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夫妻间基本没有面称,或者说,传统夫妻之间当面交际使用的相互称谓处于缺环状态。一般在家里,夫妻对话时没有任何称呼,直接说事,或者以“哎”“哎我说”来提请对方注意,也可以说这些招呼语是夫妻称谓的一种替代形式。 确实,在较小空间范围的家院之内,不用称呼对方,对方就知道是在跟自己讲话。但是如在室外,比方说在地里劳动,离得远时呼喊对方,或者在村里呼喊不知到哪家去串门的对方,单靠嗓音的熟悉还不够,需要有个称呼来明示喊话的对象,这时只好采用从儿女角度来的称呼“××(孩子小名)他爸爸”“××他娘”,也有极少的人喊对方姓名。 在黄昏时分处处升起袅袅炊烟的村落之中,妇女亮起嗓门喊“××他爸爸,回家吃饭喽”,是经常听到的一种声音,这也可以是构成一幅农村风俗画的淳朴生动的场景。 夫妻之间习惯了没有面称,在需要有称呼的当面对话语境下语言交流就很不方便,不得已时采用某种称呼也是很不自然的。 与夫妻面称的相对缺乏相反,夫妻的背称颇为丰富。这是由于夫妻背称主要是表明夫妻关系的亲属名词,不是发生于夫妻对话的语境之中。背称方面,男的称妻子为“俺家的”“俺家的人们“俺那阳子”“××他娘”“俺那做饭的”等;女的称丈夫为“当家的”“××他爸爸”“俺那老的”等。他人说起某对夫妻,一般说女方为“××(丈夫名)家的”,说男方为“××(妻子名)男的”。 费孝通先生借鉴雷蒙德•弗恩的观点,将夫、妻、子看作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认为缺少亲子关系的夫妇关系是不完整不稳固的。这很适合分析传统的夫妻关系及其称谓行为。
分类 : 杏鑫注册代理 › 2693个相关结果 17次浏览
哈尼族普遍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灵魂观念构成了信仰的主要内容。人们对大自然如风、雨、雷、电、地震等及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现象,都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在主宰着,这种神秘力量为“神”和“鬼”(精灵)两个不同的属性,并有善恶之别。因而从占至今沿袭着祭寨神、祭山水、祭谷娘、祭祀鬼神等习俗。20世纪初,基督教传入部分哈尼族地区,佛教也曾在一些地区传播过,但信教的人不多,影响不大。 哈尼族主持祭祀庆典活动者称为“莫(摩)批”,俗称“贝玛”,每寨一人,从本寨最早的老户中产生,父子相传。另有“眯谷”和“尼玛”,他们在各种传统节日活动和祭祀活动中,用说唱及舞蹈向神祈祷,祝福村寨平安,并以说唱和舞蹈传播生产活动经验及伦理道德和神话传说故事。 求神保佑、招魂求安、驱鬼除邪是哈尼族信仰活动的基本内容,因此哈尼族各种祭祀活动频繁。 祭祖先 如果家里人或家畜家禽生了病,哈尼人就要祭祖(哈尼语“来会翁”)。祭祀分三步进行,活动由巫师“贝玛”主持。先杀一只鸡给“贝玛”,再杀一公一母两只鸡、一头小公猪,摆好祭品,“贝玛”为全家人拴线。中午后再用一只鸡、两只反毛公鸡,一只黑狗和树枝、芦苇等物,举行一系列仪式,念咒语后把狗杀死。祭后七日内不得再举行其他祭祀。 祭寨神 尊崇自然是以梯田稻作农耕文化为轴心的哈尼文化的主要精神。“昂玛突”是哈尼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其主题是祭祀自然,是人与自然取得和谐关系的一种努力。哈尼族每个寨子上面都有一片树林,称“昂玛玛丛”(意为寨神林),其中有一棵笔直的叫做“昂玛阿波”(即寨神树)的树,每年被寨人祭拜,那是一片神圣的树林和一棵神圣的树。每年开春时节,寨子里的宗教领袖“咪谷”都要祈求它给寨子予平安,给寨人予健康,给梯田予好收成。 祭寨门 西双版纳哈尼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许多祭祀活动。竖“龙巴门”(即寨门)一般每年要举行一次,时间在农历三月间。竖“龙巴门”是一次重大的祭祀活动,全寨男人不论老少都必须出动,一起砍树,分头做门框,修栅栏。“龙巴门”两旁的栅栏上还要插上一些专门削出来的花棍作为装饰。