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民俗 基诺族的村寨大多建立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山坡或空地上,村子四周林木环绕,村寨之间通常有广阔的森林相隔,村界划分十分明确。 住房主要有: 一是“干栏式”竹楼“卓莫”。由6根直通屋顶的高柱和几十根质地坚硬的原木搭成,楼板和墙壁为木片或竹篱,屋顶为双斜面,用茅草扎的草排覆盖,貌似7l明帽,相传建房式样是孔明教的。 二是基诺族的大房子。20世纪50年代以前,基诺人主要是居住在一种被当地汉话称为“大房子”的大竹楼里。这种竹楼在20世纪30年代还很普遍,但到了50年代,只有亚诺寨还尚存11座。亚诺寨的这种“大房子”,有的人将它称作“长房”,它是以家族为中心来居住的。“大房子”中绝大部分是一夫一妻制家庭。大房子的中间是一个大火塘,是一个大家庭的象征。两边隔成一间间的小屋,每个小家庭建立,便在“大房子”中设立一个火塘,隔出一间居室,供小户家庭居住。 一般说来,家长特定的住室是房子下方靠小门的第一间,也就是从黄牛柱旁分隔开的一间。对面是长子长媳的房间,紧接着是次子次媳的房间,依次下去。未婚子女的房间紧挨着父母的房间。这种典型的父系大家庭的“大房子”,按基诺人的习惯法只能由继承人(长子)建盖,其他儿子是无权盖这种竹楼的。而且,习惯法规定,长子每9年要翻盖一次竹楼,也叫“上新房”,届时要“打黄牛”祭祀祖先,次子们只能凑钱而不能主持这一仪式。 礼仪禁忌 在家庭中,基诺族进餐时,男女可以同桌,但一般来说,家长的位置是固定的,按规矩,要待家长动筷后其他人方可开始;给客人盛饭要少盛勤添,一般没有给客人夹菜的习俗,因为他们认为若给客人夹菜,就好像意味着吃完夹的这些菜就不要再吃了,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他们认为人有人魂,鬼有鬼魂,谷子也有谷魂,所以吃饭时甑子里的饭不能盛尽,哪怕肚子没有吃饱也要留一些;孩子过成年礼时,要剽牛,牛肉用芭蕉叶包好,分送给寨子里的各家各户,以示庆贺。 生育方面,女人一生中不能将鸡蛋整个地咬着吃,要把它竖直切吃,否则会生双胞胎(基诺人惧生双胞胎);孕妇不能吃有花斑的动物和飞禽,否则生下孩子不好看;为了使孩子长得漂亮,产妇的第一餐要挑选最好看的动物或飞禽来吃,还要忌油腻的食物。 基诺族还有许多不成文的禁忌。如:祭过寨神的食物,必须在村、社长门前煮食;祭山神的食物一定要在野外煮食,不准拿进寨;在民间有食鸡肉可以治病之说;婴儿满月,其父要闭门烤一只小鸡独食,当天父亲不准讲话,认为这样可为小儿消灾免祸。
分类 : 杏鑫注册代理 › 2693个相关结果 17次浏览
在基诺族的婚恋还是有着一种非常特别的习俗,那就是婚恋三部曲。想知道基诺族的婚恋是那三部曲吗?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基诺族的婚恋习俗。 “尼高卓”阶段 在基诺族那里,“尼高卓”不是人们所说的“公房”,只是一个供青年聚集玩耍的场所。在这里,规定不可公开地谈情说爱,男女青年只能用眼传情,或借助于口弦、三弦等乐器,悄悄传递信息。基诺人的初恋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这时还处于秘密谈情幽会阶段。爱情的进一步发展,就到了男女双方互送信物的阶段。初恋的情人间,往往是姑娘主动向小伙子赠送槟榔和鲜花。以花为媒是基诺男女青年恋爱时的一大特点,小伙子收到姑娘的鲜花后便还赠草烟或精心刻制的刀把等物。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男女双方往往就开始了以“树叶信”相会。 “巴里”阶段 情投意合者,就可进入爱情的更高一级的“巴里”阶段。当青年男女经过自由恋爱和同居,决定组成家庭之时,父母们会大力支持。男方的父辈会带上酒到女方家替儿子求亲。求亲的人连去三天,如果酒都喝完了,就算女方的父母同意结这门亲。从此,男方就可公开地住在女方家,共同承担双方的家务、生产,待择定日子后,即可举行婚礼。结婚日必须避开男女双方的生日,双方父母的死口、葬日,还须避开逢七逢九的日子。 婚礼 婚礼这天,男方杀鸡宰猪,准备酒宴。姑娘则上山去劳动,其实是为了避开众人去独自伤心。酒席上,男方请的证婚人“沙其”要将男方送的礼物敬上。新娘到达新郎家时,新郎的母亲要在楼梯口迎接,将一个鸡蛋放在新娘手中,新郎的阿舅还要送给新娘一对鸡大腿,并为她拴上红线,意为把魂拴住。这时,女方的证婚人要把女方的嫁妆送上,并当着寨中长老的面盘点清楚。第二天清晨,新郎新娘须早早出工,否则会被认为是懒惰。
