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30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过去在满族人的住宅里,一般会竖一根长至九尺、碗口粗细的木杆子。杆上端贯一锡斗,或木斗、或草把,此杆称为索伦杆。 清末曾在东北任职的刘兆提所作《吉林纪事诗》中,有这样一首: “植立庭前木一根,祭天祀祖百神存。禳祈祸福凭义勇,切肉同餐俎上豚。”诗中所咏即旧时东北满族宅院中所立的“索伦杆”。 索伦杆民间称“神杆”,其形式有几种。比较“标准”的如现存沈阳故宫清宁宫门前所立者,选用碗口粗细、一丈多长的笔直树干,去掉枝权和树皮,并把顶端砍削成渐尖的形状,套上一只空底的锡碗,使之卡在距杆顶一尺多的地方,下面立在高约二尺的石座上。这根做杆子的“神木”,必须由本家主人亲自从山林中砍来,否则就是心不诚,杆子也不会有“灵气”。比较简单的“神杆”,则可用树枝、秸秆临时捆扎制成。树杆子的地点,一般在宅院东南方正对屋门的位置,比较宽敞的庭院,索伦杆位于院心的砖砌或木制影壁之前,因杆子较高,人们从院内就可以看到,也成为满族人家的标志。 索伦杆的来历,满族民间传说,它是老罕王努尔哈赤年轻时上山采参用的“索拨棍”;而民间在杆座下放的三块“神石”,则是老罕王采参打猎时烧饭用的“支锅石”。总之,人们把“神杆”和他们的英雄努尔哈赤联系在一起。其实这只是传说而已。立杆祭天是源于满族原始社会的古老风俗,早在努尔哈赤诞生前几百年就已经存在了。 索伦杆在满族家祭中祭天还愿时使用。这种祭奠,民间多在秋季举行,也有春秋各一次的。主要用意是祈祷和酬谢天神(满语称“阿布凯恩都哩”)的赐福和保佑。祭祀时以家族为单位,在立有神杆的院子里举行(妇女在室内),照例要杀猪献牲,并由主祭的“萨满”在杆前念诵祭词,众人向杆磕头。通常每次大祭都要更换新的索伦杆或重新立杆,并用杆尖蘸猪血,把猪的喉骨套在杆尖上,还要在杆顶的锡碗里放猪内脏等碎肉,如用树枝和秸秆做杆,则把肉捆缚在杆上。这些肉都是用来饲喂乌鸦的,因为在民间传说中乌鸦是曾经救过老罕王的神鸟。 每逢这种祭天大典,操办得都非常隆重,许多家族还有萨满跳神仪式,参加的族人要分食祭肉和用小米加肉末做成的“小肉饭”(俗称“达子粥”)。村里的异姓人甚至路过的陌生人,只要在索伦杆前磕个头,就可以进院吃肉,吃得越多主人家越高兴,而且临走时不许向主人道谢,只向杆子叩头即可。因为从观念上讲,这些肉和饭是“天神”所赐,应该谢神才对,表达了满族传统的信仰和淳朴的风俗。 由于索伦杆是满族宅院中的“圣物”,平时人们对它也很崇敬,不得往杆座前扔倒污水污物,不得踩、坐或用脚踢踹杆座,也不能在神杆下口出污言秽语,否则便认为会被“天神”知道,遭受责罚。这一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标志物,也成为东北满族传统民居的一大特色。

