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8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梁思成:“一个民族的自大和自卑都源于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产生深层的民族自尊。”侗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侗族的服饰非常的独具一格,本期中国传统服饰为你解析侗族服饰。 侗族又有南侗和北侗之分,南部侗族服饰十分精美,妇女善织绣,侗锦、侗布、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极富特色。女子穿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下着短式百褶裙,脚登翘头花鞋。 发髻上饰环簪、银钗或戴盘龙舞凤的银冠,佩挂多层银项圈和耳坠、手镯、腰坠等银饰。三江侗族女子穿长衫短裙,其长衫为大领对襟式,领襟、袖口有精美刺绣,对襟不系扣,中间敞开,露出绣花围兜,下着青布百褶裙和绣花裹腿、花鞋,头上挽大髻,插饰鲜花、木梳、银钗等。洛香妇女春节穿青色无领衣,围黑色裙,内衬镶花边衣裙,腰前扎一幅天蓝色围兜,身后垂青、白色飘带,配以红丝带。 男子服饰为青布包头、立领对襟衣、系腰带,外罩无纽扣短坎肩,下着长裤,裹绑腿,穿草鞋或赤脚,衣襟等处有绣饰。侗族的马尾背扇堪称一流绣品,其造型古老、绣工精制,图案严谨,色彩富丽,充分展示出侗族女子的聪慧和高超技艺。 头饰和银饰是平秋妇女最讲究的装饰品。她们擅留长发,用红头绳扎发盘在头上再包黑纱帕,脑后别上银簪、银梳,头戴银盘花、银头冠,耳吊金银环;领口两组银扣对应排列,外加钭襟扣两组;颈戴五只大小不同项圈;胸佩五根银链和一把银锁用以镇魔压邪;手腕戴上银花镯,四方镯等。银饰品中有雕龙画凤,鸟虫花草等图案,均为当地匠人所制造。此装古朴繁杂,银光闪闪,叮当作响。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女裙不分季节,多用黑色。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副,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

杏鑫内部304724_“东方斗牛”——侗族斗牛节

    侗族斗牛节侗族人最喜爱的一种节日,每个村寨都有专供比赛的“牛王”,“牛王”体格硕大而 健壮,浑身滚瓜流油,犄角粗壮尖利,象张开的钢杈。斗牛节是在每年的每年农历二月与八月的亥日举行,是侗族文化丰富多彩的主要表现。         侗族斗牛节的简介     侗族斗牛节是多在春秋之季进行。虽然同是两牛相斗,但南北侗乡礼仪各异,这些不同的仪式都留下了古代征战的遗迹。     南部地区每年农历二月、三月或八、九月逢“亥”那天为斗牛节。在这之前,后生们吹笙到外寨邀战。准备参战的牛王圈前,人们鸣锣吹笙放炮,生食鱼食祭祀通宵达旦。亥日的斗牛场上人山人海;牛王营地里,旌旗环绕、戒备森严。有若古代将军布阵。        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楼附近,干净通风, 称为“牛宫”。牛王有专人割草担水拌料伺候,还要经 常供给蜂蜜、猪油、米酒等食物。“牛王”体格硕大而 健壮,浑身滚瓜流油,犄角粗壮尖利,象张开的钢杈。  