文面是独龙族的古老习俗,唐代以来的典籍多提及此俗。文面主要是为了美化面部,只有女人才文面,男人是不文面的,图案也只限于脸部。据说,独龙族的文面习俗与该民族的图腾崇拜物有关。 独龙妇女文面从少女时就开始了,一般十二三岁就要文面,此时文面有表示成年之意。文刺时,要将脸洗干净,仰躺于地,由会文面的妇女用一根削细的竹签或树枝蘸锅烟水在脸上画出将要文刺的图案,之后一手拿一根长硬刺的老荆棘,对准脸七描好的图案,另一只手用小木棍不断敲击荆棘,依图案刺戳脸庞。刺完后,用锅烟灰或一种深色的草汁反复揉擦刺纹,让草汁渗进皮下。一周左右所刺脸面红肿结痂,待愈合去痂后,所文图案呈青蓝色。 至于纹面原因,纹面女们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为了好看,有的说是为了死后与灵魂相认,有的说是为了不被人抢去为奴,有的说是为分辨男女。有的为了死后能带走生前的东西。纹面是一件极痛苦的事,一般是用一根荆棘刺出图案,用西南桦制成的染料着色。脸上血管、神经丰富,要红肿、剧痛3-5天,所纹图案终生不退。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我除了见过海南岛五指山下的黎族妇女纹面外,这是第二个,至今尚未听说还有哪个民族纹面的。
壮族是一个能歌善唱的民族。壮族人无论男女,从四五岁的童年时代就开始学唱山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习俗。 在农村,无论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或青年男女间的社交恋爱等,都用山歌来表达情意。有些地方甚至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吵架有时也以歌代言。唱歌几乎成为壮族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人人能歌,个个会唱。因此,广阔的壮乡,素有“歇海”的美誉。被诗人称为“铺满琴键的土地”。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壮族民间认为,“歌圩”是刘三姐传歌才形成的,刘三姐是歌圩普遍形成的重要标志。歌圩的歌就是刘三姐的歌。刘三姐被广西民间视为“歌仙”,宜州市是刘三姐歌谣最有代表性的地区,被认同为刘三姐的故乡。 刘三姐歌谣大体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及创世古歌七大类,它具有以歌代言的诗性特点和鲜明的民族性,传承比较完整,歌谣种类丰富多样,传播广泛。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的传说人物。其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明清以来,有关她的传说与歌谣文献记载很多。壮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与歌谣更为丰富。 广西宜山壮族传说,刘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3).从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被视为“神女”。12岁即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后曾到附近各地传歌。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但短则一日,长则三五天,个个罄腹结舌,无歌相对,无言以答,羞赧而退。然而她的才华却遭到流氓恶霸的嫉恨,后被害死于柳州。传说她死后骑鲤鱼上天成了仙。也有的说她在贵县的西山与白鹤少年对歌七日化而为石。还有的说财主莫怀仁欲娶她为妾,三姐坚决反抗,莫买通官府迫害三姐,三姐乘船飘然而去,等等。 虽然传说不一,但千百年来壮族人民对她的尊崇与热爱之情却是一致的。现在,广西很多地区都立有刘三姐的塑像或刘三姐庙。每当有新的壮歌集问世,必先捧一本供在她的像前。有些地方的歌圩,第一项议程是抬着她的像游行。 刘三姐歌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活态文化的魅力。它不仅具有见证民族历史和情感表述方式的文化史研究价值,还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刘三姐歌谣》具有以歌代言的诗性思维方式的杰出性、扎根社区人文传统的鲜明的民族性、传承序列的完整性、歌谣种类的多样性及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传播的广泛性与影响的深远性等特征。
