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8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提起松桃,大脑中立即跳出“男子如松,女子如桃”这句对“松桃”地名的解读。便会想起陈毅元帅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傲岸、坚贞与担当;同时也有了唐代诗人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的诗意的惆怅。 松桃是一个苗族聚居地,自古以来,战乱不断。长年的征战为苗族人的性格中注入了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血性。大凡一个地方,总有一些标志性的人物成为这个地方的象征。清代有官至侯爷的杨芳,抗战时期有国军上将罗启疆,以及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的欧百川等,当下则有入伍参军勇夺世界军事五项赛团 体冠军、个人单项冠军和个人五项全能冠军的松桃农家女王堂林……他们构成了松桃人的勇于担当、敢于拼搏、不甘平庸的性格。 在松桃县城的中心地带,有一条小街叫“杨芳路”———这是松桃首条以历史人物命名的街道。“杨芳(1770—1846),松桃人。自幼家道贫寒,好读书,苦练武,迫于生计,投身行伍。历清干、嘉、道三朝。曾受封太子太傅,一等果勇侯。”杨芳的一座高约5米的铜像便坐落在这条小街的广场上———对于成功者的崇敬也许是世人共有的情愫,但松桃人对杨芳敬仰和推崇的原因,其实并不 在于他官至侯爷,而在于他出生贫寒,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最终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松桃人对勇于拼搏的人总是心怀敬意,并乐于传颂。从松桃普觉入伍的农家女王堂林,不断挑战自身极限,连续3次出国参加世界军事五项赛夺得团体冠军、个人单项冠军和个人五项全能冠军———她成了松桃儿女津津乐道的传奇。松桃人就是这样:敢于担当,勇于拼搏,不甘平庸!———这就是“松”。 说到“桃”,最先的印象定是“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的烂漫与热烈,松桃女子多半热情奔放,如绽放的桃花,似醉心的胭脂……即使到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之时,惆怅萦怀,忧伤满眼,那也是满腔炽烈情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同样给人无限的美感。 “男子如松,女子如桃”,其实说就是松桃的男人有“刚劲如松”个性,女子有“温婉如桃”的美丽。 要感受松桃“男子如松”,一定要选晚上。劳累了一天的松桃男子,每到傍晚便开始呼朋引伴,找一个临水的卖夜宵的小摊坐下,以酒会友。对于松桃男人来说,酒能考验朋友是否真心,酒能解开彼此心上的疙瘩,酒更能驱散心头的迷雾,让一切苦闷、疲劳都成为“过往云烟”。几杯酒下肚,语言就热乎起来,平时碍于情面不便说的话,此刻也能“打开天窗说亮话”。酒让他们放松,亦让他们放纵———洒脱的、轻狂的、深情的———都被酒渐渐催生出来,然后迅速升华:“干了!”不论在任何地方,只要端起酒杯就不论同桌端杯的人是否干杯而自己却一口干到底的男子,那种不羁、豪放和对酒桌上小伎俩、小阴谋不屑一顾的气势,就是松桃男子根深蒂固的秉性。 要见识松桃“女子如桃”,以节日为佳。每逢节日,苗族女子们浑身佩戴闪亮的银饰,从你的身旁飘然而过,留下清脆的银饰撞击的声响。若能唱上几段苗歌,定然能赢得美女的回应。抑或回眸一笑,如同三月暖风吹过,桃树摇曳,桃花初开,让你如坠梦中。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松江河的水,把松桃的女子浸润得清纯靓丽,会让你自然联想到“出水芙蓉、桃花玉面、小鸟依人”等词汇。松桃女子勤劳持家、敢爱敢恨,若是有幸与松桃女子相爱,必定是“从此后,天崩地裂,生也相从,死也相从!”———这便是“桃”!一旦盛开,一定让你看到满目的桃花,让你在暖暖的春风中沉醉不醒!“男子如松,女子如桃”———还有能比这句话更贴切地形容松桃人吗?(孔志军)

