,尤其是汉族文化,这从其衣着的嬗变发展可以见出。 宋代壮族多穿青花斑布衣。明代男子着称为“黎桶”的短衫,妇女则是上穿黎桶下着“花被”,或穿蜡染青衣裤而领口、袖口彩绣花纹。清代男衣短窄,女衣不掩膝,下穿细褶长裙。 桂西南天等县进结乡妇女涛代的流行服饰是上穿仅能遮盖腰裙头的拉襟圆领窄袖紧身短衣,从领窝至右腋下的衣襟和两袖口绣着滚丝绒线大花边,衣领矮,露出硕长的颈部;下穿刚过膝的桶褶裙,拉开裙子是一方块,围叠起来左、右端分别至右、左腿心,裙子外面正对两腿心处各绣一条垂直对称的大花边,臂部打几个皱褶,臂下的裙脚卷起一寸左右,两边钉几针线钉住,形成后裙脚弓形翘起,穿起来从前面看是桶裙,从背后看则似褶裙。上下衣裙贴身,线条分外明朗。 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壮族服饰文化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时尚“唐装”,男子大都穿对襟衫,中间有七至九对扣子,下穿长裤;女子多穿圆领对襟上衣或偏襟上衣,腰系花边围裙,下多穿长裤,边远山区也有穿裙的。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衣着与全国大多数民族相同。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不但同全国之时尚,有的还受世界时装的影响。 桂北龙胜县龙脊十三寨的壮族妇女,喜欢用蓝底花布做胸围,胸围领口处精心地绣上尖口朝下的三角领花图案。身穿对襟衫的妇女再穿上这种胸围,显得既朴素大方,又端庄秀美。龙胜、巴马、大化、凤山、东兰、邕宁等县,壮族未婚姑娘在冬春寒凉天气,赶圩、做客时穿几件新上衣,内长外短,层次分明,件件可赏。新衣少则三件,多则五至七件,充分展示她们能织、善染、巧缝各种衣服的本领。桂西北隆林县妇女穿偏襟齐腰短衣,衣领绣花,腰系百褶短裙,再穿长裤,俗称“三层楼”,与90年代城市姑娘流行穿短马夹形成三层次的时装,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我国西南地区,一些地方的壮族女子的头巾、发型,是区别已婚、未婚的标志。桂西风山县长州、砦牙乡,未婚少女包纯白头巾,两头各织三条1厘米宽的五彩线,两端缀白色缨丝,包成羊角形。已婚少妇包白底蓝线方格巾,两端为黑白混缨丝,包成盘形。 桂西都安、大化已婚妇女头上盖白底花边毛巾,未婚姑娘叠三四层如毛巾大小的方块盖在头上。桂中武宣、象州县姑娘戴不封顶的黑色、青色、蓝色箍头帽,四周有珠饰;中年已婚妇女扎白毛巾。 桂北环江县、宜州市女子婚后用二三尺长的黑布,叠成三寸多宽的长带,把头发包起来,让头巾一端在右耳上露出一二寸,形如独角,以区别于未婚少女。 桂西南龙州县女子发式,刘海直垂前额的为未婚少女;前额刘海梳向右边,用发夹夹起,左、右两边仍留刘海的,表示已有未婚夫或已婚但未生育;不留刘海,往后梳髻则表示已有孩子。桂西都安、大化县姑娘多剪短发,前额留刘海,或留长辫;已婚少妇则挽髻。 