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青海、河南、河北、新疆、辽宁及北京等地。中国最早的回民是公元7世纪时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华经商者的后裔。回族人以汉语作为本民族的语言,并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使用汉文。 在日常生活中,回族人见面都要问安。客人来访,要先倒茶,还要端上瓜果点心或自制面点招待,而且所有家庭成员都来与客人见面、问好。 若遇上老年客人,还要烧热炕请老人坐,并敬“五香茶”或“八宝茶”。送客时,全家人都要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有时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或城镇才分手。 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丧葬食俗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区别。有的地方办丧事三天不动烟火,由附近的亲戚邻居送食,禁止请客,三天后方进行纪念活动。结婚筵席一般都要8 – 12道菜,忌讳单数,象征新婚夫妇永远成双成对。甘肃地区的新婚夫妇生头胎,男方要携带礼物去女方父母家及至亲家报信,10天内岳母要携红糖、米等营养品和小孩穿的衣物来看“小月子”。男方家要设宴款待来客。 回族分布较广,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调和饭。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打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习惯饮用奶茶。 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 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
高山族一名,是抗战胜利后祖国大陆同胞对台湾原住少数民族的概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公布命名,现在国际上和海峡两岸都通用这个名称。 历史上高山族的名称,包括其先民“左镇人”、“长滨文化”主人,新石器时代的大坌坑文化、圆山文化、凤鼻头文化、台东卑南文化等的主人,以及文献记载中三国时代山夷(夷州人)、隋代流求人等;高山族形成后的直接祖先:明代东番夷、清代番族;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后妄加改称的“蕃族”、“高砂族”;抗日战争胜利后的高山族、台湾先住民、原住民、土著族,以及各地区高山族的不同称呼,如平埔人的凯达加兰人、噶玛兰人、道卡斯人、巴则海人、巴布拉人、巴布萨人、邵人、和安雅人、西拉雅人、马卡道人,居住在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兰屿岛上的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卑南人、鲁凯人、曹人、赛夏人、雅美人等。 祖国的美丽宝岛台湾,从1970年夏天在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发现“左镇人”化石后,她的历史就追溯到了二万五千年前旧石器时代后期。“左镇人”化石主要是一片灰红色的古人类头骨化石,长约八英寸半,宽约五英寸。“左镇人”与祖国大陆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有着堂兄弟关系。作为台湾远古人类的“左镇人”,只可视作高山族远古的先民,他们中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长滨文化”发现丁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遗址位于台东镇与花莲市中间,从1968年到1971年曾进行过五次发掘,共发现有陶器六千多件和骨角器一百多件,属于距今一万五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长滨文化”的旧石器都是利用在水里磨滚过的砾石打制的,器型有一面或两面打击的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等,制法与大陆周口店等同时代遗址所发现旧石器的制法极为相似。“长滨文化”主人是继“左镇人”之后的高山族先民,他们间的关系还有待今后研究。