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龙,苗语称“支央”,是各地苗族为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而定期举行的祭祀活动,时间多在农历二月初二。是时,由一家主祭(按苗族习惯,全寨轮流由一两家负责酒菜,费用大家平摊),负责祭龙所需的有一头小猪和三五只鸡。每户派一代表参加,通常是男性家长。祭龙期间停止劳动三天,以免挖坏龙门或龙头,给全寨农业生产带来灾难。祭完龙后,大家分吃祭品,仪式即告结束。 苗族除了祭龙以外,还有招龙仪式,主要盛行于黔东南一带。其过程是: 准备水牛一头、羊一只、鹅一只、白公鸡一只和芦笙、锣鼓、鞭炮、香纸等。待巫师向全村人宣布要爬行的山峰和行走路线,便把爬山人分成若干组(凡十四岁以上的男性都参加),各自带着芦笙、锣鼓、鞭炮和各种祭礼,向其所分山峰进发。攀爬主峰的由鼓主(吃牯脏时选的)和巫师率领,牵引水牛、羊、鹅和白公鸡(用以祭山神戛袷),此外还有酒、糯米饭和芦笙、锣鼓等物,要求辰日晚上到达主峰。 在峰顶上,大家席地而坐。至凌晨时,便开始摆供物,牵牛面朝东方,牛背上挂六色绸缎,小三角旗六至八面,牛颈上挂一串响铃。一切安排就绪,巫师念《招龙词》,随去的人击鼓吹笙、燃放鞭炮,其他山峰的人闻声,也一齐响应。巫师念罢,手抓一把白米,向东南西北各方抛撒。 之后,巫师从山峰上牵一棉线,同时念《招龙词》三遍,击鼓敲锣三响,便牵引象征龙神的水牛、羊和鹅下山。此时,各个山峰的人也都从山上抓一把土带回村边的祭龙坪。在祭龙坪上,各家各户以酒淋牛头和牛鼻,以之绕祭龙坪一周,然后把牛牵到鼓主家门前,由鼓主家人来接受巫师祝词,并喝所敬之牛角酒。 待把牛牵回祭龙坪时,各家主妇以自织的新布一匹铺于祭龙坪上,并隔一尺撒一把米。巫师边念《祭龙词》,边牵牛踏各家所铺新布,念完后,向众高呼:“龙到家家来,脚踩家家布,家家都发财,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是不是这样?”众人齐声答:“是这样!”又问:“龙走到各家,龙进到各户,到了没有?”又齐答:“到啦!”牛牵走后,各家主妇小心翼翼地收拾所铺新布和布上的米,拿回家去放在箱子里,等三至十三天后,才拿来煮吃。这样合家便得到龙的护佑,健康长寿。
分类 : 杏鑫注册代理 › 2693个相关结果 17次浏览
舞狮队也是贵州民间的一种临时性的民间组织。舞狮多在春节期间(正月初二开始至十五日夜)进行,也有在重大喜庆活动中舞狮以示祝贺。道真县很多乡镇至今仍有舞狮活动传承。舞狮队一般由“孙猴”、“和尚”、舞狮人和乐师组成,成员十人左右。 舞狮队出行前,要将狮子头及孙猴、和尚面具供在神龛前的大桌上,燃烛焚香,烧钱化纸,祈求平安。然后在锣鼓声中,孙猴拿着绣球,舞狮者面对家中神龛叩拜、参香,舞着出行。白天,舞狮队挨家挨户参香。举牌灯(上写舞狮队成员名单)的人走在最前面,指引队伍参香。孙猴或和尚手挽绣球,甩来甩去地逗着狮子前进,狮子时而打滚,时而站立起来作抢绣球状。至主人家大门口时,孙猴一个筋斗翻进大门,将狮子逗进屋。孙猴牵着狮子的胡须,向主人家神龛三叩首,并向主人家表示祝福。主人家给些喜钱后,燃放鞭炮欢送狮子。一些人家会给舞狮队设置难题,如在院子里用木柴摆成“金玉满堂”四个大字,让舞狮队用四句诗来拆字(如拆为:“人王面前一对瓜,一颗明珠照王家,二十三天下大雨,和尚口内吐泥巴”)。 舞狮队经常受请为一些人家开财门。舞狮队到了主人家紧闭的大门前,先“对财门”,即主人与舞狮队分别在里外对答。舞狮队的绝活是“玩高台”,即表演高台舞狮。主人家准备五张或七张、九张(最多不超过十二张)桌子。将桌子重叠成高台,扮演孙猴者先在地上完成一些滑稽动作后,爬上高台(分“逆上”、“顺上”两种,即身体倒立着上和背靠桌脚而上)。至顶端后,以一条高凳为道具,完成若干惊险动作,如雏鹰展翅、鲤鱼晒肚、蜘蛛吊线、倒上梭罗、仙猴摘桃、滚龙抱柱、冲天倒立、老蛇钻孔、踩斗等。
