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5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鑫注册网站_哈尼族的风俗习惯简介

哈尼族绝大部分主要聚居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占绝大多数,国外有少数分布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哈尼族的风俗习惯。 哈尼族的民居特点 哈尼族的住房风格较多地反映出农耕生活的特点,从建筑形式来看,哈尼族建筑包括茅草房、蘑菇房、封火楼、土掌房、千脚落地的干栏房、土司政权的衙署建筑、一正二厢三合院瓦房等几种类型。在建新房的过程中,哈尼族要举行占卜屋基、测定正房中心、破土开基、立中柱、上正梁、贺新房等仪式。 哈尼族的婚恋风俗 哈尼族男子和女子一般长到十五六岁就开始改变衣饰,表示已经长大成人,接着进入恋爱和结婚的阶段。哈尼族青年男女,婚前的社交活动是自由的,村寨中设有专供青年男女进行娱乐和交往活动的场所——公房,姑娘和小伙子可以在公房里尽情地娱乐游戏和谈情说爱,一旦情投意合,两厢情愿,就可以在公房订下终身。 哈尼族婚礼还保留有抢亲的习俗,男方组织迎亲队前往女方家“抢新娘”,女方护亲人员用糯米饭团、泥块、竹竿追打迎亲、抢亲人员。哈尼族支系的碧约人,在姑娘出嫁时,娘家要陪嫁一个精制的背箩,把崭新的被褥、衣服和其他嫁妆装在背箩里面,由姑娘自己背着,一直背到婆家。 哈尼族的丧葬风俗 哈尼族历史上盛行火葬习俗,清代中叶以后,逐渐演变为术棺土葬,每个寨都有一条离村不远的向阳山梁作为公共坟山。 哈尼族的葬礼随死者的性别和年龄不同而有差异,小孩、未婚未育的中青年男女、无子女的老人及非正常死亡的人,葬礼极为简单。儿孙满堂、福寿双全的老人去世,葬礼极其隆重。哈尼族葬礼一般包括以下程序:守护接气、鸣枪报丧、入殓盖棺、报丧、奔丧、杀牲祭奠、选择墓址、念诵指路经和家谱、出殡送葬、入葬。 哈尼族的礼仪习惯 哈尼族质朴真诚、热情待客。家中来了客人,全家老少就主动起身让座,殷勤的主人双手捧上一碗香味四溢的“焖锅酒”请客人品尝,然后主人从火塘中取出茶罐,给客人倒上一杯浓茶,把自制的烟丝装到烟嘴里,把烟筒捧到客人面前,与客人推心置腹地攀谈。客人离开时,主人还要送上粑粑、腌肉、酥肉、豆腐圆子等食品。 哈尼族很讲究礼貌。人们途中相遇,总是笑脸相迎,亲切问候,即使素不相识,也要打招呼、让路,先让对方过去。 哈尼族的宗教信仰 哈尼族普遍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灵魂观念构成了信仰的主要内容。人们对大自然如风、雨、雷、电、地震等及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现象,都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在主宰着,这种神秘力量为“神”和“鬼”(精灵)两个不同的属性,并有善恶之别。

