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他们建造村落多选在地势较高,背靠青山,面临河溪的地方,以向阳为佳,坐西向东或坐北朝南。壮族的每一村前,都有一棵或几棵大榕树,用来象征人畜两旺。 壮族称居住的房屋为“干栏”,也叫木楼、吊脚楼。“干”是上面之意,“栏”是房屋。“干栏”,即房屋有上层下层的意思。这种住房样式,适于潮湿多雨、夏日酷热、地势不平的南方山坡地。以粗壮的原木为柱,下垫长约1米的石柱,以防立柱腐朽。赢柱上凿榫连以纵横木条,中层铺垫木板;屋顶做悬山式,过去多以瓦、草或树皮覆盖,现多用瓦,左右及后墙壁以小木条为骨,以稻草和泥糊其上。房屋分为上层、下层和阁楼3部分。上层有3开间、5开间或7开间,下层用作牛栏、猪圈、鸡舍、厕所和贮藏室。火塘多在中间。同时,在上层往往另建有望楼、挑楼、抱厦等。 住房以神龛为中心,居中是家公住房(以女主人为中心),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门与家公房相通。主妇房在右角。丈夫房在厅堂右侧外。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楼梯旁,便于她们与小伙子们交往。这种结构的最大特征,是夫妻异室,沿袭了旧俗。 壮族人相信世间万事皆有灵性,对居所非常在意,避免大门对开,引邪物人室,有些甚至不安后门,以防财物丢失,中间的隔层多为木板。与广西这一干栏式建筑融为一体的是民居外的晒排,主要是用大树的大枝丫撑起的像阳台一样的平台,专门用于晾衣物及晒谷物,晒台通风良好。壮族的民居体现了壮族先民生活在多雨的、亚热带地区的那种防潮、防霉等意识,是壮族人民智慧的体现。 随着历史的前进,现在的干栏内部结构稍有变化,但基本结构不变。 壮族的整个干栏建筑,设计巧妙,用料精敛,工艺颇高。壮族的这种房屋建筑,建于村寨的山腰,层层叠叠,鳞次栉比,特别壮观。
日期 : 2020 › 04 › 25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你听说过从仡佬族吗?仡佬族是我国云贵高原上一个古老的民族,大部分居民居住在贵州省的西北、北部和西南,这个民族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男女老幼都爱穿裙子。 仡佬族无论男女皆穿桶裙。裙料以染色羊毛线编织,或将一幅料横向连缀两端而成或用两幅横联而就。裙腰无褶皱,穿时以裙自头上贯通而下,故又名为“通裙”。 其中男裙短一些,女裙长一些。用一幅绣着图案的布料包在腰际,平整没有褶皱,就像桶状一样,因而也叫“桶裙”。桶裙的质料有很多种,麻、葛、羊毛、丝等都可以作为布料。另外,仡佬男女都会用长帕包头,也有的妇女在日常生活中用花布盖住头顶。 一般来说,仡佬族的妇女上衣比较短且及腰,鳞状花纹绣在她们的袖背上,下面则穿着无褶的桶裙。整条裙子从颜色和质地上被分成三段,上段多使用麻织成,有白色和青色的条纹,中段则用羊毛织成,多染成红色,下段再用麻织成,多用浅色。穿桶裙时需要从头上套下,脚上穿着钩尖鞋,桶裙穿好之后,外面罩上一件青色无袖的长袍,长袍的前后长短不一,一般前短后长,都绣有花纹。 男子的桶裙外面则多穿对襟的上衣,装饰花纹比较简单朴素,有一部分仡佬族男子的衣长仅仅有一尺左右,下身穿着五色羊毛的桶裙,在上衣的外面再套一件袍子。袍子没有领子也没有衣袖,像一个麻袋的样子,在袋子中部开两个口子,左右手从口子伸出来,袍子上缀着一些海贝作为饰物,这种独特服饰的仡佬人被称为“披袍仡佬”。 清末民初以来,由于仡佬族的人口急剧减少,居住范围也迅速缩小,在民族融合的影响下,仡佬族的服饰和邻近的民族大致相同,特别是在汉文化广泛影响下,大部分改从汉装,至今只有少数仡佬人保留着传统的民族服饰习俗。
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我国第五十六个少数民族,是在1979年被国务院确认的,是56个民族中最后一个认定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基诺族从事农耕作业,善于种茶,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县基诺乡。 基诺族的人数虽少,但在自己民族的服饰上却非常有特色。在其他民族的服饰文化中,往往女性的服饰比男性服饰更为丰富多彩,但基诺族却不一样。基诺族的服饰总的来说非常简单朴素,他们喜欢本族制作的带有红、蓝、黑色彩条的土布衣服。基诺族男子通常穿着宽裤和没有领子的对襟白外衣,外衣上绣着一些花纹。女子的穿着则更为简单,上衣是白色背心,外罩一个无领的长袖外衣,下身穿一条简单的合缝裙子,身子背后挂一个大麻布袋。 由于基诺族非常崇拜太阳,因此男子的服饰上多有日月的花饰,代表着勇敢和力量,这是基诺族审美风俗的历史积淀,它里面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基诺族现有人口约2万人,还保留着很多的母系社会痕迹,分布在西双版纳的景洪山区。 