苗族的“鼓社”(苗语称“江略”)是由若干个具有共同父系血缘关系的家族组成的居住于一个大寨或相邻村落的人们的集团。一个鼓社其实就是一个父系大氏族。这种组织盛行于黔东南苗族地区,在近、现代苗族社会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鼓社的构成,小的十几户或百来户,大的几百户乃至上千户,一个社立一个鼓敬祖。一个大宗族有许多支,因而出现许多兄弟鼓社(苗语称为“打江略”)。这种分支鼓社,多以村寨为单位,村内只设鼓头一人。祭祖时间(同时也是换届时间)为三年或五年、七年。 而大鼓社往往根据鼓社规模设鼓头五人或七人、九人,每十三年举行一次大型祭鼓(祖)节,亦即鼓头的换届选举大会。 大鼓社内设有作为一社之长的鼓头、主持祭鼓仪式的歌头(礼歌师)、召集鼓社会议并安排座次的桌头、负责对外联络并接待客人的礼头、主管祭祀中杀牛仪式的武头、主管农事安排的活路头、主管安全保卫或战时担负军事指挥的护头、专管行政命令下达的护尉、主管鼓社花费的粮头,这些头领合称“鼓社九鼓头”。 鼓社由十三年一届的“鼓社节”大会选举产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选举出来的大鼓头(一社之长),都要经过全宗族的成员大会讨论通过。其余鼓头,可由群众推选,也可由大鼓头提名、群众讨论通过。在紧急情况下,可由少数几位鼓头决定和处理社内事务。鼓社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体社员大会,即十三年一届的鼓社节,届时男女老幼都要参加。 鼓社具有组织家族复仇和军事行动的职能。当因人命案、强奸案及争土地、山林、基地等与外族发生冲突时,鼓社成员要进行复仇。而历代发生在苗族地区的农民起义,都是在鼓社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如清代成同年间著名的张秀眉起义,就是在掌梅里以鼓社杀牛祭祖的形式号召起来的。 近代以来,黔东南地区仍盛行鼓社组织,并如期举行祭鼓大典。贵州其他地区的苗族也有鼓社遗迹。
布依族旧时正月十二日和七月十四、十五日被认为是鬼日。这期间野鬼到处游荡,若有人在这期间出行,易遭鬼纠缠致病,故此三日多为出行忌日。万一有人非在此三日出门不可,必须请布摩用茅草扎一草人,随身携带,方可免灾。 家有孕妇,其丈夫不得参加狩猎、捕鱼,更不得参加征战,否则母腹中的婴儿易受惊吓而流产,特别是丈夫在战场上杀了人,那么死者阴灵就会报复腹中婴儿。 遇有在家里举行退仙、赶鬼、驱邪等巫术仪式的,外人不得入内。祭祀山神、河神、水神等神时,在通往祭场的各路口上均须插上巴赫(禁忌符号,通常为一根三尺麻秆,上系八根稻草打成的草结),以示外人不得从此经过,以免祭祀受到打扰。 扫寨是布依族的重大巫术活动。举行时,除了不准外人人寨外,本寨人也只能出不能进,要进,须在扫寨仪式结束后。凡作恶多端的恶鬼被布摩作法封闭入洞之后,此洞常人不得人内,否则,将被恶鬼缠身,灾病降临其体。 祭祀时,忌以小米和牛肉供祖神。 家中有人出远门或赶集做生意,大门槛忌人蹲坐或站立。客人进家,不得背对神龛坐下,否则,被视为对主家祖神不敬,主人会不高兴。 忌在怪异石礅、特大树木、巨藤、水井、庙宇等附近大小便、吐痰、说下流话。 亲人阔别时忌哭泣道别,否则,离去之人将不安全。 忌用“抛弃”之语吓唬小孩,否则,小孩的十二神母会生气而把小孩的灵魂带走。
