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喜穿白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称。 男装。有袄、坎肩、长袍、裤等。朝鲜族语称“则羔里”,斜领,左衽,宽袖,前襟钉有飘带,穿时系在衣襟中上方。 坎肩。朝鲜语称“麻古子”,其形似袄,但无领,无袖,对襟,不系飘带,用一个大琥珀纽扣,穿时加在袄的外面,有明显的装饰作用,是中老年的春秋服。 裤。朝鲜语称“巴几”,多为白色,也有灰色或青色,裤腰肥,裤腿宽,裤裆大,穿时裤腿由里向外绾,再系以腿带。这种裤式便于席地盘腿而坐。长袍,朝鲜族语称“都鲁马基”,式样同袄,只是比袄长,垂至膝下,是成年男子的礼服,有单、夹、棉之分,常用麻布、棉布、绸缎等制作,颜色多青色或灰色。 道袍。多用苎麻布缝制,斜领、系带、宽袖,下摆长至脚面,前后垂有同肩宽的布条,垂直下摆,胸上部扎道袍带,原为儒生与士大夫专用,后来一般平民也穿。 女装。有裙、袄、袍、裤等。裙有拖裙、筒裙几种。拖裙也称紧身长裙或缠裙,由裙腰、裙摆、裙带组成;裙腰及胸,裙摆很宽,一边开衩。裙带缝在裙腰两侧,缠腰一圈后系在右腰一侧。裙摆上有许多细褶,长拖脚面。穿这种裙子,里面必穿白色衬裙。 筒裙是缝合的筒式裙子,与其他民族筒裙不一样的地方是腰部带有许多细褶,达到合腰身为止,上端还连上一个白布小背心,前胸开口扣纽扣,穿时从头部往下套,裙长过膝,便利劳动、步行。裙袄相配,袄短裙长,加上色彩与纹饰的搭配,舒展美观,女袄与男袄基本相同,只是袄襟较短,领子稍呈圆形,袖肘宽,袖口窄。襟与下摆略呈弧形,线条柔和。颜色多白色、粉红色,其他颜色较少。有一种三回袄。在领、袖、袄带等镶边的地方再饰一层紫色或栗色绸布。女裤与男裤式样相近,但比男裤瘦短一些,裤脚窄,不系腿带。 童装。朝鲜族童装中最有特色的是彩袖袄,也称七彩衣,其袖用红、黄、蓝、绿等7种色彩的彩绸或彩布制成,宛如美丽的彩虹。朝鲜族认为彩虹是光明与美丽的象征,所以这种童装寓含着对孩子的期望与爱心,这种袄男孩可穿到一两岁,女孩可穿到10岁左右,女孩多以红短裙与彩袖袄相配,美观可爱。
日期 : 2020 › 05 › 31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旧时,满族起名多承袭其先世女真人的习惯,颇具民族特点。称名不称姓。满族与女真一样,常是只称名不称姓,这是因为,满族人自从在血缘集团和地缘集团的基础上编制八旗以后,大约三百年来一直是固定在各个牛录(八旗基层建制,汉译为“大披箭”)之中的,也就是永远不离氏族制时期传下来的血缘集团和地缘组织。在这个范围内,名字不可没有,而姓则是不言而喻早已在籍的。 所以,与汉族姓名合称的习俗不同,只称名而不称姓。如康熙王朝的辅政大臣之一的鳌拜,其祖父名索尔果,父名卫剂,两弟兄为穆里玛和巴哈,其姓瓜尔佳氏。清后期,由于受汉族文化影响,逐渐名与姓合称。 满族风俗非常重视命名。孩子满月之时,都要摆酒设宴,邀请宾朋隆重宣布。满族人家为子女命名的主要特点: 一是以长辈某人年龄命名,如某人出生时其祖父七十三岁即以七十三取名,某人出生时,其父五十六即以五十六取名。如某人名“扎浑珠”,即满语“七十”。 二是以希望祝愿命名。如巴扬河,意为富有;富尼雅拉,意为度量宽大;古尼音布,意为意志坚强。这些名字寄托了长辈对于后代的美好愿望。 三是以禽兽命名,如托津,意为孔雀;阿尔萨兰,意为狮子;努尔哈赤,意为野猪皮,此俗来源于满族狩猎生产。 四是以出生时季节、时辰命名。如生于春季叫勇阿里,生于夏季叫哈尔浑,出生丑时叫依汗,生于巳时叫梅赫。 五是以出生顺序命名。如头子叫阿机,老二叫佳新,小儿子叫费扬古,清代名将费扬古即由此得名。 六是从汉俗命名,不仅姓名合称,还多以平安长久、福禄寿喜、金玉富贵等寓意吉祥的字眼起名,反映了满汉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互相交往中,思想与文化上的互相融合。