桂西北天峨县白定乡未婚姑娘散披长发,或由右向左绕,用白印花毛巾包扎;已婚的由左向右绕,扎上头巾或梳髻。 桂北柳城县古砦乡未婚少女剪平肩发,用绸、布将发扎于头上如双角;未婚姑娘打双辫,辫尾红绸结,前额有刘海;已婚女子平肩发,左耳后红绸结;已生孩子的少妇齐肩发,不编不结;寡妇独辫或盘髻。 桂北宜州市山木寨未婚姑娘留一根长辫,系红头绳,或下垂或盘于头顶,人称“长辫妹”;已婚者剪辫。在歌圩上,从头巾、发式便知女子未婚、已婚,对未婚者可以跟她唱情歌,对已婚者只能唱盘歌,搞错可就麻烦了。
壮族先民有凿齿的风俗,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贵州(今贵港市)“有俚人,皆为乌浒……女既嫁,便缺去前齿”。钦州“又有僚子,巢居海曲,每岁一移,椎髻凿齿”。俚人、乌浒、僚子皆壮族先民。 宋代以后,凿齿习俗逐渐转化为镶牙、包牙、饰齿新习俗。20世纪50年代,左江、右江流域妇女出门走亲戚,牙齿上包金银箔,回家后取出。桂西北田林县、百色市妇女用甘果汁涂牙成黑齿。 西林县妇女用野梨树桠间的寄生胶虫拌绿矾舂溶,贴在竹壳片内,夜间用来包牙齿,连包二三夜,染成红齿,村寨公认最美的姑娘,方能将白牙染红。 清代桂西马山、都安、大化县未婚姑娘挂银圈,耳戴灯笼坠,拇指戴银戒指,称为“桶箍”。桂西北之西林县妇女发髻插银钗,颈戴银圈。桂西南左江流域妇女戴银镯,多者达三四副。桂东贺州男子颈戴银圈,女子头戴银簪。 边远山区较沿河平原地区更重视银饰。在歌圩或婚宴上,男青年抢走所钟情的姑娘的手镯或戒指,姑娘如也有意于小伙子,便半推半就;如无意,则必定抢回来。 西林县妇女则用两粒大薏米作耳环,薏米串作镯头和项链。
桂中金秀瑶五个支系的服饰差异十分明显。茶山瑶、花蓝瑶喜欢白色;盘瑶、坳瑶、山子瑶认为白色适用于孝衣,给人哀丧、不祥之感,平日忌穿白色衣服。 女服方面,茶山瑶、山子瑶由原来的大领对襟衣改为大襟衣,其他支系则仍然穿大领对襟花衫。女裤,有短有长。茶山瑶穿长裤或短裤的都有,平林、六竹、岭祖等地短裤不过膝,岭祖、卜泉、低水等地外加一尺长的细褶短裙。 坳瑶、花蓝瑶男子用白色窄花腰带,其他支系男子均用长幅黑布束腰。盘瑶妇女用彩色丝线织成二寸余宽的长腰带围腰,花纹十分美丽。妇女的围裙带、脚笼带上刺绣或编织许多色彩鲜艳的几何图案或花草虫鸟图案,煞是精美。 桂西北田林县蓝靛瑶,男上衣用蓝黑色土布(用蓝靛自染的)制成,对开襟,左边红布镶边。女上衣长过膝,左右侧从腰部开叉至底,镶饰红布,穿农时将衣襟翻上腰带束住,露出红布饰。男子包一丈多长的黑色土布头巾,女子头巾绣有精致的黑色图案,两头六寸长的白细纱,再套上圆形银簇,30多片银片构成鱼鳞状,银片上还有精细的花纹。 盘瑶男服与当地壮族相似,头巾长约一丈,两头彩丝线绣图案。女服黑色遮胸布,镶饰红布、蓝布和花纹银牌,外上衣长过膝盖,对开衣襟,无扣,用二丈长的黑布腰带扎腰,头巾长约三丈,包成笠状。 桂北龙胜县红瑶女子一身披红戴锦,美丽如烂漫山花;其头巾长一丈二尺,象征一年十二月事事如意。腰带长一丈八尺,折为“二九”,有“天长地久”之意。桂西都安布努瑶族妇女是“穿了长裤又穿裙,半边裙子盖臀部”。桂北南丹县白裤瑶男子穿对襟圆领衫,长至膝盖的白裤,蓝布缩日,正面用丝线绣五道红杠杠,中长,两旁逐渐缩短,形如五个血红的指印。传说乃瑶王率众抗击外敌,负伤留下的血指印。女子上衣绣大印,传说乃外敌窃瑶王印,因此绣此印永远不忘历史教训。 桂东北猫儿山北麓的盘瑶女子爱戴彩绣锦缠、珠缝星镶的三角帽,显得美观大方。
