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86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不同时代哈萨克族人民的社会风貌、思想感情,是人民大众现实生活、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哈萨克族民间故事因题材、形象、风格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生活故事。这类故事内容大多反映阶级社会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具有写实性强的特点。有的反映了在阶级压迫的社会里,哈萨克族穷苦牧民的悲惨命运,表现了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尖锐的阶级矛盾、激烈的阶级斗争。如《三个吐塔姆兄弟》、《机智的孜牙坦》、《阿格依夏》、《贵族和平民》、《阿牙孜比》、《聪明的牧羊人》等;有的以家庭内部人伦关系为题材,通过家庭各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封建宗法社会里家庭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表达了人们希望建立和谐、团结的家庭关系的愿望。如《好妻子》、《两个孤儿》、《不幸的老人和聪明的孙子》、《无情无义的兄长》、《九个凶狠的哥哥和一个老实的弟弟》。有的生活故事描写青年人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种种磨难,告诉人们立身处世的道理,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哲理、伦理观念。如《老人的遗嘱》、《聪明的儿子》等。 幻想故事。这类故事想像丰富,构思奇特,情节曲折。故事中的主人公既是现实生活中的常人,又有着许多离奇的遭遇,非凡的神迹,就连故事中的非生物都具有灵性或魔力。如《骑黄骠马的坎德拜》讲的是勇士坎德拜为民除妖,在天鹅姑娘的引导下,骑着宝马飞越齐天的高山,来到幻想的第一个世界,这里是天鹅的居所。之后他又飞越火河,进入幻想的第二个世界,这里有神树、巨鸟。接着,他又进入幻想的第三个世界,同这里的七头巨怪、巨狮、女妖搏斗,杀死了危害人民的妖魔,又回到人间。属于这一类的故事还有《额尔托斯特克》、《馕巴特尔》、《柯克江巴特尔》、《一千只黑头绵羊》、《金髌骨》等。 动物故事。这类故事主要以动物为主角,通过动物与动物或动物与人之间的纠葛来展开情节,曲折地反映了人类世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也从侧面表现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信念、道德规范。在哈萨克族民间广泛流传着大量的动物故事,如《鹌鹑的花招儿》、《白母蛇》、《脱毛的麻雀》、《蚂蚁和鸽子》、《狮子和人》、《棉花姑娘和小猫》、《鹰和乌鸦》、《白狼》等。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阿拉伯语称“尔德•古尔邦”。“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的意思是“牺牲”、“献身”,汉语意译为“宰牲节”。新疆穆斯林谓之“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塔吉克族最盛大的传统宗教节日。塔吉克人过古尔邦节的习俗与新疆其他穆斯林稍有不同。塔吉克人一年前就开始着手进行古尔邦节的前期准备工作。还在产羔时期,每户人家就挑好一只黑眼睛、毛色纯白的羔羊并打上标记,精心饲养,作为来年古尔邦节宰牲和献祭之物。 当节日来临,人们在宰杀这只备选羊之前,先要把它的眼睛涂抹得很漂亮,再抬至屋顶宰杀,并将羊血涂抹在孩子们的额头和面颊上,以示吉祥。羊不能分割成块,而要整只地放在锅里煮。待煮熟后,按惯例要直接送往塔吉克人的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交予有关人员。 人们做完礼拜后,围坐在一块大餐布的周围分食羊肉,边吃边回顾一年里的事,同时满怀喜悦地憧憬未来。边远山区的牧场一般没有清真寺,牧民们就在阿訇的召集下,到约定的地方聚礼,礼毕,一同享用被宰牲的羊肉。食毕,进行祈祷,然后,大家三五成群地去拜节。按照习俗,古尔邦节的第二天,每家都要带上肉食和饭食作为祭品,前往墓地祭奠祖先的亡灵。按照传统习俗,妇女不能在过节时织布纺线,不能做针线活。 古尔邦节期间,从城镇到山村塔吉克人都要举行骑马叼羊、骑牦牛叼羊和赛马、赛牦牛等游艺活动。

