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30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鑫注册开户_水族服饰特点介绍

从文献记载看,清代以前水族男子留长发绾髻于头顶,穿和尚领无扣长衫。清代,由于受官府强制而改装,男性年长者剃发留辫,多数戴瓜皮帽,身着大襟无领阔袖青蓝色长衫,内衬白布短褂,下装为青蓝色宽简便裤,脚穿帽头鞋或翘尖布鞋。青壮年剃发绾辫盘结于头顶,用青白布帕包头。上身穿大襟无领短上衣,少数穿长衫,下身穿直筒便裤。脚穿布袜和圆宝盖布鞋。 辛亥革命后绝大多数男人剃去发辫,衣服大多数改用布纽扣。中青年大多穿对襟便服,年长者则多穿无领的布扣长衫,用青蓝色布帕包头。妇女服饰,唐宋时,为“束发椎髻”。到了清代,年长妇女多绾发于头顶,用青布方巾包头。中青年妇女则把长发梳成一把,盘绕于头上,包青白布长条头巾,着盛装时,插上各种银饰品。上装为对襟无领阔袖饰银扣短衣,下装多为百褶裙,有的还扎裹腿,并在腰部前后系两块长条腰巾。后来逐渐流行长衫上装和便裤下装。 现今的水族服饰,大多以浅蓝色、蓝绿色为主,部分地区的水族妇女亦使用青黑色的布料。主要有六种款式类型,即a型水龙式、b型九阡式、c型坎街式、d型甲雄式、e型套头式、f型牛场式。这些服饰的特点分别为: a型水龙式。妇女着的是右衽长衫、靛青色长裤,胸佩乡花长围腰,围腰上端至颈部挂银链。未婚姑娘着有领长衫,衣裤的边缘均不作任何装饰,头包白色长帕,左额发间斜插一把长梳作头饰;已婚妇女则在衣服饰袖口、坎肩、衣襟、裤脚等处均镶有斜面青布大绲边,外缘还镶上两根绲条,绲条外缘加镶有栏干花边;在头饰的外型装扮上,65岁以上的老年妇女习惯上只挽髻,不包头。 b型九阡式。妇女的上衣右衽圆领长及膝,头包青色头巾。未婚姑娘胸佩不绣花青布围腰,围腰上首着银链,中部并拴系有提花飘带,所戴头巾带须;已婚妇女习惯上不挂围腰,仅系长方形青紫色腰巾、不挂银链,所戴头巾为无须青布帕。 c型坝街式。妇女穿无领青蓝色长衫、着长裤,衣袖、裤脚较窄小,裤脚栏干花饰近膝,衣袖栏干近肘,头包白色带须头巾。 d型甲雄式。妇女包方格尖顶形头帕,戴银耳环,佩三至五个银项钏、戴银手镯和银戒指。e型套头式。妇女头包青布帕或白毛巾,成船形状,上衣以浅蓝色或绿色布料为主,盛装亦在边衽及衣袖上镶接有青色布,连接处多镶有挑绣花边;裤子多以青色布料为主,着长裤;腰缠由剪纸花纹图案绣成的花饰围腰。 f型牛场式。部分水族妇女除继续包白头帕作为保留本民族的传统特点和水族女性习惯上不戴耳环外,其衣着式样已与当地苗族妇女的着装无异。

