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的服装一般都比较宽松。男装比较简单,主要有亚克太克(长外衣)、托尼(长袍)、排西麦特(短袄)、尼木恰(上衣)、库依乃克(衬衣)、腰巾等。维吾尔族将外衣统称为裕袢。这些衣服多用黑、白布料,蓝、灰、白、黑等各种本色团花绸缎料等制作。 连衣裙。维吾尔族女子普遍穿皱褶连衣裙,有腰皱、摆皱和胸皱,一般为上开襟;质料有布、绸、平绒、金丝绒,色彩鲜艳的爱得丽斯花绸;外套吉丽提卡,即连衣裙外长及腰间的无袖上衣,多用红、绿、黑等颜色的平绒、金丝绒制成,领口、胸前、肩部用金银线和彩线或绣花或滚边,胸前缀有珍珠和金属箔片;下穿宽臼半腿裤,出门时则加衬裙、长筒袜。维吾尔女式衬裙较长、肥大,有和尚领裙、合领直筒裙和百褶裙以及对襟系扣裙等,均长及踝骨,前襟较宽,后来裙子变短。老年妇女多穿合领筒裙,姑娘和中青年妇女多穿胸褶裙和腰褶裙。过去衬裙多用灰白色布、花大布、绸缎等缝制,后来除棉布、绸缎外,还用金丝绒、绉纱、乔其纱、提花乔其纱、凡尔丁等丝布及毛布缝制。现代维吾尔族青年多穿西装,少女的连衣裙式样变化较多,喜束腰,面料仍多为丝绸。 绣花衬衫。维吾尔族传统夏装都绣有花纹图案,男子衬衣在领口和胸前都绣有十字花的图案,显得富有活力而潇洒;妇女服装的领口、胸前、袖几、肩等部位,用金银线和彩线绣成几何形小花、小叶。于田、民丰、且末一带的妇女服饰则独树一帜。她们披白纱头巾,头右侧顶戴装饰用的“塔里亚拜克”小花帽,穿长袷袢,其胸部都依次排列有七条尖形对称的蓝色绸条图案,领、袖、底部有同样颜色绸条滚边。内着一件合领半开口套头衬衣,衬衣右侧依次排列九条滚边,成扇面形,圆领口处有一条宽边,底口绣有羊角纹和碎花纹,领口中间还有两条颜色相同的绳带。穿上这种服饰,显得别致而又华丽。据说这是古代打仗和狩猎时穿的服装,两侧的七条图案,原是箭袋,后来演变成装饰图案。 皮靴。维吾尔族男女大都穿皮靴。维吾尔族传统长靴,鞋头呈尖形,选用上等黑色或棕红色牛皮制作,有跟,鞋帮高约33厘米,帮口绣有各种花纹图案,有的靴面还套嵌有花纹的皮套。维吾尔人冬天也穿毡靴,其实际上是擀制的毡袜,不过较厚实,靴底也较厚。据史料载,古代还有称为“布库希”的女式长筒靴和“沙木达”的凉鞋;另外有用动物皮缝制的、长至膝部的“提孜力克”,现代维吾尔语音译“乔鲁克”,汉语称“皮窝子”,至今仍是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人民劳动时穿的一种简易鞋。制作时,将一块没有熟的生羊皮(山羊皮最佳)放在水中泡软,脚踩皮子,包住脚面,使鞋底和鞋帮为一整体,再沿皮子的边每隔l寸左右割一孔眼,用一根牛皮绳串连,干后即成。穿时拉紧皮绳,就会裹在脚背上。此鞋轻便、耐磨、易于携带,制作简单。
分类 : 杏鑫注册代理 › 2693个相关结果 17次浏览
维吾尔人的先民回鹘人的服饰即显现出夏着丝绸、冬穿皮毛、佩带各种名贵装饰品的特点。回鹘时期的佛教寺庙遗址中曾发现了许多回鹘人像,身着圆领开胸上衣,显得宽松舒适。壁画中的畏兀儿亦都护戴桃形高冠,冠后有两条红色飘带披在右肩后,与《宋会要辑稿·番夷》所载龟兹回鹘国王“戴宝装冠”的记述相合。 据研究,桃形高冠属古代波斯王冠,在当时受波斯文化影响的中亚地域颇为流行。有一出土的壁画中,都护的头发被梳理成辫子形状垂在身后,从前额中间将头发分开梳向两边,辫发即成为当时回鹘人的习尚。德国著名学者冯家班认为,这是高昌畏兀儿显贵们的装扮,而平民男性则采汉人式样在后脑勺打结,用黑布包缠或戴一顶后面翘起的便帽,并用一根绳子系在头顶上或脖子上。 壁画中的“王妃”身着肥大的镶着红色螺旋纹绣花衣领的沙色服装。这与宋人王延德记回鹘王妃“著红罗缕金之衣,多用珠宝饰其身”相吻合。