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撇班节又称“犁头节”,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新疆乌鲁木齐、伊犁、塔城一带及阿勒泰地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人们选择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举行。节期为两天。 节日到来时,塔塔尔族妇女人人施展高超的手艺,制作出各种风味食品招待客人。除了做抓饭以外,还有分别用大米加奶酪、杏干和用大米、南瓜等烤制“古拜底埃”和“伊特白里西”糕饼,用蜂蜜发酵制成“克尔西麻”饮料,用野葡萄酿成“克赛勒”酒等。 节日里,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带上各种食品、饮料、乐器,汇集在一起唱歌跳舞,互相祝贺节日,欣赏春色美景,同时,举行传统的摔跤、赛马、拔河等体育活动。最引入注目的是“赛跑”比赛。届时,参赛者口衔一勺,勺内放一鸡蛋,口令一下,即迅速前跑。赛跑时,鸡蛋不得落地,先到目的地者为赢家。 关于撒班节有两种说法。一说“撒班”意为一种草。据传,历史上每年的春天,塔塔尔族在田野上割完这种草后,休息时都会搞一些娱乐活动,以后就逐步演变成现在的节日盛会。另一说认为,早期塔塔尔人使用十字镐翻地,后来发明了一种叫“撒班”的农具犁地,“撒班”的广泛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塔塔尔族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此节是塔塔尔人为纪念这种先进农具“撒班”(即犁铧)的发明而沿袭下来的。

锡伯族昔日的婚嫁习俗礼节繁冗复杂,时间长。一般须经说亲、定亲、认亲、迎亲四个阶段。当男方家长看中某家的姑娘后,先征求儿子的意见。儿子同意之后,便请一位在本地颇有名望、并同女方家长关系好的人(男女均可),前往女方家提亲。通常需要“三顾”方才定夺。 媒人第一次领男方家长去女方家时,不带礼品,只作为一般性的串门,互相聊聊天。只是在告别时,媒人才给女方留个话:“我们改日再来拜访。”其实,女方家长一开始就敏感地觉察到了来者的意图。客人走后,女方家自然议论起对方的家道和为人,并打听其儿子的人品,商量这门亲事能否答应。 媒人第二次带男方家长去女方家时,带一瓶白酒作为首次提亲的见面礼。大家寒暄片刻后,媒人同男方家长一起给女方家父母敬酒并说明来意。女方家父母若有意则谦让一番,欣然饮之;若不同意就婉言谢绝,决不接酒盅。在客人告辞时,女方家父母会明确表明态度。 若女方家父母同意,媒人带男方家长第三次登门拜访,这次只带一瓶酒,大家边饮边谈,酒只作为说话的媒介。这时,女方的父母将家族内部商量的结果如实告诉媒人和男方的家长。女方家对此很重视,除女儿同意外,还要征求姑、舅、姨的意见。如果女方家族的意见已取得一致,就当场告诉对方下次带儿子来,女方家要看一看;如家族内部意见尚有分歧一时不能决定,需要做一番疏通工作时,也要当场讲清楚,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女方家同意后,媒人便携同男方的父母及儿子,带两瓶白酒来到女方家,让男方给女方家长辈一一行礼、敬酒。这时,女方乘机从里屋偷看未来郎君的模样和风度。酒过数巡,媒人让男方跪下给女方父母敬酒。女方若无异意,其父母便正式许亲。

杏耀注册登录网_锡伯族婚俗-锡伯族的定亲礼俗

在锡伯族中,当女方家许亲后,男方家要抓紧进行订婚的各项准备。锡伯族的订婚仪式分两次举行,第一次为“磕空头礼”,即媒人同男方及其双亲,带两瓶贴红的喜酒去女方家,让未来女婿给女方父母及女方家的长辈磕头、敬双盅酒,表示答谢许亲之恩。女方家则准备一顿便宴接待男方家人。第二次为“磕湿头礼”。 男方家择定吉日,事先告知女方家。这天男方和父母、媒人乘坐马车,拉一只绵羊或一头猪,带些喜酒来到女方家,设宴款待女方家人,互相认亲。席间,男方父母、媒人把盏,让未来的女婿向女方父母及至亲跪献衣料或茶糖等礼物,还给未婚妻送一两件衣料,这叫“跪拜宴”。 凡举行过这种仪式,才算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结为亲家。从此,两家经常来往。未婚嫁前,每逢新春佳节,男方都要给女方送件衣料;女方家也给未来女婿送一双女儿亲手缝制的布鞋,表示关系亲密。男方如果改变了初衷,无故连续几年不尽这个义务,便可作为自行退婚论;女方如果反悔婚约,男方可索回所送彩礼。

