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4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神韵雪峰 嗨游怀化】大美怀化全程免费深度游,火热报名中,赶紧上车啦!

    01 怀化公益旅游活动须知 一、活动时间:(时间将会根据疫情控制情况进行调整) 第一批:4.10-4.12(暂定);第二批:5.16-5.17;第三批:6.13-6.14;第四批:7.18-7.19; 二、活动举办: 指导单位:怀化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怀化市文联 主办单位:怀化香港铜锣湾广场 三、活动费用 本活动为公益旅游活动,全程吃住行免费! 三、参与对象:  1.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  2.抗疫一线的警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  3.全国市民(18周岁-60周岁) 按报名时间的先后顺序确定活动名额,优先满足抗疫一线医护工作人员。 四、参与条件: 抗疫一线人员凭相关证件参加 其他人累计转发(本文)至朋友圈7天参加 怀化香港铜锣湾广场商铺意向客户免费参加 五、报名方式: 长按下方二维码线上报名 或者电话报名(0745-5555555)   六、报名时间: 2020年2月18日-4月30日 七、人数限制: 共4条路线,起始地点均为怀化香港铜锣湾广场,每条线路限定200人,优先满足抗疫医护工作者,若医护人员超过800人,则根据实际情况针对线路另择时间增设一期! 八、活动内容 1.深度游览怀化著名旅游景点 2.全民抗疫分享晚会 3.甜甜的怀化书画笔会 4.唱响红歌篝火晚会 5.苏宝顶露营 6.杨梅采摘 7.【抗疫复工】感动中国(怀化)诗歌散文摄影大赛   第一站   第一站 雪峰画廊休闲之旅 第一天:怀化–溆浦(思蒙–穿岩山-枫香瑶寨-书画笔会) 第二天:溆浦(枫香瑶寨)-沅陵(凤凰山森林公园-船游酉水画廊–二酉山(远眺)–凤滩电站) 第三天:沅陵(借母溪)-怀化 D1 8:00 怀化出发,预计10:00点抵达思蒙(游玩1小时),11:00前往溆浦县城(车程40分钟),12:00县城中餐,13:00前往穿岩山(车程1小时),14:00参观穿岩山、枫香瑶寨,晚餐后举行书画笔会。 D2  8:00溆浦出发,预计11:00点抵达沅陵县城,参观凤凰山森林公园(游玩1小时), 12:00县城中餐,13:00前往明溪口镇白河谷旅游度假区(车程约1小时左右)中途路过二酉山(远眺二酉山景区),14:00船游白河谷旅游度假区(游览时间约2小时),16:00参观世界第一空腹坝——凤滩电厂(游览时间约1小时),17:00凤滩晚餐,活动结束后返回沅陵县城入住宾馆(车程约1小时20分钟)。 D3  8:30沅陵县城出发,前往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入口(车程约1.5小时左右),10:00参观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览时间约1.5小时),11:40借母溪千堂湾中餐(约30分钟),中餐后12:20返回怀化。     荡舟思蒙 思蒙位于溆浦县城西约十公里的溆水下游。景区面积6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300亩,景区溆水河道全长15公里。有溆水屈儃、五佛朝圣、三闾滩、桃源洞天、母亲岩、破岩山、屈子谷、飞水洞等景点。屈原曾游历于此,留下“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景区集屈原文化、民族风情、天然溶洞于一体,青山、秀水、美石相得益彰。     漫步穿岩山国家森林公园 穿岩山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西南,地处雪峰山东麓,森林覆盖率达72.34%,有大型山峰3座,水潭18个,小溪13条,悬崖9处,有大花红山茶、杜鹃、金缕梅、兰花等众多观赏性植物。游览穿岩,不容错过的其中的枫香瑶寨。枫香瑶寨为雪峰山高山花瑶居住区,瑶族风情浓厚,瑶寨巨枫成林,春夏莺歌燕舞,深秋霜叶如火,蔚为壮观。寨内建有高山无边际游泳池,冬暖夏凉,四季恒温。畅游其中,雪峰美景尽收眼底,令人豪爽快意。     枫香瑶寨     凤凰山森林公园 位于沅陵县城南岸,与县城隔江相望。海拔200余米,占地500亩,森林覆盖率90%以上,山势奇异,风光灵秀,古树参天,绿树成荫。凤凰山景区由凤凰山、凤凰寺、凤鸣塔构成。凤鸣塔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坐落在香炉山,塔高75米,七级八方,气势雄伟,十分壮观。凤凰寺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由大雄宝殿、天王殿、送子殿、弥陀阁、观音堂、玉皇楼等建筑组成。