回族人从事种植业生产起步比较高,没有经过中国传统的刀耕火种及木锄等阶段,直接使用了木与金属的复合工具,如铁锄、镢头、锹、镰等,且由人力转为畜力。在作物栽培和品种选择上,由于回民分布在全国各地,且根据各地不同的条件选择最习惯使用的品种。从元朝开始,回民就广泛种植小麦、大麦、稻、谷、玉米、荞麦、糜子等粮食作物;种植胡麻、大麻、芝麻、花生、油菜、向日葵等油料作物;种植白菜、萝卜、胡萝卜、韭菜、土豆、甜瓜、葱、香瓜、南瓜、西瓜等果瓜蔬菜。在《肃州旧志》中,尚有回回葱、回回甜瓜的记载。回民还喜欢种植从波斯传到中国的石榴、葡萄等。在技术上,从元朝开始,就推广套种、轮作等先进的耕作制度。而回民对农作物的栽培方法,大多数是在生产习俗中进行的。而这些习俗,又几乎是从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那里学习来的。在整地、选种、播种、铲趟、收割、脱粒、贮存、加工等具体作业规程中,也形成了回族生产的一些习俗。回民重视种植业,认为这是人祖阿旦操作过的职业,也是许多先贤的遗风。 回民除了从事种植业生产外,相对来说对养殖业更为熟悉。因为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社会从部落游牧经济向商业经济的过渡时期。《古兰经》上说:“那个主,他给你们把大地造为铺垫,为你们在那里设置了许多路线,并由天空中降下雨水,借以创造了种类不同的植物。你们吃吧!你们牧畜吧!那里面对有心眼的人,一定有种启示呢!”穆罕默德曾说:“安拉所差派的先知,大都牧过羊。”有人问:“使者啊,你呢?”答日:“我也是如此,我曾在麦加附近给人牧过羊。”这对中国吲民也有一定影响。回民的养殖业,既与种植生产有一定关系,更与加工业、商业有密切的联系。回民最普遍的养殖种类是羊、牛、骆驼、鸡、鸭、兔,其次是马、驴、骡,忌养猪。回族的养殖业习俗特点很明显。皮革和羊毛、驼毛的生产加工与肉食乳品的食用生产并举,有多种生产习俗。养羊的民俗继承在回族养殖业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在回族经济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与回族人民的生活关系最密切,因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养羊的良好习俗。回族民谚道:“汉民有钱盖房,回民有钱养羊。”回族人过古尔邦节有宰羊的习俗。纪念已故之人要宰羊,平时也喜欢吃羊肉,且羊皮、羊毛、羊绒可加工出售。在回族民歌和谚语中,“羊”占有很大的比重。有一首回族“花儿”赞美羊道:阴山阳山(哈)山对山,牧民们爱的是草山:合作社的牛羊布满山,好像是草坡上开的白牡丹。 回民牧羊还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春放避风湾,夏季放高山,秋牧溜地边,冬天放平川。” 骆驼是沙漠之舟,是回族发展中重要的运输工具。穆罕默德传教前就拉骆驼经商。回族在历史上出现过不少“骆驼客”,有“骆驼不怕驮,就怕偏了驮”之经验。在北方回民养骆驼的很多,有的一家养几十峰驼。回民还喜欢养黄牛,认为养牛既可生产,又可食用。回民养牛很有经验,民谚日:“饲料铡成芰子,黄牛喂成磙子”;“牛是家中宝,常吃露水草”;“牛要喂饱,马要夜草”;“牛喂三九,马喂三伏”;等等。为了珍惜粮食,改善生活,回回几乎家家都有养鸡的习俗,表现了回族妇女勤俭持家的良好美德。

在父系氏族社会中,实行的是以氏族为单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些公有制还一直保留在布依族现代经济生活中,如现在还存在着公山、公林、公共河段及牧场等,即是原始公有制的遗留。 公山、公林公山、公林在布依语中称为“波越”、“董越”。公山、公林距村寨较远,属于同姓(后有不同姓)的自然村寨管辖。只有寨内人(不分阶级、家庭)才能在其中砍伐木柴,开垦荒地或放牧,外人不得占有和享受,违者没收乃至罚款,所得尽归寨内作公务开支。 公共河段凡流经各个村寨的河流,分别为各寨占有。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各段以寨名来命名河流。这种情形,在布依族地区较为普遍。如镇宁扁担山著名的白水河,就分为达都诺、达弄宏、达波开、达波阿等。各段的水资源或水产资源,则为村寨共同开发利用。 坟田坟田,布依语称为“纳莫”。1949年以前,有的家族坟田多达80余石(每石为250斤稻谷)。每年族人聚集吃上坟酒,其费用均由坟田的收入开支。在很多地区,纳莫的地名仍然存在。与此相应的,是曾有过公坟或家族坟的存在,犹如原始公社时期的公墓。 社祠。在布依族中,三月三或六月六是祭社神、山神的时候,其中祭社神就离不开社祠。社祠由一村或邻近的几个小村建造,里面供奉社神。有的地方还有属社祠的基金。这种社祠有神庙和祠堂的综合性质,一方面用来祭神,同时又在祭神时作家族议事之所,解决族内纠纷,商议集体事宜,制定或重申榔规等。