蒙古族有七大姓,谓之包、白、韩、吴、何、胡、关。其中以包姓最尊贵,古代的蒙古族中非“包”不能封王。这七个姓都是以古代蒙古七个氏族首领(部落长)名字的第一字为姓的,如部落长吴兰苏和,其后裔就以“吴”为姓。元太祖成吉思汗(名铁木真),出生于包尔只斤(又译孛儿只斤)氏族,因此他姓“包”。 蒙古族虽然加姓,但长期以来,习惯于称名不称姓,如元太祖铁木真、元太宗窝阔台、元世祖忽必烈等都只称名字。为了避免与他人重名,有的蒙古人便将父亲名字的第一音节冠于本名之前,用以作“姓”。如某人名“照日格图”,其父名叫“莫德”,他便写为“莫•照日格图”。也有的在自己蒙名前冠以姓氏,如王巴特尔、包扎那、顿巴图等。由于氏族文化的融合,现在不少蒙古人既有学名,又有汉族姓名,可谓两种姓名齐备。 在历史上,蒙古族虔信佛教(喇嘛教),因此有的名字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男性名叫官布、尼玛、旦布、桑巴、尔吉(金刚)、三木旦(禅定)等,女性名叫如斯日吉玛、王其格玛、拉西玛、卓玛(观音)等。 清代蒙古族人以蒙文、满文、汉文自由命名。大抵蒙古贵族用蒙文取名,如僧格林沁、贡桑诺尔布、阿穆尔灵圭。一般蒙古族人命名则用满文和汉文。用满文者如法式善、倭仁、赛尚阿,用汉文者如松筠、富俊、荣庆等。 蒙古族的人名寄寓深隽,在蒙语中有其特定的含义。 男性名多是哈斯巴根(玉柱)、铁木尔巴根(铁柱)、蒙根巴根(银柱)、巴特尔(英雄)、苏合巴特乐(手握大斧的英雄)、玛拉沁夫(牧人之子)、乌兰夫(红孩子)、乌兰巴特尔(红色的英雄)、铁木尔(铁,比喻有力量)、铁术真(力量非常足)等。 女性名多取意于日、月、星辰、珍宝、花朵等。如蒙根花(银花)、阿拉搭琪格(金花)、乌云琪琪格(美丽的花朵)、敖都琪琪格(像星星一样耀眼的花朵)、萨伦娃(美丽的月亮)、娜仁娃(美丽的太阳)、速布达(珍珠)、塔娜(明珠)、斯琴(聪明)等。 蒙古族热爱山水,热爱动物,父母总希望孩子能像高山那样坚固、雄狮一样威武,因而有的名字就以高山、动物命名。如哈达(山峰)、乌拉(高山)、高拉(大江)、阿古拉(巨石)、阿尔斯朗(雄狮)、布尔吉特(鹰)、塔思西布(雕)、依里伯斯(豹)。 蒙古族崇尚勇武,把虎作为勇士的象征,在男性名中以“虎”取意的很多,如巴尔思(虎)、呼和巴拉(青虎)、额哈日巴拉(青虎)、西日巴拉(黄虎)、乌兰巴拉(红虎)、额日巴拉(雄虎)等。有一部分蒙古人名是据其出生那年祖父、外祖父或父亲的岁数取的,这与汉族人名中的数字名完全一样。如台本台(五十)、吉林台(六十)、达林台(七十)、那鲁台(八十)等。
蒙古族人极为好客,并有待客的礼俗。如请客人吃手把羊肉,必以一条琵琶骨配条长骨请客人先吃,牛肉则以一根尾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进食。整羊肉称“看斯”,请客人吃“看斯”,表示尊敬和隆重。 在隆重的宴席或祭奠上,主人要唱“进献看斯词”,从古代传统一直唱到当时的盛宴或祭奠,然后由晚辈用银制的蒙古长刀将整羊的羊头皮割成几个小块献给长辈以飨天、地、火神,随后将羊头撤走,把席上的整羊脊按一定顺序,割成方形,将零碎肉发给在场的小孩,而后请客人拿刀割肉进餐。接待贵客,必须用肥尾大羯羊做全羊席。 姑娘出嫁前,须煮羊胸脯肉吃,以示送别。羊的小腿骨、下巴颊、脖子肉等,多是晚辈和小孩的佳肴,蒙古族祭灶要用羯羊胸脯肉供奉。祭敖包、祭神佛,讲究用当年的羊羔肉做供品,平时进食先敬老人。 蒙古族的奶制品被认为是纯洁崇高的食品,因此招待客人时,先敬献“白食德吉”(一件或一块完整的食品先尝的叫“德吉”)。在喜宴上,主人必先端出一盘洁白的奶豆腐或奶皮子,让客人品尝。家中有亲友要出远门,要用白食祝其一路平安。结婚典礼、晚辈生日时,长辈要飨以鲜奶,表示良好的心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蒙古族吃手把肉与全羊席的某些繁礼缛节已经简化,但盛情待客、敬重老人的风俗一如往昔。