在广西忻城、都安、大化、马山等地的布努瑶男女青年经过一段时间的秘密相恋,待双方家庭认可,便商定吉日到对方家拜见父母兄弟姐妹,此称“定亲”。 定亲时,姑娘给男方家庭成员每人送一双亲手做的布鞋,俗称“定亲鞋”。送给男方祖父母的,鞋底钉出一颗北斗星,寓意祝老人如北斗长寿;送给男方父母的,鞋底钉出一棵松树,寓意祝公婆像松柏长青不老;送给哥嫂蛆姐的,鞋底钉出一个玉米苞,寓意祝他们种粮丰收;送给弟弟的,鞋底钉出一株竹笋,祝他如笋长得快;送给妹妹的,鞋面上绣红花,祝她长得如花一样美丽;送给未婚夫的,鞋底正中钉出一个红心,寓意爱心永远属于他。 挂北龙胜县红瑶女子,头系长巾,未婚姑娘在头巾外面套一条红色锦线,戴手镯而不戴戒指、耳环,衣料常用浅色或红色,象征妙龄如花、青春似火。已婚妇女戴戒指、耳环,衣料多用蓝色,寓意洁净明朗如万里蓝天,纯朴之情似瑶山溪水。 新娘讲究用“搭肩”,也称“坎肩”,椭圆形,绣图案、彩纹,披戴在肩上,背篓时保护衣服不被磨损之用,而其装饰之美,颇引人注目。 新娘穿百褶裙,裙边密织山峦、海浪。裙子中间折褶密集,不绣花草,寓意漂洋过海来到高山瑶寨的新娘,心地纯洁、诚实无瑕。裙子上边有锦簇花样,如龙鳞凤羽,闪闪鲜亮。 桂东北全州县盘瑶新郎的衣服,选浅蓝或宝蓝色,款式特制,迎亲拜堂和上岳父家拜年时穿,平时很少穿。结婚时所穿的花鞋,是新娘精心制作的。拜堂时,舅父为新郎披红挂彩,戴帽插花。
侗家女子穿无领无扣、以带代扣的对襟衣。姑娘头戴花头巾,脚上穿着花脚绑(即花绑腿)、花勾鞋。对襟衣的襟边、袖口皆镶(绣花)花边;衣内挂青布围胸,俗称“兜胸”,上绣有一朵大花,侗语称为“化打”,意即“中心花”。 围绕这朵大花,在衣边、衣角、袖口、前后左右绣有几百朵花,花类有油茶花、油桐花、桃花、李花、杜鹃花等几十种,全部用各色棉绒丝线绣成。上下周身皆花,百花吐艳,映衬出姑娘的美丽。 三江、融水女子下穿百褶裙。对襟衣与百褶裙相配,侗族姑娘穿来显得健美潇洒。信洞一带的姑娘逢喜庆日子或赶坡会,穿三四件上衣,从里到外一件比一件短,件件露出花边,更是光鲜风采。 三江县侗族妇女爱美,不但喜欢漂亮的衣服、精巧的花鞋,还喜爱装饰,人人有首饰,常佩戴项链、耳环、吊环、银簪、银梳、银项圈、银手镯、银帽、银花、戒指等饰物。这些饰物,一般都是用白银制造的,只有小耳环用黄金或黄铜铸造。 其中,最大最重的是银项圈和银帽。大的银项圈,从颈部垂到腰部,重达八九斤,银帽最重的达10斤。最小最轻的当算是耳环,此物重不得,只有几钱重。 侗女不论老幼皆佩戴首饰,其民俗认为,青年女子戴的首饰越多越美。她们的首饰是由母系一代传给一代的。通常是外婆传给母亲,母亲传给女儿,女儿又传给未来的后辈。女孩多的母亲,首饰不够分,才重新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