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境内的各民族,由于长期错居杂处,民俗文化互相影响。在元代和明代初期,散居于土司辖区的汉人,大量吸收少数民族文化,而明代中期及清代初期,居住于流官统治区的城镇和交通沿线的部分少数民族则逐渐汉化。在语言文字方面,很多人都通汉语,即除了能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际以外,还能听懂甚至能说邻近民族的语言,不过汉语已成为各地各民族通用的语言,只有部分山区少数民族不通汉语。 贵州省省会贵阳市位于省境中部,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交通枢纽。贵阳素以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著称,并有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其中有贵州佛教第一丛林黔灵山弘福寺,有建筑风格独特的甲秀楼,有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花溪公园,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等。贵阳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布依族、苗族。布依族大都聚族而居,民族服装多为青色、蓝色或白色,男子穿对襟短衣,着长裤,也有穿长衫的,头包青布帕或戴小帽;妇女穿大襟短衣,着长裤,衣襟、盘肩,衣袖和裤脚大多镶有花边,喜围绣有图案的短围腰。妇女发型多是盘长发辫于头上,戴青布头巾;婚后一两年或较长时间需改戴“夹壳”或包高头,作为已婚标志。妇女节日盛装时喜戴手镯、项圈、头簪等银饰,平时服装与汉族区别不大。贵阳境内的苗族多依山而居,苗族男子蓄发包头巾,上装无领、大袖,下装宽裤脚,以腰带束身,冬天缠裹腿:女子头顶束髻,“壅发”包头巾,戴手钏、耳环及项圈,穿裙子。现在苗族大多仍穿百褶裙,颜色以青、蓝为主,裙面有的素净,有的绣花,有的挑花或镶边,也有的几种并用。妇女上衣开襟,很少用纽扣,以花带束腰。 春节、清明、端阳、中秋等节日是贵阳各民族的共同节日,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布依族的跳年(跳地戏)、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苗族的跳洞、跳场、跳菜花场、四月八、跳米花场等。每年四月八节,贵阳苗族都要聚集在市中心的喷水池附近,举行盛大的民族游艺活动。 黔北遵义地区是著名的革命圣地,红军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即在此召开。黔北各县普遍流传花灯,其类型有“愿灯”、“瘟灯”、“耍灯”等。“愿灯”、“瘟灯”缘于许愿,目的是酬神祈吉;“耍灯”不请神,以庆贺为目的。花灯无固定的花灯戏班,要唱花灯则临时组成戏班。黔北傩戏,古朴独特,各县均有分布。傩戏中的主神为“师爷师娘”或称“傩公傩母”,举行冲傩活动的目的是驱鬼逐疫,消灾纳吉。傩戏程序繁杂,祭祀和表演错杂进行。表演傩戏要戴面具。剧目内容有民间神话传说,也有历史题材,唱腔有九板十三腔。民间传统体育“打篾鸡蛋”,流传于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篾鸡蛋又叫“篾绣球”,碗口般大小,用薄竹篾染色编成,内装小石子或铜钱。有过河、换窝、进缸、盘子等多种打法,除换窝外,其他都可分队进行,人数不限。舞狮多在春节期间进行,一人扮狮子,二人扮笑和尚,二人舞狮,用方桌七至九张相叠成高台,顶端一张脚朝天。舞时,在锣鼓和唢呐的伴奏下,机灵的猴子和迟钝的笑和尚相逗相戏,在台上台下表演各种滑稽、惊险、高难动作。民间饮食较有特点的是土家族的油茶、仡佬族的“三么台”(节日、嫁娶、丧葬及重大喜庆时的三道筵宴)等。
日期 : 2020 › 04 › 25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又称回回,主要节日:回族有三大节日:开斋节(大尔迪)、宰牲节(小尔迪)、圣纪节,所有节日都与其他穆斯林保持高度一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回族是如何形成的 回族形成的历史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大约在公元七世纪,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与中国通商,到十三世纪,有部分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了中国,在与汉、维吾尔、蒙古等民族长期共处中,逐渐形成了回族。我国现有回族721万多人,散居全国各地。解放后,回族和全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充分享受了民族平等的权利,宗教信仰的自由受到宪法保护。 