1938年3月至1939年10月,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幽禁于此,在凤凰山刻下“雪仇”二字,留下“万里碧空孤影远,故人行程路漫漫,少年渐渐鬓发老,唯有春风今又还”的《自感遗憾作》和曾使用过的一批文物。景区内有张学良将军塑像、陈列馆、望江楼、防空洞等景点。2001年,修缮凤鸣塔、张学良将军陈列馆,修建少帅广场。目前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酉水画廊-二酉山 二酉山位于二酉苗族乡境内酉水与酉溪交汇处,距县城30多里。公元前220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咸阳儒生冒诛九族之险,藏千卷竹简于二酉藏书洞中,秦亡汉兴时,启出献于汉,使前秦文明得以承传,为延续和发展华夏五千年历史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从而成为成语“学富五车,书通二酉”的出典地。现在景区内主要有藏书洞、古藏书处碑刻、二酉阁、书天门、万卷亭、翠山亭、妙华观、二酉堂、仰止亭等景点。二酉藏书洞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酉山风景名胜区现为湖南“新潇湘八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酉水画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酉水画廊-凤滩电站 凤滩电站位于酉水下游永顺、古丈、沅陵三县交界处,距沅陵县城46公里。始建与1970年,主体工程采用大空腹拱坝,将4台各10万千瓦机组的发电机装在坝体空腹内,是世界最高的空腹重力拱坝电站,1978年建成投产发电。2004年增装40万千瓦发电机组于大山之下山洞之中。现在总装机容量为80万千瓦,其弧形空腹重力拱坝和坝内式、山体洞内式发电厂房,设计新颖、结构独特、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景观效果极佳。电站与借母溪自然保护区连成一片,湖光山色使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为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湖南“新潇湘八景”,是酉水画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母溪 湖南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沅陵县西北部,沅陵、永定区、永顺三地交界处,总面积32平方公里。借母溪享有“生态王国、天然氧吧”的美誉,大片的原始次森林,森林覆盖率达89.6%,负氧离子含量高。借母溪享有“物种天堂”美誉,物种丰富,起源古老。借母溪风景秀美,属喀斯特地貌,孤峰、石芽、溶洞、清泉、古木,环境清幽。借母溪文化独特,有人类典妻制度唯一文化遗存——狃花文化,还有古朴的土家风情,被誉为“世外桃源”。借母溪不仅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地,也是开展自然保护、环境教育以及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现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第二站   第二站 神秘湘西风情之旅 第一天: 怀化-芷江(抗日受降坊、龙津风雨桥)-麻阳(滕代远同志纪念馆)-吉首(凤凰古城) 第二天: 吉首(矮寨大桥、牛角山采茶、乾州古城)-怀化 D1  8:00 怀化出发,预计9:00点抵达芷江,参观抗日受降坊、龙津风雨桥(游玩2小时),11:00前往麻阳县城(车程1小时),12:00县城中餐,13:00参观滕代远纪念馆(预计40分钟) 14:00前往凤凰(车程1小时),15:00参观凤凰古城(游玩2小时),晚餐后欣赏凤凰夜景。 D2 8:30凤凰古城出发,预计10:00点抵达牛角山(中途路过矮寨大桥)(游玩2小时), 12:00中餐,13:00前往乾州古城(车程约1小时左右),14:00参观乾州古城(游览时间约2小时),16:00返回怀化     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 位于芷江县城区东3.5公里七里桥村境内,现占地63亩,主要由受降纪念坊、中国战区总受降旧址(包括受降会场旧址、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旧址、何应钦办公室、萧毅肃陈列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受降纪念碑林、七里桥旧址等纪念性建筑物组成。