杏鑫主管304724_“新四大年俗”出炉 集五福、云拜年、抢红包、全家游入选
<br>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大街小巷挂上福字时,年就要到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走亲戚”“穿新衣”“吃大餐”已成常规项的今天,科技与传统年俗结合催生的新年俗、新体验让“年味”更浓了。 1月22日,中国新经济研究院发布《中国新年俗发展趋势报告》,集五福、云拜年、抢红包、全家游被票选为21世纪“新四大年俗”。与之相对的是,舞狮、放鞭炮、杀猪、手写春联等年俗逐步淡出我们的生活。专家表示,年俗形式变化的背后,是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无论新旧年俗,都体现了人们美好愿望、祝福的寄托。 集五福带动福文化向全球传递 “你的五福集齐了吗?”这可能是最近人们见面时最高频的问候语了。每年都有数亿人参与集五福,并带动福文化向全球传递。5年来,“福”字被扫了超过100亿次。春节前夕,百度“福”字搜索指数骤增百倍。 在《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你参与最多的新年俗”问卷调查中,集五福以超过80%的票数遥遥领先。“父亲写福字,母亲贴福字,我来‘扫’福字,家里年味儿更浓。”来自北京的小吴说。 春晚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是陪伴无数人成长的年俗之一。调研数据显示,90后竟然是春晚的忠实粉丝,超过60%的90后选择“必看”,而“边看春晚边集五福”成为很多90后的新习惯。 云拜年成海外游子首选方式 网购的兴起,让“云拜年”迅速流行起来。《报告》显示,网购年货不仅方便快捷、品种多样,更能够让远在海外、外省市的亲友分享祝福。 数据显示,中国人2019年网购10万亿元,天猫年货节已卖出全国3.8亿斤的农产品。过去的“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变成了现在“人未到心意达”。 此外,视频拜年也成为海外游子与亲人沟通的首选方式。 飞猪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期间外出旅行的整体人次比2018年增长了19%。其中,境外游增长达28%,全球各地海岛游增长超90%。调研数据也显示,春节计划老中青三代同游的占比超过30%。如果外出不便,那就看个电影吧。淘票票数据显示,全家一起观影(一次购买3张以上电影票)人数较去年增长20%。 电子红包给父母表孝心 过年发红包是传统年俗之一,长辈以此表达对晚辈的祝福,子女表达对父母的孝心。电子红包省去了反复存取款的麻烦,成为不少年轻人表达心意的首选。发红包金额不限,弱化了金额本身,更突出了“压岁”的美好祝福。 男女老少都能参与新年俗 据悉,此次一同入选十大最受欢迎年俗的还有看春晚、年夜饭、贴春联、走亲戚、穿新衣、看灯光秀。还有网友戏称,“相亲”也成为单身青年的“春节新年俗”。 中国新经济研究院专家、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表示,科技的发展对春节的影响确实挺大,他小时候给长辈拜年都需要敲门磕头拿糖果,后来是寄信、发明信片,再后来是打电话、发短信,之后用支付宝红包直接转账,以后说不定直接VR拜年了。这背后是通信从2G到5G的跨越,科技在飞速发展。“从这点来说,年俗形式变化体现了社会进步 。”科技感、国际化也将是中国新年俗的发展趋势。 浙江省民俗专家顾佳希也认同,新年俗的出现并不代表着对传统年俗的否定,都是对美好愿望、团聚祝福的传承。新年俗是新技术与传统年俗内涵融合的产物。“数字时代已经到了,我们在跟上时代发展的同时,也不能丢弃传统。”顾佳希表示,让男女老少都能参与到新年俗中,才能不断扩大年俗文化传承的范围,让“年味”历久弥新。(记者 程婕)