杏鑫测速登陆_哈萨克族服饰的特点介绍

哈萨克族是以畜牧业经济为主的民族,其服饰带有明显的牧区草原特色。其服饰的实用功能适应了哈萨克牧区的自然环境。 皮衣和布衣。哈萨克族的衣服主要有皮衣和布衣。皮衣主要在冬、春季穿用,布衣主要在夏、秋季穿用。皮衣大多是将发酵剂涂于羊皮上使其成为熟皮,染色后做成皮大衣、皮坎肩、皮裤子等,边上用黑布做成条纹,以为装饰。富有家庭还用羊羔皮、狼皮、狐狸皮、马驹皮等缝制布面、绒面大衣,即“依什克”,不带布面的叫“托恩”。还有一种用骆驼毛和羊毛制作的大衣叫“库普”。哈萨克男子冬天还穿一种厚布及条绒面里、内夹一层羊毛、驼毛,被称为“库朴”的宽大衣,雨天也是很好的雨衣。哈萨克族传统布衣为长马甲,是以平绒、丝绒、条绒为面料的无袖无领夏装。它比短马甲肥大,腰部以下渐渐加宽,长度及膝盖。18世纪至19世纪较流行,时下也有部分人着装。男式马甲贴花边,不绣花;女式马甲对开前襟上绣花,贴花边。 头巾。哈萨克族妇女的头巾花样繁多,色彩鲜艳。有“谢列克”花头巾,“克依米谢克”头巾,“齐拉吾什”头巾。“谢列克”头巾(一般用红绸子做的),婚后头一年戴,而克依米谢克头巾,是结婚一年后所披戴的一种套头巾,用绣花白布做的类似盖头巾,大而宽,遮住头肩和腰部,直达臀部以下,戴上后仅露出面颊、眼睛、鼻子和嘴。“齐拉吾什”是戴上“克依米谢克”之后要配披的一种披在肩上的大套头巾。年轻或中年妇女戴的克依齐拉吾什克头巾比较鲜艳,并绣有美丽的图案和花朵。所戴的“米谢”一般做工精细,绣有花朵或图案。哈萨克老年妇女所戴的克依米谢克和齐拉吾什色彩要暗淡一些。家里有人去世后一年内不能戴色彩鲜艳的克依米谢克和齐拉吾什套头巾,而要戴专门的头巾。 婴儿衬衣。哈萨克人专为婴儿缝制的较宽大的依提杰衣迭衬衣,系用白色绸缎或柔软的白棉布缝制。它将长方形布料一折为二,在折合处中间剪一个“t”形口子作领口,不缝针不钉扣子;再将布料剪成倒“凸”字形,手工缝合袖筒接合处和两肋部位接合处,穿时将有针脚的一面朝外。背心上缀满银色纽扣或银元。婴儿在满40日前都穿此衣。女儿服由女儿的干妈缝制。 现在农村和城镇中的哈萨克人,男子大都穿西装、制服,妇女摘下披巾,换戴彩色头巾,穿西式外衣或花裙及金丝绒的袷袢。

杏鑫注册平台官网_回族为什么不能娶汉族的女人?

回族为什么不能娶汉族?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准确,回汉是可能通婚的。只是回族人都是信教的,要与回族人结婚,必须要加入他们的伊斯兰教才可以,要按他们的风俗和教义结婚才行。回族婚俗一般分为订婚、纳聘、结婚三个阶段。 订婚主要通过媒妁撮合,奔走于男女双方家中,口头相商。获允后,以书面互通籍贯、姓氏、年岁、职业及官职。如父母双亡,须明确主婚人为何人,俗称“下帖子”、“换帖子”。双方合意后,男方烦求宗教中的长辈为主亲人,同媒妁赴女方行纳订礼。 婚姻已定,即行纳聘礼。男方请人将“彩礼”放入食盒中,送至女方家中。彩礼视男方之家境定其丰俭,一般有糖果、茶叶、牛肉、金银首饰等。数量多少不一,但必须为双数,寓意“成双成对”。这种纳聘礼在民间也称“过礼”、“订亲”。纳聘后,在结婚前如遇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男方仍用食盒盛鱼、肉、糕点、茶叶或节日时令食品如粽子、月饼等,送至女方家,俗称“追节”。 男方为成婚准备妥当后,要提出完婚的吉日(一般为星期五主麻节),请媒妁到女方家商议。在迎娶的前一天,男方请女方家亲人来男宅恭听教长诵念《古兰经》,俗称念喜经,祈祷真主保佑两宅吉祥如意和新婚夫妇百年好合。同日,女方将备置的嫁妆送往男方家,并为其铺陈新房。 嫁娶吉日,新郎恭听家父训以迎亲之礼后,在嫂嫂姐妹等人陪同下到女宅行迎亲礼,新郎行拜见岳父母礼。此时,女母人室为女饰妆,由姑、姨、婶中一人为新娘用白线刮脸,称开脸。新娘吃煮鸡蛋、拜辞父母后,用红锦帛盖头,由女傧相扶出家门,由舅父抱上花轿,归返男家。新娘到男家,先于炕头面对墙角默坐,俗称“坐福”。宾客随之入座,再于正堂设礼桌,将墨、砚、笔与红纸置于桌上,桌上之盘内还放有红枣、花生、栗子、元豆等,以备教长书写婚书和扎喜之用。教长等人入席,婚礼开始,由教长问明新婚夫妇的经名,并分别问是否愿意娶其为妻或成其丈夫,并交换证物。教长书写婚书,用阿语诵读于众,将盘中食物扎于新人头上,阿语称此为写“依扎布”。与汉族婚礼不同,回族婚礼没有拜天地等程序。 婚日晚间,男方全家一起吃团圆饭,饭前新娘先见公公、婆婆,开始叫妈妈、爸爸。随后见哥、嫂、弟、妹等。第二天,再请近亲属,新娘以礼相见,此时有的亲属向新娘赠礼物,俗称“念想物”。第三天为“回门日”。新郎、新娘带茶叶、点心回娘家看望双亲,娘家设宴款待,当日而归。