是中国人民接受百万侵华日军投降纪念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纪念馆之一、湖南潇湘百景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政府即电令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茨速到湖南芷江办理侵华日军投降事宜。8月21日至23日,中国政府在受降会场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中国战区受降典礼。芷江受降终结了中华民族八年屈辱的历史,宣告了日本帝国方义妄图亡我中华的美梦彻底破灭。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1947年,国民政府在原受降地修建了“受降纪念坊”,该坊为华夏大地纪念抗战胜利的唯一标志性建筑,为世界六座著名凯旋门之一。     芷江龙津风雨桥 世界上最长的侗乡风雨桥。初建于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年),史称“西南三楚第一桥”。位于古沅洲“西津渡口”旧址,曾经“龙津风浪”列入古沅州外八景之一,自东向西横跨舞水河。几经圮毁,多次修复, 1999年,该桥重新修复。全桥长246.7米,宽12.2米,桥设三层檐的长廊,长廊面侧设厢房店面94间,桥脊上有7处五叠四层檐的大楼亭,亭最高17.99米,取吉祥之意,全桥气势恢宏,犹如长龙横卧舞水,登观赏亭远眺,舞水两岸风光尽收眼底。此桥为全木质结构,无一钉一铆,整体气势恢宏,犹如一条长廊横卧舞水。     滕代远同志纪念馆 滕代远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军队的缔造者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新中国铁道事业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铁道部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滕代远纪念馆于1986年11月2日建成,馆名由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亲笔题写。馆内陈列滕代远同志各个革命时期的有关图片、实物、文献、书信等近400件文物以及中央等领导同志的题词。全面展示了滕代远同志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奋斗的艰辛历程。通过陈列展览,教育后人。现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红色旅游13530精品线路及工程,国家级AAA旅游景点。 夜游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土地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2010年底约5万人口,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距铜仁凤凰机场27公里,怀化芷江机场57公里,张家界荷花机场280公里;G209国道与S308省道贯穿全境,枝柳铁路穿境而过。凤凰古城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是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级景区。2019年10月,入选首届“小镇美学榜样”名单。 矮寨大桥 矮寨大桥是中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高速通道,位于德夯大峡谷之上,是吉首市西北部公路的构成部分,也是包头—茂名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65)关键控制性工程。矮寨大桥于2007年10月28日动工兴建;于2011年8月20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大桥全线贯通;;于2012年3月31日通车运营,并举行通车仪式。矮寨大桥西起坡头隧道,上跨德夯大峡谷,东至矮寨三号隧道;线路全长1779米,主桥全长1414米;创造了四项世界第一,极大地改善湘渝两省市的交通现状,对两省市乃至中西部的对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牛角山采茶 牛角山茶园平均海拔800-1200米,山高林密、溪涧纵横,山水与茶树交融相生。公司自有10000亩牛角山有机茶基地,为2008年以来新建。地理交通条件好,位于古丈县城南12公里、吉首市35公里,湘西黄金旅游线省道229张家界一凤凰中点,离吉恩高速太平互通口、怀长高铁南山站5、8公里,5.5米草砂路直通茶园。