杏鑫娱乐登录地址_哈尼族服饰特点介绍

哈尼族服饰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款式众多。适应于梯田农耕劳动、具有共同的刺绣图案、装饰物品和审美色彩是哈尼族服饰的基本特征。哈尼族崇尚黑色,以黑色为美、为庄重、为圣洁,将黑色视为吉祥色、生命色和保护色,所以,黑色是哈尼族服饰的主色调。 哈尼族男子服饰 哈尼族男子服装、服饰和头饰比较单纯,朴素大方,各地款式基本一致,大多为紧身短衣、宽松长裤和黑布包头。上衣主要有无领斜襟右衽和短领对襟衣两种类型,沿衣襟镶两行大银片和银币,两侧配以几何纹布。 哈尼族妇女服饰 哈尼族妇女的头饰、服装和服饰多样复杂,最具特色,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服饰文化圈,大致可分为长衣长裤类(哈尼、碧约、峨努、糯比等支系)、长衣长裙类(碧约、阿松、卡多、堕塔等支系)、短衣短裤类(奕车、白宏支系)、短衣短裙类(居西双版纳、澜沧一带)和短衣长裤类(罗美、腊咪、果觉、昂倮等分支)几种类型。 哀牢山哈尼族服饰 滇南哀牢山中的奕车妇女头戴白布缝制的尖顶软帽,后面一截燕尾边沿绣有精美的花纹。上身穿靛青色对开式短袖土布衣,无领无扣,由宽宽的五色腰带扎腰。下身穿被称作“拉八”的黑色短裤,裤脚口打上适当的褶纹,大腿以下全部裸露着。现在奕车妇女已改穿长裤,传统服装只在婚丧活动、节日期间偶尔穿着了。 西双版纳哈尼族的服饰 西双版纳哈尼族的服装,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因儿童、青年、老年(壮年)各不相同,民间有“服饰三变”的说法。男童戴圆帽,穿黑衣,一般不加饰品,女童亦戴圆帽,但多用银泡、彩穗作饰,饰物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年满15岁以后,男女均要改变衣服式样,并以众多银泡、银片、彩羽、彩穗饰衣、饰头。男子改用黑布头巾缠头、佩戴银链,穿衣襟边沿镶有银饰品、后摆绣有彩色图案的衣服。女青年改戴帽后装有圆筒、帽檐上镶满银饰和彩穗的帽子,佩戴镶满银牌的束胸布,穿绣着彩色图案的上衣,腰间要系飘带,下穿及膝的折叠短裙,小腿上要缠特意绣制的“克绑”(护腿布),打扮得格外漂亮。 青年男女的这种多饰品衣服,一直要穿到结婚、生育。到做了父母以后,便逐渐减去鲜艳饰物。至45岁以后,男子的银链、银泡,从衣上取下,准备传给后代。女子要去掉帽后的圆筒、帽饰,胸饰也不再佩戴,穿一身朴素的黑衣蓝裙,显得素雅、庄重。

