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75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塔吉克族定亲礼俗 塔吉克人的提亲由男女两方有威望的人商定有关事宜。男方“代表团”由若干名男子和一位年长的已婚妇女组成,带着礼物到女方家去求婚。所带礼物除衣物、首饰外,还必须有一只羊。女方“代表团”在自己家迎候,组成人员男女不限。这种场合,未来的新娘需要回避。男方“代表团”由一位年长有威望者作为代表,首先表达结亲的愿望,女方“代表团”商议后须郑重表态。事成后,男方“首席代表”吻女方“首席代表”的手,表示感谢。 俄罗斯族定亲礼俗 俄罗斯族男女的嫁娶和求婚风俗开放自由。当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小伙子向姑娘求婚时,首先挑选两名求婚人,拿着一个整面包和食盐去姑娘家。姑娘的父母如同意,就把面包分切成四份,并互换戒指表示同意订婚;如不同意,就将男方的面包退回。 柯尔克孜族定亲礼俗 从前,柯尔克孜族的定亲方式有指腹定亲、少年定亲和成年定亲三种。随着时代的变化,指腹定亲和少年定亲已消失。柯尔克孜人结婚前一定要举行定亲仪式,而且非常慎重。其定亲场面略小于婚礼,但很隆重。一般是由“相亲团”(由男方的母亲、介绍人和牧区中有威望的老者组成)带上礼物前去姑娘家“相面”。若姑娘被相中,则给她庄重地戴上已准备好的耳环,同时还给姑娘梳“定亲头”。此时,姑娘的嫂嫂和姐姐赶紧通知亲朋好友及邻里,并把“相亲团”带来的礼物——一只活羊杀掉,举办宴席款待客人。订婚宴之后,双方即商定迎娶日期。柯尔克孜族女青年在举行订婚仪式之后,即算是“待嫁闺中”。按照柯尔克孜族的习惯,“待嫁闺中”的女子从此不再抛头露面出外从事放牧、挤奶等劳动,而是在母亲的指导下,终日待在家中一心一意地赶制嫁妆。 塔吉克族定亲礼俗 在塔吉克族中,当女方答应男方的提亲之后,男方一位主要的女亲戚要进入姑娘房间,给姑娘戴上带来的耳坠、戒指、红头巾。然后,双方即商定聘礼的具体数目和结婚日期。一切商定就绪,为表示祝贺,女方将男方带来的羊宰杀后待客。提亲和定亲仪式是在众人面前公开进行的,不能有任何的隐瞒。 锡伯族婚俗-锡伯族的定亲礼俗 在锡伯族中,当女方家许亲后,男方家要抓紧进行订婚的各项准备。锡伯族的订婚仪式分两次举行,第一次为“磕空头礼”,即媒人同男方及其双亲,带两瓶贴红的喜酒去女方家,让未来女婿给女方父母及女方家的长辈磕头、敬双盅酒,表示答谢许亲之恩。

维吾尔族订婚习俗分两步走,即初步订婚与正式订婚两个阶段。初步订婚阶段,维语叫“克其克恰义”。在这段时间内,男方要准备2-3块衣料,一块茶和几包糖等礼物。男方母亲在3-4名妇女陪同下送往女方家,女方家热情招待来客。招待完毕后,男方呈上礼物,表示谢意,并共同商定订婚日期。正式订婚阶段,维语叫“群恰义”。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去第一次彩礼。 聘礼须分别放在若干个托盘中用餐巾包好。托盘数量主要根据男方的经济条件而定。