牛角山·黛勾黛丫茶业依托自有茶园优势,斥巨资建设自动、生产、清洁一体化茶叶厂,“从茶园到茶杯,全程可追溯,茶叶一站式综合体,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牛角山茶业以其卓越的品质,畅销海内外市场,斩获多项大奖,得到温家宝、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视察指导,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乾州古城 具有4200多年历史的吉首乾州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区内的万溶江河畔,这里交通便捷,209国道和枝柳铁路纵贯南北,是湘、鄂、渝、黔四省边区传统的物质集散中心。   第三站   第三站 红色记忆胜利之旅 第一天: 怀化-通道(芋头侗寨-皇都侗寨-通道转兵纪念地-杜鹃草堂-红歌篝火晚会) 第二天: 通道-靖州(采摘杨梅)-会同(粟裕同志故居和纪念馆)-怀化 D1  8:00 怀化出发,预计10:30参观芋头侗寨(游玩1小时),11:30前往皇都侗寨(车程20分钟),12:00县溪镇中餐,13:00参观皇都侗寨(游玩1小时),14:00点抵达通道转兵纪念地、杜鹃草堂(游玩1.5小时),15:30抵达杜鹃草堂参观游玩,晚餐后举行红歌篝火晚会。 D2  8:00出发,预计9:30点抵达靖州(游玩2.5小时), …

杏鑫平台登录_端午佳节话粽子

又是一年端午佳节,如何面对这个传统的节日?成为一年一度摆在面前的“考题”。于是,有媒体进行了专门的调查,随机采访了一些城市中的孩子,发出这一传统佳节正在沦为孩子们眼中的“粽子节”、“吃货节”等等悲鸣…… 其实,关于节日的记忆,最早我也是从“吃”开始的,伴随着味觉的记忆才最顽强,这种最直观的印象自然而生,不必苛责。客观来说,和现在的孩子相比,我们当年要幸福得多,因为,我们知道粽子的原料——糯米是如何生长、管护和采收、加工的,知道粽叶采自深谷的溪水边,也知道粽子从淘米、浸染、包扎、蒸煮的整个工序。更知道家乡独有的粽子,美味与众不同的秘诀所在——金灿灿的颜色和清香四溢的味道,完全仰赖糯米禾杆的草芯在充分燃烧之后留下的灰烬。 曾在一篇名为《一个粽子的回想》的文章里,介绍过这种草芯灰烬的华丽转身——一把黄草经过火与热的洗礼,瞬间转化为另一种食物味道的来源,或许这正如生命的轮回,此岸的死正是为了成全彼岸的生……草灰浇上泉水,滤除渣滓,取得黄澄透澈的汁水——草灰含碱,祖辈上代代相传,认为可以消灾去病,至于是否科学,于今尚不得而知。精心挑选出颗粒饱满的糯米倒入汁水中浸泡一夜,准备妥当之后,第二天一早便可以开始包扎粽子的工序。 小时候每逢端午节到来,我们都会重复着这样的工序,粽子那特有的味道就此植根于记忆之中。只是,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诞生于农业社会的端午节,因为时代的变迁,人们不再安土重迁,于是这样的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与记忆的内涵正在逐渐淡化,也难怪孩子们对它的印象只能停留在“粽子节”、“吃货节”上面。孰不知,对于我们这一代从土地中走出来的人,一只小小的粽子,还包含了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无尽关联的纽带。怎么过端午节,如何看待端午节?取决于我们对传统节日的传承与态度,看龙舟、绣香囊、画彩蛋、喝雄黄酒,这些传统活动的复苏,就是要唤醒一代又一代人能从节日之中,获得原本快乐的回忆。 或许,面对传统,我们还要多几分谦虚和肃穆,节日里传统美食、传统活动所带来的仪式感,特别是自己动手制作一道美食,与家人共同分享,在感激食物的馈赠之余,在感叹生活不易的同时,更加倍加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尔后,才能积蓄战胜现实困难的勇气与底气。 后记:回归到“吃”的本身,粽子的吃法其实有很多花样,只要不嫌繁复,别出心裁,便可推陈出新,吃出新法。这里推荐几种新式的吃法:香粽牛柳、卤肉粽、红烧排骨粽子、蛋皮煎粽块、水晶粽子、香煎粽子,在此奉上图片数张,至于具体做法和效果如何,待我一一实践之后再详加说明。 特别提示:粽子虽美味,却也不可多吃,注意高纤饮食与少油低热量,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沏上一杯养生热茶,兼顾健康其实可以更快乐。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青年中盛行的习俗:行歌坐月