基诺族有语言没有文字,几十年前还在结绳记事。“基诺”是舅舅的后代的意思。 在基诺族山寨里,很少看见有不戴耳环的人,他们有的人在耳垂挂一个大大的耳环,有的却在耳环眼里塞上一个纸卷。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戴耳环的习俗, 耳环眼不过就是针眼大小,但基诺族的耳环眼却非同一般,大得让人吃惊。 基诺族的男女从小就喜欢以大耳环作为装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耳环眼也逐渐扩大。基诺人认为耳环眼的大小,象征着一个人是否勤劳勇敢,如果一个人的耳环眼很小,就会被人看作是胆小的、懒惰的。 这些夸张的耳环眼可作为装饰,也作为彰显勤劳品性的象征,同时也还有其他的功用,比如在基诺族青年男女恋爱时,表达爱意的方式十分奇特,他们喜欢将互相赠送的花束,插在对方的耳环眼,展示出彼此间浓浓的爱意。
蒙古族服饰以宽袍阔带著称,其色彩鲜艳浓郁,充分显示出蒙古人热情、彪悍、豪放的性格。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较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特别复杂而绚丽多彩的。不仅各地样式不同,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差异。总的来说,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为适应牧业生产和自然环境而创制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服装。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端左右不分衩,领子较高,大襟右钉扣。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镶饰。男袍较肥大,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婀娜和健美,多为红色、绿色、紫色。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搭配。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又能在骑马持缰时保持腰肋骨的垂直稳定,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往上提,束得很短,这样骑乘时既方便,又显得精悍利落。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材。 蒙古人爱穿靴子。蒙古靴分布靴和皮靴两种。布靴普遍用厚布或帆布制作,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多用牛皮、马皮或驴皮制作,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勒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妇女们平常一般多罩头巾。头巾有丈余长,颜色五彩缤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把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结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风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 首饰大体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头饰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颁布在广西和云南、广东、贵族、湖南等地。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文化”也为人们所称道。 壮族的男女皆穿黎桶,服装样式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成,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对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为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肥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夏天赤足免冠。