“龙巴门”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住在门内的人可以得到村寨神的保护和同寨人的帮助,离开了“龙巴门”就是离开了神和集体,孤立无援。 祭龙树 “龙树”也是人类的保护神,各地每年都要祭祀。祭“龙树”的仪式很隆重,由祭师主持,杀牲献祭。人们自带酒食,到龙树林欢聚,饮酒唱歌,祝愿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哈尼族绝大部分主要聚居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占绝大多数,国外有少数分布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哈尼族的风俗习惯。 哈尼族的民居特点 哈尼族的住房风格较多地反映出农耕生活的特点,从建筑形式来看,哈尼族建筑包括茅草房、蘑菇房、封火楼、土掌房、千脚落地的干栏房、土司政权的衙署建筑、一正二厢三合院瓦房等几种类型。在建新房的过程中,哈尼族要举行占卜屋基、测定正房中心、破土开基、立中柱、上正梁、贺新房等仪式。 哈尼族的婚恋风俗 哈尼族男子和女子一般长到十五六岁就开始改变衣饰,表示已经长大成人,接着进入恋爱和结婚的阶段。哈尼族青年男女,婚前的社交活动是自由的,村寨中设有专供青年男女进行娱乐和交往活动的场所——公房,姑娘和小伙子可以在公房里尽情地娱乐游戏和谈情说爱,一旦情投意合,两厢情愿,就可以在公房订下终身。 哈尼族婚礼还保留有抢亲的习俗,男方组织迎亲队前往女方家“抢新娘”,女方护亲人员用糯米饭团、泥块、竹竿追打迎亲、抢亲人员。哈尼族支系的碧约人,在姑娘出嫁时,娘家要陪嫁一个精制的背箩,把崭新的被褥、衣服和其他嫁妆装在背箩里面,由姑娘自己背着,一直背到婆家。 哈尼族的丧葬风俗 哈尼族历史上盛行火葬习俗,清代中叶以后,逐渐演变为术棺土葬,每个寨都有一条离村不远的向阳山梁作为公共坟山。 哈尼族的葬礼随死者的性别和年龄不同而有差异,小孩、未婚未育的中青年男女、无子女的老人及非正常死亡的人,葬礼极为简单。儿孙满堂、福寿双全的老人去世,葬礼极其隆重。哈尼族葬礼一般包括以下程序:守护接气、鸣枪报丧、入殓盖棺、报丧、奔丧、杀牲祭奠、选择墓址、念诵指路经和家谱、出殡送葬、入葬。 哈尼族的礼仪习惯 哈尼族质朴真诚、热情待客。家中来了客人,全家老少就主动起身让座,殷勤的主人双手捧上一碗香味四溢的“焖锅酒”请客人品尝,然后主人从火塘中取出茶罐,给客人倒上一杯浓茶,把自制的烟丝装到烟嘴里,把烟筒捧到客人面前,与客人推心置腹地攀谈。客人离开时,主人还要送上粑粑、腌肉、酥肉、豆腐圆子等食品。 哈尼族很讲究礼貌。人们途中相遇,总是笑脸相迎,亲切问候,即使素不相识,也要打招呼、让路,先让对方过去。 哈尼族的宗教信仰 哈尼族普遍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灵魂观念构成了信仰的主要内容。人们对大自然如风、雨、雷、电、地震等及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现象,都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在主宰着,这种神秘力量为“神”和“鬼”(精灵)两个不同的属性,并有善恶之别。
哈尼族的主要传统节日有“年首扎勒特”(“十月年”)、“苦扎扎”(“六月年”)、“开秧门”和“尝新节”(“新米节”)等。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云南哈尼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哪些。 哈尼族的“十月年” 哈尼族以农历十月为岁首,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红河地区的哈尼族称“十月年”为“扎勒特”,意即“舂糯米团子”,其圆形象征新年新岁,家人团聚,诸事圆满,吉祥如意;西双版纳地区的哈尼族称之为“嘎汤帕”,为“万物更新”之意;思茅地区的哈尼族称之为“合社扎”或“密色嘎”,均为“过年”之意。 哈尼族支系多,各地年节时间也不大统一。滇南哀牢山一带的哈尼族,一般以农历十月的第一个辰龙日为首到申猴日过年结束,历时五六天。节日里,妇女舂糯米粑粑和团子面,男人杀猪宰鸡,烹制各种美味佳肴敬献天地和祖先。