这种服装式样在敦煌壁画中可见,是一种北方游牧部落中的贵妇人时兴的服装,历史较为久远。王妃头戴花凤冠,发型由左右各两个发髻和后面一个发髻组成,使头发隆起,额上有一高耸的装饰品,一条红褐色丝带从头部几乎一直垂落地面,前额和两鬓的头面被剪成角形,雍容华贵。这显然是一种当时被认为典雅大方的贵妇人发型。 僧尼们的装饰因其身份的不同差别也很大。贫穷和尚身穿的外套(即长袍)上面缝着许多黑布条,像件百枘衣,而上层僧人的衣服布料昂贵,工艺精致。高昌畏兀儿僧侣的衣服都有袖子,决不裸露肩膀和胸脯,僧尼的服装都有圆领扣,这或许是辨别回鹘佛教徒的一个特征。 回鹘王国时期的壁画还清楚地表现了腰带在回鹘人服饰中的重要性,它是从外观区分回鹘人男、女,僧、俗以及社会地位的显著特征。回鹘男子,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俱系腰带,而女子一般不系腰带;壁画中系腰带的女子是传说中的英雄,非平民俗人。宗教职业者不系腰带,与一般教徒有明显区别。僧尼亦没有腰带。 回鹘人腰带上配有饰物或挂一些日用品,人们可以此判断其身份和社会地位。显贵人物的腰带上常悬挂一些宽宽的皮舌,以及匕首和“日用品”。
维吾尔妇女善于用自然物滋容养颜。以黑眉为美的维吾尔妇女认为“乌斯曼”(一种名叫板蓝、菘蓝的植物)叶茎是眉毛的养料,相信经常用此描眉,不仅可保护眉毛,而且可以使眉毛长得又浓又黑。 妇女们每当春暖花开,乌斯曼长出可揪下的绿叶时,便将它采来放在掌心揉搓,挤压出黛绿色的汁液,滴蓄在窝口碗底或小碟中,然后用缠棉花的小细棍蘸取,仔细涂抹在眉毛上。反复涂抹数遍,稍干后,用清水洗去浮汁,留下一层青黛,眉毛显得黑密,维持周余不退。妇女们还给小孩子涂抹,她们的理由是只有“浓眉”才能配“大眼”!最后,将剩余的乌斯曼汁液涂在小女孩的头上,以使其发黑辫长。如果剩的汁液尚多,日后续用,便加入适量羊油,保鲜储存。 在没有乌斯曼的冬季,维吾尔妇女就用“苏尔麦”或菖蒲来描眉。“苏尔麦”即石墨,是一种用途颇多的矿物。维吾尔妇女将它碾成粉末制成“苏尔麦”,专门用来描画眉毛和眼睑,使眼睛显得更大更黑,富于神韵。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下有淡红色根茎,有香气,可做香料,也可治牙疼、齿龈出血等。维吾尔族妇女将其茎烧焦后做临时眉笔用。 以女性皮肤奶油色为美的维吾尔人认为,奶油和羊尾油因其特有的色泽对人的肌肤有增白养颜的功效。维吾尔妇女依据季节和个人情况,常用奶油(也称奶皮,即“喀伊玛克”)和甜瓜(通称哈密瓜)汁抹面擦手,以保持皮肤的润泽光亮。这种习惯,不管在农村牧区还是在城镇都很流行。 在塔里木河流域的渔区,人们有用鱼油擦脸抹手,防止皮肤皴裂。也就是说,奶油、鱼油、甜瓜汁等都是维吾尔族民间,特别是妇女们天然的“护肤膏”和“养颜露”。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以汉族使用的农历为主,但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由于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同,一些民族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天文历法,如傣历、藏历、彝历等。这些少数民族历法大多是建立在汉历基础上的,又由于少数民族分布于边境附近,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异域文化色彩。