杏鑫娱乐怎么样304724_云南哈尼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哪些

哈尼族的主要传统节日有“年首扎勒特”(“十月年”)、“苦扎扎”(“六月年”)、“开秧门”和“尝新节”(“新米节”)等。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云南哈尼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哪些。 哈尼族的“十月年” 哈尼族以农历十月为岁首,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红河地区的哈尼族称“十月年”为“扎勒特”,意即“舂糯米团子”,其圆形象征新年新岁,家人团聚,诸事圆满,吉祥如意;西双版纳地区的哈尼族称之为“嘎汤帕”,为“万物更新”之意;思茅地区的哈尼族称之为“合社扎”或“密色嘎”,均为“过年”之意。 哈尼族支系多,各地年节时间也不大统一。滇南哀牢山一带的哈尼族,一般以农历十月的第一个辰龙日为首到申猴日过年结束,历时五六天。节日里,妇女舂糯米粑粑和团子面,男人杀猪宰鸡,烹制各种美味佳肴敬献天地和祖先。年轻男女赶场聚会,谈情说爱,或在郊外平坦的草坪摔跤,对歌作乐。节日期间寨子里最热闹、最欢快的场面是举行盛大的街心宴,又叫“长街宴”,哈尼语称为“姿八多”,是轮流敬酒之意。各家各户都争相献上一桌自己的拿手好菜摆到街心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烹调手艺,人们共同饮宴,共同祝福,共同娱乐,庆祝象征他们团结和睦、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此外,在“六月年”(“苦扎扎”)、“昂玛突”、“祭龙节”和其他节庆时都会举办“长街宴”。 哈尼族的“六月年” 哈尼族传统历法把一年分为冷季、暖季和雨季三个季节,每季为四个月。“六月年”,哈尼语称为“苦扎扎”(库扎扎),其含义是五黄六月,雨水频繁,气候湿热,青黄不接,度过艰苦岁月;有的地方称“耶苦扎”,“耶”指雨水季节,“苦”意为“枯萎”、“枯槁”,“扎”意为“吃”。 “六月年”一般以农历五月的第一个申猴日为节日的第一天(也有的地区在“火把节”期间或端午节期间),节期3至6天,是哈尼族主要节日之一。“苦扎扎”节兼有社交娱乐、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安康”的意思。节日开始,从高山上砍回一棵笔直的青松木,在磨秋场上架设磨秋,义用栗木和藤条架起转秋和荡秋。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会聚在磨秋场骑磨秋、摔跤、歌舞作乐,村村寨寨杀猪宰牛,邀来四方亲友同欢乐。 西双版纳一带的哈尼人称“六月年”为“耶苦扎”,是每年在农历六月间属牛的日子举行庆祝活动的节日,节期3至5天。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哈尼人民传说中的火害虫英雄阿陪明耶而定下来的。节日期间除杀猪宰牛、做糯米饭、舂糍粑举办酒席以示庆祝之外,还要举行打秋千(磨秋)、打陀螺、跳歌等娱乐活动。据说过“耶苦扎节”打秋千能消灾免难,所以男女老少都要到秋千架下,争着荡秋千,不能荡秋千的人也要争着在秋千板上坐上片刻。 哈尼族的“开秧门”节 每逢春耕之前,整个哈尼村寨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他们以古朴的传统仪式——“开秧门”来迎接丰收播种的节日。一大早家家吃黄饭、红蛋,并让牛也吃黄饭团,以示同甘共苫。据说,将来结出的稻谷会像黄饭一样金黄,红蛋一样饱满。 饭后人们要在田间举行隆重的“开秧门”仪式。他们穿上崭新的服装,前往寨里最大的一块水田,由承包这块田的主人的主妇拔下第一把稻秧,请一位寨里年纪大、威信高、富有生产经验的长者栽下第一窝秧苗,祝贺秋天获得丰收。随后,大家才纷纷下田插秧。 栽完秧后,哈价人(哈尼族支系)都要过一次“苗爱拿”(莫埃纳)节——汉语意为“插完秧后的休息天”。这个节日选在农历五月上旬的一天(有的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全寨共同杀一头猪、一头牛,各家分一份回去煮食,表示栽秧结束。按照当地习俗,在节日这天早饭前,要把一碗茶水、一碗酒泼在割来的青草上,然后再把一碗肉和一碗饭同青草包起来喂耕牛,以示对耕牛一年辛勤劳苦的慰劳。哈尼族认为庄稼是牛帮助人们种出来的,因此,节日期间应尊重牛,孩子放牛不骑牛背,不骂牛。过了“苗爱拿”节,就吹牛角号,宣布耕牛可以休息了。 哈尼族的新米节 “新米节”是云南哈尼族的传统农事节日,每年农历七八月,当田里稻谷泛起黄色的时候择日举行。有些地方选在龙日,因为“龙”在哈尼语里有“多起来”、“增添”的意思。哈尼族希望经过了吃新谷、喝新谷酒的仪式,预祝稻谷丰收,越吃越多。

杏鑫咨询304724_哈尼族的饮食习惯有哪些

哈尼族历史悠久,有“卡多(卡惰)”、“窝尼”、“碧约(毕约)”、“白宏”、“叶车(奕车)”、“糯比”、“布孔”等自称和他称20多种。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哈尼族的饮食习惯。 哈尼族习惯上以大米和玉米、荞麦等为主食,逢年过节吃糯米饭和粑粑,喜欢吃生蒸饭,常做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等。 蔬菜、肉食方面,以自己种植的蔬菜瓜果和养殖的禽畜为主,还食用野生动植物。喜欢吃酸、辣食品,擅长利用当地土特产原料腌制咸菜、烹制肉类及各种风味菜肴。红河南岸哈尼族制作的具有特殊风味的“哈尼豆豉”具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深受哈尼族的喜爱,“白旺”是哈尼族节庆、婚丧杀牲待客中必不可少的饮食品种,用牲畜的血拌上炒熟的花生、薄荷、姜蒜、苤菜根、盐、辣椒和生肉制成的,色泽绿中带红,味道香甜辛辣。哈尼族的主要特色菜还有凉拌柴花、炸竹虫、灰焐干巴、五香芭蕉花、竹筒鸡、竹筒烧肉、芭蕉花炒狗肉、石蹦炖蛋等。 焖锅酒是哈尼族招待贵客的好酒,一般由自家酿制。每次将10公斤左右的酒料放进甑子,中间放一个大碗接洒,上面放一个铜锅装冷却水,把甄子放在大锅里蒸。因为直接在甄子里接酒,故称焖锅酒。纯正的焖锅酒,色微黄,口感舒适,酒性适中,香醇甜美。 茶在哈尼族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婚聘、祭祀、送礼等许多生活事件都离不开茶叶。