杏鑫注册网站_鄂伦春族的习俗之亲属称谓

鄂伦春族的家族亲属称谓习俗有很严格的要求,要按辈分互相称谓,小辈见到长辈,如不按辈分称谓,就被视为无礼貌,不懂教养。称谓可分为血亲和姻亲两类,父亲称阿玛,母亲称额尼阿,祖父、伯祖父、叔祖父、外伯祖父、外叔伯父都称雅业,祖母、伯祖母、叔祖母、祖姑母、外伯祖母、外叔祖母都称太帖。曾祖父称乌他气,曾祖母称乌他赫。哥哥称阿哈,姐姐称额赫,弟弟称讷昏,妹妹称乌娜吉讷昏。儿子称乌特,女儿称乌娜吉。孙子称乌木路,孙女称乌木路乌娜吉。伯父称额格德阿玛,父母亲的姐姐都称额尼阿赫,叔父称尼奇昏阿玛或额奇哈,姑姑称奶聂。 在姻亲范围,对岳父、岳母、公公、婆婆、丈夫的伯父母、叔父母或妻子的伯父、伯母、叔父、叔母都在称谓前面加上卡达马以示区别,如称岳父为卡达玛阿玛,称岳母为卡达玛额尼亚。称外祖父为高饶雅亚,称外祖母为高绕太帖。称舅舅为那楚,称舅母姨母为那楚汗。 伯兄弟姐妹之间的称谓与亲兄弟姐妹之间的称谓相阿,表兄弟姐妹间相互称谓时,要在前面加上他日阿,如称表哥为他口阿阿哈,称表姐为他日阿额赫。称侄子为居,侄女称居乌娜吉。 外甥叫吉额,外甥女称吉额乌娜吉。女婿称库热阿罕,儿媳妇称库黑音,丈夫称额提坎,妻子称阿提日坝或阿细。

考察元代蒙古族的丧葬文化,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室韦人的丧葬习俗,因为从族源看,他们是相同的。《魏书•列传第八十八》载:室韦人“父母死,男女众聚三年,尸则置于林树之上。”《隋书•室韦传》载:“部落共为大棚,人死则置尸其上。居丧三年,年唯四哭。”室韦人的丧葬类型,是实行树葬,没有特定的墓地。 西迁至蒙古高原的室韦同蒙古语族的诸部落的葬俗,有所变异,《蒙鞑备录-立国》中载:“遇父母之丧,则嫠其面而哭。”又据多桑《蒙古史》载:“若死,其亲友则悲号,已而遽葬之,盖以为死者已受恶鬼之制也。人死,置乳其前,素日亲密之人皆来献食。乃葬,则在墓旁以其爱马备具鞍辔,并器具弓矢殉之,以供死者彼世之用。死者之居帐与其所有之物皆净之,并设丧食以资纪念。”亲人死要悲哭而速葬,要为死者“献食”,用死者的爱物来殉葬,并设“丧食”来祭奠死者,从这些文献的记述中,可见已有了墓。 在元蒙时期,蒙古族的贵族实行的足秘葬。这一丧葬习俗是入殓处不没陵墓。《黑鞑事略》载:蒙古人“其墓无冢,以马践踩,使平如平地。若忒没真(铁术真)之墓,则插失以为垣,阔逾三十里,逻骑以为卫。”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的丧事,实行的就是这样的葬俗。 成吉思汗是在公元1227年在进攻西夏的征程上病逝的。据传,成吉思汗怕因他的死而涣散军心,故嘱诸将秘勿发丧。多桑在《蒙古史》中这样描写道:诸将奉柩归蒙古,不欲汗之死讯为人所知,护柩之士卒在此长途中遏人尽杀之。……举行葬礼后,葬之于斡难,怯绿连,秃刺三水发源之不儿合勒敦诸山(今肯特山)之一山中。 先是,成吉思汗至此处,息一孤树下,默思良久,起而言曰:“将。来欲葬于此。”故其诸子遵遗命葬于此地。葬后周围树木丛生,成为密林,不能复辨墓在树之下。 这样的葬俗正是秘葬。叶子俞在《草木子》中载:诸子把成吉思汗“葬毕,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踯蹰悲呜之处,则知葬所矣。”这一记述虽显得神奇,但至今成吉思汗的葬地仍是个谜,这倒是事实。 元蒙帝后的葬俗也很特殊,是用整段的香楠木为帝后制成楠木棺。制法是纵剖为二,就中凿挖人形槽,大小深浅仅足容人体,然后殓尸其中,合二为一,外用黄金箍四道紧束固定,用车载运到起辇谷(今内蒙鄂尔多斯右翼中旗的察罕额尔格)下葬。实行土葬,墓穴开挖甚深,开穴所挖出的土块要成块状,并依挖出的先后将土块次第排列。穴成,棺木下葬后,再依次把土块放入穴中,与地平齐后,不设坟头,所余土块抛弃到远处。久之榛莽丛生,使葬处不可再觅。很显然,所实行的也是秘葬。