但托盘中必须有下列物品:馕、肉、油、大米、茯茶、冰糖、水果糖、方块糖、饼干、糕点等食品以及2-3套衣料。有的家庭还将给姑娘的金银首饰,作为结婚时聘礼的一部分,结婚前一旦婚事告吹,金银首饰要如数退还。这次男方的父母都要前往,并有亲友邻居等人陪同。陪同去的人数,一般经双方协商而定。结婚时,女方家去男方家的陪同人数也同样要事先商定。 男方家客人到来时,姑娘的父母要在自己家门口热情迎接定亲的客人。客人们应邀进屋上炕就坐。女方家依照传统的程序开始招待客人,首先端来馕、糕点、瓜子、糖果,接着是烤包子、烤肉。客人们一边喝茶吃饭,一边相互攀谈,逐渐将话题引到子女婚姻的问题上。男方父母起身用双手将托盘一一送给女方指点,让在场人观赏,然后说:“虽然我们带的东西不多,但请你们收下,这是我们的心意。”女方父母接受聘礼后,躬身表示感谢。接着男方家人说:“我的孩子长大了,您的女儿也长大了,他们自由恋爱并希望成婚。我们今天为此而来,希望您能把女儿送给我们做孩子,以成全他们。”女方父母回答说:“是啊,孩子们长大了,既然他们彼此中意,我们也没有什么意见,只要他们能幸福生活就行了。”得到答复后,男女双方父母及亲友开始商量婚礼举行日期及有关事项。女方父母将已经准备好的礼单交给男方父母。礼单中一般有两项内容:一是姑娘需要的衣物,这一般是在征求姑娘意见后提出的;二是婚礼当天为招待客人所需的开销。这笔钱称为“阿西苏依”,其数量和质量姑娘无权过问。按旧风俗须给新娘准备9套衣服,一般的家庭要准备5-7套衣服(含一年四季穿用的衣物)。最少也要准备3套衣服,包括一顶花帽、一条头巾、一双靴子和一对金耳环或银耳环。一般经济殷实之家,男方都要置办冬、夏服装l0余套,包括两条头巾、两顶花帽以及水獭皮帽、高级皮靴等等。另外,还要置办一对金耳环、一对金戒指、两个金手镯、一顶金冠和一顶镶金的花帽。二是给女方父母及近亲好友的礼品,主要是送衣料和部分礼品,维吾尔语称“阔云木恰”。三是婚礼那天待客用的物品,维吾尔语称“阿西苏依”。主要包括:牛羊肉、食油、大米、白面、胡萝卜、洋葱、茶叶(砖茶或茯茶)、盐、糖果、柴火等。有的地方则折合成钱,直接交给对方,谓之“礼金”。有些家庭还可要求附带其他聘礼。对女方家提出的婚礼用品和数量,男方当时予以浏览,认为可以,立即就可表态同意;如有异意,便可将礼单带回家去商量后再派人到女方家答复。在婚礼开支和聘礼问题上,男女双方家庭一般都非常慎重,不当场公开讨价还价,以避免不愉快的情景出现。男方回去后,如果觉得女方要求过高,会请人再次赴女方家请求予以酌减;如果女方不答应,男方会请求延缓婚期,以便做进一步的准备。订婚时,青年男女双方都应回避。小伙子不随订婚队伍去女方家,姑娘不会出面招待客人。

杏鑫注册平台官网_锡伯族婚礼-锡伯族的结婚仪式