行歌坐月是从江侗族、苗族、壮族男女青年十分盛行的习俗。青年男女从十五、六岁起,互相选择友善,投契者为朋。  村里姑娘三、五人聚在某一女伴家中纺纱、刺绣、纳鞋垫,作伴和等待罗汉来访。这家一般住房较宽敞,父母友善,形成相对固定的集中点,有的家,第一批姐辈们出嫁完毕,妹一辈的又聚集原地,一代接一代。相对固定的地方侗家称为”堂翁”。 罗汉(男青年)们则结伙来到姑娘们聚集的地方与她们共同相处,侗语谓为”鸟翁”, 苗语谓之”霞撇多戏”,即”闹姑娘” 之意。这种男女交往活动,婚前人人皆可参与。男青年去走姑娘时都带有自制的琵琶或牛腿琴。当到姑娘家里,有的是敞开大门以待,有时也要经多次央求才开门,这只是善意的逗趣。入室双方均以礼相待,姑娘让坐、寒喧。聚集时无所不谈或打闹逗乐,可互叙衷肠。或操着琵琶或牛腿琴对唱情歌。每当夜深人静,歌声清晰、音韵悠扬、琵琶铮铮之声,如蝉鸣幽谷,令人神驰,往往鸡唱五更而不散,黎明才依依惜别。  男女子相处,有情投意合的,即无夜不往。有时”罗汉”买来白沙糖煮稀饭或杀鸡、鸭吃”宵夜”。如逢收花生季节,则煮糖花生(姑娘出花生、”罗汉”出糖,有的则是男女共同种的花生),糯禾将熟时节,”罗汉”则邀请姑娘打着火把去”罗汉”家的田折来糯禾舂扁米,娱乐形式多样。此时如有钟情者则悄悄互递信物,诸如手镯、戒指、头巾、彩带、荷苞等。互送信物采取秘密方式。男的借故抚弄女方的纱锭或刺绣品,伺机暗递信物,而女方也自不宣,伺机回馈。彼此互换食物谓之”鸾骂松堆”(换记定情),是双方表达爱情并私定终身之举,但因婚姻尚须父母作主,故多有中途退还信物者。  这种男女社交活动,只要年纪相当,族外同辈份的均可。已结婚之女只要还未落夫家仍可参与”行歌坐夜”,其丈夫也无权干预。但”罗汉”们知情后,语言上便会很谨慎,少与其搭腔,只偶尔以讥讽之语打趣而已。常住夫家后,这种社交就告结束了。男的却不受婚否约束,即便当起了几个孩子的父亲,年已三、四十岁仍可涉足”堂翁”。甚至有父子同堂闹姑娘的。去前父亲会特意叮嘱儿子,”堂翁”里双方以”哥弟”相称,这种情景也屡见不鲜。而姑娘对此也不忌讳,侗族姑娘呼之为”韶客”(”人家的丈夫”,是一种男女互尊的称谓),与其戏谑,对唱情歌,并不冷落、淡薄。  ”鸟翁”娱乐最高潮时数春节后元宵前这段时间,”腊汉”不但夜夜通宵,而白天也和”腊咩”于”堂翁”玩扑克、打诨取乐,或于室外娱乐。如某一姑娘已订婚,未婚夫送了年节礼的,该姑娘也毫不吝啬,每夜都要带上一篮粑粑、侗果到”堂翁”里,待夜深时供给”腊汉”们宵夜,这种举动老人都热情支持。  行歌坐月这种青年男女的交往形式从江境内苗族、壮族均成习俗。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2708.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杏馫1980_村寨中民风淳厚的侗族萨玛节

聚居在黔东南的民众在榕江萨玛节上劲舞欢歌 村落中幽深静谧的萨玛祠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被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组织确定为全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十大圣地之一,因其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古朴的民俗文化至今得以保存。这里众多少数民族的人文风情,形成了奇特的节日文化。黔东南州每年有民族节日135个,有“百节之州”的美誉。在众多的节日里,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侗族萨玛节”是最富有神奇色彩的一个。  以榕江三宝千户侗寨为中心的祭萨文化,气势恢弘,古老神奇。每年的“侗族萨玛节”生动地展示着榕江各族民众的精神风貌、浓郁别致的民族服饰和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静静的都柳江绕过三宝侗寨,停靠在江边的三两条小木船迎着波浪轻轻摇动。榕树有情,纷纷垂下枝条,就像伸出双手抚慰远行的一江碧水。高高的鼓楼下,侗家女儿齐声唱着多耶歌,感谢女神萨玛永世的庇佑……  “小小的祠堂总是被精心选址在村寨的最幽深处,与鼓楼相比,少了高调与张扬,内中供奉着侗族人民心中最大的神”萨玛”,侗家人将其膜拜于心,默默伺奉。”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院长、贵州省侗学会常务副会长石开忠说,自己从小在侗寨长大,侗族民众祭拜萨玛的场景特别庄重肃穆,村子里只有妇女和德高望重的寨老,才可能参加那样的仪式。  “萨玛”侗语直译为大祖母,深意则为至高无上的女神。如今,在贵州境内的榕江、黎平、从江、天柱等县,一些侗族村寨信仰萨神,每一个村寨都修建有萨玛圣母祠,每年在特定的时候全村妇女共同祭萨祈福。  这是一种早期社会女性崇拜的文化遗存,千百年来根植于侗族人民的心中。有关萨玛的传说有多种版本,其中,女英雄说流传最广。那是一个没有时代背景的悲壮故事,一个名叫杏妮的侗族女性先祖,为了保护族人,征战中倒在了今天黎平和榕江交界的一个叫弄堂概的地方。为了纪念这位勇敢的先祖,人们修建村寨前就要在她亡故的地方,取来一捧泥土修建萨坛,才开始修建房屋。侗族古寨规有“未建房屋,先建鼓楼,未建寨门,先设萨坛”的说法。  古朴的祠堂内,萨玛的化身是一把半开半合的黑色雨伞,立在小屋正中的萨坛上,萨坛由泥土和石块组成,建坛之初还要埋下捶布的木棰、火钳、三角架等等生活用品。