杏鑫娱乐登录地址_回族的风俗-有关回族的育儿风俗

依照回族的风俗,已婚女子怀孕为“有喜”,平时称孕妇为“带身子”、“重身板”。怀孕期间,有许多避讳,如不参加婚丧礼仪等。 孩子出生后占用的房间称“月房”,将方形红纸以尖角向上贴在屋门外,表示此屋为“月房”,在一个月内,外人特别是男人不准进入。婴儿出生后要穿“毛衫”,在“毛衫”的上部系一块布,称为“挡”,毛衫衣领不用扣而用寸带相系。用谷糠做成吼褥,放在棉褥底下。小枕头用荞麦皮或粮谷做成,褥、枕头都用蓝布为面。用蓝布做成宽带,捆孩子的上下肢,为使孩子在发育中头体正直不歪。 婴儿出生当天,孩子爸爸要带茶叶、点心去孩子姥姥家报喜。第三天,在铜盆里放温水和铜钱,请老人为孩子洗澡,称“洗三”。亲朋好友、邻里故1日赠送手镯、银锁,多数人送长面,祝婴儿长命百岁。七天后,将剔除的婴儿胎发、眉毛、胎毛,用红纸包在一起,放在枕头底下,待满月后才可扔掉。 婴儿满月后请阿訇起名,即“经名”。“经名”大都取自伊斯兰教圣人的名字。如:男孩叫“依布拉欣麦”、“阿布顿拉席”等,女孩叫“法麦”、“色麦”等。之后再由孩子直系长辈或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按家谱辈序排字为孩子起名。起名时要为孩子做个“兜兜”系在肚上,兜兜也用蓝布做成,取其谐音“拦住”,表达不夭折之心愿。婴儿满月,要庆贺一番,请亲朋邻里来,用肉包子款待客人,祝福孩子平安成长。男孩于十岁之前要作“逊奈提”,即行割札。届时要请阿訇过“乜帖”,亲友前来祝贺。 建国后,生孩子都去医院接生,除保留给孩子起学名、办满月习俗外,其他旧俗多不再沿袭。