年轻男女赶场聚会,谈情说爱,或在郊外平坦的草坪摔跤,对歌作乐。节日期间寨子里最热闹、最欢快的场面是举行盛大的街心宴,又叫“长街宴”,哈尼语称为“姿八多”,是轮流敬酒之意。各家各户都争相献上一桌自己的拿手好菜摆到街心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烹调手艺,人们共同饮宴,共同祝福,共同娱乐,庆祝象征他们团结和睦、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此外,在“六月年”(“苦扎扎”)、“昂玛突”、“祭龙节”和其他节庆时都会举办“长街宴”。 哈尼族的“六月年” 哈尼族传统历法把一年分为冷季、暖季和雨季三个季节,每季为四个月。“六月年”,哈尼语称为“苦扎扎”(库扎扎),其含义是五黄六月,雨水频繁,气候湿热,青黄不接,度过艰苦岁月;有的地方称“耶苦扎”,“耶”指雨水季节,“苦”意为“枯萎”、“枯槁”,“扎”意为“吃”。 “六月年”一般以农历五月的第一个申猴日为节日的第一天(也有的地区在“火把节”期间或端午节期间),节期3至6天,是哈尼族主要节日之一。“苦扎扎”节兼有社交娱乐、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安康”的意思。节日开始,从高山上砍回一棵笔直的青松木,在磨秋场上架设磨秋,义用栗木和藤条架起转秋和荡秋。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会聚在磨秋场骑磨秋、摔跤、歌舞作乐,村村寨寨杀猪宰牛,邀来四方亲友同欢乐。 西双版纳一带的哈尼人称“六月年”为“耶苦扎”,是每年在农历六月间属牛的日子举行庆祝活动的节日,节期3至5天。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哈尼人民传说中的火害虫英雄阿陪明耶而定下来的。节日期间除杀猪宰牛、做糯米饭、舂糍粑举办酒席以示庆祝之外,还要举行打秋千(磨秋)、打陀螺、跳歌等娱乐活动。据说过“耶苦扎节”打秋千能消灾免难,所以男女老少都要到秋千架下,争着荡秋千,不能荡秋千的人也要争着在秋千板上坐上片刻。 哈尼族的“开秧门”节 每逢春耕之前,整个哈尼村寨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他们以古朴的传统仪式——“开秧门”来迎接丰收播种的节日。一大早家家吃黄饭、红蛋,并让牛也吃黄饭团,以示同甘共苫。据说,将来结出的稻谷会像黄饭一样金黄,红蛋一样饱满。 饭后人们要在田间举行隆重的“开秧门”仪式。他们穿上崭新的服装,前往寨里最大的一块水田,由承包这块田的主人的主妇拔下第一把稻秧,请一位寨里年纪大、威信高、富有生产经验的长者栽下第一窝秧苗,祝贺秋天获得丰收。随后,大家才纷纷下田插秧。 栽完秧后,哈价人(哈尼族支系)都要过一次“苗爱拿”(莫埃纳)节——汉语意为“插完秧后的休息天”。这个节日选在农历五月上旬的一天(有的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全寨共同杀一头猪、一头牛,各家分一份回去煮食,表示栽秧结束。按照当地习俗,在节日这天早饭前,要把一碗茶水、一碗酒泼在割来的青草上,然后再把一碗肉和一碗饭同青草包起来喂耕牛,以示对耕牛一年辛勤劳苦的慰劳。哈尼族认为庄稼是牛帮助人们种出来的,因此,节日期间应尊重牛,孩子放牛不骑牛背,不骂牛。过了“苗爱拿”节,就吹牛角号,宣布耕牛可以休息了。 哈尼族的新米节 “新米节”是云南哈尼族的传统农事节日,每年农历七八月,当田里稻谷泛起黄色的时候择日举行。有些地方选在龙日,因为“龙”在哈尼语里有“多起来”、“增添”的意思。哈尼族希望经过了吃新谷、喝新谷酒的仪式,预祝稻谷丰收,越吃越多。