杏鑫登录网站_壮族服饰特点及不同支系的服饰区别

壮族服饰的特点是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幔。”但是,壮族人因支系不同而服饰各异,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点。 壮族男子多着青布对襟上衣,阔边大裤,青蓝帕缠头。 壮族女性服饰是区别各支系的外在标志: “土僚”女子上身着青色圆领斜襟短衣,胸腹系绣花方块花巾,下着长裙,袖口、裙边都以白布镶边,束发缠头并以黑帕覆顶,耳坠银环。元阳县的“土僚”未婚女子,头上包着两头对褶的绣花青布包头,花边搭在头顶。已婚妇女头戴镶着银泡的条箍,左面搭配银泡的黑帕覆顶缠头,身穿斜襟短上衣,绣花长袖,胸襟绣着壮锦图案花边,臀部围着一块左右拼着红布条边的艮方形围腰。 “沙人”老年妇女着斜襟上衣,下着宽边大裤,缠头。少女则着白色圆领斜襟阔衣,领边袖肘以黑布镶围,下着大脚裤,穿尖顶圆口花鞋,头缠黑帕。也有下着长裙的,但不加褶。金平县称“白沙人”的妇女上穿蓝色斜襟镶边收腰卜衣,下穿长裤。“黑沙人”多与当地傣族通婚,穿对襟细袖紧身衣和筒裙。 “侬人”女子上穿无领斜襟黑短衣,衣襟、衣角、袖口均镶有纽扣和绣有花边图案。下着细褶圆裙,穿尖顶口绣花鞋,挽发于顶,并插以簪,以黑帕缠裹,再以小方块挑花或绣花头巾覆顶,喜戴银饰、手镯和项圈。 壮族花鞋是壮族的刺绣工艺之一,又称“绣鞋”,为妇女所用,流行于广西龙州等地。鞋头有钩,象龙船。分有后跟和无后跟两种。鞋底较厚,多用砂纸做成。针法有齐针、拖针、混针、盘针、堆绣、压绣等。在色彩上,年轻人喜用亮底起白花,常用石榴红、深红、青黄、绿等艳丽色,纹样有龙凤、双狮滚球、蝶花、雀等;老年人多用黑色、浅红、深红等厚色,纹样有云、龙、天地、狮兽等。