清光绪以前,锡伯族一律实行火葬,以后受其他民族影响改为土葬,土葬保留部分鲜卑人的特点,土坑中放木棺,尸体仰身直肢,平放入棺。每一家族都有固定的坟茔地。老人临终前,子女一律尽可能招回给老人送终。老人不能死在炕上,咽气前要抬到屋地中间搭好的床上,由儿子给老人穿好寿衣,擦洗脸身,剪指、趾甲。老人咽气后,立即把门打开,放死者“灵魂”出去。长子要到房西烟囱前高喊三声: “我爸爸(或讷讷)西方大路!”谓之指路。指路后方允许全家大小放声痛哭。将死者停好后,便给亲友报丧。亲友陆续前来吊唁,给死者叩头烧纸,死者长子则跪在尸体旁给吊唁者叩头还礼,谓“孝子头”。全家穿孝服。停放二三日,叫“小殓”,一般要请喇嘛诵经超度亡灵,有钱的人家还要请鼓乐。 停放期满便择吉日“大殓”,尸体入棺,停放堂屋或院中。大殓后少则停放三日至七日,多则“七七”四十九天。送葬前夕要“辞灵”,向死者告别。 停放期满便择吉日“大殓”,尸体入棺,停放堂屋或院中。大殓后少则停放三日至七日,多则“七七”四十九天。送葬前夕要“辞灵”,向死者告别。 出殡必须起大早,长子摔丧盆,打“灵头幡”引路。下葬时,一律头朝西北。必由长子埋第一锹土,再由众人动手埋成坟,众亲人叩头烧纸。然后子女脱去孝服,男的腰系一白孝带,女的头包白孝条。送葬人必须在日出之前完成一切,并返回家里。回家后要将死者枕头到大门外烧掉,请帮助送葬的亲友吃“回灵饭”。 葬后七天为“一七”,传说死者回来站在烟囱上看望家人,所以要在烟囱下为死者烧化纸钱,并供红糖馅饺子,谓之“上望”。事后儿子、儿媳抢饺子吃,吃者吉利。但女儿无论出嫁与否,均不准吃。以后逢七都要烧纸,烧到“五七”或“七七”。死者子女要守孝百日,妻子守孝三年,丈夫守孝一年。 建国后,丧葬中的繁琐程序大部分废除,均实行火葬。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塔塔尔族服饰介绍,其有何特点

塔塔尔族服饰和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的基本相同,如袷袢、绣花小帽、男子的上开襟绣花白衬衣等。在服饰上,男子喜欢用黑白两种对比色,喜欢在白色衬衣上套黑绒短腰背心或黑色对襟长衫,下穿黑色长裤,喜戴黑白两色绣花小帽,形成色彩反差;衬衣的领口、袖口、胸襟用蓝色、黄色、绿色丝线、以“十”字形花纹构成花卉或几何图案,和谐而美观。 连衣裙。女子多穿套头连衣裙、绉边连衣长裙、半绉边长裙或右褶裙,面料以白色、黄色和红色丝绸为主,领边、胸前、袖口都绣有各种花卉图案;头戴镶有珍珠的黑、蓝色小花帽,胸前戴各种金、银佩饰。中老年妇女多系花头巾或在小帽外加披薄如蝉翼的大纱巾,戴镶宝石的项链、耳坠、戒指等首饰。 紧身背心。塔塔尔族中青年男性,大多穿紧身短背心,系腰带。背心以黑色或墨绿色平绒为面,衣襟边用深蓝色、橘黄色、棕色丝线取“十”字花纹镶绣各种花草。 绸锦腰带。中青年男子常系绸缎或织锦腰带,多为咖啡色或深蓝色,并绣有金黄色花边。青年人的腰带鲜艳,中年人的淡雅。 帽子。塔塔尔族把戴帽子视为礼节的一种表现,节日、聚会、送葬、做礼拜都要戴帽子。冬季戴用羊皮做的黑色卷毛皮帽。夏季的帽子,分男式和女式两种。男式除黑白两色绣花小帽外,还有用深黑、墨绿、淡绿色绸缎或平绒作面,用淡黄、黄色金线或丝线绣花,也有不绣花的枣红面黑帽檐的单帽;女式除黑、蓝色镶珠缀花帽外,另有多用深红、淡红、紫红的金丝绒或平绒作面,用咖啡色或棕色平绒作帽檐,用白色或乳白色金线绣花,其图案以一朵或两朵鲜花构成的帽子。 皮鞋和皮靴。妇女喜穿长袜、高跟皮鞋和长筒皮靴。大多数男女老人有四季穿套鞋的习惯,在皮鞋或皮靴外加穿一双胶鞋,称“喀拉西”,以紫红色平绒作鞋里;或鞋、靴外加穿皮制套鞋“凯鞋”,其鞋口呈圆形,浅帮,黑色。套鞋既可以保暖,又可以保护皮鞋,还避免把外面的泥土带进屋里和清真寺里,方便、清洁。