塔吉克族的“铁合木祖瓦提斯”节,意为“播种节”或“耕种节”。这一节日紧随着“引水节”,象征正式播种的第一天,约在农历四月中旬举行。 节日这天,各家先要烤馕,还要做一种叫做“代力亚”的饭(用碾碎煮熟的大麦和压碎的干奶酪混合在一起熬煮成的稀粥),作为节日食物:邻里出门相互拜节,互致问候并品尝各家的面食、奶酪和干果。当客人出门时,妇女提着水壶跟随其后出来洒水相送,以示祈求丰收。 这天,人们还相约牵上自家的耕牛来到各自的田头。女人们用面团(饲料)制成的各式各样的面耕牛、面犁具喂牛,男人们则下地试播。他们象征性地在口袋里装点种子,先请富有农作经验的老人往地里撒种。撒种时,其余人都将衣襟宽宽地撩起,让种子落进怀内,以示吉庆。与此同时,人们在田间地头燃烧柴火,以示驱灾避邪。然后,请一位有福气的老太太坐在地中央,找一个人象征性地围绕她转圈,并翻挖土地。 仪式完毕后,人们相互分发口袋里剩下的种子,并开渠把溪水引入农田。这时,大人孩子都互相用手往对方身上泼些水,预祝丰收。播种节一过,塔吉克人就进入春耕生产的劳作阶段。 播种节虽然和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和当地的自然条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气候寒冷,人口稀少,居住分散。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开春破冰引水、播种仅靠一两户人家是难以完成的,需动员和组织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出动,团结互助。 播种节的形成和发展以塔吉克族人民互助淳朴的情感把大家连在一起,”助人为荣,损人为耻”的风尚对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引水节为塔吉克族的农事节日,也叫“祖吾尔”节,反映了帕米尔高原的自然环境和塔吉克人与之相适应的活动。塔吉克人聚居的塔什库尔干地区,气候寒冷,居民稀少,冬季河水封冻,所以春季来临时,需要砸开冰块,引水入渠,开耕播种。由于一户人家单独引水开耕是不可能的,必须全村人一齐出动,修渠引水节就在这种现实生产的基础上形成了。此节节期不固定,多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下旬举行。 每当春季来临,人们要在主要渠道的冰面上撒土加快溶冰速度,并准备好各种工具。每家烤制三个节日馕,一个留在家里,两个携往引水工地。引水这天,全村男人骑马来到引水点,参加破冰和修渠劳动。引水入渠后,人们聚集在一起,共食带来的节日烤馕,共同祈祷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孩子们则在一旁相互玩水嬉戏。劳作之后,人们举行隆重的叼羊、赛马等活动。届时,男女老少观者如潮,他们吹鹰笛,击手鼓,为骑手们助威,山村里呈现出一片欢腾的景象。节后,塔吉克人便开始耕种。 引水节和当地的自然条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塔吉克族位于帕米尔高原,气候寒冷,人口稀少,居住分散。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开春破冰引水、播种仅靠一两户人家是难以完成的,需动员和组织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出动,团结互助把水引来。水引来后,第二天便开犁播种。其间,人们还对缺少种子的人进行帮助,目的是把大家组织起来搞好春耕生产,举行仪式是为了祈求吉祥和丰收,使全村的人都有饭吃。 引水节的形成和发展以塔吉克族人民互助淳朴的情感把大家连在一起,“助人为荣,损人为耻”的风尚对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

杏鑫注册开户_朝鲜族的饮食与进餐习惯

朝鲜族饮食以清淡黏辣为主要特色。主食以大米和小米为主,还有糯米做的打糕,大米面做的片糕、发糕以及荞面或白面压的冷面等。农历正月十五吃五谷饭,冬至吃冬至粥,夏至吃艾蒿粥。副食方面喜食烤牛肉和狗肉,在夏天吃狗肉、喝狗肉汤有补养之说。另外,用各种作料生拌牛肉、牛肚、牛肝和生拌鱼肉片等也是受欢迎的佳肴。 朝鲜族饮食的汤类比较多,有各种肉汤、蔬菜汤、豆腐汤、野菜汤,还有泥鳅鱼、鲇鱼、明太鱼汤等。朝鲜族爱吃米血肠,是往猪肠里灌猪血、大米和各种作料煮成的。产妇坐月子喜吃海带汤。逢年过节还有糕汤、辣汤。比较喜欢吃辣椒和辣椒酱。一到秋末,家家户户腌辣白菜,作为一冬的主要副食品。一年中依季节变化,用萝卜、野菜、黄瓜等腌制各种辣菜。小菜的种类比较多,用干萝卜丝、地瓜蔓干、白菜根、桔梗、苏子叶等都可以加工成美味可口的小菜。农村多数农户自己做大酱,少数农户冬季或过年还做大米糖。 朝鲜族用餐,一般按旧习俗,老少不同席或男女不同席。家有老人或来男客,用小餐桌专供。建国后,全家男女老少可以同席用餐,但在宴席上,一般晚辈不能与长辈同席就餐。用餐允许剩饭不许剩汤,饭后一定送漱口水。一般注重早餐,午餐可以用冷餐,晚餐可以烧烤。用餐时,先喝口汤或水再吃饭,饭桌上必须有汤,如果没有汤,则必须端上水。