锡伯族婚礼大都在农闲时办婚事。婚礼一般要举行三天。婚礼的日期临近时,男方家要在亲戚中聘请“奥父”、“奥母”来主持婚礼、迎亲等事宜,他们必须是村里颇有声望、能说会道、精明能干又没有丧偶之人。 婚礼的第一天一般都在星期五凌晨开始,新郎家请萨满来祭天。早饭后,至亲齐集,燃放鞭炮,送走迎新娘的红篷车。车前悬挂铜镜,车后挂八卦图,车内坐奥母和护送新娘衣物的少女。由奥父赶车,代表新郎父母来新娘家送宴接亲。篷车的后面跟着送宴车,车上装活猪、活羊各一对(或活羊、活鸡各一对),喜酒喜米喜面之类的礼物。所有礼物上都标红,拉红篷车和送宴车的马匹的马鬃上都系红缨。新郎家亲属和老人都来送行,预祝一切顺利,这叫做“送喜车”。新郎身着结婚礼服,胸前佩戴绢制大红花,骑着骏马,气宇轩昂地走在红篷车前引路先行。 同日,新娘家一早便积极准备迎接喜车,他们事先派人或发请帖邀请亲朋好友光临星期六的婚礼大宴。喜车一到,新娘家的长者和亲人立即出门迎接,收下礼物。旋即杀猪宰羊,备办喜宴,款待送喜车的新郎和新郎家的来人及近邻至亲。此为小宴,只为近亲聚集,主要商议和筹办翌日“大宴”事宜。 第二天(星期六)为新娘家办大宴的日子。众亲眷好友都来祝贺良缘,喜庆气氛极为浓烈。这一天,新郎必须整日在此答谢应酬。当晚,由奥父、奥母主持,聘请新郎家能歌善舞的男女伙伴到新娘家参加迎亲晚会,与新娘的男女伙伴对歌对舞,一对一地比赛。按传统,新郎一方必须以绝对的优势压倒新娘一方,否则,就等于新郎在新娘家丢了“丑”,新娘的女友也会笑话他们没本事,所以新郎一方人人都很努力。事实上,迎亲晚会是青年男女彼此相识、交际的场所。所以,人人都以最动听的歌声倾诉自己对纯真爱情的追求,以最优美的舞姿显示自己的魅力,希望找到意中人。 新娘家大宴之日,奥父、奥母还要带新郎给岳父母家的众亲友一一敬酒。席间,奥父、奥母还要唱“婚礼歌”,表演节目等。婚礼的头两日,新娘一般不在自家,而躲避到至亲家里暂住,由姑、姨或表姐为她开脸、修发鬓和汗毛。第三天星期日是迎娶新娘的日子,是正式的婚礼。新郎随奥父、奥母乘坐喜篷车去迎娶新娘。新娘的哥哥、嫂嫂必须在喜篷车到来之前将嫁妆送到新娘家,其中还要举行揭盖头仪式,在灶前宣誓,给客人吃“定情丸子”等仪式。

赫哲人有一首代代传承的《姓氏歌》,在这首歌中这样唱道: 赫尼哪来赫尼哪,古时候有五姐妹, 老大和虎配成双,子孙后代都姓虎(胡)。 老二和鱼配成双,子孙姓游(尤)又姓鳍(齐), 老三和鹿配成双,子孙后代都姓鹿(卢)。 老四和龙配成双,子孙都姓舒穆鲁(舒), 老五和河神配成双,子孙姓河(何)又姓毕拉(毕)。 从这首古歌中可见,赫哲人的姓氏是和图腾信仰有关,有的是和居住地名有关,有的和山川河流有关,有的和动物名字有关,有的和官名有关。 赫哲族傅万金,在《乌苏里江畔饶河县的赫哲族》一文中,对赫哲族的姓氏,有详尽的考辨。文中说:居住在饶河县的赫哲人,属于赫哲古老氏族的有尤坑哈拉(又称“奇楞哈拉”)、吴丁克哈拉、卢日热哈拉(义称“陆雅拉哈拉”)、葛依克勒哈拉、付特卡哈拉(又称“富萨哈里哈拉”或“马林卡哈拉”)、毕拉抗克哈拉。这些古老氏族名称,绝大部分是从居住的地名、靠近的河流、山川以及动物名字得来的。随着氏族的解体,氏族的名称就演变成姓氏的名称,后来从姓氏的第一个字音演变成现在赫哲人的姓。姓“尤”的,足从“尤坑哈拉”这个氏族名称演变而来的,因为它又叫“奇楞哈拉”,是从齐木因河名而得名,因此又演变出一个“齐”姓。尤、齐两姓有着密切的族源关系。姓“吴”的,是由“吴丁克哈拉”而演变来的,是由“吴了克阿”和“吴勒敏河”而得名,后来用姓氏第一个字音汉字“吴”为姓。