彝族的民居多在山区,村寨大都坐落于地势较为平缓,依山临田,周围有树且向阳的山坡上。滇南彝族一般以层林环绕、翠竹相拥、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上边有坡养牛羊,下边有田种粮食”为理想的居住之地。村落不大,一般由二三十户或十几户组成,村寨之间相距甚远。 彝族民居建筑因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风格。滇西北的部分彝族居住藏式毡房,大多数居木楞房;云南中部、南部的彝族习惯居土掌房;川滇凉山地区的彝族以居棚屋、瓦板屋为主;杂居区的彝族则居住瓦房、三坊一照壁、三合院、四合院等。 瓦板屋是一种以土或竹笆为墙、双斜面人字顶形式的住房。其特点是屋顶以木板为瓦,上压石块构成。正屋内设有火塘,是全家餐饮娱乐和待客的地方。火塘内燃柴火,终年不熄,既是灶,也足取暖之所,严禁踩踏或从上面跨过。外屋是放置水缸、石磨等生产生活用具的地方。 土掌房主要流行于云南中南部地区,是一种依山而建,以土木为原料的平顶房。其结构是立木为柱,四周夯土为墙,或垒石、土坯为墙。房顶筑成平台,既是屋顶,又是农作物的晒场和避暑纳凉的好地方。此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极强,因此又有“封火房”之称。士掌房除单层平房外,还有二层楼房式的,楼下住人,楼上放置粮食等物。 按照彝族的传统习惯,住宅基地的选择一般要经过相宅和卜宅两个步骤。建盖房屋讲究坐向,要请毕摩看风水,追求依山面水、视野开阔。动土开工、上正梁都要请毕摩选择吉日,搬新房之前要请毕摩祭扫。
纳吾鲁孜节是新疆柯尔克孜族历史悠久的民族节日。此节的形成与柯尔克孜族古代历法的传承有关。大约自柯尔克孜人居住在叶尼塞河流域,使用了动物生肖纪年法以后就有了这个节日。 柯尔克孜族传统年历为太阳历,一天的时辰分为日出更、午时更、日落更、星现更、午夜更、黎明更。节日从黎明更开始,以家庭为单位举行各种仪式,祭奠祖先。各家家长最先起床,在房屋正中点燃松柏树枝(阿拉斯),唱“阿拉斯歌”,并将冒烟的树枝在家人头上转转圈,预祝家人新年平安快乐。然后,将树枝带到畜圈门口让牲畜从烟下通过,祈求新的一年里牲畜膘肥体壮,迅速繁殖,同时口诵经文,祝愿人畜两旺。 早饭过后,各家在毡房门前用芨芨草生一堆火,举行跳火堆仪式。届时,让全家男女老少及牲畜从火上跳过。拜年者也需从火上跳过再进屋门,以示驱走瘟疫、病魔、灾难,希冀来年欢乐、安康。此风俗由柯尔克孜族古时信奉萨满教烧火驱鬼神的仪式演化而来。 日出更后,家家户户宰羊杀牛,做“克缺”饭(用炒过的去皮小麦大麦等七种以上的谷物,加上盐、葱、牛羊肉及各种野生调味作料煮熟即食),以此祈求来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午时更后,人们骑马相互拜年,然后集中在草滩平地上举行赛马、马上角力和马上取物、打靶、叼羊、摔跤、拔河、荡秋千、捉迷藏、“抢皇宫”等娱乐活动。 日落更后,各户宴请客人吃饭,尤以客多为荣。同时,男女老少分别举行文艺晚会。 该节一般要过3-15天。前一星期是男人拜年,妇女看家:后一星期是妇女拜年,男人看家。 纳吾鲁孜节跟农牧业生产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农牧区的柯尔克孜人从节日那天开始就要计划和安排新一年的生产和生活。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重要节日,蒙古语音译“那达慕”,是“娱乐”或“游艺”的意思。它是新疆蒙古族传统的娱乐节日,流行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此节一般在每年7月或8月份,正值草原上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或祭敖包时举行,所以也有“敖包那达慕”之说。节期1-7天不等。 13世纪初成吉思汗时期,“那达慕”只是一种祭天求神的活动。后来,蒙古族的首领在大聚会时除例行公事外,还举行射箭、赛马、摔跤中的某一项比赛。到了元明两代,三项比赛成为那达慕大会男子竞技比赛的固定形式。清代,那达慕大会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游艺活动,其规模、形式和内容较以前均有很大的发展。旧时,那达慕大会期间要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祭祀时,喇嘛们要焚香点灯,诵经拜佛,祈祷神灵保佑平安。 今天,那达慕大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更新和充实。