侗族的婚恋习俗和歌唱始终交织在一起。“行歌坐月”是最普遍的一种婚恋形式。 侗寨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场所称“月堂”。住房较宽敞的人家,有让未婚少女住的仓楼,即名之为“月堂”,相当汉族少女的闺房。无条件为女儿提供仓楼当“月堂”的,在女孩长大进入婚恋年龄时,也是让出有火塘的大厅或住室的厅廊做“月堂”,让姑娘接待来访的恋人。 每逢月明之夜,找上门谈情的小伙子便唱着《走寨歌》、《敲门歌》,用多情的歌声逗引姑娘。侗族姑娘们往往很矜持,要让小伙多次唱歌并细心品味情歌的内容之后,才抽开门闩让小伙子进入“月堂”。小伙子踏进“月堂”,要唱《讨凳歌》和《讨水歌》。姑娘听完这些歌之后,才给小伙子让坐和给茶喝。接着才是男女双方对唱。在那充满温馨情意的月夜,对唱的恋人充分施展歌才,唱得情投意合时,女方用油茶代替普通水款待男方,小伙子也可献上带来的红糖让姑娘煮糖粥共喝夜宵。在月堂唱歌谈情时,可关门但不可上闩。这种婚恋仪式,侗寨统称“行歌坐月”,也有称为“坐仓楼”、“坐后生”、“坐妹”、“坐夜”、“夜集”的。第一次“坐夜”,如果男女双方已有情意,就可相约下次“行歌坐月”的时辰。经过多次的行歌坐月,双方经过多方面互相考察,情深意合者便互相交换信物,并由小伙子回家禀告父母托媒求亲。姑娘家以有更多的小伙找上门来行歌坐月为荣。 另有一种叫“送笆篓”的相恋习俗,是在一年一度的“三月初三”进行的。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大清早,侗族姑娘穿上节日盛装,手提笆篓来到自家菜地里,把葱、蒜连根拔出后在水塘里洗干净再放入笆篓里,提着笆篓站在树下或井边等候心上人。小伙子也盛装在这一天到大树下或水井旁相亲,看中了那位姑娘,就和姑娘对唱 《讨篮歌》。歌词有一定的格式,往往是姑娘见小伙走过来,并认为顺眼者或早已有过一定的交情的,便开口先唱: 三月洗菜来探心, 探探谁是有心人, 有心讨妹一篮菜, 妹的名声高几分。 小伙子看上了姑娘时便这么对唱着: 三月三 妹的葱蒜用篮装, 接妹蓝子结了伴, 世人结伴想成双。 那些由姑娘精心洗净的葱蒜象征着爱情的纯真、洁白和坚贞。也有在三月初三的大清早,姑娘到河里捞鱼虾,并把捞到的鱼虾装到笆篓里站在河边等候恋人的。对姑娘笆篓装的是鱼虾而不是葱蒜的,双方对歌则是另一种歌词:小伙子唱道: 喜鹊田中叫喳喳, 妹脱鞋袜捞鱼虾, 妹捞虾,哥来拿,
满族是河北省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其聚居区除丰宁满族自治县、青龙满族自治县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外,在承德市也比较集中。在历史上,满族人民长期过着渔猎生活,其固有的衣食、婚育、丧葬、礼仪等习俗,在聚居区内仍流传了下来。 就饮食方面来说,粘、凉是满人食品的最大特色,喝红豆粥吃苏籽油,酸菜、火锅,并好饮洒,爱吃猪肉。一般的满族群众平时喜欢以米、面为主食,常见的有小米面贴饼子、窝窝头或高粱米粥、高粱米饭、杂面条、玉米渣粥。夏季暑热,喜食水饭——将小米饭或高粱米饭用凉水泡后食用。菜肴讲究色、香、味、鲜。烹调方法和原料视家境而不同,有煎、炒、熏、炸、焖、烧、熘、烩、氽、炖、熬、煮等十几种。 在衣饰上,旗袍是满族的主要服装,男女皆宜,并都喜欢在旗袍外套上坎肩。女服讲究纹饰,男人好穿皮叉裤、靰鞡鞋,并喜欢用布条打“算盘疙瘩”做纽扣。 在居住上,满族人爱住四合院。门口盖门楼,进门有影壁墙,后立2米高“锁龙杆”。主房坐北朝南,进门即是厨房,也叫外屋。东西屋为卧室,亦称里屋,睡火炕者居多。 在婚育上,媒人先带女方到男家“相门户”,若姑娘留下吃饭,即表示同意这门亲事,否则为不同意。迎娶时半夜出车,新娘在炕上端坐一日,称坐福。生育带有浓郁狩猎民族古风:产妇把炕席卷起,铺上谷草,坐在草上分娩,并给婴儿“枕以硬枕,务平其脑后”。