杏鑫测速登录地址_回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哪些

回族三大传统节日是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源于宗教,但年深日久已成为民族节日。 回族的开斋节,也称“尔代•菲德勒”。沈阳回族习惯称“大开斋节”。按伊斯兰教义,穆斯林要在回历九月内斋戒,每天黎明前至日落,戒饮、戒食、戒房事。日落后开斋,开始饮食。如此连续一个月。斋月最后一天寻看新月,见月即为斋期满,次日为开斋节,举行会礼与庆祝活动。 斋戒是使富足饱暖者尝试饥饿之苦,体验贫民饥寒之情,激发恻隐之心,行慷慨好施之为。开斋之日,家家炸油香,分送亲友和贫饥者,并向穷困的人舍衣施财。 回族的古尔邦节,阿语称“古落巴尼”,译为“宰牲”,故称宰牲节。古尔邦节来源于伊斯兰教的传说。传说真主为考验圣人易卜拉欣,让杀其子以表诚意,后真主以羊代替其子,使圣人刀下之子未丧生。穆罕默德将此日(回历十二月十日)定为宰牲节。节日期间人们视经济条件宰牲施舍。 回族的圣纪节,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日,也是其逝世之日,故又称圣忌日。相传,穆罕默德(约570一632年)的诞辰和逝世都在伊斯兰历3月12日,穆斯林为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复兴伊斯兰教,遂在他诞辰和逝世的这天举行宗教集会,后逐渐演变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之一。节日活动通常由当地清真寺伊玛目主持。届时,穆斯林沐浴、更衣,穿戴整齐,到清真寺礼拜,听阿訇念诵《古兰》启示,讲述伊斯兰历史和穆罕默德复兴伊斯兰教的丰功伟绩。

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着大量反映社会生活、自然风物的故事,从情节内容上划分主要有: 反映伦理道德的故事。这类故事有《三条遗嘱》、《四个抽麻烟的懒汉》、《秃子和他的哥哥们》、《聪明的齐曼》等。这些故事大多以惩恶扬善为主要内容,颂扬勤劳勇敢、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美德,成为教育后代树立良好道德观念的经典。 《三条遗嘱》讲的是:从前,一个老汉有三个儿子,老汉临终前吩咐儿子们找来很多树枝,让他们每人折一条,三个儿子毫不费力地把树枝折断了。老汉又让他们把所有树枝捆在一起折,结果谁电没折断。老汉说:“这是我的第一条遗嘱,你们要和睦相处,团结就是力量呀。”接着老汉又讲了第二条遗嘱:“吃馕没昧的时候,就蘸上蜂蜜吃。”老汉的第三条遗嘱没有告诉儿子们,而是让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去问母亲。老汉死后,儿子们和睦相处,整天蘸着蜂蜜吃白面馕。因为不劳动,结果果园荒茺,生活遇到了困难;他们便去问母亲,母亲告诉他们果园里埋着元宝。儿子们高兴极了,他们把果园的地挖了个遍,也没有找到元宝。他们又累又饿,吃着母亲送来的干馕,觉得比吃蜜还甜。由于儿子们深挖了果园的地,棵棵果树都结满了丰硕的果实。儿子们终于明白了,父亲是要告诉他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过上好日子。 