杏鑫娱乐登录地址_彝族的民居特点

彝族的民居多在山区,村寨大都坐落于地势较为平缓,依山临田,周围有树且向阳的山坡上。滇南彝族一般以层林环绕、翠竹相拥、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上边有坡养牛羊,下边有田种粮食”为理想的居住之地。村落不大,一般由二三十户或十几户组成,村寨之间相距甚远。 彝族民居建筑因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风格。滇西北的部分彝族居住藏式毡房,大多数居木楞房;云南中部、南部的彝族习惯居土掌房;川滇凉山地区的彝族以居棚屋、瓦板屋为主;杂居区的彝族则居住瓦房、三坊一照壁、三合院、四合院等。 瓦板屋是一种以土或竹笆为墙、双斜面人字顶形式的住房。其特点是屋顶以木板为瓦,上压石块构成。正屋内设有火塘,是全家餐饮娱乐和待客的地方。火塘内燃柴火,终年不熄,既是灶,也足取暖之所,严禁踩踏或从上面跨过。外屋是放置水缸、石磨等生产生活用具的地方。 土掌房主要流行于云南中南部地区,是一种依山而建,以土木为原料的平顶房。其结构是立木为柱,四周夯土为墙,或垒石、土坯为墙。房顶筑成平台,既是屋顶,又是农作物的晒场和避暑纳凉的好地方。此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极强,因此又有“封火房”之称。士掌房除单层平房外,还有二层楼房式的,楼下住人,楼上放置粮食等物。 按照彝族的传统习惯,住宅基地的选择一般要经过相宅和卜宅两个步骤。建盖房屋讲究坐向,要请毕摩看风水,追求依山面水、视野开阔。动土开工、上正梁都要请毕摩选择吉日,搬新房之前要请毕摩祭扫。

纳吾鲁孜节被乌孜别克族视为本民族的“春节”,也是最为传统、最为隆重的民族节日。 纳吾鲁孜节到来之时,乌孜别克族要举行一种称为“苏麦莱克”的传统仪式。关于“苏麦莱克”,乌孜别克人中流传着一首歌谣,大意是:每逢春到人间,每个民族都用“苏麦莱克”迎接春的来临。 在农村,这种仪式尤为盛行。每个村子的乌孜别克族人都会聚集在一起,用麦苗熬制一种紫色的粥状甜味食物,称为“苏麦莱克”。熬制过程中,人们围成一圈,老人们弹着“弹拨尔”和“都塔尔”,小伙子打起手鼓,边舞边唱。伴随着急促的音符和激越的曲调,姑娘们在场中如彩蝶般穿梭飞舞。此时,歌声、琴声和欢笑声交织在一起,通宵达旦,响彻云天。 翌日清晨,由村里有威望的老人出面,将熬好的食物发给大家。每一个乌孜别克人都十分珍视“苏麦莱克”,不敢随意丢弃。据说,这种习俗是为纪念从事农业的先民传承下来的。也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先知的两个孙子而举行的活动。