在丧葬上,满族人把年逾70岁去世的称为喜丧,曰白喜。清初便盛生火葬,偏远农村仍有土葬习俗,葬后三日“圆坟”,七七则以肉供祭之。 在礼仪上,满族人崇尚礼节,敬老之俗尤甚。相见礼俗为请安、间好、打千儿、半蹲、抢见礼、顶头礼等。“八旗旧家,礼法最重”,媳妇必须规规矩矩,姑娘却不受礼法约束。 满族人不仅能骑善射,而且喜歌好舞。生活在青龙县的白、蓝旗满人,尤好闹秧歌。青龙的满族秧歌基本保留着传统的庆隆舞原型,即“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做势,蟒蛇舞状……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舞姿男女有别,形式昼夜不同。自日踩高跷,以女舞为主,锣鼓轻点,啦呐悠扬,数十名女子动作舒缓典雅。齐扬水袖,微扭柳腰,身轻如云,依韵飘渺。一名男子领唱吉颂之词,为族中老者敬福祝寿。夜里多以男舞为主,不踩高跷,锣鼓重,唢呐急,舞姿粗犷热烈。在一名主角带领下,数十名男子平抬双臂,边跑边抖,长队跑成图案,俗称“跑斗子”或“挂斗子”。舞者多模仿古代狩猎和行军布阵场面,如八卦阵、五角阵等。三通鼓为一场,尔后围成圆圈,由二人在圈内表演棒棒鞭对打。棒棒鞭又名金钱棍、花棍,用竹子或细木做成,外饰花纹,两端有长孔,内装铜钱。二人舞毕,数十人排列成阵,按套路上下左右摆动敲击,声响清脆,节奏铿锵。最后以男女对唱《十二月》、《十二针扎》等民歌直至子夜尽兴方散。
京族三岛是指万尾、巫头、山心三岛,但是由于围海造田,三个岛合并成了一个半岛,现在称为京岛。位于防城港市下辖东兴市江平镇范围。京族三岛在明朝和清朝时归越南管辖,1885年中国和法国签订了《中法和约》即《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划归中国。岛上的居民主要是京族人。 京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在中国境内,京族被视为少数民族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58年将中国境内的这个民族定名为京族,但在越南官方使用“越族”而非“京族”这一名称来区别于越南境内其它民族。京族是百越后裔的壮侗语系民族之雒越为主体,加入南岛语系民族之占人、南亚语系民族之高棉人及汉藏语系民族之汉人而重新融合而成的民族。而由于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京族文化更接近于东亚而非东南亚。 京族男子一般都穿及膝长衣,坦胸束腰,衣袖较窄,腰间束带。妇女则内挂菱形遮胸布,外穿无领、对襟短上衣,衣身较紧,衣袖很窄,下着宽腿长裤,多为黑色或褐色。外出时,外套淡色旗袍式长外衣。妇女喜欢染黑齿、结“砧板髻”。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显得婀娜多姿,下摆舒展,开衩至腰际,活动方便。京族最有特色的装饰是他们的斗笠。 京族主要从事海洋渔业,同时又受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表现在饮食习俗上就是从大米为主食,红薯、芋头为杂食、喜食鱼、虾、蟹、鱼汁及糯米制品。妇女爱嚼槟榔。京族普遍爱吃糖食,特别喜欢用糯米糖粥来招待客人。无论在哪一家作客,主人总要把客人视为良朋贵宾光临而喜气洋溢。在茶余饭后之际,给客人捧出甜润润、香喷喷的糯米糖粥;要不就是绿豆糖水、糖汤粉丝或红薯糖汤等等。 京族实行民族内婚,一夫一妻制。京族的传统婚姻绝大多数是在本民族内部通婚,与邻近的汉、壮民族通婚的很少。在京族的传统风俗中,一般同姓不婚,严禁姑表婚,若有违反,必将受到族规的制裁。且京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大都是由父母包办,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些家庭为了劳动力的需要,或招婿上门,或买童养媳(长大后“圆房”)。