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和西部的德宏。早在两汉时期,傣族就与中原地区的汉族交往,并与中央政权建立了政治上的隶属关系。因此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很深。与此同时,傣族文化还受到印度传来的小乘佛教的影响。傣历和汉历一样,是一种阴阳合历,也使用干支纪日、纪年,有的地方也使用二十四节气,等等。但是傣历中的一些基本数据,又与印度历法有关。 傣历纪元定于公元638年3月22日(汉历唐贞观十二年戊戌闰二月辛已)。傣历是一种特殊的阴阳历,它的纪年是以太阳运动为依据来确定的。傣历中规定以太阳在黄道上进入白羊官官首(即春分点)到下一次进入白羊宫宫首为一年,年的长度为365. 258 75日,平年12个月,共354天,若八月为大月则355天;闰年13个月,共384天。 傣历以月亮圆缺变化来定月,规定朔望月为29. 530 583天。一、三、五、七、九、十一等奇数月为大月;二、四、六、八、十、十二等偶数月为小月。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但傣历又特殊规定,每隔4-5年,置闰一次,将八月变成大月。八月变大月的做法实质上是以闰日来调整月长,使其接近朔望月。傣历不但有闰日,还有闰月,置闰周期也采用十九年七闰法,闰月固定为30天,但规定设在九月,叫“闰九月”,这一点和农历不同。傣族把正月叫做“登景”,二月叫做“登甘”,其他月份用数字表示。 傣历习惯上把每个月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半月为15天,下半月为15天或14天,上半月从第一天开始,称为“月出一日”,“月出二日”,直到“月出十四日”。月中十五日傣语称“登柄”,即月圆之日(望日)的意思。下半月从第一天开始,称为“月下一日”,“月下二日”,直到“月下十四日”或“月下十五日”。下半月最后一天,傣语称“登达普”,即月黑之日(晦日)。由于傣历重望不重朔,又使用平朔,所以傣历初一与汉历初一往往并不重合,常有一天之差。例如,农历的初一在傣历中则有时是晦日,有时是初二。 傣历中也有七日一周的纪日制度,周一相当于公历的星期日,周七相当于公历的星期六。
白族“娃娃节”,又称“村巷街”。每年正月初五落日时在云南剑川县甸尾街村里巷进行。集市买卖均由儿童进行。 剑川坝子南端的甸尾街,坐在海尾河边的天马山头,街不长,全长不到半里。旧时,主要街市在“义学”门口一带,解放后,搬到了天马山东麓滇藏公路旁边。全村纵横巷道有七八条之多,50年代前的正月初五,“娃娃街”都在小巷进行,正街游人较少。后来随着社会演进,才慢慢改在正街进行。 为了让小孩们在“娃娃街”上得到心爱的玩具,大人们在十天半月以前就为孩子们制作了木质彩花古军器:大刀、宝剑、长矛、弓箭,木制滚轮仿水碓,上下翻跳的“孙猴子”,手摇拨浪鼓,口吹鸟鸣哨,纸糊的各种历史人物的假面具,以及上法制成的“落地响”炮仗等等。这天午后,就将这些玩具摆在村巷两边的地摊上,招徕着来自周围十里八乡穿戴一新、欢欣雀跃的白族小顾客们。解放后,又增添了用“现代化”方法制成的、从大中城市运来的各种精美玩具。 据说,有的时候,剑川甸尾街叫“马羁邑”,是个歌舞兼交易的夜市,男女老幼,聚集村巷,对唱踏歌,通宵达旦,也是教练小孩学会歌舞百-做生意的场所。 又传说,这个夜市是个“阴阳街”,每到正月初五这天晚上,去世了的祖先们从地狱里被放出来,到夜市上会亲人,认子孙。有些死于战乱、没有后裔的“无主孤魂”(被叫做“小人子”),没人供奉施舍,就到处寻事生非,欺骗、吓唬小孩子,所以娃娃们就戴上假面具,挥舞着各种兵器去战恶鬼。