二、伊斯兰教的形成及其教义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之一 。公元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创立了这种神教,目的在于用一神教统一当地的各种多神教,挽救阿拉伯半岛经济的衰落。 “ 伊斯兰”一词,意思是:“服从、求和”,并派生出“穆斯林”,意为服从者,即“信服伊斯兰教者”。由于回族人大都信仰伊斯兰教,故外人往往把它跟伊斯兰教混同起来,直接称伊斯兰教为回教,就是这种关系。 伊斯兰教的主要教义均记载于《古兰经》,如信仰唯一的真主安拉,穆军默德则是安拉的使者。在西亚、北非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定伊斯兰教为国教。 三、回族和伊斯兰教是两个概念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但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并不是只有回族,回族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名称,而伊斯兰教是一个世界性宗教的名称,其中有着必然的联系,因为回族的先民都是从西亚、中亚这些地方来到中国并和中国本土民族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民族共同体,由于这些人基本上都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回族可以说是基本上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后,在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中广为传播。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各族人民的风习不一,各以特有的方式欢度佳节。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少数民族如何过春节,了解一下各少数民族的春节风俗有哪些。 1、藏族人民过藏历年 春节一过,藏历新年就到了。这天,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各式各样的假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以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大年初一,家家户户煮上肉,打好酥油茶,还把糌粑和红糖捏成供品,并在上面插上几支染了颜色麦穗和青稞穗,表示预祝丰收。人们还互相拜年,亲友见了面互赠哈达,表示祝福和敬意。 2、瑶族人如何过春节 居住在粤、桂、湘一带的瑶族人民过春节,有一项活动叫“耕作戏”。初一,姑娘们穿上了漂亮的花衫,花裙,戴上精致的银饰小伙子也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集会一开始,每三人为一组,一人扮牛,一个扶犁,一个荷锄,表演“耕作戏”,以示喜迎春耕,预兆丰年。 3、达斡尔族的如何过春节 内蒙古自治区的达斡尔族,春节前夕,青年们跳着富有民族风格“鲁日格乐舞”通宵达旦。初一清早,青年们双手各自沾满锅灰,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涂抹。据说,这是预祝丰收和吉祥的意思。 4、广西人壮族人过春节 广西壮族人民的风俗更有趣,年初一大早,人们各自到邻居家的菜园拔掉两三棵青菜,表示来年要团结互助。这一天,青年男女一起跳“打谷舞”。这个流行的传统舞蹈分四节,包括插秧、车水、割稻和春米,富有农村风味。 5、云南的哈尼族人民的春节 在春节前几天, 哈尼族妇女们都忙着春粑粑(用糯米作饼)准备过年。而青年男女呢,都忙着上山砍竹子、立秋千架。年初一,男女老少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成群结队地去参加荡秋千比赛。青年男女并乘良机,互相选择自己的意中人。 6、布依族人民的春节 西南边疆的布依族人民,春节前夕,一家大小要通宵达且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来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这一天,男女青年互相串门拜年,并结伙出外游玩,尽兴方归。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不同民族之间的同胞团结共处,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但你知道我国55个少数民族族名的由来吗?经研究,我国的55 个少数民族族名的由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源于本民族的历史传统 如西北的柯尔克孜族,族名是“40个姑娘”的意思,传说他们的民族源于40个姑娘;而哈萨克族的族名是“白天鹅”的意思,传说白天鹅是他们的始祖。 