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与伊斯兰教分不开的。回族人民习惯于欢度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传统节日和阿舒拉节、法图麦节、登霄节等节日,不过回历年,也不过阴历年——春节。节期都按伊斯兰太阴历来计算,如按日历计算,年年都有变化,一般每三年就要提前一个月左右。 伊斯兰教把公元622年9月穆罕默德由麦加迁至麦地那,称为“希吉来”。穆罕默德逝世后,为了纪念这一具有意义的历史事件,就把“希吉来”定为伊斯兰教纪元,并以该年教历一月一日(穆罕默德入麦地那的第二天)为岁首,即元年元旦。现在的回民一般只记本民族的节日时间,不大注意伊斯兰教的元旦时间,也不过元旦节。 开斋节 回族穆斯林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莱麦丹月)。当人们封了一天斋,快到开斋时,斋戒的男子大多数都要到清真寺等候。听见清真寺里开斋的梆子声后,就在寺里吃“开斋饭”了。开斋时,若是夏天,有条件的先吃水果,没有条件的喝一碗清水或盖碗茶,而后再吃饭。这主要是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干渴,而不是饥饿。若在冬天,有的人讲究吃几个枣子后再吃饭。相传穆罕默德开斋时爱吃红枣,所以回民现在也有这种习惯。 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开斋节。 古尔邦节 “古尔邦”,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忠孝节”。大部地区的回族称为“小尔德”,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 回族为什么要宰牲过古尔邦节呢?人类的古代先知之——易卜拉欣夜间受到安拉的启示命他宰杀爱子伊斯玛仪献祭,考验他的信仰。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闪闪发光,非常锋利。并问他的儿子:“儿子啊,爸爸真的不忍心下手啊!你走吧。”但是,他的儿子仪斯玛仪说:“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爸爸,我们是真主的仆人,来到这个世界只为拜万能至大的主。”当伊斯玛仪侧卧后,易卜拉欣把刀架在儿子的喉头上。这时他伤心痛哭,泪如溪流。这时,安拉派天仙吉卜热依勒背来一只黑头羚羊作为祭献,代替了伊斯玛仪。这时易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头一宰,羊便倒了。这就是“古尔邦”的来历。
火把节是彝族一年一度传统的重大祭祀性节日。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这种习俗逐步演变成今天的民间文化体育节日。火把节历史久远,自汉唐起,已沿袭了一千多年。有关彝族火把节的来历,记载和传说甚多,内容丰富,各具特色。 其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的大力神思惹阿比和地上的大力士俄体拉巴比赛摔跤。思惹阿比战败后上天拨弄是非,天神大怒,于是撒下众多害虫糟蹋庄稼,粮食颗粒无收,民不聊生。于是,英雄俄体拉巴率领人们点燃火把驱虫除害,最终战胜了天神。 另一种传说:天神恩梯古兹派喽罗到人间收取苛捐杂税被杀后,为报复放出害虫祸害人间。俄体拉巴相邀大家用火把焚烧害虫以保平安,虽说法不一,但各地过火把节的时间是相同的,为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为了欢度人战胜神这一伟大的胜利,人们相聚一个叫“日都迪散”的高原平坝(如今称火把场),狂欢三天三夜。