作为其他兄弟民族了解蒙古族风土民情的主要窗口,那达慕大会除了进行射箭、赛马、摔跤、赛骆驼、套马比赛等传统娱乐活动外,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某些传统的祭祀仪式,如烧香燃火,祭天祈祷等,以此祝愿人畜兴旺。不仅如此,那达慕大会还举办歌舞表演会,开设集市,广泛开展经贸交流活动。夜幕降临之时,四面八方的人们汇集在美丽的赛里木湖畔或辽阔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上,围着堆堆篝火,伴随着悠扬的马头琴旋律,尽情地欢歌起舞。今天,那达慕大会已成为新疆牧区蒙古族人民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大盛事。
彝族火把节一般是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开始。节前,村民们先要在村中广场竖起一个大火把。这是一根一二十米高的大松木,周围用松枝、木柴层层围叠成宝塔状,塔顶插挂“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的彩旗和鲜花、翠枝。 这天入夜时分,待锣声、号声一响,人们点燃火把。老妪还要举着火把在屋里屋外照燎一番。她们从正房、灶间到畜圈、难房,从墙角、门背到床底、柜脚,都用火把燎一燎。她们边烧边祝福道:“烧得好,烧得好啊!烧掉了晦气,今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啰!” 接着,人们举着火把,抬着米酒、炒豆等节日食品,汇聚在村中广场。村民相遇,有的还从挎色或衣袋里掏出一把松香粉,朝对方的火把上撒去。随着“膨”的一声,松香粉在举火者面前燃起一团绚丽的火焰,并弥漫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松脂香气,称之为“泼火”,并借此表示良好的祝愿:晚辈对长者撤,是表示尊敬,祝福煌康长寿;长辈向晚辈撒,是一种爱慰,祝其吉祥如意;同辈相撒,是表示友爱;青年男女互撤,那时向意中人表示爱慕之情。 关于火把节的由来,据传,唐代六诏之一的蒙舍诏主皮逻阁,早有吞并其他五诏之意。一天,他假意邀请五诏君主到松明楼祭祀祖先,而实为诱集他们,焚楼杀人。邓赕诏主的妻子柏节夫人识破这一阴谋,劝阻丈夫未成,便脱下自己的铁手钏戴在他手臂上。皮逻阁果然将五诏诏主都烧死在松明楼里。柏节夫人一听到噩耗,连夜打起火把赶到松明楼。她用手刨开灰烬,终于找到了铁钏,寻回了丈夫的尸骨。于是,民间便有了火把节,以纪念六月二十四日火烧松明楼时,各诏将士连夜高举火把,前住抢救自己的君主。 关于火把节的另外一个故事是:天上阿育神把五谷撒到地上,人间从此才有了五谷,丰衣足食。谁知天王对此不满,他派大力神下凡毁坏地里的庄稼。大力神下凡后,肆虐逞威,把水牛扭翻在地,又四处捣毁庄稼。彝族英雄朵阿惹姿见义勇为,与大力神搏斗、摔跤,终于打败了大力神。谁知大力神败走后,散下香炉灰,让炉灰变成害虫来啃吃庄稼。彝民见状,便扎出无数火把在村里、田里巡行,烧死害虫。这就是彝族火把节的由来。 据研究,火把节还与古代彝族十月太阳历有关。彝族将一年365天分成10个月,每月36天,余下5天 (或6天)为过年日。火把节便是上半年的过年日。将火把节视为年节,这是彝族的传统习俗。 此外,从火把节举火驱除灾疫,祝福吉祥,以至用火把象征稻穗、幸福和子嗣等习俗,民俗研究者认为,这是彝族先民对火崇拜的遗风。
藏历新年是藏族传统节日。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等。现行的藏历起源于公元1027年,一年分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两年半到三年加一个闰月。藏历每年的第一天固定为藏历新年,类似汉族的春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举行,为期一个星期左右。 节日前每家都要打扫卫生,并按照当地藏族人民的习惯,在太阳快要下山时,将污水、脏物一律往西边倒掉,表示让一切不得于人世间们身体健康的东西随日落丽消失。然后各家酿青稞酒,做油饼、奶饼,准备血肠、肉肠、鲜奶子和手扒肉等节日食品。 