杏鑫新闻304724_社饭 I 是铜仁碧江一种风味美食
<br>

每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这时用于做社饭的重要原料——鲜嫩茁壮的青蒿和野葱,正满山遍野,是制作社饭的大好时机。铜仁社饭的特点:青蒿野葱味馨香,腊肉香味浓郁,米饭油而不腻。     立春后,铜仁的大街小巷已弥漫着社饭的香味。清香可口的社饭,不但承载着民族习俗,更被铜仁人改进成了独特的风味美食。     地处国家级风景区的梵净山附近的贵州铜仁市,自古以来,方圆百里皆有在“春日”吃“社饭”的传统习俗,至今仍保持这一遗风。据《铜仁光绪府志》载:“三月清明前后数日,翦白纸挂于祖墓上,谓之挂青;若服未阕者,先于社日扫墓,以野菜和饭祀之,谓之社饭”。铜仁古代社日祭祀的习俗,发展为今天社日以社饭祭祖,内容竟无多少更改。每年的立春后五戊为春社日,家家必备春宴扫墓,或全族聚群宴,仪式隆重,场面热烈。外地亲朋好友若适逢此时来访,可参席社饭。食社饭,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当地人缅怀古人,寄希望于未来的情愫。     如今,铜仁社饭已转化为商品,颇受区内外消费者的喜欢。     来铜仁旅游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道独特的风味美食! 不在铜仁的朋友也是经常邮寄也可以吃到美味的社饭。 图片来源于网络

源远流长的侗族文化,具有深厚的优良传统。侗族萨玛节,在侗族人民的心里已经扎下深深的根。侗族人民为了纪念伟大的萨玛,世代传承着团结顽强,至善至美的的精神,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历史悠久的侗族萨玛节去看一看。 侗族萨玛节流传于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及周边的侗族地区,主要以榕江县车江侗族萨玛节为代表。萨玛节是贵州南部侗族地区现存最古老而盛大的传统节日,有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风俗的遗留。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侗人“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多耶”祭萨。节日规模最为盛大的当属榕江县车江大坝的三宝侗寨。 “萨玛节”是侗族现存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一般只允许已婚的妇女和少数德高望重的寨老参加,被人们称之为“侗族的妇女节”,是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风俗的遗留。 “萨玛”是侗语的音译,“萨”即是祖母,“玛”意为大,“萨玛”即大祖母。相传在母系氏族社会,侗族的一位英勇善战的女首领,在抵御外敌的入侵中,屡立战功。不幸的是,在一次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侗族人民对她无比崇敬,将她视为能带来平安吉祥的神灵,尊称她为“萨玛”。在侗族人民心中,萨玛是最大的神。 萨玛又是传说中的古代女英雄,在侗族古代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相传早在母系氏族社会,侗族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女首领,在抗敌入侵的战斗中百战百胜屡建奇功,不幸在一次战斗中与数十倍于已的敌兵包围,最后壮烈牺牲。 人们对她无比崇敬,将她视为能带来平安吉祥的神灵,尊称她为“萨玛“。侗乡有句俗话:侗家萨大,客家(汉族)庙大。在侗族人民的心中,萨玛是他们最大的神。 为了祭祀萨玛,人们在寨子中间的土坪上垒起土堆,作为祭坛和供奉祭祀萨的场所——“然萨”(侗语,“然”是房屋,汉译为“祖母的房屋”,也称萨玛祠、圣母祠)。有的侗寨还建有萨玛祠。清代光绪年间,三宝各村的露天祭坛先后建为“然萨玛“即萨玛屋,颇具意味的是,屋内没有神像,只有神位,神位上树着一把半张开的大黑伞,伞下垒有一堆石头,那即是萨的象征,象征着侗家人在萨玛英灵的保佑下幸福安康,团结坚强。 年年农历正月、二月都要在“然萨”举行盛大的祭典,场面庞大而壮观,代代相传,形成了今天的“萨玛节”。萨玛节在侗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中有很深的影响,先辈至善的美德对侗族的兴旺发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尊敬老人等已成为侗族人民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萨玛是侗寨的保护神、团结神,又是侗族的娱乐神。“萨玛“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浓厚,对侗族的社会生活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萨玛节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浓厚,对侗族的社会生活影响深刻。据了解,2006年榕江侗族萨玛节被列入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在上海文化产业年会上,萨玛节被评为中国十大人物类节庆最具文化传承奖。