《四个抽麻烟的懒汉》通过对四个懒汉的讽刺批评,教育人们要做勤劳的人,懒惰只能使人一无所有;《两个毛拉》、《三个朋友》、《黑心的哈孜》对贪婪、虚伪、图财害命的行为给予了严厉的鞭挞;《王子与金鱼的故事》歌颂了知恩图报、仗义行侠的美好品德;《祖丽胡玛尔》道出了真善美终将战胜假丑恶这样一个道理;《母与子》告诫人们要从小教育孩子诚实做人。 表现劳动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故事。这类故事大多歌颂劳动人民勇敢、智慧、敢于斗争的精神,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贪婪和愚蠢。如《桑树下的阴影》中,贪婪吝啬的赛来巴依卖桑树阴影,敲诈、勒索穷人。穷苦青年艾甫其力木和其他穷人一起,用计赶走了赛来巴依,为穷人出了气。《聪明的姑娘和残暴的可汗》讲的是穷人家的姑娘智斗可汗的故事。属于这一类的故事还有《下宝石的鸡》、《财主和买苏木》、《不公平的哈末特可汗》、《聪明的青年和暴虐的皇帝》、《农夫与国王》等。 歌颂忠贞爱情的故事。这一类故事或反映青年男女在劳动、生活、斗争中产生爱情,最后结成美满姻缘,或歌颂历经坎坷,忠贞不渝的爱情。如《忠贞花》、《聪明的公主》、《宝葫芦里的姑娘》、《可汗与卖酥糖的》、《农家姑娘》、《公主拜尔娜》等。《忠贞花》讲的是:艾赛提和坎曼尔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艾赛提外出做事时,王子派手下人以金钱诱惑坎曼尔,坎曼尔机智地捉弄并赶走了来人。她对爱情的忠贞赢得了人们的赞扬,王子也让她与丈夫重新团聚,并赐予他们财富,这对夫妻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杏鑫注册平台官网_俄罗斯族婚礼与主要仪式

俄罗斯人的婚礼别有风趣,结婚仪式很隆重。在新娘出嫁的前几天,新娘的好友都来帮助准备嫁妆。在新娘出嫁的前一天,女友们都到新娘家与新娘互相拥抱告别,并为新娘唱婚礼歌,以表大家对新娘的恋恋不舍之意,以及对她的安慰。 次日,即举行婚礼。当天,新娘家里要摆酒席,请所有的亲戚朋友前来。下午新郎来接新娘,新郎、新娘都有男女傧相陪伴。新娘披着婚纱,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在后面拉着婚纱。 在离开新娘家之前,新娘的父母要亲吻新郎、新娘的前额表示祝福,并拿来一块用长方形白色餐巾托着的面包,还有一小盘食盐,这是父母告诫女儿、女婿:粮食和盐都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要想今后生活得幸福,必须靠劳动和勤俭。接着,新郎、新娘双双跪在新娘的父母面前,新娘的父母拿着面包在新郎、新娘的头上画十字。然后,新郎、新娘站起来亲吻面包。 娘家送亲的仪式完毕后,新郎、新娘及家人和亲朋好友坐上装饰漂亮的马车或轿车去教堂,由神甫为新人主持结婚仪式。神甫背对神像站立,新婚夫妇面对神像站着。神甫将结婚的头冠吻一下后戴在新郎、新娘头上,然后取下由男女傧相手托着头冠。新人的面前铺着一块白布,神甫各拉他们一只手,让他们往前走。此时参加婚礼的人们都注视着新人的脚,谁先踩上白布,意味着将来这个家就由谁来主宰,这是俄罗斯族很有特色的民族风俗。 结婚仪式完毕,薪郎、新娘和来宾同去新郎家。新郎家已摆好宴席。公、婆向新婚夫妇祝福后,来宾们开始就座。客人们风趣地举着酒杯说:“苦啊!苦啊!”要新郎、新娘接吻。然后客人们才开始喝酒,满座的来客不断喊着、笑着,直到宴会结束。