馋嘴的阿衣(彝族小孩)等着吃过节的砣砣肉,爱美的阿米米(彝族姑娘)盼望过欢乐的火把节,每当节日来临,彝家山寨便忙碌起来,姑娘赶缝新衣彩裙,小伙子驯马、摔跤跃跃欲试,阿衣抱着雄鸡山野觅食;好斗的公牛不劳而获还享受他普(彝族老人)的特殊特遇。 按彝族的传统习俗,火把节要过三天,第一天清晨,男人聚集河边杀猪、宰牛、打羊分肉;妇女在家忙着煮荞馍、磨糌粑面,准备以后两天的熟食,这一天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那就是每家要杀一只鸡,察看鸡舌、鸡胆、鸡股以占卜来年的吉凶,并烧鸡祭祖,祈盼阖家平安、牲畜兴旺。 第二天,四乡八部的人们穿带节日的盛装从方圆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山寨潮水般涌向青山环抱的火把场。这天的活动可谓精彩纷呈,传统项目有斗牛、赛马、斗羊、摔跤、斗鸡、爬杆、抢羊、射击、赛歌、选美、赛衣、老鹰捉小鸡、跳“集乐荷”舞、耍火把、打情火等。活动极富原始情趣和乡土气息。 第三天继续前一天未完的活动。太阳映红了天边,他普牵着获胜牛,阿衣抱着不败的雄鸡,小伙子簇拥着“火把美女”、阿米米紧跟摔跤英雄回到山寨,点燃用蒿枝或细竹扎成的火把举行神圣的“送火”仪式。火把节万众欢腾的高潮来临,彝家男女老少高举心中的火把,欢庆丰收,祈祷平安,祝福吉祥。
台湾是我国多民族聚集的省份之一。我国各个民族台湾几乎都可以找到踪迹。不过最早生息在台湾曲是人们通称的高山族,也就是历史上被称为的“东人”和“夷州人”,后来改称为“山胞”、“台湾土著族”、“台湾先住民”、“台湾原住民”。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风俗,集体居住的地方叫村社,每一个村社包括若干个不同的家庭和家族。这些村社,分别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外人不能侵犯。高山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也有自己独特的风俗。 节日与习俗 高山族一般每年有两个主要节日,一是播种节,一是丰收节。后者的规模特别大,差不多等于汉族的春节。各家届时都要屠宰家畜、酿酒、做糕等,祭祀祖神,饮宴作乐,一般延续10天左右。他们特别崇拜祖先;相信灵魂不灭,认为万物皆有灵魂,灵魂有善有恶。外出时挂菖蒲于胸前,夜间行路涂炉灰于额上,避免恶灵近身。有病用茅叶、鸡卵、兽牙抚摩患处。还普遍迷信征兆和占卜,常根据征兆决定事情的行止。如日食、月食、彗星出现、鸡夜鸣、犬长嚎、蛇出洞、小鸟小兽横道、人被毒刺挂、跌跤、打喷嚏等都是凶兆。儿童的头不许随便抚摸。女人专用的小锹、厨具、织机等和男人的弓箭、农具、武器等不准异性接触。 精美的服饰 高山族同胞的衣着服饰最引人注目。他们的衣服主要用麻和棉布制成,又因地区的不同各有差异。但一般男的有背心、短褂、短裤、包头巾、裹腿布和披肩等。女的穿有袖或无袖胴衣、围裙、裤或裙子。妇女还喜欢在衣襟、衣袖、头巾、围裙上刺绣精美的图案。 高山族男女喜欢赤足,不论男女都爱佩带头饰、耳饰、手镯、脚环、项链等。排湾族男子的头冠甚至还比妇女头冠更复杂、美观。阿美族人喜欢在衣服的袖、领、下摆镶上细条的衬色花边,腰部系半腰裙、黑布,或以豹牙、毛、贝壳、铜、银、鹿角等,制成头饰或耳饰来打扮自己。泰雅族和赛夏族男人,经常在额头当中和嘴唇下施有刺墨,成为蓝记。那刺墨成纵向条纹状,约有一节小指大小。女人踪面(用刺针在面部刺出色彩复杂的花纹)则都从脸庞两边的颧骨刺到嘴角,形成一个“v”字形。女人的踪面,纹路细而宽者,为高贵;纹路粗而窄者,是一般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