戏剧一直是古代唯一的观赏消遣方式,北方的京剧、豫剧、还有川剧都是十分有名的,在南方的歌仔戏也是很火的,在一些民族中也有着他们自己的戏剧。本期侗族文化带你了解侗族傩戏。 “咚咚推”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有凸出的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 “咚咚推”起源难以查考,天井寨最早的居民为龙姓侗族人,明永乐十七年(1419)从本省靖州迁来。龙姓人说:“‘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依此推论,这种傩戏,很有可能是明代由靖州传来的。 天井寨旧时有盘古庙、飞山庙各一座,春节期间每庙一年,轮流祭祀,祭祀时必演“咚咚推”。每逢天灾或瘟疫时,也要演唱“咚咚推”。“咚咚推”有简单情节的舞蹈,一部分是具有戏剧雏形的傩戏。所有的演唱全部用侗语。 它的剧目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癞子偷牛》、《老汉推车》等;也有《关公捉貂蝉》、《古城会》等以关公为主角的三国戏。“咚咚推”的音乐多由当地山歌、民歌发展而成,常用的曲调有溜溜腔、石垠腔、吟诵腔、垒歌等。“咚咚推”演唱时所有角色全戴面具。常用的面具称为“交目”,共有36个。 “咚咚推”的表演在舞蹈中进行,演员的双脚一直是合着“锣鼓点”,踩着三角形,不停地跳动。老艺人介绍,这种踩三角形的舞蹈,是根据牛的身体而来,牛的头和两只前脚是一个三角形,牛的尾巴和两只后脚又是一个三角形。是侗族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咚咚推”。 1949年,“咚咚推”所有的面具失散。此后,演唱时或以临时做的纸面具,或以涂面化妆代替。1992年,当地群众重做面具,恢复了“咚咚推”的本来面目。咚咚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先后有日、韩等专家对其进行过多次考察,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侗族傩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族保留的公共设施较少。少数地方有祠堂,类似于布依族之社祠,只是其祭祀重心在祖先而不是神。一般由家族聚居的村落集体修建,属集体公有,平时闲杂人员不得入内喧哗。很多村落还有风水林。风水林一般为环绕村寨的树林,这类树林一般都保持得较好,多有几十乃至百年树龄的古木,被村人视为神灵附着,能保一方风水。因此平时不得随意砍伐破坏,违者由村落成员商议后处罚。但若有干枯的树枝,可任由拾取(不准上树攀折)。若村落有重大事情须用树木的,由成员商议后选取砍伐。风水林的存在,主观上为村人提供了心理屏障,客观上则一定程度地缓解了破坏性砍伐所带来的危害,也美化了生活环境。另外,在布依、侗、苗、土家等各族人民生活的地方,均有土地庙,或以石板,或以砖石木料建之,建筑规模很小。有的顶上盖石板,有的盖青瓦,还有盖草的。庙里供奉土地神。 在布依族地区,神台上设一三尖石或人形石,上盖一块红绫绸,即为土地菩萨。而在土家族地区,则是塑像(一时没有塑像就用牌位代之),有的只有土地爷,有的则加一土地婆。土地庙一般设在村口路边,少数村寨在离村远的特殊地方(大山、古树等)也设有土地庙。土地庙由村落集体修建,年节时祭祀,以求一方平安。这实际反映着农业文明对土地的敬畏和对乡土的依恋。 在以安顺为中心的平坝、清镇、长顺、镇宁、普定等县市的屯堡村落中,因村人信奉神佛,旧时各地均有寺庙,有的还置有庙产。如仅在安顺周围的屯堡村寨中即有系列寺庙:汤官屯有万仙洞寺、五官屯有观音山寺、余官屯有龙华寺、云山屯有大佛殿,等等。这些屯堡寺庙为多神多教合一的实体,既有佛、道教诸神,又有世俗生活中的神,这实际上也是民间信仰的一般特征。屯堡村落中往往还建有祠堂,有围绕供奉祖先进行的迎神赛会。这些寺庙、祠堂,既是作为精神信仰中介的实体,又是村落的活动中心,对村落民俗的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村落公共设施的存在,有力地维系了村落组织,让村落的成员意识到自己作为集体中的一员,从而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与义务,产生责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同时,通过村落的公共设施,使大量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如侗族的鼓楼,本身就是村落的议事中心,又是村落的文化活动中心,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而社祠、祠堂等公共设施的存在,则使村落成员的集体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村落的公共设施,还可以使我们对少数民族的社会演化线索有更清晰地认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民俗事象中的文化底蕴。 破姓与分宗由于贵州多山,在古代,交通的不便可想而知,一味强调同宗不婚会造成很多实际困难。这一实际问题成了通婚范围调整的契机,于是在一些民族中出现了破姓开亲和分宗的习俗。