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台湾主要的新石器文化有: (一)大坌坑文化:从一万余年前到公元前二千五百万年,遗址以台北县八里乡的大坌(音盆)坑下层、台北市圆山贝丘下层、台南归仁乡八甲村等为代表,这类遗址集中在北部淡水河下游沿岸、西北海岸、中部海岸和西南海岸,在东海岸也有零星分布。 (二)圆山文化:从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到历史时代,以大坌坑遗址上层、圆山贝丘上层为代表。这类遗址分布在以台北盆地为中心并伸延到北部沿海地区,如工地公山及芝山岩、大直、尖山等数十处。 (三)凤鼻头文化:约自公元前二干五百年到历史时代,以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遗址为代表。这类遗址遍布于中、南部地区,又可分为三期(或三个类型):从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到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的印纹红陶文化;从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到公元初的素面和刻划黑陶文化;从公元初到历史时代的印纹和刻划纹黑陶文化。凤鼻头文化出土遗物较丰富,和祖国大陆东南沿海出土文物比较,有更多的相似之处;而且与高山族后来的民族文化特点比较,有更多相符合的地方,可以认为应是高山族先民所创造的古代文化。
彝族几乎家家酿酒。家中酿的第一杯酒敬神,第二杯酒要敬家中老人,晚辈不得先喝。凉山彝族聚饮时,按辈分高低、年龄大小的次序先后摆杯斟酒,由英俊聪明的年轻人先给老人敬酒。敬酒者双手捧杯,右脚向前跨出一大步,弯腰躬身,头向左偏,不得直视被敬者。老人表示回敬后,年轻人便起身,一饮而尽;否则为不敬。 敬酒献客时,必须从老人或长辈开始,彝族常说“酒是老年人的,肉是年轻人的”,传统规矩是“耕地由下而上,端酒从上而下”。 在彝族家做客,主人先捧上一碗或一杯酒献客,客人若不是彝族,主人会说:“汉人贵在茶,彝胞贵在酒。”客人可以按自己的酒量随意饮酒,主人会很高兴地马上“打羊”或杀小猪来待客。若客人谢绝接酒,则有不敬之嫌,主人会感到失望和不高兴。 彝族待客用牛羊不能用刀宰杀,把牛或羊牵到客人面前请客人过目,以示敬重。然后用棍棒将牛或羊打死,烹调待客。 彝族习俗以妇女敬酒为贵,不论任何场合只要是妇女买的或是敬的酒,被敬者不得拒绝,饮酒后要回赠点礼物。 逢年节,彝族妇女抱一坛酒,插上几支竹管或麦杆,在家门外路边奉劝往来行人用吸管饮酒贺年。逢火把节,年轻的彝族姑娘们会抬着新酿的玉米酒,带着漂亮精致的酒具,到节日中人们必经的要道上布下长龙似的酒阵,敬给来参加节日活动的长辈、朋友、亲戚或是情人,叫作“姑娘酒”。 节日活动中,摔跤、赛马、斗牛等比赛后,姑娘们发现了摔跤手或得胜者,会拥上去敬酒,唱敬酒歌,表示赞赏和敬慕,男子汉会很慷慨地以纪念品相赠。 《康熙鹤庆府志·风俗》记:“彝俗,饮必欢呼。彝性嗜酒,凡婚丧,男女聚饮,携手旋绕,跳跃欢呼,彝歌通宵,以此为乐戏。” 凉山彝族过年三天,每天都有活动,每项活动都有酒:第一天吃年饭。要杀猪、备菜和祭祀,各家吃年饭。第二天“搜酒”。全村寨的男人们自动结成队伍,挨家挨户去搜酒喝,被搜人家不得拒绝。队伍会越来越小,因为不断有烂醉如泥的退伍。“搜酒”队伍走到那唱到那,为年节增添了许多欢乐和热闹气氛。第三天拜年。人人带酒,路上碰到相识者,打开酒瓶请他喝“开口酒”,喝了酒要给一点回礼,并赞美拜年者的酒好。 晚辈给长辈拜年,要到处喊村寨里的人来喝拜年酒。小伙子到未婚妻家拜年,那里的姑娘们要联合起来与他对歌、唱诗、饮酒,小伙子如果这方面不力,会被抹锅底灰,泼冷水。 清朝赵翼《檐曝杂记·边郡风俗》记载滇黔等地彝族、土家族、苗族青年“春月趁赶墟唱歌,携手就酒棚并坐而饮”。
我初次听说“三道茶”有些不解。何为“三道茶”呢?经主人解释,我才了解到,原来,白族的“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头道茶“苦茶”又称“烤茶”或“百斗茶”;二道茶为“甜茶”,放有乳扇、生姜、蜂蜜、核桃仁等配料;三道茶为“回味茶”,茶中放有花椒等配料。 旅途中的客人喝了百斗茶,能止渴生津,消除疲劳;喝了甜茶,能提神补气,神清气爽;喝了回味茶,能满口清香,回味无穷。“三道茶”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同样具有很深的哲理,其质朴的道理是告诫人们、特别是青年人“要先苦后甜。只有勤劳,才能幸福。生活的好日子来之不易”。而第三道“回味茶”,是提示人们每走过一段路程之后,都要回头总结一下,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错。