鄂伦春族的家庭结构承袭着古老的穆昆制。鄂伦春人称氏族为“穆昆”,其意是兄弟们或同姓人,由同一父系血统的亲人所组成,血缘是联结的纽带。同一氏族由四部分人所组成,即同一父系祖先的男子,从外氏族娶来的妻子,收养的养子,还有合并其他氏族的成员。 据统计,鄂伦春族的氏族共有10余个,即玛拉依尔(孟)、乌恰尔坎(吴)、葛瓦依尔(葛)、古拉依尔(关)、魏拉依尔(魏)、玛哈依尔(猛)、莫拉呼尔(莫)、杜能肯(杜)、卡格依尔(韩)、橙气依尔(陈)、柯尔特依尔(柯)、白依尔(白)、阿其格查依尔(阿)等。 族外婚制按照穆昆古老的习惯法,有三条全穆昆的人必须都要遵奉: 其一是严格执行族外婚,同一穆昆的严禁通婚,婚姻只能在不同氏族间进行。但氏族人口发展是不平衡的,如有的氏族人口太多,严格执行氏族外婚确实有困难,则一个穆昆可分成两个或数个穆昆,但这必须要经过全体氏族大会商定同意后,方可划分,划分后的穆昆间,才允许互相通婚。例如玛法依尔氏族和莫拉哈尔氏族就是如此,他们原本是同一穆昆,分开后两个氏族就允许通婚了。鄂伦春人非常重视穆昆的划分仪式,届时要宰牲祭天,要请萨满跳神祷告。只有这样,才认为这是天意。如果只通过氏族大会商定,没有举行跳神仪式,虽已把穆昆划分成两个,这两个氏族间还是不允许通婚。例如玛拉依尔(孟)和乌恰尔坎(吴)这两个氏族,魏拉依尔(魏)、古拉依尔(关)、葛瓦依尔(葛)三个氏族,就因为他们划分氏族时没有宰牲祭天,所以虽已划分,但还是不能互相通婚。 其二是同一个穆昆的人,要供奉共同的祖先神。 其三是有公共的墓地,人死在异地,要把尸体运回同一个穆昆的墓地进行安葬,如距离太远、暂时不能运回的,以后也要把遗骨运回安葬。埋葬在外地,认为灵魂不安,只有和祖先生活在一起,这样才是叶落归根。 氏族大会在穆昆组织中体现最高权力的是氏族大会。穆昆中的一切大事,都要经过大会议定。一般情况下,选举穆昆达是十年举行一次氏族大会,续谱是每隔三年举行一次氏族大会。如有突发事件,氏族大会也可以临时议定召开。鄂伦春人都非常重视氏族大会,氏族长发出开会的通知,没有无故不到的。届时都驮着猎物,准时到会。氏族大会因来的人多,所以事前要做充分的准备,要搭建许多斜仁柱以备住用,要平整场地以做会场。氏族大会首先要杀牲祭天,祭祀祖先神,萨满要击鼓颂神,祭祖完后才能商议族中大事。在此期间还要举行摔跤、射箭、赛马、歌舞等文体活动。氏族大会是民主平等的,每人都可以发表意见,氏族长主持会议,集中多数人意见,作为氏族大会的决议。

杏鑫注册平台官网_达斡尔族结婚时的婚礼流程

达斡尔族男女结婚的婚龄都喜欢选奇数年,如17岁、19岁、21岁、23岁等。男女相加为偶数,俗以为吉利。达斡尔族结婚是女方送姑娘,男方杀猪宰羊,准备迎新娘。女方送姑娘要请三对儿女健在的夫妻为送亲人,三名女送亲人兼做伴娘,女方家派新娘的兄弟辈参加婚礼。 喜车一般备有三辆马车,第一辆搭有红篷,由新娘和伴娘乘坐;第一辆是苇篷车,由另两位伴娘乘坐;第三辆车由两位男送亲人乘坐。另一位男送亲人和新娘的胞弟乘马跟在喜车之后。 送亲的喜车要在喜日子的头一天的午夜过后离开娘家,路途近者可在凌晨启程,路途远者要提前到新郎家的村屯某家借宿,届时再凌晨启程。