我国回族人民由于受伊斯兰艺术的影响,早在唐、宋时期,阿拉伯、波斯来中国经商、传教的穆斯林,他们不仅带来了阿拉伯、波斯等地的琉璃、牙雕等精美的工艺品,而且还带来了伊斯兰艺术。 如泉州圣友寺,据寺内现存阿拉伯碑文载,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其建筑风格与18世纪初大马士革伍迈业清真寺相仿。杭州凤凰寺,传说后窑殿全系砖建,为三个大圆拱形组成,是我国最早的“无粱殿”。 泉州伊斯兰教石刻,有二百余方,大部分属于元代的遗物。这些碑分为墓葬碑刻和清真寺碑刻两类。这二百余方碑刻,每一方都是一件工艺品。碑上既有阿拉伯文,又有波斯文和突厥文。阿拉伯书法艺术在这些石碑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有库法体、大楷、小楷、草书、花体、方体等等。 除此以外,石碑围边上还有丰富多彩的装饰雕刻:有螺旋纹、缠枝、如意双环等图案,有的石碑上雕刻有莲花瓣、莲花蕊等几十种花卉图案,还有的以枝叶烘托圆月的精美图案。可以说,回族的伊斯兰教石刻艺术,为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增添了灿烂的明珠。 元代回族的“大食瓶”,令人赞赏,制作精细巧薄,美观高雅,堪称回族艺术中的精品。另外,元代回族人加工的金银首饰灵巧好看,品种多样,也颇受人们欢迎。 明代回族的制铜和制瓷工艺,民族特色更浓。如宣德炉制出的铜器,从提供的原料紫石、风磨铜以及装饰纹样看,在当时还不多见。在制瓷上,回族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回青”这种原料,并在瓷器中将“回回花纹”与中国传统的松、竹、梅、龙、凤巧妙地结合起来。 清代以来,回族工艺美术应用的范围较广,种类也较多。在民间已有回族人制作的陶瓷花瓶、盘碟、玻璃画、箱框画、香炉、盖碗、地毯、刺绣、纺织以及回族房屋建筑的砖雕、木雕等等,使伊斯兰艺术与回族风格融为一体。

民族节日作为历史的范畴,其内容总是不断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一些节日内容发生变化和新节日的产生。每个民族的节日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内容逐步消失,而一些新的内容则充实到了节日中来。例如布依族过春节,直到20世纪50年代,敲击铜鼓都还是一项重要内容,后来,这项内容就逐渐没有了,而一些现代体育活动如篮球比赛等,则成了一些地区的春节节日活动内容之一。又如,布依族向来有在山清水秀的河边上过节对歌的习惯,如果哪个地方有座小桥,他们便把在此开展的活动叫做“赶桥”,如赶杉树桥、赶盘江桥等。1979年,惠水县人民政府帮助涟江两岸群众修建了董朗大桥,于是董朗附近的布依族兴起了六月六赶董朗桥的活动。 另外,一些新的民族节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诞生了,例如天柱渡马地方的七月二十坪,原来虽有活动,但时断时续。1950年,渡马建立了乡人民政府。建乡政府那天适为7月20日,为纪念这有意义的日子,当地侗族、苗族和汉族等群众每逢7月20日这天,自动来此集会联欢,对唱山歌,形成有数万人参加的七月二十坪歌节。贵州木佬人1993年6月15日被认定为仫佬族,从那以后,这部分仫佬族把每年的6月15日定为节日,届时举行纪念活动。 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都竭力制止少数民族节日集会,迫使许多芦笙会、跳花节停止活动或辗转迁移。凯里舟溪甘囊香芦笙堂始于六百多年前的元末明初,是苗族地区历史悠久、规模巨大的一处芦笙堂,但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被官府取缔。苗族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愤怒刻碑勒石,严正声明:“窃维吹笙跳月,乃我苗族数千年来盛传之正当娱乐。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纷纷循序渐举,以资娱乐而贺新年;更为我苗族自由婚配佳期,其意义之大良有也!”由于苗族群众的坚决斗争,甘囊香芦笙堂终于在1942年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全面贯彻执行民族团结政策,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风俗习惯,为各族群众欢度传统节日提供条件。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各地民族节日活动普遍恢复。有的地方,宣传文化部门和民族工作部门还拨款修整跳花坡、芦笙堂、赛马坪等节日活动场地,民族文化活动空前活跃。 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兴起,贵州高原上的民族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在贵州高原上还有许多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它们与民族节日活动密不可分。例如黄平飞云崖和凯里香炉山,既是遐迩闻名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又分别是苗族四月八集会和六月九爬香炉山的活动地点。在贵州有许多这样的情形,一处庙宇,一片山林,一口岩洞,一座小桥,由于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往往有跳场、踩山、跳洞、赶桥这类的民族节日活动在这些地方展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名胜古迹为民族节日提供活动场所,而节日活动又为古迹增加光彩,两者相得益彰。