藏历正月初一,男女老少一见面便互相道一声“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和“洛萨尔桑”(新年好),孩子们燃放烟花爆竹,大人们喝青稞酒和酥油茶,互相祝福。大年初一人们一般不出门,只在家中庆祝。 早晨洗漱后儿孙们第一件事就是向长辈们行礼,特别要向主持家政的祖母请安,然后以主妇为代表向邻居致新年祝贺,一整天,全家人在一起饮青稞酒吃藏族饭菜。初二开始,人们开始探亲访友,互相拜年,持续三五天,热闹非凡。 其实,藏历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开始了。除购置吃喝玩乐的年货外,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个名叫“切玛”的五谷斗,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二寸长的青苗。“切玛”和麦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傣族孔雀舞是我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其中以云南瑞丽市的孔雀舞(傣语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成型,流传下来,形成孔雀舞。 傣族的历史悠久,从公元1世纪,汉武帝开发西南后就与内地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一直保持往来。东汉时,傣族首领多次派遣使者率表演乐舞、魔术、杂技者到洛阳献艺。由此可见,傣族的乐舞文化早在两千年前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圣鸟”孔雀是幸福吉祥的象征。不但许多的人们在家园中饲养孔雀,而且把孔雀视为善良、智慧、美丽和吉祥、幸福的象征。在种类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们最喜爱、最熟悉,也是变化和发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傣族民间传统的孔雀舞有着很长历史,并被纳入了宗教的礼仪之中。孔雀舞是傣族人们最喜爱的民间舞蹈,在傣族聚居的坝区,几乎月月有“摆”(节日),年年有歌舞。在傣族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赶摆”等民俗节日,只要是尽兴欢乐的场所,傣族人民都会聚集在一起.敲响大锣,打起象脚鼓,跳起姿态优美的“孔雀舞”,歌舞声中呈现出丰收的喜庆气氛和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 孔雀舞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傣族人民中间就已经流传着许多有关孔雀舞的优美传说,召树屯与楠木诺娜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民间在“赶摆”、过节以及各种喜庆日子里表演的孔雀舞,都是根据各种传说编成的。 孔雀舞的动作优美曲雅、柔韧内在而又轻盈敏捷。孔雀舞的语汇也是非常丰富的。模仿孔雀的一举一动,真是千姿百态,如手上的动作有:五位提腕手,四位摊掌立掌手、七位按掌手,等等。手势可用掌式、孔雀手式、腿式、嘴半握拳式、扇形手式等。脚下的动作有踮步、起伏步、矮步、点步、顿错步,还有很多的抬前、旁、后曲腿等优美的典雅的舞姿。肩部往往配合手脚用柔肩、拼肩、拱肩、碎抖肩、耸肩等等。丰富的舞蹈语汇,描绘出孔雀的活泼、伶俐、美丽。 孔雀舞没有音乐旋律的伴奏。伴奏乐器虽然仅有象脚鼓、锣、钹等打击乐,但并不显得单调。象脚鼓的鼓点异常丰富,音响变化万千,表演者一般都要选一位很好的鼓手伴奏。这样,才能打出丰富多彩、激动人心的鼓点。同时能随着表演者的舞蹈动作和情绪的变化而灵活、巧妙地变换鼓点。木架上按大小顺序排列的锣虽然只打着单一的节奏,但也能随着表演者的舞蹈动作的节奏,但也随着表演的情绪和舞蹈动作的变化而有轻、重、快、慢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