“卢日热哈拉”(又名“陆雅拉哈拉”),从第一个字音演变成汉字的两个单姓:“卢”和“陆”。“付特卡哈拉”(又名“马林卡哈拉”),赫哲语是老虎之意,这是从图腾崇拜而米的,后来音转,汉译成“傅”姓。再如,“毕拉抗克哈拉”的“毕拉”是河的意思,也是住在河边的意思,所以就以“河”为姓,后用第一个汉字写成“毕”,姓“何”的则是把“毕拉”译成汉语的河,又音转成“何”字,所以毕与何两姓源出于一个氏族。饶河赫哲族中的尤、傅、何、毕、吴、葛、陆七个姓,就是上述赫哲族古老氏族的后裔。除了上述七姓外,还有不少其他姓氏,都有其形成的特殊原因。有的是改姓,有的则是不同民族通婚造成的。如富锦大屯赫哲族张凯喜,他的祖父是清朝的“拨什库”(官名),他的父亲是“哈番”(官名),姓“毕拉抗克哈拉”。但有一次写他祖父的姓氏时,执笔人认为语长音杂不好写,便对他说,人家称你家是“瞻仁大人”(官名),你就姓“瞻”吧,后来又音转为姓“张”,一代代传了下来,四排的“张”姓中,就有他的后人。总之,饶河县赫哲族中22a1姓,都与以上赫哲族古老的七姓有着亲缘关系。 由上述可见,现在赫哲人的姓,是由于受了汉族的影响,取了氏族名称的头一个字,经久成俗,每一个氏族有一个姓。但由于氏族的发展变迁、胞族的产生、与汉族的通婚和因音转而改姓等原因,现在赫哲族中,也有同一个姓氏,但不是同一个氏族的情况。

赫哲族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民族。在金代的文献中,记载了在松花江中捕捞牛鱼,其鱼状如牛,可见鱼有多大,据考证这种鱼就是鳇鱼,一条鱼重达千余斤,喜冷水深水,现在松花江中游已不见鳇鱼,可见气候和水流都有变化。牛鱼的记载,也出现在元代的文献中,如《辽史-天祚本纪》载:“自此而北,乃颜故地日阿巴剌忽者,产鱼,吾今立城……日得鱼九尾,重千斤,遣使来献。”这重达千斤的鱼,就是鳇鱼。元代时,在黑龙江下游,库页岛一带设立了东征元帅府,这里道路险阻,崖石错立,盛夏水盛时期可以行船,到了冬天,便在冰雪中用狗驾爬犁,以载人或物。库页岛上居住的是斡拙人,又称“吾者”、“兀者”,他们就是今日赫哲人的祖先,以捕鱼为生,地无禾黍,以鱼代食,其渔业生产习俗颇具民族特点。赫哲这一族称,始见于清代,又称为“黑斤”。 赫哲族是我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其渔业生产习俗很有特点。 季节与鱼汛渔把头组织渔业生产根据不同的季节和鱼汛期而有所不同。 在赫哲族渔民中,流传着古老的捕鱼节气歌: 立春棒打獐,雨水舀鱼忙。 惊蛰忙织网,春分船验上。 清明河流水,谷雨开大江。 立夏鱼鲜欢,小满鱼满舱。 芒种鱼产卵,夏至捕鲤忙。 立秋开了网,处暑忙捕鳇。 白露鲑鱼来,秋分鱼子甩。 寒露哲罗翻,霜降打秋边。 立冬下抬网,小雪冰障穿。 大雪钓冬鱼,冬至补网具。 小寒大寒修理船,渔楼肉满迎新年。 捕鱼节气歌是赫哲人长期捕鱼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根据不同的季节,渔把头来组织捕鱼。 春季、秋季、冬季,这三个季节是赫哲人捕鱼生产的主要季节。 