喜车行至离新郎村屯三五里处暂停,生起篝火小憩,少量进酒食。这时男方家有一老一小两名骑手陪伴新郎,来迎喜车,见面后要向女方长者致礼请安,老年骑手从怀中取出酒盏,向送亲人敬酒。少年使者回村报信,老年使者在喜车前引路,新郎跟在喜车的后面。喜车进屯时必须迎着太阳走。喜车到男方大门口,受到男方亲友热烈欢迎,在鞭炮声中新郎新娘在天地台前行磕礼,新娘踏红毡走向新房。在门前,新郎用马鞭挑下新娘的遮面红巾,伴娘引新娘背向里盘膝坐在南炕的西南角上。 新娘入室后开始招待送亲来的女方贵宾,南炕为女宾,西炕为男宾,北炕为车夫席。女方客人送走后,再招待男方的亲友。 婚后三天,新娘由妯娌陪同到长辈亲友家认亲,新娘要给长辈装烟磕头。 新娘的娘家离得近的,婚后7天回娘家探望;娘家远的,婚后第29天由新郎亲自赶车送妻子回门,在娘家住亲一个月后,由女方兄弟用车送回婆家。

佛教的鼻祖释迦牟尼,在西藏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关于他修行成佛的事迹广为流传,并加以信仰和崇拜。人们为纪念他,每逢藏历四月十五日都要举行“萨噶达瓦”节,“萨噶”意为“氐宿”,是二十八宿之一,“达瓦”意为月,合译为氐宿月。藏历四月氐宿出现,故名氐宿月。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成道和涅架恰巧都在四月十五日,因此把四月作为佛月。各地的藏族都要在这个月中戒杀生、戒食肉,并磕头、念经,积德行善,还要向释迦牟尼佛像敬献供品。此后,逐渐演变为藏族人民的春游节日,每逢藏历四月十五日,拉萨的群众有的前往布达拉官背后的龙王潭划船,有的到罗布林卡里歌舞游乐,尽欢终日方返。 西藏正月的大祈愿法会也是纪念释迦牟尼的节日。据佛教史籍记载,在古印度,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经过苦学苦行,获阿罗汉果位。此后,外道教徒们竭力反对释迦牟尼成佛。火龙年(公元前511年)正月一日至十五日,释迦牟尼在祗园精舍城法会上用无比神奇的幻术和多种神变击败了卓切、那赖吉普、杰瓦坚、尼吉普、诺坚和扎拉瓦坚等外道六师及其追随者,大获全胜。 此后,佛教徒们为纪念这次胜利,遂创立了大祈愿法会。拉萨的大祈愿法会一般是从每年藏历正月初三开始至二十五日结束,法会期间,僧人们每天聚会数次,进行诵经、辩经和各种供奉仪轨。一般清晨为早殿会,喇嘛翁则领经后,数万名僧人齐声诵经发愿,早殿会的布施品是茶和粥。 早殿会结束后,法会移至讲经场进行辩经等活动,辩经是西藏佛教寺院学经制度中学习经典和为学僧升迁而进行的一种考核方式。大祈愿法会期间的辩经是从三大寺的僧人中选拔拉燃巴格西(学位名称),以充实寺院的上层僧职。辩经的时间分早、中、晚三次,与法会的三次集体诵经活动交替进行。上午辩经结束后,即在讲经场开午饭,午饭除酥油茶、粥和糌粑外,还发放布施品。下午除辩经外,还要举行祈愿会,念诵“祈愿经”和“沐浴经”等。此外,大祈愿法会期间还要进行各种宗教活动和民间文体活动。 藏历正月十五举行的“觉哦却巴”节(意为十五供,又称元宵供),是为纪念释迦牟尼诞辰而建。根据佛经上描述释迦牟尼在正月十五日降生时,各方生灵手捧各种供果向他朝觐之说,于每年的正月十五日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摆花添灯。