卯节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荔波两县毗邻地区的水族人民的年节,以对歌为主要娱乐活动。关于卯节的来历,有三个美妙的故事传说: 一是在远古的年代。贤明的先祖率众先民来到九阡山谷地区,撵走了野兽,开荒种地,所种的庄稼很茂盛,连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可是有一年,恶神降灾,蝗虫危害庄稼。正当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拱陆铎”从天而降,叫人们扫尽屋内尘埃,撒向庄稼。于是,蝗虫灭了,庄稼也好了,先祖们便决定以后每年逢水历十月辛卯这一天,以酒肉祭天敬祖。 二是古代先祖的第九个姑娘,名叫水仙花。于水历十月辛卯那天在坡上唱歌,祝贺消灭蝗虫,稻谷丰收。从此,人们在十月辛卯这天,备办酒肉到田间祭天敬祖,并在野外学九姑娘唱歌。后来相沿成习,节日气氛越来越浓,终于演变成今天这样盛大的节日。 三是远古时期,九阡水族地区,有一对仙男仙女,男的叫阿腊,女的叫阿向,他俩结成一对恩爱夫妻,自己种的庄稼又好,又肯帮助别人。后来“尖顶王”要把他们赶走,这对仙男仙女眷念乡土,热爱人民,不忍离去。于是阿腊变成一个山坡,阿向变成一口井,井水川流不息。人们为纪念他俩的忠贞爱情,依据《水书》说法,选定水历十月辛卯这个吉祥的日子,拿酒饭莱到阿腊和阿向井边去祭祀,这样就成了今天的节日。

炎公炎婆。黔东南苗族宗教信仰和神话中的再生始祖神。苗族神话说他们与雷、龙、虎、蛇、鬼等同为十二个蛋里孵出来的兄妹,后因姜炎与雷公发生矛盾,雷公发下洪水,淹灭人类。姜炎战胜雷公后,与其妹炎婆结为夫妻,繁衍人类,故被尊为“再生始祖”。黔东南苗族吃牯脏时,其他祖神无任何标志,惟独炎公炎婆被制成一对裸体木雕偶像,祭拜时,还有他们再造人类功绩的仪式表演:一个中年妇女(象征炎婆)背负着木雕女阴在前奔跑,一个中年男子(扮演炎公)拿着男阴式的射筒尾随追赶,不断地向妇女背负的女阴射酒糟,边射边大声地问,“射中没有?射中没有?”众人齐声回答,“射中啦!射中啦!”气氛十分严肃。 萨岁。侗族宗教信仰中的祖神,侗语称“萨虽”或“萨岁”,意为老祖母或最大的祖母。黎平、榕江、从江一带传说,萨岁原名“俾奔”,后因官兵入侵,她率领侗家人抗敌,败后,退至九层岩上,与二女索佩、索美同时跳下悬崖身亡。俾奔死后,化作神女,成为侗家村寨的保护神。以后凡侗族村寨有疾病或瘟疫发生,人们即入堂萨(供奉萨岁的祭坛)设祭供奉该神。 鲍尔陀。布依族宗教信仰中的始祖神,也译为“报陆陀”。他创造的十二卷经书,包括布依族人生存的所有知识。后来这十二卷经书分散在他的十二个后裔支系之中,形成了布依族民间所说的“十二个鲍尔陀,头不合尾合”的情况。现存的布依族摩书《古谢经》、《招魂经》等,据说就是他创造的。现在布依族每举行大型的宗教祭祀活动,都要设坛祭祀他。