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劳动时穿草鞋。 壮族妇女的平常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较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分。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上衣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颜色多为着藏青或深蓝色。有一暗兜隐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制数对布结纽扣。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在赶圩、歌场或节日时穿绣花鞋。 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品,各地稍有不同。
明清两代,裹脚之风尤为盛行,汉族女子们以穿弓鞋为多,而满族妇女则不缠足。大清入主中原后,受汉族文化影响,裹脚之风有增无减。尽管满族的女性从不裹脚,但根据普遍的审美标准,大脚绝对不是漂亮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满族女性便发明了一种高底鞋,将脚藏在裙摆里,不会轻易显现出来。 关于满族女子为何要穿花盆鞋,有几种说法:有人觉得满族的先民参加一次战争,为了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要渡过泥塘,于是便学着白鹤的姿态,在鞋底绑上树杈子,终于渡过了泥塘,夺下回城池。 为了牢记那些苦难的日子和高底鞋的功绩,满族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世代相传,不断创新,就成了今天的花盆鞋。 此外还另外还有一种传说,满族女性穿得高底鞋的起源还有另外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据说,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 其实这种说法可能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因为满族人生长在关外的山林中,那里蛇虫出没,而高鞋木底走起来会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能够驱走蛇虫,所以为满族人所喜爱。 而花盆鞋与满族妇女的服饰也是很搭配的。满族女子盛行穿袍,平底鞋会使袍子拖在地上很不利索,而木底高跟鞋正好能解决这个难题,并且花盆底鞋能增加女子的身高。女子为了平衡,走起路来手臂前后大范围摆动,显得身材婀娜多姿。
拉祜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是古代氐族和羌族的后裔,与彝族、纳西族等同源。 拉祜族服饰很有特点。拉祜族人注重装扮,服饰文化发达,并且以黑为美,主要的服饰也崇尚使用黑色和深蓝色,多用银泡进行装饰。 拉祜族的男服女服都以黑色为主,在襟边、袖口、裤脚边、护腿套等地方,装饰以多彩的花色,如红、黄、白、浅蓝、嫩绿等。这些颜色较为鲜艳的装饰用彩色线和彩色布组成,黑色搭配了五彩斑斓的精美图案,绣工精制,款式丰富,是拉祜族人的最爱,使衣衫呈现出一种高贵典雅之美。 衣尚黑色是拉祜族服饰的一个特点。拉祜族最喜爱黑色,以黑为美,以黑为主色。服装大都以黑布衬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花边图案,再嵌上洁白的银泡,使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在拉祜族服饰装扮的传统中,妇女头上包裹黑色的布头巾,戴上银色大耳环,胸前佩挂一串大银牌(称为“普巴”),成为拉祜族服饰的鲜明标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拉祜族妇女使用更多的银饰品作为服饰的点缀,主要有银泡、银纽扣、银吊子、银项圈、银手镯、银耳环等,尤其是嵌缀银泡,更成为拉祜族服装的主要特征。 按照拉祜族的习俗,妇女佩戴的银饰越是齐全,越显出她的华贵和富有。除妇女佩戴银饰以外,拉祜族的年轻男子也有戴银质手镯和银项圈的习惯,也是为了彰显其富贵。 以上是对拉祜族服饰特点,不妥之处,还望指正。