赶鬼又称“撵鬼”,侗族和布依族均行此巫术,但举行过程却截然不同。 侗族是在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农历)日晚上。天傍黑,家家户户关门闭户,聚集于鼓楼里。鼓楼坪上有一用方桌搭成的高台,法师身披法衣,站在高台上摇动师刀作法,刀上的环圈当当作响。当法师口中念念有词,脚下步罡踏斗,做各种动作时,台下围着的许多青壮年,手执火把、兵器和驱鬼用的朱砂,也随法师的走向旋转,还不停地呼喊:“呜、呜——”最后主祭法师在台上高喊:“jix sax binl!”(侗语,意思是赶撒宾鬼)于是有一群扮演各种魔鬼的人,张牙舞爪,狂奔乱跳,披头散发地冲进来,顿时场上一片混乱,沙石飞撒,棍棒挥舞,刀光剑影乱晃动,锣声、鼓声和爆竹声也在人魔混战中乱响助威。 闹腾一番之后,“魔鬼”逃出法场,向野外奔去。法师指挥人们随后尾追,追到河边,扮演魔鬼的人把饰服脱下,放火烧掉,赶鬼仪式结束。 布依族赶鬼是与医疗结合在一起的,即巫师到病人家,先将一对铧头烧红,赤脚将烧红的铧头当鞋穿了一下,即到病人面前挥拳蹦跳赶鬼,只几分钟,便满头大汗,然后将带来的草药煎好送给病人喝。 也有的巫师是用秤砣赶鬼,即巫师在病人床前上方横一秤杆,杆下悬一秤砣,巫师坐于其下向病人咒鬼,直至秤砣自然摆动,然后入药或咒一碗清水给病人喝。
扫寨又称“送瘟神”或“撵邪”,是贵州各民族都举行的一项大型巫术活动,只是举行的时间,各民族不一致。 苗族是在每年的正月初四举行。是时,寨里每家出一个男劳力,集中起来,到山上去捉一只画眉鸟。捉到之后,回来每家拿一点肉、粑粑到寨边去一起用锅炒好,先掐一点喂画眉鸟,口中念念有词,然后放其飞走,表示画眉鸟已把全寨的疾病、瘟疫都带走了。之后,凡参加仪式的人每人分一团油粑粑吃,高高兴兴地回家。 布依族是在每年的二月间,方法是:在寨子口的两边各插一根龙竹,两竹顶上横系一根稻草绳,挂上一把木刀。是时,布摩身穿法衣,头戴八卦帽,手执大刀,在前面开路,后面跟着一帮锣鼓手,其中有两人抬着纸扎的轿子或龙船,敲锣打鼓到每家驱鬼。到哪一家,其家人都置一碗米、一块腊肉供于门边,等布摩带领众人进屋念动符言咒语,用大刀东指西划,喷几口净水,然后在卧房及大门上贴上符签,再用两扇木卦从空中抛下.两卦俯地为阴卦,表示邪恶驱尽;一俯一仰为顺卦,表示主家顺利,六畜兴旺;两扇皆仰为阳卦,主家有不祥之兆。这时布摩要反复念咒,反复抛卦,直至得阴卦或顺卦为止。临出门时,布摩率领的扫寨队把门边的米、肉倒在竹箩内抬走。大约到下午时间,每户出一人,同到河边会餐,仪式即告结束。 侗族是在夏秋之交,因这时气候炎热多变,容易发生瘟疫疾病,便组织扫寨,仪式与布依族略同。
龙。在历史上曾为中国古代某部族的图腾,先人们认为它司掌兴云布雨之职,后被所有农业民族视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神。特别是在贵州,各民族除了为求雨而祭龙以外,还把龙与山势地脉联系起来,认为地有龙住,村寨或家庭便人畜兴旺。为使龙长居其地,苗族有招龙仪式,侗族有请阴阳先生敬奉地脉龙神活动,布依族有请龙仪式,等等。 枫木。苗族信仰的图腾神,苗语称“道姆”、“道莽”,意为人类的老外婆、娘家。苗族村边寨旁,多栽枫树,以作守护,不许砍伐。苗人每迁新处,先栽枫树以卜,活者,居住;否则,他迁。黔东南一带苗族制造房屋中柱或祭祖用鼓,均以枫木为材料。杀牛祭祖时,用以撬牛头的木棒,更是非枫木不可。 妹榜妹留。又称“蝴蝶妈妈”,黔东南苗族神话和宗教信仰中的图腾神。苗族起源神话《枫木歌》中,说蝴蝶妈妈从枫木树心里生出来后,和水泡交配产下十二个蛋,从十二个蛋里孵化出姜炎(亦称“姜央”)兄妹和雷、龙、虎、象、蛇以及各种善神恶鬼,所以她是人、神、兽的共同始祖。苗族人看见蝴蝶飞进屋里,便认为是祖宗来寻食,要杀鸭祭供。在苗族祭祖活动中,妹榜妹留被尊为最高祖神。 龟婆。黔东南侗族神话史诗中的图腾神。侗族《人类的来源》中说,她在山岭孵了四个蛋,三个寡(坏)蛋扔掉了,剩下个好蛋生松恩;龟婆在溪旁又孵四个蛋,三个寡蛋扔掉了,剩下个好蛋生出松桑。