杏馫1980_怒族仙女节等传统节日简介

怒族传统节日有春节、“仙女节”、“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春节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怒族仙女节等传统节日。 春节 是怒族最隆重的节日,每到腊月末,家家都要清扫庭院,并用松枝装饰门面,地上及炊具餐具、各种器皿铺上一层绿松毛(松针),象征去旧迎新。除夕之夜,家家要吃团圆饭。初一凌晨,年轻的小伙子要抢先去井里打吉祥水,并给长辈拜年请安,要相互送礼,邀乡里亲朋好友共同聚餐。亲朋之间,情趣盎然。 怒族仙女节 怒族仙女节又叫“鲜花节”,是怒族母系氏族尊崇女性的古老遗风。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阿茸的怒族姑娘美丽善良,聪明能干,她在织麻时因联想到蜘蛛凌空织网,便发明了飞跨怒江的竹篾溜索。她又在高黎贡山悬崖上凿洞,引出甘甜的泉水,造福怒族人民,被人们赞誉为仙女。为了躲避头人的逼婚强娶,阿茸姑娘逃进了高黎贡山的崖洞,恼羞成怒的头人指使家丁放火烧山,大火烧了二天三夜,阿茸姑娘化成了一尊石像。从此,洞里最纯净的泉水从她的双乳流出。阿茸姑娘受害的这天正值农历三月十五,每年的这一天,仙女洞旁的山坡上鲜花盛开,怒江两岸三山九乡的怒族男女老少便云集山坡,采摘鲜花祭奠仙女阿茸姑娘,祈求家庭美满幸福、安居乐业。 怒族祭谷神节 “祭谷神节”在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是碧江怒族的传统节日。这种祭祀活动只能男人参加,妇女不得参与。祭祀的目的是祈丰收、求雨顺。 “祭山林节”是兰坪怒族在春节期间的又一个节日,通常只有男性参加,祭祀的目的是保护山林。

杏鑫测试路线_普米族的礼仪禁忌有哪些

普米族家庭以父系的一夫一妻制家庭为主,男性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家长也由男性中年龄较长的成员担任,地位最尊。居住在宁蒗泸沽湖一带的部分普米族家庭因受到当地摩梭母系婚姻家庭的影响,实行母系大家庭制,母亲在家中地位最尊,是一家之长。 夫妻之间互敬互爱,不轻易离婚。普米族结婚后,一般不能离婚,对于婚姻,普米族的看法是:“只要敬过罐罐酒,铁树椿桩也要守三年。”“只有等亲的姐妹,哪有离散的夫妻。”即不轻言离婚。若夫妻之间有矛盾,双方的亲戚有责任出面调解。 普米族孩子出生三天后,要请巫师给他取名。宁蒗普米族的取名仪式是:巫师“汗归”来到产妇家后,先用柏香烟熏身,再用温水沐浴,净身完毕,根据婴儿的生辰和该年、月、日属相,推算出婴儿的本命在何方,然后据婴儿本命所在方位来取名。或者用女神“巴丁刺木”的名字和阿舅青蛙“阿扣波底”的名字来给孩子取名,取名之后,“汗归”用猪油等动物油和人一些蒜泥,再从锅庄上取一些锅烟调均,抹在婴儿的额头上,表示为婴儿除秽,保佑其健康成长,同时象征孩子长大以后不愁吃穿,丰衣足食,家业兴旺。并为孩子念经,以祈求神灵保佑孩子成长。念完后,取名仪式即告结束。 普米族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禁忌。普米族家庭火塘上方的“神台”上不能摆放杂物,不能攀踏“神台”,不得用扫地的扫帚扫“神台”,不能在村寨的神山龙潭处砍伐树木、挖土搬石和乱丢杂物;游客参观各种祭扫仪式和丧仪时,要先征得主人同意,参观仪式时要举止庄重,不能说笑和出现轻薄行为;孕妇不宜参加祭祖活动,不能参加葬礼;客人在,普米族禁止打狗,客人不能背向火塘而坐;忌食狗肉、青蛙肉、马肉、猫肉;忌用手摸火塘上的三脚架和在灶上烘烤衣服;不能用扫帚打人,不能用筷子打猪;不能用指头指别人的鼻梁,不能摸别人的头;不能将帽子翻戴在头上;若门口立有经幡旗杆,旗色为白色或红色,杆顶插把尖刀,表示家里有病人,外人不得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