春季鱼汛,是从“谷雨”到“小满”,时间一个多月,这个时期主要捕获吃活食、吃小鱼的杂鱼类,例如狗鱼。这些鱼在稳水涡子里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季,开春了,江开了,跑冰排了,这些鱼随着冰排欢蹦乱跳,当游到冰排流过的江面,特别是有稳水涡子的地方,又停留下来,因为刚开江,鱼身子还不太灵活,鱼群比较集中,这时用网捕,有时一网能捕千余斤。李子开花的季节,大鳇鱼开始在江中游动了,各种吃活食的鱼,游到江边寻找小鱼,各种吃草的鱼,游到江边寻找草吃,春季鱼汛是一年四季里最好的捕鱼季节。渔把头带领大家早出晚归,有时用网捕,有时用叉捕,真是“船儿满江鱼满舱”。 秋季汛期时间约40天,是从白露到霜降。秋季鱼汛主要是捕大马哈鱼,大马哈鱼是生在江里,长在海里,每年从海里回游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的沙砾河床排卵传代。从鞑靼海峡到黑龙江,游程数千里,而且是溯水而上,由此可见,大马哈鱼是一种极有特点的鱼。秋季鱼汛,是赫哲族最重视的鱼汛期。临近这个鱼汛期,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各个渔滩,都扎下临时“营盘”,有经验的渔把头,监视着江面,当发现鱼群游来,便高呼:“见鱼了!”这便是命令,江面立刻沸腾了,只见船如飞梭,银网闪烁,双桨飞舞,转瞬间船舱中装满了鲜肥的大马哈鱼。这个季节捕鱼,不仅白天捕,晚上也秉灯夜捕,满江灯火,满天繁星,把三江秋色装点得更加俏丽。

回族不是黑龙江的祖居民族,全部都是因各种原因迁来的,在此安家立业,始终保持着浓郁的民族本色,在历史传承中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 回族的饮食别具风味,专一清真。主食是米饭和面食,辅以羊、牛、鸡、鸭、鱼肉和各种蔬菜。忌食猪、马、驴、骡肉和一切凶猛禽兽之肉,忌食动物血和自亡的动物肉,忌食没经赞诵安拉而宰杀的动物。 回族爱吃包馅食品,如包子、饺子、烧卖、馅饼等,其次是面条。待客多用“碗菜”和“盘菜”,年节做火锅、炒菜,红白喜事做米饭炒菜。平时讲究吃糕点,特别喜欢吃蜜果,喝糖水。有饮茶和品茶的习惯。 回族的小吃更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大致可分为面食类、黏食类、酥饼类、蜜果类、糖食类、凉粉类、肉食类、流食类等多种。 面食类:有肉火烧、包子、油煎饺、烫面饺、缸炉小烧饼、羊肉烧卖、搅面馅饼、抻面、臊子面、油拉面、水拉面、杠子面馒头、糖麻花、豆沙包、豆沙饼、糖三角、鸭蛋包、红糖玫瑰包等。 这些面食类都各具特色,如搅面馅饼,一切三层,皮脆且嫩,肉馅香而不腻。豆沙包皮薄馅大,吃起来味道清香。 黏食类:有油炸糕、油炸元宵、黄米切糕、江米切糕、五花糕、水镇切糕、煎糕、黏火烧、黏团子、粽子、凉糕等。凉糕有长形糕,有圆形糕,糕内包红糖玫瑰馅。五花糕更有特色,是用豆馅、枣泥、山楂、江米面、青红丝、芝麻、瓜仁等一层一层撒好蒸制的,色彩鲜艳,味道精美,有凉、热两种。 酥饼类:有蛤蟆酥、刀拉酥、麻盐盖马蹄馅、糖发面等。 