松恩是男子,松桑是姑娘。两个结合又生了雷、虎、熊、龙、蛇、猫、狐、猪、鸡、鸭和人类的再生始祖——姜良和姜美。 鱼。布依族传说中的图腾神。布依族宗教经典《招魂经》中说:古时候,布依族首领翁与鱼女相恋成婚,生有一子。母亲对孩子说,我一生有一忌,就是不允许捞鱼吃。然而儿子特好奇,偏偏捞鱼食之,其母大为恼怒,自个儿跳回了江中,儿子成了孤儿。古时候,布依族有忌食鱼的习俗,现在布依族逢年过节,也仍有用面捏成花鱼,放在神龛上祭奠的习俗。 蛇。是布依族、侗族共有的图腾。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闽,东南越,蛇种。”这里的“蛇种”就是指百越民族信仰的图腾。而布依族、侗族均来自百越,所以信仰中都以蛇为图腾。其中布依族因蛇龙相近,在信仰中把蛇龙混为一体,即蛇是龙,龙亦是蛇。侗族虽然也有龙蛇相混的现象,但侗族敬蛇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侗族人忌吃蛇,遇干旱和虫灾之年,人们以村寨为单位用藤条编织成一条大花蛇,由许多人扛着漫游田峒,俗称“舞草龙”。祭萨岁时,侗家人要穿古装蛇皮衣,跳蛇行舞。
彝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年节、火把节、赛马节和采茶节等。 年节。时间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彝族以十月为岁首,故以其作为年节。届时,要打扫房屋,在神龛上插两小枝黄松枝,在堂屋内地面铺上新鲜的松叶,燃放鞭炮迎接祖先回家过年。每餐前都要用酒肉供奉祖先,第三天送祖。其间,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或拜亲访友,或游乐饮宴,并举行荡秋千、赛马、摔跤、荡磨磨秋和篮球比赛等活动。 火把节。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节日的白天,人们杀猪宰羊祭祀祖先。节日夜晚,男女老少都手执火把,游行于村寨和田间。 赛马节。时间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现今贵州彝族的赛马节,一是在织金县大方寨乡的桧地村举行,一是在威宁县百草坪举行,其中以威宁百草坪彝族赛马节为最隆重,规模也较大。赛马节这天,四方群众都拥向百草坪观看比赛,赛马有时多达三四千匹,由大会组织者组织彝族男女骑手们分别竞技,并对优胜者进行奖励。 彝族赛马,已有悠久的历史,彝文献就记载有古代彝族的赛马活动。其中有这样的描述:骑士们到来,跨上这骏马,跑在广场上,威势如破竹,行动如飞仙。像云里的奔月,如天上流星,戴斗笠的汉,着披毡的彝,云集着跑马,大家都夸奖,彝给汉增荣,汉给彝助威。生动地描述了古代彝族的赛马场面。 采茶节。是黔西彝族的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村寨里的青年男女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特别是未婚女青年更是精心梳妆打扮。然后姑娘们手提菜篮,三五成群地上茶山采茶。采茶时姑娘们边采边唱,青年小伙子们也来到茶山与姑娘们对唱,借歌为媒,相互倾诉爱慕之情。