在石开忠的记忆里,小孩子是不能参与萨玛祠内的仪式的,但是孩子们却可以和大人在随后的庆祝活动中,都有分享相同份量食物的权利。“无论是八十岁高龄,还是身在襁褓,都会在活动中分得数量完全一样的食物,这是一种原始的平均主义。”  在几十年前,萨玛祠由专人看管,平常的日子里,大门紧闭,外人更是绝对不能进入其中。如果寨子里出现鸡瘟、猪瘟等特殊事件之后,老人们就会认为,寨子里的萨神已经不在位置上,所以没能及时保护寨子,需要重新请神归位。于是,立即会封寨三天,进行扫寨,隆重地祭祀萨玛,以祈求保佑。“由于外界人员不能参观,所以很少有这方面的文献记录。”  在2012中国榕江萨玛节开幕式上,每个村寨的代表在看台上观看演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身盛装打扮、手举黑伞、头戴红花的阿婆们,67岁的胜珠就是其中一位。在侗族社会中,她们被称作“登萨”,是守护萨玛祠的妇人。胜珠22岁嫁进了榕江古州镇车江一村,她的婆婆就是一位登萨,岁月流逝,婆婆渐渐老去,她依着旧俗让媳妇胜珠熟悉并接任这个职位,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  车江一村的萨玛祠距胜珠家不远,祠堂外部并没有特殊装饰,隐藏在村寨一隅,幽深静谧,如果不是祠前院门上题着字,路过的外人无从知道祠堂的存在。年迈的胜珠弯着腰,整理着萨坛上的黑伞,伞柄处用侗布包裹着一个人形木偶,那代表着她心中无比崇敬的萨神。  村子里的侗歌队要去三宝侗寨参加唱歌比赛,胜珠提前来到祠堂内,烧茶敬供,并把供过萨玛的茶水准备好。不多时,侗歌队的妇女们装扮一新,走进祠堂内向胜珠讨要茶水喝。据说,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比赛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胜珠开朗健谈,她说,守萨玛祠的人一生都会得到萨玛的保佑,身体健康。“萨玛有七姊妹,都是天上放下来的女神,是下来管天下的”。村子里,建鼓楼、买斗牛、架设村前寨后的桥梁……总之与全寨活动有关的重要事件,都要事先去萨坛拜祭,然后才能开展活动,并期待获得成功。  农历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胜珠都要打开祠门,烧纸供香敬供,这一切所产生的费用,都由她自己来承担。平常如果村子里有人来还愿、许愿,就会请她开祠门。几十年来,她把这个静静的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手里紧攥着的那把祠堂大门钥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家族责任。  胜珠的丈夫杨光景年近八旬,因为有病一直瘫坐在家里的椅子上,但他亲笔在纸上写了“萨玛简介”的文章,给不了解萨玛的过客看传说很久以前,萨玛带着子女来到三宝侗寨开荒造田,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爱戴,所以每个村子都修建有萨玛祠。“在清末和民国时期,这个村子的萨玛祠还有一亩田产,一年的收成归寨老管理,作为供奉物品的支出。”歪歪斜斜的字,是这位病重老人在病床上,费了很大的劲才完成的工作。  在榕江县旧州镇的车江大坝,十个村寨紧紧毗邻,数十株高大的古榕树依次耸立在都柳江畔,风景怡人。在车江八村,年近八旬的寨老李长英坐在祠堂外,默默地看着妇女们提着装有香烛的竹篮前来祭拜。祭萨仪式上,李长英和寨上的几个老人手握着芭茅草,走在转寨队伍前列,芭茅草顶端挽着一个活结。李长英说,那是早年迁徙到贵州,在荆棘迷雾间穿行时,族人用以识别的路标。  如今,祭祀活动还保留着最传统、最独特的宰杀祭牲的方式,神秘原始。人们对萨玛的敬仰,每一处细节都尽可能彰显出来。除此之外,全寨妇女列队转寨则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一项活动,她们不分年长年幼,在祠堂的庭院内,各自采摘一枝四季常青的千年艾,细心戴在发髻一侧,然后,所有人紧跟撑着伞的登萨,沿着寨子外围走上整整一圈。据说,所到之处来年就会得到萨玛神的庇佑。  长长的队伍沿着寨边的小路,在鞭炮声中缓缓行进,银佩叮当,祝福声声。李长英说,车江八村的萨玛祠在文革期间被毁,有一户人家,在原址上喂马,萨玛祠被毁几天后,那户人家发现那匹马的眼无缘无故就瞎了。在他们的心目中,要对萨玛时刻怀着最虔诚的心,而供奉她的祠堂丝毫不能受到亵渎。“即便是破”四旧”的年月,人们也是悄悄来祭萨,从未间断。”祭萨是侗族先祖遗留下来的一段历史印迹,流传至今,代代相承。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2902.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归养村“吊颈鱼”节‖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龙额镇