蜜果类:有糖耳朵蜜果、糖包饮蜜果、对头酥蜜果、糖蜜果等。 糖食类:有玫瑰铎、稀糖谷、梨糕、冰糖葫芦等。玫瑰铎菱形,蘸芝麻,上有各色糖加玫瑰,是用西黏谷制成的。冰糖葫芦用山楂、瓜仁、橘子等原料做成,冰糖多而不黏,酥脆而不崩牙。 凉粉类:有粉坨子、卷粉、粉块三种。粉坨子是用粉漏子制成条状,然后加芝麻酱、香菜、小萝卜丝、蒜、辣椒油、酱油、醋等作料,吃起来解暑热,止渴充饥。 肉食类:有烧鸡、烧羊肉、烧牛肉、牛蹄筋、牛下水等。 流食类:有牛骨髓油茶、浆子、豆腐脑等。豆腐脑用鸡肉丁做卤,加辣椒油、蒜泥调料,吃起来真是又嫩又香。 回族的小吃其味道是酸、甜、辣、咸俱备,其颜色是白、黄、红、绿争辉,真是色味香形俱佳。这些食品有软的、有硬的、有酸的、有黏的、有热的、有凉的、有酥的、有脆的,有肉馅的、有糖馅的、有豆馅的、有玫瑰馅的、有枣泥馅的、有山楂馅的,有油煎的、有锅烙的、有锅蒸的、有炉烤的、有五香熏的,真是五彩纷呈,奇香争现。 由上述可见,由生食跨入熟食,由熟食进入类型化,由类型化显现出鲜明而又浓郁的民族特色,黑龙江的饮食习俗正是走过了这样一条漫长的历史道路。

鄂伦春人捕鱼的工具有渔钩、渔叉、推钩、线网、桦皮船、梁子。 鱼钩。多是自己制作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如毛钩、甩钩、快钩、撅得钩等。诱饵多是蚯蚓、蚂蚱、大牛蠓、青蛙等。下快钩最为壮观,这要在“塔坦达”指挥下,依靠集体的力量,需要十几人合作,需要几条船配合。这种钩是在江里或大河里专门捕大鱼的一种钩,弦很长,最长的有七八十米,短的也有四五十米。弦一般要用较粗的麻绳或铁丝,弦的一头固定在岸上,另一头系有较重的大石头,划船撒钩,将系有石头这一头扔人江中,钩之间的间距10厘米左右,磨得非常锋利,每隔四五米系一十字木架,以防渔弦沉入水底。大鲤鱼性多疑,见到快钩,它喜欢甩尾扫一下,这一扫,便钩住了。在“塔坦达”指挥下,有划船的,有摘钩的,一旦有的人翻船落水,便互相帮助,快钩能捕大鱼,有时能捕到几百斤的大鱼。 渔叉,鄂伦春语称鱼叉为“窖布告”。这是一种传统的捕鱼工具,一般长四五寸,有两三个齿,也有五六个齿的,均有倒刺,有木柄,长3米左右,有的还在木柄上系五六米长的细绳。叉鱼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有时是在江岸上走着叉,有时是划着船在江中叉,有时是站在江中的倒木上叉。在夜间叉鱼是特别有情趣的,需要几个人协同配合,一人划船,一人燃桦树皮照明,另一人叉鱼。夜里,鱼处于睡眠状态,不怕光,一叉下去,就捕到一条大鱼。 推钩。这是鄂伦春人捕鱼的特殊工具,是专门捕大鱼用的,钩长约六七寸,用时把钩倒嵌入一根六七米长的木杆尖端,并拴有细长绳,鄂伦春语叫做“额尔故”,专捕蜇罗、细鳞、大马哈等大鱼。鄂伦春人不仅是狩猎能手,同时又是捕鱼能手,特别是深水叉鱼,仅凭水纹,一叉下去,叉无虚发。 渔网。鄂伦春人的渔网,是用马尾、麻编织而成的。在其上涂满牲畜血,使其抗蚀耐用。常用的网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挂网”,长约十几米,宽约一米,划船撒入江河湖泊,鱼在水中游,遇网便被挂住;另一种网叫“旋网”,或称为“甩网”,圆形如袋,撒网捕鱼。 