仡佬族在清代以前,进餐不用桌凳,蹲地就食。水西地区仡佬族食不用筷,以长柄木勺(俗称“马匙”)舀菜盛饭吃。在堂屋就餐,就座方位一般是老人及宾客坐上位(面向大门),其他同辈坐下位(背向堂屋),小辈坐两侧。除媳妇外,男女均可同桌用餐。 道真、正安仡佬族在年节、婚丧举办筵席时,分段依序摆席,先摆茶席,每人清茶(或汤圆、甜酒等)一碗,桌上摆出食糖、饼干、葵花子、花生、板栗、核桃、包谷花、炒黄豆等食物以佐茶。继而撤去茶,摆上香肠、卤肉、盐蛋、咸菜等盘及各种凉拌菜和酒一壶,以次序菜佐酒,称“酒席”。最后撤去酒席摆正席,有酥肉、粉丝、豆腐等各种素荤菜和扣肉两碗,以佐饭食。摆一道席称为“一台”,每道席吃了撤去称“么台”,一次筵席共吃三道席,俗称此席式为“三么台”。 仡佬族三月三祭山神。普定窝子乡仡佬族,每年由六户人家当值,负责挨户凑钱备办祭物。 三月初三前夕,由一人推空磨三转表示惊动山神后,于寨内各巷道喊:“去做客的快回来,我们要祭山神罗!”并依八寨地、石板寨、窝子、柯拖、新寨等地名顺序,呼请山神明日来享祭。 初三清晨,轮值人员或挑水,或提鸡,或拉猪上山宰洗,或于寨内大声招呼:“妇女们不要出门,我们要上山祭山了!”男子们纷纷会集于寨旁山神坡的神树前,生火安锅,用盐、花椒叶煮水当茶,用桦树枝扎约八寸高的小屋一座放在神树脚,取砧板、马匙、尖刀、牛角杯和十个碗放在小屋前的石板上。 鬼师点燃香、烛、纸请五位山神入坐,轮值人将猪、鸡、茶、酒、饭等一并陈列供祭。寨老对树跪着,鬼师站着念词祈山神护佑全寨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祭毕,众人就地共同食祭物。下午再祭一次,全体跪送山神后,本届轮值者将鸡腿交给下届轮值者。 除关岭、晴隆等少数地区的仡佬族外,普遍过三月三祭山神,只是形式、礼仪上略有不同。祭山神都是男子参加,大都为全寨活动。
哈尼族普遍实行父权制小家庭,世系按父系计算,只有男子才被认为是能够延续父系的人。按照过去的传统观念,不重视生育女孩,而把生育男孩作为头等大事。无男嗣的家庭被认为是“无根根”的大不幸家庭,只会生育女孩的妇女备受家庭和社会的歧视、责难而终身忧愁,生下男孩的妇女就会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尊敬、关怀。解放后,随着国家不断进行男女平等的宣传、教育,情况逐步有所好转。 滇南红河一带的哈尼族中盛行一种敬重舅权的“认舅舅”风俗,在民间流传着“舅舅不大,外甥不长”和“天上算太阳最高,地上数舅舅最大”的民谣。当地哈尼族家里生下孩子以后,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也不管长到几个月,都要履行一次“认舅舅”的礼俗,哈尼族语称“阿威沙”。其过程是: 早晨起来,当温暖的阳光刚刚照在门前时,家里老人就让要去“认舅舅”的孩子穿戴一新,小脸儿洗得净白;孩子的脑门中心点上一指锅烟子,帽子上系着一辫大蒜和一支红泡刺,以示避邪。随即,年轻的母亲就用一床绣织着美丽的花鸟鱼草图案的花背裳背起孩子,肩挎着里面装有三五斤炒香了的黄豆、两个熟鸡蛋和糯米饭的蓝布包,手持一把白阳伞,拿着一把锯镰,跚跚离家上路。 途中遇上迎面来的人,不论男女、不分民族,母亲都要满面笑容地抓一把香喷喷的炒黄豆递给路人吃。路人须接受这把炒黄豆,并说上一两句祝福的话才好。母亲背着婴儿经过小溪或小河时,要找一块扁平圆滑的小石予扔过去,看清石子落下的地方,过溪河后把原先扔过来的石子找回来,放在一个稳妥的地方。然后坐下来体息,吃糯米饭和鸡蛋,并将鸡蛋壳放在桥头边上,表示与桥共享其美。这时,若有路人相逢,也一定要邀他同吃。到了舅舅家,孩子被外公、外婆、舅母一一抱过,百般疼爱,胜于亲子。按照传统规矩,舅舅还特意给外甥一只乌骨小麻母鸡和一个小巧别致的水罐,作为特殊的赠礼。在舅舅家住上三五日后即返回。 当地哈尼族认为,孩子是由母亲生育的,而母亲却来自舅舅家,没有舅舅家的血统就没有生身的母亲,没有母亲就没有孩子。孩子虽然要在父亲家中生长,但必须通过“认舅舅”的礼俗来确认和铭记生身母亲的血缘祖根。敬重舅权实际是尊崇女性,是哈尼族父权制小家庭中遗存着的母系制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