否则,小孩被捉、哄走就会没命。于是,到这天夜市,孩子们为了抵御恶鬼,打败“小人子”,必须要弄到面具和兵器,自己身上没带钱的,就设法偷盗窃取。 也仅只在这个夜市里,偷着玩具、窃到东西的娃娃,还被认为是聪明乖巧的精明人,连家人也夸说会偷的孩子有本事、能治鬼;而那些被偷了东西的人,也同样十分得意,认为自己制作的东西能被小顾客看中、羡慕,从此会生意兴隆、财源茂盛。(除了“娃娃节”,平时是不允许娃娃偷窃的。) 后来,这个夜市被明朝皇帝禁止了,说是“有伤风化”,必须以日中为市。但历史习惯难以改变,甸尾街仍在日落傍晚举行“娃娃节”,年年依旧,一直沿袭到如今。
早期的蒙古族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新中国成立后,蒙古人的民风民俗与汉满等族逐渐接近。 蒙古族人非常讲究礼仪,“是百灵就要唱出最美的歌调,是文明人就要讲究礼貌”,这两句有名的谚语,生动反映了蒙古族讲究礼貌和崇尚礼仪的优良传统和民族风尚。 蒙古族的礼仪最重要的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请安。 献哈达 这是蒙古族世代相传的礼俗。哈达,是藏语音译,意思是一种“礼巾”。哈达的质地多分丝绸、绢纱、棉布等,颜色有白、蔚蓝、浅黄,其中白色是最常见也是最高贵的颜色。敬献哈达多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节使用,表示敬意和祝贺。献哈达的姿势很有讲究。旧时给王公或佛像敬献哈达,必须用三尺长的质地最好的白绸子,要双腿跪下,用张开的两手高高捧着,举过头顶;对尊者和长辈献哈达,身体要略向前倾,两手捧着哈达举过头顶,放到接受者的座前或足下;对平辈,只要将哈达送到对方手中或腕上就可以了;而对小辈或下属,则将哈达系在他们的颈上。接受哈达的人,通常动作姿态要同献哈达的人一样,并表示谢意。 递鼻烟壶 也是蒙古族的古老习俗,同时是日常交往中晟普遍的相见之礼。鼻烟壶有一立方寸大小,形状不一,常见的有扁圆形、椭圆形、圆筒形等,壶身一般绘有彩图。壶料用杏树根、冬青根、玻璃、陶瓷、玛瑙、玉石、翡翠等制作。壶内装有带香料的烟粉或药末,嗅一下可以提神。到蒙古族家庭中做客,好客的主人就会拿出鼻烟壶,敬给客人嗅一嗅,或者客人从瓶中倒出一点儿粉末用手捻搓后用鼻吸入,在日常交往中,这种礼仪表示敬意和友好。 装烟 到蒙古族人家做客,主客还有相互装烟的礼俗。一般是客人先取出烟袋对主人说“请吸烟”,主人边答应边用客人的烟袋装自己荷包中的烟,点好火后,递给客人。客人接受后,电同样取出主人的烟袋,装自己的烟,点火后递给主人。装烟有上下、长幼、先后之分,一般先给尊者、长者、先来者。 请安 也就是问好。蒙古族同辈相见要相互问好,否则为失礼。遇到长辈,晚辈要首先请安,如骑在马上要先下马,坐在车上要先下车,以示尊敬。男子请安,单屈右膝,女子则屈双膝。 蒙古族的敬茶和敬酒也很有特色。客人来了,主人必须沏茶,再有客人来,壶中的茶即使是新沏的,也必须倒掉重沏。蒙族人倒茶还讲究倒满茶,以显示主人的热情实惠。敬酒的场面更是热情奔放,如果客人表现得比较客气,主人就会用诗一般的语言歌唱劝酒,一曲比一曲热烈,直到客人把桌上的酒全部喝光,主人才会心情舒畅地与客人握手道别。