杏馫注册登录网_柯尔克孜族的传统节日-纳吾鲁孜节

纳吾鲁孜节是新疆柯尔克孜族历史悠久的民族节日。此节的形成与柯尔克孜族古代历法的传承有关。大约自柯尔克孜人居住在叶尼塞河流域,使用了动物生肖纪年法以后就有了这个节日。 柯尔克孜族传统年历为太阳历,一天的时辰分为日出更、午时更、日落更、星现更、午夜更、黎明更。节日从黎明更开始,以家庭为单位举行各种仪式,祭奠祖先。各家家长最先起床,在房屋正中点燃松柏树枝(阿拉斯),唱“阿拉斯歌”,并将冒烟的树枝在家人头上转转圈,预祝家人新年平安快乐。然后,将树枝带到畜圈门口让牲畜从烟下通过,祈求新的一年里牲畜膘肥体壮,迅速繁殖,同时口诵经文,祝愿人畜两旺。 早饭过后,各家在毡房门前用芨芨草生一堆火,举行跳火堆仪式。届时,让全家男女老少及牲畜从火上跳过。拜年者也需从火上跳过再进屋门,以示驱走瘟疫、病魔、灾难,希冀来年欢乐、安康。此风俗由柯尔克孜族古时信奉萨满教烧火驱鬼神的仪式演化而来。 日出更后,家家户户宰羊杀牛,做“克缺”饭(用炒过的去皮小麦大麦等七种以上的谷物,加上盐、葱、牛羊肉及各种野生调味作料煮熟即食),以此祈求来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午时更后,人们骑马相互拜年,然后集中在草滩平地上举行赛马、马上角力和马上取物、打靶、叼羊、摔跤、拔河、荡秋千、捉迷藏、“抢皇宫”等娱乐活动。 日落更后,各户宴请客人吃饭,尤以客多为荣。同时,男女老少分别举行文艺晚会。 该节一般要过3-15天。前一星期是男人拜年,妇女看家:后一星期是妇女拜年,男人看家。 纳吾鲁孜节跟农牧业生产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农牧区的柯尔克孜人从节日那天开始就要计划和安排新一年的生产和生活。

杏鑫平台登录_维吾尔族的习俗-如何欢度纳吾鲁孜节

维吾尔语“纳吾鲁孜”,意为“新年”或“新春日”。此节是古时受伊朗历法的影响而形成的。维吾尔族一直把它视为本民族传统岁时节日,于每年3月22日(相当于农历春分日)前后举行。节期为一天。 这个节日早在中古时期就很受重视。唐代其节庆的场面就可谓之宏大。据《西域见闻录》记载:“回子老少男女,鲜衣修饰,帽上各簪纸花一枝,于域外极高处,妇女登眺,男子驰马校射,鼓乐歌舞,饮酒酣眺,尽日而散,谓之努鲁斯。”如今,维吾尔族跟过去一样钟爱这个新春的节日,因为春天给大地带来无限的生机,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希望和幸福。 纳吾鲁孜节这天,城里的人们都汇集在露天广场举行文艺表演或者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乡村的男女老少皆穿戴一新,来到郊外的场地上尽情歌舞。除了互相拜贺节日,众人还要同砌一个大锅灶,共做饭菜聚餐,并欢唱纳吾鲁孜歌:“春天来临,人间有了繁荣,春雨飘洒,人间五谷丰登,穷汉也乐无穷。如今是母鸡孵出小鸡的日子,心头的忧虑也无踪影。大家欢聚尽情尽兴,把疲惫和忧伤都遗忘干净。” 纳吾鲁孜节日的起源与旧历十二地支有着紧密的联系。十二地支即十二年,每年以动物命名。相传,在很久以前,许多动物聚集在一起,想知道即将到来的年份发好坏,并对新年开头都感兴趣。他们商议进行一次比赛,看谁先看到新的一年的到来。骆驼因个子高大,是最有希望先看到的了,其它动物还得翘首张望,这时老鼠偷偷地窜到骆驼的耳朵上,于是它比别的动物都先看到了新年的开头。骆驼一生气走了。从此以动物先看到的开头命名,老鼠排第一,其余牛、虎、兔、蜗牛、蛇、马、羊、猴、鸡、狗、猪等,按顺序排列。哈萨克族有句谚语:”骆驼只凭个儿大,十二属相里却没有它。”