     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龙额镇境内归养村的石姓侗族同胞,每年农历十月十二日,都要过“吊颈鱼”节,亦称“冻鱼节”(“冻鱼节”主要是庆云一带过)。此节之所以称“吊颈鱼”节,是归养石姓侗家每年十月十二日的前一天,从田里捉回鲤鱼,用清水泡鱼3—5天,鲜鱼将田泥全部吐出干净,然后用淘米酸汤将鱼煮熟,加入盐巴、味精、辣椒和其它香料拌匀后放入鱼肚,用禾草捆绑鱼颈再烘干蒸熟,这就是所谓的“吊颈鱼”。“吊颈鱼”节即因此而得名。“吊颈鱼”烹饪制作工序虽然简单,但吃起来却香味可口,是归养村的一道传统美味佳肴。 “吊颈鱼”节期间,主人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参与,还请来客寨的侗戏班到寨上演出,男女青年也借机行歌坐夜谈情说爱,寻找伴侣。节日气息浓厚,热闹非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侗族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4575.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山腰上建寨700年的堂安侗寨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侗族生态博物馆

建寨至今已有700年历史的堂安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境内,是一座只有160户,822人口的侗寨,是中国和挪威合作建立的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侗族生态博物馆。文图:宁坚 走近村寨,就可以看到这个村寨位于山腰间,侗家民居依山就势,悬空吊脚,井然有序。全寨人以赢陆两姓为主,还有潘、蓝、吴、杨、石七种姓氏和睦相处,按传统风俗,寨中陆姓与潘姓又有大陆、小陆、大潘、小潘之分。 堂安侗寨三面环山,一面是空旷的梯田,视野广阔,峰峦叠嶂,阡陌纵横。1999年12月9日,中国与挪威合作建立与保护的中国唯一一座“侗族生态博物馆”就落户在堂安侗寨,被誉称为“浓缩的侗乡”、“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相传堂安的祖先还未在此建寨时,每天赶鹅到此放养,因为鹅很喜吃“俺”的植物并且产蛋于此,祖先们认为这里是个宝地,于后就定居在堂俺。一说根据“侗族祖先哪里来”和侗族古歌流传,堂安的祖先是从江西吉安迁徒到广西梧州,后因受洪水灾害顺都柳江沿河而上到此居住;另一说堂安侗寨是由厦格上寨鼓楼的大家族外迁形成,且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是先民选择堂安建立村寨的主要原因。 寨内现有鼓楼一座,共九层,四边形攒尖顶,高20米,与戏台、歌坪形成三位一体;全寨现有民居建筑260余栋,传统吊脚楼民居占民居总数的95%以上。体现了传统侗族村寨的格局。 堂安侗寨的民族节日、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有正月初二送婚礼、三月挂众清、三月乌米节、六月六、七月吃新节等,节日期间开展鼓楼对唱、拦路歌、敬酒歌、迎宾送客、唱侗戏、祭萨、“吃相思”、“抬官人”等民俗活动;婚俗、丧葬习俗等独具特色。 在堂安侗寨的寨门前回头望去,漫山遍野,除了森林,到处是风景入胜的梯田。勤劳的侗族群众在田间忙碌着,好一片让人流连忘返的梯田。 梯田层层迭迭,一眼望到山脚,只能用美丽回答一切。盛满泉水的梯田像一面面镜子,在日光的照射下,白茫茫一片。 鼓楼上坎有一眼眼四季长流的清泉,流入用青石打制成的2尺见方而带把的石头中,石斗下用多边形石礅支撑,清冽的泉水在斗中聚满,又从左右凹槽流出,这里的侗家人把这种带把的斗井称为瓢井,因为他的形状如同木瓢。 寨中信道均用青石板墁地。九条出寨子的路口都建有寨门,寨子中的附属设施还有禾晾、谷仓、水碾、石碓榨油房、鱼塘、井亭、祭萨塘等建筑物,都具有它们的独特文化个性。寨子中间,还有一块墓地,有坟十余座,多为清代所建,雕龙刻凤,卷草花纹等工艺精美,是堂安侗族文化遗产的另一种体现。 寨中的鼓楼是该寨的吉祥物,可以扣住侗家人的灵魂。鼓楼与戏楼、歌坪形成三位一体,显示出侗族村寨的特征。寨中四通八达,小径曲曲。 堂安侗寨的鼓楼、戏楼、吊脚楼民居、石板路、古幕葬群、古瓢井以及水碾、石碓、纺车等古朴典雅的实物,每个角落,都蕴藏着深厚的侗族文化内涵的实物,堂安侗寨是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从这个寨子的实物细细品味,完全可以证实它的历史悠久性。这里有着深远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有着侗族文化以及侗族风情研究价值,有着侗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人类生态保护价值。文图:宁坚 本文来自文图贵州 宁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神秘古村“高椅”