蒙古族人新婚嫁娶礼仪最为热烈浓重。从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来看,蒙古人经历了原始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等发展阶段。到13世纪,蒙古族人的婚姻已有一套民间认可的规章程序,如相亲、求婚、许婚、下聘婚、许婚宴、迎亲、送嫁、拜见翁姑礼仪等都已具雏形。清代以来,蒙古族人的婚姻礼仪更加丰富了。 在男婚女嫁时,蒙古族往往以牲畜为聘礼。蒙古族习俗崇尚奇数,也崇尚白色。聘礼一般为三匹白马、三只白羊、三匹白骆驼,或九匹白马、九只白羊、九匹白骆驼。三、九都是奇数,在蒙古族人的观念里,这是广阔、幸福、长寿的意思。 羊在蒙古族婚礼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男方到女方家迎亲,女方必先闭门不开,男方以羊碰门,叫“碰门羊”。在宴会上有吃“羊颈喉”的习俗。女方设的第二道宴也与羊有关,即羊拐骨,把羊拐骨放在公平桌上,由新郎、新娘争夺。由于女方的偏袒,新郎总是得不到羊拐骨。这时女方连续唱起讴歌女性的歌,最后才把羊拐骨交给新郎,这是成婚的重要标志。在女方举行的婚宴上还有放“特格西”的习俗,就是把煮熟的羊腿放在桌子中央,新郎新娘争夺,如果谁能得到这块带肉的骨头,谁就平安健康。在男方迎娶新娘的婚礼上,羊头也是一种吉祥物,敬献羊头是最大的敬意。 蒙古族的婚礼上还有拜火祭灶的习俗,有的地区还有求箭礼的习俗,即新郎接亲时,向岳父求箭,岳父先赠以红丝绸,再取无簇之箭授婿,授时要讲述此箭能够降伏邪魔,建功立业。等到临走时,新郎必以此箭在车前向后方射之,然后起行,有驱魔求吉之意。 比起蒙古族别具风格的婚礼,蒙古族的婚礼歌更是异彩纷呈,大体上说,婚礼歌分为三个类型:婚礼宴歌、婚礼娱乐歌和婚礼仪式歌。 随着蒙古族与其他民族杂居,蒙古、满、汉民族通婚现象普遍,婚俗也变得大同小异。
维吾尔族有许多禁忌,这些禁忌伴随着他们信仰的宗教及长期的生活习惯而沿袭下来。民居平面布局中,在客厅西墙正中布置一个大壁龛,两侧为小壁龛,大壁龛里存放衣物、被褥等,两侧小壁龛则放置瓷器、铜具、花束等作为墙面装饰之用,但不挂人像。 维吾尔族住宅的主人口或宅门以及卫生间的朝向都不能向西。睡觉的时候,禁忌头朝东脚朝西,或四肢平伸直仰。这些禁朝西的习俗除了因伊斯兰教的圣地在西边的影响外,还因维吾尔等民族还没有信仰伊斯兰教之前就有了禁朝西的习俗。当时的人们崇拜太阳(太阳神),太阳落山的西面为太阳神神圣的住所,因此形成了禁朝西的习俗。由于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在装饰图案和纹样上禁止使用人像,因此美术和建筑装饰多为植物花卉和几何纹样,不要人物和动物,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形式。 在民居、寺院或陵墓等建筑的墙壁、天棚、房檐和外廊顶棚,都绘有色彩明朗鲜艳的花草树木、几何图形及阿拉伯经文、美术字装饰等。这种特殊的装饰选择和伊斯兰教不崇拜偶像的教义有关。伊斯兰教极其重视洗浴,十分讲究庭院和室内的整洁,特别是注意用水的洁净,不许在井中洗手、洗脸、饮牲畜;水井一律加盖,汲水工具一定要洁净。 在维吾尔族人的居住环境中,“家必有园、园必有果”,所以在挑选地皮、看风水时,一般挑选有肥沃的土地和村周围有水源的地方来建房。因为维吾尔族人主要以农业为主,所以挑选土壤肥沃的地方有利于种植各种果树、蔬菜等。 维吾尔人挖地基垒墙之前要放血(即屠宰牲畜),不论牲畜的大小。有条件的宰大牲畜,没条件的宰小牲畜,如鸡、羊等。但放血的时间各地有所不同,有些地方在挖掘地基时,有些地方在上梁之前,有些地方则习惯建完新房准备搬迁时放血。另外维吾尔族准备搬迁之前有燃油的习惯,这主要起驱邪的作用(这种习俗起源于维吾尔族人以前信仰萨满教)。维吾尔族人在房屋封顶上梁时,请一些年轻力壮的邻居或亲戚帮忙上梁。上梁前做饭请客,并且请德高望重的老者或毛拉念经、祝福。现在城市居民中这样的习俗已渐渐失传。