杏鑫测速登录地址_那达慕大会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重要节日,蒙古语音译“那达慕”,是“娱乐”或“游艺”的意思。它是新疆蒙古族传统的娱乐节日,流行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此节一般在每年7月或8月份,正值草原上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或祭敖包时举行,所以也有“敖包那达慕”之说。节期1-7天不等。 13世纪初成吉思汗时期,“那达慕”只是一种祭天求神的活动。后来,蒙古族的首领在大聚会时除例行公事外,还举行射箭、赛马、摔跤中的某一项比赛。到了元明两代,三项比赛成为那达慕大会男子竞技比赛的固定形式。清代,那达慕大会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游艺活动,其规模、形式和内容较以前均有很大的发展。旧时,那达慕大会期间要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祭祀时,喇嘛们要焚香点灯,诵经拜佛,祈祷神灵保佑平安。 今天,那达慕大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更新和充实。作为其他兄弟民族了解蒙古族风土民情的主要窗口,那达慕大会除了进行射箭、赛马、摔跤、赛骆驼、套马比赛等传统娱乐活动外,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某些传统的祭祀仪式,如烧香燃火,祭天祈祷等,以此祝愿人畜兴旺。不仅如此,那达慕大会还举办歌舞表演会,开设集市,广泛开展经贸交流活动。夜幕降临之时,四面八方的人们汇集在美丽的赛里木湖畔或辽阔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上,围着堆堆篝火,伴随着悠扬的马头琴旋律,尽情地欢歌起舞。今天,那达慕大会已成为新疆牧区蒙古族人民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大盛事。

杏鑫测速登录地址_彝族火把节的传说与由来

彝族火把节一般是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开始。节前,村民们先要在村中广场竖起一个大火把。这是一根一二十米高的大松木,周围用松枝、木柴层层围叠成宝塔状,塔顶插挂“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的彩旗和鲜花、翠枝。 这天入夜时分,待锣声、号声一响,人们点燃火把。老妪还要举着火把在屋里屋外照燎一番。她们从正房、灶间到畜圈、难房,从墙角、门背到床底、柜脚,都用火把燎一燎。她们边烧边祝福道:“烧得好,烧得好啊!烧掉了晦气,今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啰!” 接着,人们举着火把,抬着米酒、炒豆等节日食品,汇聚在村中广场。村民相遇,有的还从挎色或衣袋里掏出一把松香粉,朝对方的火把上撒去。随着“膨”的一声,松香粉在举火者面前燃起一团绚丽的火焰,并弥漫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松脂香气,称之为“泼火”,并借此表示良好的祝愿:晚辈对长者撤,是表示尊敬,祝福煌康长寿;长辈向晚辈撒,是一种爱慰,祝其吉祥如意;同辈相撒,是表示友爱;青年男女互撤,那时向意中人表示爱慕之情。 关于火把节的由来,据传,唐代六诏之一的蒙舍诏主皮逻阁,早有吞并其他五诏之意。一天,他假意邀请五诏君主到松明楼祭祀祖先,而实为诱集他们,焚楼杀人。邓赕诏主的妻子柏节夫人识破这一阴谋,劝阻丈夫未成,便脱下自己的铁手钏戴在他手臂上。皮逻阁果然将五诏诏主都烧死在松明楼里。柏节夫人一听到噩耗,连夜打起火把赶到松明楼。她用手刨开灰烬,终于找到了铁钏,寻回了丈夫的尸骨。于是,民间便有了火把节,以纪念六月二十四日火烧松明楼时,各诏将士连夜高举火把,前住抢救自己的君主。 关于火把节的另外一个故事是:天上阿育神把五谷撒到地上,人间从此才有了五谷,丰衣足食。谁知天王对此不满,他派大力神下凡毁坏地里的庄稼。大力神下凡后,肆虐逞威,把水牛扭翻在地,又四处捣毁庄稼。彝族英雄朵阿惹姿见义勇为,与大力神搏斗、摔跤,终于打败了大力神。谁知大力神败走后,散下香炉灰,让炉灰变成害虫来啃吃庄稼。彝民见状,便扎出无数火把在村里、田里巡行,烧死害虫。这就是彝族火把节的由来。 据研究,火把节还与古代彝族十月太阳历有关。彝族将一年365天分成10个月,每月36天,余下5天 (或6天)为过年日。火把节便是上半年的过年日。将火把节视为年节,这是彝族的传统习俗。 此外,从火把节举火驱除灾疫,祝福吉祥,以至用火把象征稻穗、幸福和子嗣等习俗,民俗研究者认为,这是彝族先民对火崇拜的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