布依族的服饰是一种独特的物质文化现象,大体上保留了古老的民俗特点,在《旧唐书•西南蛮》记载:“男子左衽、露发、徒跣。妇女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为通裙。”这样的服饰至今仍在布依族中流行,可见其服饰文化的历史悠久。 布依族蜡染有着久远历史并久负盛名。早在宋代就有布依族的蜡染布记载。《宋史》四九三卷中曾记载:“南宁州(今黔南惠水县)特产……蜂蜡、蜡染布……”南宁州在今贵州惠水县境内,自古以来就是布依族聚居区。清乾隆《贵州通志•苗蛮》:“永丰(贞丰)、罗斛(罗甸)、册亨等县……妇女首蒙青花布手巾。”民国初年的((关岭县志。访册•苗夷》记载:“布依妇女长裙细褶或青花布为之。”青花布即为蜡染布。蜡染布的图案多为茨藜花、涡状花、波状花或描摹龙爪菜。品种有被面、垫单、包布、头帕、背扇、围腰、衣服、裙子等。 布依族的蜡染服饰独具特色,蜡染的图案多为几何纹样和自然动植物纹样,蜡染效果十分生动传神。布依族的蜡染衣裳大多采用石榴、牡丹等各种花草,以及蝙蝠、蝴蝶、喜鹊等代表吉祥的昆虫飞鸟。蜡染的图案布局大都对称,构图夸张而多变,线条流畅自然,寄寓美好的愿望,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蜡染衣服的传统制作方法是用特制蜡刀,蘸上适度熔化的蜂蜡,在大小不等的白布上画出花纹图案,然后将画好的白布浸入染缸里进行染色,染过色的布经沸水去蜡,再用清水漂洗摊平晾干,便制成多姿多彩的蜡染花布。由于蜂蜡容易凝固,也容易龟裂。因此在蜡染时,染液顺着裂纹渗透而入,形成人工难以制成的自然冰纹,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独特美感。 布依族蜡染是自织自染布。
藏族文化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独具特色,不仅具有悠久的语言文字系统,而且拥有独具一格的信仰,藏族服饰中的藏袍在中国服饰中也独领风骚。 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土著居民与古羌人的一部分融合而成的,这几乎已是史学界的共识,而无论是古羌人中的发羌,还是卡若、曲贡等文化的创造者,他们都生活在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的世界屋脊上,以牧业、农业为主,这就决定了藏族先民们服装基本特征是厚重保温,宽大暖和的肥腰、长袖长裙。 藏袍是藏族人民日常穿的衣裳,基本的特点是身阔袖长,这与藏族人民的长期游牧生活习俗有关。藏袍左襟大,右襟小,右衽大领,袖筒长出手指四寸以上,长袍的下摆长出脚面2-3寸,穿藏袍的时候,通常先将大领顶在头上,然后束紧腰带,打好腰间的襟结,再将头伸出大领,袍身便自然垂落在胫膝之间,在上衣的胸前形成一个蓬松的口袋。 藏民在外出时,一般不带行李,将木碗、糌粑袋、酥油盒等随身常用的物品放入胸前袋内。晚间睡觉时,也可将长袍脱下,铺盖全身,既保暖又方便,特别适合游牧四方的生活。 除此之外,由于藏族男女喜爱舞蹈,所以在藏袍的衣袖上加长,最长的袖子往往超出胳膊的1-2倍,平时穿着把长袖卷起来,舞蹈的时候放下袖子,动作舒展飘逸,看起来潇洒自如。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的语言,意思是“土家族人的花铺盖”,指的是一种土家织锦,这种织锦独具特色,不仅是土家族的民间艺术代表,也被列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如今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西兰卡普最早出现于《后汉书•西南蛮夷传》,记载土家族有“好五色衣服”和“衣裳斑斓”的习俗。其中制作“五色衣服”的“兰干细布”即为西兰卡普织锦的前身。土家族人民将“西兰卡普”视作“土家之花”,受到世代土家人的珍爱。西兰卡普主要的原料是丝线和棉线,制作工艺极其复杂,这种织锦颜色鲜艳明亮,花纹饱满丰富,如今市场上已经很难见到手工织成的真品,大多都为工业制品。 土家织锦工艺独特,造型美观,内容丰富,专家称它是足可与湘绣齐名的母亲艺术。土家山寨把能否挑花绣朵作为衡量一个土家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请听这支情歌: 白布帕子四只角,四只角上绣雁鹅; 帕子烂了雁鹅在,不看人材看手脚 西兰卡普最早用于女子出嫁的花铺盖,因此在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具有特殊的意义。西兰卡普实用美观,经久耐用,土家族少女出嫁时,都要用自己亲手制作的西兰卡普作为铺盖,缠裹各样的嫁妆,父母也用编织精美的西兰卡普,给女儿作为陪嫁品。这些花铺盖会陪伴女子一生,使用几十年仍然鲜艳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