桦皮船。这是鄂伦春狩猎的工具,同时也是捕鱼的重要工具。船身用杉木等硬质木料做骨架,外面蒙上桦树皮,接头处用柳条、鹿筋、犴筋做线缝合而成,缝合处涂上松树脂,这样既不漏水,又能防腐,使用起来极轻便,一个人扛在肩上便可以运走,在水中划行是更轻巧灵活。划船用的桨很有特色,是一根约两米长两端呈铲状的单桨,划行时,划船人盘腿坐在船中央,左右轻划,船行如飞;如果顺水行船,单桨可做舵,可做撑杆。桦皮船既能撒网、钓鱼、叉鱼,又可以去摘鱼。

杏鑫4注册登录网_蒙古族的婚姻习俗及其历史传承

蒙古族形成以后,其婚俗有室韦的传承,同时也有突厥的传承,这样就构成了其独特的婚俗惯制。多桑《蒙古史》载:“其人妻妾之数,任其娶取。能赡养若干人,即娶若干人。欲娶女者,以约定家畜之数若干献之于女家两亲。各妻各有其居帐,为子者应赡养其父之诸寡妇,除其生母外,常能娶其父之寡母为妻。兄弟亦应赡养寡居之嫂娣。”蒙古人此时已由母权制进入了父权制,已由不安稳的偶婚习俗过渡到了相对稳定的一夫一妻制,但有特权者实行的却是一夫多妻制。 《马可波罗游记》载:“鞑靼人实行多妻制,男人可以随意娶多少妻子。……妻妾的数目没有受到限制,结果造成他们子女的数量比其他任何民族都更多。”如成吉思汗“后妃有五百左右,他们是他从各部落中取得的”。(《史集》)。其弟“别勒古台……有百妇百子,妻子至前有不识者”(《蒙兀儿史记》)在这么多的妻子中,有妻妾之分,这就出现了尊卑等级,如成吉思汗五百妻妾中,主妻与受宠爱者只有两人,而主妻在所有后妃中居长,受到最高的尊敬。 在蒙古的婚俗中,仍有着族外婚俗的遗留,《史集》载:成吉思汗与合塔斤部、撒勒只兀惕部都是阿兰豁阿的后裔,“他们之间仇恨益增,战乱绵亘。他们多次作战厮杀。最后成吉思汗成了胜利者,屠杀了他们无数人……残存者由于他们是同族人,便全部做了听从他的人和他的奴隶……除了成吉思汗所吩咐的‘不要娶他们的姑娘,也不要把姑娘嫁给他们;因为他们遵守着亲属关系之道,使他们卓异于其他蒙古部落’外,这个部落跟成吉思汗再也不剩下任何程度的亲属关系了。”由上例可见,他们实行的足严格的族外婚制,这显然是氏族社会时期的古老婚俗的遗留。

杏鑫测速代理_赫哲族的婚姻习俗及其历史传承

赫哲人实行的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的氏族外婚。同一氏族的人不能通婚,同一个姓氏但不是一个氏族的可以通婚。对赫哲人的婚俗,曹廷杰著的《西伯利东编纪要》中有如下记叙:“聘娶,男携酒壶入女家先饮,后议银两数目,上者以绸缎羔皮代,次以布。女与父母俱允,即同宿一夕,再约期送女,不迎亲。时有同将好女(新娘友好的女孩)三四,俱乘船到门前,步行人户,女即执酒敬客。客以布为礼。亦敬翁姑兄嫂。陪嫁用木勺。”由此可见,赫哲人此时还传承着“男下女礼”的古俗,男女初婚之夜要在女家度过.由于私有财产的出现,嫁娶中已出现礼聘之俗,约期送女,不迎亲,意味着父权制早已确立。 随着社会的发展,赫哲族因和满族和汉族杂居,受其影响很大,因此婚俗也出现了变异和发展,就其婚姻类型来看,出现了抢婚、包办婚、指腹婚、童养媳婚等。