很早就听中青报一位朋友向我推荐湖南怀化市会同县的神秘古镇“高椅”,说它很美、也很神秘、更为稀缺。我一直很想去造访但又没时间,这次抽出时间决定去揭开“高椅古村”的神秘面纱。从全国各地去湖南省的怀化市交通非常便捷。怀化是“五省交汇处”誉为“火车背来的城市”。从怀化坐2个小时的高速路大巴至洪江市,然后从洪江坐30元的面的2小时至高椅古村,如包车一辆出租车一天400元,我们自驾更节省时间。道路是省道,行走无碍,人烟稀少,一路还可采风景。     中国十佳古村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的故乡――湘西南的会同县境内。因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形宛如一把太师椅而得名。整个村寨共有五百九十多户两千两百多人,其中百分之八十五的村民为杨姓,系南宋威远侯杨再思的后裔,侗族。   从整体来看,高椅古村的先辈们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富有哲理的规划布局融合在一起。古村以五通庙为中心,每栋建筑坐北朝南,外表相似,呈梅花状分布排列,巷道与封闭式庭院呈八卦阵式,将村落分为五个自然村庄。村内保存有明洪武十三年到清光绪七年五百年间的古民建筑一百零四栋,总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是湖南省迄今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建筑村落,被专家誉为“中国江南第一村”、“民俗博物馆”。无论从古民居建筑群落的地理分布还是建筑的形态特点、以及内部结构与周围山水园林、地形水系的关系,高椅古村都极具人文特质。   高椅文化积淀深厚,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古建文化、侗文化、民俗文化、巫傩文化、宗教文化和耕读文化。“清白堂”、“醉月楼”曾是文人学士聚会及娱乐的场所,自古有着浓郁的耕读文化氛围,学馆、祠堂、学馆、凉亭、土地庙等公共建筑保留至今。高椅的每栋屋子都是一本无言的书,寄托着古人的价值观念与人生憧憬。   高椅古村的民居建筑均为木质斗式结构,四周封有高高的马头墙,构成封闭式庭院,当地称为窨子屋[地下室]。建筑布局按梅花状排列,巷道与封闭式庭院呈“八卦阵式”将整个村落分成五个自然村落。道路纵横交错,宛如网状,进入村中,如脑子稍不清醒,不拿个行走指南,你定会进如入迷宫一般。高椅古村处处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村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内涵交相辉映,它古朴、原始、自然、真情,真不愧是“中国江南第一古村”。无论是稀缺性、人文景观、风土人情、自然美景,高椅古村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值得摄友们一看。   本文由摄影师魔笛授权分享   摄影师简介:魔笛(老三),资深音乐人、资深传媒人。博士、主任编辑。兼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先后为黑鸭子组合、歌手叶凡、戴军、陈琳、白雪、张迈,祖海、曾静、陈俊华、刘薇、刘继斌、方芳、林琳、凯h、凯璐、潘莉、段曦、曾倩、三兄弟组合、黑瞎子组合、天使二重唱、魔笛组合(龚h、罗勤颖、唐雅)等写过大量且受欢迎的音乐作品。出版过《四川妹妹》、《满街的鲜花送给谁》、《等待安琪》、《感谢天意》等二十余部音乐专辑。为数十部(台)影视剧、晚会写过音乐。有近100件文艺作品获国际国内外奖励。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报刊协作网秘书长,四川省通俗音乐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法人代表。曾先后担任多家主流媒体社长、总编辑、总裁等职。现任中央某媒体制片人、高级编辑并兼任某研究所传媒经济首席专家,某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总裁等职。 在著名摄影网站poco荣获30多枚荣誉勋章被授予“红人榜红人”,同时是中国最大原创音乐网5sing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原创音乐人。先后担任过“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等大赛的评委。 本文来自魔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