把深邃的人生哲理体现在饮食文化上,寓教其中,这不能不说是白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白族人民乐天自信、热情好客、追求稳定和谐的民族性格。 品尝白族“三道茶”,并不像我们常见的喝茶与品茶,而是被赋予了浓郁的民族风情,现已发展到茶文化层次。“三道茶”中的每一道茶都伴有三五个歌舞节目,饮茶时可边品茶边欣赏文艺节目,既有解渴歇乏之宜,又能赏心悦目地鉴赏白族歌舞。至第三道“回味茶”,饮至过半时,年轻漂亮的白族青年便会来邀请宾客共舞,当你置身在浓郁的白族文化氛围里,定会产生你就是“美丽多情的金花”或你就是“朴实、勇敢的阿鹏”的感觉,使你的旅途增添一层梦幻的色彩。 大理的白族“三道茶”最早见于徐霞客的《滇游日记》,随着佛教在大理的兴起,寺庙中提倡坐禅饮茶,香客和游客也喜欢饮茶止渴,使茶道又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三道茶”,成为白族饮食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阿昌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和贵州省。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阿昌族的有关资料。 阿昌族民居民俗 阿昌族大都居住在半山半坝,依山傍水的地方,湿季雨水较多。住房建筑为砖、石、木结构,用瓦铺盖屋顶。正房多以五根柱子一帖而分隔成三格房间,中间是正堂,也称中堂,一般神位、佛龛、烛台、长桌、火塘都设在这里,是人们日常议事、宗教祭祀、取暖、吃饭、休闲的场所。火塘一般设在正堂的左边,不能在中柱里边,也不能对着中柱。两边以“丁”字形布局配盖两间厢房,正房与两厢房之间形成一个院落式的小天井,多数人家还在正房对面用砖、石或土基砌起一面照壁,构成庭院式建筑,有的称“四合院”。正房左右两间住人,在投有厢房时,正房右边房间的外间常做厨房。厢房也有的人称耳房或厅房,分左右两幢,每幢分隔成两间,楼上堆放粮食及杂物,楼下为猪厩、牛栏、牲口槽栅,或放置各种农用工具。宅基地宽敞者则大牲畜另建栏厩,在外面管理。一般有正厢房的人家,右厢房是当然的厨房。这与家庭成员的多寡也有关系,家庭成员多时,楼上由年轻男性居住,女性忌住。 阿昌族的饮食民俗特点 阿昌族的饮食,以本民族自耕自产的农作物为主食,主要以大米为主,也习惯以玉米、荞麦、薯类等为季节性主食。阿昌族副食品范围较广,有肉类、瓜果、豆类、蔬菜和副食加工类等。阿昌族酿酒工艺的发达,促成了阿昌族全民嗜酒的饮食习俗。历史文献中多以“嗜酒成性”等词来记载阿昌族的饮酒习俗。 婚恋习俗 阿昌族普遍实行同姓不婚、自由恋爱。其婚恋过程大体如下: 恋爱 对歌是青年男女相识、相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交际活动。阿昌族对歌,在家里对或在野外对,都叫唱山歌。通常如外寨的异姓姑娘来本寨串亲戚,到了月明星稀的夜晚,本寨的小伙子便相约到姑娘客住的人家对歌。姑娘闻讯后,便故意躲进屋里,小伙子们围坐在火塘边,由对歌较老练的“稍杆”(歌手)领唱,别的跟唱,其他人陪唱。以歌会友,以歌交谈。 婚礼 阿昌族婚礼一般要举行3天。第一天,新郎及其随从分两批先后到女方家迎亲,住女方家一夜。新郎要选一位精明、能干、年龄比自己小的同辈小伙子陪同,当地称“陪郎”,并送彩礼。第二天,新郎、陪郎及前后两批随员,清早就要帮女方家把饭菜做好,争取早点吃饭出门将新娘子接回去。第三天,婚礼在男家进行。三天后,新娘新郎要回娘家做“满月”,带去活鸡、满月粑粑、糖包等礼。四五天后新婚夫妇再双双回到新郎家久居。
中国布依族青年在追求爱情时有一种传统仪式,布依人称为“跳月”。跳月也叫逛场,每年农历二月十三到十五进行,历时3天。参加“跳月”的未婚青年男女都由母亲领着前来。傍晚时,熙熙攘攘的人群涌向场地。 首先由德高望重的长者高攀一杆花旗,沿着场地步行绕3圈,然后将花旗插在场地的中心;接着由3个骑马执枪的壮士,在更大的范围内疾驰3圈,长者所划定的小圈,是未婚青年们谈情说爱的天地,观光的人们只能进入小圈之外和壮士划出的大圈之内的地盘。划定范围后,先由伴女儿来的母亲们亮家庭,打开装有鲜艳服装和珠宝首饰的包袱,供人们观赏,然后给女儿穿戴起来。此刻立即有未婚男子吹着芦笙、踏着舞步,迎了上来。 姑娘不管中意不中意,都必须按照礼节随那男子绕正中花旗3圈,依芦笙节奏,报以歌声。如不称心便在歌词中表示谢绝。午夜时分,闲杂人员退出场地,互相中意的未婚男女双双对对进入小圈中。小伙子撑开布伞,与姑娘并坐,伞下开始深谈。禁区四周有人负责守护,不许外人撞入偷听。待月落日出禁令才解除,通宵达旦深谈的有情人各自散去。接下来便由双方的亲属就婚约、婚礼等有关事项逐一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