杏馫注册登录网_中国朝鲜族的由来,朝鲜族的特点

中国朝鲜族的由来已久,早在18世纪初,朝鲜贫苦边民不堪忍受封建统治者的压榨和灾荒饥饿之苦,不断从朝鲜冒禁越江进入中国东北。19世纪中叶,开始大批迁入,并在与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东北边疆、长期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朝鲜族。 朝鲜族的住宅建筑有自己的传统和风格。传统建筑结构一般为双坡两山墙,少数为四面坡。屋内一般分一厨一室或一厨两室、三室。厨室和卧室各有门。住宅一般没有窗户,有也是比较小而且固定的。门有单门,也有双拉门。门有满条或格条式等几种式样。居室多为火炕,用石片或砖铺满炕,炕上糊厚纸,刷桐油,一天擦几遍,美观干净。从屋外进入居室,必须在外边脱鞋方能进去,居室之间有门或拉门。 朝鲜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节)、中元(端午节)、春游(六一春游节)、秋夕(中秋节)、冬至(冬至节)。 朝鲜族家庭中长幼有序,男女有别,饮食起居,礼不可少。家庭长子必须赡养父母,不得分家;长子长媳还要抚育弟、妹,一直到成家立业。家庭的经济一般由父母掌管,男子主管生产活动,女子操持家务。家庭用餐,男女老少同吃不同席。老人单独食饮,不得已在同席用餐,必须长者首先拿餐具,其他人方能用餐。如果在酒席上老少同坐,绝不能对饮,必须转身饮酒,抽烟也不能对火。与长者同行,长者在前,少者必须留后。如果有急事要赶路,则向长者说明情况,方能走前赶路。长者不能与少辈耍闹,亲属之间不能戏言,嫂子可与夫弟戏言,而兄绝不能与弟媳戏言。少者不能直呼长者姓名,需要称呼名字,必须在名字后边加“先生”、“长者”或“老人”等。