男女的婚龄男子是十八九岁,女子是十五六岁。赫哲人早年选择配偶的形式是通过比赛摔跤、滑雪射箭、设伏弩和捕鱼、狩猎等形式。后来包办婚姻成俗,男女双方的父母为子女选择配偶的标准,主要是看是否爱劳动,是否是捕鱼打猎的能手,有的择婿的条件是看他一刀能不能削成一个“说伦”(烤肉权);选择媳妇的条件是看其是否勤劳能干,聪明贤惠。 定亲。男方向女方求婚时,先由男方的父亲、伯父、叔父或其他长辈亲属携带酒到女方家中,与女方的父亲和母亲共饮,在饮酒中间自然提亲。如果女方父亲同意,便要再斟酒给女方其他长辈;如果女方父亲不同意,定亲事即作罢。但也有这种情形,一次不成,再求二次,甚至三次、五次之多的,直至女方父亲同意为止。亲事说成,要当即带儿子来女方家拜认未来的岳父岳母,同时双方共同商定何时过彩礼。 过彩礼。赫哲人彩礼的多寡,要根据双方家庭的经济情况、社会地位而定,一般是马一匹,猪一口,酒若干斤,衣服若干件。过彩礼分为过小礼和过大礼。在定亲后,男方要给女方送酒肉食物,在女方家举办宴席,把男女双方的年老长辈请来共同畅饮。这时男方送给女方的部分彩礼俗谓“过小礼”,赫哲语叫“庙昆庙库仁”,在过小礼时要商定过大礼和结婚的日期。“过大礼”赫哲语叫“萨日来尼”,是在结婚的前几天,男方家中摆酒席,宴请男女双方年长老辈、媒人,同时把要送给女方的彩礼和衣服被褥、家具、首饰直至马匹等物全部送过去。此为“过大礼”。 结婚。赫哲人的婚礼习俗在早些年是不迎亲的,但后来因受满族和汉族的影响,也有了迎娶的习俗。结婚这一天,新郎要穿袍,要披红挂绿,由男傧客骑马相陪,走在前面,跟随在新郎后面的是迎亲的车或船,冬季用搭着彩篷的雪橇或车辆,夏秋则用船。娶亲婆要请儿女双全、有丈夫、会管理家务的老年妇女,还要请男女童傧各一人,亲友多人做迎亲客,相陪新郎前往女家去迎亲。赫哲人视双数为吉利,迎亲人去时是单数,回来时加上新娘即为双数。

藏族人对亲戚的称谓,藏族和汉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藏族对祖父母与外祖父母并无严格区分,祖父与外祖父统称“波拉”;祖母与外祖母统称“莫拉”。对于父氏系统的称呼区分不甚严格,显得十分亲热,凡是父亲的兄弟,都称“阿库”,姐妹称“阿妮”。对母氏系统的称呼,比较严格,例如对老丈人称“曲波”,对丈母娘称“曲母”,对妻子的兄弟称“归布”,对妻子的姐妹则称“归母”。 藏族以忠厚善良为美德,他们与人交往,讲礼义、守信用,先人后己,从不计较得失。同藏族交朋友,要言必信、行必果,精诚相见。否则,便会对你嗤之以鼻。藏族十分重视馈赠,凡有喜庆,互相必然送礼致贺。一般客人送一件礼品,主人要以成倍的礼品回赠给客人,否则即被看作小器和失礼。藏族心地善良,怜悯弱者,对老、弱、病、残者尽力帮助,提供方便;对邻居的困难全力帮忙:对上门求助者,必施舍食品。此外,禁忌杀生造罪,禁忌偷盗大于针线的财物,不取不义之物。因此,一般白天全家出去劳动,日落才归,常常房中空无一人,也不上锁,但很少发生物品丢失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