锡伯族有良好的传统习惯,即选地盖房前先种植树木,因此,凡是人们居住的地方都是树木成林,使人心旷神怡。民间有句谚语说:“来人前找坎口,盖房前先栽树。”在民间,评价一个农夫的勤懒,往往以种树的多少作为标准。 锡伯族以西为贵,故西屋由长辈住,一般客人和家人不能在西炕坐卧,因为西屋的墙立佛龛供佛。父母在世,儿子们不能白行分家,父母有义务亲手给每个儿子操办盖房,等儿子成家后分一些生产与生活资料,让其另立门户。 锡伯族的米肠子用料有羊肥肠,大米750克,羊肝或羊心1个,羊肚油150克,洋葱200克,精盐、孜然粉、胡椒粉等适量。制作方法:先将羊大肠反复冲洗干净,油面在里,光面在外,把一头扎紧待用;再将羊肉、羊肝(或心)、羊油切成碎丁,加入胡椒粉、孜然粉、盐水,同淘好的大米搅拌均匀后灌入羊大肠,灌满后用线将口子扎紧。 为了便于灌制和烹煮,往往将羊大肠截成若干段儿。将灌好的羊肠放入凉水中煮,当大米煮到五成熟时,用细铁丝或粗针在肠壁上扎若干个小孔以防肠壁胀破。煮熟后将肠子切成长约6厘米的小截儿即可食用。 米肠子的味道,常随天山南北各地区人们的喜好不同而有所不同。和田人灌米肠时,往往用抓饭的作料烹制带有抓饭味的米肠子。食用时,若是在家招待客人,则把面肺子、米肠子切成片状或块状,置于客人面前便于用手或筷子拣食。若是在街头出售的,则视买主的需要切成大块,按斤两论价,成交后顾客如当时就吃,卖主会把米肠子切碎放在小盘子里,另加一块儿羊肚,以示对客人光顾的谢意和对就地而食者的优惠。
哈萨克族是以畜牧业经济为主的民族,其服饰带有明显的牧区草原特色。其服饰的实用功能适应了哈萨克牧区的自然环境。 皮衣和布衣。哈萨克族的衣服主要有皮衣和布衣。皮衣主要在冬、春季穿用,布衣主要在夏、秋季穿用。皮衣大多是将发酵剂涂于羊皮上使其成为熟皮,染色后做成皮大衣、皮坎肩、皮裤子等,边上用黑布做成条纹,以为装饰。富有家庭还用羊羔皮、狼皮、狐狸皮、马驹皮等缝制布面、绒面大衣,即“依什克”,不带布面的叫“托恩”。还有一种用骆驼毛和羊毛制作的大衣叫“库普”。哈萨克男子冬天还穿一种厚布及条绒面里、内夹一层羊毛、驼毛,被称为“库朴”的宽大衣,雨天也是很好的雨衣。哈萨克族传统布衣为长马甲,是以平绒、丝绒、条绒为面料的无袖无领夏装。它比短马甲肥大,腰部以下渐渐加宽,长度及膝盖。18世纪至19世纪较流行,时下也有部分人着装。男式马甲贴花边,不绣花;女式马甲对开前襟上绣花,贴花边。 头巾。哈萨克族妇女的头巾花样繁多,色彩鲜艳。有“谢列克”花头巾,“克依米谢克”头巾,“齐拉吾什”头巾。“谢列克”头巾(一般用红绸子做的),婚后头一年戴,而克依米谢克头巾,是结婚一年后所披戴的一种套头巾,用绣花白布做的类似盖头巾,大而宽,遮住头肩和腰部,直达臀部以下,戴上后仅露出面颊、眼睛、鼻子和嘴。“齐拉吾什”是戴上“克依米谢克”之后要配披的一种披在肩上的大套头巾。年轻或中年妇女戴的克依齐拉吾什克头巾比较鲜艳,并绣有美丽的图案和花朵。所戴的“米谢”一般做工精细,绣有花朵或图案。哈萨克老年妇女所戴的克依米谢克和齐拉吾什色彩要暗淡一些。家里有人去世后一年内不能戴色彩鲜艳的克依米谢克和齐拉吾什套头巾,而要戴专门的头巾。 婴儿衬衣。哈萨克人专为婴儿缝制的较宽大的依提杰衣迭衬衣,系用白色绸缎或柔软的白棉布缝制。它将长方形布料一折为二,在折合处中间剪一个“t”形口子作领口,不缝针不钉扣子;再将布料剪成倒“凸”字形,手工缝合袖筒接合处和两肋部位接合处,穿时将有针脚的一面朝外。背心上缀满银色纽扣或银元。婴儿在满40日前都穿此衣。女儿服由女儿的干妈缝制。 现在农村和城镇中的哈萨克人,男子大都穿西装、制服,妇女摘下披巾,换戴彩色头巾,穿西式外衣或花裙及金丝绒的袷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