赶鬼又称“撵鬼”,侗族和布依族均行此巫术,但举行过程却截然不同。 侗族是在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农历)日晚上。天傍黑,家家户户关门闭户,聚集于鼓楼里。鼓楼坪上有一用方桌搭成的高台,法师身披法衣,站在高台上摇动师刀作法,刀上的环圈当当作响。当法师口中念念有词,脚下步罡踏斗,做各种动作时,台下围着的许多青壮年,手执火把、兵器和驱鬼用的朱砂,也随法师的走向旋转,还不停地呼喊:“呜、呜——”最后主祭法师在台上高喊:“jix sax binl!”(侗语,意思是赶撒宾鬼)于是有一群扮演各种魔鬼的人,张牙舞爪,狂奔乱跳,披头散发地冲进来,顿时场上一片混乱,沙石飞撒,棍棒挥舞,刀光剑影乱晃动,锣声、鼓声和爆竹声也在人魔混战中乱响助威。 闹腾一番之后,“魔鬼”逃出法场,向野外奔去。法师指挥人们随后尾追,追到河边,扮演魔鬼的人把饰服脱下,放火烧掉,赶鬼仪式结束。 布依族赶鬼是与医疗结合在一起的,即巫师到病人家,先将一对铧头烧红,赤脚将烧红的铧头当鞋穿了一下,即到病人面前挥拳蹦跳赶鬼,只几分钟,便满头大汗,然后将带来的草药煎好送给病人喝。 也有的巫师是用秤砣赶鬼,即巫师在病人床前上方横一秤杆,杆下悬一秤砣,巫师坐于其下向病人咒鬼,直至秤砣自然摆动,然后入药或咒一碗清水给病人喝。

杏鑫登录_布依族节日风俗简介

布依族有许多传统节日,除过大年(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与汉族基本相同外,其他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节日都具有本民族的固有特色。 三月三。三月三稻耕开始,要祭山神和祖先以及稻米魂,做五色花米饭供奉。清《南笼府志》上说:“其俗每岁三月初三宰牛祭山,各聚分肉,男妇筛酒,食花糯米饭……三、四两日,各寨不通往来,误者罚之”。在贵阳乌当区,这天举行地蚕会,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吃春播的种子,然后集体赛歌。黔西南州一带,男女青年聚集在查白歌场玩山对歌。 四月八。是纪念耕牛的节日,在罗甸等地叫“牛王节”,安龙、兴义地区叫“开秧节”。这天家家吃牛王粑和糯米饭,并以之喂牛,再让牛休息一天,以示爱护。黔西南兴仁巴铃陈家沟一带,此日云集云盘山上,男女青年玩山对歌,有的还集体进行武术表演。 六月六。在布依族中,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有“过小年”之称。多数地区于农历六月初六过节,黔西南一带也有的于寅日过节。六月六的主要内容是祭田神,也有些地方祭土地神和山神等。大清早,每户男性做好三角形纸旗,然后,带上活鸡一只,到田边祭祀田神和水口神。祭毕,杀鸡,用鸡血沾在纸旗上,将旗插进田中,据信可以驱逐蝗虫(俗称“天马”)。有的地区将纸旗做成大鸟形状,分别插在每块田中。黔西南一带,节日饮食最有特色的是五色花糯米饭。 除祭祀而外,很多地区要在这天召开议榔会议,宣布各种榔规榔约,且由榔首监督执行,保护地方社会秩序及财产安全,许多地区还举行规模宏大的玩山活动。 七月半。杀鸡、杀猪或杀牛祭祖,晚上烧纸钱或金银纸锭。红水河沿岸要连过三天。十四日做褡裢粑供祖:十五日晚到河边放冥船,任其随水漂流;十五、十六日年轻人和孩童聚集大榕树下,或荡秋千,或打陀螺,或去游泳。惠水断杉一带,集中于古桥堡对歌,跳粑棒舞和铜鼓舞,同时进行唢呐比赛。主家杀狗招待客人。晚上,各村道路沿途插香。长顺县猛秋一带则举行玩山活动,俗称“赶秋坡”,参加者达万人以上。