二、反映他们所从事的生产事业 如拉祜族曾经以狩猎为生,拉祜就是“火烤虎肉”之意。生活在东北深山密林中的鄂伦春族,族名意思是“使用驯鹿的人”而同一地区的达斡尔族,族名意为耕耘者”,反映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悠久传统。羌族的羌,意为“收羊人”。 三、反映本民族的生活习俗 如白族以白为喜,自称“白尼”,意为白人,锡伯族的锡伯是古代鲜卑族一词的音转,意为革带、带钩,与以前锡伯人茗欢使用一种兽形带钩有关。 四、族名因居住地方而定 如鄂温克族的族名意为“活在高山密林中的人”;保安族的族名因西北青海省的保安城而得名;侗族的族名与他们居住地多洞有关;西藏门巴族的族名因藏族称他们为“居住在门隅的人”。 除以上这些族名外,还有些族名很别致。如西北的维吾尔族,族名意为“团结、联合”;西南的傣族,族名意为“自由”;布依族,族名意为“我们”。许多族名还反映出民族的分化和融合。
阿昌族的“腊撒”是“换手艺”的意思,是阿昌族青年男女进行择偶的一种特殊游戏,分为“相送”、“回礼”、“赠送”、“刹水”4个阶段。 男女青年在对歌过程中,如果某个姑娘或小伙子相中了对方,就用递烟的方式请对方收下自己的烟盒,称为“相送”。 如果女方有意接受了男方的烟盒,10天或半个月之后,姑娘就把自己缀着蚂蚱花的“绢迈”(用布做的披巾)加上一包香烟、火柴等,用纸包好,再用彩线结个活扣捆好送给小伙子,表示心中有爱慕之情;如果没有看中对方就结千死扣,表示不再与对方保持这方面的关系了,此为“回礼”。 男方收到女方的“回礼”后,便知姑娘的态度如何。如果姑娘表示同意,小伙子便把自己亲手雕刻的银簪拴上两颗串有彩色珠子的蚂蚱花送给姑娘,或用手镯、银链、银扣,再加几颗水果糖包裹好,请人捎给姑娘,表示自己真心实意地爱上了姑娘,这就是“赠送”。 如果姑娘拿定主意与小伙子结成终身伴侣,就用自己亲手织的。阿昌布。做成一件对襟衣送给小伙子。如果姑娘无意与小伙子成亲,就到商店买一只枕头相送,表示赠礼道歉,请男方另选对象。此为“刹水”。
居住在中国云南金平的哈尼族托媒说亲离不开烟草,而且做媒人很难当。 当小伙子与某个姑娘相识并看中她后,父母即开始为儿子物色两个媒人。然后,男方父母买一只新饭箩,放进一包毛烟,一对新梳子,一小把野麻,交给媒人。入夜以后,媒人一手举火把,一手拿着新饭箩前往女方家。 按照风俗,媒人不准讲话,进门前先咳嗽三声,以告女方家人,然后熄灭火把进门,把饭箩放在火塘的烤板上。两个媒人各取一只烟筒,在火塘边吸烟。吸几口后,把烟及烟筒分别递给女方父母抽,再依次递给火塘边的其他人。 烟简传了两圈后,媒人就走了。第二天鸡叫头遍时,姑娘悄悄走进男方家,把昨天晚上媒人送去的饭箩放回男方家的烤板上。 第二天晚上,两个媒人象头天晚上一样,再把饭箩拿到女方家。如女方同意,就不再送回饭箩,算是订婚了。如果第三天一早,姑娘再将饭箩送回,则表示姑娘谢绝小伙子的爱情。 怎么样,哈尼族火塘传烟的托媒说亲方式是不是很独特呢?
德昂族人分居于云南省德宏、临沧和思茅等地。德昂族男女14岁以上就可谈恋爱,他们的恋爱方式有两种: 一是一群小伙子对一群姑娘的集体社交活动。男女双方都有自己的带头入,他们都是利用节日、婚礼等场合集体对歌来寻找意中人。 二是当小伙子钟情于某个姑娘时,就在夜幕降临时或月色皎洁的夜晚,走到姑娘的竹楼前,轻轻地吹起芦笙或弹起小三弦,低声吟唱。 姑娘听到了声音,便赶忙起床,准备好茶水,轻轻地打开后门,然后返回卧室。待小伙子进入火塘一侧坐下后,姑娘才走出卧室,请小伙子喝茶、嚼烟,小伙于也从小筒帕中取出烟盒回敬姑娘。 这时,姑娘的父母和兄弟都自觉地避开或睡去,留下这对情人用对歌或吹葫芦丝倾吐相互之间的爱情,直到公鸡啼鸣方散。 临别时,如果男方有爱慕之意,便故意将烟盒留下。如果是一般感情,姑娘就将烟盒还给对方。如果男女双方都有意继续交往,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后,爱情成熟,男方正式送给姑娘一包烟丝,配上沙基、芦子、石灰(嚼烟用),用红绒线扎成一包,由姑娘交给父母,或挂在姑娘的床头。 如果父母收下礼物,小伙子就高兴地请父母托媒人前往说亲,但女方父母即使同意婚事,也要试验男家是否有诚意,直至男方前来说媒两、三次,表示了诚意,父母才应允女儿的婚事。
德昂族人分居于云南省德宏、临沧和思茅等地。德昂族男女14岁以上就可谈恋爱,他们的婚礼也很特别,与其他民族相较,也很有特点。 德昂族的婚礼,通常要进行三天。三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都分别到新郎新娘家作客,大家无须生火做饭。 头天下午,太阳快落山时,主人拿出香醇的米酒,用碗斟满后,一一敬给长辈们,然后双手作揖,请他们开怀畅饮,表示仪式开始。晚饭后,新娘新郎挎着盛有兰烟、芦子、沙基、石灰盒的筒帕,把男女青年请到客房里,将兰烟挨个传给他们。 这时无论谁在先,姑娘小伙子们都不会轻易将烟接过。他们总是把手攥得紧紧的,并用优美的歌声,向新人询问他们结识经过、自由恋爱的好处以及今后打算,直到获得满意答复,才慢慢将手松开,把烟接过来。 晚上11点左右,新郎的男伙伴们,由歌手领着,前去迎接新娘。到了新娘家的大门口,歌手用“迎亲调”,尽情赞美新婚青年坚贞的爱情。 歌手唱时,小伙子们伴唱。听到歌声,新娘离开竹楼,人们便把新娘围在中间,边走边唱,在凌晨1点左右来到新郎家中。 从这时候起,一直到第三天,男女青年们都是昼夜不眠,把新郎、新娘围在中间,用对歌的形式,表达相互间真诚的感情和对新婚者的热烈祝贺。