此后,即相沿成习,形成藏族地区的供灯节。是夜,拉萨大昭寺前摆设桌架,供奉酥油灯及各种供品。 此外,各寺院的僧人及民间艺术家用本地盛产的酥油和色彩,制作出精美多姿的酥油花盘及各种姿态的供奉天女,还有的利用酥油花灯像连环画一样地再现出各种神话、民间故事等,精彩的图景,多姿的花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信徒和游客。这天晚上,八廓街上人山人海,人们在花灯之下,狂欢起舞,彻夜不眠。 此外,还有六月四日纪念释迦牟尼率五比丘在鹿野苑初转四谛法轮的朝山节和九月二十二日纪念释迦牟尼去仙境看望其母亲后所进行的神降节等等。

杏鑫测速代理_佤族的民风民俗知多少

佤族的民居民俗 佤族一般住房,分“干栏式”楼房和“座地方”两种。住房内分主间和客间,内设主火塘和客火塘。主火塘上面栽有铁制三脚架或大块石头支锅煮饭,在火塘上空约一米多的高处,悬挂着一个炕笆,是防火及炕谷物之用。在炕笆上空,常用劈板搭成一个简易的大阁楼,是堆放杂物的地方。在主火塘里边,又用劈板或竹笆,隔有一间小阁楼,它是堆放衣物或妇女更衣的地方,在小阁楼和主火塘中间放有一张高约20厘米的简易床,这是家庭户主或长者睡觉的地方,其余的火塘周围是其他家庭成员的睡处。近些时候,有些已经结婚,还跟父母住在一起的儿子和儿媳,又在外间靠门的一角,用竹笆隔出一个小房间作新房。跟小房间相对,门的另一角,是客火塘,平时多用来煮猪食。 房子外面紧接正门有个小楼梯,楼梯直通一个竹晒台,俗称“掌子”,是家庭成员平时做手工活计,休息或晾晒东西的地方。掌子的侧面,又有一把较大的楼梯,通向地面。除住房外,佤族还喜欢用原木劈成两半或用竹子围成栅栏,构成一家一户的宅院,这是人们从事纺织、舂米、修理农具的活动场所。有的人家还在宅院里再围出一小块园圃,种植蔬菜、烟草和蓝靛等。 佤族的饮食民俗 佤族喜食“烂饭”,好吃酸、辣、苦、凉食品。“以鸡为贵,以酒为礼”是佤族饮食文化的传统习俗。 佤族有嗜好烟草的传统习俗,不分男女都配上一支烟锅。部分佤族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俗。 佤族在饮食方面还有以下一些禁忌:吃饭时,不能大叫大喊或高声唱调。若叫喊或唱调,认为饭魂会跑掉;在主火塘上煮饭、烤茶时,不能对着“家神”的方向烘烤饭或熬茶,若这样做了,认为这是给死人吃的,不吉利;小孩子不能吃鸡头、鸡脚、鸟头、鸟脚,认为吃了手脚不灵;每次吃饭,锅里要留一点,认为饭吃光了,今后要缺粮。 鸡肉烂饭 “烂饭”是佤族食谱中的“基调”。他们几天不吃烂饭,就好像生活中缺少了什么似的,一定要煮上一顿。“鸡肉烂饭”是佤族礼仪饮食中的上等佳肴,它的制作方法各地大同小异。一般是选一只一公斤左右的母鸡,鸡杀死后拔毛,再把鸡放在火塘上烧烤,剖腹取出内脏洗净。煮法有两种:一种是把鸡肉斩成小块,与大米加盐混煮;另一种是把整只鸡放入冷水里煮,待鸡煮熟后将鸡取出,倒入大米,用手把鸡肉撕碎,再放进烂饭里混煮。以上两种煮法,都必须在进餐前,先放入酸竹笋煮上片刻,再加上姜、蒜、辣子、茴香、野芜荽及薄荷叶等佐料,精心拌匀而成。味道酸辣可口,香味扑鼻,实为难得的美味佳品。按佤族习俗,每次吃“鸡肉烂饭”,鸡头都要敬给尊贵的客人或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