赫哲族捕鱼方式与渔具很奇特,大约有四种捕鱼方法。 第一种是冬钓。三江流域冬季特别寒冷,江面的冰封冻达两尺多厚。江封实后,便选有鱼的江面,凿开直径两尺多的冰眼,透过冰眼就可以垂钓。钓鱼的方法是在钩上挂上一只金属鱼片,紧挨鱼片是鱼钩,垂钓人搅动鱼钩,江中的游鱼误以为是游动的小鱼,吞吃后便被钩起。冬钓很有特色,老年妇女都是钓鱼高手,有时能钓到大鱼。 第二种冬捕方式是下冬网,凿出直径一米的大冰眼,把渔网下到冰下的江水中,在对面再凿出网冰眼,把网穿上水线,由渔把头在冰下江水中穿网,这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从出网冰眼处拉出网,在渔把头的指挥下,有时一网打鱼千斤以上。 第三种冬捕方式是叉鱼,这种方式是在江流冰面上凿出冰眼,然后在冰跟上盖起一座上尖下阔的圆形小草屋,叉鱼人站在冰眼旁,冰下江中游鱼清晰可见,赫哲人的叉鱼本领高超,只要见到游鱼,“刷”的一声飞叉入水,顺势提叉,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便被捉到冰面上,真是叉无虚发。 第四种捕鱼方法是打冬库。这种冬捕方法是在夏季盛水期时,由于江水水位高,使江汉中水满鱼肥,于是在渔把头的指挥下,把江汊和大江连接处,用柳排拦断,这样使江汊中的肥鱼游不进大江。这就形成了鱼库,等冬季到来,江水封冻,便到鱼库上打冰眼,下网冬捕。这种冬捕方式是网网不空,有时一网能捕鱼几千斤。 鱼叉捕鱼。赫哲族很独特的捕鱼方式是用铁制的鱼叉捕鱼。鱼叉为三根叉刺,向里有倒须,安有木柄,木柄上系鱼绳。在长期的捕鱼实践中,赫哲人深谙鱼的习性,能够根据鱼在水中游动激起的水波纹,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水中的鱼是什么鱼,再根据不同鱼种的习性,决定如何用叉捕。例如,水面有圆圆的水波纹,水中有成串的小水泡,这肯定是鲤鱼;如水纹朝两边分开,那是草根鱼;水中草叶在摇动,水波纹急且小,那是胖头鱼。对鱼的判断很重要,不同的鱼,叉法是不同的。赫哲人叉鱼技巧熟练、沉着稳重,非常善于抓住时机,叉得稳、准、狠,就是上千斤的大鳇鱼,都能飞叉捕获。当他们发现鳇鱼后,飞叉叉中,便乘船溜鱼,当比叉重的千斤大鳇鱼疲惫不堪时,把大鳇鱼牵至江边,大鳇鱼最脆弱的地方是鼻骨,用锤击其鼻骨,鳇鱼便瘫在江边了,这时用利器戳其腮,因剧痛,鱼挺身飞跃,便跃上江岸,车载回家中,便可或食或售。

杏鑫注册网站_中国朝鲜族的姓氏来源

中国的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人。据《宁安县志》载:“本清室受命之初,朝鲜人来归化者,列入满洲籍者如朴氏、金氏、王氏、李氏,皆著在氏族通谱。”这里所说的“清室受命”是指哪一年呢?应该是顺治元年(1644年),可是,在17世纪中叶,在黑龙江省宁安县即古宁古塔地区,就已经有朝鲜族在那里安居了。据《清朝通志》记载,清初有42姓朝鲜族加入了满洲籍,这些朝鲜族的祖先,大多是后金天聪年间(1627-1635年)来东北的,对韩氏有这样记载:“韩氏:韩云,正红旗人。国初,同弟韩尼来归,授二等轻都尉……韩尼授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其四子,那泰,任黑龙江副都统。”其42姓中有金、韩、李、朴、张、傅、柏、洪、崔、刘、黄、冈、杨、陈、吴、文、孙、丁、任、尹、宋、徐、车、万、江、边、何、闵、林、佟、瓦、耿、马、郑、曹、郭、沈、方、秦、孟、田、辛等。 现代朝鲜族的姓氏有250多个,其中人数较多的姓氏是金、李、朴、崔、郑、姜、赵、尹、张、林、韩、申、吴、徐、黄、宋、安、柳、洪、全、高、文、孙、梁、裴、白、曹、许、南等姓。朝鲜族的姓氏除单姓外,还有复姓,如南宫、鲜于、独孤、东方,皇甫、诸葛、司空、西门等复姓。 朝鲜族的家庭多为祖孙三代同居,辈分高的男性为家长,家长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家庭中的经济和其他诸事,都要由家长决定。在朝鲜族的家庭中,媳妇的地位最低。家庭中有明确的分工,男人主外,耕田、打柴、放牧、做繁重的体力活;女人主持家务,同时还要下田插秧、锄草。按照古老的习惯法,男人不做饭、不料理家务。 家庭内尊卑有序,敬老成风,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如无法回避时,晚辈要背席而饮。饮酒、吸烟父子不能同席。吃饭时要先给长辈老人盛饭上菜,等长辈和老人举匙后,全家人方得用餐。在路上遇到认识的长辈和老人要问候让路。 朝鲜族的遗产是实行幼子继承制,小儿子和父母住在一起,父亲死后,幼子继承父亲的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