瑶族求婚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古老的求婚形式叫“传烟”。居住在勐腊县的瑶族,青年男女的婚事都由父母包办。因此,做父母的要常常在暗地里为自己的儿子物色对象。一旦发现了合心意的姑娘,便通过他们的熟人向女方父母传递青烟一叶,以示求婚。 女方父母接到男方家捎来的烟叶后,如果没看中男方,便将青烟再请他们的熟人退回,如果同意便将青烟留下。 男方父母则根据是否退回青烟而决定下一个步骤。如未退回,便继续请熟人再向女方父母传递青烟。第二次传递的青烟仍末退回,男方父母便可派媒人或亲自去女家求婚。去时要送给女方父母三叶半开青烟,女方父母如果收下,则意味着可以定婚。 在部分地区的瑶族人恋爱过程中,女方还要做“思念烟”。当双方爱情达到—定程度而分别后,女方为表示对男方的尊重和留念,就选两张同样大小而质量好的烟叶编成绳索样,卷成圆团,用红丝线绑牢,再用两张烟叶包扎好。 这时的包扎很讲究,不能将烟阮翻着包,翻着包意味着离心离意。 精心制成这个思念烟之后,如果每天去做什么都要带回一样东西作纪念。比如去赶街就用一张烟叶包扎,去玉米地里干活就用王米叶包一一节烟,去拔红薯时就用红薯叶子包。 总之,去做什么农活就用什么植物叶子作为标记。如果是下雨或是农闲时节在家,就用树叶或纸来卷烟,以此表示女方在此期间没有哪一天不想到自己的情人。 待到相会时,女方就用一条精乱的黑头巾包着,又用纱带或红线绑好,送给自己的情人。 当男方打开这份珍贵的礼物时,全部深情厚意都体现在这份恋烟中,男方很感动,就将自己用蔑条精心编制成的小箩和一支光滑优美的短烟杆送给女方,作为订婚礼物。女方把这份礼物拿回家,父母兄弟及朋友见到时,人人称好,同意订婚。
柯尔克孜族 古代生活在漠北叶尼塞河流域的柯尔克孜人冬季用“木马”(雪橇)作交通工具,使用“木马”时,将木板放在脚下,用木头支在腋部,一奔就是百十来米,十分便捷。也有一些部落使用鹿来代步或运输。当时由于临河而居,船也曾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西迁天山、帕米尔高原后,生活环境的改变也使交通工具发生了变化,现在马同样也是山区柯尔克孜族牧民日常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 柯尔克孜族俗话说“马为人的翅膀”,他们外出和行走都离不开马。因此,马具如马鞭、马鞍,都制作得极为漂亮,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农业地区的柯尔克孜族也使用各种畜力拉车。他们用柳树、杨树等制作双轮高车、四小轮平车和雪橇、爬犁等,并用传统的手工艺来装饰车辆,在车轮、立板和平板上雕刻谷物、树木等图案和彩绘禽类、几何图案。尤其是双轮花车,很像汉族地区的花轿,车帷上织各种颜色的图案和花纹。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自古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有“高原之舟”美称的牦牛是其最有特色的交通运输工具。牧场畜群搬迁、转场时,常常都要用到它。牦牛是登高能手,能驮重物,走得又稳,也适应高原上的气候,因此在高海拔地带它是首选的运输工具。 除了牦牛之外,马同样也是塔吉克人的常用交通工具,尤其在山间行走、放牧,更是离不开马,民间的许多娱乐活动如叼羊、赛马等也都与马有关。在平原地区,塔吉克族也用骆驼、毛驴作为交通运输工具,日常生活物资多用驴车运输。 蒙古族 蒙古族在新疆使用的交通工具因其经济生活形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从事牧业生产的蒙古族主要的交通工具和哈萨克、柯尔克孜人一样,也是马。蒙古族有谚语说:“马和歌是蒙古人的两个翅膀,没有骏马,牧人难飞远方。”马是蒙占牧民最亲密的伙伴。蒙古族训练出的走马因走得又快又稳,被牧民称为“草原上的卧车”。20世纪初巴彦布鲁克草原上的土尔扈特牧民培育出的焉耆马,因耕挽性能好而著称,它尤其善走,无须调教,是牧民主要的骑乘工具。牧民在蒙古包搬迁时也使用骆驼,它力气大,耐力强,极适合驮运重物,因而在牧民生活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畜力车是从事牧业和农业的蒙古族都常用的运输工具。农业地区的蒙古族也使用毛驴车。 锡伯族 锡伯族是一个能骑善射的民族,因而马在锡伯族的生活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役巡边离不开马,耕田种地离不开马,交通工具主要也是马,孩子们从小就能骑烈马,家家都养有1-2匹膘肥体壮、主人引以为自豪的坐骑。即使现代生活较少用马,人们爱马、护马、农闲赛马的传统习俗仍然保留着。除马外,锡伯族历史上还使用过牛车、马车、雪橇、独木舟等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