“毕摩”是彝族各种宗教祭祀活动的主持者,源于父系氏族时代的祭司和酋长。根据彝族经书记载和民间传说,“毕摩”的祖神是上天派遣下来的,彝族视其所带来的经书为天书,非常的敬重。彝族宗教亦有称“毕摩教”的,“毕摩教”有经书、固定的仪式和特定的祭祀场合(非寺庙)。 “毕摩”都是男性,多为父子相承,也有学习而成的。“毕摩”的传承遵循传男不传女、以“毕摩”世家家传为主、以非“毕摩”世家家传为补充的原则。“毕摩”熟知彝文,通晓历史典故和占卜、治病、祛灾、开路祭祖等,身兼巫、医、史、文、法等多种职能,是彝族先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和传承者,是彝族中的知识分子。“毕摩”的主要功能是安灵、送灵和招魂、镶灾、驱鬼、治病、合婚、占卜,解决纠纷时进行神明裁判等。“毕摩”在彝族的历史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彝族氏族部落时代的酋长,到政教合一时代的“鬼主”,到专司文化教育的“祭司”,其地位经历几多升降变化。他们是彝族文化的传人,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传承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其所代表的“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尼”(巫师)专事跳神、禳鬼、占卜、治病等活动,不懂彝文,所行法事没有“毕摩”的重要,收入和社会地位也比“毕摩”的低。

杏馫注册登录网_旧时彝族的婚礼习俗很特色

由于彝族分布区域、支系及社会经济的不同,其婚俗的地域性表现突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彝族的婚姻制度虽然基本是一夫一妻制,但从原始的群婚遗俗、同族内婚到严格的家支外婚、等级内婚、姨表不婚、姑舅表优先婚、转房制、封建式婚姻等多种形态依然存在,充分反映了彝族社会历史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同族内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小凉山彝族的贵族等级制中所实行的在彝族内部通婚,严禁与外族通婚的习俗。 等级内婚、家支外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凉山彝族家支组织的规则,即只准在各自的等级内通婚,禁止不同等级之间通婚,同一家支内禁止通婚。 姨表不婚是小凉山彝族视据母系计算的姨表兄妹为同胞兄妹而严禁通婚、恋爱的一种婚俗。 姑舅表优先婚是彝族盛行的一种婚俗,即姑舅表兄弟姐妹有优先婚配的权利,但各地区情况又有所不同。 小凉山彝族的习惯法规定:姑妈家的女儿生来就是舅舅家的儿媳妇,舅舅家同意才能另嫁,而且所得聘礼要送一份给舅舅家,否则舅舅家有权利来抢婚或终止这一婚姻关系。石林等地的撒尼人中通婚范围为单线姑舅表婚,仅限于姑妈家之子娶舅舅家之女。 转房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彝族中盛行的一种婚俗,指死去丈夫的妇女要转嫁给丈夫家中的其他男人为妻,转房的原则是先同胞兄弟,即“兄终弟及”,先平辈,后其他亲属,主要是按血统的远近顺推。特殊情况下,可转至长辈或晚辈,如侄媳可转给叔父,后母可转给前妻之子等,但必须以没有近亲血缘为先决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云南彝族中也存在某些原始社会特点的婚俗。如永胜县自称“他鲁”的彝族,其婚俗中保留的原始社会特点最为突出,其“尼查玛”婚是以母系为主招夫而男子不过门只到女家偶居为特点的一种古老婚俗遗迹。

杏鑫4注册登录网_仡佬族服饰特点简介

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世居民族之一,其居住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今安顺地区全境及遵义市和铜仁地区西部的大部分地区。 根据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古代仡佬族男女皆穿桶裙。《旧唐书•南平僚》中说,仡佬族妇女“妇人横布两幅,穿中冠其首,号日‘通裙’。美发髻,垂于后。竹筒三寸,斜穿其耳,冠者饰以珠铛”。宋代的《蛮溪丛笑》说,仡佬族“裙幅两头缝断,自足而入,斑斓厚重,下一段纯以红”。明代《炎徼纪闻》中说,仡佬族裙子“以布一幅横于腰间,旁无襞积,谓之‘桶裙”’,而且是“男女同制”,说明当时仡佬族盛行男女穿裙的习俗。 此外,嘉靖《贵州通志》等文献也记载了有关仡佬族服饰的情况,其中也提到了男子穿裙的习俗。清代乾隆年间,仡佬族服饰用料有了很大进步,已能用羊毛线制作桶裙。同时,还在桶裙的基础上创造了前短后长、无袖的仡佬袍。清代咸丰至同治年间,不少仡佬族地区仍保留传统服饰。 到了清末,由于受封建统治者民族同化政策的影响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影响,仡佬族传统服饰特点急剧消失,汉化和本土化现象已十分普遍。余庆、镇远、施秉和清平(今凯里市境)的仡佬族,除妇女仍保持穿桶裙的习俗外,男子的服饰与汉族已无差别。 到20世纪40年代,仡佬族服饰大都与汉族或当地其他民族相同。只是在用料方面,不少人的服装仍用麻布制成。现在,在部分聚居区的仡佬族特有的民族节日中,还能见到仡佬族传统服饰,如道真、务川、安顺、平坝等地的仡佬族家中就保存着桶裙。 现今的仡佬族服饰各地有差异。黔北地区,服饰以青蓝色为主,中老年人喜穿无领对襟的外套胸襟衣。在庄重场合,男女无论老幼均穿超襟无领长衫,老年人着青色布,青少年则着蓝色布,头包青色或白色帕子,足缠裹腿、穿水耳草鞋或用棕编的濮鞋。女装以超襟、无领为特点,其衣式衽边和脚匾滚一道灯草边,领口滚二至三道重叠边,周围框大托肩。妇女脚穿钩尖鞋,有圆口和剪刀口的软鞋、笼鞋、布草鞋等式样,各种鞋均挑有花,其中尤以笼鞋的花式为甚。 安顺地区平坝一带仡佬族女性服饰为:上身穿彩布斜襟圈领短衣,领口滚边,袖口镶二至三道花边。外披青色方袍,袍的袖口、领口皆镶花边,前块长至膝,后块长至脚腕,系白色绣花缀线穗腰带,下穿桶裙。

在节日方面,毛南族除与周边各民族共有的端节、春节、重阳节等节日外,还有其独特的民族节日。 火把节。每年农历的除夕之夜,由一村一寨各自举行。举行时一般由几位长者主持,于晚饭后敲锣打鼓,牛角号响,各户即自持火把,集于寨中。然后以锣鼓为奏,高举火把,成群结队挨户上门祝福,户主均以爆竹相迎。祝福完毕,除留少数人在办理夜宵外,各村队伍都往村旁游去,在会合点处由一人带领相互对骂,如骂喂牛牛要死、喂猪猪发瘟、种庄稼无收成等等。据说骂得越凶,六畜越兴旺、五谷越丰登。在对骂中各方还暗派一人潜入对方队伍抓“俘虏”,“俘虏”被押送回队后,要强行喝酒吃肉,直至醉倒为乐。 迎春节。迎春节于每年立春之日下午举行,参加者均为老年妇女。届时,她们穿着古老的盛装,三三两两,成群结队,拿着酒、肉、糯米等供品,带着炊具,到预定地方,焚香秉烛祭天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祭毕,即开怀畅饮,评说聊天,抑或对歌作乐,兴尽方归。更有趣的是老妇们活动时,可以请男人们为她们烧锅煮饭,还不准他们插嘴和妨碍她们的活动。 桥节。农历三月前后,在桃花盛开的某一天,凡进人中年的夫妇,届时都要做桥,意为修桥补命,即无子求子,有子保子。做了桥的,每年在这段时间也要“暖”一次桥,故为“桥节”。做桥时,用术棒做一小桥模型,竖立在溪旁路边,用彩色纱线将其与自己的祖坟牵在一起。做桥时唱桥歌,近亲中老年者均来祝贺,主家宰鸡、宰鸭款待一天。 过小年。毛南族以冬月为岁末,腊月为岁首。每年冬月三十即过小年,亦称“冬年”。过小年时,要杀猪设宴祭祀祖先,宴请宾客,走亲串戚。冬月三十晚,全村青少年集中在一起,进行赶老鼠、烧蚤子等活动,以示辞旧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